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沈亦珍: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Morool留言 | 贡献
新頁面,內容: '''沈亦珍''' (1900年1993年),教育家,江蘇高郵人。 1917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8年改爲國立中央大學)...
 
 
(未显示29个用户的4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Officeholder
'''沈亦珍''' ([[1900年]] — [[1993年]]),教育家,江蘇高郵人。
|姓名=沈亦珍
|圖像=File:沈亦珍.jpg
|圖像大小=200px
|圖像說明=
|字 =
|號 =
|別名 =
|出生日期 = 1900年?月?日
|出生地點 =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993|1900}}
|逝世地點 =
|死因 =
|墓地 =
|籍貫 =
|政黨 =
|parents =
|配偶 =
|伴侶 =
|relatives =
|children =
|著作 =
|past =
}}
'''沈亦珍'''({{bd|1900年||1993年|catIdx=Shen沈}}),本名'''禕''',字'''亦珍''',[[江蘇]][[高郵]]人,教育家。他是[[中國]]现代超常教育的先驱者。由於本名「禕」經常被人誤讀「偉」,所以常常自稱「亦珍」,以致不少人以為他是女性。


==生平==
1917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8年改爲國立中央大學),就讀于工藝專修科;次年進入[[香港大學]],主修心理學、教育學,1922年畢業。1933年赴美國入[[密歇根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後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1936年獲博士學位,是中國女學生獲得此一學位之第一人。同年歸國,後執教于[[國立中山大學]],不久接掌江蘇省立[[鎮江中學]]。
1917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就讀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藝專修科]];次年轉入[[香港大學]],主修心理學、教育學,1922年畢業。畢業后在[[集美師範學校]]任教,繼而到[[暨南中學]]主持校務,到[[上海大學]]英文系、上海立達學校<ref>{{cite journal|author=劉富蘭|title=〈毛澤東性格的分析〉|location=[[香港]]|journal=《[[明報月刊]]》|volume=1|issue=1|page=60|quote=他(毛澤東)生平第一個愛人……是一位名叫陶淑蓉的小姐。陶小姐也是湘潭人,長沙高中畢業,也是楊昌濟的學生。據說楊小姐生得很美,並且性情溫柔。民國九年,她曾與毛澤東二人合力在長沙開辦一間名叫「文化書局」的書局。毛和她二人極其相愛,但由於政治見解之不同,二人終於在友好的氣氛之下分手。後來陶小姐曾至美國留學,回國後在上海創辦'''立達學院''',於一九三〇年前後去世。|date=1966年1月}}</ref>任教,之後擔任江蘇省立[[上海中學]]師範科主任、教務主任。1933年赴[[美國]]入[[密歇根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後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1936年獲博士學位,同年歸國,後執教于[[國立中山大學]],不久接掌江蘇省立[[鎮江中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先任重慶[[復旦大學]]文學院教授,後赴[[甘肅省]]襄助教育廳長辦理全省教育,三年期滿后轉任西北師範學院外文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之後,回母校[[立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任師範學院教授,主講教育及哲學、教育原理等課程。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先任[[重慶]][[復旦大學]]文學院教授,後赴[[甘肅省]]襄助教育廳長辦理全省教育,三年期滿后轉任[[西北師範學院]]外文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之後,回母校[[立中央大学 (南京)|国立中央]]任師範學院教授,主講教育及哲學、教育原理等課程。


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任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長。1949年後先後任[[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嗣後任[[中華民國]]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四年間完成修訂了小學、中學及職校的課程標準;編印海外華僑教科書;指定中、小學進行實驗研究工作等,還曾主持設在臺灣的美國在華教育基金會。 
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任[[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長。1949年後先後任[[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嗣後任[[中華民國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四年間完成修訂了小學、中學及職校的課程標準;編印海外[[華僑]]教科書;指定中、小學進行實驗研究工作等,還曾主持設在臺灣的美國在華教育基金會。 

1962年,沈聘赴[[香港]]擔任[[蘇浙公學]]校長,長達18年。在此期間,參與創辦[[[新亞書院]]、[[新亞中學]]、新亞研究所,出任校董、校長等職。


==晚年==
1962年,赴[[香港]]擔任[[蘇浙公學]]校長,長達18年。在此期間,參與創辦[[香港中文大學]]之[[新亞書院]]、[[新亞中學]]、[[新亞研究所]],出任校董、校長等職。


==著作==
==著作==
第18行: 第43行:
*《教育論叢》
*《教育論叢》


==參考資料==
[[category:香港教育家]]
{{reflist|2}}
[[category:香港教育家]]

[[category:香港教育家]]
{{新亞書院院長}}
{{DEFAULTSORT:Shen沈}}
[[Category:中華民國教育部司長]]
[[Category:香港教育家]]
[[Category:新亞書院院長]]
[[Category: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Category: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Category: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中学校长]]
[[Category: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南京)]]
[[Category:甘肃省政府人物]]
[[Category:復旦大學教授]]
[[Category:國立中山大學教授]]
[[Category:上海大學教授]]
[[Category:哥倫比亞大學校友]]
[[Category:密西根大學校友]]
[[Category:香港大學校友]]
[[Category:國立中央大學大陸時期校友|工]]
[[Category:台灣戰後江蘇移民]]
[[Category:高郵人]]
[[Category:沈姓|Yi亦]]

2023年6月10日 (六) 16:55的最新版本

沈亦珍
个人资料
出生1900年?月?日
逝世1993年(92—93歲)

沈亦珍(1900年—1993年),本名,字亦珍江蘇高郵人,教育家。他是中國现代超常教育的先驱者。由於本名「禕」經常被人誤讀「偉」,所以常常自稱「亦珍」,以致不少人以為他是女性。

生平

[编辑]

1917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就讀于工藝專修科;次年轉入香港大學,主修心理學、教育學,1922年畢業。畢業后在集美師範學校任教,繼而到暨南中學主持校務,到上海大學英文系、上海立達學校[1]任教,之後擔任江蘇省立上海中學師範科主任、教務主任。1933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後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1936年獲博士學位,同年歸國,後執教于國立中山大學,不久接掌江蘇省立鎮江中學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先任重慶復旦大學文學院教授,後赴甘肅省襄助教育廳長辦理全省教育,三年期滿后轉任西北師範學院外文系任教授兼系主任。之後,回母校国立中央大学任師範學院教授,主講教育及哲學、教育原理等課程。

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任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長。1949年後,先後任國立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嗣後任中華民國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四年間完成修訂了小學、中學及職校的課程標準;編印海外華僑教科書;指定中、小學進行實驗研究工作等,還曾主持設在臺灣的美國在華教育基金會。 

晚年

[编辑]

1962年,赴香港擔任蘇浙公學校長,長達18年。在此期間,參與創辦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新亞中學新亞研究所,出任校董、校長等職。

著作

[编辑]
  • 《教育心理學》
  • 《中國聰穎兒童教育》
  • 《美國教育》
  • 《社會中心教育》
  • 《現代歐美中等教育》
  • 《教育論叢》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劉富蘭. 〈毛澤東性格的分析〉. 《明報月刊》 (香港). 1966年1月, 1 (1): 60. 他(毛澤東)生平第一個愛人……是一位名叫陶淑蓉的小姐。陶小姐也是湘潭人,長沙高中畢業,也是楊昌濟的學生。據說楊小姐生得很美,並且性情溫柔。民國九年,她曾與毛澤東二人合力在長沙開辦一間名叫「文化書局」的書局。毛和她二人極其相愛,但由於政治見解之不同,二人終於在友好的氣氛之下分手。後來陶小姐曾至美國留學,回國後在上海創辦立達學院,於一九三〇年前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