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民主聯盟:修订间差异
Jeffchu2014(留言 | 贡献) : // Edit via Wikiplus |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not|黄背心运动}} |
{{not|黄背心运动}} |
||
[[File:Siamsquare anti thaksin protesters.jpg|thumb|人民民主聯盟人士在暹羅廣場遊行]] |
[[File:Siamsquare anti thaksin protesters.jpg|thumb|人民民主聯盟人士在暹羅廣場遊行]] |
||
'''人民民主聯盟'''([[泰文]]:{{lang|th|พันธมิตรประชาชนเพื่อประชาธิปไตย}};People's Alliance for Democracy,簡稱PAD)是[[泰國]]的政治組織,成立於2005年,是抗議[[塔克辛]]總理政府的聯盟。它的領導層有華裔[[傳媒]]大亨[[林明達 (1947年11月)|林明達]]({{lang|th|สนธิ ลิ้มทองกุล}})及退伍[[軍官]][[盧金河]]({{lang|th|จำลอง ศรีเมือง}},Chamlong Srimuang)。它在泰國2005年至2006年、2008年的政治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常穿著黃色示威,所以又稱為「'''黃衫軍'''」 |
'''人民民主聯盟'''([[泰文]]:{{lang|th|พันธมิตรประชาชนเพื่อประชาธิปไตย}};People's Alliance for Democracy,簡稱PAD)是[[泰國]]的政治組織,成立於2005年,是抗議[[塔克辛]]總理政府的聯盟。它的領導層有華裔[[傳媒]]大亨[[林明達 (1947年11月)|林明達]]({{lang|th|สนธิ ลิ้มทองกุล}})及退伍[[軍官]][[盧金河]]({{lang|th|จำลอง ศรีเมือง}},Chamlong Srimuang)。它在泰國2005年至2006年、2008年的政治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常穿著黃色示威,所以又稱為「'''黃衫軍'''」。 |
||
人民民主聯盟主要由曼谷及南部的中產階層組成,與塔克辛及其盟友主要得到北部及東北部農民支持形成強烈對比。人民民主聯盟宣稱擁護[[泰國王室]],而黃色是王室的象徵顏色,所以人民民主聯盟的支持者在集會時通常身穿黃色衣服。 |
人民民主聯盟主要由曼谷及南部的中產階層組成,與塔克辛及其盟友主要得到北部及東北部農民支持形成強烈對比。人民民主聯盟宣稱擁護[[泰國王室]],而黃色是王室的象徵顏色,所以人民民主聯盟的支持者在集會時通常身穿黃色衣服。 |
||
雖然塔克辛政府在2006年9月被政變推翻,但塔克辛在[[農村|農村地區]]仍然廣受支持。新憲法生效後,親塔克辛的[[人民力量黨]]在2007年12月的國會選舉中取得下議院接近半數議席,成為新一屆下議院的最大黨。人民力量黨隨後與幾個小黨合作,組成了新政府。人民民主聯盟不滿意新政府,再次發起抗議活動。 |
雖然塔克辛政府在2006年9月被[[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政變]]推翻,但塔克辛在[[農村|農村地區]]仍然廣受支持。新憲法生效後,親塔克辛的[[人民力量黨 (泰國)|人民力量黨]]在2007年12月的國會選舉中取得下議院接近半數議席,成為新一屆下議院的最大黨。人民力量黨隨後與幾個小黨合作,組成了新政府。人民民主聯盟不滿意新政府,再次發起抗議活動。 |
||
人民民主聯盟認為農民容易被收買,提出要改變泰國現行的民主-{制}-度,反對國會下議院議席全由民選產生,主張70%議席由委任-{制}-產生,其餘30%才由民選產生。<ref>《美國促民主解危 反對派要政-{制}-開倒車》,香港《蘋果日報》,2008年8月31日。</ref><ref>[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5/today-int4.htm 《反擊民粹 民盟冀望重返委任-{制}-》] {{Wayback|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5/today-int4.htm |date=20080915173825 }},台灣《自由時報》電子版,2008年9月5日。</ref> |
人民民主聯盟認為農民容易被收買,提出要改變泰國現行的民主-{制}-度,反對國會下議院議席全由民選產生,主張70%議席由委任-{制}-產生,其餘30%才由民選產生。<ref>《美國促民主解危 反對派要政-{制}-開倒車》,香港《蘋果日報》,2008年8月31日。</ref><ref>[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5/today-int4.htm 《反擊民粹 民盟冀望重返委任-{制}-》] {{Wayback|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sep/5/today-int4.htm |date=20080915173825 }},台灣《自由時報》電子版,2008年9月5日。</ref> |
||
2008年9月[[沙馬]]總理下台後,由塔克辛的妹夫[[頌猜]]繼任總理,人民民主聯盟繼續抗爭,務求逼使頌猜辭職。2008年11月,人民民主聯盟動員示威者佔據了曼谷兩個主要機場,嚴重打擊了泰國經濟及對外形象,素來同情反對派的《[[曼谷郵報]]》也批評人民民主聯盟無法無天,行徑形同恐怖主義。<ref>[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956371/1.html 《泰傳媒轟示威者》] {{Wayback|url=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956371/1.html |date=20110711030446 }},原載《明報》,2008年11月30日。</ref> |
2008年9月[[沙马·顺达卫|沙馬]]總理下台後,由塔克辛的妹夫[[頌猜]]繼任總理,人民民主聯盟繼續抗爭,務求逼使頌猜辭職。2008年11月,人民民主聯盟動員示威者佔據了曼谷兩個主要機場,嚴重打擊了泰國經濟及對外形象,素來同情反對派的《[[曼谷郵報]]》也批評人民民主聯盟無法無天,行徑形同恐怖主義。<ref>[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956371/1.html 《泰傳媒轟示威者》] {{Wayback|url=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956371/1.html |date=20110711030446 }},原載《明報》,2008年11月30日。</ref> |
||
2008年12月,人民力量黨以及同為執政聯盟的兩黨被[[泰國憲法法院]]下令解散,其領導層被禁止參政5年,頌猜被迫下-{台}-,人民民主聯盟宣佈結束抗爭,同月[[民主黨 (泰國)|民主黨]]的[[阿披實]]獲選為新總理。 |
2008年12月,人民力量黨以及同為執政聯盟的兩黨被[[泰國憲法法院]]下令解散,其領導層被禁止參政5年,頌猜被迫下-{台}-,人民民主聯盟宣佈結束抗爭,同月[[民主黨 (泰國)|民主黨]]的[[阿披實]]獲選為新總理。 |
||
== 相關條目 == |
== 相關條目 == |
||
* [[反獨裁民主聯盟]]( |
* [[反獨裁民主聯盟]](紅衫軍) |
||
*[[素貼]] |
*[[素貼]] |
||
2024年1月10日 (三) 04:06的最新版本
人民民主聯盟(泰文:พันธมิตรประชาชนเพื่อประชาธิปไตย;People's Alliance for Democracy,簡稱PAD)是泰國的政治組織,成立於2005年,是抗議塔克辛總理政府的聯盟。它的領導層有華裔傳媒大亨林明達(สนธิ ลิ้มทองกุล)及退伍軍官盧金河(จำลอง ศรีเมือง,Chamlong Srimuang)。它在泰國2005年至2006年、2008年的政治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常穿著黃色示威,所以又稱為「黃衫軍」。
人民民主聯盟主要由曼谷及南部的中產階層組成,與塔克辛及其盟友主要得到北部及東北部農民支持形成強烈對比。人民民主聯盟宣稱擁護泰國王室,而黃色是王室的象徵顏色,所以人民民主聯盟的支持者在集會時通常身穿黃色衣服。
雖然塔克辛政府在2006年9月被政變推翻,但塔克辛在農村地區仍然廣受支持。新憲法生效後,親塔克辛的人民力量黨在2007年12月的國會選舉中取得下議院接近半數議席,成為新一屆下議院的最大黨。人民力量黨隨後與幾個小黨合作,組成了新政府。人民民主聯盟不滿意新政府,再次發起抗議活動。
人民民主聯盟認為農民容易被收買,提出要改變泰國現行的民主制度,反對國會下議院議席全由民選產生,主張70%議席由委任制產生,其餘30%才由民選產生。[1][2]
2008年9月沙馬總理下台後,由塔克辛的妹夫頌猜繼任總理,人民民主聯盟繼續抗爭,務求逼使頌猜辭職。2008年11月,人民民主聯盟動員示威者佔據了曼谷兩個主要機場,嚴重打擊了泰國經濟及對外形象,素來同情反對派的《曼谷郵報》也批評人民民主聯盟無法無天,行徑形同恐怖主義。[3]
2008年12月,人民力量黨以及同為執政聯盟的兩黨被泰國憲法法院下令解散,其領導層被禁止參政5年,頌猜被迫下台,人民民主聯盟宣佈結束抗爭,同月民主黨的阿披實獲選為新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