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選舉:修订间差异
Allenkong11(留言 | 贡献)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5个用户的10个中间版本) | |||
第13行: | 第13行: | ||
| election_date = 1916年10月30日 |
| election_date = 1916年10月30日 |
||
| image1 = [[File:Feng Guozhang4.jpg|120px]] |
| image1 = [[File:Feng Guozhang4.jpg|120px]] |
||
| nominee1 = '''[[馮國璋]]'''[[File:Vote1.svg|25px]] |
| nominee1 = '''[[馮國璋]]''' [[File:Vote1.svg|25px]] |
||
| color1 = 008000 |
| color1 = 008000 |
||
| party1 = [[研究系|憲法研究會]] |
| party1 = [[研究系|憲法研究會]] |
||
第35行: | 第35行: | ||
==選舉背景== |
==選舉背景== |
||
1916年6月6日,時任大總統[[袁世凯]]病故,副总统[[黎元洪]]繼任大总统,廢除《[[中華民國約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第一屆國會。國會重開後,決定於10月補選副總統,[[研究系]]提名了原[[進步黨]]名譽理事、[[直系]]首領[[馮國璋]]參選,得到[[黎元洪]]及大部分議員背書,[[憲政商榷會|商榷系]]南方選區的議員亦提名了[[桂系]]首領[[陆荣廷]]參選,以示與北方的直系抗衡<ref>張玉法《口述歷史(一)》卷1,第121頁</ref>。 |
1916年6月6日,時任大總統[[袁世凯]]病故,副总统[[黎元洪]]繼任大总统,廢除《[[中華民國約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第一屆國會。國會重開後,決定於10月補選副總統,[[研究系]]提名了原[[進步黨 (中國)|進步黨]]名譽理事、[[直系]]首領[[馮國璋]]參選,得到[[黎元洪]]及大部分議員背書,[[憲政商榷會|商榷系]]南方選區的議員亦提名了[[桂系]]首領[[陆荣廷]]參選,以示與北方的直系抗衡<ref>張玉法《口述歷史(一)》卷1,第121頁</ref>。 |
||
==選舉過程== |
==選舉過程== |
||
第46行: | 第46行: | ||
开票宣布既毕。谓此次选票最多亦不及出席人数四分之三,无当选者,应为第二次之选举,遂宣告休息二十分钟。休息后,复行散票,至两点五十分开票,此次投票结果,共计在场人数七百三十四,票数七百三十二,又票数少于人数,不生问题。冯国璋君共得五百二十八票;陆荣廷君共得一百八十票;其次黄兴得六票;蔡锷、岑春煊均二三票不等;其最多数仍不足四分之三。宣告就得票较多之冯、陆二君决选。 议长仍令旁听者退席。各议员投票毕,至四点四十分,宣告开票。此次投票结果,在场人数七百二十六,票数七百二十四,亦票数少于人数,不生疑义。比较票数,冯君国璋得票五百二十;陆荣廷君得票二百零一。冯君得票过半数,当选为副总统。遂散会。时已五时云。 |
开票宣布既毕。谓此次选票最多亦不及出席人数四分之三,无当选者,应为第二次之选举,遂宣告休息二十分钟。休息后,复行散票,至两点五十分开票,此次投票结果,共计在场人数七百三十四,票数七百三十二,又票数少于人数,不生问题。冯国璋君共得五百二十八票;陆荣廷君共得一百八十票;其次黄兴得六票;蔡锷、岑春煊均二三票不等;其最多数仍不足四分之三。宣告就得票较多之冯、陆二君决选。 议长仍令旁听者退席。各议员投票毕,至四点四十分,宣告开票。此次投票结果,在场人数七百二十六,票数七百二十四,亦票数少于人数,不生疑义。比较票数,冯君国璋得票五百二十;陆荣廷君得票二百零一。冯君得票过半数,当选为副总统。遂散会。时已五时云。 |
||
是日之会,秩序极为整齐。且自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仅休息数十分钟,全场到底不懈之心理,至可欽佩。且投票结果,冯当选,陆次多数,无论精神、形式两方面俱极妥洽。而投陆君之票者,始终坚持,尤足见不肯放弃其所信,议会中之好现象也。记者前数日通信,预测此次之结果,若合符节,可谓幸而言中矣。 |
是日之会,秩序极为整齐。且自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仅休息数十分钟,全场到底不懈之心理,至可欽佩。且投票结果,冯当选,陆次多数,无论精神、形式两方面俱极妥洽。而投陆君之票者,始终坚持,尤足见不肯放弃其所信,议会中之好现象也。记者前数日通信,预测此次之结果,若合符节,可谓幸而言中矣。~上海《申报》(1916年11月2日,飘萍署名)}} |
||
==得票情形== |
==得票情形== |
||
第75行: | 第75行: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黄兴]]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 33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第87行: | 第87行: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岑春煊]]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 19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徐世昌]]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 15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谭人凤]]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6 |
|align="left"| 6 |
||
第105行: | 第105行: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段祺瑞]]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 6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第117行: | 第117行: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贡桑诺尔布]]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5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第125行: | 第125行: | ||
|align="left"| [[梁启超]] |
|align="left"| [[梁启超]]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4 |
|align="left"| 4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李烈钧]]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 3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张 |
|align="left"| [[张作霖]]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1 |
|align="left"|1 |
||
第141行: | 第141行: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 |
|- |
||
|align="left"| [[ |
|align="left"| [[张勋]]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left"| |
|align="left"|1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
||
第237行: | 第237行: | ||
|align="left"| 520 |
|align="left"| 520 |
||
|align="left"| |
|align="left"| |
||
|align="center"| [[File:Vote1. |
|align="center"| [[File:Vote1.svg|22px|當選]] |
||
|- |
|- |
||
|align="left"| [[陆荣廷]] |
|align="left"| [[陆荣廷]] |
||
第248行: | 第248行: |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
{{Reflist|2}} |
{{Reflist|2}} |
||
*{{Cite news|title=副總統選舉會|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mgrb-1916.11.02/page/n5/mode/1up?view=theater|newspaper=民國日報|location=上海|publication-date=1916-11-02}} |
|||
{{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
{{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
||
{{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 |
{{中华民国大总统选举}} |
||
第256行: | 第256行: | ||
[[Category:北京民国时期政治事件]] |
[[Category:北京民国时期政治事件]] |
||
[[Category:1916年10月]] |
[[Category:1916年10月]] |
||
[[Category:副总统选举]] |
2023年8月30日 (三) 09:04的最新版本
| |||||||||||||||||
| |||||||||||||||||
|
1916年中華民國副總統選舉是民国5年(1916年)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副总统补选。当时,因原副总统黎元洪已接任袁世凯去世后留下的大总统之位,故需要补选副总统。
選舉背景
[编辑]1916年6月6日,時任大總統袁世凯病故,副总统黎元洪繼任大总统,廢除《中華民國約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第一屆國會。國會重開後,決定於10月補選副總統,研究系提名了原進步黨名譽理事、直系首領馮國璋參選,得到黎元洪及大部分議員背書,商榷系南方選區的議員亦提名了桂系首領陆荣廷參選,以示與北方的直系抗衡[1]。
選舉過程
[编辑]1916年10月31日,记者邵飘萍撰写了专题报道《变革风云——选举副总统之详情》,发表在1916年11月2日上海《申报》上,其内容如下:[2]
“ | 变革风云——选举副总统之详情(1916年10月31日)
昨日(三十日),为举行补选副总统盛典之期,亦国会执行最重要职权之日也。开会时间系上午九时。开会后约十分钟余,始行散票写票,至十一点四十分,宣告开票,始听人参观。计是日出席议员,两院共七百余人。入场后即闻某君云:当民国二年选举正、副总统之时,颇受军人压迫之痛苦,方能应时选出;现在虽然外界之强迫,设第一次不能选出,亦望诸君勿随意退席,免致不足法定人数,今日之会又归无结果也。议长王君家襄云,适间业经大家议定,一次不能选出,二次选举;二次不能选出,再行决选;今日定当选出。开票时,抽定参议院祺诚武等八人,众议员王玉树等八人为检票员。第一次开票结果,在场人数七百四十一,票数七百三十四,票数少于人数,计冯国璋得四百十三票,陆荣廷得一百七十九票;其余岑春煊十九票;唐继尧二十五票;黄兴三十三票;谭人凤、段祺瑞各六票;徐世昌十五票;蔡锷五票;李烈钧三票;梁启超四票;张作霖、张勋各有一票;汤化龙一票;贡桑诺尔布五票;章太炎、蔡元培一票;刘冠三、李灿等一票,此第一次之情形也。 开票宣布既毕。谓此次选票最多亦不及出席人数四分之三,无当选者,应为第二次之选举,遂宣告休息二十分钟。休息后,复行散票,至两点五十分开票,此次投票结果,共计在场人数七百三十四,票数七百三十二,又票数少于人数,不生问题。冯国璋君共得五百二十八票;陆荣廷君共得一百八十票;其次黄兴得六票;蔡锷、岑春煊均二三票不等;其最多数仍不足四分之三。宣告就得票较多之冯、陆二君决选。 议长仍令旁听者退席。各议员投票毕,至四点四十分,宣告开票。此次投票结果,在场人数七百二十六,票数七百二十四,亦票数少于人数,不生疑义。比较票数,冯君国璋得票五百二十;陆荣廷君得票二百零一。冯君得票过半数,当选为副总统。遂散会。时已五时云。 是日之会,秩序极为整齐。且自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仅休息数十分钟,全场到底不懈之心理,至可欽佩。且投票结果,冯当选,陆次多数,无论精神、形式两方面俱极妥洽。而投陆君之票者,始终坚持,尤足见不肯放弃其所信,议会中之好现象也。记者前数日通信,预测此次之结果,若合符节,可谓幸而言中矣。~上海《申报》(1916年11月2日,飘萍署名) |
” |
得票情形
[编辑]根据上述报道,各轮得票情况如下:
第一次选举:出席人数741人,选票734张。
候選人 | 派系 | 得票 | 當選 | ||
---|---|---|---|---|---|
票數 | 得票率 | ||||
副總統 | 冯国璋 | 研究系 | 413 | ||
陆荣廷 | 商榷系 | 179 | |||
黄兴 | 33 | ||||
唐继尧 | 25 | ||||
岑春煊 | 19 | ||||
徐世昌 | 15 | ||||
谭人凤 | 6 | ||||
段祺瑞 | 6 | ||||
蔡鍔 | 5 | ||||
贡桑诺尔布 | 5 | ||||
梁启超 | 4 | ||||
李烈钧 | 3 | ||||
张作霖 | 1 | ||||
张勋 | 1 | ||||
章太炎 | 1 | ||||
蔡元培 | 1 | ||||
刘冠三 | 1 | ||||
李灿 | 1 | ||||
其他人 | 每人1 |
第二次选举:出席人数734人,选票732张。
候選人 | 派系 | 得票 | 當選 | ||
---|---|---|---|---|---|
票數 | 得票率 | ||||
副總統 | 冯国璋 | 研究系 | 528 | ||
陆荣廷 | 商榷系 | 180 | |||
黄兴 | 6 | ||||
蔡锷 | 2-3 | ||||
岑春煊 | 2-3 |
决选:出席人数726人,选票724张。
候選人 | 派系 | 得票 | 當選 | ||
---|---|---|---|---|---|
票數 | 得票率 | ||||
副總統 | 冯国璋 | 研究系 | 520 | ||
陆荣廷 | 商榷系 | 201 |
参考文献
[编辑]- 副總統選舉會. 民國日報 (上海). 19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