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纮: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4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unreferenced|time=2013-05-01T04:36:28+00:00}} |
|||
'''司马纮'''({{bd|?||342年| |}}),字'''伟德''',[[河內郡_(中國)|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彭城穆王[[司马权]]曾孙,彭城康王[[司马释]]之子。 |
'''司马纮'''({{bd|?||342年| |}}),字'''伟德''',[[河內郡_(中國)|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彭城穆王[[司马权]]曾孙,彭城康王[[司马释]]之子。 |
||
司马纮初封堂邑县公,[[建兴]]末年(318年),琅邪王[[司马睿]][[承制]],以司马纮袭封[[高密]]王[[司马据]]的王位,到晋元帝继位,就拜司马纮为散骑侍郎,并迁翊军校尉、前将军。后因为司马纮的长兄彭城王[[司马雄]]被诛,司马纮入继本宗,并拜国子祭酒,还加散骑常侍。司马纮有风疾,因此性理不恆。後在咸康八年(342年)八月去世,其子司馬玄繼任彭城王。 |
司马纮初封堂邑县公,[[建兴 (西晋)|建兴]]末年(318年),琅邪王[[司马睿]][[承制]],以司马纮袭封[[高密]]王[[司马据]]的王位,到晋元帝继位,就拜司马纮为散骑侍郎,并迁翊军校尉、前将军。后因为司马纮的长兄彭城王[[司马雄]]被诛,司马纮入继本宗,并拜国子祭酒,还加散骑常侍。司马纮有风疾,因此性理不恆。後在咸康八年(342年)八月去世,其子司馬玄繼任彭城王。 |
||
==家庭== |
==家庭== |
||
第11行: | 第10行: | ||
===夫人=== |
===夫人=== |
||
*李氏<ref>《晋书·卷二十·志第十》:永和十一年,彭城国为李太妃求谥。</ref> |
*李氏<ref>《晋书·卷二十·志第十》:永和十一年,彭城国为李太妃求谥。</ref> |
||
===兒子=== |
|||
*司马玄,继承彭城王爵位 |
|||
*司馬俊,字道度,繼承高密王爵位,官至散騎常侍<ref>《[[晉書]]》卷37:恭王俊字道度,出嗣高密王略,官至散騎常侍。</ref>。 |
|||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
*《[[晉書]]·[[s:晉書/卷037#彭城穆王權|宗室傳]]》 |
*《[[晉書]]·[[s:晉書/卷037#彭城穆王權|宗室傳]]》 |
||
{{reflist}} |
{{reflist}} |
||
== 延伸阅读 == |
|||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
|||
{{start box}} |
{{start box}} |
2022年11月6日 (日) 07:01的最新版本
司马纮(?—342年),字伟德,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彭城穆王司马权曾孙,彭城康王司马释之子。
司马纮初封堂邑县公,建兴末年(318年),琅邪王司马睿承制,以司马纮袭封高密王司马据的王位,到晋元帝继位,就拜司马纮为散骑侍郎,并迁翊军校尉、前将军。后因为司马纮的长兄彭城王司马雄被诛,司马纮入继本宗,并拜国子祭酒,还加散骑常侍。司马纮有风疾,因此性理不恆。後在咸康八年(342年)八月去世,其子司馬玄繼任彭城王。
家庭
[编辑]兄弟
[编辑]夫人
[编辑]- 李氏[1]
兒子
[编辑]- 司马玄,继承彭城王爵位
- 司馬俊,字道度,繼承高密王爵位,官至散騎常侍[2]。
参考资料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前任: 司馬據 |
晉朝高密王 317年—329年 |
繼任: 子司馬俊 |
前任: 從兄弟司馬雄 |
晉朝彭城王 329年—342年 |
繼任: 子司馬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