跳转到内容

亚历山大一世 (俄罗斯):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97行: 第97行:
我們已經克服了無數的困難!無數的考驗!祟高堅忍的斯拉夫民族將和這些自大無恥的、卑劣的法國人戰爭!讓他們償還血債!我的命令,只有一個!全軍,前進!<ref>原文的自稱是本沙皇,但為了譯出這個名稱的潛在意思,以朕代替。</ref>
我們已經克服了無數的困難!無數的考驗!祟高堅忍的斯拉夫民族將和這些自大無恥的、卑劣的法國人戰爭!讓他們償還血債!我的命令,只有一個!全軍,前進!<ref>原文的自稱是本沙皇,但為了譯出這個名稱的潛在意思,以朕代替。</ref>


|[[亞歷山大一世]]}}
|[[亞歷山大一世]]}}

亞歷山大一世的東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東歐戰場) =====
[[1813年]][[1月21日]],亞歷山大一世僅僅用了十多天就把[[華沙公國]]完全撃敗。這場突襲戰可謂是壓倒性的勝利,亞歷山大成就了[[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二世]]兩位俄國大帝未竟的事業,成功征服了整個[[波蘭]],並將它納入俄國領土。
[[1813年]][[1月21日]],亞歷山大一世僅僅用了十多天就把[[華沙公國]]完全撃敗。這場突襲戰可謂是壓倒性的勝利,亞歷山大成就了[[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二世]]兩位俄國大帝未竟的事業,成功征服了整個[[波蘭]],並將它納入俄國領土。
===== 第二階段(中歐戰場) =====

===== 第三階段(西歐戰場) =====
在攻陷巴黎後,亞歷山大從此之後不再進行任何對外戰爭,俄國在[[1815年]]只是名義上參加[[第七次反法同盟]],並未真正出兵。[[希臘獨立戰爭]]時也因為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勸說下,不出兵支援[[希臘]]。在戰爭結束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的廣大領土。開拓了[[俄羅斯歷史]]上領土最大的時期。在亞歷山大率領大軍返回俄國後,沿途人民高呼萬歲(ypa)。波蘭親王[[阿丹·薩托立斯基]]在回憶錄中記載:「沿途的人民大聲高呼萬歲,其帶來的震撼並非言語所能形容,由[[涅曼河]]到[[聖彼德堡]],都是對沙皇陛下的讚頌!能夠侍奉陛下令我感到無比的自豪!陛下萬歲!」當亞歷山大回到俄國後,正式宣佈戰爭結束,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代表歐洲各國(不包括[[英國]]<ref>因為英國政府極力反對亞歷山大干涉[[東歐]]和[[中歐]]事務,因此更不可能認同亞歷山大上大帝尊號。</ref>)請亞歷山大上大帝尊號,亞歷山大以「[[亞歷山大大帝]]永遠只有一個」為由拒絕,因此最後訂明'''神聖王'''尊號,完整意思是'''極其偉大的君主、[[上帝]]神權的最高捍衛者'''。
在攻陷巴黎後,亞歷山大從此之後不再進行任何對外戰爭,俄國在[[1815年]]只是名義上參加[[第七次反法同盟]],並未真正出兵。[[希臘獨立戰爭]]時也因為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勸說下,不出兵支援[[希臘]]。在戰爭結束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的廣大領土。開拓了[[俄羅斯歷史]]上領土最大的時期。在亞歷山大率領大軍返回俄國後,沿途人民高呼萬歲(ypa)。波蘭親王[[阿丹·薩托立斯基]]在回憶錄中記載:「沿途的人民大聲高呼萬歲,其帶來的震撼並非言語所能形容,由[[涅曼河]]到[[聖彼德堡]],都是對沙皇陛下的讚頌!能夠侍奉陛下令我感到無比的自豪!陛下萬歲!」當亞歷山大回到俄國後,正式宣佈戰爭結束,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代表歐洲各國(不包括[[英國]]<ref>因為英國政府極力反對亞歷山大干涉[[東歐]]和[[中歐]]事務,因此更不可能認同亞歷山大上大帝尊號。</ref>)請亞歷山大上大帝尊號,亞歷山大以「[[亞歷山大大帝]]永遠只有一個」為由拒絕,因此最後訂明'''神聖王'''尊號,完整意思是'''極其偉大的君主、[[上帝]]神權的最高捍衛者'''。



2012年11月11日 (日) 07:08的版本

(神圣王)亚历山大一世
Александр I
亚历山大一世(1812年)
亚历山大一世
全俄罗斯大皇帝和独裁者
统治1801年3月23日至1825年12月1日
(24岁253天)
加冕1801年3月24日(23岁)[1]
前任保罗一世 (俄国)(父亲)
继任名义上:康斯坦丁·帕夫洛维奇(弟)[2]
实际上:尼古拉一世(弟)
配偶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皇后
子嗣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
叶丽萨维塔·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
王朝罗曼诺夫王朝
父亲保罗一世 (俄国)
母亲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签名(神圣王)亚历山大一世 Александр I 的签名

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公历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罗斯帝国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 (俄国)之子。由于亚历山大一世于拿破仑战争中撃败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一世复兴欧洲各国王室,因此被欧洲各国和俄国人民尊为神圣王。他在位期间改革俄国兵制,设立军团制,改变了从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余年的贵族统兵制。他的统治期前半主要在战争时期渡过,后半则沉迷于与宫廷仕女游玩,以及神秘主义的研究上,渐渐不理政事。最终在其承继者康斯坦丁·帕夫洛维奇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间,俄国爆发了一连串人民起义。因此其评价往往是两极化的,而且直到现在,他的行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优柔寡断、多疑、伤感,又极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称为“斯芬克斯”。

不过,在他的统治下,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都进入极盛时期。在撃败法兰西第一帝国后,俄国领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脉、东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国巴黎,是俄罗斯历史上(包括苏联)领土最大的时期[3]。他率领军队横跨大半个欧洲,一直攻至法国巴黎,使俄国一跃成为当时欧洲第一的陆权国家。在维也纳会议上,他听从本尼格森伯爵的进言,将欧洲各国的土地归还各国王室,以免去占领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和面对各国王室道义上的责难,此举为他羸得了欧洲舆论的普遍支持,从而使俄国瓜分波兰和吞并芬兰时并未受到反对。同时他更将黑海舰队推进至位处博斯普鲁斯海峡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恐吓奥斯曼帝国,迫使在第七次俄土战争战败的奥斯曼帝国不敢在俄军进占欧洲时乘虚而入。于是,俄国在亚历山大一世的统治下,成为当时欧洲的一大军事强权。

然而相对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亚历山大一世的自理能力缺乏,甚至严重到了穿礼服和整理文件也需要侍从帮忙的程度,而且他喜欢把瓶子倒过来放的习惯,也难以令人理解。

年少时期

亚历山大一世于1777年12月23日在俄罗斯帝国首都圣彼得堡出生。他的父亲是保罗一世 (俄国),祖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他因为父亲与祖母不和的关系,从小就被祖母命令与父亲分离,并且得面对因此接踵而至的宫廷斗争,因此使他养成了异于常人的性格。在弟弟君士坦丁出生后,两人被送至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处接受教育,由祖母亲自规划他们的生活。因此,造成了亚历山大一世与他的父亲关系疏离。在十七岁的时候,亚历山大一世与弟弟君士坦丁被派往西伯利亚战场学习军事,次年返回圣彼得堡。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他十九岁时驾崩,其父保罗一世 (俄国)登基,亚历山大一世被封为皇储,然而父子关系仍然疏离。根据亚历山大一世之友波兰亲王阿丹·萨托立斯基[4]所著之回忆录:“陛下与父亲每个月见面的次数不超过十次,而且两人即使在宴会这样的喜庆场合会面,也绝不交谈。”

然而,其父自己独断独行制订政策,在欧洲战场上连续战败,都引起了贵族们的严重不满,于是由潘宁公爵和圣彼德堡总督彼得·帕愣开始策划暗杀保罗一世。问题是两人没有军权,而且谋杀沙皇是极严重的罪,一旦被发现必被灭门。于是,两人开始接触身为皇储的亚历山大,希望他能够支持该次行动。亚历山大在两人的劝说下,终于同意了叛乱。1801年3月23日,保罗一世被彼得·帕愣暗杀于圣马可堡垒(现今米哈伊洛夫宫)寝室。1801年3月24日凌晨,亚历山大率兵进入冬宫,正式宣布保罗一世猝死的消息,同时即位成为俄罗斯帝国新一代沙皇。并以他仰慕的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作为帝号,是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军事生涯

平定叛乱

在亚历山大即位后,不满之声随即传遍了整个俄国,指责他篡位的亲王和大公们纷纷举兵。对此,亚历山大手中只有仅仅三万士兵,他面对是多达二十至三十万的贵族联合军。为此他乘保罗一世 (俄国)的葬礼时安抚部分贵族,并且逐渐分化瓦解他们的势力。同时公布新的贵族法,宣布贵族们重新拥有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各项特权,同时推翻其父在位期间受贬职的军官的法令,让他们恢复原职,以此获得了大批贵族的支持。可是格鲁吉亚亲王贝尔·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却坚持举兵,他聚集号称三十万的军队于别尔哥罗德,其堂兄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寄信劝阻他不要轻举妄动。可是对方还是于1801年6月12日起兵,自任盟主。可是6月14日凌晨,沙皇的军队到达,一举突袭亲王的亲兵营,活捉了亲王。号称三十万的大军因溃不成军而投降,亚历山大仅用了三天就平定了叛乱。当叛乱平定时,沙皇表示不大规模追究参与者责任,但格鲁吉亚国必定要被清除,于是命令参与叛乱的军队反过去攻陷格鲁吉亚。1801年12月12日,俄罗斯众亲王、大公、元帅齐集圣彼德堡冬宫,正式承认亚历山大一世为全俄罗斯大皇帝和独裁者。至此,俄罗斯帝国完成统一。

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5年6月,法国路易·斯坦尼斯瓦夫·塞维尔伯爵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的使节,前来请求俄国参与第三次反法同盟,对此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元帅大力反对,认为出兵会白白耗费国力。而且新成立的法国实力未明,贸然出兵只会导致大的损失,应该断然拒绝。对此亚历山大一意孤行,认为必须参加,并且曾经公开训斥库图佐夫。1805年8月9日,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沙俄那不勒斯瑞典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对抗拿破仑军队在欧洲的扩张。1805年11月亚历山大回应应弗朗茨二世的求援,亲自带兵进入欧洲,结果却在1805年12月2日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会战”)中遭受惨败,损失接近四分之一的远征军。亚历山大本来打算冲进战场亲自与拿破仑一决高下,但被其弟康斯坦丁大公强行拉回阵地后方。亚历山大最终在臣下的拼命保护下突围离开战场,而康斯坦丁大公更亲率冬宫近卫军殿后,身受重伤。此役总共导致二十位将领死亡,亚历山大听闻消息后伤心得在军营中哀嚎,向士兵立誓生死与共,激励他们化悲愤为力量。并且在回国后亲自登门向库图佐夫认错。

第四次反法同盟

出兵奥斯曼

北欧战场

俄法战争

远征中亚

第六次反法同盟

俄法战争战争结束后,俄国国内为是否应该追撃拿破仑而进行讨论。保守派以库图佐夫为首,认为应该要休养生息,不再进行战争。对此以亚历山大为首的主战派仍然一意孤行决定追撃,库图佐夫这次一改以往保守的作风,决定支持亚历山大。但是他在出征前提出一起出征的要求,理由是“老臣已经身患重疾,命不久矣,就请让老臣在最后尽忠吧!”

1813年1月1日,亚历山大一世率军开始东征。[5]
以下为远征军军团架构:

方面军 总指挥 兵力
1 近卫军团 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85,000人的近卫军团,其余15,000人留在圣彼得堡留守。
2 中央军团/中央方面军 俄罗斯皇家陆军总司令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 包括莫斯科大军团、乌拉尔大军团、格鲁吉亚军团、库尔斯克军团、别尔哥罗德军团等共计150,000人
3 伏尔加方面军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大元帅 包括哥萨克大军团、布里亚特军团、贝加尔军团、诺夫哥罗德军团、萨拉托夫军团等共计120,000人
4 乌克兰方面军 彼得·维特根施泰因亲王 乌克兰大军团、高加索大军团共计45,000人

总共400,000的士兵分为四个方面挺进,预定于波兰华沙再度集合。

以下是亚历山大的出征演讲:

亚历山大一世的东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东欧战场)

1813年1月21日,亚历山大一世仅仅用了十多天就把华沙公国完全撃败。这场突袭战可谓是压倒性的胜利,亚历山大成就了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两位俄国大帝未竟的事业,成功征服了整个波兰,并将它纳入俄国领土。

第二阶段(中欧战场)
第三阶段(西欧战场)

在攻陷巴黎后,亚历山大从此之后不再进行任何对外战争,俄国在1815年只是名义上参加第七次反法同盟,并未真正出兵。希腊独立战争时也因为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劝说下,不出兵支援希腊。在战争结束后,俄国领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脉、东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国巴黎的广大领土。开拓了俄罗斯历史上领土最大的时期。在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返回俄国后,沿途人民高呼万岁(ypa)。波兰亲王阿丹·萨托立斯基在回忆录中记载:“沿途的人民大声高呼万岁,其带来的震撼并非言语所能形容,由涅曼河圣彼德堡,都是对沙皇陛下的赞颂!能够侍奉陛下令我感到无比的自豪!陛下万岁!”当亚历山大回到俄国后,正式宣布战争结束,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代表欧洲各国(不包括英国[7])请亚历山大上大帝尊号,亚历山大以“亚历山大大帝永远只有一个”为由拒绝,因此最后订明神圣王尊号,完整意思是极其伟大的君主、上帝神权的最高捍卫者

改革

为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命,亚历山大采取自由主义的政策,设立所谓“非正式委员会”解决各类问题。1802年设各部大臣制。1803年颁布自由耕作法,宣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有可能得到解放。开办哈尔科夫大学喀山大学

对外政策方面,参加第三、第四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弗里德兰的会战中失败。1807年与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之后得到法国支持,赢得了和瑞典土耳其的战争,夺得芬兰高加索的领地。1812年击退拿破仑对俄罗斯的远征。在维也纳会议上,作为有力的领导人之一,结成神圣同盟1820年左右受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影响,排斥欧洲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公然推行反动政策,加强对国内和国外自由主义力量的压制,改善了俄国的经济,使俄国迅速从拿破仑东征的影响下恢复过来。

外交政策

缔造联盟

承继问题

去世疑团

个人形象

根据波兰亲王阿丹·萨托立斯基所著之回忆录所著述的回忆录所著:“陛下私生活非常朴素,而且常常对自己要求过高,但对于臣下则是十分宽容。他带领军队作战时充满霸气,只要他一声令下,即使是拿破仑的大军,我们也会义不容辞地冲过去,因为我们深信着沙皇!我们深信他会带领我们获得胜利!”亚历山大生在和拿破仑同一个时代,而且双方都是罕见的战争天才,这导致当时的欧洲社会热烈讨论著他们之间谁优谁劣。亚历山大曾经两度惨败于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弗里德兰战役),拿破仑也两度惨败于亚历山大(俄法战争第六次反法同盟),导致比较他们之间谁优谁劣是一个永远的辩题。不过根据结果论,最终拿破仑还是亡国,波旁王朝成功复辟。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一直对亚历山大一世引以为傲的原因,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一书中所形容:“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强者,因为他打败了一个强者中的强者。”

家庭生活

亚历山大早年在失去父亲的情况下成长,加上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他灌输反对父亲的思想,使他与父亲的关系十分疏离。不过,他与兄弟姊妹的关系超越了历代沙皇,两位弟弟君士坦丁和尼古拉始终如一地跟随他南征北讨,并未如前几任皇室因为兄弟之间争位而引起一连串的纷争,反而各自领一个方面军作为亚历山大的元帅到处征战。他与母亲费奥多罗芙娜太后,更是关系紧密,几乎只要在圣彼德堡居住时,就会每天去拜谒太后。妹妹中与他关系最好的是叶卡捷琳娜长公主(后来的亚历山德拉·帕夫洛夫娜女大公(ru:Александра Павловна))。叶卡捷琳娜长公主和亚历山大兄弟三人从小就往在一起,据尼古拉一世回忆,公主活泼的性格在他们年少时带给他们不少快乐,长公主在1801年因病离世,享年十七岁。

亚历山大1793年娶巴登伯国的路易莎郡主(1779-1826),俄罗斯名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生下两个女儿,分别是长女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长公主和叶丽萨维塔·亚历山德罗芙娜次公主,阿列克谢耶芙娜皇后是俄国有名的“贤后”,她最有名的一对名句分别是:在三皇会战后,为鼓励失意的亚历山大而说:“堂堂沙皇(亚历山大)竟然不及一个法国矮子(拿破仑),这像话吗?”亚历山大听后立即发誓十年内一定要撃败拿破仑复仇。以及在撃败拿破仑后,亚历山大回到俄国后,群臣争相庆贺,可是阿列克谢耶芙娜皇后却说:“不过打败了一个法国矮子而已,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可见阿列克谢耶芙娜皇后的不平凡。

亲属

妻子:巴登伯国的路易莎郡主(1779-1826),俄罗斯名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
长女: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1799年5月29日-1800年7月8日)
次女:叶丽萨维塔·亚历山德罗芙娜(1806年11月16日-1808年5月12日)

弟 

二弟康斯坦丁·帕夫洛维奇大公
三弟尼古拉·帕夫洛维奇大公,后来的尼古拉一世 (俄国)
四弟迈克尔·帕夫洛维奇大公

妹 

长妹亚历山德拉·帕夫洛夫娜女大公
二妹埃莱娜·帕夫洛夫娜女大公
三妹玛丽亚·帕夫洛夫娜女大公
四妹凯瑟琳·帕夫洛夫娜女大公
五妹奥尔加·帕夫洛夫娜女大公
六妹荷兰王后安娜·帕夫洛芙娜

影响

注释

  1. ^ 因为在其父死后,法律上自动由皇储继位,因此亚历山大加冕与即位日并不是同一日。
  2. ^ 因为在亚历山大暴毙后,法律上自动由康斯坦丁继位,因此继位者名义上是康斯坦丁,但他主动放弃继承权,因此由尼古拉一世继位。
  3. ^ 在维也纳会议上正式签署领土协议前,俄国实际拥有这些领土
  4. ^ 此人是亚历山大的心腹好友,他的回忆录是研究亚历山大一世时代的重要史料。
  5. ^ 由于反攻仓猝,接近四成军队都尚未重组到整编状态。
  6. ^ 原文的自称是本沙皇,但为了译出这个名称的潜在意思,以朕代替。
  7. ^ 因为英国政府极力反对亚历山大干涉东欧中欧事务,因此更不可能认同亚历山大上大帝尊号。

参考资料

  • Kluchevsy,A History of Russia,vol.5
  • Hugh Seton-Watson,The Russian Empire:1801-1917
  • Basil Dmytryshyn,Imperial Russia:A Source Book,1700-1917
  • 苏联科学院出版 Speransky:Proekty i Zapiski
  • Alexander I's Manifesto on the Succession,August28,1823
  • Basil Dmytryshyn,Costantine's Renubciation of His Right to the Throne,26 Jan 1822

延伸阅读

前任:
父亲
帕维尔·彼得罗维奇
俄罗斯皇帝 继任:

君士坦丁一世尼古拉一世

Template:俄罗斯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