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老圍 (荃灣):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調整格式、排版
 
(未显示13个用户的2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Not|老圍 (龍躍頭)}}
{{Not|老圍 (龍躍頭)}}
[[File:Lo Wai 2018.jpg|thumb|right|250px|航拍荃灣老圍]]
[[File:Lo Wai 2018.jpg|thumb|right|250px|航拍荃灣老圍]]
[[File:HK_TsuenWanLoWai.JPG|thumb|right|250px|荃灣老圍村]]
[[File:HK TsuenWanLoWai.JPG|thumb|right|250px|荃灣老圍村]]
'''老圍村'''於1669年落成,是[[香港]][[新界]][[荃灣]]最古老的[[香港鄉村列表|村落]],初名「'''淺灣圍'''」,位於老圍路以南,距離荃灣市中心約5至10分鐘車程。村莊背倚[[顯達鄉村俱樂部]]和[[城門水塘]]植林區,可遙望[[石圍角邨]]和[[綠楊新邨]]一帶。村內居民有2000多人,平房排列有序,多是古樸的瓦頂磚屋,亦有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洋溢著平靜簡樸的人民氣息。老圍村的一大特色是廟宇林立,有數十間佛、道、儒家寺廟,如著名的[[西方寺]]、[[圓玄學院]]、[[東普陀講寺]]和龍母佛堂(龍母廟)等,還有全港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所以在村內到處都可見到僧人<ref>https://www.fso-createhk.gov.hk/tc/locations_search_details.php?File_No=01464&search_type=3</ref>。


'''老圍'''({{lang-en|Lo Wai}}),原名'''淺灣圍''',是[[香港]]的一個[[山地]],位於[[新界]][[荃灣區]]的東北部。
==歷史==

坐落於[[老圍路]]以南的'''老圍村'''於1669年落成,是荃灣最古老的[[香港鄉村列表|村落]]之一。村莊背倚顯達鄉村俱樂部和[[城門水塘]]植林區,可遙望[[石圍角]]、[[城門谷]]及[[綠楊新邨]]一帶。村內居民有2,000多人,平房排列有序,多是古樸的瓦頂磚屋,亦有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洋溢著平靜簡樸的人文氣息。

此外,老圍廟宇林立,有數十間[[佛教|佛]]、[[道教|道]]、[[儒家]]寺廟,如著名的[[西方寺]]、[[圓玄學院]]、[[東普陀講寺]]及[[荃灣龍母廟]]等,還有全港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所以在區內到處都可見到僧人<ref>{{Cite web |url=https://www.fso-createhk.gov.hk/tc/locations_search_details.php?File_No=01464&search_type=3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6 |archive-date=2018-10-2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24053346/https://www.fso-createhk.gov.hk/tc/locations_search_details.php?File_No=01464&search_type=3 |dead-url=no }}</ref>。

== 歷史 ==
老圍村於[[清朝]]初年[[復界]]以後最早於荃灣一帶建立的村落,當地人稱為「'''舊村'''」,於[[康熙]]八年(1669年)由[[曾姓|曾]]、[[張姓|張]]、[[黃姓|黃]]、[[許姓|許]]、[[鄧姓|鄧]]五姓人建成,其中以張姓一族人數最多。老圍村初立時曾建有圍牆防禦[[海盜]],村內的房屋以行列的形式建立,同一姓的村民建立在同一列的房屋,稱為「排屋」。
老圍村於[[清朝]]初年[[復界]]以後最早於荃灣一帶建立的村落,當地人稱為「'''舊村'''」,於[[康熙]]八年(1669年)由[[曾姓|曾]]、[[張姓|張]]、[[黃姓|黃]]、[[許姓|許]]、[[鄧姓|鄧]]五姓人建成,其中以張姓一族人數最多。老圍村初立時曾建有圍牆防禦[[海盜]],村內的房屋以行列的形式建立,同一姓的村民建立在同一列的房屋,稱為「排屋」。


;老圍張氏家祠
; 老圍張氏家祠
老圍建立初時,五姓村民分別建有5間祠堂,但在年久失修下先後倒塌,現在只剩下張氏家祠。約建於100年以前,為3進式的建築,於1990年重修時,只剩下2進,前進是門廳,後進是正廳,後進較前進稍高,採用「四扇門」的建築形式。張氏家祠曾設立[[私塾]],名為「翠屏書室」,並聘請[[八鄉]]秀才鄧元-{杰}-任教<ref>{{cite web |url=http://qcrc.qef.org.hk/webpage/19984196/1/twheritagetrail.html |deadurl=yes |title=荃灣區文物徑簡介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0073736/http://qcrc.qef.org.hk/webpage/19984196/1/twheritagetrail.html |date=1998-04-19 |archive-date=2008-12-10 |language=en }}</ref>。
老圍建立初時,五姓村民分別建有5間祠堂,但在年久失修下先後倒塌,現在只剩下張氏家祠。約建於100年以前,為3進式的建築,於1990年重修時,只剩下2進,前進是門廳,後進是正廳,後進較前進稍高,採用「四扇門」的建築形式。張氏家祠曾設立[[私塾]],名為「翠屏書室」,並聘請[[八鄉]]秀才鄧元-{杰}-任教<ref>{{cite web |url=http://qcrc.qef.org.hk/webpage/19984196/1/twheritagetrail.html |deadurl=yes |title=荃灣區文物徑簡介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0073736/http://qcrc.qef.org.hk/webpage/19984196/1/twheritagetrail.html |date=1998-04-19 |archive-date=2008-12-10 |language=en }}</ref>。


;老圍村牌坊
; 老圍村牌坊
老圍村初立,各家以務農販薪為活,以村路連接荃灣墟市,謹以「老圍村」作為路名。[[圓玄學院]]有見及此,捐助一座鐵架牌樓作為路標。由於風雨經年,於2007年圓玄學院再撥資重建新牌坊<small><ref>老圍村牌坊碑記</ref></small>。
老圍村初立,各家以務農販薪為活,以村路連接荃灣墟市,謹以「老圍村」作為路名。[[圓玄學院]]有見及此,捐助一座鐵架牌樓作為路標。由於風雨經年,於2007年圓玄學院再撥資重建新牌坊<small><ref>老圍村牌坊碑記</ref></small>。


;老圍公立學校
; 老圍公立學校
村口的老圍公立學校曾作為電視劇《[[京華春夢]]》拍攝場地,現已停辦。其為「同和社」、老圍村公所及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村口的老圍公立學校曾作為電視劇《[[京華春夢]]》拍攝場地,現已停辦。其為「同和社」、老圍村公所及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px style="text-align:left">
<gallery>
File:HK_TsuenWanLoWai_Arch.JPG|老圍村牌坊
HK TsuenWanLoWai Gateway in February 2024.jpg|老圍村牌坊
File:HK_TsuenWanLoWai_PublicSchool.JPG|老圍公立學校
File:HK_TsuenWanLoWai_VillageAdminCentre.JPG|老圍
HK TsuenWanLoWai PublicSchool.JPG|老圍公立學校
HK TsuenWanLoWai VillageAdminCentre.JPG|老圍村公所
File:HK_TsuenWanLoWai_HKSKH_LadyMacLehoseCentre.JPG|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HK TsuenWanLoWai HKSKH LadyMacLehoseCentre in February 2024.jpg|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gallery>
</gallery>


==鄰近景點==
== 鄰近景點 ==
=== 東普陀講寺 ===
===東普陀講寺<ref>{{cite web |url=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64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8213831/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64 |archivedate=2017-01-18 }}</ref>===
{{main|東普陀講寺}}
{{Main|東普陀講寺}}

[[東普陀講寺|東普陀]]為荃灣區最早建立的著名佛寺之一,位於新界荃灣千佛山山麓的老圍村口,於1930年由茂峰法師創建,1932年落成,佈局乃仿照浙江普陀寺而建,因寺院四周一帶景物與東粵名山的普陀山相近,命名為東普陀,設道場弘法講經,又名東普陀講寺。該寺又出版佛教書籍,內有藏書堂,藏書無數,故有佛門書齋之稱。
[[東普陀講寺|東普陀]]為荃灣區最早建立的著名佛寺之一,位於新界荃灣千佛山山麓的老圍村口,於1930年由茂峰法師創建,1932年落成,佈局乃仿照浙江普陀寺而建,因寺院四周一帶景物與東粵名山的普陀山相近,命名為東普陀,設道場弘法講經,又名東普陀講寺<ref>{{cite web |url=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64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8213831/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64 |archivedate=2017-01-18}}</ref>。該寺又出版佛教書籍,內有藏書堂,藏書無數,故有佛門書齋之稱。


東普陀講寺早期以三大聞名,乃「佛大」、「鼎大」及「鑊大」。寺院主殿為「圓通寶殿」,內主奉觀音金身巨像,背後供有一尊千年古觀音;殿前立有重300餘斤的大鼎,為罕有的法器文物;廚中置有一大鐵鑊,可見院內僧人之眾。
東普陀講寺早期以三大聞名,乃「佛大」、「鼎大」及「鑊大」。寺院主殿為「圓通寶殿」,內主奉觀音金身巨像,背後供有一尊千年古觀音;殿前立有重300餘斤的大鼎,為罕有的法器文物;廚中置有一大鐵鑊,可見院內僧人之眾。
第31行: 第38行:
茂峰法師乃廣西博白人,生於光緒14年(1888年),28歲出家,29歲在南京寶華山慧居寺(今隆昌寺)受戒,曾於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南京寶華山慧居寺、寧波觀宗寺習講,得諦閑老和尚器重,留學數年,成績卓著。1924年應邀往台灣基隆靈泉寺講經弘法3年,皈依者逾萬之眾,其間機緣下被日本天皇悉訊而獲御賜「金燦五衣」一件,傳誦佛界。1927年自台來港弘法,1929年途經老圍村時,見風貌氣象與浙江普陀山相若,因而集資購地建寺,命名為東普陀,把千石山改名為千佛山,而寺旁的大水坑則更名為三疊潭。
茂峰法師乃廣西博白人,生於光緒14年(1888年),28歲出家,29歲在南京寶華山慧居寺(今隆昌寺)受戒,曾於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南京寶華山慧居寺、寧波觀宗寺習講,得諦閑老和尚器重,留學數年,成績卓著。1924年應邀往台灣基隆靈泉寺講經弘法3年,皈依者逾萬之眾,其間機緣下被日本天皇悉訊而獲御賜「金燦五衣」一件,傳誦佛界。1927年自台來港弘法,1929年途經老圍村時,見風貌氣象與浙江普陀山相若,因而集資購地建寺,命名為東普陀,把千石山改名為千佛山,而寺旁的大水坑則更名為三疊潭。


=== 圓玄學院 ===
===圓玄學院<ref>{{cite web|url=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see-do/culture-heritage/chinese-temples/yuen-yuen-institute.jsp|title=圓玄學院 - 香港旅遊發展局|author=|date=|website=www.discoverhongkong.com}}</ref>===
{{main|圓玄學院}}
{{Main|圓玄學院}}
坐落於荃灣三疊潭的[[圓玄學院]],始建於1950年,宣揚儒、佛、道三教的信義之外,更同時發揚孝義、尊師重道、忠心、忠誠、遵守禮節、公義、誠信和廉恥這八項美德,並致力推廣社會服務。在圓玄學院,善信可以參神祈福,又可以到展館去參觀。院內有多個特色景點,包括一座仿製的「北京天壇」,以及展示了中國十二生肖天然岩石的「雅石館」。學院內有一優雅寧靜的齋堂,您可以在這裡一嚐清淡可口的素食;而每年春天,圓玄學院又會舉辦園藝展。


坐落於荃灣三疊潭的[[圓玄學院]],始建於1950年,宣揚儒、佛、道三教的信義之外,更同時發揚孝義、尊師重道、忠心、忠誠、遵守禮節、公義、誠信和廉恥這八項美德,並致力推廣社會服務<ref>{{cite web|url=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see-do/culture-heritage/chinese-temples/yuen-yuen-institute.jsp|title=圓玄學院 - 香港旅遊發展局|author=|date=|website=www.discoverhongkong.com|access-date=2017-01-18|archive-date=2020-02-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08105736/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c/see-do/culture-heritage/chinese-temples/yuen-yuen-institute.jsp|dead-url=no}}</ref>。在圓玄學院,善信可以參神祈福,又可以到展館去參觀。院內有多個特色景點,包括一座仿製的「北京天壇」,以及展示了中國十二生肖天然岩石的「雅石館」。學院內有一優雅寧靜的齋堂,您可以在這裡一嚐清淡可口的素食;而每年春天,圓玄學院又會舉辦園藝展。
===香海慈航<ref>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kRaBEvA3QMLA</ref>===

=== 香海慈航 ===
[[File:Buddhist Heung Hoi Chi Hong (Hong Kong).jpg|thumb|right|200px|香海慈航]]
[[File:Buddhist Heung Hoi Chi Hong (Hong Kong).jpg|thumb|right|200px|香海慈航]]
{{main|香海慈航}}
{{Main|香海慈航}}

建於1960年的「香海慈航」是香港極罕見的船型廟宇,外形參照來往南中國海的漁船,船頭的關公像雄赳赳守護「領航」,船尾則有觀音普渡眾生,造型既莊嚴又特別。
建於1960年的「香海慈航」是香港極罕見的船型廟宇,外形參照來往南中國海的漁船,船頭的關公像雄赳赳守護「領航」,船尾則有觀音普渡眾生,造型既莊嚴又特別<ref>{{Cite web |url=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kRaBEvA3QMLA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8 |archive-date=2017-01-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8213158/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kRaBEvA3QMLA |dead-url=no }}</ref>


廟旁有條雲連橋,橋下是川流不息的溪澗,可能是冬季天氣乾燥的緣故,溪水不是太多,涓涓流下;攝影愛好者於此可過足癮,拍出幽靜氣氛的照片。離開香海慈航再往前走,又看到另一小小的寺廟「潮音淨院」,廟旁的桂花散發幽香,想不到佛門之地,除了燒燭香,竟還有花香陣陣。
廟旁有條雲連橋,橋下是川流不息的溪澗,可能是冬季天氣乾燥的緣故,溪水不是太多,涓涓流下;攝影愛好者於此可過足癮,拍出幽靜氣氛的照片。離開香海慈航再往前走,又看到另一小小的寺廟「潮音淨院」,廟旁的桂花散發幽香,想不到佛門之地,除了燒燭香,竟還有花香陣陣。


=== 西方寺 ===
===西方寺<ref>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IRZREqA3c</ref>===
{{main|西方寺}}
{{Main|西方寺}}

西方寺始建於1970年,1973年落成。全寺面積約14萬平方呎,有著仿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巍峨雄偉,莊嚴壯麗。不但如此,西方寺由於背靠大帽山,前臨三疊潭,更是溪水長流,擁有優美的大自然風光。寺廟於1991年更增建圖書館,古今佛學典籍齊備,可供遊客及市民閱讀。
西方寺始建於1970年,1973年落成。全寺面積約14萬平方呎,有著仿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巍峨雄偉,莊嚴壯麗<ref>{{Cite web |url=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IRZREqA3c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8 |archive-date=2017-01-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8140036/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IRZREqA3c |dead-url=no }}</ref>。不但如此,西方寺由於背靠大帽山,前臨三疊潭,更是溪水長流,擁有優美的大自然風光。寺廟於1991年更增建圖書館,古今佛學典籍齊備,可供遊客及市民閱讀。


由於僧俗二眾日漸增多,寺院原有建築物規模已不敷應用,加上陳舊損耗,1999年決定進行重建,2003年竣工。
由於僧俗二眾日漸增多,寺院原有建築物規模已不敷應用,加上陳舊損耗,1999年決定進行重建,2003年竣工。


===龍母佛堂(龍母廟)<ref>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IRZREuA3A</ref>===
=== 龍母佛堂(龍母廟)===
{{main|荃灣龍母廟}}
{{Main|荃灣龍母廟}}

龍母廟位於老圍附近的上角山,遊客或善信到訪都要在西方寺的路口,走上一段斜坡,才能到達山頂找到該佛寺。龍母廟雖然位處偏僻,但每逢時節都必定擠得水泄不通,拜神祈福動輒要用上 2 3 小時,而平日亦有不少善信專程到此排隊解籤。
龍母廟位於老圍附近的上角山,遊客或善信到訪都要在西方寺的路口,走上一段斜坡,才能到達山頂找到該佛寺<ref>{{Cite web |url=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IRZREuA3A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8 |archive-date=2017-01-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8213200/http://travel.ulifestyle.com.hk/DetailSpot.php?id=ADIRZREuA3A |dead-url=no }}</ref>。龍母廟雖然位處偏僻,但每逢時節都必定擠得水泄不通,拜神祈福動輒要用上2至3小時,而平日亦有不少善信專程到此排隊解籤。

=== 竹林禪院 ===
{{Main|竹林禪院}}

=== 南天竺寺 ===
{{Main|南天竺寺}}

=== 東林念佛堂 ===
{{Main|東林念佛堂}}

=== 老圍城隍爺廟 ===
老圍城隍爺廟位於老圍龍母廟旁邊,廟內有[[城隍]],旁邊有水仙爺爺廟、石敢當和土地廟。

=== 老圍廣東都城隍廟 ===
[[老圍廣東都城隍廟]],位於[[荃灣龍母廟]]旁邊,廟內有城隍、玄壇殿和十王殿。

=== 三疊潭 ===
{{Main|三疊潭}}


===三疊潭<ref>{{cite web |url=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73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8140447/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73 |archivedate=2017-01-18 }}</ref>===
三疊潭又可分上、中、下游三部份。顧名思義該石澗分為三層湖泊的溪澗,因內有三個水潭而得名三疊潭,並附有小瀑布,樹木扶疏,掩映山澗,景色秀麗<ref>{{cite web |url=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73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7-01-18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118140447/http://members.gotrip.hk/article/index.php?id=29673 |archivedate=2017-01-18 }}</ref>。三疊潭頗為寬闊,潭畔兩旁之間的山坡村莊,村民為方便來往,由上而下分別建有多條石橋橫跨石澗,最著名為中游處連接香海慈航廟宇的《雲連橋》,橋上張望,山巒青翠,一片寧靜祥和,景致相當優美。
{{main|三疊潭}}
三疊潭又可分上、中、下游三部份。顧名思義該石澗分為三層湖泊的溪澗,因內有三個水潭而得名三疊潭,並附有小瀑布,樹木扶疏,掩映山澗,景色秀麗。三疊潭頗為寬闊,潭畔兩旁之間的山坡村莊,村民為方便來往,由上而下分別建有多條石橋橫跨石澗,最著名為中游處連接香海慈航廟宇的《雲連橋》,橋上張望,山巒青翠,一片寧靜祥和,景致相當優美。


在1950至80年代,三疊潭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勝地,夏季暑熱時更是市區人士郊遊及嬉水的好地點,當中有兩個頗深可供跳水的水潭特別受歡迎。於雨季時該石澗水流量豐富,水流急速,因某位置水流陰深,故附近的巨石旁豎有水深量度尺,指引遊人不宜流連該處及嬉水。
在1950至1980年代,三疊潭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勝地,夏季暑熱時更是市區人士郊遊及嬉水的好地點,當中有兩個頗深可供跳水的水潭特別受歡迎。於雨季時該石澗水流量豐富,水流急速,因某位置水流陰深,故附近的巨石旁豎有水深量度尺,指引遊人不宜流連該處及嬉水。


三疊潭後來因慕名而至的遊人日漸增多,水質受污染,導致已不適合嬉水和游泳。其後加上因半山的引水道增建水壩,將所截流水引入城門水塘,令三疊潭好景不再。現今三疊潭中游仍留水量尺標示物和題字,舊式小橋伴著流水淙淙,澗旁村民炊煙裊裊,綠樹成蔭,景致如畫,再遊走千佛山一帶的佛廟寺院,早晚梵音靜聽,身心超群脫俗。三疊潭成為緬懷昔日勝景的好地方。
三疊潭後來因慕名而至的遊人日漸增多,水質受污染,導致已不適合嬉水和游泳。其後加上因半山的引水道增建水壩,將所截流水引入城門水塘,令三疊潭好景不再。現今三疊潭中游仍留水量尺標示物和題字,舊式小橋伴著流水淙淙,澗旁村民炊煙裊裊,綠樹成蔭,景致如畫,再遊走千佛山一帶的佛廟寺院,早晚梵音靜聽,身心超群脫俗。三疊潭成為緬懷昔日勝景的好地方。


===賽馬會老圍中藥園===
=== 賽馬會老圍中藥園 ===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2010年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下開展賽馬會老圍中藥園計劃,本著推廣社區健康的宗旨,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藉以增強社區人士對中藥知識的認知。賽馬會老圍中藥園(簡稱中藥園)位於荃灣老圍村,毗鄰石園角村,佔地愈10,000平方呎,為全港首個由社會福利機構營運的中藥園,種植了超過300種的中草藥,平日開放予市民免費參觀。中藥園是一個集培訓及教育於一身的計劃,透過中藥就業培訓及教育活動,向市民推廣中藥應用概念和知識。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2010年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下開展賽馬會老圍中藥園計劃,本著推廣社區健康的宗旨,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藉以增強社區人士對中藥知識的認知。賽馬會老圍中藥園(簡稱中藥園)位於荃灣老圍村,毗鄰石園角村,佔地愈10,000平方呎,為全港首個由社會福利機構營運的中藥園,種植了超過300種的中草藥,平日開放予市民免費參觀。中藥園是一個集培訓及教育於一身的計劃,透過中藥就業培訓及教育活動,向市民推廣中藥應用概念和知識。


賽馬會老圍中藥園所在地原為一荒廢農地,長滿野草,附近居民長期受蚊患及蟲害困擾,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後來向政府申請該土地發展成中藥園,一方面善用鄉郊土地資源作為公眾教育場所,同時為老圍村居民解決了長期面對的環境衛生問題。
賽馬會老圍中藥園所在地原為一荒廢農地,長滿野草,附近居民長期受蚊患及蟲害困擾,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後來向政府申請該土地發展成中藥園,一方面善用鄉郊土地資源作為公眾教育場所,同時為老圍村居民解決了長期面對的環境衛生問題。


==壁畫創作==
== 壁畫創作 ==
[[File:HK_TsuenWanLoWai_WallPainting.JPG|thumb|right|200px|其中一幅壁畫]]
[[File:HK TsuenWanLoWai WallPainting.JPG|thumb|right|200px|其中一幅壁畫]]
[[File:Lo Wai Road in February 2024.jpg|thumb|right|200px|老圍路]]
隨著城市發展,部分村民遷出市區居住,老圍村僅剩下約2,000名居民,而村內古舊建築面貌,亦逐漸被新建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取代,圍村色彩日漸淡化。2007年[[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及圍圈劇場舉辦「老圍活過.活著壁畫創作」活動,由村口牌坊至山上小巴總站一段長達500米的[[老圍路]]兩旁,包括防土牆、石柱、圍欄、地面以及向公路的外牆,加上村民讓出樓房及商舖外牆,讓村內小孩及外來藝術家,過百人攜手合作根據老圍外貌、故事創作壁畫,繪出老圍村的集體回憶,以壁畫創作保存荃灣老圍歷史風貌<small><ref>{{cite web|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1/14/SY0801140003.htm|title=用壁畫讓老圍「活起來」 - 香港文匯報|author=|date=|website=paper.wenweipo.com}}</ref></small>。
隨著城市發展,部分村民遷出市區居住,老圍村僅剩下約2,000名居民,而村內古舊建築面貌,亦逐漸被新建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取代,圍村色彩日漸淡化。2007年[[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及圍圈劇場舉辦「老圍活過.活著壁畫創作」活動,由村口牌坊至山上小巴總站一段長達500米的[[老圍路]]兩旁,包括防土牆、石柱、圍欄、地面以及向公路的外牆,加上村民讓出樓房及商舖外牆,讓村內小孩及外來藝術家,過百人攜手合作根據老圍外貌、故事創作壁畫,繪出老圍村的集體回憶,以壁畫創作保存荃灣老圍歷史風貌<small><ref>{{cite web|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1/14/SY0801140003.htm|title=用壁畫讓老圍「活起來」 - 香港文匯報|author=|date=|website=paper.wenweipo.com|access-date=2008-07-02|archive-date=2018-07-2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720052746/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1/14/SY0801140003.htm|dead-url=no}}</ref></small>。


==前往方法==
== 公共交通 ==
{| class="mw-collapsible mw-collapsed wikitable" style="margin: 0 auto; width: auto;"
*巴士路線:[[九龍巴士32線|32]]、[[九龍巴士32H線|32H]]、[[九龍巴士32M線|32M]]、[[九龍巴士32S線|32S]]、[[九龍巴士32P線|32P]]、[[九龍巴士36線|36]]、[[九龍巴士N36線|N36]]、[[九龍巴士40P線|40P]]、[[九龍巴士43X線|43X]]、[[九龍巴士43P線|43P]]、[[九龍巴士234C線|234C]]、[[九龍巴士936線|936]]及[[九龍巴士936A線|936A]]
! 交通路線列表
|-
|
; [[二陂圳路]]
{{九龍新界巴士簡單列表|32|32H|32M|36|36R|40P|43P|43X|234C|236R|N36}}
{{過海隧道巴士簡單列表|134R|936|936A|936R|R936}}
{{新界專線小巴簡單列表|81|82|82M|94|94S|312}}
; [[紅色公共小巴]]
* 象山邨/石圍角至[[海壩街]]線<ref>{{Cite web|url=http://www.16seats.net/chi/rmb/r_n32.html |title=公共小巴路線:荃灣—象山 |publisher=小巴薈 |date=2017-12-24 |access-date=2020-05-18 |language=zh-hk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05215951/http://www.16seats.net/chi/rmb/r_n32.html |archive-date=2020-06-05 |dead-url=no}}</ref>
* 象山邨/石圍角至[[旺角]]/[[佐敦道]]線(下午至通宵服務)<ref>{{Cite web|url=http://www.16seats.net/chi/rmb/r_kn32.html |title=公共小巴路線:旺角—象山 |publisher=小巴薈 |date=2019-10-01 |access-date=2020-05-18 |language=zh-hk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405022844/http://www.16seats.net/chi/rmb/r_kn32.html |archive-date=2020-04-05 |dead-url=no}}</ref>
* 老圍/石圍角至[[楊屋道街市]]線(上午服務)<ref>{{Cite web|url=http://www.16seats.net/chi/rmb/r_n81.html |title=公共小巴路線:荃灣—老圍 |publisher=小巴薈 |date=2018-11-18 |access-date=2020-08-30 |language=zh-hk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13085745/http://www.16seats.net/chi/rmb/r_n81.html |archive-date=2020-09-13 |dead-url=no}}</ref>


; [[老圍路]]
*專線小巴路線:[[新界區專線小巴81線|81]]、[[新界區專線小巴81M線|81M]]、[[新界區專線小巴82線|82]]、[[新界區專線小巴82M線|82M]]、[[新界區專線小巴94線|94]]、[[新界區專線小巴94S81線|94S]]及[[新界區專線小巴312線|312]]
{{九龍新界巴士簡單列表|32P}}
{{新界專線小巴簡單列表|81}}
|}


==參考資料==
== 參考文獻 ==
{{reflist|2}}
{{Reflist|2}}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commonscat|Lo Wai, Tsuen Wan}}
{{Commonscat|Lo Wai, Tsuen Wan}}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7001811/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97203&group_id=11 「老圍─借藝術發掘歷史」天堂與地獄:香港藝術的城市觀察之一],梁寶著,[[香港獨立媒體]]專欄,2007年3月3日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27001811/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197203&group_id=11 「老圍─借藝術發掘歷史」天堂與地獄:香港藝術的城市觀察之一],梁寶著,[[香港獨立媒體]]專欄,2007年3月3日
*[http://travel.atnext.com/index.php?fuseaction=ThemeTravel.ViewArticle&issueID=20070903&articleID=10104481 由壁畫到生活 荃灣老圍村]{{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travel.atnext.com/index.php?fuseaction=ThemeTravel.ViewArticle&issueID=20070903&articleID=10104481 由壁畫到生活 荃灣老圍村]{{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014031618/http://alphakee.sinaman.com/mural/community.html 荃灣老圍路興記士多壁畫]-Ying Fat's Mura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014031618/http://alphakee.sinaman.com/mural/community.html 荃灣老圍路興記士多壁畫]-Ying Fat's Mural


{{Geographic Location
{{-}}
| 西北 = [[大帽山郊野公園|大帽山]]
| 北 = [[大帽山郊野公園|大帽山]]
| 東北 = [[城門郊野公園|城門]]
| 西 = [[大帽山郊野公園|大帽山]]/[[芙蓉山 (香港)|芙蓉山]]
| 中央 = 老圍
| 東 = [[和宜合]]/[[城門郊野公園|城門]]
| 西南 = [[芙蓉山 (香港)|芙蓉山]]
| 南 = [[石圍角]]/[[城門谷]]
| 東南 = [[城門谷]]/[[象鼻山 (香港)|象鼻山]]/[[梨木樹]]
}}
{{荃灣區}}
{{Tw-places}}
{{Tw-places}}
{{DEFAULTSORT: Lo Wai, Tsuen Wan}}


[[Category:香港圍村]]
[[Category:香港圍村]]

2024年3月25日 (一) 17:48的最新版本

航拍荃灣老圍
荃灣老圍村

老圍(英語:Lo Wai),原名淺灣圍,是香港的一個山地,位於新界荃灣區的東北部。

坐落於老圍路以南的老圍村於1669年落成,是荃灣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村莊背倚顯達鄉村俱樂部和城門水塘植林區,可遙望石圍角城門谷綠楊新邨一帶。村內居民有2,000多人,平房排列有序,多是古樸的瓦頂磚屋,亦有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洋溢著平靜簡樸的人文氣息。

此外,老圍廟宇林立,有數十間儒家寺廟,如著名的西方寺圓玄學院東普陀講寺荃灣龍母廟等,還有全港唯一的藏傳佛教寺廟,所以在區內到處都可見到僧人[1]

歷史

[编辑]

老圍村於清朝初年復界以後最早於荃灣一帶建立的村落,當地人稱為「舊村」,於康熙八年(1669年)由五姓人建成,其中以張姓一族人數最多。老圍村初立時曾建有圍牆防禦海盜,村內的房屋以行列的形式建立,同一姓的村民建立在同一列的房屋,稱為「排屋」。

老圍張氏家祠

老圍建立初時,五姓村民分別建有5間祠堂,但在年久失修下先後倒塌,現在只剩下張氏家祠。約建於100年以前,為3進式的建築,於1990年重修時,只剩下2進,前進是門廳,後進是正廳,後進較前進稍高,採用「四扇門」的建築形式。張氏家祠曾設立私塾,名為「翠屏書室」,並聘請八鄉秀才鄧元杰任教[2]

老圍村牌坊

老圍村初立,各家以務農販薪為活,以村路連接荃灣墟市,謹以「老圍村」作為路名。圓玄學院有見及此,捐助一座鐵架牌樓作為路標。由於風雨經年,於2007年圓玄學院再撥資重建新牌坊[3]

老圍公立學校

村口的老圍公立學校曾作為電視劇《京華春夢》拍攝場地,現已停辦。其旁為「同和社」、老圍村公所及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鄰近景點

[编辑]

東普陀講寺

[编辑]

東普陀為荃灣區最早建立的著名佛寺之一,位於新界荃灣千佛山山麓的老圍村口,於1930年由茂峰法師創建,1932年落成,佈局乃仿照浙江普陀寺而建,因寺院四周一帶景物與東粵名山的普陀山相近,命名為東普陀,設道場弘法講經,又名東普陀講寺[4]。該寺又出版佛教書籍,內有藏書堂,藏書無數,故有佛門書齋之稱。

東普陀講寺早期以三大聞名,乃「佛大」、「鼎大」及「鑊大」。寺院主殿為「圓通寶殿」,內主奉觀音金身巨像,背後供有一尊千年古觀音;殿前立有重300餘斤的大鼎,為罕有的法器文物;廚中置有一大鐵鑊,可見院內僧人之眾。

茂峰法師乃廣西博白人,生於光緒14年(1888年),28歲出家,29歲在南京寶華山慧居寺(今隆昌寺)受戒,曾於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南京寶華山慧居寺、寧波觀宗寺習講,得諦閑老和尚器重,留學數年,成績卓著。1924年應邀往台灣基隆靈泉寺講經弘法3年,皈依者逾萬之眾,其間機緣下被日本天皇悉訊而獲御賜「金燦五衣」一件,傳誦佛界。1927年自台來港弘法,1929年途經老圍村時,見風貌氣象與浙江普陀山相若,因而集資購地建寺,命名為東普陀,把千石山改名為千佛山,而寺旁的大水坑則更名為三疊潭。

圓玄學院

[编辑]

坐落於荃灣三疊潭的圓玄學院,始建於1950年,宣揚儒、佛、道三教的信義之外,更同時發揚孝義、尊師重道、忠心、忠誠、遵守禮節、公義、誠信和廉恥這八項美德,並致力推廣社會服務[5]。在圓玄學院,善信可以參神祈福,又可以到展館去參觀。院內有多個特色景點,包括一座仿製的「北京天壇」,以及展示了中國十二生肖天然岩石的「雅石館」。學院內有一優雅寧靜的齋堂,您可以在這裡一嚐清淡可口的素食;而每年春天,圓玄學院又會舉辦園藝展。

香海慈航

[编辑]
香海慈航

建於1960年的「香海慈航」是香港極罕見的船型廟宇,外形參照來往南中國海的漁船,船頭的關公像雄赳赳守護「領航」,船尾則有觀音普渡眾生,造型既莊嚴又特別[6]

廟旁有條雲連橋,橋下是川流不息的溪澗,可能是冬季天氣乾燥的緣故,溪水不是太多,涓涓流下;攝影愛好者於此可過足癮,拍出幽靜氣氛的照片。離開香海慈航再往前走,又看到另一小小的寺廟「潮音淨院」,廟旁的桂花散發幽香,想不到佛門之地,除了燒燭香,竟還有花香陣陣。

西方寺

[编辑]

西方寺始建於1970年,1973年落成。全寺面積約14萬平方呎,有著仿中國宮殿式的建築,巍峨雄偉,莊嚴壯麗[7]。不但如此,西方寺由於背靠大帽山,前臨三疊潭,更是溪水長流,擁有優美的大自然風光。寺廟於1991年更增建圖書館,古今佛學典籍齊備,可供遊客及市民閱讀。

由於僧俗二眾日漸增多,寺院原有建築物規模已不敷應用,加上陳舊損耗,1999年決定進行重建,2003年竣工。

龍母佛堂(龍母廟)

[编辑]

龍母廟位於老圍附近的上角山,遊客或善信到訪都要在西方寺的路口,走上一段斜坡,才能到達山頂找到該佛寺[8]。龍母廟雖然位處偏僻,但每逢時節都必定擠得水泄不通,拜神祈福動輒要用上2至3小時,而平日亦有不少善信專程到此排隊解籤。

竹林禪院

[编辑]

南天竺寺

[编辑]

東林念佛堂

[编辑]

老圍城隍爺廟

[编辑]

老圍城隍爺廟位於老圍龍母廟旁邊,廟內有城隍,旁邊有水仙爺爺廟、石敢當和土地廟。

老圍廣東都城隍廟

[编辑]

老圍廣東都城隍廟,位於荃灣龍母廟旁邊,廟內有城隍、玄壇殿和十王殿。

三疊潭

[编辑]

三疊潭又可分上、中、下游三部份。顧名思義該石澗分為三層湖泊的溪澗,因內有三個水潭而得名三疊潭,並附有小瀑布,樹木扶疏,掩映山澗,景色秀麗[9]。三疊潭頗為寬闊,潭畔兩旁之間的山坡村莊,村民為方便來往,由上而下分別建有多條石橋橫跨石澗,最著名為中游處連接香海慈航廟宇的《雲連橋》,橋上張望,山巒青翠,一片寧靜祥和,景致相當優美。

在1950至1980年代,三疊潭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勝地,夏季暑熱時更是市區人士郊遊及嬉水的好地點,當中有兩個頗深可供跳水的水潭特別受歡迎。於雨季時該石澗水流量豐富,水流急速,因某位置水流陰深,故附近的巨石旁豎有水深量度尺,指引遊人不宜流連該處及嬉水。

三疊潭後來因慕名而至的遊人日漸增多,水質受污染,導致已不適合嬉水和游泳。其後加上因半山的引水道增建水壩,將所截流水引入城門水塘,令三疊潭好景不再。現今三疊潭中游仍留水量尺標示物和題字,舊式小橋伴著流水淙淙,澗旁村民炊煙裊裊,綠樹成蔭,景致如畫,再遊走千佛山一帶的佛廟寺院,早晚梵音靜聽,身心超群脫俗。三疊潭成為緬懷昔日勝景的好地方。

賽馬會老圍中藥園

[编辑]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2010年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下開展賽馬會老圍中藥園計劃,本著推廣社區健康的宗旨,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藉以增強社區人士對中藥知識的認知。賽馬會老圍中藥園(簡稱中藥園)位於荃灣老圍村,毗鄰石園角村,佔地愈10,000平方呎,為全港首個由社會福利機構營運的中藥園,種植了超過300種的中草藥,平日開放予市民免費參觀。中藥園是一個集培訓及教育於一身的計劃,透過中藥就業培訓及教育活動,向市民推廣中藥應用概念和知識。

賽馬會老圍中藥園所在地原為一荒廢農地,長滿野草,附近居民長期受蚊患及蟲害困擾,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後來向政府申請該土地發展成中藥園,一方面善用鄉郊土地資源作為公眾教育場所,同時為老圍村居民解決了長期面對的環境衛生問題。

壁畫創作

[编辑]
其中一幅壁畫
老圍路

隨著城市發展,部分村民遷出市區居住,老圍村僅剩下約2,000名居民,而村內古舊建築面貌,亦逐漸被新建現代化的三層式村屋取代,圍村色彩日漸淡化。2007年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及圍圈劇場舉辦「老圍活過.活著壁畫創作」活動,由村口牌坊至山上小巴總站一段長達500米的老圍路兩旁,包括防土牆、石柱、圍欄、地面以及向公路的外牆,加上村民讓出樓房及商舖外牆,讓村內小孩及外來藝術家,過百人攜手合作根據老圍外貌、故事創作壁畫,繪出老圍村的集體回憶,以壁畫創作保存荃灣老圍歷史風貌[10]

公共交通

[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二陂圳路
紅色公共小巴
老圍路

參考文獻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7-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4). 
  2. ^ 荃灣區文物徑簡介. 1998-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0) (英语). 
  3. ^ 老圍村牌坊碑記
  4. ^ 存档副本.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5. ^ 圓玄學院 - 香港旅遊發展局. www.discoverhongkong.com.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8). 
  6. ^ 存档副本.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7. ^ 存档副本.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8. ^ 存档副本.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9. ^ 存档副本.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10. ^ 用壁畫讓老圍「活起來」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0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0). 
  11. ^ 公共小巴路線:荃灣—象山. 小巴薈. 2017-12-24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中文(香港)). 
  12. ^ 公共小巴路線:旺角—象山. 小巴薈. 2019-10-01 [2020-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香港)). 
  13. ^ 公共小巴路線:荃灣—老圍. 小巴薈. 2018-11-18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中文(香港)).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