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美麗島雜誌: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CommonsDelinker留言 | 贡献
移除臺灣人權景美園區雜誌牆_Wall_of_the_National_Museum_for_Human_Rights_with_short-life_Pro-democratic_Magazines_during_the_martial-law_period_in_TAIWAN.jpg,已被INeverCry刪除:Copyright violation, see [[co...
Gslin留言 | 贡献
 
(未显示27个用户的3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Magazine

| 名稱 = 美麗島雜誌
[[File:美麗島雜誌第一期 Formosa - The Magazine of TAIWAN's Democratic Movement (No. 1).jpg|right|thumb|美麗島雜誌第一期]]
| 原名 = <!-- {{lang|ISO 639語言|原名}} -->
| 通稱 =
| 英文名 = Formosa Magazine
| 標誌 =
| 標誌大小 =
| 圖像 = 美麗島雜誌第一期 Formosa - The Magazine of TAIWAN's Democratic Movement (No. 1).jpg
| 圖像大小 =
| 圖像說明 = 第一期《美麗島雜誌》封面
| 發行期間 =
| editor = [[張俊宏]]
| editor_title = 總編輯
| editor3 = [[許信良]]
| editor_title3 = 社長
| editor2 = [[施明德]]
| editor_title2 = 總經理
| editor4 = [[呂秀蓮]]
| editor_title4 = 副社長
| editor5 = [[林義雄]]
| editor_title5 = 發行管理人
| 類別 = 月刊
| 發行周期 =
| 發行量 =
| 創辦人 = [[黃信介]]
| 出版者 = 美麗島雜誌社
| 實際發行量=
| 滯銷量 =
| 總發行量 = 14万
| 創刊日期 = 1979年
| 首發日期 = {{Start date|1979|08|16|df=yes}}
| 最後發行日期 = 1979年11月
| finalnumber = 总4期
| 公司 =
| 創刊地區 = {{ROC}}(台湾)
| 總部所在地=
| format = 21cm
| 語言 = 繁体中文
| 網站 =
| issn =
| oclc = 7186174
}}
[[File:美麗島雜誌 Formosa - The Magazine of TAIWAN's Democratic Movement.jpg|right|thumb|美麗島雜誌前三期]]
[[File:美麗島雜誌 Formosa - The Magazine of TAIWAN's Democratic Movement.jpg|right|thumb|美麗島雜誌前三期]]
[[File: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JPG|200px|thumb|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列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File: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JPG|200px|thumb|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列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美麗島'''》雜誌<ref>[[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1987年</ref>,創刊於[[1979年]]8月,是[[台灣]][[黨外]]民主運動時期的機關刊物,其組織型態以社務委員的型式組成,多達61人,網羅了全臺各地的黨外人士,以[[黃信介]]為發行人,[[許信良]]為社長,[[黃天福 (台灣)|黃天福]]、[[呂秀蓮]]為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雜誌社成員同年發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歷史上最重要[[政治]]事件之一。
《'''美麗島'''》雜誌<ref>[[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1987年</ref>,創刊於1979年8月,是[[台灣]][[黨外運動]]時期的機關刊物,其組織型態以社務委員的型式組成,多達61人,網羅了全臺各地的黨外人士,以[[黃信介]]為發行人,[[許信良]]為社長,[[黃天福 (台灣)|黃天福]]、[[呂秀蓮]]為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雜誌社成員參與同年發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歷史上最重要[[政治]]事件之一。


==歷史==
==歷史==
1979年5月中,[[黃信介]]申請創辦一份新的雜誌,獲得通過。
[[1979年]]5月中,[[黃信介]]申請創辦一個新的雜誌。[[6月2日]],「美麗島雜誌社」[[台北市]]正式掛牌成立。在[[7月9日]]的會議上,社正式確定[[許信良]]為社長,[[呂秀蓮]]、[[黃天福 (台灣)|黃天福]]擔任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當時美麗島旗下網羅了各派的黨外人士,包括了當時傾向統一的[[社會主義]]團體[[夏潮聯合會]]以及以[[康寧祥]]為代表的穩健派,但是主要還是以施明德等激進派為骨幹。


6月2日,「美麗島雜誌社」在[[台北市]]正式掛牌成立,高雄服務處則位於今日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53號(2004年被[[高雄市政府]]指定為[[高雄市歷史建築]],並在附近設有[[高雄捷運]][[美麗島站]]以茲紀念)<ref>{{cite web|url=http://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cfb7aebc-cacb-427e-a709-00de2dd76b2d|title=美麗島雜誌社|work=高雄市政府文化局|access-date=2015-08-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810091936/http://heritage.khcc.gov.tw/Heritage.aspx?KeyID=cfb7aebc-cacb-427e-a709-00de2dd76b2d|archive-date=2015-08-10|dead-url=yes}}</ref>。
[[9月8日]],《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疑似受到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府]]所指使自稱「[[反共義士]]」的《[[疾風雜誌]]》人員為首的群眾(裡面有[[中興中學]]學生)在館外聚眾抗議,並向館內正在進行酒會的人士投擲石塊、[[電池]]等危險物品,此即所謂[[中泰賓館事件]][[楊祖珺]]在創刊酒會上演唱[[李雙澤]]所作〈[[美麗島 (歌曲)|美麗島]]〉一曲,試圖振奮人心,卻有同志以「並非[[台語]]」、「豬仔歌」為理由反對


在7月9日的會議上,美麗島雜誌社正式確定[[許信良]]為社長,[[呂秀蓮]]、[[黃天福 (台灣)|黃天福]]擔任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當時美麗島雜誌社旗下網羅了各派的黨外人士,包括了當時傾向[[兩岸統一]][[夏潮聯合會]]以及以[[康寧祥]]為代表的穩健派,但是主要還是以施明德等激進派為骨幹。
[[11月14日]],[[施明德]]到[[梧棲]]參加一場聯合祈禱會,在該會中他聽從幾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的建議,決定在[[世界人權日]]當天舉辦大規模紀念活動。在紀念活動舉辦之前,施明德與[[陳菊]]進一步籌組「人權紀念委員會」,打算在當天正式成立。


9月8日,《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疑似受到[[蔣經國政府]]所指使自稱「[[反共義士]]」的《[[疾風雜誌]]》人員為首的群眾(裡面有[[中興中學]]學生)在館外聚眾抗議,並向館內正在進行酒會的人士投擲石塊、[[電池]]等危險物品,拉扯、叫罵,極盡羞辱,從下午開幕鬧到晚上散會還不肯散場。此即所謂[[中泰賓館事件]]。康寧祥回憶,《疾風雜誌》成員為[[王昇]]的羽翼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在[[高雄市]]舉辦紀念世界人權日的群眾大會,發生民眾與憲警的暴力衝突,引發[[美麗島事件]];社務人員多數被捕以[[軍法]]判處重刑,雜誌社也因此遭查封,{{Fact|time=2008-08-16|前後發行共5期}}


11月14日,[[施明德]]到[[梧棲]]參加一場聯合祈禱會,在該會中他聽從幾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的建議,決定在[[世界人權日]]當天舉辦大規模紀念活動。在紀念活動舉辦之前,施明德與[[陳菊]]進一步籌組「人權紀念委員會」,打算在當天正式成立。
==目的==

據[[施明德]]後來在監獄時表示,他是受到[[英國工黨]]歷史的啟發,循[[費邊社]]模式創辦《美麗島雜誌》,目的是「要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主張實行國會全面改選與地方首長改選」。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在[[高雄市]]舉辦紀念[[世界人權日]]的群眾大會,發生民眾與憲警的暴力衝突,引發[[美麗島事件]];社務人員多數被捕以[[軍法]]判處重刑,雜誌社也因此遭查封。

==發行目的==
據[[施明德]]後來在監獄時表示,他是受到[[英國工黨]]歷史的啟發,循[[費邊社]]模式創辦《美麗島雜誌》,目的是「要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主張實行[[中華民國國會在臺灣之全面選舉與罷免|國會全面改選]]與地方首長改選」。


《美麗島雜誌》發刊詞表示:「[[玉山]]蒼蒼,碧海茫茫,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是我們生長的家鄉。我們深愛這片土地及啜飲其乳汁長大的子民,更關懷我們未來共同的命運。同時我們相信,決定我們未來道路和命運,不再是任何政權和這政權所豢養之文人的權利,而是我們所有人民大眾的權利。」該刊在全台灣各大城市分別設立分社及服務處,實質上等同地方黨部;而且每在一地成立服務處,便在該地展開群眾性演講會,因此是一份走群眾路線的刊物。
《美麗島雜誌》發刊詞表示:「[[玉山]]蒼蒼,碧海茫茫,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是我們生長的家鄉。我們深愛這片土地及啜飲其乳汁長大的子民,更關懷我們未來共同的命運。同時我們相信,決定我們未來道路和命運,不再是任何政權和這政權所豢養之文人的權利,而是我們所有人民大眾的權利。」該刊在全台灣各大城市分別設立分社及服務處,實質上等同地方黨部;而且每在一地成立服務處,便在該地展開群眾性演講會,因此是一份走群眾路線的刊物。


==發行量==
==發行量==
《美麗島》雜誌創刊號發行約10萬冊,第2期約9萬冊,第3期約11萬冊,第4期約14萬冊,為[[台灣]]史上單期發行量最多的政論性雜誌。
《美麗島》雜誌創刊號發行約10萬冊,第2期約9萬冊,第3期約11萬冊,第4期約14萬冊,為台灣史上單期發行量最多的政論性雜誌。

另外,2019年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40周年,[[蘋果日報 (台灣)|蘋果日報]]發行《美麗島》雜誌復刻本紀念專刊「民主之春 — 美麗島事件40周年」。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ommons cat|Formosa Magazine}}
{{Reflist}}
{{Reflist}}
*沈超群(2007.04),[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0B619prHlZ-fqR2VyaXVoVElnLVU 〈白色恐怖與新聞自由─政經氛圍與黨外雜誌傳承的系譜(1950-1980)]〉,《史轍》,3:141-180,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系出版。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409000005 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Wayback|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40409000005 |date=20190117065955 }}


== 相關連結 ==
[[Category:台灣戰後時期]]

[[Category:灣已停刊雜誌]]
* [[美麗島事件]]
* [[黨外運動]]

[[Category:美麗島事件]]
[[Category:灣已停刊雜誌]]
[[Category:政論雜誌]]
[[Category:政論雜誌]]
[[Category:台灣政治史]]
[[Category:台灣政治史]]
[[Category:1979年建立]]
[[Category:1979年創辦的雜誌]]
[[Category:1979年廢除]]
[[Category:1979年停刊的雜誌]]
[[Category:1979年台灣建立]]

[[Category:1979年台灣廢除]]
[[en:Formosa Magazine]]
[[Category:台灣禁書]]

2024年1月24日 (三) 19:11的最新版本

美麗島雜誌
第一期《美麗島雜誌》封面
英文名Formosa Magazine
總編輯張俊宏
类别月刊
版式21cm
發行者美麗島雜誌社
創辦者黃信介
总发行量14万
创刊日期1979年
首发日期1979年8月16日 (1979-08-16)
最後發行日期

期數

1979年11月

总4期

创刊地区 中華民國(台湾)
语言繁体中文
OCLC 編號7186174
美麗島雜誌前三期
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原址(列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美麗島》雜誌[1],創刊於1979年8月,是台灣黨外運動時期的機關刊物,其組織型態以社務委員的型式組成,多達61人,網羅了全臺各地的黨外人士,以黃信介為發行人,許信良為社長,黃天福呂秀蓮為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雜誌社成員參與同年爆發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歷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

歷史

[编辑]

1979年5月中,黃信介申請創辦一份新的雜誌,獲得通過。

6月2日,「美麗島雜誌社」在台北市正式掛牌成立,高雄服務處則位於今日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53號(2004年被高雄市政府指定為高雄市歷史建築,並在附近設有高雄捷運美麗島站以茲紀念)[2]

在7月9日的會議上,美麗島雜誌社正式確定許信良為社長,呂秀蓮黃天福擔任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施明德為總經理。當時美麗島雜誌社旗下網羅了各派的黨外人士,包括了當時傾向兩岸統一夏潮聯合會以及以康寧祥為代表的穩健派,但是主要還是以施明德等激進派為骨幹。

9月8日,《美麗島雜誌》在中泰賓館舉行創刊酒會,疑似受到蔣經國政府所指使、自稱「反共義士」的《疾風雜誌》人員為首的群眾(裡面有中興中學學生)在館外聚眾抗議,並向館內正在進行酒會的人士投擲石塊、電池等危險物品,拉扯、叫罵,極盡羞辱,從下午開幕鬧到晚上散會還不肯散場。此即所謂中泰賓館事件。康寧祥回憶,《疾風雜誌》成員為王昇的羽翼。

11月14日,施明德梧棲參加一場聯合祈禱會,在該會中他聽從幾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的建議,決定在世界人權日當天舉辦大規模紀念活動。在紀念活動舉辦之前,施明德與陳菊進一步籌組「人權紀念委員會」,打算在當天正式成立。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在高雄市舉辦紀念世界人權日的群眾大會,發生民眾與憲警的暴力衝突,引發美麗島事件;社務人員多數被捕、以軍法判處重刑,雜誌社也因此遭查封。

發行目的

[编辑]

施明德後來在監獄時表示,他是受到英國工黨歷史的啟發,循費邊社模式創辦《美麗島雜誌》,目的是「要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主張實行國會全面改選與地方首長改選」。

《美麗島雜誌》發刊詞表示:「玉山蒼蒼,碧海茫茫,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是我們生長的家鄉。我們深愛這片土地及啜飲其乳汁長大的子民,更關懷我們未來共同的命運。同時我們相信,決定我們未來道路和命運,不再是任何政權和這政權所豢養之文人的權利,而是我們所有人民大眾的權利。」該刊在全台灣各大城市分別設立分社及服務處,實質上等同地方黨部;而且每在一地成立服務處,便在該地展開群眾性演講會,因此是一份走群眾路線的刊物。

發行量

[编辑]

《美麗島》雜誌創刊號發行約10萬冊,第2期約9萬冊,第3期約11萬冊,第4期約14萬冊,為台灣史上單期發行量最多的政論性雜誌。

另外,2019年12月10日,美麗島事件40周年,蘋果日報發行《美麗島》雜誌復刻本紀念專刊「民主之春 — 美麗島事件40周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1987年
  2. ^ 美麗島雜誌社.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5-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0). 

相關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