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山西省 (清朝):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3个用户的16个中间版本)
第4行: 第4行:
|common_name = 晋
|common_name = 晋
|subdivision = [[清朝行政区划|省]]
|subdivision = [[清朝行政区划|省]]
|nation = {{QING}}
|nation = {{清朝}}
|year_start = 1644年
|year_start = 1644年
|event_start =
|event_start =
第15行: 第15行:
|s1 = 山西省 (中华民国)
|s1 = 山西省 (中华民国)
|flag_s1 =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28.svg
|flag_s1 =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28.svg
|s2 = 绥远特别区
|flag_s2 =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28.svg
|s3 = 察哈尔特别区
|flag_s3 =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1928.svg
|image_flag =
|image_flag =
|image_coat =
|image_coat =
|image_map =
|image_map = Qing Dynasty Shanxi map 1911.svg
|image_map_caption =
|image_map_caption = 1911年
|capital = [[太原府]]
|capital = [[太原府]]
|common_languages =
|common_languages =
第24行: 第28行:
|stat_area1 =
|stat_area1 =
|stat_pop1 =
|stat_pop1 =
|today =<BR/>{{flag|China}}[[山西省]]
|today =[[山西省]]<br>[[内蒙古自治区]]
}}
}}
{{Contains Manchu text}}
'''山西省'''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山西省'''({{lang-mnc|ᠰᠠᠨᠰᡳ <br>ᡤᠣᠯᠣ|v=sansi golo}}),为[[清朝]]的[[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历史==
*清代,把长城以外的[[呼和浩特]]等地划入山西,山西共设9府、16州、108个县。山西的商业与金融业十分活跃,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山西票号,山西商人在全国建立了许多会馆如山西会馆、泽潞会馆或山陕会馆等。
*[[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1878年)间多省发生[[丁戊奇荒|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山西的灾情最为严重,[[太原府]]100万人死95万。全国总死亡数计950万-2000万不等,也就是清朝人口的约2-4%<ref>{{Cite web|title=被遺忘的清末饑荒丁戊奇荒:饑民把石子磨成粉充饑 {{!}} Anue鉅亨 - 時事|url=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74350|accessdate=2020-06-28|date=2014-05-29|last=張大仁|work=Anue鉅亨|language=zh-TW|archive-date=2020-06-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30005350/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74350|dead-url=no}}</ref>。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省发生很多针对[[基督徒]]和[[传教士]]的[[屠杀]]事件。[[海外基督使團|中国内地会]]的刊物记载说,在山西省北部共有15,000到20,000名本地信徒被杀害。其中著名的有[[太原教案]]<ref>{{Cite web|title=山西“太原教案”纪念日 重温传教士殉道足迹 - 基督时报—基督教资讯平台|url=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6446/%E5%B1%B1%E8%A5%BF%E2%80%9C%E5%A4%AA%E5%8E%9F%E6%95%99%E6%A1%88%E2%80%9D%E7%BA%AA%E5%BF%B5%E6%97%A5-%E9%87%8D%E6%B8%A9%E4%BC%A0%E6%95%99%E5%A3%AB%E6%AE%89%E9%81%93%E8%B6%B3%E8%BF%B9|accessdate=2020-06-17|work=www.christiantimes.cn|archive-date=2020-06-1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17043008/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6446/%E5%B1%B1%E8%A5%BF%E2%80%9C%E5%A4%AA%E5%8E%9F%E6%95%99%E6%A1%88%E2%80%9D%E7%BA%AA%E5%BF%B5%E6%97%A5-%E9%87%8D%E6%B8%A9%E4%BC%A0%E6%95%99%E5%A3%AB%E6%AE%89%E9%81%93%E8%B6%B3%E8%BF%B9|dead-url=no}}</ref>。

==督抚沿革==
==督抚沿革==
1644年,设[[宣大总督]],驻大同镇,[[山西布政使司]]、[[山西巡抚]],驻太原府。1658年裁撤宣大总督,1661年,设山西总督,驻太原府,1666年,裁撤山西总督,山西陕西总督管理山西。1675年—1680年、1725年—1726年一度再设山西总督。山西总督裁撤後,山西只有巡抚,没有总督。
1644年,设[[宣大总督]],驻大同镇,[[山西布政使司]]、[[山西巡抚]],驻太原府。1658年裁撤宣大总督,1661年,设山西总督,驻太原府,1666年,裁撤山西总督,山西陕西总督管理山西。1675年—1680年、1725年—1726年一度再设山西总督。山西总督裁撤後,山西只有巡抚,没有总督。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 right;"
| '''山西省行政区划图(1820年)'''
|-
| {{山西省行政区划图1820}}
|}
清朝下轄九府、十直隸州,共計十二廳、六州、八十五縣:
清朝下轄九府、十直隸州,共計十二廳、六州、八十五縣:
===[[冀宁道]]===
===[[冀宁道]]===
第35行: 第51行:
**下辖:[[阳曲县]](附郭)、[[太原县]]、[[榆次县]]、[[太谷县]]、[[祁县]]、[[徐沟县]]、[[清源县]](1763年并入徐沟县)、[[交城县]]、[[文水县]]、[[岢岚州]]、[[岚县]](1725年之前属岢岚州)、[[兴县]](1724年之前属岢岚州,1724年—1725年属保德州)。
**下辖:[[阳曲县]](附郭)、[[太原县]]、[[榆次县]]、[[太谷县]]、[[祁县]]、[[徐沟县]]、[[清源县]](1763年并入徐沟县)、[[交城县]]、[[文水县]]、[[岢岚州]]、[[岚县]](1725年之前属岢岚州)、[[兴县]](1724年之前属岢岚州,1724年—1725年属保德州)。
*[[汾州府]]
*[[汾州府]]
**下辖:[[汾阳县]](附郭)、[[孝义县]]、[[平遥县]]、[[介休县]]、[[石楼县]]、[[临县]]、[[永宁州]]、[[宁乡县]](雍正前属永宁州)。
**下辖:[[汾阳县 (明朝)|汾阳县]](附郭)、[[孝义县]]、[[平遥县]]、[[介休县]]、[[石楼县]]、[[临县]]、[[永寧州 (太原府)|永宁州]]、[[宁乡县]](雍正前属永宁州)。
*[[潞安府]]
*[[潞安府]]
**下辖:[[长治县]](附郭)、[[长子县]]、[[屯留县]]、[[襄垣县]]、[[潞城县]]、[[黎城县]]、[[壶关县]]、[[平顺县]](1764年裁撤)。
**下辖:[[长治县]](附郭)、[[长子县]]、[[屯留县]]、[[襄垣县]]、[[潞城县]]、[[黎城县]]、[[壶关县]]、[[平顺县]](1764年裁撤)。
第41行: 第57行:
**下辖:[[凤台县]](附郭,1728年设)、[[高平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
**下辖:[[凤台县]](附郭,1728年设)、[[高平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
*[[辽州直隶州]]
*[[辽州直隶州]]
**下辖:[[榆社县]]、[[和顺县]]。
*[[沁州直隶州]]
*[[沁州直隶州]]
**下辖:[[沁源县]]、[[武乡县]]。
*[[平定直隶州]]
*[[平定直隶州]],1724年从太原府划出
**下辖:[[寿阳县]](1724年之前属太原府)、[[盂县]](1724年之前属太原府)、[[乐平县]](1724年之前属太原府,1796年裁撤)。

===[[河东道 (清朝)|河东道]]===
===[[河东道 (清朝)|河东道]]===
*[[蒲州府]],原属平阳府,1724年为直隶州,1728年为府
*[[蒲州府]],原属平阳府,1724年为直隶州,1728年为府
**下辖:[[永济县]](附郭,1728年设)、[[临晋县]]、[[虞乡镇|虞乡县]](1729年分临晋县设)、[[猗氏县]]、[[荣河县]]、[[万泉县]]。
**下辖:[[永济县]](附郭,1728年设)、[[临晋县]]、[[虞乡镇|虞乡县]](1729年分临晋县设)、[[猗氏县]]、[[荣河县]]、[[万泉县]]。
*[[平阳府]]
*[[平阳府]]
**下辖:[[临汾县]](附郭)、[[洪洞县]]、[[浮山县]]、[[古县|岳阳县]]、[[曲沃县]]、[[翼城县]]、[[太平县]](1724年—1729年属绛州)、[[襄陵县]](1724年—1729年属绛州)、[[汾西县]](1724年—1729年属隰州)、[[乡宁县]](1771年之前属吉州)、[[吉州]](1724年—1771年为直隶州)。
**下辖:[[临汾县]](附郭)、[[洪洞县]]、[[浮山县]]、[[古县|岳阳县]]、[[曲沃县]]、[[翼城县]]、[[太平县]](1724年—1729年属绛州)、[[襄陵县]](1724年—1729年属绛州)、[[汾西县]](1724年—1729年属隰州)、[[乡宁县]](1771年之前属吉州)、[[吉州]](1724年—1771年为吉州直隶州)。
*[[解州直隶州]]
*[[解州直隶州]],1724年从平阳府划出
**下辖:[[安邑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
*[[隰州直隶州]]
*[[隰州直隶州]],1724年从平阳府划出
**下辖:[[蒲县]](1724年之前属平阳府,1724年—1731年属吉州直隶州)、[[大宁县]]、[[永和县]]。
*[[霍州直隶州]],1771年从平阳府分出
*[[霍州直隶州]],1771年从平阳府分出
**下辖:[[赵城县]](原属平阳府)、[[灵石县]](原属平阳府)。
**下辖:[[赵城县]](原属平阳府)、[[灵石县]](原属平阳府)。
===[[雁平道]]===
===[[雁平道]]===
*[[大同府]],1649年改为阳和府,1651年改为大同府
*[[大同府]],1649年改为阳和府,1651年改为大同府
**下辖:[[大同县]](附郭)、[[怀仁县]]、[[浑源州]]、[[应州]]、[[山阴县]](1730年之前属应州)、[[广灵县]](1728年之前属蔚州)、[[灵丘县]](1728年之前属蔚州)、[[阳高县]](1725年改卫为县)、[[天镇县]](1725年改卫为县)。
*[[朔平府]],1725年设
*[[朔平府]],1725年设
**下辖:[[右玉县]](附郭,1725年改右玉卫设)、[[左云县]](1725年改左云卫设)、[[平鲁县]](1725年改平鲁卫设)、[[朔州]](1725年之前属大同府)、[[马邑县]](1725年之前属朔州,1796年裁撤)。
*[[宁武府]],1725年设
*[[宁武府]],1725年设
**下辖:[[宁武县]](附郭,1725年改宁武所设)、[[神池县]](1725年改神池堡设)、[[偏关县]](1725年改偏关所设)、[[五寨县]](1725年改五寨堡设)。
*[[绛州直隶州]]
*[[州直隶州]]
*[[州直隶州]],1724年从平阳府划出
**下辖:[[闻喜县]](1724年之前属解州,1724年—1729年属平阳府)、[[绛县]](1724年—1729年属平阳府)、[[稷山县]]、[[河津县]](1724年之前属蒲州)、[[垣曲县]](1724年—1729年属解州直隶州)。
*[[保德直隶州]]
*[[忻州直隶州]],1724年从太原府划出
**下辖:[[定襄县]]、[[静乐县]](1724年之前属太原府)。
*[[保德直隶州]],1724年从太原府划出
**下辖:[[河曲县]]。
*[[代州直隶州]]
*[[代州直隶州]]
**下辖:[[五台县]]、[[繁峙县]]、[[崞县]]。
===[[归绥道]]===
===[[归绥道]]===
1741年,设归绥道
1741年,设归绥道
第66行: 第95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Reflist}}

==外部衔接==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 參見 ==
== 參見 ==
* [[山西省]]
* [[山西省]]
第73行: 第105行:
{{-}}
{{-}}
{{s-start}}
{{s-start}}
{{s-before|[[大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s-before|[[明朝|大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s-title|{{QING}}山西省}}
{{s-title|{{QING}}山西省}}
{{s-after|{{ROC-1912}}[[山西省 (中華民國)|山西省]]}}
{{s-after|{{ROC-1912}}[[山西省 (中華民國)|山西省]]}}

2024年3月17日 (日) 15:24的最新版本

山西省
 清朝
1644年—1911年

1911年
國家 清朝
首府太原府
歷史 
• 成立
1644年
• 废除
1911年
前身
继承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山西省 (中华民国)
绥远特别区
察哈尔特别区
今属于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满语ᠰᠠᠨᠰᡳ
ᡤᠣᠯᠣ
穆麟德轉寫sansi golo),为清朝内地十八省的一个省。

历史

[编辑]
  • 清代,把长城以外的呼和浩特等地划入山西,山西共设9府、16州、108个县。山西的商业与金融业十分活跃,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山西票号,山西商人在全国建立了许多会馆如山西会馆、泽潞会馆或山陕会馆等。
  • 光绪元年至四年(1875-1878年)间多省发生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山西的灾情最为严重,太原府100万人死95万。全国总死亡数计950万-2000万不等,也就是清朝人口的约2-4%[1]
  •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省发生很多针对基督徒传教士屠杀事件。中国内地会的刊物记载说,在山西省北部共有15,000到20,000名本地信徒被杀害。其中著名的有太原教案[2]

督抚沿革

[编辑]

1644年,设宣大总督,驻大同镇,山西布政使司山西巡抚,驻太原府。1658年裁撤宣大总督,1661年,设山西总督,驻太原府,1666年,裁撤山西总督,山西陕西总督管理山西。1675年—1680年、1725年—1726年一度再设山西总督。山西总督裁撤後,山西只有巡抚,没有总督。

行政区划

[编辑]
山西省行政区划图(1820年)

清朝下轄九府、十直隸州,共計十二廳、六州、八十五縣:

1741年,设归绥道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張大仁. 被遺忘的清末饑荒丁戊奇荒:饑民把石子磨成粉充饑 | Anue鉅亨 - 時事. Anue鉅亨. 2014-05-29 [2020-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中文(臺灣)). 
  2. ^ 山西“太原教案”纪念日 重温传教士殉道足迹 - 基督时报—基督教资讯平台. www.christiantimes.cn. [2020-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7). 

外部衔接

[编辑]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參見

[编辑]
前任:
大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大清山西省 繼任:
 中華民國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