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新條目 |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 |
||
(未显示5个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Fi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jpg|alt=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Pbdragonwang)|thumb|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Pbdragonwang)]] |
[[Fi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jpg|alt=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Pbdragonwang)|thumb|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Pbdragonwang)]] |
||
'''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出土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鹽寮遺址,年代約在距今2,800至2,300年前,是花岡山文化代表性玉飾之一,應是作為墜飾使用<ref name=":0">{{Cite web|tit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antiquity/20140421000045|access-date=2022-12-21|website=國家文化資產網|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language=zh-tw}}</ref>。 |
'''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出土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鹽寮遺址]],年代約在距今2,800至2,300年前,是[[新石器時代]][[花崗山文化|花岡山文化]]代表性玉飾之一,應是作為[[墜飾]]使用<ref name=":0">{{Cite web|tit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antiquity/20140421000045|access-date=2022-12-21|website=國家文化資產網|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language=zh-tw|archive-date=2018-04-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402110158/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antiquity/20140421000045|dead-url=no}}</ref>。 |
||
== 概要 == |
|||
其於1994年進行鹽寮遺址發掘工作時發現,當時出土許多玉料、玉器以矛鏃、 |
|||
⚫ | 岡山文化蛙形玉飾於1994年進行鹽寮遺址發掘工作時發現,其外形如蛙形動物,量測尺寸約高37mm、頭寬25mm、頸寬8mm、足寬26mm、最後厚約12mm、頭厚約10mm、肚厚9.5mm、重量13g<ref>{{Cite web|tit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url=https://ccl.nmp.gov.tw/material/info/15|access-date=2022-12-21|website=文創資源加值網|publisher=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language=zh-tw|archive-date=2022-12-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221013627/https://ccl.nmp.gov.tw/material/info/15|dead-url=no}}</ref>,由臺灣閃玉製成,背面雕鑿有一雙圓潤大眼以及分岔雙肢,腹面的頭部則可見有如口一般的缺刻,推測可使用細繩纏繞配戴。本件蛙形玉飾造型特殊而稀少,是[[臺灣史前時期]]少有的立體動物形玉飾,且為該類型唯一完整標本,表現出臺灣史前時期精良的[[玉器]]製作技術,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並依此於2014年指定為[[中華民國國寶|國寶]]<ref name=":0" />,現典藏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f>{{Cite web|tit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url=https://www.nmp.gov.tw/collection_216_1.html|access-date=2022-12-21|website=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language=zh-tw|archive-date=2022-12-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221013638/https://www.nmp.gov.tw/collection_216_1.html|dead-url=no}}</ref>。 |
||
⚫ | |||
⚫ | 外形如蛙形動物,量測尺寸約高37mm、頭寬25mm、頸寬8mm、足寬26mm、最後厚約12mm、頭厚約10mm、肚厚9.5mm、重量13g<ref>{{Cite web|tit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url=https://ccl.nmp.gov.tw/material/info/15|access-date=2022-12-21|website=文創資源加值網|publisher=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language=zh-tw}}</ref>,由臺灣閃玉製成,背面雕鑿有一雙圓潤大眼以及分岔雙肢,腹面的頭部則可見有如口一般的缺刻,推測可使用細繩纏繞配戴。本件蛙形玉飾造型特殊而稀少,是臺灣史前時期少有的立體動物形玉飾,且為該類型唯一完整標本,表現出臺灣史前時期精良的玉器製作技術,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並依此於2014年指定為國寶<ref name=":0" />,現典藏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f>{{Cite web|title=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url=https://www.nmp.gov.tw/collection_216_1.html|access-date=2022-12-21|website=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language=zh-tw}}</ref>。 |
||
⚫ | |||
{{Archaeology-stub}} |
|||
[[Category:中華民國國寶]] |
|||
[[Category:台湾新石器时代]] |
|||
[[Category:玉器]] |
|||
⚫ | |||
⚫ |
2023年9月27日 (三) 02:32的最新版本
花岡山文化蛙形玉飾,出土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鹽寮遺址,年代約在距今2,800至2,300年前,是新石器時代花岡山文化代表性玉飾之一,應是作為墜飾使用[1]。
概要
[编辑]岡山文化蛙形玉飾於1994年進行鹽寮遺址發掘工作時發現,其外形如蛙形動物,量測尺寸約高37mm、頭寬25mm、頸寬8mm、足寬26mm、最後厚約12mm、頭厚約10mm、肚厚9.5mm、重量13g[2],由臺灣閃玉製成,背面雕鑿有一雙圓潤大眼以及分岔雙肢,腹面的頭部則可見有如口一般的缺刻,推測可使用細繩纏繞配戴。本件蛙形玉飾造型特殊而稀少,是臺灣史前時期少有的立體動物形玉飾,且為該類型唯一完整標本,表現出臺灣史前時期精良的玉器製作技術,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並依此於2014年指定為國寶[1],現典藏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3]。
參考來源
[编辑]这是一篇與考古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