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修订间差异
小 →top 标签:2017年版源代码编辑 |
小 回退36.230.231.5(討論)做出的1次編輯 |
||
(未显示11个用户的37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about|佛教概念“波罗蜜”中最主要的六种在大乘佛教中的解说|“波罗蜜”的内涵以及在南传菩萨道中的解说|波罗密}} |
|||
⚫ | |||
{{Otheruses|subject=佛教术语“六度”|other=六度音|六度音程}} |
|||
{{Parami|float=right}} |
{{Parami|float=right}} |
||
{{佛教}} |
{{佛教}} |
||
'''六度'''({{lang-sa|{{IAST|ṣaḍ-pāramitā}}}} |
'''六度'''({{lang-sa|{{IAST|ṣaḍ-pāramitā}}}})即'''六[[波羅密]]''',為[[佛教]]术语,指六種[[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被認為行之可渡生死苦惱大海,到達[[涅槃]]安樂彼岸。 |
||
== 概论 == |
== 概论 == |
||
「[[波羅密]]」意譯作「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ref>《[[大智度論]]》(卷十二):「波羅,秦言彼岸。密,秦言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復次,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此六波羅密,能令人渡慳貪等煩惱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羅密。」<br/> |
|||
天台智者《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一者、諸經論中多翻為到彼岸。二、摩訶衍論中別翻-{云}-事究竟。三、瑞應經中翻-{云}-度無極……言到彼岸者: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菩薩以無相妙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度涅槃彼岸,故知約理定以明波羅密。言事究竟者:即是菩薩大悲為眾生,遍修一切事行滿足故。摩訶衍-{云}-:『菩薩因禪能究竟眾事,禪在菩薩心中,名波羅密』。此據事行說波羅密。言度無極者:通論事理,悉有幽遠之義。合而言之,故-{云}-度無極。此約事理行滿說波羅密。」 |
|||
</ref>、'''度无极'''、'''度'''、'''[[波罗密|波羅蜜]]'''、'''[[波罗密|波羅蜜多]]'''、'''播罗弭多''';度即渡,字面意思是渡过水-{面}-,謂菩薩從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習善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靜慮)、智慧」六度萬行為筏,渡脫於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ref>《[[俱舍论]]》(十八卷):“我释迦菩萨、于何位中,何波罗密多、修习圆满?颂曰:但由悲普施,被折身无忿,赞叹底沙佛,次无上菩提,六波罗密多、于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圆满。论曰:若时、菩萨普于一切,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舍、但由悲心;非自希求胜生差别。齐此、布施波罗密多修习圆满。若时、菩萨被析身支,虽未离欲贪;而心无少忿。齐此、戒忍波罗密多修习圆满。若时、菩萨勇猛精进,因行遇见底沙如来、坐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专诚瞻仰,忘下一足,经七昼夜,无怠净心。以妙伽他、赞彼佛曰: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如是赞已;便超九劫。齐此、精进波罗密多修习圆满。若时、菩萨处金刚座,将登无上正等菩提,次无上觉前,住金刚喻定。齐此、定慧波罗密多修习圆满。能到自所往圆德彼岸故;此六名曰波罗密多。”</ref><ref>《[[大乘义音]]》(卷十二):“波罗密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ref>。六渡包括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由於具體行門很多,故又「萬行」,俱称爲'''六度万行'''。六度萬行尚有「內、外」門之分,未悟真心前多依「事相」修,名為外門,悟明真心後方能「稱理修行六度」,稱為「內門廣修六度萬行」。<ref>《成唯識論觀心法要》卷9</ref> |
|||
</ref><ref>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致,而都是稱之為波羅密多(或簡譯為「波羅密」)的。波羅密多(pāramitā),譯義為「度」,「到彼岸」。《大智度論》說:「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附注說:「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在一般習用語言中,波羅密多有「究竟」、「完成」的意義。如《中部.不斷經》,稱讚舍利弗(Śāriputra),於戒、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得究竟就是 pāramippatta 的義譯。所以,波羅密多是可用於果位的。這是修行所成就的,從此到彼的實踐道,也就名為波羅密多,是「因得果名」。這是能到達究竟的,成為菩薩行的通稱。」</ref>,簡稱「度」。或音譯作「波羅密多」、「播囉弭跢」、「播囉弭諦」。按[[龍樹]]《寶行王正論》,有六種波羅密統攝[[大乘]]義:[[佈施]]、[[持戒]]為利他,[[忍辱]]、[[精進]]為自利,[[禪定]]、[[智慧 (佛教)|智慧]]為[[解脫]]<ref>《寶行王正論》:「由施戒利他 忍進為自利 定慧脫自他 略攝大乘義 略說佛正教 謂解脫自他 此六度為藏 何人能撥此」</ref>。此六波羅密為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又統攝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俱称爲'''六度萬行'''。 |
|||
[[釋迦牟尼佛]]為菩薩時,由「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 (佛教)|悲心]]」而圓滿布施度,由「布施身體,心無少忿」而圓滿持戒、忍辱度,由「勇猛精進菩薩行,遇[[提舍佛|底沙佛]],專誠瞻仰以頌讚彼」而圓滿精進度,由「坐[[菩提樹]]下,將登[[無上正等正覺]]前,住金剛喻[[三昧|定]]」而圓滿[[禪那|定]]、慧度<ref>《[[俱舍论]]》(十八卷):“我釋迦菩薩於何位中何波羅密多修習圓滿?頌曰:但由悲普施,被析身無忿,讚歎底沙佛,次無上菩提,六波羅密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圓滿。論曰:若時菩薩普於一切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非自希求勝生差別,齊此布施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被析身支,雖未離欲貪而心無少忿,齊此戒忍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勇猛精進因行,遇見底沙如來坐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於常,專誠瞻仰忘下一足,經七晝夜無怠,淨心以妙伽他讚彼佛……如是讚已便超九劫,齊此精進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處金剛座,將登無上正等菩提,次無上覺前住金剛喻定,齊此定慧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能到自所往至圓德彼岸,故此六名曰波羅密多。”</ref>。 |
|||
⚫ | |||
「六度」互相含攝,且被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能對治貪等六種煩惱,其內容如下: |
|||
=== 布施 === |
=== 布施 === |
||
{{main|布施}} |
{{main|布施}} |
||
[[布施]](檀波罗密、檀那波罗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 |
[[布施]](檀波罗密、檀那波罗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財布施]])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法布施]])和消除恐懼([[無畏布施]])。能長養[[慈悲]]心、對治“[[貪 (佛教)|貪]]”。 |
||
=== 持戒 === |
=== 持戒 === |
||
{{main|持戒}} |
{{main|持戒}} |
||
[[持戒]](-{zh-hans:尸波罗密、[[尸罗]]波罗密; zh-hant:尸波羅密、[[尸羅]]波羅密;}-):大乘 |
[[持戒]](-{zh-hans:尸波罗密、[[尸罗]]波罗密; zh-hant:尸波羅密、[[尸羅]]波羅密;}-):大乘教義中除[[佛教制度|四眾]]之根本律儀(攝律儀戒),尚有[[菩薩戒]]。菩薩三聚淨戒之其他二者,為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 (佛教)|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 (佛教)|善]];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
||
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
|||
=== 忍辱 |
=== 忍辱 === |
||
{{main|忍辱}} |
{{main|忍辱}} |
||
[[忍辱]](羼提波罗密)《[[金刚经]]》「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包括「生忍」和「法忍」及「[[無生法忍]]」<ref>《大智度論》</ref>,其为菩萨能在「位高時不傲慢放縱」、「被侮辱時不屈/居於怨恨」以及「外界現象變化時不會痛苦煩擾」等不生[[瞋 (佛教)|瞋]]業<ref>《[[出六度集经]]》曰“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ref><ref>《[[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ref>。但忍辱只能對治「自身的瞋恚(即自身造成的瞋礙)」,而不能對治「他人的瞋恚(即他人造成的瞋礙)」,且單單只會「忍辱」並沒真的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而真正要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則是需要輔助六度中除「忍辱」的另外五度<ref>《[[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中除前例「忍辱」段敍述外全部內容,在此舉例「精進」段敍述:「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ref>。故佛陀說的「忍辱」,並不是真的叫人「只會忍辱」<ref>《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ref>。 |
|||
[[忍辱]](羼提波罗密)《[[金刚经]]》:「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包括生忍和法忍:其为菩萨能忍受一切有情侮辱而不生瞋業《[[金刚经]]》:“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以及外界的寒热饥渴等《[[出六度集经]]》:“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遗教经]]》:“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能除去[[五毒]]中的“瞋”。 |
|||
南传菩萨道亦译为“忍耐”。 |
|||
=== 精進 === |
=== 精進 === |
||
{{main|精進}} |
{{main|精進}} |
||
[[精進]](毗梨耶波罗密): |
[[精進]](毗梨耶波罗密):包括以心靈思想与以身體力行去精进,「思考何為善法、何者可成善法」(禪定),並「實踐並修正」(持戒)、「護持」(忍辱)、「分享」(布施)善法,以增進「智慧」(般若)。精進修持其餘五度,以勤断惡源。精進对治怠惰、懈怠。<ref>《[[大智度论]]》(卷八十):“精进者,谓心练于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为身精进;断悭贪等-{惡}-心,使不得入者,为心精进。</ref> |
||
=== 禪定 === |
=== 禪定 === |
||
{{main|禪 |
{{main|禪那}} |
||
[[禪定]](禅波罗密、 |
[[禪定]](禅波罗密、禅那波罗密):入[[三摩地]],心無雜念,身心[[輕安]],能對治心散亂。 |
||
南传菩萨道据《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有禅定,现代一般无禅定,替之以“[[出離]]”。 |
|||
=== 般若 === |
=== 般若 === |
||
{{main|般若}} |
{{main|般若}} |
||
[[般若]](智慧、般若波罗密)破除[[無明]],遠離[[煩惱]]、[[邪見]]而得[[自在]]。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對治“[[愚痴|痴]]” |
|||
[[般若]](智慧、般若波罗密):不應觀「一切佛法」「有分別」「是行般若波羅蜜多」「是修般若波羅蜜多」。也就是深入修行一切佛法無分別心(的能力或觀念)。 |
|||
==其他== |
==其他== |
||
{{main|波 |
{{main|波羅密}} |
||
* [[說一切有部]][[毘婆沙]]師立四種波羅密<ref>《[[大毘婆沙論]]》:「菩薩經[[三大阿僧祇劫|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密多,戒波羅密多,精進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外國師說:有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密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慮攝在般若,戒、慧滿時即名彼滿故。復有別說: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聞及忍。……此二亦在前四中攝,忍如前說,聞攝在慧。雖諸功德皆可名為波羅密多,而依顯了增上義說,故唯有四。」</ref>: 布施、 持戒(攝忍辱)、 精進、 般若(攝禪定、多聞)。 |
|||
北传十波羅蜜為六波羅蜜後加了「'''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稱爲[[波羅密|十度]]。 |
|||
* [[南傳上座部]],立十種波羅密<ref>《[[解脫道論]]》:「觀凡夫根念根所,初慈哀世間。我已得脫,當令彼脫。我已得調,當令彼調。我已得安,當令彼安。我已入涅槃,當令彼入涅槃。施、戒、[[出離|出]]、忍、[[諦]]、[[決意|受持]]、[[慈]]、[[捨]]、精進、智慧,皆令滿足。」</ref><ref>{{cite book|editor=The Ven. Mingun Sayadaw|title=南傳菩薩道|url=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1.htm|access-date=2020-05-30|archive-date=2020-12-0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5220634/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1.htm|dead-url=no}}</ref>:布施、持戒、出離、忍辱、諦(真實)、受持(決意)、慈、捨、精進、般若(智慧)。 |
|||
[[上座部佛教]]亦類似於六波羅蜜的修行法門稱「[[波罗密#.E4.B8.8A.E5.BA.A7.E9.83.A8.E4.BD.9B.E6.95.99|十波罗密多]]」,加以「'''真實([[諦 (佛教)|真諦]];Sacca)、[[決意]](Adhiṭṭhāna)、[[慈 (佛教)|慈]](Mettā)、[[捨 (佛教)|捨]](Upekkha)'''」四波羅蜜。 |
|||
⚫ | * [[說出世部]]所誦《{{tsl|en|Mahāvastu|大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俱舍論]]》,[[大乘佛教]]經論,立六種波羅密<ref name="波羅密">{{cite book|author1=印順|title=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項 菩薩行──波羅密多|url=http://yinshun-edu.org.tw/en/book/export/html/3404|access-date=2020-05-30|archive-date=2020-12-0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5220621/http://yinshun-edu.org.tw/en/book/export/html/3404|dead-url=no}}</ref>: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等)的十波羅密,為六波羅密又加:[[方便 (佛教)|方便]]、[[願 (佛教)|願]]、[[力 (佛教)|力]]、[[智 (佛教)|智]]<ref name="diff">[[無著]]《[[显扬圣教论]]》(卷三):“波羅密多者,謂十波羅密多,廣說如經。一、施波羅密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知果]]。如施波羅密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此中差別者,第二戒波羅密多,謂或因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第三忍波羅密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損害事攝諸有情。第四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向專修諸善。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緣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第六慧波羅密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第七善巧方便波羅密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第八願波羅密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為性。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咸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第九力波羅密多,謂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密多。第十智波羅密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密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依此慧故,而諸菩薩速能發起[[出世間|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密多。如是十波羅密多,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若增上者,施波羅密多唯在[[十地|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密多在第十地應知。”</ref>。 |
||
== 參考文獻 == |
== 參考文獻 == |
||
{{Wikisourceshas|佛學大辭典/到彼岸|佛學大辭典/五度|佛學大辭典/六度}} |
{{Wikisourceshas|佛學大辭典/到彼岸|佛學大辭典/五度|佛學大辭典/六度}} |
||
{{Reflist}} |
{{Reflist|2}} |
||
[[Category:佛教名數6]] |
2023年12月27日 (三) 03:57的最新版本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六度(梵語:ṣaḍ-pāramitā)即六波羅密,為佛教术语,指六種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被認為行之可渡生死苦惱大海,到達涅槃安樂彼岸。
概论
[编辑]「波羅密」意譯作「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1][2],簡稱「度」。或音譯作「波羅密多」、「播囉弭跢」、「播囉弭諦」。按龍樹《寶行王正論》,有六種波羅密統攝大乘義:佈施、持戒為利他,忍辱、精進為自利,禪定、智慧為解脫[3]。此六波羅密為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又統攝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俱称爲六度萬行。
釋迦牟尼佛為菩薩時,由「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而圓滿布施度,由「布施身體,心無少忿」而圓滿持戒、忍辱度,由「勇猛精進菩薩行,遇底沙佛,專誠瞻仰以頌讚彼」而圓滿精進度,由「坐菩提樹下,將登無上正等正覺前,住金剛喻定」而圓滿定、慧度[4]。
布施
[编辑]布施(檀波罗密、檀那波罗密):指把自身所擁有或所知道的施予他人。除了財物的布施(財布施)外,還包括佛法的傳揚(法布施)和消除恐懼(無畏布施)。能長養慈悲心、對治“貪”。
持戒
[编辑]持戒(尸波罗密、尸罗波罗密):大乘教義中除四眾之根本律儀(攝律儀戒),尚有菩薩戒。菩薩三聚淨戒之其他二者,為攝善法戒與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諸惡;攝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饒益有情戒是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
忍辱
[编辑]忍辱(羼提波罗密)《金刚经》「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包括「生忍」和「法忍」及「無生法忍」[5],其为菩萨能在「位高時不傲慢放縱」、「被侮辱時不屈/居於怨恨」以及「外界現象變化時不會痛苦煩擾」等不生瞋業[6][7]。但忍辱只能對治「自身的瞋恚(即自身造成的瞋礙)」,而不能對治「他人的瞋恚(即他人造成的瞋礙)」,且單單只會「忍辱」並沒真的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而真正要完成修成正果或解決問題則是需要輔助六度中除「忍辱」的另外五度[8]。故佛陀說的「忍辱」,並不是真的叫人「只會忍辱」[9]。
精進
[编辑]精進(毗梨耶波罗密):包括以心靈思想与以身體力行去精进,「思考何為善法、何者可成善法」(禪定),並「實踐並修正」(持戒)、「護持」(忍辱)、「分享」(布施)善法,以增進「智慧」(般若)。精進修持其餘五度,以勤断惡源。精進对治怠惰、懈怠。[10]
禪定
[编辑]禪定(禅波罗密、禅那波罗密):入三摩地,心無雜念,身心輕安,能對治心散亂。
般若
[编辑]般若(智慧、般若波罗密)破除無明,遠離煩惱、邪見而得自在。有「緣世俗諦慧、緣勝義諦慧、緣饒益有情慧」三種,能對治“痴”
其他
[编辑]- 說出世部所誦《大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俱舍論》,大乘佛教經論,立六種波羅密[14]: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等)的十波羅密,為六波羅密又加:方便、願、力、智[15]。
參考文獻
[编辑]- ^ 《大智度論》(卷十二):「波羅,秦言彼岸。密,秦言到。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復次,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此六波羅密,能令人渡慳貪等煩惱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羅密。」
天台智者《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一者、諸經論中多翻為到彼岸。二、摩訶衍論中別翻云事究竟。三、瑞應經中翻云度無極……言到彼岸者: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為中流。菩薩以無相妙慧,乘禪定舟航,從生死此岸,度涅槃彼岸,故知約理定以明波羅密。言事究竟者:即是菩薩大悲為眾生,遍修一切事行滿足故。摩訶衍云:『菩薩因禪能究竟眾事,禪在菩薩心中,名波羅密』。此據事行說波羅密。言度無極者:通論事理,悉有幽遠之義。合而言之,故云度無極。此約事理行滿說波羅密。」 - ^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致,而都是稱之為波羅密多(或簡譯為「波羅密」)的。波羅密多(pāramitā),譯義為「度」,「到彼岸」。《大智度論》說:「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附注說:「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在一般習用語言中,波羅密多有「究竟」、「完成」的意義。如《中部.不斷經》,稱讚舍利弗(Śāriputra),於戒、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得究竟就是 pāramippatta 的義譯。所以,波羅密多是可用於果位的。這是修行所成就的,從此到彼的實踐道,也就名為波羅密多,是「因得果名」。這是能到達究竟的,成為菩薩行的通稱。」
- ^ 《寶行王正論》:「由施戒利他 忍進為自利 定慧脫自他 略攝大乘義 略說佛正教 謂解脫自他 此六度為藏 何人能撥此」
- ^ 《俱舍论》(十八卷):“我釋迦菩薩於何位中何波羅密多修習圓滿?頌曰:但由悲普施,被析身無忿,讚歎底沙佛,次無上菩提,六波羅密多,於如是四位,一二又一二,如次修圓滿。論曰:若時菩薩普於一切能施一切乃至眼髓,所行惠捨但由悲心,非自希求勝生差別,齊此布施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被析身支,雖未離欲貪而心無少忿,齊此戒忍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勇猛精進因行,遇見底沙如來坐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於常,專誠瞻仰忘下一足,經七晝夜無怠,淨心以妙伽他讚彼佛……如是讚已便超九劫,齊此精進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若時菩薩處金剛座,將登無上正等菩提,次無上覺前住金剛喻定,齊此定慧波羅密多修習圓滿。能到自所往至圓德彼岸,故此六名曰波羅密多。”
- ^ 《大智度論》
- ^ 《出六度集经》曰“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谓于恭敬供养中。不生憍逸。于嗔骂打害中。不生怨恨也;二者法忍。谓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恼害之时。能安能忍。”
- ^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憙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 ^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之中除前例「忍辱」段敍述外全部內容,在此舉例「精進」段敍述:「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 ^ 《大智度论》(卷八十):“精进者,谓心练于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为身精进;断悭贪等惡心,使不得入者,为心精进。
- ^ 《大毘婆沙論》:「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密多,戒波羅密多,精進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外國師說:有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密多即前四所攝,謂忍攝在戒中,靜慮攝在般若,戒、慧滿時即名彼滿故。復有別說:六波羅密多,謂於前四加聞及忍。……此二亦在前四中攝,忍如前說,聞攝在慧。雖諸功德皆可名為波羅密多,而依顯了增上義說,故唯有四。」
- ^ 《解脫道論》:「觀凡夫根念根所,初慈哀世間。我已得脫,當令彼脫。我已得調,當令彼調。我已得安,當令彼安。我已入涅槃,當令彼入涅槃。施、戒、出、忍、諦、受持、慈、捨、精進、智慧,皆令滿足。」
- ^ The Ven. Mingun Sayadaw (编). 南傳菩薩道. [2020-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 ^ 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項 菩薩行──波羅密多. [2020-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 ^ 無著《显扬圣教论》(卷三):“波羅密多者,謂十波羅密多,廣說如經。一、施波羅密多,謂依菩提心,悲為導首,十種法行助善修治,七種通達為堅固根,或因資財、或因正法、或因無畏,五種功德大我所攝性,一無著故捨、二不觀故捨、三無失故捨、四無分別故捨、五迴向故捨。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以資生具攝諸有情,及由親近多修習故,令彼資糧圓滿,當成無上正遍知果。如施波羅密多,如是戒乃至慧應知。此中差別者,第二戒波羅密多,謂或因息離不善、或因攝受善法、或因利益有情,律儀戒所攝身語意業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不恚不惱攝諸有情。第三忍波羅密多,謂或因忍受他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諸苦不亂性、或因審察諸法正慧性。由此行故,諸菩薩以忍受一切不饒益事及損害事攝諸有情。第四勤波羅蜜多,謂或因被發心鎧、或因方便加行、或因利益有情,相續純熟心勇猛性,為欲引生一切善根。由此行故,而諸菩薩雖未伏惑,而能一向專修諸善。第五靜慮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心住一緣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伏諸煩惱令住不現行法。第六慧波羅密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發起功德、或因利益有情,簡擇諸法性。由此行故,而諸菩薩永斷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種子。第七善巧方便波羅密多,謂諸菩薩以此方便,或由隨順、或由違逆、或由不同意樂、或由作恩報恩、或由威逼、或由清淨,以三種利益攝諸有情,於種種善處令受、令調、令安住、令成立。第八願波羅密多,謂諸菩薩中隨有其一為性。懈怠煩惱多故,遂發正願而修諸善,令我未來獲得自性勇猛正勤,煩惱微薄。由此因故,於餘生中如所發求咸果其願,於修善法得強盛力。第九力波羅密多,謂諸菩薩由於所修善法得強盛力,依此力故速疾發起靜慮波羅密多。第十智波羅密多,謂諸菩薩於菩薩藏靜慮波羅密多所攝法則智所引世間慧。依此慧故,而諸菩薩速能發起出世無分別不住流轉寂滅道所攝慧波羅密多。如是十波羅密多,於一切地中皆具修習。若增上者,施波羅密多唯在初地,如其次第乃至智波羅密多在第十地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