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快車: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小 bot 運作: 將臺鐵圖徽TRA_Logo.png替換為SVG版本File:TRA Logo.svg,以利後續將PNG版本刪除。 |
||
第28行: | 第28行: | ||
|fleet_size= |
|fleet_size= |
||
|track_gauge=1,067 毫米([[軌距|窄軌]]) |
|track_gauge=1,067 毫米([[軌距|窄軌]]) |
||
|operator=[[File:TRA Logo. |
|operator=[[File:TRA Logo.svg|22px]][[臺灣鐵路管理局]] |
||
|franchise= |
|franchise= |
||
|hq= |
|hq= |
2015年1月3日 (六) 06:12的版本
普快车(普通车/平快车) | |
---|---|
概览 | |
运营范围 | 台湾 |
服务类型 | 普通列车、通勤列车 |
主要车站 | 枋寮、大武、太麻里、知本、台东 |
主要路线 | 南回线 |
技术数据 | |
路线长度 | hide |
轨距 | 1,067 毫米(窄轨) |
运营信息 | |
开通运营 | 2006年10月1日 |
运营者 | 台湾铁路管理局 |
普快车(2006年10月1日前为普通车与平快车)是台湾铁路管理局的车种之一。
战后,台湾铁路原只有每站皆停的普通车与某些站不停的快车两种车种,而各列车编成中有等级不同之车厢,收费亦有所不同。
后于1953年起实施“平等号”列车制度,各列车由单一等级客车厢编成,是故有谓“平快车”即为“平等号快车”的简称。自此,狭义来说,普通车是指以三等客车编成,每站皆停的列车,而平快车是指以无空调二等客车编成,某些车站不停靠的列车。
而后时代变迁,1988年9月1日对号特快列车等级取消以后,普通车与平快车乃用以泛指无空调列车,所使用车厢包含通勤客车(三等客车)、用于对号快与平快车的车厢(二等客车),及多种柴油客车(包括曾为光华号的DR2700型柴油客车;详见“使用车厢”之段)。普通车与平快车票价后虽相同,惟于列车停靠站与待避之层级上仍有差别(普通车级别低于平快车)。
近年来客车全面空调化,无空调客车仅运用在非电化路线上使用,目前仅剩南回线存在一天一班往返,南回线上的普通车客车常为三等与二等客车混合编成;另外曾有一批平快车被加装冷气改为冷气平快,虽有空调,但票价、排点、牵引种别、停靠车站等等,皆与一般平快车无太大差异。
平快车系列
此级别列车高于普通车,低于通勤电车及各类对号列车。
平快车
平快车为不对号无空调列车,不是每站都停,且行车速度一般较普通车为快,等级较普通车为高(普通车须待避平快车)。常附挂行李车,并有长途跨线平快车(例如往返花莲─高雄间,经北回线、海线的196/169次(下行)、166/193次(上行)平快)。
1951年起,台铁陆续使用美援资金购入钢体客车。盖因相同之新车取代第三、四次车原头、二、三等车编组,便将之命名为“平等号”。平等号开行之初附有餐厅车,但不久后即取消。起初“平等号”称呼仅适用于使用美援软垫客车之列车,但因台铁逐渐引进新客车,平等号成为所有新型二等客车之概括性称号。
于1953年12月1日起,台铁取消客车等级制,全面实施“平等号”列车制度,长程快车一律以二等客车编成,均称为“平等号快车”。后称为“平快车”,乃为长途、不对号入座之快车。特快对号车之不同系在于使用平等客车之余,尚有使用客厅车一节。
平快车所使用的车厢多为二等客车(泛指配备翻背椅/旋转椅的无空调客车),后期随着对号特快车班次减少,平快车与对号特快车车厢的运用也渐渐失去差别。而虽名为“平快”,但车厢的终点显示器上所挂的牌子常常仅写“快车”两字。1988年9月1日取消对号特快车以后,所有原对号特快车使用车厢便改用为行驶平快车。票价方面,则早与普通车相同。
在平快车历史的末期,所停车站越来越多,甚至有站站都停的列车(例如彰化→新竹的176次),所使用的车厢也常为二等与三等客车混编,牵引种别更是从E客甲B速到客乙C速都有,非每站停的区间快车出现后,更加速平快车的没落。于2006年11月1日起与普通车合并改称普快车。
冷气平快车
部分SPK32700系列车厢被改造加装空调,后来运用于平快车。惟冷气平快车行驶于纵贯线之时,纵贯线也有长途跨东西干线之无空调平快车(169次)行驶。于是出现同种票价却有不同等级(空调之有无)车厢之情形。
柴油快车(柴快)
原用于光华号的DR2700型柴油客车,在铁路电气化后历经柴对快、柴油快车(简称柴快)等车种名变迁,由中长途对号快车成为通勤用车。在1988年,随着对号特快车种被取消,所有柴对快正式改称“柴快”,票价等同平快。停靠主要车站。其曾以柴快名义行驶于纵贯线台北至中坜、后里-斗南间、屏东线、宜兰线。并曾于花东线短暂地以柴快名义行驶。
普通车系列
此为客车级别最低之列车。其历史可追溯至刘铭传时期。光复后为所有客车列车之最大宗,初期编组多为二、三等客车连挂,但是趋近平等化时期则多改为纯三等车编组。平等化后,称为“普通客车”。
普通车
一般而言普通车指的是机车牵引无空调三等客车之每站都停的列车,所使用的车厢也最多样,从光复初期的木造客车到现今的DR2510型柴油客车都有。有些普通车也曾附挂行李车(甚至是货车车体的代用行李车——因此牵引种别属于低速)。光复初期三等客车内部配备十分清寒,仅有面对面之木条椅及电扇,行驶路况不佳之路段时常使旅客感觉不适。
所用之车厢有称为通勤客车者。较为特殊者为TP(三等客车)。
- 30TP/TPK32600型:1956年日本制
- 35TP/TPK32700型:1959年日本制
- 35TP/TPK32770型:1960年日本制
- 35TP/TPK32800型:1960年日本制
- 35TP/TPK32850型;1969年日本制
- 40TP/TPK32200型:1971年印度制
上述各型客车基本上内部有电扇,每侧有两个气压控制的自动门(单扇或双扇),开关由列车长统一控制;门边附有链条,以为车门故障时隔离之用,内部座位多为长条椅,但也有“非”字形排列者(TP/TPK32200型)。随着普通车消灭,这类车厢已经改为代用行李车,有两节车厢并被改为小客车运送用车厢。另外30TP/TPK32600型车辆长度为17米,其余型式则为20米。
于2006年10月1日起与平快车合并改称普快车。
柴油普通车(柴普)
此为以自身有动力之柴油客车行驶的普通车。所用客车主要分类如下:
- DR2100/2200/2300/2400型:日治时期的汽油车衍生而来的柴油车。当时汽油车作为比普通车稍高一级的中短程通勤车,战后于1950年代逐步改装柴油引擎,改为DR2100~2400型,初期曾开行中程飞快车,同时并于纵贯线以及宜兰线作为通勤用客车,票价分别比照汽油车与克难号。于DR2500/2600型接替飞快车以后,便作为通勤用柴油客车。之后转入支线。在引进DRC1000型冷气通勤柴油客车后已经报废。
- DR2500/2600型柴油客车(飞快车),在光华号开始行驶以后逐步退居次要地位,最后进入东势线作为普通车。已经报废。
- DR2510型柴油客车。
- DR2000型:在日治时期台东线也有汽油车行驶,后来也改装柴油引擎,并牵引木造客车行驶。另后来引入LDR2300-2400型柴油客车,作为光华号行驶,在东拓完成后,改成1067mm轨距,型式改为DR2000型,作为普通车行驶。1998年6月9日为配合蒸汽火车CK101复活行驶,台铁选择四辆车况较好的DR2050型无动力拖车整修成为观光怀旧客车使用。
- DR2700型:于柴对快停驶后,此型车辆曾于海线、内湾线、林口线、花东线与南回线作为每站皆停的普通车行驶。现已经退役。
普快车
2006年10月1日起,将原有平快车与普通车改称为普快车。在此之前,平快车实质上已经成为每站都停的列车,而且车厢的运用与普通车更是早已混合,票价也相同。
2014年7月16日起普快车(SPK/TPK编成)行驶区间:
2014年7月1日起下列普快车停驶(SPK/TPK编成):
2014年7月16日起下列普快车停驶(DR2700型):
未来走向
- 由于近年来台铁大量购买通勤电联车,及实施台铁捷运化、简化车种,扩张电气化范围等政策,使得普快车在历经多次改点的情况下,班次逐渐减少,服务范围也将随着政策改变趋于缩减甚至裁撤。现今保留行驶的普快车已有作为文化资产保留的意味,常出现于影像作品之中。
备注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南迴線(新左營→枋寮→台東). 台湾铁路管理局. 2014-07-16 [2014-06-20].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南迴線(台東→枋寮→新左營). 台湾铁路管理局. 2014-07-16 [2014-06-20].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台東線. 台湾铁路管理局. 2014-02-10 [2014-05-13].
- ^ 定期行駛列車時刻表 台東線. 台湾铁路管理局. 2014-07-16 [201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