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修訂間差異
無編輯摘要 |
|||
第68行: | 第68行: | ||
莫斯科的建立被认为是在1147年,当时,[[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邀请了自己的盟友[[切尔尼戈夫]]公爵[[斯维亚托斯拉夫·奥利戈维奇]]去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这个地方,而后,俄罗斯人便把这一年作为莫斯科的诞生的日子,不过当时的莫斯科还是一个小村庄。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大公在莫斯科巩固了防御措施,由此莫斯科便有了一个防御性的要塞的地位。 |
莫斯科的建立被认为是在1147年,当时,[[尤里·多尔戈鲁基]]大公在争夺基辅王位的一次战争后战斗获胜后,他邀请了自己的盟友[[切尔尼戈夫]]公爵[[斯维亚托斯拉夫·奥利戈维奇]]去到了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上的一个名叫莫斯科地点庆祝自己的胜利,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这个地方,而后,俄罗斯人便把这一年作为莫斯科的诞生的日子,不过当时的莫斯科还是一个小村庄。1156年,尤里·多尔戈鲁大公在莫斯科巩固了防御措施,由此莫斯科便有了一个防御性的要塞的地位。 |
||
1263年,[[莫斯科大公国]]建立,1276年,首任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立莫斯科为首府,1238年-1480年期间,莫斯科被[[金帐汗国]]统治;15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金帐汗国统治的斗争,并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在1478年最终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俄罗斯沙皇国]],而莫斯科则成为俄国的首都;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和和焚毁。1700年后,[[彼得一世]]迁都到[[圣彼得堡]]。 |
1263年,[[莫斯科大公国]]建立,1276年,首任莫斯科大公达尼埃尔立莫斯科为首府,1238年-1480年期间,莫斯科被[[金帐汗国]]统治;15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金帐汗国统治的斗争,并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在1478年最终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俄罗斯沙皇国]],而莫斯科则成为俄国的首都;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亚鞑靼人袭击和和焚毁。1610年,被波蘭將領[[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攻陷,遭受劫掠。1700年后,[[彼得一世]]迁都到[[圣彼得堡]]。 |
||
1917年11月,[[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社會主義政权。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从[[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並於1922年12月正式成爲[[蘇聯]]首都。1992年[[苏联解体]]后,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
1917年11月,[[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苏维埃社會主義政权。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从[[彼得格勒]](今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並於1922年12月正式成爲[[蘇聯]]首都。1992年[[苏联解体]]后,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
於 2016年3月3日 (四) 14:22 的修訂
莫斯科 | |
---|---|
| |
頌歌:《我的莫斯科》 | |
坐標:55°45′02″N 37°37′03″E / 55.7506°N 37.6175°E | |
國家 | 俄羅斯 |
聯邦管區 | 中央聯邦管區[1] |
經濟地區 | 中部經濟地區[2] |
建立 | 早於1147年[3]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莫斯科市杜馬[4] |
• 市長[5] | 謝爾蓋·謝苗諾維奇·蘇比雅寧[5] |
面積[6] | |
• 總計 | 2,511 平方公里(970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第83位 |
人口(2010年普查) | |
• 總計 | 11,503,501人 |
• 排名 | 第1位 |
• 密度 | 4,581人/平方公里(11,865人/平方英里) |
• 市區 | 100% |
• 鄉村 | 0 |
時區 | 莫斯科時間[7](UTC+3) |
ISO 3166碼 | RU-MOW |
車牌 | 77、99、97、177、199、197、777、799、797 |
官方語言 | 俄語[i] |
區劃代碼 | 45000000 |
網站 | http://www.mos.ru |
莫斯科(俄語:Москва,羅馬化:Moskva,IPA:[mɐsˈkva] (ⓘ);英語:Moscow)是俄羅斯聯邦和莫斯科州的首都,自成爲首都起就一直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城區人口逾1,100萬,是歐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伊斯坦堡,占據了全國總人口的1/10。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到沙皇俄國至蘇聯及俄羅斯聯邦政權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一直作為上述政權的總部,為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之一的建築群。
歷史
由來及變遷
莫斯科得名於如今穿越整個城市的莫斯科河,而莫斯科河的名字來源有三種解釋,分別是低濕地(斯拉夫語)、牛渡口(芬蘭-烏戈爾語)、密林(卡巴爾達語)。
莫斯科的建立被認為是在1147年,當時,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在爭奪基輔王位的一次戰爭後戰鬥獲勝後,他邀請了自己的盟友切爾尼戈夫公爵斯維亞托斯拉夫·奧利戈維奇去到了弗拉基米爾公國邊境上的一個名叫莫斯科地點慶祝自己的勝利,這也是史書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這個地方,而後,俄羅斯人便把這一年作為莫斯科的誕生的日子,不過當時的莫斯科還是一個小村莊。1156年,尤里·多爾戈魯大公在莫斯科鞏固了防禦措施,由此莫斯科便有了一個防禦性的要塞的地位。
1263年,莫斯科大公國建立,1276年,首任莫斯科大公達尼埃爾立莫斯科為首府,1238年-1480年期間,莫斯科被金帳汗國統治;15世紀俄國人以莫斯科為中心,集合周圍力量進行反對金帳汗國統治的鬥爭,並於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時在1478年最終統一了俄國,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俄羅斯沙皇國,而莫斯科則成為俄國的首都;1572年莫斯科被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和和焚毀。1610年,被波蘭將領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攻陷,遭受劫掠。1700年後,彼得一世遷都到聖彼得堡。
1917年11月,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領導的十月革命勝利後,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政權。蘇維埃政府和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於1918年從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並於1922年12月正式成爲蘇聯首都。1992年蘇聯解體後,莫斯科成為俄羅斯聯邦的首都。
歷史上的經濟及文化
莫斯科從最開始建立之初就首先考慮到了堅固性、可靠性,起初從莫斯科的南部和東部游牧部落的聯盟經常威脅著它,而在西部的東歐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軍隊也虎視眈眈。所以弗拉基米爾、特維爾、諾夫哥羅德盟軍同時建立了堅固的保壘。
15世紀時,莫斯科的人口和領土面積已經超過了倫敦、布拉格和歐洲一些大的城市。1861年農奴制度被廢除後,資本主義在俄羅斯盛行起來,莫斯科逐漸發展壯大,它已經成為巨大的工業和貿易中心。
19世紀米古莫斯科各類工業和貿易的企業已達20000多個,其中工業企業有10000多個,工人人數達到12萬人,不少於16人的中小型的企業占絕大多數,但只有2%的企業人數超過50人。
在莫斯科的工業企業中紡織工業占多數,多數是建築業,木材加工業、食品加工業、造紙業、製革業、汽車製造、工具生產廠家等等。在莫斯科工業發展百年曆程中初期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社會化生產。
1910年莫斯科6%大企業中集中了大約49%的工人。在那段時間裡,超過500或更多的工人被認為是大型的企業。在工業大發展階段,外國的資本工業大量涉入,莫所有的化學企業和電子技術企業都掌握在外國財團的手裡。(如德國工業巨頭)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在莫斯科大力發展了汽車製造業(從車床製造到手錶製造),從軸承加工到小汽車生產,紡織加工,它極大地推動了金屬加工業的發展。
莫斯科所謂的「印花的」大企業不得不退出了汽車製造業和電子技術業生產線,無線電技術,代表生產等領域。生產生活必需品為國家保障自給具有深遠意義。莫斯科成為俄羅斯工業強勁的生產和技術基地。在戰爭年代城市工業的結構轉變到汽車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幾百年間,莫斯科扮演了俄羅斯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這裡匯集了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建築及紀念碑,克里姆林宮、新聖女修道院、莫斯科大學、凱旋門及聖山上的勝利公園等。莫斯科的權力機關充分認識到了這些文化遺產的寶貴,因此他們從沒間斷對這些遺產的保護。
地理
地形
莫斯科位於北緯55度到56度,東經37度到38度之間,地處俄羅斯平原中部,奧卡河和伏爾加河兩河間的中俄羅斯高地。城市面積1080.47平方公里。大莫斯科(包括環城公路以內地區)面積900平方公里,包括外圍綠化帶共為1725平方公里。莫斯科位於三種地形交接處。西北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地勢較為平坦,海拔175-185米)。南接莫斯克沃列茨科-奧卡河平原(海拔200-250米的喬普雷斯坦高地,溝壑眾多)。東面是梅曉拉低地,有堅硬的沙丘,海拔約160米。
氣象氣候
莫斯科屬於溫和的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極端氣象十分頻繁。十二月會開始漫長的冰雪消融期,降雪量大,平均年積雪期長達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長而天氣陰暗。1月平均氣溫-10.2℃(最低-42℃),平均每年氣溫零度以上的天數為194天,零度以下--103天。而夏天可能氣溫陡降,陰雨連綿。7月平均氣溫18.1℃(最高37℃)。總計全年天氣晴朗時間1568小時。最近十年冬季常有相對濕度(高於70%)和溫度(高於0度)較高的記錄。年平均降水量190-240毫米。降水高峰期為八月和十月,降水量最少的是四月。冬季多刮西風、西南風和南風。自五月開始西北風和北風較為頻繁,另外,五月和九月是最好的旅遊季節。
Москва(1961-199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6.3 (20.7) |
−4.2 (24.4) |
1.5 (34.7) |
10.4 (50.7) |
18.4 (65.1) |
21.7 (71.1) |
23.1 (73.6) |
21.5 (70.7) |
15.4 (59.7) |
8.2 (46.8) |
1.1 (34.0) |
−3.5 (25.7) |
8.9 (48.1) |
平均低溫 °C(°F) | −12.3 (9.9) |
−11.1 (12.0) |
−5.6 (21.9) |
1.7 (35.1) |
7.6 (45.7) |
11.5 (52.7) |
13.5 (56.3) |
12.0 (53.6) |
7.1 (44.8) |
2.1 (35.8) |
−3.3 (26.1) |
−8.6 (16.5) |
1.2 (34.2)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42 (1.7) |
36 (1.4) |
34 (1.3) |
44 (1.7) |
51 (2.0) |
75 (3.0) |
94 (3.7) |
77 (3.0) |
65 (2.6) |
59 (2.3) |
58 (2.3) |
56 (2.2) |
691 (27.2) |
資料來源:Гидрометцентр России |
環境
莫斯科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從飛機俯瞰莫斯科,映入眼帘的是藍天下蔥綠的樹叢和清沏透明的河湖,城市整潔乾淨。莫斯科市政府十分關心市內及郊區森林資源的保護。市內建有96座公園,14座花園,400個街心花園,160條林蔭道。綠化總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一,達4.56萬公頃。市區森林面積1.16萬公頃。此外還有莫斯科市動物園,占地20公頃。在覆蓋著草皮的灰化土地帶分布著大片的松林。一些地方沼澤較多。莫斯科附近的森林裡有各種野獸:麋、野豬、鹿、狐狸、白鼬、猞猁、貂、兔子,以及各種各樣的飛禽。
行政區劃
1991年以後,莫斯科市被劃分為10個行政區劃,分別是:
每個行政區劃再細分地區。其中11和12是2012年7月1日從莫斯科州劃入,使莫斯科市面積增加至2,510平方公里,並使莫斯科市與卡盧加州接壤。[8]
政治
莫斯科市杜馬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共有35個席位,最近一次莫斯科市杜馬選舉舉行的時間是2005年12月4日,通過投票得出的結果是俄羅斯最大黨派——統一俄羅斯黨(Единая Россия)占有其中的28席位,另外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占有其中的4席位,以及以蘋果作為自己旗幟的聯合民主黨(Объединённых демократов)獲得了剩餘的3個席位。
莫斯科市徽是由深紅色的盾牌構成的,寬和高的比例是8:9,騎士面向右側,穿著銀色盔甲,披著淡藍色的披風,手裡握著鋒利的金色長矛刺向一隻黑色的蛇狀怪物。它是於1781年在「喬治十字勳章」裡關於蛇魔的傳說的基礎上建立的。莫斯科市的市旗是深紅色的,長和寬的比例是3:2,莫斯科的市徽位於旗幟的中心。莫斯科的市歌是由音樂家伊·奧·屠納耶夫斯基在詩歌「我的莫斯科」基礎上譜寫成的。
現任莫斯科市長為謝爾蓋·蘇比雅寧(2010年10月28日至今)。2010年當時他被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提名為莫斯科市長,其市長任期本應於2015年10月結束。他以希望成為民選市長為由在2013年6月向總統普京提出辭呈,並建議莫斯科社會院提前舉行市長直接選舉,在同年9月8日舉行的第一輪市長選舉投票中獲得57%的選票,成為莫斯科近10年來第一位民選市長。[9]
治安
莫斯科在2008年以前的治安之差普為人所知,2007年國際知名媒體CNN列出十大治安最差都市,莫斯科與巴基斯坦喀拉蚩被列為歐洲與亞洲治安最差的城市之首,這普遍被認為是警察公器私用與黑幫組織化尤其是俄國黑手黨的跋扈關係所造成的。
經濟
莫斯科是一個人口超過1000萬人的特大型城市,是歐亞大陸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莫斯科還是一個重要的工業製造業中心,工業總產值居全國首位,工業門類齊全,總共擁有20000多家工廠,其中有數量眾多的動力機械製作廠,以及專門製造工具機,船舶,和精密儀器的廠家;同時城市還發展各種有色金屬的冶煉工業,這其中鋁業特別發達;除了重工業外,發達的化工業,輕工業,以及造紙業也是莫斯科工業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紡織工業而著名,被譽為「花布城市」。
莫斯科政府首先建設和發展首都自由經濟和活關自由貿易區。首選是澤廖諾格勒什列米捷沃和伏努科機區,以及西部的河港。
發展經濟銀行和交易網在俄羅斯金融市場起了重要作用,現在首都有1000家商業銀行,其中40%是俄羅斯的,莫斯科金融和交易網所進行的投資和商業活動90%在俄境內進行的。莫斯科的進出口業務得到了海關方面的大力扶持;248個海關口岸提供出入境服務。
人口
2002年10月人口普查統計,莫斯科常住人口為1000萬,連同外來人口約為1200萬。人口平均密度7700人/平方公里,中心部分人口密度高達29000人/平方公里。根據1976年的人口統計,居民中女性占55%,比男性多77.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極低,僅為0.25%。由於人數量下降過快,莫斯科市政府加強了宣傳及獎勵生育措施,市長尤里·盧日科夫曾經表示,通過舉行"兒童年",以及進行"家庭年"計劃,2008年莫斯科共出生了10.2萬個嬰兒,該年莫斯科人口出生率達到二十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指標是從1988年以來最高的。 Template:Demography 12col Template:Demography 12col
文化、藝術、教育
莫斯科是全國科技文化中心,教育設施眾多,包括1433所普通教育學校和84所高等學校。大學以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學生2.6萬餘)和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學生1.3萬餘)為最著名。科研機構1000多所,科學工作者人數達20多萬。其中就有俄羅斯科學中心之稱的俄羅斯科學院,此外其他90多個科學機構,包括78個科研院校以及藝術、醫學、教育和農業研究院。另外還有數目眾多的研究所,各種專科院校,博物館,劇院,圖書館以及這些設施的分支機構。莫斯科基本保留了從前的基礎教育模式,大多數的義務教育學校,職業技術教育,其中的專業和高等教育初納入國家預算結構之中,這些教育都是免費的。最近幾年在莫斯科有償受教育也已廣泛實行,城市的教育體系滿足了人口各種不同教育需求。
俄羅斯國立圖書館是世界第二大圖書館,藏書3570萬冊(1995年)。每年出4萬種圖書,發行近3600種刊物。莫斯科現有72個劇院109個電影院31個音樂廳,78個博物館、142個展覽館。其中莫斯科大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國家中央木偶劇院、莫斯科國家馬戲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享有世界聲譽。美術館中以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特列季亞科夫畫廊以及兵工廠(克里姆林宮內,實際是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等較為著名。
體育
體育設施有大型體育館(座位在1500個以上)1970個,體育場96個,其中奧林匹克綜合運動場面積達11557平方米,1980年曾在此舉辦第22屆奧運會。還有65個游泳池、2900處足球場、1200個健身房、4個賽車場以及1600個籃球排球場。莫斯科由於其在政治於經濟方面在俄羅斯處於特殊的地位,城市中的各個體育項目的運動隊也在俄羅斯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隊即使在歐洲範圍內也是耳熟能詳的強隊,為莫斯科和俄羅斯獲得一個又一個榮譽。
衛生
醫療設施包括193所醫院和1000個診所。
旅遊
莫斯科是歐洲一個很著名的旅遊城市,綠化面積高,有「森林中的首都」美譽,市內的人文經典數目也非常眾多。
以下列出莫斯科主要旅遊景點:
- 克林姆林宮
- 紅場
- 聖巴西爾大教堂
- 莫斯科地鐵
- 特列季亞科夫畫廊
- 普希金藝術館
- 新聖女公墓
- 博羅季諾戰役全景博物館
- 國民經濟成就展覽中心(全俄展覽中心)
- 武裝力量博物館
- 奧斯坦基諾(莊園、劇場、電視塔)
- 阿爾巴特大街
交通
莫斯科是俄羅斯國內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全市有五個民用機場(舍列梅季耶夫國際機場、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和伏努科沃國際機場為最大的三個),九個火車站(列寧格勒站、喀山站、雅羅斯拉夫爾站、庫爾斯克站、里加站、基輔站、白俄羅斯站、薩維奧洛夫站和帕韋列茨站),是西伯利亞鐵路的起點。環繞首都邊緣的是莫斯科環城公路;市內有莫斯科地鐵,由10多條擴散線和一條環線構成;擁有世界第一大無軌電車系統。由於臨莫斯科河,又有莫斯科運河和伏爾加-頓河運河接駁,故有「五海之港」的美譽。
體育
著名人物
姐妹城市
- 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
- 阿拉木圖,哈薩克斯坦
- 阿姆斯特丹,荷蘭
- 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
- 葉里溫,亞美尼亞
- 安曼,約旦
- 安卡拉,土耳其
- 巴庫,亞塞拜然
- 巴黎,法國
- 巴尼亞盧卡,波赫
-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
- 貝魯特,黎巴嫩
- 貝爾格勒,塞爾維亞
- 波德戈里察,黑山
- 柏林,德國
-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
- 布拉格,捷克
- 布列斯特, 白俄羅斯
- 布魯塞爾,比利時
- 恩森那達,墨西哥
- 德黑蘭,伊朗
- 杜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地拉那,阿爾巴尼亞
- 東京,日本
- 杜塞道夫,德國
- 杜尚別,塔吉克斯坦
- 頓河畔羅斯托夫,俄羅斯
- 頓涅茨克,烏克蘭
- 哈爾科夫,烏克蘭
- 河內,越南
- 胡志明市,越南
- 華沙,波蘭
- 基輔,烏克蘭
- 開羅,埃及
- 庫斯科,秘魯
- 科洛姆納,俄羅斯
- 克拉科夫,波蘭
- 拉巴斯,玻利維亞
- 拉姆安拉,巴勒斯坦
- 利摩日,法國
- 盧布爾雅那,斯洛維尼亞
- 倫敦,英國
- 馬德里,西班牙
- 馬尼拉,菲律賓
- 曼谷,泰國
- 納里揚馬爾,俄羅斯
- 尼科西亞,賽普勒斯
- 拉什特,伊朗
- 雷克雅維克,冰島
- 雷諾薩,墨西哥
- 裡加,拉脫維亞
- 平壤,朝鮮
- 首爾,韓國
- 聖保羅,巴西
- 斯拉沃尼亞布羅德,克羅埃西亞
- 索非亞,保加利亞
- 塔林,愛沙尼亞
- 特拉維夫,以色列
- 突尼斯市,突尼斯
- 瓦朗謝訥,法國
- 維爾紐斯,立陶宛
- 維也納,奧地利
- 烏蘭巴托,蒙古
- 新德里,印度
- 雅典,希臘
-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
- 葉爾加瓦,拉脫維亞
- 因戈爾施塔特,德國
- 占賈,亞塞拜然
- 芝加哥,美國
參考文獻
- ^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каз №849 от 13 мая 2000 г. «О полномочном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федеральном округе». Вступил в силу 13 мая 2000 г. Опубликован: "Собрани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РФ", №20, ст. 2112, 15 мая 2000 г.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ecree #849 of May 13, 2000 On the Plenipotenti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a Federal District. Effective as of May 13, 2000).
- ^ Госстандарт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К 024-95 27 декабря 1995 г.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ий классификато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гионов. 2.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районы», в ред. Изменения №5/2001 ОКЭР. (Gosstanda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K 024-95 December 27, 1995 Russian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2. Economic Regions, as amended by the Amendment #5/2001 OKER. ).
- ^ Comins-Richmond, Walter. The History of Moscow. Occidental College. [3 July 2006].
- ^ The Moscow Statute. Moscow City Duma. Moscow City Government. June 28, 1995 [September 29, 2010].
The supreme and exclusive legislative (representative) body of the state power in Moscow is the Moscow City Duma.
- ^ 5.0 5.1 The Moscow City Mayor. Government of Moscow. [18 March 2010].
- ^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Территория, число районов, населённых пунктов и сельских 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й по субъекта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Territory, Number of Districts, Inhabited Localities, and Rural Administration by Federal Subjects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перепись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 (All-Russia Population Census of 2002). Federal State Statistics Service. 2004-05-21 [2011-11-01] (俄語).
- ^ Об исчислении времени.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語).
- ^ 俄新社,《新莫斯科的規劃與難題》,2011年4月11日。
- ^ 莫斯科近10年首次由民众直选市长 索比亚宁当选. 國際在線. 2013-09-09.
外部連結
- 攝像頭的莫斯科
- 電影「莫斯科」, 00:07:22, 1908 在YouTube
- CNN列出全球治安最差十個都市
- 莫斯科政府官方旅遊網站(英文)
- 莫斯科市政府官方網站(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