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七氧化二铼: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P-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标点符号标准化(程序版本:1.03)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7个用户的2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eTA
{{Chembox new
|G1=Chemistry
}}
{{Chembox
| Name = 七氧化二铼
| Name = 七氧化二铼
| ImageFile =
| ImageFile = Kristallstruktur Rhenium(VII)-oxid.png
<!-- | ImageSize = 200px -->
<!-- | ImageSize = 200px -->
| ImageName = 七氧化二铼
| ImageName = 七氧化二铼
| ImageFile2 = Rhenium_heptoxide.png
| IUPACName = Rhenium(VII) oxide
| IUPACName = Rhenium(VII) oxide
| OtherNames = 氧化铼(VII)
| OtherNames = 氧化铼(VII)
| Section1 = {{Chembox Identifiers
|Section1={{Chembox Identifiers
| CASNo_Ref = {{cascite|correct|CAS}}
| CASNo = 1314-68-7
| CASNo = 1314-68-7
| PubChem = 123106
| InChI = 1S/7O.2Re
| SMILES = O=[Re](=O)(=O)O[Re](=O)(=O)=O
}}
}}
| Section2 = {{Chembox Properties
|Section2 = {{Chembox Properties
| Formula = Re<sub>2</sub>O<sub>7</sub>
| Formula = Re<sub>2</sub>O<sub>7</sub>
| MolarMass = 484.410
| MolarMass = 484.410
第24行: 第32行:
}}
}}
}}
}}
'''七氧化二铼'''是[[铼]](VII)的[[氧化物]],[[化学式]]为[[铼|Re]]<sub>2</sub>[[氧|O]]<sub>7</sub>。
'''七氧化二铼''',又稱'''氧化铼(VII)'''或'''高铼酸酐''',是[[铼]]最常見的[[氧化物]],[[化学式]]为[[铼|Re]]<sub>2</sub>[[氧|O]]<sub>7</sub>,為揮發性黃色晶體


==结构==
== 结构 ==
[[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七氧化二铼晶体中,一个铼原子以扭曲的八面体与氧原子配位,一个铼原子以四面体与氧原子配位。八面体与四面体结构共用一个顶点,八面体还和另一个八面体共边相连。气态时,七氧化二铼以分子存在,存在两个ReO<sub>4</sub>四面体结构,共用一个顶点。<ref>Wells, A.F. (1984) 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ISBN 0-19-855370-6.</ref>
[[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七氧化二铼晶体中,一个铼原子以扭曲的八面体与氧原子配位,一个铼原子以四面体与氧原子配位。八面体与四面体结构共用一个[[頂點 (分子構型)|顶点]],八面体还和另一个八面体共边相连。气态时,七氧化二铼以分子存在,存在两个ReO<sub>4</sub>四面体结构,共用一个[[頂點 (分子構型)|顶点]]。<ref>Wells, A.F. (1984) 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ISBN 0-19-855370-6.</ref>


==制取==
== 制取 ==
金属[[铼]]于150°C以上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或[[二氧化铼]]在空气中强热都能生成七氧化二铼,氧浓度较低时还可观察到红色[[三氧化铼]]的生成。此外,金属铼与[[过氧化氢]]作用制得[[高铼酸]]溶液,然后与[[五氧化二磷]]在真空下共热,便会有七氧化二铼升华出来。
金属[[铼]]于150°C以上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或[[二氧化铼]]在空气中强热都能生成七氧化二铼,氧浓度较低时还可观察到红色[[三氧化铼]]的生成。此外,金属铼与[[过氧化氢]]作用制得[[高铼酸]]溶液,然后与[[五氧化二磷]]在真空下共热,便会有七氧化二铼升华出来。


七氧化二铼可通过真空升华进行提纯,制成黄色的大的角状晶体。
七氧化二铼可通过真空升华进行提纯,制成黄色的大的角状晶体。


==反应==
== 反应 ==
七氧化二铼溶于水生成[[高铼酸]]溶液:
七氧化二铼溶于水生成[[高铼酸]]溶液:
:Re<sub>2</sub>O<sub>7</sub> + 2 H<sub>2</sub>O → Re<sub>2</sub>O<sub>7</sub><sup>.</sup>2 H<sub>2</sub>O
:Re<sub>2</sub>O<sub>7</sub> + 2 H<sub>2</sub>O → Re<sub>2</sub>O<sub>7</sub>·2 H<sub>2</sub>O
用[[氢气]]还原可依次得到[[二氧化铼]]和金属[[铼]],与干燥的[[硫化氢]]作用生成[[七硫化二铼]]。
用[[氢气]]还原可依次得到[[二氧化铼]]和金属[[铼]],与干燥的[[硫化氢]]作用生成[[七硫化二铼]]。


七氧化二铼可用于合成[[甲基三氧化铼]]("MTO"),后者是新型的高效[[催化剂]]。<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W. A. Herrmann and F. E. Kuhn | title = Organorhenium Oxides | year = 1997 | journal = [[Acc. Chem. Res.]] | volume = 30 | issue = 4 | pages = 169–180 | doi=10.1021/ar9601398}}</ref>
七氧化二铼可用于合成[[甲基三氧化铼]]("MTO"),后者是新型的高效[[催化剂]]。<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W. A. Herrmann and F. E. Kuhn | title = Organorhenium Oxides | year = 1997 | journal = [[Acc. Chem. Res.]] | volume = 30 | issue = 4 | pages = 169–180 | doi=10.1021/ar9601398}}</ref>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reflist}}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铼化合物}}
</div>
{{氧化物}}


[[Category:化物]]
[[Category:七价铼物]]
[[Category:铼化合物]]
[[Category:酸性氧化物]]
[[Category:酸性氧化物]]
[[Category:氢化催化剂]]


{{无机化合物小作品}}
[[de:Rhenium(VII)-oxid]]
[[en:Rhenium(VII) oxide]]
[[sv:Rhenium(VII)oxid]]

2023年12月29日 (五) 17:38的最新版本

七氧化二铼
IUPAC名
Rhenium(VII) oxide
别名 氧化铼(VII)
识别
CAS号 1314-68-7  checkY
PubChem 123106
SMILES
 
  • O=[Re](=O)(=O)O[Re](=O)(=O)=O
InChI
 
  • 1S/7O.2Re
性质
化学式 Re2O7
摩尔质量 484.410 g·mol⁻¹
外观 黄色结晶性粉末
密度 6.103 g/cm3 (固)
熔点 360 °C
沸点 升华
危险性
欧盟分类 未列明
相关物质
相关化学品 七氧化二锰七氧化二锝高铼酸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七氧化二铼,又稱氧化铼(VII)高铼酸酐,是最常見的氧化物化学式Re2O7,為揮發性黃色晶體。

结构

[编辑]

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七氧化二铼晶体中,一个铼原子以扭曲的八面体与氧原子配位,一个铼原子以四面体与氧原子配位。八面体与四面体结构共用一个顶点,八面体还和另一个八面体共边相连。气态时,七氧化二铼以分子存在,存在两个ReO4四面体结构,共用一个顶点[1]

制取

[编辑]

金属于150°C以上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或二氧化铼在空气中强热都能生成七氧化二铼,氧浓度较低时还可观察到红色三氧化铼的生成。此外,金属铼与过氧化氢作用制得高铼酸溶液,然后与五氧化二磷在真空下共热,便会有七氧化二铼升华出来。

七氧化二铼可通过真空升华进行提纯,制成黄色的大的角状晶体。

反应

[编辑]

七氧化二铼溶于水生成高铼酸溶液:

Re2O7 + 2 H2O → Re2O7·2 H2O

氢气还原可依次得到二氧化铼和金属,与干燥的硫化氢作用生成七硫化二铼

七氧化二铼可用于合成甲基三氧化铼("MTO"),后者是新型的高效催化剂[2]

参考资料

[编辑]
  1. ^ Wells, A.F. (1984) 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ISBN 0-19-855370-6.
  2. ^ W. A. Herrmann and F. E. Kuhn. Organorhenium Oxides. Acc. Chem. Res. 1997, 30 (4): 169–180. doi:10.1021/ar960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