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君主列表」:修訂間差異
第456行: | 第456行: | ||
|align="center"|[[File:Boris Godunov.jpg|80px]] ||align="center"| [[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戈东诺夫]] || align="center" | 1552年–1605年 ||align="center"| 1598年3月3日 ||align="center"| 1605年4月23日 |
|align="center"|[[File:Boris Godunov.jpg|80px]] ||align="center"| [[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戈东诺夫]] || align="center" | 1552年–1605年 ||align="center"| 1598年3月3日 ||align="center"| 1605年4月23日 |
||
|- |
|- |
||
|align="center"|[[File:Makovsky False Dmitrys agents murdering Feodor Godunov and his mother 1862.jpg|80px]]||align="center"| [[費奧多爾二世|費奧多尔二世]] || align="center" | 1589年–1605年||align="center"| 1605年4月23日 |
|align="center"|[[File:Makovsky False Dmitrys agents murdering Feodor Godunov and his mother 1862.jpg|80px]]||align="center"| [[費奧多爾二世|費奧多尔二世]] || align="center" | 1589年–1605年||align="center"| 1605年4月23日 ||align="center"| 1605年6月20日<br>(兵变被杀) |
||
|} |
|} |
||
第525行: | 第525行: | ||
! width=15% |退位 |
! width=15% |退位 |
||
|- |
|- |
||
|align="center"|[[Image:Russiancoatofarmsxvi-xviicentury.gif|100px]] ||align="center"| [[偽德米特里三世]] || align="center" |?–1612年 ||align="center"| 1611年3月28日 <br>(王位觊觎者,未加冕)||align="center"| 1612年5月 |
|align="center"|[[Image:Russiancoatofarmsxvi-xviicentury.gif|100px]] ||align="center"| [[偽德米特里三世]] || align="center" |?–1612年 ||align="center"| 1611年3月28日 <br>(王位觊觎者,未加冕)||align="center"| 1612年5月<br>(兵变被废黜) |
||
|} |
|} |
||
* 伪德米特里三世自行占据普斯科夫称皇,七波雅尔及全俄缙绅会议两方均不承认,1612年5月18日被[[第二民兵]]处以[[绞刑]]。 |
* 伪德米特里三世自行占据普斯科夫称皇,七波雅尔及全俄缙绅会议两方均不承认,1612年5月18日被[[第二民兵]]处以[[绞刑]]。 |
於 2022年3月1日 (二) 02:38 的修訂
此條目序言章節也許過於冗長。 (2015年7月4日) |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7月1日) |
俄羅斯君主 | |
---|---|
帝國君主 | |
詳情 | |
開國君主 | 留里克(大公) |
末代君主 | 尼古拉二世(皇帝) |
建立 | 862年(莫斯科大公) 1547年1月16日(沙皇) 1721年11月2日(皇帝) |
終結 | 1917年3月15日 |
居所 | 克里姆林宮(1712年遷都前) 冬宮(1712年遷都後) |
產生方式 | 繼承制 |
覬覦者 | 有爭議: 季米特里·羅曼諾維奇 瑪利亞·弗拉基米洛夫娜 |
俄羅斯君主列表指俄羅斯從862年留里克創立諾夫哥羅德公國開始,到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其間,共1055年間的俄國君主的列表。
歷史沿革
862年,留里克創立諾夫哥羅德公國,是為俄羅斯國家的開始。882年,第二代諾夫哥羅德大公奧列格攻陷基輔,創立了基輔羅斯。基輔羅斯創立早期,匯聚周邊民族,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羅斯人。伊戈爾繼位後,創立留里克王朝,是為統治俄羅斯的第一個王朝。基輔羅斯在這段時間屢次出兵劫掠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可薩汗國等周邊國家。
智者雅羅斯拉夫死後,長子、次子、四子分別爭位,基輔羅斯小分裂,最終由四子弗謝沃洛德再度統一,是為弗謝沃洛德一世。弗謝沃洛德之子紅太陽莫諾馬赫打敗南俄草原的波洛韋茨人,消除了突厥人對基輔羅斯的威脅。紅太陽莫諾馬赫死後,基輔羅斯大分裂,他的長孫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曾統一大部分基輔羅斯,但被七叔尤里·多爾戈魯基所敗,基輔羅斯再度陷入動亂。1169年,尤里·多爾戈魯基長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聯合十六個大公國的軍隊攻陷基輔,將首都遷移至弗拉基米爾,再度名義上統一基輔羅斯,但一年後再分裂。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死後,除了其弟大窩弗謝沃洛德能暫時穩定局勢外,基輔羅斯長時間陷於動亂中。最後在長子西征中,基輔羅斯亡於拔都為首的蒙古侵略軍。
伊凡大帝在位期間,吞併諾夫哥羅德、布良斯克、特維爾、圖羅夫、明斯克、霍爾姆等公國,滅亡金帳汗國,莫斯科大公成為俄國君主。伊凡三世晚年娶拜占庭巴里奧略王朝的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將莫斯科大公國視作拜占庭帝國的承繼人。伊凡大帝和其子瓦西里三世致力出兵消滅蒙古和其他大公國殘餘勢力,打下了統一俄羅斯的根基。1547年1月16日,伊凡大帝之孫伊凡四世自稱沙皇,成立俄羅斯沙皇國,俄國再度統一。
1598年1月17日,伊凡四世之子費奧多爾一世·伊萬諾維奇去世,留里克王朝結束,俄羅斯陷入混亂。僅伊凡四世的顧問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登位時,勉強維持了對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和平,但戈東諾夫在位七年間,俄國內部多有暴亂。戈東諾夫去世後,波蘭扶植了三位德米特里,皆稱為伊凡四世幼子。偽德米特里一世成功取得沙皇之位,但被瓦西里四世所推翻,成立叔伊斯基王朝。但波蘭立陶宛聯邦撕破停戰協定,宣稱瓦迪斯瓦夫四世對俄國王位有繼承權,入侵俄國。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率領軍隊攻陷莫斯科。瓦西里四世被俘,叔伊斯基王朝被波蘭立陶宛聯邦終結。瓦迪斯瓦夫自稱沙皇伏拉斯基拉夫一世,透過七波耶會議,開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對俄羅斯的管治。梁贊公爵普羅科比·彼得羅維奇·利亞普諾夫以留里克王朝後裔身份號召俄羅斯人抵抗波蘭侵略,召開全俄縉紳會議。在他死後,大主教費奧多爾·尼基季奇·羅曼諾夫被推舉為領導人。在1613年2月21日其子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為全俄沙皇米哈伊爾一世,1613年7月21日全俄縉紳會議還政沙皇,成立羅曼諾夫王朝。
羅曼諾夫王朝在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和費奧多爾三世治下,分別於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奧斯曼帝國處取回烏克蘭地方,並因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率領哥薩克酋長國附庸俄國,俄國領土獲得大幅度的擴張,但因波羅的海沿岸的歸屬問題與瑞典帝國的關係急速惡化。彼得大帝於1696年開始進行彼得大帝改革,俄國開始西化。終於在1721的大北方戰爭打敗瑞典,取回自古斯塔夫大帝時代交給瑞典的俄國東北部海岸線。彼得大帝因此稱帝,成立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去世後,由於他處決其子,導致無嗣繼位,他十四歲的孫子彼得二世去世後,羅曼諾夫王朝絕男嗣。在其女伊麗莎白女皇去世後,彼得大帝外孫彼得三世繼位,開始荷爾斯泰因-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彼得三世在位不到一年便被妻子葉卡捷琳娜大帝所廢,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間三次瓜分波蘭、於第五次俄土戰爭大敗奧斯曼,吞併克里米亞汗國。在她去世後,由其子保羅一世繼位,但因改革不得貴族支持,被暗殺於米哈伊洛夫宮,由其子亞歷山大一世繼位。亞歷山大一世在位期間領土再度大幅擴張,先後打敗奧斯曼和波斯,從瑞典處取得芬蘭大公國。在拿破崙戰爭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撃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取得波蘭會議王國國王頭銜,俄國成為歐陸霸主。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戰敗,尼古拉一世之子亞歷山大二世因此推行改革,廢除農奴制,並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高加索戰爭,出售阿拉斯加。在亞歷山大二世被激進青年謀殺後。亞歷山大三世繼位,俄羅斯開始工業化進程,並佔領全中亞。尼古拉二世登位後期,因1905年俄國革命,俄國開始立憲運動。因大斯拉夫主義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7年俄國革命,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及軟禁,俄國君主制結束。
諾夫哥羅德大公
862年,瓦良格人留里克率領部眾登陸諾夫哥羅德,成立了羅斯的第一個國家,諾夫哥羅德公國,自任大公。
肖像 | 名稱 | 登位 | 退位 |
---|---|---|---|
留里克 | 862 | 879 | |
奧列格 | 879 | 882 (創立基輔羅斯) |
基輔羅斯統治者
- 粗體者為共主,莫諾馬赫死後,基輔羅斯永久分裂,僅存名義上的共主。
-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於1169年攻陷基輔後,弗拉基米爾大公成為基輔羅斯的共主。
- 1240年拔都攻陷基輔,基輔羅斯實際滅亡,俄國於1242年開始由新成立的金帳汗國統治。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治下的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則作為獨立領地保留下來。
基輔大公共主時期
- 本列表僅列出掌控基輔的基輔羅斯大公,宣稱為基輔羅斯大公者不在此列。
順序 | 肖像 | 名稱 | 登位 | 退位 | 備註 |
---|---|---|---|---|---|
1 | 諾夫哥羅德的奧列格 | 882年 | 912年 | 留里克的承繼者,在位期間整合瓦良格人、東斯拉夫人、烏戈爾人、可薩人,於882年攻下基輔,成立基輔羅斯。於907年舉兵入侵拜占庭,更圍困君士坦丁堡迫使拜占庭帝國皇帝利奧六世繳納貢金。 | |
2 | 伊戈爾·留里科維奇 | 912年 | 945年 | 諾夫哥羅德大公。根據古羅斯編年史往年紀事記載為留里克之子。娶普斯科夫的諾曼公主奧麗加。身後開始了留里克王朝700多年的統治。945年被殺,由妻子攝政輔佐兒子直到964年。 | |
3 | 勇者斯維亞托斯拉夫 | 945年 | 972年 | 諾夫哥羅德大公。伊戈爾之子,945-964年間由其母奧麗加攝政。娶斯拉夫族女僕瑪魯莎。在位期間與拜占庭帝國合作攻打保加利亞第一帝國,是為斯維亞托斯拉夫入侵保加利亞。在位期間與拜占庭瓜分可薩汗國,但後來被拜占庭帝國撃敗,失去了入侵所得的大部分領土。 | |
4 | 亞羅波爾克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 972年 | 978年 | 勇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之子。因為宮廷衛士斯文納得的兒子被亞羅波爾克的弟弟奧列格所殺,斯文納得要求亞羅波爾克和奧列格開戰,弟弟弗拉基米爾跑到斯堪的納維亞招募新兵,將亞羅波爾克擊敗,被迫棄位。 | |
5 | 弗拉基米爾大帝 | 978年 | 1015年 | 勇者斯維亞托斯拉夫之子。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娶拜占廷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的女兒安娜為妃。因兄長亞羅波爾克的迫害而逃往芬蘭,並於沃迪起兵,攻回基輔,廢其兄而登位為大公。在位期間推動羅斯的基督教化。與波蘭的梅什科一世爭奪加里西亞、普熱梅希爾和沃里尼亞,攻陷維堡,擴張領土至多瑙河北部的瓦拉幾亞,領土的大幅擴張使他獲得「偉大者」(大帝)稱號。直至波蘭的波列斯瓦夫大帝繼位後,取回加里西亞失土,基輔羅斯向東歐的擴張才暫時被壓制。波蘭和基輔羅斯因此和談,進行皇室通婚,長子斯維亞托波爾克娶波列斯瓦夫大帝之女為妻。在他統治的晚期,第六子雅羅斯拉夫公開反抗,他下令討伐雅羅斯拉夫,幾乎釀成內戰,但由於其逝世,免除了內戰的危機。 | |
6 | 惡棍斯維亞托波爾克 | 1015年 | 1019年 | 980年生。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父親為弗拉基米爾或者亞羅波爾克,母親是一個被諾曼人搶來的拜占廷修女。 | |
7 | 智者雅羅斯拉夫 | 1019年 | 1054年 | 弗拉基米爾大帝六子。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娶瑞典國王奧拉夫的女兒英格麗德。在位期間抵抗波蘭的波列斯瓦夫大帝侵略,他聯合聯合神聖羅馬皇帝亨利二世東西夾擊波蘭,協助佩切涅格人抵抗匈牙利國王聖史蒂芬一世的侵攻。內政方面興起農業,鼓勵與拜占庭帝國的貿易,在位期間為基輔羅斯的黃金時期。 | |
8 | 伊賈斯拉夫一世·雅羅斯拉維奇(第一次) | 1054年 | 1068年 | 智者雅羅斯拉夫之長子,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 | |
9 | 預言者弗謝斯拉夫 | 1068年 | 1069年 | 弗拉基米爾大帝長孫,波羅茲克王公。 | |
10 | 伊賈斯拉夫一世·雅羅斯拉維奇(第二次) | 1069年 | 1073年 | 智者雅羅斯拉夫之長子,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 | |
11 | 斯維亞托斯拉夫二世·雅羅斯拉維奇 | 1073年 | 1076年 | 智者雅羅斯拉夫次子,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切爾尼戈夫和基輔大公。 | |
12 | 弗謝沃洛德一世·雅羅斯拉維奇(第一次) | 1076年 | 1077年 | 智者雅羅斯拉夫四子,諾夫哥羅德、切爾尼戈夫、佩列亞斯拉夫和基輔大公。 | |
13 | 伊賈斯拉夫一世·雅羅斯拉維奇(第三次) | 1077年 | 1078年 | 智者雅羅斯拉夫之長子,再度復辟為基輔羅斯大公。 | |
14 | 弗謝沃洛德一世·雅羅斯拉維奇(第二次) | 1078年 | 1093年 | 智者雅羅斯拉夫四子,再度復辟為基輔羅斯大公,統一小分裂的羅斯。 | |
15 | 斯維亞托波爾克二世·伊賈斯拉維奇 | 1093年 | 1113年 | 伊賈斯拉夫一世之子,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 | |
16 | 紅太陽莫諾馬赫(孤軍奮戰者) | 1113年 | 1125年 | 智者雅羅斯拉夫之孫,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九世外孫,弗謝沃洛德一世·雅羅斯拉維奇之子,基輔羅斯大分裂前最後一位實際上的共主,曾經帶兵攻打南俄草原的波洛韋茨人,消除了突厥人對基輔羅斯的威脅。在位期間成功統合羅斯各大公國,成為共主。諾夫哥羅德、切爾尼戈夫、佩列亞斯拉夫、羅斯托夫、斯摩棱斯克和基輔大公。 | |
17 | 姆斯季斯拉夫大帝 | 1125年 | 1132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長子,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死後基輔羅斯分裂。 | |
18 | 亞羅波爾克二世·弗拉基米羅維奇 | 1132年 | 1139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第五子,諾夫哥羅德和基輔大公。 | |
19 | 維亞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第一次) | 1139年 | 1139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第六子。因為政治交易而多次即位、退位,最後兩次登位與伊賈斯拉夫二世對立。 | |
20 | 弗謝沃洛德二世·奧利戈維奇 | 1139年 | 1146年 | 斯維亞托波爾克二世的孫子,基輔大公。 | |
21 | 伊戈爾二世·奧利戈維奇 | 1146年 | 1146年 | 奧列格·斯維亞托斯拉維奇之子,基輔大公。 | |
22 | 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第一次) | 1146年 | 1149年 | 姆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之子,波洛茨克、圖羅夫、佩列亞斯拉夫、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基輔大公。幾乎再度統一基輔羅斯,但因被七叔尤里·多爾戈魯基所敗而退位。 | |
23 | 尤里·多爾戈魯基(第一次) | 1149年 | 1151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第七子,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基輔大公,挫敗姪子伊賈斯拉夫二世統一基輔羅斯的計劃而登位。莫斯科城奠基人。 | |
24 | 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第二次) 與維亞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共治 |
1150年 | 1154年 | 姆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之子,波洛茨克、圖羅夫、佩列亞斯拉夫、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基輔大公。 | |
25 | 尤里·多爾戈魯基(第二次) | 1150年 | 1150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第七子,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基輔大公,挫敗姪子伊賈斯拉夫二世統一基輔羅斯的計劃而登位。莫斯科城奠基人。 | |
26 | 維亞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第二次) 與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共治 |
1151年 | 1154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第六子。因為政治交易而多次即位、退位。 | |
27 |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維奇(第一次) | 1154年 | 1154年 | 姆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之子,諾夫哥羅德、斯摩棱斯克、基輔大公。 | |
28 | 伊賈斯拉夫·達維多維奇(第一次) | 1154年 | 1154年 | 切爾尼戈夫王公達維德·斯維亞托斯拉維奇五子,基輔大公。 | |
29 | 尤里·多爾戈魯基(第三次) | 1155年 | 1157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第七子,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基輔大公。 | |
30 | 伊賈斯拉夫·達維多維奇(第二次) | 1157年 | 1161年 | 切爾尼戈夫王公達維德·斯維亞托斯拉維奇五子,基輔大公。 | |
31 | 羅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維奇(第二次) | 1161年 | 1167年 | 姆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羅維奇之子,諾夫哥羅德、斯摩棱斯克、基輔大公。 | |
32 | 姆斯季斯拉夫二世·伊賈斯拉維奇 | 1167年 | 1169年 | 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之子,佩列亞斯拉夫、基輔大公。 | |
33 |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 1169年 | 1169年 | 尤里·多爾戈魯基長子,於1169年聯合十六個大公國的軍隊攻陷基輔,將首都遷移至弗拉基米爾。 |
弗拉基米爾大公時期
- 1169年,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攻陷基輔,基輔大公失去全羅斯的共主地位,按俄國的標準,此時弗拉基米爾大公為基輔羅斯之君主。
順序 | 肖像 | 名稱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34 |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 1169年–1174年 | 尤里·多爾戈魯基長子,將首都遷移至弗拉基米爾。 | |
35 |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第一次) | 1174年–1175年 | 尤里·多爾戈魯基七子,弗拉基米爾大公,在位一年即被姪孫短暫驅逐。 | |
36 | 亞羅波爾克·羅斯季斯拉維奇 | 1175年–1176年 |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之孫,弗拉基米爾大公,驅逐祖叔父米哈伊爾登位,1176年米哈伊爾復辟 | |
37 | 米哈伊爾·尤里耶維奇(第二次) | 1176年 | 尤里·多爾戈魯基七子,再度復辟為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大公,死後讓位於弟弟弗謝沃洛德·尤里耶維奇。 | |
38 | 大窩弗謝沃洛德 | 1176年–1212年 | 紅太陽莫諾馬赫之孫,尤里·多爾戈魯基的第十一或十二子。 | |
39 | 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第一次) | 1212年–1216年 | 大窩弗謝沃洛德次子,弗拉基米爾大公,被長兄康斯坦丁打敗後退位。 | |
40 | 康斯坦丁·弗謝沃洛多維奇 | 1216年–1218年 | 大窩弗謝沃洛德長子,弗拉基米爾大公,打敗二弟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登位。 | |
41 | 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第二次) | 1218年–1239年 | 大窩弗謝沃洛德次子,弗拉基米爾大公,長兄康斯坦丁死後繼位,於長子西征時被別兒哥所殺。 | |
42 | 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 | 1239年–1240年 | 大窩弗謝沃洛德三子,名義上的基輔羅斯大公及弗拉基米爾大公,當時正是蒙古征服俄羅斯的時代,基輔羅斯大半國土已為蒙古人統治,1240年後成為蒙古帝國的傀儡。1242年被廢,由拔都建立金帳汗國取代,基輔羅斯正式滅亡。次子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於諾夫哥羅德保留了羅斯人的獨立政權。 |
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大公
- 基輔羅斯滅亡後,最北端的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仍然保留獨立地位。
- 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 1241年–1252年
-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1252年–1255年
- 雅羅斯拉夫三世·雅羅斯拉維奇 1255年
-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1255年–1257年
- 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 1257年–1259年
- 德米特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1259年–1264年
- 雅羅斯拉夫三世·雅羅斯拉維奇 1264年–1272年
- 德米特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1272年–1273年
- 瓦西里·雅羅斯拉維奇 1273年–1276年
- 德米特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1276年–1281年
- 安德烈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 1281年– 1285年
- 德米特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1285年–1292年
- 安德烈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 1293年–1304年
- 米哈伊爾·雅羅斯拉維奇 1308年–1314年
- 阿凡納希·丹尼洛維奇 1314年–1315年
- 米哈伊爾·雅羅斯拉維奇 1315年–1316年
- 阿凡納希·丹尼洛維奇 1319年–1322年
- 尤里·丹尼洛維奇 1322年–1325年
-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 1325年–1327年
- 伊凡一世 1328年–1337年
- 月即別汗任命之達魯花赤直接管轄,實際掌權者為大市長高貴者奧斯塔菲 1337年–1346年
- 謝苗一世 1346年–1353年
- 空位期 1353年–1355年
- 伊凡二世 1355年–1359年
- 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諾維奇 1359年–1363年
- 德米特里·頓斯科伊 1363年–1389年
- 盧格維尼 1389年–1407年
- 對立大公康斯坦丁·貝魯澤羅斯基 1392年–1395年
- 對立大公尤里·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1395年–1400年
- 對立大公瓦西里一世·德米特里耶維奇 1407年
- 瓦西里一世 1408年–1425年
- 對立大公盧格維尼 1408年–1412年
- 瓦西里二世 1425年–1462年
- 伊凡三世 1462年–1478年
- 對立大公米哈伊爾·奧列爾科維奇 1470年–1471年
- 1478年,諾夫哥羅德封建共和國被伊凡三世併入莫斯科大公國
莫斯科大公
- 1502年,克里米亞汗國滅金帳汗國,莫斯科大公成為俄國的君主,並統治了大部分的羅斯地區。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伊凡三世 (大帝) | 1440年1月22日 –1505年10月27日 |
1462年4月5日 | 1505年10月27日 | |
瓦西里三世 | 1479年3月25日 –1533年12月3日 |
1505年10月27日(繼位) 1505年11月6日(加冕) |
1533年12月3日 | |
伊凡四世 | 1530年8月25日 –1584年3月28日 |
1533年12月3日 | 1547年1月16日 (正式加冕) |
俄羅斯沙皇國沙皇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伊凡四世 | 1530年–1584年 | 1547年1月16日 | 1584年3月28日 | |
費奧多爾一世 | 1557年–1598年 | 1584年3月28日 | 1598年1月17日 |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伊琳娜 | 1557年–1603年 | 1598年1月7日 (作為沙皇后攝政) |
1598年1月15日 | |
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 | 1552年–1605年 | 1598年3月3日 | 1605年4月23日 | |
費奧多爾二世 | 1589年–1605年 | 1605年4月23日 | 1605年6月20日 (兵變被殺) |
留里克王朝(宣稱)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偽德米特里一世 | 1581年–1606年 | 1605年6月30日 | 1606年5月27日 (兵變被殺) |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瓦西里四世 | 1552年–1612年 | 1606年5月27日 | 1610年7月27日 (兵變被廢黜) |
- 1610年7月27日,莫斯科被波蘭王室陸軍指揮官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攻陷,叔伊斯基王朝被波蘭立陶宛聯邦終結。
圖希諾政權(宣稱留里克王朝)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偽德米特里二世 | 1582年–1610年 | 1607年6月22日 (王位覬覦者,自行加冕) |
1610年12月11日 (兵變被殺) | |
伊凡·德米特里耶維奇 (伊凡·扎魯茨基擁戴的傀儡君主) |
1611年–1614年 | 1611年 (聲稱繼位,未加冕) |
1614年 (被羅曼諾夫王朝處決) |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瓦迪斯瓦夫四世 (俄化:弗拉季斯拉夫一世) |
1595年–1648年 | 1610年7月19日 (七波雅爾擁戴,未正式加冕) |
1613年2月21日 |
在波蘭主導下,由七位波雅爾貴族作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在俄羅斯的傀儡政權,擁護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三世之子瓦迪斯瓦夫為沙皇。與全俄縉紳會議敵對,成員如下:
- 國家元首:沙皇弗拉季斯拉夫一世
- 首席大臣:費奧多爾·伊凡諾維奇·姆斯季斯拉夫斯基
- 伊凡·米哈伊洛維奇·沃羅滕斯基
- 安德烈·瓦西里耶維奇‧特魯別茨科伊
- 安德烈·瓦西里耶維奇‧戈利岑
- 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里科夫-奧博連斯基
- 伊凡·尼基季奇‧羅曼諾夫
- 費奧多爾·伊凡諾維奇‧舍列梅捷夫
普斯科夫政權(宣稱留里克王朝)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偽德米特里三世 | ?–1612年 | 1611年3月28日 (王位覬覦者,未加冕) |
1612年5月 (兵變被廢黜) |
- 梁贊親王普羅科皮·彼得羅維奇·利亞普諾夫,全俄縉紳會議召集人,號召抵抗波蘭侵略,1611年被部下叛亂殺害。
- 德米特里·特羅菲莫維奇·特魯別茨科伊親王,在利亞普洛夫死後成為俄國代理元首,1613年還政沙皇,並作為抵抗瑞典的指揮官,抵擋古斯塔夫二世的軍隊南下,在戰爭結束後回到領地隱居,不再過問國事。
- 伊凡·馬赫伊洛維奇·澤魯茨基,俄國哥薩克領袖,1614年因謀叛被處決。
- 德米特里·特羅菲莫維奇·特魯別茨科伊(政府首腦)
- 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維奇·波扎爾斯基(總司令)
- 庫茲馬·米寧(平民出身,因軍功被允許參加)
- 在1613年2月21日選舉羅曼諾夫家族的米哈伊爾為全俄沙皇,1613年7月21日全俄縉紳會議還政沙皇,成立羅曼諾夫王朝,全俄縉紳會議結束。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米哈伊爾一世 | 1596年–1645年 | 1613年2月21日 | 1645年7月23日 | |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 | 1629年–1676年 | 1645年7月23日 | 1676年2月7日 | |
費奧多爾三世 | 1661年–1682年 | 1676年2月7日 | 1682年5月7日 | |
伊凡五世 | 1666年–1696年 | 1682年6月2日(與彼得一世共同執政) | 1696年2月8日 | |
彼得一世 (大帝) | 1672年–1725年 | 1682年5月7日 (與伊凡五世共同執政至1696年) (1682年–1689年,由索菲婭·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攝政) |
1721年11月2日 (正式廢除沙皇名銜,改稱 全俄羅斯皇帝) |
俄羅斯帝國皇帝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彼得一世 (大帝) | 1672年–1725年 | 1721年11月2日 | 1725年2月8日 | |
葉卡捷琳娜一世 | 1684年–1727年 | 1725年2月8日 | 1727年5月17日 | |
彼得二世 | 1715年–1730年 | 1727年5月18日 | 1730年1月30日 | |
安娜·伊萬諾夫娜 | 1693年—1740年 | 1730年2月13日 | 1740年10月28日 |
- 1725年登位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出生時屬庶民,但由於其結婚時已從夫姓,可以視為羅曼諾夫王朝的一員。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伊凡六世 (幼帝) | 1740年–1764年 | 1740年10月28日 | 1741年12月6日 |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伊利沙伯·彼得羅芙娜 | 1709年–1762年 | 1741年12月6日 | 1762年1月5日 |
肖像 | 名稱 | 生卒 | 登位 | 退位 |
---|---|---|---|---|
彼得三世 | 1728年–1762年 | 1762年1月5日 | 1762年7月9日(遭謀殺) | |
葉卡捷琳娜二世 (大帝) | 1729年–1796年 | 1762年7月9日 | 1796年11月17日 | |
保羅一世 | 1754年–1801年 | 1796年11月17日 | 1801年3月23日/24日(遭行刺) | |
亞歷山大一世 (神聖王) | 1777年–1825年 | 1801年3月24日 | 1825年12月1日 | |
尼古拉一世 | 1796年–1855年 | 1825年12月26日 | 1855年3月2日 | |
亞歷山大二世 (解放者) | 1818年–1881年 | 1855年3月2日 | 1881年3月13日(遭行刺) | |
亞歷山大三世 (和平締造者) | 1845年–1894年 | 1881年3月13日 | 1894年11月1日 | |
尼古拉二世(殉教者) | 1868年–1918年 | 1894年11月1日 | 1917年3月15日(退位) | |
米哈伊爾二世 (有爭議,未即位) |
1878年–1918年 | 1917年3月15日 | 1917年3月16日 |
- 1762年登位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出生時屬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王室,但由於其結婚時已從夫姓,可以視為荷爾斯泰因-格托普-羅曼諾夫王朝的一員。
1917年以後的俄羅斯皇位覬覦者
- 1917年,阿列克謝二世
- 1917年-1938年,基里爾·弗拉基米洛維奇大公
- 1938年-1992年,弗拉基米爾·基里洛維奇大公
- 1992年-,瑪利亞·弗拉基米洛夫娜女大公
- 1992年-2014年,尼古拉·羅曼諾維奇王子
- 2014年-2016年,季米特里·羅曼諾維奇王子
- 2016年-2021年,安德魯·安德烈耶維奇王子
- 2021年-,阿列克謝·安德烈耶維奇王子
- 2016年-2021年,安德魯·安德烈耶維奇王子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