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坊二十四里: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unshine567(留言 | 贡献) 小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台灣名數24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5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File: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Kingdom of Tungning.jpg|275px|right|thumb|西元1664年之後的[[東寧 (台灣古名)|東寧]]行政區劃示意圖。]] |
[[File: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Kingdom of Tungning.jpg|275px|right|thumb|西元1664年之後的[[東寧 (台灣古名)|東寧]]行政區劃示意圖。]] |
||
'''四坊二十四里'''為[[南台灣]]於[[明鄭時期]]的行政區劃,此建置後來在[[台灣清領時期|清領時期]]被清廷沿用。 |
'''四坊二十四里'''為[[南台灣]]於[[明鄭時期]]的行政區劃,此建置後來在[[台灣清領時期|清領時期]]被清廷沿用,日治時期又被[[臺灣總督府]]整理後應用在地籍上的「[[堡里鄉澚]]」制度,一直到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才全部廢除。不過當初擬定的坊里名稱,至今仍常見於當地的路名、區名、村里名等。 |
||
==歷史== |
==歷史== |
||
1661年,[[鄭成功]]於南台灣開國立家,稱台灣為[[東都明京]];並且於今[[台南市]]一帶設立[[承天府 (台灣)|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 (台灣)|萬年縣]],並稱「'''一府二縣'''」。1662年,鄭成功病逝,由[[世子]][[鄭經]]即位。1664年,鄭經重新劃分行政區,改東都為[[東寧 (台灣古名)|東寧]],保留承天府,升天興及萬年二縣為[[天興州]]和[[萬年州]],並增設[[南路安撫司|南路]]、[[北路安撫司|北路]]及[[澎湖安撫司|澎湖]]三安撫司,合稱「'''一府二州三司'''」。此外,鄭經在一府二州的轄下分別設置了'''四坊'''和'''二十四里'''。<ref>{{cite web |url=http://thcts.sinica.edu.tw/themes/rb02.php |title=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 |first= |last= |accessdate= |publisher=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archive-date=2015-08-0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806085431/http://thcts.sinica.edu.tw/themes/rb02.php |dead-url=no }}</ref>1683年,[[清朝]]將領[[施琅]]攻下臺灣,廢除明鄭時期的行政區編制。1684年,清廷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諸羅縣]]、[[臺灣縣 (1684年-1887年)|臺灣縣]]、[[鳳山縣 (臺灣)|鳳山縣]]三縣,[[天興縣]]疆域被分為[[諸羅縣]]與[[臺灣縣 (1684年-1887年)|臺灣縣]]。 |
|||
==四坊二十四里== |
==四坊二十四里== |
||
===明鄭時期=== |
===明鄭時期=== |
||
{{main|臺灣明鄭時期行政區劃}} |
{{main|臺灣明鄭時期行政區劃}} |
||
{|class=wikitable |
|||
{{Col-begin}} |
|||
|- |
|||
{{Col-3}} |
|||
! 府州(縣)!!坊里!!現今行政區!!明鄭時期設里範圍 |
|||
*[[承天府 (台灣)|承天府]] |
|||
|- |
|||
**[[東安坊]] |
|||
|rowspan=5|[[承天府]]||[[安平鎮 (東寧)|安平鎮]](王城)||[[安平區]]||rowspan=29|[[File:Center of Kingdom of Tungning.svg|300px]] |
|||
**[[西定坊]] |
|||
|- |
|||
**[[寧南坊]] |
|||
|[[東安坊]]||[[中西區 (臺灣)|中西區]]、[[東區 (臺南市)|東區]] |
|||
**[[鎮北坊]] |
|||
|- |
|||
{{Col-3}} |
|||
|[[西定坊]]||[[中西區 (臺灣)|中西區]]、[[北區 (臺南市)|北區]] |
|||
* [[天興州]] |
|||
|- |
|||
** [[武定里]] |
|||
|[[寧南坊]]||[[中西區 (臺灣)|中西區]] |
|||
** [[永康里 (堡里)|永康里]] |
|||
|- |
|||
** [[廣儲里]] |
|||
|[[鎮北坊]]||[[中西區 (臺灣)|中西區]]、[[北區 (臺南市)|北區]] |
|||
** [[長興里 (堡里)|長興里]] |
|||
|- |
|||
** [[新豐里 (堡里)|新豐里]] |
|||
|rowspan=13|[[天興縣|天興州]](縣)||[[武定里]]||[[安南區]]、[[北區 (臺南市)|北區]]、[[中西區 (臺灣)|中西區]]、[[永康區]] |
|||
⚫ | |||
|- |
|||
** [[永豐里]] |
|||
|[[永康里 (堡里)|永康里]]||[[北區 (臺南市)|北區]]、[[東區 (臺南市)|東區]]、[[永康區]] |
|||
** [[保大里]] |
|||
|- |
|||
** [[安定里 (屏東縣堡里)|安定里]] |
|||
|[[長興里 (堡里)|長興里]]||[[永康區]]、[[仁德區]] |
|||
|- |
|||
** [[善化里]] |
|||
|[[保大里]]||[[歸仁區]]、[[新化區]]、[[關廟區]] |
|||
** [[新化里 (堡里)|新化里]] |
|||
|- |
|||
** [[感化里]] |
|||
⚫ | |||
{{Col-3}} |
|||
|- |
|||
* [[萬年州]] |
|||
|[[永豐里 (堡里)|永豐里]]||[[歸仁區]] |
|||
|- |
|||
⚫ | |||
|[[新豐里 (堡里)|新豐里]]||[[關廟區]]、[[龍崎區]] |
|||
|- |
|||
⚫ | |||
|[[廣儲里]]||[[新化區]]、[[永康區]] |
|||
** [[文賢里 (堡里)|文賢里]] |
|||
|- |
|||
⚫ | |||
|[[感化里]]||[[新化區]] |
|||
|- |
|||
** [[長治里]] |
|||
|[[新化里 (堡里)|新化里]]||[[山上區]]、[[新市區 (台灣)|新市區]]、[[左鎮區]]、[[南化區]]、[[玉井區]]、[[大內區]] |
|||
** [[嘉祥里]] |
|||
|- |
|||
** [[維新里 (堡里)|維新里]] |
|||
|[[永定里 (堡里)|永定里]]||[[安定區 (台灣)|安定區]]、[[善化區]]、[[麻豆區]]、[[西港區]]、[[佳里區]]、[[將軍區]] |
|||
** [[仁壽里 (高雄市堡里)|仁壽里]] |
|||
|- |
|||
{{Col-end}} |
|||
|[[善化里]]||[[善化區]]、[[官田區]]、[[大內區]]、[[玉井區]]、[[楠西區]]、[[六甲區]] |
|||
|- |
|||
|[[開化里 (堡里)|開化里]]||[[佳里區]]、[[麻豆區]]、[[六甲區]]、[[官田區]]、[[下營區]] |
|||
|- |
|||
|rowspan=11|[[萬年縣 (臺灣)|萬年州]](縣)||[[文賢里 (堡里)|文賢里]]||[[仁德區]];高雄市[[茄萣區]]、[[湖內區]] |
|||
|- |
|||
|[[仁和里 (堡里)|仁和里]]||[[東區 (臺南市)|東區]]、[[南區 (臺南市)|南區]]、[[仁德區]] |
|||
|- |
|||
|[[永寧里 (堡里)|永寧里]]||[[南區 (臺南市)|南區]] |
|||
|- |
|||
⚫ | |||
|- |
|||
⚫ | |||
|- |
|||
|[[依仁里]]||[[仁德區]] |
|||
|- |
|||
⚫ | |||
|- |
|||
|[[長治里]]||高雄市[[路竹區]]、[[湖內區]] |
|||
|- |
|||
|[[維新里 (堡里)|維新里]]||高雄市[[永安區]]、[[路竹區]]、[[岡山區]] |
|||
|- |
|||
|[[嘉祥里]]||高雄市[[岡山區]]、[[阿蓮區]] |
|||
|- |
|||
|[[仁壽里 (高雄市堡里)|仁壽里]]||高雄市[[梓官區]]、[[岡山區]]、[[橋頭區]]、[[彌陀區]]、[[楠梓區]] |
|||
|- |
|||
|} |
|||
===清治時期=== |
===清治時期===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reflist}} |
{{reflist}} |
||
{{四坊二十四里}} |
|||
[[Category:四坊二十四里| ]] |
[[Category:四坊二十四里| ]] |
||
[[Category:台灣名數4]] |
[[Category:台灣名數4]] |
2022年1月31日 (一) 15:20的最新版本
四坊二十四里為南台灣於明鄭時期的行政區劃,此建置後來在清領時期被清廷沿用,日治時期又被臺灣總督府整理後應用在地籍上的「堡里鄉澚」制度,一直到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才全部廢除。不過當初擬定的坊里名稱,至今仍常見於當地的路名、區名、村里名等。
歷史
[编辑]1661年,鄭成功於南台灣開國立家,稱台灣為東都明京;並且於今台南市一帶設立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並稱「一府二縣」。1662年,鄭成功病逝,由世子鄭經即位。1664年,鄭經重新劃分行政區,改東都為東寧,保留承天府,升天興及萬年二縣為天興州和萬年州,並增設南路、北路及澎湖三安撫司,合稱「一府二州三司」。此外,鄭經在一府二州的轄下分別設置了四坊和二十四里。[1]1683年,清朝將領施琅攻下臺灣,廢除明鄭時期的行政區編制。1684年,清廷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三縣,天興縣疆域被分為諸羅縣與臺灣縣。
四坊二十四里
[编辑]明鄭時期
[编辑]府州(縣) | 坊里 | 現今行政區 | 明鄭時期設里範圍 |
---|---|---|---|
承天府 | 安平鎮(王城) | 安平區 | |
東安坊 | 中西區、東區 | ||
西定坊 | 中西區、北區 | ||
寧南坊 | 中西區 | ||
鎮北坊 | 中西區、北區 | ||
天興州(縣) | 武定里 | 安南區、北區、中西區、永康區 | |
永康里 | 北區、東區、永康區 | ||
長興里 | 永康區、仁德區 | ||
保大里 | 歸仁區、新化區、關廟區 | ||
歸仁里 | 歸仁區 | ||
永豐里 | 歸仁區 | ||
新豐里 | 關廟區、龍崎區 | ||
廣儲里 | 新化區、永康區 | ||
感化里 | 新化區 | ||
新化里 | 山上區、新市區、左鎮區、南化區、玉井區、大內區 | ||
永定里 | 安定區、善化區、麻豆區、西港區、佳里區、將軍區 | ||
善化里 | 善化區、官田區、大內區、玉井區、楠西區、六甲區 | ||
開化里 | 佳里區、麻豆區、六甲區、官田區、下營區 | ||
萬年州(縣) | 文賢里 | 仁德區;高雄市茄萣區、湖內區 | |
仁和里 | 東區、南區、仁德區 | ||
永寧里 | 南區 | ||
新昌里 | 南區 | ||
仁德里 | 仁德區 | ||
依仁里 | 仁德區 | ||
崇德里 | 關廟區、歸仁區 | ||
長治里 | 高雄市路竹區、湖內區 | ||
維新里 | 高雄市永安區、路竹區、岡山區 | ||
嘉祥里 | 高雄市岡山區、阿蓮區 | ||
仁壽里 | 高雄市梓官區、岡山區、橋頭區、彌陀區、楠梓區 |
清治時期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