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藝術: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內容擴充 |
Ohtashinichiro(留言 | 贡献) 翻译外文链接 |
||
(未显示7个用户的15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声音艺术'''({{lang-en|sound art}}),是一门以[[声音]]为主要媒介的[[艺术]]门类。与许多当代[[艺术流派]]一样,声音艺术在本质上是跨学科的,亦可融入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声音艺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在许多领域出现的概念,例如[[声学]]、[[音乐学]]、[[实验艺术]]、[[录音艺术]]、[[电子音乐]]、[[噪音音乐]]、[[音景]]等等。 |
|||
{{substub|time=2013-09-06T02:18:15+00:00}} |
|||
{{vfd|聽覺藝術即是音樂。|date=2013/09/05}} |
|||
:'''听觉艺术'''(英文 '''Auditory Arts'''),簡稱'''听艺''',是一種[[藝術#藝術門類|藝術形式]],是指本質上是以[[听觉]]目的為創作重點的作品,主要是音乐。 |
|||
声音艺术不同于、不等于[[音乐]];音乐的核心是[[音符]]、声音的表现,而声音艺术的运作基础建立于“聆听”与聆听的高度自觉。<ref name=":0">{{Cite book|title=听觉维度|last=姚|first=大钧|publisher=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year=2019|isbn=9787550320574|location=|pages=2}}</ref> |
|||
==圖廊== |
|||
<gallery> |
|||
== 定义 == |
|||
Image:DallasPublicLibrary Textured Screen.jpg|[[哈里·别尔托亚]](Harry Bertoia),Textured Screen,1954 |
|||
虽然20世纪初以来大量有关声音的实验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声音艺术”或“Sound Art”在东西方各学界依然面临含义混淆、定义困难的局面,持续摆荡于过度广义与过度狭义之间。前者认为所有非音乐的声音创作都是声音艺术,后者则认为只有会响的艺术装置,即所谓声音装置(sound installation)才是声音艺术。<ref>{{Cite book|edition=|chapter=簡介|url=https://www.worldcat.org/oclc/824136165|location=Taipei|isbn=978-986-282-077-3|oclc=824136165|last=Lin|last2=林其蔚|title=超越聲音藝術|first=Chiwei|publisher=藝術家出版社|year=2012|pages=6}}</ref> |
|||
Image:Singing Ringing Tree Stitch.jpg|[[Tonkin Liu]],唱歌的树(The Singing Ringing Tree) |
|||
Image:Blackpool tide organ.jpg|The Blackpool High Tide Organ |
|||
而对应名词定义分歧的两派,其实就是声音艺术当前[[美学]]论战的两方:一方是以艺术家[[塞斯·金姆科恩]](Seth Kim Cohen)及其主要论著《一眨耳之间:非耳蜗式声音艺术》(In the Blink of an Ear: Toward a Non-Cochlear Sonic Art)为代表,坚持声音艺术必须无关乎声音实体,而以观念表达为主旨;另一方面则以哲学教授[[克里斯多夫·考克斯]](Christoph Cox)为主要论述者,认为声音艺术可以用类似纯音乐的模式运作,声响可以作为内容主体。双方都有失偏颇,且犯了企图以理论教条规限创作方向的化约论错误。<ref name=":0" /> |
|||
Image:The cristal baschet.jpg|巴氏水晶琴(Cristal Baschet) |
|||
Image:Moodswinger.jpg|[[Yuri Landman]], [[Moodswinger]], 2006 |
|||
==参考资料== |
|||
Image:Electrocardiophones with electroencephalophone softub4.jpg|2 [[electrocardiophone]]s 與 [[有声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phone) |
|||
{{refs}} |
|||
</gallery> |
|||
{{西方艺术运动}} |
|||
{{實驗音樂}} |
|||
{{normdaten}} |
|||
[[Category:声音艺术| ]] |
|||
[[Category:視覺藝術類型]] |
|||
[[Category:當代藝術]] |
|||
[[Category:視覺音樂]] |
|||
[[Category:數位藝術]] |
|||
[[Category:新媒體藝術]] |
|||
[[Category:实验音乐]] |
|||
[[Category:音訊作品]] |
2023年11月17日 (五) 11:38的最新版本
声音艺术(英語:sound art),是一门以声音为主要媒介的艺术门类。与许多当代艺术流派一样,声音艺术在本质上是跨学科的,亦可融入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声音艺术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在许多领域出现的概念,例如声学、音乐学、实验艺术、录音艺术、电子音乐、噪音音乐、音景等等。
声音艺术不同于、不等于音乐;音乐的核心是音符、声音的表现,而声音艺术的运作基础建立于“聆听”与聆听的高度自觉。[1]
定义
[编辑]虽然20世纪初以来大量有关声音的实验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声音艺术”或“Sound Art”在东西方各学界依然面临含义混淆、定义困难的局面,持续摆荡于过度广义与过度狭义之间。前者认为所有非音乐的声音创作都是声音艺术,后者则认为只有会响的艺术装置,即所谓声音装置(sound installation)才是声音艺术。[2]
而对应名词定义分歧的两派,其实就是声音艺术当前美学论战的两方:一方是以艺术家塞斯·金姆科恩(Seth Kim Cohen)及其主要论著《一眨耳之间:非耳蜗式声音艺术》(In the Blink of an Ear: Toward a Non-Cochlear Sonic Art)为代表,坚持声音艺术必须无关乎声音实体,而以观念表达为主旨;另一方面则以哲学教授克里斯多夫·考克斯(Christoph Cox)为主要论述者,认为声音艺术可以用类似纯音乐的模式运作,声响可以作为内容主体。双方都有失偏颇,且犯了企图以理论教条规限创作方向的化约论错误。[1]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姚, 大钧. 听觉维度.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9: 2. ISBN 9787550320574.
- ^ Lin, Chiwei; 林其蔚. 簡介. 超越聲音藝術. Taipei: 藝術家出版社. 2012: 6. ISBN 978-986-282-077-3. OCLC 82413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