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元斌之: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61行: 第61行:
==家庭==
==家庭==
===夫人===
===夫人===
*[[宋娘]],廣平宋氏,右卫将军、祠部尚书、列人贞顺子[[宋弁]]孫女,後成为[[高澄]]的妾<ref>《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孝瑜还第,为太妃。</ref><ref>《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孝瑜还第,为太妃。</ref>
*[[宋娘]],北魏吏部尚书[[宋弁]]孫女,後成为[[高澄]]的妾<ref>《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孝瑜还第,为太妃。</ref><ref>《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孝瑜还第,为太妃。</ref>


===兒子===
===兒子===
第72行: 第72行:
[[Category:北魏宗室]]
[[Category:北魏宗室]]
[[Category:河南元氏]]
[[Category:河南元氏]]
[[Category:北魏王]]
[[Category:北魏宗室王]]
[[Category:谥武襄]]
[[Category:谥武襄]]

2022年12月8日 (四) 04:55的最新版本

元斌之
潁川王
前任:
繼任:
國家北魏西魏
時代南北朝
族裔鮮卑
世系文成帝五王系
出生不詳
逝世不詳
谥号武襄王
親屬
父親安樂武康王元詮
其他親屬曾祖:文成帝拓跋濬
祖父:安樂厲王拓跋長樂

元斌之(?—?),字子爽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文成帝拓跋濬曾孫,北魏平北将军、侍中、尚书左仆射、安乐武康王元诠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编辑]

元斌之个性险恶没有操行,粗鲁暴躁[1]孝昌三年(527年)四月,元斌之讨伐东郡,斩杀谋反的民变首领赵显德[2][3]。同年七月,元斌之的哥哥元鑒占据鄴城叛變向葛榮投降,朝廷派遣都督源子雍李神轨裴衍讨伐邺城,源子雍行軍至湯陰時,元鑒派元斌之夜袭源子邕的军营,没能取胜[4]。元斌之投靠葛榮,葛榮敗亡后,元斌之歸降朝廷[5][6]

魏孝武帝元修即位後,元斌之被当做心腹委任,出任左卫将军骠骑将军永熙三年二月壬午(534年3月29日),魏孝武帝封左卫将军元斌之为颍川王[7][8]。當年(534年)七月,高欢进军洛阳,魏孝武帝亲自统领军队驻扎在河桥防守,派侍中领军斛斯椿、行台长孙稚和大都督元斌之镇守虎牢,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行台长孙子彦统帅前任恒农郡太守元洪略镇守陕,贾显智斛斯元寿镇守滑台讨伐蔡隽[9][10][11][12]。元斌之与斛斯椿互相争权关系不好,元斌之遗弃斛斯椿不防守军镇,他回到洛阳欺骗魏孝武帝说:“高欢的军队已经到了!”魏孝武帝立即轻骑向西投奔宇文泰[13][14][15][16][17][18]。元修西撤後,元斌之与右将军李檦成皐和高歡軍隊作戰,兵败后逃往南梁[19][20]大统二年(536年),元斌之通过西魏都督李延孙的帮助护卫返回长安[21][22],后官至尚书令,去世后,朝廷赠予太尉,谥号武襄[5][6]

家庭

[编辑]

夫人

[编辑]

兒子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魏书·卷二十·列传第八》:鉴既庸才,诸弟粗暴,见天下多事,遂谋反,降附葛荣。
  2. ^ 《魏书·卷九·帝纪第九》:夏四月,别将元斌之讨东郡,斩显德。
  3.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一》:夏,四月,魏将元斌之讨东郡,斩赵显德。
  4.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一》:八月,魏遣都督源子邕、李神轨、裴衍攻邺。子邕行及汤阴,安乐王鉴遣弟斌之夜袭子邕营,不克;子邕乘胜进围邺城,丁未,拔之,斩鉴,传首洛阳,改姓拓拔氏。
  5. ^ 5.0 5.1 《魏书·卷二十·列传第八》:鉴弟斌之,字子爽。性险无行,及与鉴反,败,遂奔葛荣。荣灭,得还。出帝时,封颍川郡王,委以腹心之任。帝入关,斌之奔萧衍,后还长安。
  6. ^ 6.0 6.1 《北史·卷十九·列传第七》:鉴弟斌之,字子爽,性险无行。及与鉴反,败,遂奔葛荣。荣灭,得还。孝武帝时,封颍川郡王,委以腹心之任。帝入关,斌之奔梁。大统二年,还长安,位尚书令。薨,赠太尉,谥武襄。
  7. ^ 《魏书·卷十一·帝纪第十一》:壬午,以卫将军、前徐州刺史元祐为卫大将军、仪同三司,以骠骑将军、左卫将军元斌之为颍川王。
  8.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壬午,封左卫将军元斌之为颍川王。
  9. ^ 《周书·卷一·帝纪第一》:而齐神武稍逼京邑,魏帝亲总六军,屯于河桥,令左卫元斌之、领军斛斯椿镇武牢,遣使告太祖。
  10. ^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而齐神武稍逼京师,魏帝亲总六军屯河桥,令左卫元斌之、领军斛斯椿镇武牢。
  11. ^ 《北齐书·卷二·帝纪第二》:魏帝征兵关右,召贺拔胜赴行在所,遣大行台长孙承业、大都督颍川王斌之、斛斯椿共镇武牢,汝阳王暹镇石济,行台长孙子彦帅前恒农太守元洪略镇陕,贾显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元寿伐蔡隽。
  12. ^ 《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魏帝征兵关右,召贺拔胜赴行在所,遣大行台长孙承业、大都督颍川王斌之、斛斯椿共镇武牢,汝阳王暹镇石济,行台长孙子彦帅前恒农太守元洪略镇陕,贾显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元寿伐蔡隽。
  13. ^ 《北齐书·卷二·帝纪第二》:而元斌之与斛斯椿争权不睦,斌之弃椿径还,绐帝云:“神武兵至。”即日,魏帝逊于长安。
  14. ^ 《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而元斌之与斛斯椿争权不睦,斌之弃椿径还,绐帝云神武兵至。即日,魏帝逊于长安。
  15. ^ 《周书·卷一·帝纪第一》:会斌之与斛斯椿争权不协,斌之遂弃椿还,绐帝云:“高欢兵至。”
  16. ^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会斌之与斛斯椿争权,镇防不守,魏帝遂轻骑入关。
  17.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六》:帝使斛斯椿与行台长孙稚、大都督颍川王斌之镇虎牢,行台长孙子彦镇陕,贾显智、斛斯元寿镇滑台。斌之,鉴之弟;子彦,稚之子也。
  18.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六》:元斌之与斛斯椿争权,弃椿还,绐帝云:“高欢兵已至!”
  19. ^ 《周书·卷十五·列传第七》:魏孝武西迁,檦从大都督元斌之与齐神武战於成皋。兵败,遂与斌之奔梁。
  20. ^ 《北史·卷六十·列传第四十八》:及魏孝武西迁,摽从都督元斌之与齐神武战,败,遂与斌之奔梁。
  21. ^ 《周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五》:自魏孝武西迁之后,朝士流亡。广陵王欣、录尚书长孙稚、颍川王斌之、安昌王子均及建宁、江夏、陇东诸王并百官等携持妻子来投延孙者,延孙即率众卫送,并赠以珍玩,咸达关中。
  22. ^ 《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自孝武西迁后,朝士流亡。广陵王欣、录尚书长孙承业、颍川王斌之、安昌王子均及建宁、江夏、陇东诸王并百官等携持妻子来投延孙者,即率众卫送,并赠以珍玩,咸达关中。
  23. ^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孝瑜还第,为太妃。
  24. ^ 《北史·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孝瑜母,魏吏部尚书宋弁孙也。本魏颍川王斌之妃,为文襄所纳,生孝瑜。孝瑜还第,为太妃。
  25. ^ 罗新,叶炜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4: 224. ISBN 7-101-04320-8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