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晋行政区划: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使用DisamAssist清理消歧义链接:范晔(链接至范晔 (刘宋))。
 
(未显示6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verylong|time=2016-07-10T08:59:01+00:00}}
'''[[西晋]]'''的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时共有二十一州。
'''[[西晋]]'''的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于原[[蜀汉]]和[[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时共有二十一州。


== 概況 ==
== 概況 ==
西晉時繼承[[曹魏]]的[[豫州|豫]]、[[兗州|兗]]、[[青州|青]]、[[徐州|徐]]、[[雍州|雍]]、[[涼州|涼]]、[[冀州|冀]]、[[幽州|幽]]、[[并州|-{并}-]]、[[荊州|荊]]、[[揚州|揚]]、[[梁州|梁]]、[[益州|益]]14州,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中國,得原[[孫吳|吳]]的[[揚州|揚]]、[[荊州|荊]]、[[交州|交]]、[[廣州|廣]]4州,並在司隸地區設置'''司州'''。[[晉武帝]]在位期間從雍、涼2州中分出設置[[秦州]],分益州南中地區設置[[寧州]],分幽州遼東地區設置[[平州]],共計19州。[[晉惠帝]]在位期間分荊、揚2州設置[[江州]],[[晉懷帝]]在位期間分荊、江、廣3州設置[[湘州]],最終得21州。
西晉時繼承[[曹魏]]的[[豫州|豫]]、[[兗州|兗]]、[[青州|青]]、[[徐州|徐]]、[[雍州|雍]]、[[涼州|涼]]、[[冀州|冀]]、[[幽州|幽]]、[[并州|-{并}-]]、[[荊州|荊]]、[[揚州|揚]]、[[梁州|梁]]、[[益州|益]]13州,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中國,得原[[孫吳|吳]]的[[揚州|揚]]、[[荊州|荊]]、[[交州|交]]、[[廣州|廣]]4州,並在司隸地區設置'''司州''',共计16州。[[晉武帝]]在位期間從雍、涼2州中分出設置[[秦州]],分益州南中地區設置[[寧州]],分幽州遼東地區設置[[平州]],共計19州。[[晉惠帝]]在位期間分荊、揚2州設置[[江州]],[[晉懷帝]]在位期間分荊、江、廣3州設置[[湘州]],最終得21州。


== 疆域 ==
== 疆域 ==
第59行: 第58行:


=== 秦州 ===
=== 秦州 ===
{{main|西晉秦州行政區劃}}
西晉泰始五年(269年)分雍、涼、梁3州置,州治所在[[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範圍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黃河以東不包括慶陽市的全部地區。太康三年(282年)廢州併入雍、涼2州。元康七年(297年)復分雍、梁2州置秦州,州治所在[[上邽縣]](今[[甘肅省]][[天水市]])。{{refTag|1=《晉書》卷14〈地理志上〉:「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鎮冀城。太康三年,罷秦州,并雍州。〔元康〕七年,復立,鎮上邽。」}}太興二年(319年)秦州刺史[[陳安]]投降前趙主[[劉曜]],秦州至此淪沒。{{refTag|1=《晉書》卷6〈元帝紀〉:「〔太興二年四月〕,秦州刺史陳安叛,降于劉曜。」}}

==== 郡級行政區 ====
秦州初置時領略陽、天水、南安、隴西、武都、陰平、金城7郡。後廢秦州,略陽、天水、南安、隴西、武都、陰平6郡移屬雍州,金城郡移屬涼州。後復置時領略陽、天水、南安、隴西(以上4郡原屬雍州)、武都、陰平(以上2郡原屬梁州)6郡;增置狄道郡(297年左右)、安故郡(308年左右)。西晉末領8郡。

;[[隴西郡]]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司馬泰為隴西王,改稱'''隴西國''',元康六年(296年)左右司馬泰改封高密王,隴西國除。{{refTag|name=司馬泰|1=《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泰為隴西王。」;卷4〈惠帝紀〉:「〔元康〕六年春正月,大赦。太尉、隴西王泰為尚書令。」;卷37〈宗室列傳〉:「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noteTag|name=高密王|據《晉書·高密文獻王泰傳》記載「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守尚書令與改封高密王均在同時,據《晉書·惠帝紀》,司馬泰守尚書令時間在元康六年(296年)正月。}}}}郡治襄武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領襄武、首陽、臨洮、狄道、河關、枹罕6縣。西晉時廢枹罕縣,元康年間(291-299)狄道、臨洮、河關3縣移屬狄道郡。西晉末領襄武、首陽2縣。

;[[南安郡]]
:曹魏舊郡,郡治豲道縣(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領豲道、中陶、新興3縣,至西晉末不變。

;[[天水郡]]
:曹魏舊郡,郡治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東),冀、上邽、顯親、成紀、西、阿陽、新陽7縣。西晉初省阿陽縣,西縣改名始昌縣。西晉末領冀、上邽、始昌、新陽、顯親、成紀6縣。

;[[略陽郡]]
:曹魏名'''[[廣魏郡]]''',泰始年間(265-274)改名'''略陽郡'''。郡治臨渭縣(今[[甘肅省]][[天水市]]東),領臨渭、平襄、略陽、隴4縣。西晉時增置清水縣(西晉初),廢隴縣。西晉末領臨渭、平襄、略陽、清水4縣。

;[[武都郡]]
:曹魏舊郡,郡治下辨縣(今[[甘肅省]][[成縣]]西北),領下辨、河池、故道、沮、武都、羌道6縣。西晉時廢羌道縣,增置上祿縣(282年置)。西晉末領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上祿6縣。

;[[陰平郡]]
:蜀漢舊郡,曹魏平蜀後廢郡併入梓潼郡{{noteTag|1=據《華陽國志·巴志》「至魏咸熙元年平蜀,始分益之巴、漢七郡置梁州。治漢中」及《晉書·地理志上》「陰平郡泰始中置」、「及泰始五年,又以雍州隴右五郡及涼州之金城、梁州之陰平,合七郡置秦州」可知,咸熙元年(264年)時已廢陰平郡,又據《晉書·地理志上》「梁州之陰平」之文可知廢郡後當併入梓潼郡。}}泰始年間復置郡。郡治陰平縣(今[[甘肅省]][[文縣]]),領陰平、平武(280年前稱廣武)2縣。至西晉末不變。

;[[狄道郡]]
:西晉元康年間(291-299)分隴西郡3縣置,郡治狄道縣(今[[甘肅省]][[臨洮縣]]),領狄道、臨洮、河關、洮陽、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9縣,{{refTag|name=狄道郡|1=《晉書》卷14〈地理志上〉:「惠帝分隴西之狄道、臨洮、河關,又立洮陽、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六縣,合九縣置狄道郡,屬秦州。」}}永嘉二年(308年)左右張軌將臨洮、洮陽2縣移屬安故郡。西晉末,領狄道、河關、遂平、武街、始興、第五、真仇7縣。

;[[安故郡]]
:西晉永嘉二年(308年)左右張軌分狄道郡置,郡治安故縣(今[[甘肅省]][[臨洮縣]]東南),領安故(與郡同置)、石門(與郡同置)、桑城(與郡同置)、臨洮、洮陽5縣,至西晉末不變。{{noteTag|name=安故郡|1=鄭炳林《前涼行政地理區劃初探(沙州河州)》,敦煌學輯刊,1993年。}}

;[[秦川郡]](存疑)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西晉泰始年間(265-274)置郡,郡治與秦州同治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東)。{{refTag|1=《元和郡縣圖志》卷39〈隴右道上〉:「魏分隴右為秦州,因秦邑以為名,後省入雍州。晉復改漢陽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川郡,與州同理。」{{noteTag|《元和郡縣圖志》原文疑有誤,「秦川」應作「秦州」,「郡」字當斷為後句,全文應作「魏分隴右為秦州,因秦邑以為名,後省入雍州。晉復改漢陽為天水郡,武帝泰始中又立秦州,郡與州同理」。}}}}

==== 縣級行政區 ====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95%; font-size:85%; text-align:center"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00dddd; color:#ffffff; font-size:150%" | '''秦州(州治上邽縣)'''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cccccc"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秦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br>(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rowspan="3"| 隴西郡<br>(2)
|rowspan="3"| 襄武縣
|[[襄武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
| 隴西郡(265-316,隴西國266-296)
|
|-
|[[首陽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渭源縣]]北
| 隴西郡(265-316,隴西國266-296)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枹罕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 隴西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noteTag|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06頁。}}
|-
|rowspan="3"| 南安郡<br>(3)
|rowspan="3"| 獂道縣
|[[豲道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隴西縣]]東南
| 南安郡(265-316)
|
|-
|[[中陶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北[[鴛鴦鎮]]
| 南安郡(265-316)
|
|-
|[[新興縣]]{{noteTag|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列為曹魏無考縣份。}}
| align="left" |今甘肅省[[武山縣]]西
| 南安郡(265-316)
|
|-
|rowspan="7"| 天水郡<br>(6)
|rowspan="7"| 冀縣
|[[冀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甘谷縣]]
| 天水郡(265-316)
|
|-
|[[上邽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天水市]]
| 天水郡(265-316)
|
|-
|[[始昌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禮縣]]東北
| 天水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時名'''[[西縣]]''',西晉時改名'''始昌縣'''(不詳何時)。{{refTag|1=《水經注》卷20:「《晉書地道志》:天水始昌縣,故城西也。」}}
|-
|[[新陽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北
| 天水郡(265-316)
|
|-
|[[顯親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作「顯新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秦安縣]]西北
| 天水郡(265-316)
|
|-
|[[成紀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通渭縣]]東
| 天水郡(265-316)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阿陽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
| 天水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refTag|1=《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阿陽,前漢屬天水,後屬漢陽,晉罷。」}}
|-
|rowspan="5"| 略陽郡<br>(4)
|rowspan="5"| 臨渭縣
|[[臨渭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天水市]]東
| 略陽郡(265-316,廣魏郡265-268?)
|
|-
|[[平襄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通渭縣]]西
| 略陽郡(265-316,廣魏郡265-268?)
|
|-
|[[略陽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
| 略陽郡(265-316,廣魏郡265-268?)
|
|-
|[[清水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清水縣]]
| 略陽郡(266?-316,廣魏郡266?-268?)
| align="left" |西晉時置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清水令,前漢屬天水,後漢為天水漢陽,無此縣。《晉太康地志》屬略陽。」;《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清水,前漢屬天水,後漢罷,晉復屬。」;《輿地廣記》卷15〈陝西秦鳳路〉:「漢屬天水郡,東漢省之。晉復置。」}}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隴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清水縣]]北
| 廣魏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refTag|1=《魏書》卷106下〈地形志下〉:「隴城,前漢屬天水,後漢屬漢陽,晉罷。」}}
|-
|rowspan="7"| 武都郡<br>(6)
|rowspan="7"| 下辨縣
|[[下辨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作「下辯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成縣]]西北
| 武都郡(265-316)
|
|-
|[[河池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徽縣]]西北
| 武都郡(265-316)
|
|-
|[[沮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略陽縣]]東
| 武都郡(265-316)
|
|-
|[[武都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
| 武都郡(265-316)
|
|-
|[[故道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寶雞市]]南
| 武都郡(265-316)
|
|-
|[[上祿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無此縣,孔祥軍等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列為武都郡廢縣。《宋書·州郡志》「上祿令,漢舊縣,後省,晉武帝太康三年又立」,則《晉書·地理志》缺漏此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西和縣]]東南
| 武都郡(282-?)
| align="left" |原東漢廢縣,太康三年(282年)復置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上祿令,漢舊縣,後省,晉武帝太康三年又立。」}}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羌道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宕昌縣]]西南
| 武都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
|-
|rowspan="2"| 陰平郡<br>(2)
|rowspan="2"| 陰平縣
|[[陰平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文縣]]
| 梓潼郡(265-269)→陰平郡(269-316)
|
|-
|[[平武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平武縣]]北
| 梓潼郡(265-269)→陰平郡(269-316)
| align="left" |曹魏為'''[[廣武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平武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三·北陰平太守〉:「平武令,蜀立曰廣武,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rowspan="7"| 狄道郡<br>(7)
|rowspan="7"| 狄道縣
|[[狄道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臨洮縣]]
| 隴西郡(265-296,隴西國266-296)→狄道郡(297?-316)
|
|-
|[[河關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遺漏此縣。}}
| align="left" |今青海省[[同仁縣]]北
| 隴西郡(265-296,隴西國266-296)→狄道郡(297?-316)
|
|-
|[[遂平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align="left"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refTag|name=狄道郡}}
|-
|[[武街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臨洮縣]]西
| 狄道郡(297?-316)
| align="left"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refTag|name=狄道郡}}
|-
|[[始興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align="left"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refTag|name=狄道郡}}
|-
|[[第五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align="left"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refTag|name=狄道郡}}
|-
|[[真仇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狄道郡(297?-316)
| align="left"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refTag|name=狄道郡}}
|-
|rowspan="5"| 安故郡<br>(5)
|rowspan="5"| 安故縣
|[[安故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臨洮縣]]東南
| 安故郡(308?-316)
| align="left" |永嘉二年(308年)左右與安故郡同時設置。{{noteTag|name=安故郡}}
|-
|[[石門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臨潭縣]]東[[石門鄉]]
| 安故郡(308?-316)
| align="left" |永嘉二年(308年)左右與安故郡同時設置。{{noteTag|name=安故郡}}
|-
|[[桑城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岷縣]]西北
| 安故郡(308?-316)
| align="left" |永嘉二年(308年)左右與安故郡同時設置。{{noteTag|name=安故郡}}
|-
|[[臨洮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岷縣]]
| 隴西郡(265-296,隴西國266-296)→狄道郡(297?-308?)→安故郡(308?-316}
|
|-
|[[洮陽縣]]
| align="left" |今甘肅省[[臨潭縣]]西南
| 狄道郡(297?-308?)→安故郡(308?-316}
| align="left" |元康年間(291-299)與狄道郡同時設置。{{refTag|name=狄道郡}}
|}


=== 梁州 ===
=== 梁州 ===
{{main|西晉梁州行政區劃}}
曹魏舊州,州治所在[[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永嘉二年(308年)至五年(311年)州治在新城(今[[湖北省]][[房縣]])。{{refTag|1=《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嘉二年〕更用順陽內史江夏張光為刺史,治新城。」}}其範圍相當今陝西省留壩、佛坪等縣以南,西鄉、鎮巴以西,重慶市大部,四川省川北地區,及貴州省桐梓、道真、正安等縣地,後期擴大至湖北省西北部。永寧元年(301年)以後梁州各地陸續淪陷,建興元年(313年)流人楊武攻陷梁州州治南鄭,{{refTag|name=梁州|1=《晉書》卷5〈孝愍帝紀〉:「〔建興元年〕十一月,流人楊武攻陷梁州。」}}西晉末梁州轄域僅剩今湖北省西北部一隅。

==== 郡級行政區 ====
西晉梁州初領7郡,後增置陰平(269年以前)、新都(266年置,285年廢)、宕渠(元康年間)3郡。泰始五年(269年)陰平郡移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廢州,武都、陰平2郡來隸,元康七年(297年)武都、陰平2郡復移屬秦州。元康六年(296年)荊州魏興、上庸、新城3郡來隸。{{refTag|name=宕渠4郡|1=《晉書》卷14〈地理志上〉:「惠帝復分巴西置宕渠郡,統宕渠、漢昌,宣漢三縣,并以新城、魏興、上庸合四郡以屬梁州。」}}永寧元年(301年)廣漢郡陷沒,太安元年(302年)梓潼、巴西、宕渠3郡陷沒,巴郡、巴東、涪陵3郡因與梁州州治南鄭交通中斷,於永興元年(304年)交由益州暫管。{{refTag|name=巴郡3郡|1=《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興元年春正月,尚至江陽,軍司辛寶詣洛表狀。詔書權統巴東、巴郡、涪陵三郡,供其軍賦。」}}建興元年(313年)流人楊武攻陷漢中郡。西晉末,梁州僅領魏興、上庸、新城3郡。

;[[漢中郡]]
:曹魏舊郡,郡治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領南鄭、褒中、沔陽、樂城、南鄉5縣。西晉時南鄉縣改名西鄉縣(281年改名),樂城縣改名成固縣(280年以前),增置蒲池、黃金、興道3縣。太康十年(289年)封淮南王[[司馬允]]之子[[司馬迪]]為漢王,漢中郡改為'''漢國''',永寧元年(301年)以後改封漢王司馬固為濟南王,國除為郡。{{refTag|1=《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十年〕立濮陽王子迪為漢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秋七月甲午,立吳王晏子國為漢王。」;卷64〈武十三王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永嘉元年(307年)李雄攻克漢中,五年(311年)為梁州刺史[[張光]]所收復。{{refTag|1=《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嘉元年〕夏五月,雄遣李離、李雲、李璜、李鳳入漢中。……〔五年〕梁州刺史張光復治漢中。」}}建興元年(313年)為流人[[楊武]]攻陷。{{refTag|name=梁州}}

;[[梓潼郡]]
:曹魏舊郡,郡治梓潼縣(今[[四川省]][[梓潼縣]]),領梓潼、涪、漢德、漢壽、劍門、白水、陰平、廣武8縣。泰始年間(265-269以前)陰平、廣武2縣移屬陰平郡;增置武連、黃安2縣。太安元年(302年)梓潼郡陷沒,永嘉四年(310年)短暫收復梓潼郡,明年(311年)正月為[[成漢]][[李驤]]攻陷。{{refTag|name=梓潼巴西|1=《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太安元年〕梓潼太守張演委倉庫走巴西,巴西郡丞毛植、五官襄班舉郡降特。……〔永嘉〕四年,天水文石殺雄太宰李國,以巴西降尚。梓潼、巴西還屬。……五年,春正月,李驤破涪城,獲〔譙〕登,巴西、梓潼復為雄有。」}}

;[[廣漢郡]]
:曹魏舊郡,咸寧三年(277年)封齊王司馬攸之子[[司馬贊]]為廣漢王,改稱'''廣漢國'''。太康元年(280年)司馬贊死,明年廣漢國除國為郡。{{refTag|1=《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立齊王子贊為廣漢王。;〔太康元年〕十二月戊辰,廣漢王贊薨。」}}郡治雒縣(今[[四川省]][[中江縣]]西),泰始二年(266年)移治廣漢縣(今[[四川省]][[射洪縣]]南),領雒、什邡、綿竹、新都、陽泉、郪、廣漢、德陽、五城9縣。西晉初廢郪、陽泉、五城3縣;泰始二年(266年)雒、新都、綿竹、什邡4縣移屬新都郡,於太康六年(285年)復歸。永寧元年(301年)為李特所攻陷。{{refTag|1=《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寧元年〕冬十月……〔李〕特等得廣漢。」}}

;[[巴西郡]]
:曹魏舊郡,郡治閬中縣(今[[四川省]][[閬中市]]),領閬中、西充國、南充國、安漢、宕渠、宣漢、漢昌7縣。西晉初廢宣漢縣(後復縣),增置蒼溪、岐愜、平州3縣。元康年間(291-299)宕渠、漢昌、宣漢3縣移屬宕渠郡。太安元年(302年)巴西郡陷沒,永嘉四年(310年)短暫收復巴西郡,明年(311年)正月為[[成漢]][[李驤]]攻陷。{{refTag|name=梓潼巴西}}

;[[宕渠郡]]
:西晉元康年間(291-299)分巴西郡宕渠、漢昌、宣漢3縣置郡,{{refTag|name=宕渠4郡}}郡治宕渠縣(今[[四川省]][[渠縣]]東北)。宕渠郡後來陷沒,於永嘉四年(310年)短暫收復,{{refTag|1=《華陽國志》卷8〈大同志〉:「〔永嘉〕四年,天水文石殺雄太宰李國,以巴西降尚。梓潼、巴西還屬。初,巴西譙登詣鎮南謂荊州督鎮南將軍劉弘。請兵。鎮南無兵,表為揚烈將軍、梓潼內史,義募三巴蜀漢民為兵,克服州郡。先征宕渠,殺雄巴西太守馬脫。」}}不久又為成漢所攻陷。

;[[新城郡]]
:曹魏舊郡,郡治房陵縣(今[[湖北省]][[房縣]]),領房陵、綏陽(281年以前曾改名秭歸)、昌魏、沶鄉4縣,至西晉末不變。

;[[魏興郡]]
:曹魏舊郡,郡治平陽縣(今[[湖北省]][[鄖西縣]]西北),領平陽(280年改名興晉)、西城、安陽(280年改名安康)、魏陽、錫5縣。西晉初廢魏陽縣,增置長利(283年置)、洵陽(283年置)、鄖鄉(284年置)3縣。西晉末領興晉、安康、西城、錫、長利、洵陽、鄖鄉7縣。

;[[上庸郡]]
:曹魏舊郡,永康二年(301年)左右封晉武帝[[司馬炎]]之子清河王[[司馬遐]]三子[[司馬銓]]為上庸王,{{noteTag|司馬銓封上庸王之事,疑在其父司馬遐於永康元年(300年)去世後的隔年發生。}}改稱上庸國;光熙元年(306年)改封豫章王,上庸國除國為郡。{{refTag|1=《晉書》卷5〈孝懷帝紀〉:「光熙元年十一月……癸酉,即皇帝位……永嘉元年……三月……庚午,立豫章王詮為皇太子。」;卷64〈武十三王傳〉:「銓初封上庸王,懷帝即位,更封豫章王。二年,立為皇太子。」}}郡治上庸縣(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領上庸、武陵、巫(280年改名北巫)、安富、廣昌(280年改名庸昌)、建始(晉初改名微陽)6縣。{{noteTag|1=孔祥軍考証認為魏末上庸郡領縣有安樂縣,無武陵縣。}}西晉初增置上廉縣(晉初置),廢庸昌縣(281年廢)。西晉末領上庸、安富、北巫、武陵、微陽、上廉6縣。

;[[新都郡]](廢除)
:泰始二年(266年)分廣漢郡雒、新都、綿竹、什邡4縣置,郡治雒縣(今[[四川省]][[中江縣]]西)。咸寧三年(277年)封晉武帝之子[[司馬該]]為新都王,改稱'''新都國'''。太康四年(283年)司馬該死,新都國除國為郡。{{refTag|1=《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八月癸亥,立皇子該為新都王;〔太康四年〕冬十一月戊午,新都王該薨。」}}太康六年(285)廢郡併入廣漢郡。{{refTag|1=《晉書》卷14〈地理志上〉:「新都郡,泰始二年置」,「又分廣漢置新都郡」,「太康六年九月,罷新都郡并廣漢郡」。}}

==== 縣級行政區 ====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95%; font-size:85%; text-align:center"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00dddd; color:#ffffff; font-size:150%" | '''梁州(州治南鄭縣)'''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cccccc"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梁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br>(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3年1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rowspan="8"| 漢中郡<br>(8)
|rowspan="8"| 南鄭縣
|[[南鄭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
|[[褒中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漢中市]]北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
|[[沔陽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勉縣]]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
|[[西鄉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西鄉縣]]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align="left" |曹魏時名'''[[南鄉縣]]''',太康二年(281年)改名'''西鄉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漢中太守〉:「西鄉令,蜀立曰南鄉,晉武帝太康二年更名。」;《元和郡縣圖志》卷22〈山南道三·洋州〉:「本漢漢中郡成固縣地,先主分成固立南鄉縣,為蜀重鎮。晉改為西鄉縣。」}}
|-
|[[成固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成固縣]]
| 漢中郡(265-316,漢國289-301)
| align="left" |曹魏時名'''[[樂城縣]]''',西晉時改名'''成固縣'''。{{refTag|1=《輿地廣記》卷32〈利州路〉:「二漢屬漢中郡,蜀改為樂城,晉復故。」}}
|-
|[[蒲池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漢中郡(280前-316,漢國289-301)
| align="left" |西晉時置縣。{{noteTag|name=蒲池黃金興道|1=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2-113頁。}}
|-
|[[黃金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西鄉縣]]北
| 漢中郡(280前-316,漢國289-301)
| align="left" |西晉時置縣。{{noteTag|name=蒲池黃金興道}}
|-
|[[興道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漢中郡(280前-316,漢國289-301)
| align="left" |西晉時置縣。{{noteTag|name=蒲池黃金興道}}
|-
|rowspan="8"| 梓潼郡<br>(8)
|rowspan="8"| 梓潼縣
|[[梓潼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梓潼縣]]
| 梓潼郡(265-316)
|
|-
|[[涪縣]]{{noteTag|1=《晉書地理志》作「涪城」,《績漢書·郡國志》、《華陽國志·漢中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均作「涪」。}}
| align="left" |今四川省[[綿陽市]]
| 梓潼郡(265-316)
|
|-
|[[漢德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劍閣縣]]北
| 梓潼郡(265-316)
|
|-
|[[晉壽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劍閣縣]]東北
| 梓潼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時名'''[[漢壽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晉壽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晉壽太守〉:「晉壽令,屬梓潼。何志晉惠帝立。按《晉起居注》,武帝太康元年,改梓潼之漢壽曰晉壽。」}}
|-
|[[劍閣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劍閣縣]]北
| 梓潼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時名'''[[劍門縣]]''',西晉初改名'''劍閣縣'''。{{noteTag|name=劍閣|1=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3頁}}
|-
|[[白水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廣元市]]西北
| 梓潼郡(265-316)
|
|-
|[[武連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梓潼郡(280前-316)
| align="left" |西晉時置縣。{{noteTag|name=劍閣}}
|-
|[[黃安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梓潼郡(280前-316)
| align="left" |西晉時置縣。{{noteTag|name=劍閣}}
|-
|rowspan="9"| 廣漢郡<br>(7)
|rowspan="9"| 雒縣<br>↓<br>廣漢縣
|[[廣漢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射洪縣]]南
| 廣漢郡(265-316,廣漢國277-280)
|
|-
|[[德陽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遂寧市]]東南
| 廣漢郡(265-316,廣漢國277-280)
|
|-
|[[五城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中江縣]]
| 廣漢郡(265-266?、278-316,廣漢國278-280)
| align="left" |西晉初廢縣,咸寧四年(278)復置縣,太康六年(285年)廢縣,元康七年(297年)又復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廣漢太守〉:「伍城令,晉武帝咸寧四年立,太康六年省,〔元康〕七年又立。」}}
|-
|[[雒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中江縣]]西
| 廣漢郡(265-316,廣漢國277-280)
|
|-
|[[什邡縣]]{{noteTag|1=《晉書地理志》作「什方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什邡市]]
| 廣漢郡(265-266)→新都郡(266-285,新都國277-283)→廣漢郡(285-316)
|
|-
|[[綿竹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綿竹市]]東南
| 廣漢郡(265-266)→新都郡(266-285,新都國277-283)→廣漢郡(285-316)
|
|-
|[[新都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新都縣]]
| 廣漢郡(265-266)→新都郡(266-285,新都國277-283)→廣漢郡(285-316)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陽泉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德陽市]]西北[[孝泉鎮]]
| 廣漢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noteTag|1=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4頁。}}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郪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三台縣]]南[[郪江鎮]]
| 廣漢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不詳何時){{refTag|1=《輿地廣記》卷31〈梓州路〉:「二漢屬廣漢郡,晉省之。」}}
|-
|rowspan="7"| 巴西郡<br>(7)
|rowspan="7"| 閬中縣
|[[閬中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閬中市]]
| 巴西郡(265-316)
|
|-
|[[西充國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閬中市]]南
| 巴西郡(265-316)
|
|-
|[[南充國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南部縣]]
| 巴西郡(265-316)
|
|-
|[[安漢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南充市]]
| 巴西郡(265-316)
|
|-
|[[蒼溪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巴西郡(?-316)
| align="left" |西晉初置縣。{{noteTag|name=蒼溪2縣|1=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16頁。}}
|-
|[[岐愜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巴西郡(?-316)
| align="left" |西晉初置縣。{{noteTag|name=蒼溪2縣}}
|-
|[[平州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平昌縣]]
| 巴西郡(280-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巴西太守〉:「平州令,晉武帝太康元年,以野民歸化立。」}}
|-
|rowspan="3"| 宕渠郡<br>(3)
|rowspan="3"| 宕渠縣
|[[宕渠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渠縣]]東北
| 巴西郡(265-296?)→宕渠郡(296?-316)
|
|-
|[[漢昌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巴中縣]]
| 巴西郡(265-296?)→宕渠郡(296?-316)
|
|-
|[[宣漢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儀隴縣]]東
| 巴西郡(265-266?)→(廢縣)→宕渠郡(290前-316)
| align="left" |西晉初廢縣,(不詳何時)後復置縣。{{refTag|1=《方輿勝覽》卷59〈夔州路達州〉:「後漢分宕渠置宣漢……劉璋分屬巴西郡,晉省宣漢縣。」;《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宕渠太守〉:「宣漢令,前漢無,後漢屬巴郡,《晉太康地志》無。」}}
|-
|rowspan="4"| 新城郡<br>(4)
|rowspan="4"| 房陵縣
|[[房陵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房縣]]
| 新城郡(265-316)
|
|-
|[[綏陽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興山縣]]西北
| 新城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名'''[[綏陽縣]]''',西晉初改名[[秭歸縣]],太康二年(281年)恢復舊縣名。{{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新城太守〉:「綏陽令,魏立,後改為秭歸,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為綏陽。」}}
|-
|[[昌魏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房縣]]南
| 新城郡(265-316)
|
|-
|[[沶鄉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南漳縣]]西南
| 新城郡(265-316)
|
|-
|rowspan="8"| 魏興郡<br>(7)
|rowspan="8"|興晉縣
|[[興晉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鄖西縣]]西
| 魏興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名'''[[平陽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興晉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興晉令,魏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安康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石泉縣]]東南
| 魏興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名'''[[安陽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安康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安康太守〉:「安康令,二漢安陽縣,屬漢中,漢末省。魏復立,屬魏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何云魏立,非也。」}}
|-
|[[西城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安康市]]
| 魏興郡(265-316)
|
|-
|[[錫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白河縣]]
| 魏興郡(265-316)
|
|-
|[[長利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鄖西縣]]西南
| 魏興郡(283-316)
| align="left"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分錫縣置。{{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錫縣令,前漢長利縣,屬漢中,後漢省。晉武帝太康四年復立,屬魏興。」}}
|-
|[[洵陽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旬陽縣]]
| 魏興郡(283-316)
| align="left"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置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旬陽令,前漢有,後漢無,晉武帝太康四年復立。」}}
|-
|[[鄖鄉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鄖縣]]
| 魏興郡(284-316)
| align="left" |西晉太康五年(284年)置縣。{{refTag|1=《水經注》卷28〈沔水〉:「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謂之鄖鄉灘。縣,故黎也,即長利之鄖鄉矣。《地理志》曰:有鄖關。李奇以為鄖子國。晉太康五年,立以為縣。」}}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魏陽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西[[黃龍鎮]]
| 魏興郡(265-316)
| align="left" |西晉時不可考。
|-
|rowspan="7"| 上庸郡<br>(6)
|rowspan="7"| 上庸縣
|[[上庸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竹山縣]]南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
|[[安富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
|[[北巫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align="left" |曹魏名'''[[巫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平定東吳後,改名'''北巫縣''',以區別江南的巫縣。{{refTag|1=吳增僅《三國郡縣表》考証:「洪《志》郡屬,有北巫縣,蓋據晉志。案太和二年魏所分新城之巫,上無「北」字,吳宜都郡雖亦有巫縣,與魏分立,無取南北以為識別。及晉武平吳,南北一家,始於巫縣之在北者,加「北」字以別於南。沈《志》引何《志》云晉武帝立北巫縣,亦以晉武改為北巫,遂誤云晉武立也。」(《二十五史補編》第3冊第2886頁)}}
|-
|[[微陽縣]]
| align="left"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北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align="left" |曹魏名'''[[建始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平定東吳後,改名'''微陽縣''',以區別建平郡的建始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上庸太守〉:「微陽令,魏立曰建始,晉武帝改。」}}
|-
|[[上廉縣]]
| align="left" |今陝西省[[平利縣]]西北
| 上庸郡(280前-316,上庸國301-306)
| align="left" |西晉時置縣,縣名以水名[[上廉水]]命名。{{refTag|1=《太平寰宇記》卷141〈金州利平縣〉:「本漢西城地,兩漢及魏蓋為西城縣地。晉於今縣南平利川置上廉縣,取上廉水為名。」}}
|-
|[[武陵縣]]{{noteTag|1=孔祥軍考証認為魏末廢武陵縣,至晉太康年間(280-289)復置縣。(《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66頁)}}
| align="left"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
| 上庸郡(265-316,上庸國301-306)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庸昌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上庸郡(265-281)
| align="left" |曹魏名'''[[廣昌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庸昌縣''',明年廢縣。{{refTag|1=《宋書》卷37〈州郡志三·魏興太守〉:「廣昌子相,何志屬上庸,晉成帝立。晉地記,武帝太康元年,改上庸之廣昌為庸昌,二年省。疑是魏所立。」}}
|}


=== 益州 ===
=== 益州 ===
第645行: 第67行:


=== 寧州 ===
=== 寧州 ===
{{main|西晉寧州行政區劃}}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管理。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州治在滇池縣(今[[雲南省]][[晉寧縣]]東)。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後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

==== 郡級行政區 ====
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4郡,太康三年(282年)省入益州。太安二年(303年)復置寧州,領建寧、興古、雲南永昌、牂柯、越巂、朱提7郡,又立益州郡(後改名晉寧郡)。建興元年(313)析牂柯郡置平夷、夜郎2郡,析雲南郡置河陽郡,計領郡11。

;[[雲南郡]]
:曹魏舊郡。郡治雲南縣(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領雲南、梇棟、青蛉、楪榆、姑復、邪龍、遂久7縣。咸寧五年(279年)增領雲平、永寧2縣。永嘉五年(311年)楪榆、永寧2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雲南、梇棟、青蛉、姑復、邪龍、遂久、雲平7縣。

;[[興古郡]]
:曹魏舊郡。郡治勝休縣(今[[雲南省]][[江川縣]]北){{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騰休長,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志》屬興古,何志故屬建寧,晉武帝從興古治之,遂以屬焉。」}},領勝休、句町、宛溫、漏臥、西豐(269年改名毋棳)、賁古、鐸封、進乘、西隨9縣。增領律高(275年置)、漢興(281年置)、都唐(281年左右置)3縣,至西晉末不變。

;[[建寧郡]]
:曹魏舊郡。郡治味縣(今雲南省[[曲靖市]])。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靡、穀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脩雲、泠丘、滇池、建伶16縣。晉時改牧靡縣為牧麻縣(晉初);新置談槀、漏江、同樂3縣(皆晉武帝時)。太安2年(303年),雙柏、秦臧、連然、建伶、穀昌、滇池、俞元7縣移屬益州郡。西晉末領味、昆澤、存邑、新定、毋單、同瀨、牧麻、脩雲、泠丘、談槀、漏江、同樂12縣。

;[[永昌郡]]
:曹魏舊郡。郡治不韋縣(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比蘇、永壽、南涪、雍鄉8縣{{noteTag|name=永壽南涪雍鄉|1=洪亮吉《補三國疆域志》及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將永壽、南涪、雍鄉3縣列為蜀漢永昌郡屬縣,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從洪、吳二人說法列為蜀漢屬縣;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認為未有史料可証明蜀漢有此3縣,未列為蜀漢屬縣。}}。永嘉五年(311年)比蘇縣移屬河陽郡。西晉末領不韋、巂唐、哀牢、博南、永壽、雍鄉、南涪7縣。

;[[朱提郡]]
:曹魏舊郡。郡治朱提縣(今[[雲南省]][[昭通市]]城區),領朱提、南廣、漢陽、南昌(280年改名南秦)4縣。增領堂狼縣(晉初置),至西晉末不變。

;[[越巂郡]]
:曹魏舊郡。郡治邛都縣(今[[四川省]][[西昌市]]),領邛都、會無、卑水、定莋、臺登、蘇祁、闡、潛街、馬湖、安上10縣。晉初廢蘇祁、闡、潛街、馬湖、安上5縣,至西晉末不變。

;[[牂柯郡]]
:曹魏舊郡。郡治且蘭縣(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領且蘭、談指、夜郎、毋斂 鄨、平夷、同並7縣。增領萬壽(晉初置)、并渠2縣(晉初置),廢同并縣(279年廢)。永嘉五年(311年)平夷、鄨2縣移屬平夷郡,夜郎、談指2縣移屬夜郎郡。西晉末領且蘭、毋斂 萬壽、并渠4縣。

;[[晉寧郡]]
:太安二年(303年)析建寧郡滇池、穀昌、連然、秦臧、雙柏、俞元、建伶7縣置'''益州郡''',永嘉二年(310年)改名'''晉寧郡'''{{refTag|name=晉寧、平夷、夜郎|1=《晉書》卷14〈地理志上〉:「太安二年,惠帝復置寧州,又分建寧以西七縣別立為益州郡。永嘉二年,改益州郡曰晉寧,分䍧牱立平夷、夜郎二郡。」;卷81〈王遜傳〉:「永嘉四年,治中毛孟詣京師求刺史……朝廷憐之,乃以遜為南夷校尉、寧州刺史……與孟俱行,道遇寇賊,逾年乃至……於是莫不振服,威行寧土。又遣子澄奉表勸進於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假節,校尉、刺史如故,賜爵褒中縣公。遜以地勢形便,上分牂柯為平夷郡,分朱提為南廣郡,分建寧為夜郎郡,分永昌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為晉寧郡,事皆施行。」}},郡治滇池縣(今[[雲南省]][[澄江縣]]西),至西晉末不變。

;[[平夷郡]]
:永嘉五年(311年)析牂柯郡平夷、鄨2縣置郡,{{refTag|name=晉寧、平夷、夜郎}}郡治平夷縣(今[[貴州省]][[畢節市]]城區東北),至西晉末不變。

;[[夜郎郡]]
:永嘉五年(311年)析牂柯郡夜郎、談指2縣置郡,{{refTag|name=晉寧、平夷、夜郎}}郡治夜郎縣(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至西晉末不變。

;[[河陽郡]]
:永嘉五年(311年)析永昌、雲南2郡置{{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東河陽太守,晉懷帝永嘉五年,寧州刺史王遜分永昌、雲南立。」;《華陽國志》卷4〈南中志〉:「河陽郡,刺史王遜分雲南置。屬縣四。」}},郡治河陽縣(今[[雲南省]][[大理市]]東[[鳳儀鎮]]),領河陽(311年置)、楪榆、永寧、比蘇4縣,至西晉末不變。

==== 縣級行政區 ====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95%; font-size:85%; text-align:center"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00dddd; color:#ffffff; font-size:150%" | '''寧州(州治:滇池縣)'''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cccccc"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寧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br>(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rowspan="7"| 雲南郡<br>(7)
|rowspan="7"| 梇棟縣
|[[雲南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
| 雲南郡(265-316)
|
|-
|[[梇棟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姚安縣]]北
| 雲南郡(265-316)
|
|-
|[[青蛉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大姚縣]]
| 雲南郡(265-316)
|
|-
|[[姑復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永勝縣]]東南
| 雲南郡(265-316)
|
|-
|[[邪龍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 雲南郡(265-316)
|
|-
|[[遂久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麗江市]]城區
| 雲南郡(265-316)
|
|-
|[[雲平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 雲南郡(279-316)
| align="left" |咸寧五年(279年)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雲平長,晉武帝咸寧五年立。」}}
|-
|rowspan="12"| 興古郡<br>(12)
|rowspan="12"| 勝休縣
|[[勝休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江川縣]]北
| 興古郡(265-316)
|
|-
|[[句町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廣南縣]]
| 興古郡(265-316)
|
|-
|[[宛溫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丘北縣]]南
| 興古郡(265-316)
|
|-
|[[漏臥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羅平縣]]
| 興古郡(265-316)
|
|-
|[[毋掇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華寧縣]]南
| 興古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為'''[[西豐縣]]''',泰始五年(269年)復名'''毋掇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毋棳令,漢舊縣,屬益州郡,《晉太康地志》屬興古。劉氏改曰西豐,晉武帝泰始五年,復為毋棳。」}}
|-
|[[賁古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蒙自縣]]
| 興古郡(265-316)
|
|-
|[[鐔封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丘北縣]]西南
| 興古郡(265-316)
|
|-
|[[進乘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
| 興古郡(265-316)
|
|-
|[[西隨縣]]{{refTag|1=《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元陽縣]]一帶
| 興古郡(265-316)
|
|-
|[[律高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華寧縣]]東南
| 興古郡(275-316)
| align="left" |咸寧元年(275年),分建寧郡修雲、俞元2縣地置縣,以安置流民。{{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律高令,漢舊縣,屬益州郡,後省。晉武帝咸寧元年,分建寧郡修雲、俞元二縣間流民復立律高縣。」}}
|-
|[[都唐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興古郡(281-316)
| align="left" |太康二年(281年)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都陽令,何志晉成帝立。案《晉起居注》,太康二年置興古之都唐縣,疑是。」}}
|-
|[[漢興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興義市]]
| 興古郡(281?-316)
| align="left" |太康二年(281年)左右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漢興令,二漢、魏無,晉地志有,屬興古郡。」}}
|-
|rowspan="12"| 建寧郡<br>(12)
|rowspan="12"| 味縣
|[[味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曲靖市]]
| 建寧郡(265-316)
|
|-
|[[昆澤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宜良縣]]
| 建寧郡(265-316)
|
|-
|[[存邑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宣威市]]
| 建寧郡(265-316)
|
|-
|[[新定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普安縣]]北
| 建寧郡(265-316)
| align="left" |
|-
|[[毋單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澄江縣]]東南
| 建寧郡(265-316)
|
|-
|[[同瀨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馬龍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
|[[牧麻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北
| 建寧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名'''[[牧靡縣]]''',疑晉初時改名。
|-
|[[修雲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彌勒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align="left" |
|-
|[[泠丘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盤縣]]南
| 建寧郡(265-316)
| align="left" |
|-
|[[談槀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盤縣]]西
| 建寧郡(280前-316)
| align="left" |晉武帝時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談槁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
|[[漏江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瀘西縣]]
| 建寧郡(280前-316)
| align="left" |晉武帝時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漏江令,漢舊縣,屬牂牁。晉武帝立。」}}
|-
|[[同樂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陸良縣]]
| 建寧郡(280後-316)
| align="left" |晉武帝時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同樂令,晉武帝立。」}}
|-
|rowspan="7"| 永昌郡<br>(7)
|rowspan="7"| 不韋縣
|[[不韋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
| 永昌郡(265-316)
|
|-
|[[嶲唐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雲龍縣]]西南
| 永昌郡(265-316)
|
|-
|[[哀牢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盈江縣]]
| 永昌郡(265-316)
|
|-
|[[博南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南
| 永昌郡(265-316)
|
|-
|[[永壽縣]]{{noteTag|name=永壽南涪雍鄉}}
| align="left" |今雲南省[[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永昌郡(265-316)
| align="left" |
|-
|[[雍鄉縣]]{{noteTag|name=永壽南涪雍鄉}}
| align="left" |今地不明
| 永昌郡(265-316)
| align="left" |
|-
|[[南涪縣]]{{noteTag|name=永壽南涪雍鄉}}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景洪市]]
| 永昌郡(265-316)
| align="left" |
|-
|rowspan="5"| 朱提郡<br>(5)
|rowspan="5"| 南昌縣
|[[朱提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昭通市]]城區
| 朱提郡(265-316)
|
|-
|[[南廣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鹽津縣]]
| 朱提郡(265-316)
|
|-
|[[漢陽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六盤水市]]西北
| 朱提郡(265-316)
|
|-
|[[南秦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鎮雄縣]]
| 朱提郡(265-316)
| align="left" |曹魏名'''[[南昌縣]]''',太康元年(280年)改。{{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南秦長,本名南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
|[[堂狼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巧家縣]]東
| 朱提郡(265-316)
| align="left" |晉時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堂狼令,前漢屬犍為,「狼」作「琅」。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朱提。」}}{{noteTag|劉琳認為朱提郡尚領有堂狼縣,蜀漢時復置(劉琳《華陽國志校注》頁416注釋1);孔祥軍認為晉初復立(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23-124)。}}
|-
|rowspan="10"| 越巂郡<br>(5)
|rowspan="10"| 邛都縣
|[[邛都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西昌市]]東南
| 越巂郡(265-316)
|
|-
|[[會無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會理縣]]
| 越巂郡(265-316)
|
|-
|[[定筰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鹽源縣]]
| 越巂郡(265-316)
|
|-
|[[卑水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昭覺縣]]東南
| 越巂郡(265-316)
|
|-
|[[臺登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冕寧縣]]南
| 越巂郡(265-316)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闡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越西縣]]東
| 越巂郡(265-?)
| align="left" |晉初廢縣。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蘇祁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西昌市]]北
| 越巂郡(265-?)
| align="left" |晉初廢縣。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潛街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雷波縣]]東北
| 越巂郡(265-?)
| align="left" |晉初廢縣。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安上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屏山縣]]
| 越巂郡(265-?)
| align="left" |晉時不可考。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馬湖縣]]
| align="left" |今四川省[[雷波縣]]北
| 越巂郡(265-?)
| align="left" |晉初廢縣。
|-
|rowspan="5"| 牂柯郡<br>(4)
|rowspan="5"| 且蘭縣
|[[且蘭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南
| 牂柯郡(265-316)
|
|-
|[[毋歛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獨山縣]]
| 牂柯郡(265-316)
|
|-
|[[萬壽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甕安縣]]
| 牂柯郡(265?-316)
| align="left" |晉時置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萬壽令,晉武帝立。」}}
|-
|[[并渠縣]]
| align="left" |今地不詳
| 牂柯郡(280前-316)
| align="left" |晉時置縣。{{noteTag|孔祥軍認為晉初置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25)}}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同並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彌勒縣]]境內
| 牂柯郡(255-279)
| align="left" |咸寧五年(279年)廢縣。{{refTag|1=《宋書》卷38〈州郡志四〉:「同並長,漢舊縣,前漢作同並,屬牂牁。晉武帝咸寧五年省,哀帝復立。」}}
|-
|rowspan="7"| 晉寧郡<br>(7)
|rowspan="7"| 滇池縣
|[[滇池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澄江縣]]西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榖昌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昆明市]]東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連然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安寧市]]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秦臧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祿豐縣]]東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雙柏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雙柏縣]]南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俞元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澄江縣]]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建伶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無此縣份。}}
| align="left" |今雲南省[[晉寧縣]]
| 建寧郡(265-302)→晉寧郡(302-316,益州郡302-311)
|
|-
|rowspan="2"| 平夷郡<br>(2)
|rowspan="2"| 平夷縣
|[[平夷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畢節市]]城區東北
| 牂柯郡(220-311)→平夷郡(311-316)
|
|-
|[[鄨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遵義市]]
| 牂柯郡(220-311)→平夷郡(311-316)
|
|-
|rowspan="2"| 夜郎郡<br>(2)
|rowspan="2"| 夜郎縣
|[[夜郎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牂柯郡(220-311)→夜郎郡(311-316)
|
|-
|[[談指縣]]
| align="left" |今貴州省[[貞豐縣]]西北
| 牂柯郡(220-311)→夜郎郡(311-316)
|
|-
|rowspan="4"| 河陽郡<br>(4)
|rowspan="4"| 河陽縣
|[[河陽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大理市]]東[[鳳儀鎮]]
| 河陽郡(311-316)
| align="left" |永嘉五年(311年)置縣。
|-
|[[楪榆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大理市]]北
| 雲南郡(265-311)→河陽郡(311-316)
|
|-
|[[永寧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及[[鶴慶縣]]一帶{{noteTag|劉琳考証認為當在此地。(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第452頁)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定在今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北,然據譚其驤說,永寧縣則成為河陽郡的飛地。}}
| 雲南郡(279?-311)→河陽郡(311-316)
| align="left" |咸寧五年(279年)左右置縣。{{noteTag|劉琳據雲平縣建縣時間推測。(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第451頁)}}
|-
|[[比蘇縣]]
| align="left" |今雲南省[[雲龍縣]]
| 永昌郡(265-311)→河陽郡(311-316)
|
|}


=== 青州 ===
=== 青州 ===
{{main|西晉青州行政區劃}}
西晉青州州治所在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refTag|1=《通典》卷171〈州郡一〉:「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分為十九州部……青治臨淄。」}}永嘉以後移治廣固縣(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refTag|name=廣固|1=《晉書》卷15〈地理志下〉:「自永嘉喪亂,青州淪沒石氏。東萊人曹嶷為刺史。造廣固城。」;《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有大澗,甚廣固,故謂之廣固。」}}範圍在今山東省的東從海山東半島而西至泰山、黃河東岸一帶。永嘉年間以後,山東郡邑相繼被石勒攻陷。西晉末青州為[[曹嶷]]佔據。

==== 郡級行政區 ====
西晉青州初領北海、東萊、齊、濟南、樂安5郡。西晉初徐州城陽郡來屬,增置長廣郡(277年)、高密國(296年置)、平昌郡(300年置),計領9郡。

;[[齊郡|齊國]]
:曹魏舊郡,郡治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領臨淄、西安、昌國、般陽、廣饒、廣、東安平、臨朐、益都、新沓、新汶、南豐12縣。西晉初廢益都、南豐、新汶、新沓4縣,廣、臨朐2縣移屬東莞郡。太康四年(283年)濟南郡歷城、平陵、祝阿、於陵、鄒平、隰陰、菅、著8縣來隸,同年復歸濟南郡。{{refTag|name=濟南}}永康元年(300年)高密國廣、臨朐2縣來隸,{{noteTag|牟發松列西晉末廣縣屬齊郡,臨朐縣屬平昌郡,案《晉書·齊王冏傳》「倫篡,遷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欲以寵安之」,疑永寧元年(301年)以前趙王司馬倫為安撫齊王司馬冏,將此二縣劃屬齊國封地。}}永嘉五年(311年)廣縣改名廣固縣,郡治亦移於此。{{refTag|name=廣固}}西晉末領廣固、臨淄、西安、東安平、廣饒、昌國、般陽、臨朐8縣。

;[[濟南郡|濟南國]]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遂為濟南王,郡改為'''濟南國'''。咸寧三年(277年)其子司馬耽徙封中山王,廢國為郡。{{refTag|name=司馬遂|1=《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遂為濟南王。……〔咸寧三年徙〕濟南王耽為中山王。」;卷37〈宗室·濟南惠王遂傳〉:「濟南惠王遂,字子伯,宣帝弟魏鴻臚丞恂之子也……武帝受禪,封濟南王。泰始二年薨。二子:耽、緝。耽嗣立,咸寧三年徙為中山王。是年薨,無子,緝繼。成都王穎以緝為建威將軍,與石熙等率眾距王浚,沒於陣,薨。無子,國除。」}}郡治東平陵縣(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領東平陵、於陵、歷城、東朝陽、菅、著、鄒平、土鼓、梁鄒、台、漯陰、祝阿12縣。西晉時廢土鼓、台、於陵3縣,東平陵縣改名平陵縣。咸寧年間(275-279)梁鄒、東朝陽2縣移屬樂安國。太康元年(280年)以前於陵縣復置。太康四年(283年)濟南郡廢郡併入齊國,同年復郡。永嘉年間(307-312)復置'''濟南國''',{{refTag|name=濟南|1=《晉書》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明年(太康四年……以濟南郡益齊國。」〈文六王·樂安平王鑒傳〉:「咸寧初,以齊之梁鄒益封{{noteTag|據《晉書·齊獻王攸傳》記載「明年(太康四年)……以濟南郡益齊國」,梁鄒縣在太康四年以前屬濟南郡,這裡疑當作「咸寧初,以濟南之梁鄒益封」。卷34〈武十三王·吳敬王晏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沒于賊。」}}。」}}永嘉年間(307-312)復改為濟南國,{{refTag|1=《晉書》卷34〈武十三王·吳敬王晏傳〉:「固初封漢王,改封濟南……沒于賊。」}}郡治移往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refTag|1=《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景帝三年為濟南郡,理東平陵,屬青州。晉永嘉之後,郡移理歷城。」}}又廢鄒平縣。西晉末領歷城、平陵、著、於陵、菅、漯陰、祝阿6縣。

;[[北海郡|北海國]]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陵]]為北海王,{{refTag|name=司馬陵}}太康四年(283年)又封齊王司馬攸子司馬寔為北海王。{{refTag|1=《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四年〕二月己丑,立長樂亭侯寔為北海王。」;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以攸子寔為北海王。」}}郡治平壽縣(今[[山東省]][[濰坊市]]南),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營陵、劇7縣。西晉初營陵縣移屬城陽郡(約265年),劇縣移屬東莞郡(265年,300年左右復歸)。西晉末領平壽、下密、膠東、即墨、都昌、劇6縣。

;[[樂安郡]]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鑒為樂安王,郡改為'''樂安國'''。太安元年(302年)樂安王司馬冰被廢,廢國為郡。{{refTag|name=司馬鑒|1=《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弟司馬〕鑒為樂安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封齊王冏子冰為樂安王。」;卷38〈文六王·樂安平王鑒〉:「樂安平王鑒,字大明,初封臨泗亭侯。武帝踐阼,封樂安王。帝為鑒及燕王機高選師友,下詔曰:『樂安王鑒、燕王機並以長大,宜得輔導師友,取明經儒學,有行義節儉,使足嚴憚。昔韓起與田蘇游而好善,宜必得其人。』泰始中,拜越騎校尉。咸寧初,以齊之梁鄒益封,因之國,服侍中之服。元康初,徵為散騎常侍、上軍大將軍,領射聲校尉。尋遷使持節、都督豫州軍事、安南將軍,代清河王遐鎮許昌,以疾不行。七年薨,子殤王籍立。薨,無子,齊王冏以子冰紹鑒後。以濟陰萬一千二百一十九戶改為廣陽國,立冰為廣陽王。{{noteTag|「以濟陰萬一千二百一十九戶改為廣陽國,立冰為廣陽王」二句,疑是衍文。}}冏敗,廢。」}}郡治高苑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領高苑、臨濟、博昌、蓼城、壽光、千乘、樂安、利、益9縣。西晉時廢千乘、樂安2縣,{{refTag|name=千乘縣}}{{refTag|name=樂安縣}}咸寧年間(275-279)濟南郡梁鄒、東朝陽2縣來隸。{{refTag|name=濟南}}西晉末領高苑、臨濟、博昌、利、益、蓼城、壽光、梁鄒、東朝陽9縣。

;[[城陽郡|高密國]]{{noteTag|name=李錫甫|據李錫甫考証,晉代高密國的前身即漢、晉的城陽郡。太康十年(289年)城陽郡與東莞郡相互交換各自的領縣,城陽郡的莒、姑幕、諸、東武4縣劃歸東莞郡管轄,東莞郡的安丘、廣、劇、臨朐4縣也移歸城陽郡管轄,陽城郡的郡治遷移到黔阪縣。《晉書·地理志》記載的「城陽之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營陵、安丘、大、劇、臨朐十一縣」均為城陽郡元康年間(291-299)時期所轄的全部縣數,後改名為高密國。永康元年(300年)設平昌郡,可能即專為封司馬模為郡公所分置,雖後來進封南陽王,但平昌郡並未廢除,仍繼續為郡,並據《大清一統志》考証得出平昌郡治安丘縣,領安丘、平昌2縣。劇縣移屬北海國後,高密國最終尚領有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夷安、營陵、廣、臨朐9縣。(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第259-264頁,1977年6月)}}
:曹魏為'''城陽郡''',郡治東武縣(今[[山東省]][[諸城市]]),{{refTag|1=《太平寰宇記》卷24〈河南道·密州莒縣〉:「漢文帝二年封朱虛侯章為城陽王,都莒,魏明帝以為城陽郡,莒縣屬焉,而城陽郡徙理東武。」}}領東武、莒、諸、壯武、淳于、高密、昌安、平昌、夷安、姑幕、黔陬、朱虛12縣。西晉初北海國營陵縣來隸,朱虛縣移屬東莞國。{{noteTag|name=朱虛縣}}泰始五年(269年)至七年(271年)立晉武帝子司馬景及司馬憲為城陽王,無子國除。太康十年(289年)莒、姑幕、諸、東武4縣移屬東莞郡,{{refTag|name=東莞郡}}東莞郡安丘、廣、劇、臨朐4縣來隸,郡治移往黔陬縣(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noteTag|name=李錫甫}}元康六年(296年)左右,徙封隴西王司馬泰為高密王,{{refTag|name=司馬泰}}城陽郡改置'''高密國'''。{{refTag|1=《晉書》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又置平昌郡。又分城陽之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平昌、營陵、安丘、大、{{noteTag|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卷19云:「東莞有廣縣,此云大者,疑避隋煬諱改之。」}};《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劇、臨朐十一縣為高密國。」{{noteTag|name=高密王|據《晉書·高密文獻王泰傳》記載「瑋既誅,乃以泰錄尚書事,遷太尉,守尚書令,改封高密王,邑萬戶」,守尚書令與改封高密王均在同時,據《晉書·惠帝紀》,司馬泰守尚書令時間在元康六年(296年)正月。}};《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永康元年(300年)平昌、安丘2縣移屬平昌郡,劇縣移屬北海國,廣、臨朐2縣移屬齊國。{{refTag|name=廣固}}西晉末領黔陬、壯武、淳于、昌安、高密、夷安、營陵7縣。

;[[東萊郡]]
:曹魏舊郡,郡治掖縣(今[[山東省]][[掖縣]]),領掖、黃、當利、盧鄉、曲城、惤、長廣、不其、牟平、昌陽、挺11縣。西晉時廢牟平(311年前復縣){{refTag|name=牟平縣}}、昌陽{{refTag|name=昌陽縣}}2縣。咸寧三年(277年)長廣、不其、挺3縣移屬長廣郡。{{refTag|name=長廣郡}}太康四年(283年)遼東王司馬蕤徙封東萊王,郡改為'''東萊國'''。永寧元年(301年)東萊王司馬蕤被廢為庶人,國廢為郡。{{refTag|name=司馬蕤|1=《晉書》卷3〈武帝紀〉:「〔咸寧三年〕立齊王子蕤為遼東王。……〔太康四年〕徙遼東王蕤為東萊王。」;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東萊王蕤、左衛將軍王輿謀廢齊王冏,事泄,蕤廢爲庶人,輿伏誅,夷三族。」;卷38〈文六王·齊獻王攸傳〉:「蕤字景回,出繼遼東王定國。太康初,徙封東萊王。……及冏輔政……與左衛將軍王輿謀共廢冏。事覺,免為庶人。」}}西晉末領掖、當利、盧鄉、曲城、黃、惤、牟平7縣。

;[[長廣郡]]
:咸寧三年(277年)分東萊郡置,{{refTag|name=長廣郡|1=《晉書》卷15〈地理志下〉:「長廣郡,咸寧三年置。」;《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長廣太守,本長廣縣,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云}-故屬東萊。《起居注》,咸寧三年,以齊東部縣為長廣郡。」}}郡治[[不其縣]](今[[青岛市]][[城阳区]]南部),領不其、長廣、挺3縣。元康八年(298年)增領昌陽縣,{{refTag|name=昌陽縣}}至西晉末不變。

;[[平昌郡 (曹魏)|平昌郡]]
:晉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分高密國及東莞郡置,{{refTag|1=《晉書》卷15〈地理志下〉:「惠帝元康十年(當作永康元年),又置平昌郡。」;《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平昌太守,故屬城陽,魏文帝分城陽立,後省,晉惠帝又立。」}}郡治安丘縣(今[[山東省]][[安丘市]]西南),領安丘、平昌、朱虛、姑幕、東武5縣。{{noteTag|name=平昌郡|李錫甫考証得出平昌郡領有安丘、平昌2縣,但據其地理,其周邊的東莞郡朱虛、姑幕、東武3縣當為平昌郡管轄。}}

;[[濟岷郡]](存疑)
:僅見於《宋書·州郡志》,一說魏滅蜀漢以後,遷徙蜀地豪將家族於濟水、河水之間,並設立此郡。《晉書·地理志》及《宋書·州郡志》注引《晉太康地志》均無記載此郡。{{refTag|1=《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濟南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齊立。晉世濟岷郡,-{云}-魏平蜀,徙蜀豪將家於濟、河,故立此郡。安帝義熙中土斷,併濟南。案《晉太康地志》無濟岷郡。」}}

;[[東牟郡]](存疑)
:《晉書·懷帝紀》記載「東牟太守龐伉」,疑是「東萊太守」之誤,或是西晉確有短暫設立東牟郡。{{refTag|1=《晉書》卷5〈懷帝紀〉:「〔永嘉元年〕二月辛巳,東萊人王彌起兵反,寇青、徐二州,長廣太守宋羆、東牟太守龐伉並遇害。」}}

==== 縣級行政區 ====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95%; font-size:85%; text-align:center"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00dddd; color:#ffffff; font-size:150%" | '''青州(州治:臨淄縣(310年前)、廣固縣(311年後))'''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cccccc" | 說明:本表為西晉時期青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br>(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rowspan="12"| 齊國<br>(8)
|rowspan="12"| 臨淄縣<br>↓<br>廣固縣
|[[廣固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南(310年前)<br>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311年後)
| 齊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齊國(300-316)
| align="left" |曹魏為'''[[廣縣]]''',永嘉五年(311年)青州刺史曹嶷加固城池,改名'''廣固縣'''。{{refTag|name=牟平縣}}
|-
|[[臨淄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
| 齊國(265-316)
|
|-
|[[西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桓臺縣]]東
| 齊國(265-316)
|
|-
|[[東安平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臨淄區]][[皇城鎮]]
| 齊國(265-316)
|
|-
|[[廣饒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廣饒縣]]東北
| 齊國(265-316)
|
|-
|[[昌國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南
| 齊國(265-316)
|
|-
|[[般陽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 齊國(265-316)
|
|-
|[[臨朐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齊國(300-316)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益都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1=《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益都縣〉:「益都縣,本二漢廣縣,地屬齊國,晉廢之。」}}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南豐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name=齊國廢縣|1=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33頁注釋1。}}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新汶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朐縣]]
| 齊國(265-?)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name=齊國廢縣}}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新沓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淄博市]]南[[淄川區]]
| 齊國(265-283?)
| align="left"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前廢縣。{{refTag|name=齊國廢縣}}
|-
|rowspan="10"| 濟南國<br>(7)
|rowspan="10"| 平陵縣<br>↓<br>歷城縣
|[[歷城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濟南市]]
| 濟南郡(265-283)→齊國(283-316)
|
|-
|[[平陵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章丘市]]西北
| 濟南郡(265-283)→齊國(283-316)
| align="left" |曹魏時為'''[[東平陵縣]]''',晉時更名。{{refTag|1=《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濟南太守〉:「平陵令,漢舊縣,至晉并曰東平陵。」;《魏書》卷106中〈地形志二中〉:「平陵,二漢、晉屬,曰東平陵,後改。」}}
|-
|[[著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於陵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南
| 濟南郡(265-?,中間廢縣,?-283)→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1=孔祥軍謂於陵縣太康以後廢。案《宋書·州郡志》引《永初郡國》有於陵縣,則《輿地廣記》「晉省之」當是言西晉初省縣。}}太康元年(280年)前復縣。{{refTag|1=《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淄州長山縣〉:「本二漢於陵縣地,屬濟南郡,晉省之。」}}
|-
|[[菅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隰陰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濟陽縣]]西南[[孫耿鎮]]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align="left" |曹魏時為'''[[漯陰縣]]''',西晉時改名'''隰陰縣'''。{{refTag|1=《宋書》卷29〈符瑞志下〉:「晉武帝咸寧五年七月戊辰,白烏見濟南隰陰」;《春秋左傳正義》卷58〈哀公十年〉杜預注:「濟南有隰陰縣。」}}
|-
|[[祝阿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316,濟南郡283-307?)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土鼓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西
| 濟南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1=《宋書》卷36〈州郡志二·濟南太守〉:「土鼓令,漢舊縣,晉無。」}}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台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濟南市]]東
| 濟南郡(265-26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1=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35頁注釋1。}}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鄒平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作「鄒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高青縣]]西南
| 濟南郡(265-283,濟南國266-277)→齊國(283)→濟南國(283-?,濟南郡283-307?)
| align="left" |西晉永嘉元年(307年)以後廢縣。{{refTag|1=《太平寰宇記》卷19〈河南道十九〉:「鄒平縣,本漢舊縣,屬濟南郡,後漢及晉並不改。永嘉之亂,其縣遂廢。」}}
|-
|rowspan="6"| 北海國<br>(6)
|rowspan="6"| 平壽縣
|[[平壽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濰坊市]]南
| 北海國(265-316)
|
|-
|[[下密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昌邑市]]東
| 北海國(265-316)
|
|-
|[[膠東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平度市]]
| 北海國(265-316)
|
|-
|[[即墨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
| 北海國(265-316)
|
|-
|[[都昌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昌邑市]]
| 北海國(265-316)
|
|-
|[[劇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壽光市]]南
| 北海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5?)→東莞郡(285?-289)→<br>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北海國(300?-316)
|
|-
|rowspan="11"| 樂安郡<br>(9)
|rowspan="11"| 高苑縣
|[[高苑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淄博市]]西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臨濟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博昌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利縣]]{{noteTag|name=利益|《晉書·地理志》誤作「利益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博興縣]]東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益縣]]{{noteTag|name=利益}}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壽光市]]東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蓼城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利津縣]]東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壽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
| 樂安郡(265-316,樂安國266-302)
|
|-
|[[梁鄒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鄒平縣]]東北
| 濟南郡(265-266?)→齊國(266?-275?)→樂安郡(275?-316,樂安國275?-302)
|
|-
|[[東朝陽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濟陽縣]]東北
| 濟南郡(265-275?)→樂安郡(275?-316,樂安國275?-302)
|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千乘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 樂安國(265-?)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name=千乘縣|1=《魏書》卷106中〈地形志〉:「千乘,前漢屬千乘,後漢屬,晉罷。」;《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千乘縣〉:「千乘縣,漢舊縣,後漢屬樂安國,晉省之。」}}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樂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博興縣]]北
| 樂安國(265-?)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name=樂安縣|1=《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青州博興縣〉:「博興縣,本漢樂安縣,屬千乘郡,後漢屬樂安國,晉省之。」}}
|-
|rowspan="7"| 高密國<br>(7)
|rowspan="7"| 東武縣<br>↓<br>黔陬縣
|[[黔陬縣]]{{noteTag|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晉時移屬城陽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89頁)}}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膠州市]]西南
| 城陽郡(265-296,城陽國269-271)→高密國(296-316)
|
|-
|[[壯武縣]]
| align="left" |今青岛市[[即墨区]]西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淳于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北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昌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安丘市]]東南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高密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高密市]]東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夷安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無夷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高密市]]
| 高密國(265-316,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
|
|-
|[[營陵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昌樂縣]]東南
| 北海國(265-?)→高密國(?-316,城陽郡?-296)
|
|-
|rowspan="7"| 東萊郡<br>(7)
|rowspan="7"| 掖縣
|[[掖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掖縣]]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當利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掖縣]]西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盧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掖縣]]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曲城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招遠市]]西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黃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蓬萊市]]東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惤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蓬萊市]]西南
| 東萊郡(265-316,東萊國283-301)
|
|-
|[[牟平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煙臺市]]西[[牟平區]]
| 東萊郡(265-266?,311前-31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西晉永嘉五年(311年)以前復縣。{{refTag|name=牟平縣|1=《魏書》卷106中〈地形志中〉:「牟平,二漢屬東萊,晉罷,後復。」;《元和郡縣圖志》卷10〈河南道六〉:「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
|-
|rowspan="4"| 長廣郡<br>(4)
|rowspan="4"| 不其縣
|[[不其縣]]
| align="left" |今青岛市[[城阳区]]南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長廣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萊陽市]]東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挺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萊陽市]]南
| 東萊郡(265-277)→長廣郡(277-316)
|
|-
|[[昌陽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萊陽市]]
| 東萊郡(265-266?)→(中間廢縣)→長廣郡(298-316)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併入長廣縣,元康八年(298年)復置縣。{{refTag|name=昌陽縣|1=《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長廣太守〉:「昌陽令,晉惠帝元康八年,分長廣縣立。」;《魏書》卷106中〈地形志〉:「昌陽,二漢屬東萊,後罷,晉惠帝復。」;《輿地廣記》卷6〈京東東路·萊州萊陽縣〉:「萊陽縣,二漢昌陽縣,屬東萊郡,晉省之,其後復置。」}}
|-
|rowspan="5"| 平昌郡<br>(5)
|rowspan="5"| 安丘縣
|[[安丘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安丘市]]西南
| 琅邪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289)→<br>高密國(289-300,城陽郡289-296)→平昌郡(300-316)
|
|-
|[[平昌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北
| 高密國(265-300,城陽郡265-269、271-296,城陽國269-271)→平昌郡(300-316)
|
|-
|[[朱虛縣]]{{noteTag|name=朱虛縣|孔祥軍認為太康中(282-283)短暫隸屬東莞郡,後來歸屬城陽郡直至西晉終結。(《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1頁)}}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朐縣]]東南[[柳山鎮]]
| 城陽郡(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300)→平昌郡(300-316)
|
|-
|[[姑幕縣]]{{noteTag|孔祥軍列為魏時隸屬東萊郡,晉時移屬城陽郡。(《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89頁)}}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安丘市]]南[[石埠子鎮]]{{noteTag|[https://www.sohu.com/a/165866233_825736 姑幕故城,石埠子歷史上那些事兒……]}}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00)→平昌郡(300-316)
|
|-
|[[東武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列為青州城陽郡屬縣,孔祥軍據《宋書·州郡志》注引《晉太康地志》,認為晉太康元年(280年)至四年(283年)間東武縣短暫隸屬東莞郡,後又復歸陽城郡。(《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40頁注釋7)但是《晉書·地理志》記載,東武縣劃歸東莞郡在太康十年(289年)。}}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諸城市]]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00)→平昌郡(300-316)
|
|}


=== 徐州 ===
=== 徐州 ===
{{main|西晉徐州行政區劃}}
西晉徐州州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refTag|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後漢治東海郯縣,魏、晉、宋治彭城。」}}範圍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北和山東省東南部地區。

==== 郡級行政區 ====
西晉徐州領有彭城、下邳、東海、琅邪、廣陵、城陽6郡。西晉初城陽郡移屬青州,增置東莞(265年置,277年廢,284年後復置)、臨淮(280年置)、蘭陵(291年置)、東安(297年置,304年後廢)、淮陵(301年置)、堂邑(304年置)等郡國,西晉末領10郡國。

;[[彭城郡|彭城國]]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權]]為彭城王。{{refTag|1=《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權為彭城王。」;卷37〈宗室·彭城穆王權傳〉:「彭城穆王權,字子輿,宣帝弟魏魯相東武城侯馗之子也。初襲封,拜冗從僕射。武帝受禪,封彭城王,邑二千九百戶。」}}郡治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6縣。咸寧年間(275-280)左右沛國廣戚縣來隸。{{noteTag|name=廣戚|胡阿祥等以廣戚縣在魏末已屬彭城國領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3頁)。孔祥軍僅言太康三年(282年)前已屬彭城國(《晉書地理志校注》頁144注釋4)。廣戚縣改隸彭城國大概與公丘縣同時,在咸寧三年(277)前後。}}晉惠帝元康年間(291-299)魯國蕃、薛2縣來隸。{{refTag|name=彭城國|1=《晉書》卷37〈彭城穆王權傳〉:「子康王釋立,官至南中郎將、持節、平南將軍,分魯國蕃、薛二縣以益其國。」;《宋書》卷35〈州郡志一·彭城太守〉:「蕃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薛令,漢舊縣,屬魯。晉惠帝元康中度。」}}西晉末領彭城、留、傅陽、武原、呂、梧、廣戚、蕃、薛9縣。

;[[下邳郡|下邳國]]
:曹魏為'''下邳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晃]]為下邳王,郡改為'''下邳國'''。{{refTag|1=《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晃為彭城王。」;卷37〈宗室·下邳獻王晃傳〉:「下邳獻王晃……武帝受禪,封下邳王。」}}郡治下邳縣(今[[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領下邳、睢陵、夏丘、取慮、僮、良成、下相、司吾、徐、淮陵、曲陽11縣。西晉初廢曲陽縣,{{refTag|name=下邳曲陽}}新置凌縣(不詳何時)。{{refTag|name=北凌縣}}太康元年(280年)以後淮陵、司吾、下相、徐4縣移屬臨淮郡,{{refTag|name=臨淮郡}}凌縣改名北凌縣。{{refTag|name=北凌縣}}西晉末領下邳、良城、睢陵、夏丘、取慮、僮、北凌7縣。

;[[東海郡|東海國]]
:曹魏舊郡,郡治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領郯、祝其、朐、襄賁、昌慮、厚丘、蘭陵、承、戚、合鄉、利城11縣。太康元年增置贛榆縣。{{refTag|name=贛榆縣}}元康元年(291年)蘭陵、承、戚、合鄉、昌慮5縣移屬蘭陵郡,{{refTag|name=蘭陵郡}}八月封隴西王司馬泰之子司馬越為東海王,郡改為'''東海國'''。{{refTag|1=《晉書》卷4〈惠帝紀〉:「〔永平元年八月〕辛未,立隴西世子越為東海王。」;卷59〈東海孝獻王越傳〉:「東海孝獻王越……別封東海王,食六縣。」}}西晉末領郯、祝其、朐、利城、厚丘、襄賁、贛榆7縣。

;[[琅邪郡|琅邪國]]
:曹魏舊郡,泰始元年(265年)封晉宗室[[司馬倫]]為琅邪王,{{refTag|name=司馬倫|1=《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從叔父司馬〕倫為琅邪王。……〔咸寧三年徙〕琅邪王倫為趙王。」;卷59〈趙王倫傳〉:「趙王倫……武帝受禪,封琅邪郡王……咸寧中,改封於趙。」}}咸寧三年(277年)改封趙王,改封東莞王司馬伷為琅邪王。{{refTag|name=司馬伷}}郡治開陽縣(今[[山東省]][[臨沂市]]),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東安、東莞、安丘、費9縣。泰始元年(265年)以後東安、東莞、安丘3縣移屬東莞國,泰山郡華縣來隸。咸寧三年(277年)東莞廢國併入琅邪國,琅邪國增領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蒙陰、東安10縣,太康五年(284年)以後復立東莞郡,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8縣移屬東莞郡。元康七年(297年)東安縣移屬東安國。西晉末領開陽、臨沂、陽都、繒、即丘、費、華、蒙陰8縣。

;[[東莞郡]]
:曹魏時曾置郡,後廢。晉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城陽、齊、北海4郡國置'''東莞國''',封晉宗室司馬伷為東莞王。{{refTag|name=司馬伷|1=《晉書》卷3〈武帝紀〉:「〔泰始元年封皇叔父司馬〕伷為東莞王……〔咸寧三年徙〕東莞王伷為琅邪王。」;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傳〉:「琅邪武王伷……武帝踐阼,封東莞郡王,邑萬六百戶。……伷鎮禦有方,得將士死力,吳人憚之。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封琅邪王,以東莞益其國。……太康四年薨,時年五十七。臨終表求葬母太妃陵次,並乞分國封四子,帝許之。」}}郡治東莞縣(今[[山東省]][[沂水縣]]),領東莞、朱虛、安丘、蓋、臨朐、劇、廣、蒙陰、東安9縣,咸寧三年(277年)廢國併入琅邪國。{{refTag|name=東莞郡|1=《晉書》卷15〈地理志下〉:「及太康元年,復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分琅邪置東莞郡。……太康十年,以青州城陽郡之莒、姑幕、諸、東武四縣屬東莞。」;《宋書》卷36〈州郡志二·青州刺史〉:「東莞太守,晉武帝泰始元年,分琅邪立。咸寧三年,復以合琅邪,太康十年復立。」}}太康五年(284年)左右復分琅邪國置,{{noteTag|據《晉書·琅邪武王伷傳》記載司馬伷太康四年去世時,「臨終表求葬母太妃陵次,並乞分國封四子,帝許之」,則東莞郡復置年份當在明年,即太康五年(284年)左右。《宋書·州郡志》記載在太康十年,疑有誤。}}郡治不變,領東莞、朱虛、營陵、安丘、蓋、臨朐、劇、廣8縣。太康十年(289年)城陽郡莒、姑幕、諸、東武4縣來隸,{{refTag|name=東莞郡}}東莞郡安丘、廣、劇、臨朐、營陵5縣移屬城陽郡,郡治移往莒縣(今[[山東省]][[莒縣]])。{{noteTag|name=李錫甫}}元康七年(297年)蓋縣移屬東安郡,{{refTag|name=東安郡}}永康元年(300年)朱虛、姑幕、東武3縣移屬青州平昌郡。{{noteTag|name=平昌郡}}西晉末領莒、東莞、諸3縣。

;[[廣陵郡]]
:曹魏舊郡,郡治淮陰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領淮陰、淮浦、海西3縣。晉平吳後增置射陽(280年置)、輿(280年後置)、海陵(280年置)、廣陵(280年後置)、鹽瀆(281年置)、凌(281年置)、江都(285年置),至西晉末不變。太康十年(289年)至太熙元年(290年)曾短暫立司馬遹為廣陵王,但未就國。

;[[臨淮郡]]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國淮南一帶置郡,{{refTag|name=臨淮郡|1=《晉書》卷15〈地理志下〉:「太康元年,復分下邳屬縣在淮南者置臨淮郡……臨淮郡,漢置,章帝以合下邳,太康元年復立。」;《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晉武帝太康元年,復分下邳之淮南為臨淮郡,治盱眙。」}}郡治盱眙縣(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領盱眙(280年後置)、淮陵、司吾、下相、徐、東陽(280年後置)、高山(280年後置)、贅其(280年後置)、潘旌(280年後置)、高郵(280年置)、堂邑(太康年間置)11縣。永寧元年(301年)淮陵、司吾、下相、徐4縣移屬淮陵國,{{noteTag|name=淮陵郡領縣}}永興元年(304年)堂邑縣移屬堂邑郡。{{refTag|name=堂邑}}西晉末領盱眙、東陽、高山、贅其、潘旌、高郵6縣。

;[[蘭陵郡]]
: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分東海郡置,郡治承縣(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領蘭陵、承、戚、合鄉、昌慮5縣。{{refTag|name=蘭陵郡|1=《太平寰宇記》卷23〈河南道·忻州承縣〉:「承縣……本漢舊縣……晉惠帝分東海之蘭陵、承、戚、合鄉、昌慮五縣置蘭陵郡,理承城。」}}

;[[東安郡]]
:晉惠帝永平元年(291年)以東莞郡東安縣置'''東安國''',作為東安王司馬繇的封國,三月廢東安國及東安縣。{{refTag|1=《晉書》卷4〈惠帝紀〉:「〔永平元年三月壬寅,以〕東安公繇為尚書左僕射,進封東安王。……庚戌,免東安王繇……徙帶方。」}}元康七年(297年)分東莞、泰山2郡置,{{refTag|name=東安郡|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徐州刺史·東安太守〉:「東安太守,東安故縣名,前漢屬城陽,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屬東莞,晉惠帝分東莞立。」}}郡治蓋縣(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領蓋、新泰2縣。永寧元年(301年)復封司馬繇為東安王,郡改為'''東安國''',永興元年(304年)東安王司馬繇被殺後,不久廢國。{{refTag|1=《晉書》卷4〈惠帝紀〉:「〔永寧元年〕九月,追東安王繇復其爵。……〔永興元年〕八月戊辰,穎殺東安王繇。」;卷38〈宣五王·琅邪武王伷傳〉:「東安王繇……初拜東安公……以功拜右衛將軍,領射聲校尉,進封郡王……廢徙帶方。永康初,征繇,復封,拜宗正卿,遷尚書,轉左僕射。惠帝之討成都王穎,時繇遭母喪在鄴,勸穎解兵而降。及王師敗績,穎怨繇,乃害之。後立琅邪王覲子長樂亭侯渾為東安王,以奉繇祀。尋薨,國除。」}}

;[[淮陵郡|淮陵國]]
: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廣陵公司馬漼因廢趙王倫迎晉惠帝之功,進封淮陵王,分臨淮郡置'''淮陵國'''。{{refTag|name=淮陵郡|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淮陵太守〉:「淮陵太守,本淮陵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晉屬臨淮,惠帝永寧元年,以為淮陵國。」}}郡治淮陵縣(今[[安徽省]][[明光市]]東北),領淮陵、司吾、下相、徐4縣。{{noteTag|name=淮陵郡領縣|孔祥軍考証淮陵郡領縣僅得司吾及徐2縣(《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703-704頁)。據《宋書·州郡志》與郡名及地理位置,臨淮郡北方的淮陵及下相2縣當屬淮陵國管轄。}}

;[[堂邑郡]]
: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分臨淮郡置,郡治堂邑縣(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西北),領堂邑1縣。{{refTag|name=堂邑|1=《晉書》卷15〈地理志下〉:「〔元康〕七年……分臨淮置淮陵郡,以堂邑置堂邑郡。」;《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秦郡太守〉:「堂邑本為縣,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晉又屬臨淮。晉惠帝永興元年,分臨淮淮陵立堂邑郡。」}}

==== 縣級行政區 ====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95%; font-size:85%; text-align:center"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00dddd; color:#ffffff; font-size:150%" | '''徐州(州治:彭城縣)'''
|-
| colspan="6" style="background:#cccccc"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徐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 郡名<br>(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12年12月) !! 隸屬郡國 !! 備注
|-
|rowspan="9"| 彭城國<br>(9)
|rowspan="9"| 彭城縣
|[[彭城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徐州市]]
| 彭城國(265-316)
|
|-
|[[留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彭城國(265-316)
|
|-
|[[傅陽縣]]{{noteTag|name=彭城4縣|胡阿祥等認為傅陽、武原、梧、廣戚4縣在永嘉之亂後見廢。(《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第693頁)}}
| align="left"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國(265-316)
|
|-
|[[武原縣]]{{noteTag|name=彭城4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邳州市]]西北
| 彭城國(265-316)
|
|-
|[[呂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徐州市]]東
| 彭城國(265-316)
|
|-
|[[梧縣]]{{noteTag|name=彭城4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蕭縣]]南
| 彭城國(265-316)
|
|-
|[[廣戚縣]]{{noteTag|name=彭城4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沛縣]]東南
| 沛國(265-277)→彭城國(277-316)
|
|-
|[[鄒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
| 魯國(265-299?,魯郡265-275)→彭城國(300-316)
|
|-
|[[蕃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滕州市]]
| 魯國(265-299?,魯郡265-275)→彭城國(300-316)
|
|-
|rowspan="8"| 下邳國<br>(7)
|rowspan="8"| 下邳縣
|[[下邳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良城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邳州市]]東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睢陵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睢寧縣]]
| 下邳郡(220-265,下邳國222-224)
|
|-
|[[夏丘縣]]
| align="left" |今安徽省[[泗縣]]東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取慮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睢寧縣]]西南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僮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睢寧縣]]南
| 下邳國(265-316,下邳郡265)
|
|-
|[[北凌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作「凌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泗陽縣]]西北
| 下邳國(?-316)
| align="left" |西晉時置'''[[凌縣]]''',因與廣陵郡凌縣重名,太康二年(281年)改名。{{refTag|name=北凌縣|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南彭城太守〉:「北淩令,本屬南下邳,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下邳。本名淩,而廣陵郡舊有淩縣,晉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淩縣非舊土而同名,改為北淩。」;《太平寰宇記》卷17〈何南道·宿州符離縣〉:「北陵城,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漢書·地理志》:『凌縣,屬泗水國。』《輿地志》:『有陵縣。』《太康地志》云:『屬下邳。』晉武帝以南有廣陵,故曰北陵。」}}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曲陽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沭陽縣]]
| 下邳國(265-?,下邳郡265)
| align="left" |西晉時廢縣。{{refTag|name=下邳曲陽|1=《宋書》卷35〈州郡志二·豫州刺史·潁川太守〉:「曲陽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魏書》卷106中〈地形志〉:「曲陽,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罷。」}}
|-
|rowspan="7"| 東海國<br>(7)
|rowspan="7"| 郯縣
|[[郯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祝其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朐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利城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贛榆縣]]西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厚丘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沭陽縣]]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襄賁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北
| 東海國(265-316,東海郡266-291)
|
|-
|[[贛榆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贛榆縣]]北
| 東海國(280-316,東海郡280-291)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refTag|name=贛榆縣|1=《宋書》卷35〈州郡志一·蘭陵太守〉:「贛榆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海。魏省,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rowspan="8"| 琅邪郡<br>(8)
|rowspan="8"| 開陽縣
|[[開陽縣]]北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沂市]]
| 琅邪國(265-316)
|
|-
|[[臨沂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沂市]]西北
| 琅邪國(265-316)
|
|-
|[[陽都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沂南縣]]南[[磚埠鎮]]
| 琅邪國(265-316)
|
|-
|[[繒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蒼山縣]]西北
| 琅邪國(265-316)
|
|-
|[[即丘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
| 琅邪國(265-316)
|
|-
|[[費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費縣]]北
| 琅邪國(265-316)
|
|-
|[[華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費縣]]
| 泰山郡(265)→琅邪國(266?-316)
|
|-
|[[蒙陰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蒙陰縣]]南
| 泰山郡(265)→琅邪國(266?-316)
|
|-
|rowspan="3"| 東莞郡<br>(3)
|rowspan="3"| 東莞縣<br>↓<br>莒縣
|[[莒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莒縣]]
| 城陽郡(265-289,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9-316)
|
|-
|[[東莞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沂水縣]]
| 琅邪國(265)→東莞國(266-277)→琅邪國(277-284?)→東莞郡(284?-316)
|
|-
|[[諸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
| 城陽郡(265-284?,城陽國269-271)→東莞郡(284?-316)
|
|-
|rowspan="10"| 廣陵郡<br>(10)
|rowspan="10"| 淮陰縣
|[[淮陰縣]]{{noteTag|吳增僅及譚其驤認為淮陰縣三國時隸屬廣陵郡。孔祥軍據《水經注》「又東北至下邳淮陰城西西」之文,認為三國時淮陰縣屬下邳郡,西晉時移屬廣陵郡。然而《水經》原文或有沿用漢史地理的可能性。}}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 廣陵郡(265-316)
|
|-
|[[淮浦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漣水縣]]
| 廣陵郡(265-316)
|
|-
|[[海西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灌南縣]]東南
| 廣陵郡(265-316)
|
|-
|[[射陽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寶應縣]]東
| 廣陵郡(280-316)
| align="left"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縣。{{refTag|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射陽令,前漢屬臨淮,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輿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揚州市]]西
| 廣陵郡(220-265)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noteTag|name=廣陵5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1-152頁。}}
|-
|[[海陵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泰州市]]
| 廣陵郡(280-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refTag|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海陵令,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
|[[廣陵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揚州市]]
| 廣陵郡(280-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noteTag|name=廣陵5縣}}
|-
|[[鹽瀆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鹽城市]]
| 廣陵郡(281-316)
| align="left"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縣。{{refTag|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山陽太守〉:「鹽城令,舊曰鹽瀆,前漢屬臨淮,後漢、晉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復立。」}}
|-
|[[凌縣]]{{noteTag|《晉書·地理志》無此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泗陽縣]]
| 廣陵郡(281-316)
| align="left"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置縣。{{refTag|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徐州刺史·臨淮太守〉:「凌令,前漢屬泗水,後漢屬廣陵,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二年又立,屬廣陵。」}}
|-
|[[江都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揚州市]]南
| 廣陵郡(285-316)
| align="left" |三國時廢縣,西晉太康六年(285年)復置縣。{{refTag|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江都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六年復立。」}}
|-
|rowspan="6"| 臨淮郡<br>(6)
|rowspan="6"| 盱眙縣
|[[盱眙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
| 臨淮郡(280後-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noteTag|name=臨淮5縣|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第152-153頁。}}
|-
|[[東陽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金湖縣]]西
| 臨淮郡(280後-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noteTag|name=臨淮5縣}}
|-
|[[高山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盱眙縣]]南
| 臨淮郡(280後-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noteTag|name=臨淮5縣}}
|-
|[[贅其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盱眙縣]]西南
| 臨淮郡(280後-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noteTag|name=臨淮5縣}}
|-
|[[潘旌縣]]
| align="left" |地望不詳
| 臨淮郡(280後-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noteTag|name=臨淮5縣}}
|-
|[[高郵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高郵市]]
| 臨淮郡(280-316)
| align="left" |太康元年(280年)晉平吳以後置縣。{{refTag|1=《宋書》卷35〈州郡志一·南兗州刺史·廣陵太守〉:「高郵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輿地廣記》卷20〈淮南東路·通州〉:「高郵縣,漢屬廣陵國。東漢屬廣陵郡。吳省之。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屬臨淮郡。」}}
|-
|rowspan="5"| 蘭陵郡<br>(5)
|rowspan="5"| 承縣
|[[承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蘭陵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戚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微山縣]]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合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北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昌慮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棗莊市]]西
| 東海郡(265-291)→蘭陵郡(291-316)
|
|-
|rowspan="3"| 東安郡<br>(2)
|rowspan="3"| 蓋縣
|[[蓋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沂源縣]]東南
| 泰山郡(265)→東莞郡(266?-297,東莞國266?-277)→東安郡(297-316,東安國297-304?)
|
|-
|[[新泰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新泰市]]
| 泰山郡(265-297)→東安郡(297-316,東安國297-304?)
| align="left" |曹魏為'''平陽縣''',西晉泰始年間(265-274)改名'''新泰縣'''。{{refTag|name=新泰縣|1=《晉書》卷14〈地理志〉:「新泰,故曰平陽。」;《太平寰宇記》卷23〈河南道二十三〉:「新泰縣,春秋時魯平陽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陽。注云:『今泰山有平陽縣,漢為東平陽縣,屬泰山郡。』按河東有平陽縣,故此為東也。後漢省,魏復立平陽,晉武帝太始中改為新泰縣,屬太山郡,後屬東安郡。《記》云:『舊名平陽,太始中鎮南將軍羊祜此縣人也,表改為新泰縣,屬泰山郡。』晉惠帝割屬東安,宋因之。」}}
|- style="background:#c0c0c0" |
|[[東安縣]]
| align="left" |今山東省[[沂南縣]]北
| 琅邪國(265-290)→東安國(291)
| align="left" |元康元年(291年)左右廢縣。{{noteTag|東安縣東晉時未見,疑在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廢東安王司馬繇時,東安縣連同被廢。}}
|-
|rowspan="4"| 淮陵國<br>(4)
|rowspan="4"| 淮陵縣
|[[淮陵縣]]
| align="left" |今安徽省[[明光市]]東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司吾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宿遷市]]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下相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宿遷市]]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徐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泗洪縣]]南
| 下邳國(265-280,下邳郡265)→臨淮郡(280-301)→淮陵國(301-316)
|
|-
|rowspan="1"| 堂邑郡<br>(1)
|rowspan="1"| 堂邑縣
|[[堂邑縣]]
| align="left" |今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西北
| 臨淮郡(280後-304)→堂邑郡(304-316)
| align="left" |晉平吳後置縣。{{refTag|name=堂邑}}
|}


=== 荊州 ===
=== 荊州 ===
第1,984行: 第216行:
| [[羅尚]] || 刺史 || [[太康 (西晋)|太康]]末年-300 || 羅尚任職梁州刺史。永康元年(300年),羅尚代替战死的'''耿滕'''為益州刺史。
| [[羅尚]] || 刺史 || [[太康 (西晋)|太康]]末年-300 || 羅尚任職梁州刺史。永康元年(300年),羅尚代替战死的'''耿滕'''為益州刺史。
|-
|-
| [[張光]] || 刺史 || ||
| [[张光 (西晋)|張光]] || 刺史 || ||
|}
|}


第2,108行: 第340行: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范晔 (刘宋)|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第2,119行: 第351行:
=== 地圖 ===
=== 地圖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正體字版),臺北:曉園出版社,1990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正體字版),臺北:曉園出版社,1990
*[http://maps.google.ca/maps?hl=zh-TW&tab=ll Google地圖]
*[http://maps.google.ca/maps?hl=zh-TW&tab=ll Google地圖]{{Dead link}}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8e3c60102wwi5.html 西晉政區地理沿革(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8e3c60102zhlb.html (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8e3c60102wwi5.html 西晉政區地理沿革(上)] {{Wayback|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8e3c60102wwi5.html |date=2017100500045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8e3c60102zhlb.html (下)] {{Wayback|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a2e8e3c60102zhlb.html |date=20171005052154 }}


==參見==
==參見==

2022年9月20日 (二) 16:31的最新版本

西晋的行政区划继续承袭了东汉末年奠定的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结束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乱,于是对天下州郡重新进行合并划分,但是基本保留了三国的州制,对于原蜀汉辽东等较难管控的地区实行进一步的划分,建立了十九个州。但是西晋的统一十分短暂,仅三十多年后就面临灭亡的局面,在此期间又分出了两个州,最终灭亡时共有二十一州。

概況

[编辑]

西晉時繼承曹魏13州,太康元年(280年)西晉滅吳統一中國,得原4州,並在司隸地區設置司州,共计16州。晉武帝在位期間從雍、涼2州中分出設置秦州,分益州南中地區設置寧州,分幽州遼東地區設置平州,共計19州。晉惠帝在位期間分荊、揚2州設置江州晉懷帝在位期間分荊、江、廣3州設置湘州,最終得21州。

疆域

[编辑]

西晉承襲曹魏領土,統一後領有孫吳疆域。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高句麗相鄰;東至海;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肅、雲南,與河西鮮卑相鄰。

官制

[编辑]

州級

[编辑]

西晉各州的長官仍按照東漢末及曹魏舊制,設置刺史,但州牧僅為少數,由資望高的重臣擔任,設置視人而定,如衛瓘為青州刺史,後加青州牧;東海王司馬越為豫州牧。牧秩二千石,刺史為六百石。東漢末以後,刺史還掌握兵權,有都督出鎮地方兼刺史之制,西晉不少州也由都督兼任刺史,負責本州軍事、民政或鄰近數州軍事,稱號以都督諸軍為上,監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權任各有差別。但有的都督並不兼任刺史。這一時期,亦有單為刺史而不領兵者,稱為單車刺史。 其輔官別駕治中諸曹從事等。

郡級

[编辑]

西晉各郡設置太守。王國為皇子或皇族封地,地位同郡;國置相,太康十年(289年)後改為內史,由朝廷任命,性質同太守,皆為第五品。

西晉因曹魏諸王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壅隔,以致孤立而亡。晉武帝為防止野心世族篡位,制定分封制,在泰始元年(265年)初大封同姓藩王,依人口多寡封國諸王,有大國、次國、小國三種類型,如平原、汝南、琅邪、扶風、齊、為大國;梁、趙、樂安、燕、安平、義陽為次國,其餘為小國。但藩王大都留於京師或出任都督,並不至所封之國,咸寧三年(277年)始遣藩王赴國,分別規定所封戶數、領軍人數等,實際上未全部實行,藩王仍僅食租稅,王國官並不掌握地方政權,「法同郡縣,無成國之制」。西晉藩王擁有的很大權力,主要不是源於所轄王國,而是來自領兵出鎮地方。最終,日漸權大的諸王引起了「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縣級

[编辑]

西晉各縣大者設縣令,小者設縣長。至於公國、侯國,其地位同縣。

其他

[编辑]

三國時,魏﹑吳均在其州縣境內屯田,設置各級農官管理。西晉泰始二年後,罷廢各級農官,或改置為郡縣。

兩漢時,西域設都護府,東漢安帝始設長史府,以班勇為西域長史,長史駐地不一。魏晉時,據樓蘭古城出土魏晉簡牘文書,知這時長史府治海頭(今新疆若羌東北樓蘭古城)。

沿革

[编辑]

以下州郡縣沿革,根據近人著作及有關之史志典籍整理而成,主要依據書目如下:

其餘書目見參考資料覽。見於《晉書·地理志》,後世典籍無明確交代或記載不清楚之縣份列為無考縣份。

司州

[编辑]

兗州

[编辑]

豫州

[编辑]

冀州

[编辑]

幽州

[编辑]

平州

[编辑]

并州

[编辑]

雍州

[编辑]

涼州

[编辑]

秦州

[编辑]

梁州

[编辑]

益州

[编辑]

寧州

[编辑]

青州

[编辑]

徐州

[编辑]

荊州

[编辑]

揚州

[编辑]

交州

[编辑]

廣州

[编辑]

江州

[编辑]

湘州

[编辑]

首長列表

[编辑]

司州

[编辑]

兗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王彥 刺史
袁孚 刺史
田徽 刺史 -313

豫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李毅 刺史
劉喬 刺史
閻鼎 刺史

冀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李義 刺史

幽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高光 刺史
石鮮 刺史
石堪 刺史
和演 刺史 -304

平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傅詢 刺史
鮮于嬰 刺史

并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司馬騰 刺史
劉卞 刺史
劉琨 刺史

雍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唐彬 刺史 -294
劉卞 刺史
劉沈 刺史
賈疋 刺史 -313
麴允 刺史 313-

涼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牽弘 刺史 270-271 泰始七年(271年)四月討伐北地胡,兵敗被殺。
楊欣 刺史 271-278 即牽弘後任。咸寧四年(278年)六月與河西鮮卑若羅拔能等戰於武威,兵敗被殺。
張軌 刺史 -314
張寔 刺史 314-316

秦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胡烈 刺史 269-270 首任秦州刺史。泰始六年(270年)六月,討鮮卑禿髮樹機能於萬斛堆,兵敗被殺。
皇甫重 刺史
張輔 刺史
裴苞 刺史
司馬保 刺史

梁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羅尚 刺史 太康末年-300 羅尚任職梁州刺史。永康元年(300年),羅尚代替战死的耿滕為益州刺史。
張光 刺史

益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皇甫晏 刺史 ?-272 泰始八年(273年)受益州牙門張弘誣陷謀反,被殺。
王濬 刺史 272-280
赵廞 刺史 296(元康六年)-300 赵廞起兵,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後來,赵廞被殺。
耿滕 刺史 300的短時間 成都内史耿滕接替赵廞;赵廞派兵抵抗,耿滕戰死。
罗尚 刺史 300-(太安二年)303以後 成都於任內被李雄佔領。

寧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李毅 刺史
王遜 刺史

青州

[编辑]

徐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王渾 刺史
嵇喜 刺史
高誕 刺史
裴盾 刺史 309-311

荊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胡烈 刺史 265-269 胡烈魏末時任職荊州刺史,入晉後未變。泰始五年(269年)二月,轉任秦州刺史。
楊肇 刺史
宋岱 刺史
劉弘 刺史
王澄 刺史
周顗 刺史
陶侃 刺史
石崇 刺史

揚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牽弘 刺史
應綽 刺史
陳徽 刺史
曹武 刺史
劉機 刺史

交州

[编辑]

廣州

[编辑]

江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應邈 刺史
衛展 刺史 永嘉中(307-313)

湘州

[编辑]
人名 職位 在位期間 備注
苟眺 刺史

出處

[编辑]

注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書籍

[编辑]
  •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上海:開明書局,1937
  • 李錫甫,《漢晉城陽郡沿革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6卷第一期,1977
  • 劉琳,《華陽國志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4
  •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 錢儀吉楊晨,《三國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7
  • 孔祥軍,《三國政區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歷史系,2007
  •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 孔祥軍,《晉書地理志校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 胡阿祥孔祥軍徐成合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 范曄,《後漢書》,維基文庫
  • 房玄齡,《晉書》,維基文庫
  • 沈約,《宋書》,維基文庫
  • 魏收,《魏書》,維基文庫
  •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維基文庫
  • 樂史,《太平寰宇記》,維基文庫
  • 歐陽忞,《輿地廣記》,維基文庫
  • 酈道元,《水經注》,維基文庫

地圖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