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學生自殺問題」:修訂間差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统计数据:​添加諮詢
標籤行動版編輯 行動版網頁編輯 進階行動版編輯
標籤行動版編輯 行動版網頁編輯 進階行動版編輯 消歧義連結
第35行: 第35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关原发性和继发性自杀案例的数据也揭示了性别与精神疾病之间的显着关联。 在香港,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 香港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发布的最终报告表明,原因可能是男性不愿意与[[醫事人員|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公开交谈并治疗[[精神疾患|精神障碍]]。 这与更有可能寻求帮助的女性相反。 <ref name="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student-parents/crisis-management/about-crisis-management/CPSS_final_report_en.pdf">Committee on Prevention of Student Suicides (2016).[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student-parents/crisis-management/about-crisis-management/CPSS_final_report_en.pdf Final Report November 2016]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118060515/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student-parents/crisis-management/about-crisis-management/CPSS_final_report_en.pdf|date=18 November 2017}}</ref>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关原发性和继发性自杀案例的数据也揭示了性别与精神疾病之间的显着关联。 在香港,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 香港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发布的最终报告表明,原因可能是男性不愿意与[[醫事人員|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公开交谈并治疗[[精神疾患|精神障碍]]。 这与更有可能寻求帮助的女性相反。 <ref name="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student-parents/crisis-management/about-crisis-management/CPSS_final_report_en.pdf">Committee on Prevention of Student Suicides (2016).[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student-parents/crisis-management/about-crisis-management/CPSS_final_report_en.pdf Final Report November 2016]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118060515/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student-parents/crisis-management/about-crisis-management/CPSS_final_report_en.pdf|date=18 November 2017}}</ref>


== 相关问题的回应 ==
== 相关回应及行动 ==
=== 政府回應 ===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五大措施幫助學生,預計於2016年9月完成。五大措施分別為:一、成立專責委員會全面了解分析自殺成因及提出預防方法;二、舉辦五場地區研討會,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和學生輔導專業人士介紹預防自殺和辨析有問題學生的方法;三、舉辦教師講座,教導辨析有問題學生的方法和相關支援;四、局內成立專責團隊,邀請教育心理學家和輔導人員為有特殊需要的學校提供到校支援;五、以學校、家長和學生為對象,制作知識小錦囊。<ref>{{cite web|url=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11322/%E5%AD%B8%E7%94%9F%E6%8E%A5%E9%80%A3%E8%87%AA%E6%AE%BA-%E5%90%B3%E5%85%8B%E5%84%89-%E6%94%BF%E5%BA%9C%E8%B2%AC%E7%84%A1%E6%97%81%E8%B2%B8-%E5%B0%87%E6%8E%A85%E9%A0%85%E6%8E%AA%E6%96%BD|title=學生接連自殺 吳克儉:政府責無旁貸  將推5項措施|work=[[香港01]]|date=2016年3月10日|access-date=2016年3月11日|archive-date=2017年3月29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9171338/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11322/%E5%AD%B8%E7%94%9F%E6%8E%A5%E9%80%A3%E8%87%AA%E6%AE%BA-%E5%90%B3%E5%85%8B%E5%84%89-%E6%94%BF%E5%BA%9C%E8%B2%AC%E7%84%A1%E6%97%81%E8%B2%B8-%E5%B0%87%E6%8E%A85%E9%A0%85%E6%8E%AA%E6%96%BD|dead-url=no}}{{zh-hk}}</ref>
* [[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增撥額外資源支援學校,向學校提供不超過20萬港元撥款的優質教育基金。舉辦「好心情@學校」計劃,在學校推廣心理健康和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關注與認識。增加更多資源落實其他工作。<ref>{{Cite web |url=http://www.edb.gov.hk/tc/teacher/prevention-of-student-suicides/index.html |title=防止學生自殺 |author=教育局 |accessdate=2018-01-03 |publisher=教師相關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105030133/http://edb.gov.hk/tc/teacher/prevention-of-student-suicides/index.html |archive-date=2018-01-05 |dead-url=yes }}</ref>
* 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於2016年10月14日引防止自殺委員會報告內容,指大專生自殺源於未做好生涯規劃,又稱大專生在壓力下「有啲唔舒服嘅嘢就頂唔順」,言論引來譁然。<ref>{{cite web|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5/19801599|title=吳克儉:大專生自殺因欠規劃|work=[[蘋果日報]]|date=2016年10月15日|access-date=2017年9月8日|archive-date=2017年10月11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11034510/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5/19801599|dead-url=no}}{{zh-hk}}</ref>他曾於2016年3月6日呼籲學生要逆境自強,並叫學校、老師和家長「加把勁」,多關心年輕人,其後於兩日後再向學生表示「珍惜身邊所有,勇敢面對逆境,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為未來闖出新路和新希望!」。<ref>{{cite web|url=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AD%B8%E7%94%9F%E8%87%AA%E6%AE%BA%E5%95%8F%E9%A1%8C-%E6%89%B9%E8%A9%95%E8%81%B2%E4%B8%AD-%E6%95%99%E8%82%B2%E5%B1%80%E7%A8%B1%E6%97%A5%E5%85%A7%E5%8F%AC%E9%96%8B%E7%B7%8A%E6%80%A5%E6%9C%83%E8%AD%B0-%E5%90%B3%E5%85%8B%E5%84%89%E7%B1%B2%E5%AD%B8%E7%94%9F%E5%A0%85%E4%BF%A1-%E8%BE%A6%E6%B3%95%E7%B8%BD%E6%AF%94%E5%9B%B0%E9%9B%A3%E5%A4%9A/|title=【學生自殺問題】批評聲中 教育局稱日內召開緊急會議 吳克儉籲學生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work=[[立場新聞]]|date=2016年3月8日|access-date=2016年3月9日|archive-date=2021年3月4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04013408/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AD%B8%E7%94%9F%E8%87%AA%E6%AE%BA%E5%95%8F%E9%A1%8C-%E6%89%B9%E8%A9%95%E8%81%B2%E4%B8%AD-%E6%95%99%E8%82%B2%E5%B1%80%E7%A8%B1%E6%97%A5%E5%85%A7%E5%8F%AC%E9%96%8B%E7%B7%8A%E6%80%A5%E6%9C%83%E8%AD%B0-%E5%90%B3%E5%85%8B%E5%84%89%E7%B1%B2%E5%AD%B8%E7%94%9F%E5%A0%85%E4%BF%A1-%E8%BE%A6%E6%B3%95%E7%B8%BD%E6%AF%94%E5%9B%B0%E9%9B%A3%E5%A4%9A/|dead-url=no}}{{zh-hk}}</ref><ref>{{cite web|url=https://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9B%9E%E6%87%89%E5%AD%B8%E7%94%9F%E8%87%AA%E6%AE%BA%E7%8F%BE%E8%B1%A1-%E5%90%B3%E5%85%8B%E5%84%89%E5%8F%AB%E5%AE%B6%E9%95%B7%E6%95%99%E5%B8%AB-%E5%8A%A0%E6%8A%8A%E5%8B%81-%E6%95%99%E5%8D%94%E8%BD%9F%E6%9C%AA%E6%AD%A3%E8%A6%96%E5%B8%AB%E7%94%9F%E5%A3%93%E5%8A%9B/|title=回應學生自殺現象 吳克儉叫家長教師「加把勁」 教協轟未正視師生壓力|work=[[立場新聞]]|date=2016年3月6日|access-date=2016年3月9日|archive-date=2021年1月20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0225705/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E5%9B%9E%E6%87%89%E5%AD%B8%E7%94%9F%E8%87%AA%E6%AE%BA%E7%8F%BE%E8%B1%A1-%E5%90%B3%E5%85%8B%E5%84%89%E5%8F%AB%E5%AE%B6%E9%95%B7%E6%95%99%E5%B8%AB-%E5%8A%A0%E6%8A%8A%E5%8B%81-%E6%95%99%E5%8D%94%E8%BD%9F%E6%9C%AA%E6%AD%A3%E8%A6%96%E5%B8%AB%E7%94%9F%E5%A3%93%E5%8A%9B/|dead-url=no}}{{zh-hk}}</ref>


=== 教育局方面的态度 ===
=== 社會回應 ===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時任會長馮偉華建議教育局牽頭成立小組,作跨部門、跨專業檢討,防止學童自殺。
在2016年3月16日的[[香港立法會|立法会]]会议上,前立法会议员[[黃毓民]]提出,学生自杀的其中一个可能原因可能是香港的教育制度。他质询[[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会否查明现行[[香港教育|教育制度]]导致学生承受巨大压力的原因。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對接連發生學生自殺悲劇表示痛心和憂慮,認為教育局責無旁貸,必須正視問題嚴重性,要求政府深入調查,並仔細研究及分析背後的原因,以推出有效措施,防止悲劇再次發生。<ref name="#1"/>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與校方成員商討後,決定成立一個專責委員會,全面檢視學生的精神健康及輔導問題:找出同學在課業、適應、個人成長、社交等方面所面對的壓力源頭,提出建議以加強大學的輔導工作及精神健康支援架構,並探討如何動員校外校內資源,以找出及協助有情緒問題的同學。<ref>{{cite web|url=http://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60308/s00001/1457443366881|title=【學生自殺】沈祖堯成立專責委員會 中大保健處增聘精神科醫生|work=[[明報]]|date=2016年3月8日|access-date=2016年3月11日|archive-date=2018年1月3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103133416/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60308/s00001/1457443366881|dead-url=no}}{{zh-hk}}</ref>
* 有感於青少年有心事或遇困難一般鮮有求助於長輩,[[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設「真心話室」網上跨平台服務及推出[[流動應用程式]]「Chat窿」,讓青少年以匿名方式直接與義工對話,讓他們可放心通過網絡平台向專業的輔導人員傾訴,分憂解愁,給更多有需要的年輕人提供支援,並幫助他們解除自殺危機<ref>{{Cite news |url=http://www.singpao.com.hk/index.php?fi=news1&id=77702 |title=推手機App「Chat窿」供青少年傾吐 |date=2018-07-29 |work=成報 |accessdate=2018-08-04 |archive-date=2021-01-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22122050/http://www.singpao.com.hk/index.php?fi=news1&id=77702 |dead-url=yes }}</ref><ref>{{Cite news |url=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050 |title=防止自殺會跟上時代 出App供求助 |date=2018-07-29 |work=蘋果日報 |accessdate=2018-08-04 |archive-date=2019-09-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902190456/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729/20463050 |dead-url=no }}</ref><ref>{{Cite news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7/29/HK1807290005.htm |title=防自殺求助App推出 |date=2018-07-29 |work=文匯報 |accessdate=2018-08-04 |archive-date=2020-09-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24050020/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7/29/HK1807290005.htm |dead-url=no }}</ref>。
*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認為青少年自殺原因複雜而不單一,包括學業、家庭、人際關係和感情等等。學業方面,因香港已推行[[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一些學生感覺不適合新學制或自覺不是讀書材料遂產生挫敗感<ref>{{Cite news |url=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80910/bkn-20180910160854235-0910_00822_001.html |title=學生自殺率居高不下 專家指成因非單為學業 |date=2018-09-10 |work=東網 |accessdate=2018-09-10 |archive-date=2019-03-2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327102206/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0910/bkn-20180910160854235-0910_00822_001.html |dead-url=no }}</ref><ref>{{Cite news |url=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80910/s00001/1536569948752 |title=15至24歲全日制學生自殺個案5年升五成 學者:學校防自殺屏障能力漸失 |date=2018-09-10 |work=明報 |accessdate=2018-09-10 |archive-date=2018-09-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911113841/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80910/s00001/1536569948752 |dead-url=no }}</ref>。其他原因還包括青少年在情緒受困時長期未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聆聽,使絕望感增加,建議家長和教師不應過於著重青少年的學業成績,應同時欣賞他們在其他方面的長處,青少年亦要懂得減壓和適時找人傾訴<ref>{{Cite web |url=https://hk.news.appledaily.com/breaking/realtime/article/20190315/59371841 |title=學業壓力易成導火線 專家籲留心子女有否失眠或情緒異變 |date=2019-03-15 |work=蘋果日報 |access-date=2019-03-15 |archive-date=2021-10-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028130708/https://goodbye.appledaily.com/ |dead-url=no }}</ref>;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認為,傳媒報導青少年自殺個案(包括提及自殺方式)會導致自殺率上升,因此應避免報導青少年自殺的新聞,以免給予市民青少年自殺情況嚴重的錯覺。在葉兆輝團隊的介入下,[[壹傳媒]]撤回提及一宗港大學生自殺事件的新聞報導。<ref>{{Cite web |title=改變媒體文化以降低自殺率 - 研究影響實例 - 研究成果影響力 - HKU Knowledge Exchange |url=https://www.ke.hku.hk/tc/story/impact/changing-media-culture-to-reduce-suicide-rates |website=www.ke.hku.hk |language=zh-hk |access-date=2022-08-14}}</ref>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於2021年3月表示,過去兩年社會變化甚大,青少年要重新面對及適應,精神健康比以往「差了很多」,籲社會多加關注。<ref>{{Cite news|url=https://news.mingpao.com/pns/教育/article/20210325/s00011/1616610420657/2019-20未成年抑鬱患者逾千-4年倍升-23中小生疑自殺亡-7年新高|title=2019/20未成年抑鬱患者逾千 4年倍升 23中小生疑自殺亡 7年新高|date=2021-03-25|work=明報|accessdate=2021-06-23|archive-date=2021-03-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25094642/https://news.mingpao.com/pns/%E6%95%99%E8%82%B2/article/20210325/s00011/1616610420657/2019-20%E6%9C%AA%E6%88%90%E5%B9%B4%E6%8A%91%E9%AC%B1%E6%82%A3%E8%80%85%E9%80%BE%E5%8D%83-4%E5%B9%B4%E5%80%8D%E5%8D%87-23%E4%B8%AD%E5%B0%8F%E7%94%9F%E7%96%91%E8%87%AA%E6%AE%BA%E4%BA%A1-7%E5%B9%B4%E6%96%B0%E9%AB%98|dead-url=no}}</ref>。


=== 立法會議員 ===
前教育局局长[[吳克儉]]回应质询时表示,自杀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没有单一的原因。 事实上,他指出,在2009年实施[[三三四學制]]后,学生的学业压力有所减轻。 例如,新科的学生只需报考一门公开试,便可按兴趣及能力选修科目,发挥潜能。 <ref>{{Cite web|title=LC Urgent Q2: Alleviating the study pressure on students|url=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603/16/P201603160514.htm|access-date=22 November 2017|publisher=Government of Hong Kong}}<cite class="citation web cs1" data-ve-ignore="true">[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603/16/P201603160514.htm "LC Urgent Q2: Alleviating the study pressure on students"]. Government of Hong Kong<span class="reference-accessdate">. Retrieved <span class="nowrap">22 November</span> 2017</span>.</cite></ref>
* [[田北辰]]批評[[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完全離地」(想法和觀點與現實差異巨大),無法掌握學生陷於水深火熱的局面,處理手法令人感失望及憤怒。<ref>{{cite web|url=http://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60308/s00001/1457440319338|title=【學生自殺】田北辰轟教育局「完全離地」 促成立專責小組全面檢討制度|work=[[明報]]|date=2016年3月8日|access-date=2016年3月11日|archive-date=2018年9月29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929155913/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60308/s00001/1457440319338|dead-url=no}}{{zh-hk}}</ref>

他进一步提出,可以通过更好的生活规划来预防自杀。 <ref>{{Cite news|url=https://www.hongkongfp.com/2016/10/15/education-sec-eddie-ng-says-student-suicide-trend-linked-to-poor-life-planning-report-due-at-end-of-oct/|title=Education Sec. Eddie Ng says student suicide trend linked to poor life planning; report due at end of Oct {{!}}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date=15 October 2016|work=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accessdate=22 November 2017}}<cite class="citation news cs1" data-ve-ignore="true">[https://www.hongkongfp.com/2016/10/15/education-sec-eddie-ng-says-student-suicide-trend-linked-to-poor-life-planning-report-due-at-end-of-oct/ "Education Sec. Eddie Ng says student suicide trend linked to poor life planning; report due at end of Oct |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15 October 2016<span class="reference-accessdate">. Retrieved <span class="nowrap">22 November</span> 2017</span>.</cite></ref>
2016年11月13日,[[教育局 (香港)|教育局也]]提出类似观点。 重申基于证据的研究表明自杀的原因很复杂。 每个案例背后的原因很少相同。 无法证明教育制度或特定的学术环境会直接导致自杀。 <ref>{{Cite web|title=政策正面睇|url=http://www.edb.gov.hk/tc/about-edb/press/cleartheair/20161113.html|access-date=22 November 2017|publisher=Government of Hong Kong|language=zh-hk}}<cite class="citation web cs1 cs1-prop-foreign-lang-source" data-ve-ignore="true">[http://www.edb.gov.hk/tc/about-edb/press/cleartheair/20161113.html "政策正面睇"] (in Chinese (Hong Kong)). Government of Hong Kong<span class="reference-accessdate">. Retrieved <span class="nowrap">22 November</span> 2017</span>.</cite>
[[Category:CS1 Chinese (Hong Kong)-language sources (zh-hk)]]</ref>


==相關影視作品==
==相關影視作品==

於 2023年5月1日 (一) 11:29 的修訂

香港學生自殺問題香港學生因為精神健康問題和香港的教育制度而走向自殺的社會問題。 從2015年以來香港的學生自殺事件有上升趨勢,當中包括受情緒及精神困擾影響,例如抑鬱症,焦慮症等等,也有學生因承受不了學業,家庭,朋輩壓力而選擇輕生,引起了社會關注和痛心,促請教師及家長關注學童的情緒健康問題,並提供支援予有需要學生[1]

背景

教育制度

現時香港的教育制度包括學前教育、15年免費教育(幼稚園、小學及中學),以及大專教育三個階段。在首個階段的學前教育為非強制參與教育環節,而「十二年免費教育」小一至中六則為強制要求所有符合入學年齡的學生參與。

統計數據

自2015年以來,出現了大量學生自殺的相關事件。 從2015年到2017年之間報告了 70 多起相關的自殺事件。 隨著自殺人數持續上升,青少年自殺的驚人頻率令人非常擔憂。 這引發了人們對香港學生面臨過多學業壓力的擔憂。 根據香港死因裁判法庭的記錄, [2] 2015年有70宗15至24歲的人自殺,其中23人是全日制學生。

有媒體報道稱,自殺具有傳染性,會加劇模仿效應。 這說明可能會發生更多死亡。 死亡人數分布如下圖: [3]

學年 小學中學 大專院校
2015–2016 22 16
2016–2017 17 15
2017–2018 13 12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關原發性和繼發性自殺案例的數據也揭示了性別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顯著關聯。 在香港,男性自殺率高於女性。 香港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發布的最終報告表明,原因可能是男性不願意與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公開交談並治療精神障礙。 這與更有可能尋求幫助的女性相反。 [4]

相關回應及行動

政府回應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五大措施幫助學生,預計於2016年9月完成。五大措施分別為:一、成立專責委員會全面了解分析自殺成因及提出預防方法;二、舉辦五場地區研討會,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和學生輔導專業人士介紹預防自殺和辨析有問題學生的方法;三、舉辦教師講座,教導辨析有問題學生的方法和相關支援;四、局內成立專責團隊,邀請教育心理學家和輔導人員為有特殊需要的學校提供到校支援;五、以學校、家長和學生為對象,製作知識小錦囊。[5]
  • 教育局增撥額外資源支援學校,向學校提供不超過20萬港元撥款的優質教育基金。舉辦「好心情@學校」計劃,在學校推廣心理健康和提高學生對精神健康的關注與認識。增加更多資源落實其他工作。[6]
  • 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於2016年10月14日引防止自殺委員會報告內容,指大專生自殺源於未做好生涯規劃,又稱大專生在壓力下「有啲唔舒服嘅嘢就頂唔順」,言論引來譁然。[7]他曾於2016年3月6日呼籲學生要逆境自強,並叫學校、老師和家長「加把勁」,多關心年輕人,其後於兩日後再向學生表示「珍惜身邊所有,勇敢面對逆境,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為未來闖出新路和新希望!」。[8][9]

社會回應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時任會長馮偉華建議教育局牽頭成立小組,作跨部門、跨專業檢討,防止學童自殺。
  •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對接連發生學生自殺悲劇表示痛心和憂慮,認為教育局責無旁貸,必須正視問題嚴重性,要求政府深入調查,並仔細研究及分析背後的原因,以推出有效措施,防止悲劇再次發生。[10]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與校方成員商討後,決定成立一個專責委員會,全面檢視學生的精神健康及輔導問題:找出同學在課業、適應、個人成長、社交等方面所面對的壓力源頭,提出建議以加強大學的輔導工作及精神健康支援架構,並探討如何動員校外校內資源,以找出及協助有情緒問題的同學。[11]
  • 有感於青少年有心事或遇困難一般鮮有求助於長輩,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設「真心話室」網上跨平台服務及推出行動應用程式「Chat窿」,讓青少年以匿名方式直接與義工對話,讓他們可放心通過網絡平台向專業的輔導人員傾訴,分憂解愁,給更多有需要的年輕人提供支援,並幫助他們解除自殺危機[12][13][14]
  •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認為青少年自殺原因複雜而不單一,包括學業、家庭、人際關係和感情等等。學業方面,因香港已推行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一些學生感覺不適合新學制或自覺不是讀書材料遂產生挫敗感[15][16]。其他原因還包括青少年在情緒受困時長期未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聆聽,使絕望感增加,建議家長和教師不應過於著重青少年的學業成績,應同時欣賞他們在其他方面的長處,青少年亦要懂得減壓和適時找人傾訴[17];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認為,傳媒報導青少年自殺個案(包括提及自殺方式)會導致自殺率上升,因此應避免報導青少年自殺的新聞,以免給予市民青少年自殺情況嚴重的錯覺。在葉兆輝團隊的介入下,壹傳媒撤回提及一宗港大學生自殺事件的新聞報導。[18]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於2021年3月表示,過去兩年社會變化甚大,青少年要重新面對及適應,精神健康比以往「差了很多」,籲社會多加關注。[19]

立法會議員

  • 田北辰批評教育局「完全離地」(想法和觀點與現實差異巨大),無法掌握學生陷於水深火熱的局面,處理手法令人感失望及憤怒。[20]

相關影視作品

參考資料

  1. ^ 分析:香港為何學生自殺事件不斷. BBC NEWS中文. 2016-03-18 [2023-03-19] (中文(繁體)). 
  2. ^ 2016年香港整體自殺率下跌 惟青少年自殺率升 (16:50) – 20170908 – 港聞. 明報即時新聞. [22 November 2017] (中文(臺灣)). 
  3. ^ 【中一生墮樓】9月開學至今多宗學生自殺或企圖自殺案件. 蘋果日報. [22 November 2017] (中文). "【中一生墮樓】9月開學至今多宗學生自殺或企圖自殺案件". 蘋果日報 . Retrieved 22 November 2017.
  4. ^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of Student Suicides (2016).Final Report November 2016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18 November 2017.
  5. ^ 學生接連自殺 吳克儉:政府責無旁貸  將推5項措施. 香港01. 2016年3月10日 [2016年3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9日). (繁體中文)
  6. ^ 教育局. 防止學生自殺. 教師相關. [2018-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5). 
  7. ^ 吳克儉:大專生自殺因欠規劃. 蘋果日報. 2016年10月15日 [2017年9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10月11日). (繁體中文)
  8. ^ 【學生自殺問題】批評聲中 教育局稱日內召開緊急會議 吳克儉籲學生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立場新聞. 2016年3月8日 [2016年3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4日). (繁體中文)
  9. ^ 回應學生自殺現象 吳克儉叫家長教師「加把勁」 教協轟未正視師生壓力. 立場新聞. 2016年3月6日 [2016年3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0日). (繁體中文)
  1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1. ^ 【學生自殺】沈祖堯成立專責委員會 中大保健處增聘精神科醫生. 明報. 2016年3月8日 [2016年3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月3日). (繁體中文)
  12. ^ 推手機App「Chat窿」供青少年傾吐. 成報. 2018-07-29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13. ^ 防止自殺會跟上時代 出App供求助. 蘋果日報. 2018-07-29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2). 
  14. ^ 防自殺求助App推出. 文匯報. 2018-07-29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15. ^ 學生自殺率居高不下 專家指成因非單為學業. 東網. 2018-09-10 [2018-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16. ^ 15至24歲全日制學生自殺個案5年升五成 學者:學校防自殺屏障能力漸失. 明報. 2018-09-10 [2018-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1). 
  17. ^ 學業壓力易成導火線 專家籲留心子女有否失眠或情緒異變. 蘋果日報. 2019-03-15 [2019-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8). 
  18. ^ 改變媒體文化以降低自殺率 - 研究影響實例 - 研究成果影響力 - HKU Knowledge Exchange. www.ke.hku.hk. [2022-08-14] (中文(香港)). 
  19. ^ 2019/20未成年抑鬱患者逾千 4年倍升 23中小生疑自殺亡 7年新高. 明報. 2021-03-25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5). 
  20. ^ 【學生自殺】田北辰轟教育局「完全離地」 促成立專責小組全面檢討制度. 明報. 2016年3月8日 [2016年3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29日).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