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麟 (清朝):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13个用户的1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Otheruses|徐夢麟}} |
|||
'''徐夢麟''' |
'''徐夢麟'''({{bd|?||?||}}),[[表字|字]]'''潤堂''',[[浙江]]人,[[清朝]]官員,1788年擔任[[台灣知府]]。 |
||
==生平== |
==生平== |
||
1787年徐夢麟以[[福建]][[上杭]][[知縣]]前往台灣淡水(範圍為今 台灣北部各縣)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因[[林爽文]]民變帶來的後遺症,他積極平撫[[漳泉械鬥]]並加強平埔族漢化工作。1788年因治績高升台灣知府,不久調升湖北荊門任知州。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任[[泉州府]]知府。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回任泉州府知府。 |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
||
第8行: | 第9行: | ||
{{start box}} |
{{start box}} |
||
{{s-off}} |
|||
{{succession box|韓燕|恩古達|[[汀州府]]上杭縣[[知縣]]|[[乾隆]]四十四-四十七年<br />(1779-1782年)}} |
|||
{{succession box|[[方維憲]]|蘇登萊|[[泉州府]]晉江縣[[知縣]]|[[乾隆]]五十-五十二年<br />(1785-1787年)}} |
|||
{{s-before|[[壽同春]]}} |
{{s-before|[[壽同春]]}} |
||
{{s-title|[[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
{{s-title|[[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1787年上任}} |
||
{{s-after|[[袁秉義]]}} |
{{s-after|[[袁秉義]]}} |
||
{{s-before|[[楊廷理]]}} |
{{s-before|[[楊廷理]]}} |
||
{{s-title|[[台灣府知府]]| |
{{s-title|[[台灣府知府]]|1788年上任}} |
||
{{s-after|[[楊廷理]]}} |
{{s-after|[[楊廷理]]}} |
||
{{succession box|[[德泰]]|全士潮|[[泉州府]][[知府]]|<small>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乾隆五十六年八月</small>}} |
|||
{{succession box|全士潮|[[李炜]]|[[泉州府]][[知府]]|<small>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乾隆五十八年四月</small>}} |
|||
{{end box}} |
{{end box}} |
||
[[Category:浙江人|X徐]] |
|||
[[Category:徐姓]] |
|||
[[Category:清朝上杭縣知縣]] |
|||
[[Category:清朝晉江縣知縣]] |
|||
[[Category: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X徐]] |
[[Category: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X徐]] |
||
[[Category: |
[[Category:臺灣府知府|X徐]] |
||
[[Category: |
[[Category:清朝知州]] |
||
[[Category:清朝泉州府知府]] |
2020年7月29日 (三) 12:44的最新版本
徐夢麟(?—?),字潤堂,浙江人,清朝官員,1788年擔任台灣知府。
生平
[编辑]1787年徐夢麟以福建上杭知縣前往台灣淡水(範圍為今 台灣北部各縣)擔任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因林爽文民變帶來的後遺症,他積極平撫漳泉械鬥並加強平埔族漢化工作。1788年因治績高升台灣知府,不久調升湖北荊門任知州。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任泉州府知府。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回任泉州府知府。
參考文獻
[编辑]-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官衔 | ||
---|---|---|
前任: 韓燕 |
汀州府上杭縣知縣 乾隆四十四-四十七年 (1779-1782年) |
繼任: 恩古達 |
前任: 方維憲 |
泉州府晉江縣知縣 乾隆五十-五十二年 (1785-1787年) |
繼任: 蘇登萊 |
前任: 壽同春 |
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1787年上任 |
繼任: 袁秉義 |
前任: 楊廷理 |
台灣府知府 1788年上任 |
繼任: 楊廷理 |
前任: 德泰 |
泉州府知府 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乾隆五十六年八月 |
繼任: 全士潮 |
前任: 全士潮 |
泉州府知府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乾隆五十八年四月 |
繼任: 李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