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修订间差异

坐标22°59′21″N 120°13′19″E / 22.989069°N 120.22208°E / 22.989069; 120.2220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沿革:​ 修正筆誤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長榮中學
 
(未显示18个用户的2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oord|22.989069|120.22208|display=title}}
{{tw monument
{{tw monument
|name=原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name=原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formername=
|formername=
|image=長榮中學教堂.JPG
|image=長榮中學教堂.JPG
第6行: 第7行:
|othername=
|othername=
|formalname=
|formalname=
|level=市定古蹟
|level=直轄市定古蹟
|class=日治建築
|class=其他設施
|time=堂:日本大正五年([[1916]])<BR>校長宿舍:大正十二年([[1923]]
|time='''講堂:'''<BR>{{flagicon|Empire of Japan}} 大正五年(1916年)<BR>'''校長宿舍:'''<BR>{{flagicon|Empire of Japan}} 大正十二年(1923年)
|location=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
|location={{TWN}}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
|open=
|open=
|cost=
|cost=
|website=[http://www.cjshs.tn.edu.tw/ www.cjshs.tn.edu.tw]
|website=
|reg_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20625000003
}}
}}
'''原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位於[[南市]][[東區 (台南市)|東區]],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6月25日]]公告為南市市定古蹟{{r|文}}。其創校歷史可追溯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9月21日]]創立的「長老教中學校」{{r|王}},可說是灣第一所西式中學{{r|遠}}。二次大戰後,學校改名為[[台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私立長榮中學]]至今{{r|王}}。
'''原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位於[[南市]][[東區 (台南市)|東區]],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6月25日公告為南市市定古蹟{{r|文}}。其創校歷史可追溯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9月21日創立的「長老教中學校」{{r|王}},可說是灣第一所西式中學{{r|遠}}。二次大戰後,學校改名為[[台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私立長榮中學]]至今{{r|王}}。


== 沿革 ==
== 沿革 ==
[[File:臺灣臺南長老教中學講堂.jpg|thumb|left|日治時期的講堂]]
[[File:長榮中學光鹽學舍.JPG|170px|thumb|left|光鹽學舍]][[File:長榮中學體育組.JPG|170px|thumb|left|體育組辦公室]]
1880年創立了今[[南神學院]]前身的「府城大學」後,由於學生來源不定,故長老教會便規畫成立中學來銜接{{r|王}}。1885,「長老教中學校」成立於二老口的「舊樓醫館」(今南啟聰學校已拆毀的博愛堂附近{{r|傅}}),首任校長為[[余饒理]]({{lang|en|George Ede}})牧師,最初僅有20名學生,且只招收男生{{r|王}}。然而因為校舍簡陋破舊,所以校務一時中斷,直到1894年才移往位於今天南神學院校區內的新樓醫館{{r|傅}}。1899年之後,該校校務由[[宋忠堅]]{{lang|en|Duncan Ferguson}}、[[巴克禮]]與[[甘為霖]]等牧師代理到[[灣日治時期]]的1901年,第二任校長[[費仁純]](F.R.Johnson)上任為止,而在這之後,該校使用漢文、日文與英文上課,並於1906年經[[灣總督府]]立案改名為「長老教南高等學校」{{r|王}}。
1914年第三任校長[[萬榮華]](Edward Band)上任,並為了校務發展打算遷校,新校址即今天所在地,為昔日[[灣府城]]的東門城郊{{r|王}}。最初建有兩棟傳統木構架形式教室(今體育組與諮商中心{{r|遠}}),在其北邊有兩棟宿舍,稱為「東學寮」與「西學寮」(今光鹽與友愛學舍{{r|遠}}),而講堂則位在教室南邊{{r|傅}}。而在1923年時,因萬榮華校長希望與學生朝夕相處,而自費興建宿舍(今校牧室){{r|遠}}。然而後來因[[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以及[[皇民化運動]],包括萬榮華校長在內的英籍牧師被迫離{{r|王}},學校也於1935年時由日籍的[[加藤長太郎]]出任第四任校長,並在1939年獲日本政府認可更名為「私立長榮中學校」{{r|王}}。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長老教會取回校務管理權,並改由籍的[[趙天慈]]出任第五任校長,並改校名為「私立長榮中學」{{r|王}}。
[[1880年]]創立了今[[南神學院]]前身的「府城大學」後,由於學生來源不定,故長老教會便規畫成立中學來銜接{{r|王}}。中學成立於二老口的「舊樓醫館」(今南啟聰學校已拆毀的博愛堂附近{{r|傅}}),首任校長為[[余饒理]]({{lang|en|George Ede}})牧師,最初僅有20名學生,且只招收男生{{r|王}}。然而因為校舍簡陋破舊,所以校務一時中斷,直到[[1894年]]才移往位於今天南神學院校區內的新樓醫館{{r|傅}}。[[1899年]]之後,該校校務由[[宋忠堅]] ({{lang|en|Duncan Ferguson}})、[[巴克禮]]與[[甘為霖]]等牧師代理到[[灣日治時期]]的[[1901年]],第二任校長[[費仁純]](F.R.Johnson)上任為止,而在這之後,該校使用漢文、日文與英文上課,並於[[1906年]]經[[灣總督府]]立案改名為「長老教南高等學校」{{r|王}}。

[[File:長榮中學教堂背面.jpg|250px|thumb|講堂背面]][[File:長榮中學校牧室.JPG|250px|thumb|校牧室]]
[[1914年]]第三任校長[[萬榮華]](Edward Band)上任,並為了校務發展打算遷校,新校址即今天所在地,為昔日[[灣府城]]的東門城郊{{r|王}}。最初建有兩棟傳統木構架形式教室(今體育組與諮商中心{{r|遠}}),在其北邊有兩棟宿舍,稱為「東學寮」與「西學寮」(今光鹽與友愛學舍{{r|遠}}),而講堂則位在教室南邊{{r|傅}}。而在1923年時,因萬榮華校長希望與學生朝夕相處,而自費興建宿舍(今校牧室){{r|遠}}。然而後來因[[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以及[[皇民化運動]],包括萬榮華校長在內的英籍牧師被迫離{{r|王}},學校也於[[1935年]]時由日籍的[[加藤長太郎]]出任第四任校長,並在[[1939年]]獲日本政府認可更名為「私立長榮中學校」{{r|王}}。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長老教會取回校務管理權,並改由籍的[[趙天慈]]出任第五任校長,並改校名為「私立長榮中學」{{r|王}}。


== 建築特色 ==
== 建築特色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80">

File:長榮中學光鹽學舍.JPG|光鹽學舍
講堂建築為兩層樓高,東西北三面為紅磚拱廊,南邊的正面兩旁有衛塔,其上有都鐸式山牆,至於中央則突出,於一二樓有拱圈,並在二樓使用了綠釉花磚與綠釉花瓶等灣傳統建築素材,另外在二樓屋簷與一二樓間的線腳則有利用磚材疊砌出的造型變化{{r|傅}}{{r|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東西北三面的拱廊之所以在一二樓的拱圈分別為不同造型,是因為當時有兩位營造師傅爭做工程,後來雖先讓他們分別興建東西學寮來比試技藝,但卻不分上下,只好讓他們分別做講堂的一二樓的關係{{r|遠}}。該建築之後曾做為校史館與音樂教室,現在是禮拜堂{{r|遠}}。
File:長榮中學體育組.JPG|體育組辦公室
File:長榮中學教堂背面.jpg|講堂背面
File:長榮中學校牧室.JPG|校牧室
</gallery>
講堂建築為兩層樓高,東西北三面為紅磚拱廊,南邊的正面兩旁有衛塔,其上有都鐸式山牆,至於中央則突出,於一二樓有拱圈,並在二樓使用了綠釉花磚與綠釉花瓶等灣傳統建築素材,另外在二樓屋簷與一二樓間的線腳則有利用磚材疊砌出的造型變化{{r|傅}}{{r|王}}。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東西北三面的拱廊之所以在一二樓的拱圈分別為不同造型,是因為當時有兩位營造師傅爭做工程,後來雖先讓他們分別興建東西學寮來比試技藝,但卻不分上下,只好讓他們分別做講堂的一二樓的關係{{r|遠}}。該建築之後曾做為校史館與音樂教室,現在是禮拜堂{{r|遠}}。


校長宿舍有兩層樓高,為西洋拱圈迴廊建築{{r|王}}。正面拱圈以中央二樓處較大,左右各有三個拱圈。該建築屋頂上有一小煙囪,上面還有十字架裝飾{{r|王}}。
校長宿舍有兩層樓高,為西洋拱圈迴廊建築{{r|王}}。正面拱圈以中央二樓處較大,左右各有三個拱圈。該建築屋頂上有一小煙囪,上面還有十字架裝飾{{r|王}}。


== 相關條目 ==
== 相關條目 ==
*[[南市古蹟列表]]
*[[南市古蹟列表]]
*[[台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
*[[台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


== 外部連結 ==
== 外部連結 ==
*[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775/%E9%95%B7%E6%A6%AE%E4%B8%AD%E5%AD%B8%E6%A0%A1%E5%8F%B2%E9%A4%A8-%E6%A0%A1%E7%89%A7%E9%A4%A8-%E5%8E%9F%E5%8F%B0%E5%8D%97%E9%95%B7%E8%80%81%E6%95%99%E4%B8%AD%E5%AD%B8%E6%A0%A1%E8%AC%9B%E5%A0%82%E6%9A%A8%E6%A0%A1%E9%95%B7%E5%AE%BF%E8%88%8D-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榮中學校史館、校牧館(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Wayback|url=https://www.twtainan.net/zh-tw/Attractions/Detail/775/%E9%95%B7%E6%A6%AE%E4%B8%AD%E5%AD%B8%E6%A0%A1%E5%8F%B2%E9%A4%A8-%E6%A0%A1%E7%89%A7%E9%A4%A8-%E5%8E%9F%E5%8F%B0%E5%8D%97%E9%95%B7%E8%80%81%E6%95%99%E4%B8%AD%E5%AD%B8%E6%A0%A1%E8%AC%9B%E5%A0%82%E6%9A%A8%E6%A0%A1%E9%95%B7%E5%AE%BF%E8%88%8D- |date=20200926211336 }}
*[http://newculture.tncg.gov.tw/plan.php?id=97 臺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長榮中學)]


== 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
{{reflist|refs=
{{reflist|refs=
<ref name="王">{{cite book|author=王浩一 |title=黑瓦與老樹 |year=2010 |month=8 |publisher=心靈工坊文化 |location=台北市 |isbn=978-986-80248-3-0 |pages=244-250頁}}</ref>
<ref name="王">{{cite book|author=王浩一 |title=黑瓦與老樹 |publisher=心靈工坊文化 |location=台北市 |isbn=978-986-80248-3-0 |pages=244-250頁|date=2010年8月}}</ref>
<ref name="傅">{{cite book|author=傅朝卿 |title=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year=2001 |month=11 |publisher=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location=台南市 |isbn=957-30880-4-5 |pages=198、199頁}}</ref>
<ref name="傅">{{cite book|author=傅朝卿 |title=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publisher=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location=台南市 |isbn=957-30880-4-5 |pages=198、199頁|date=2001年11月}}</ref>
<ref name="遠">{{cite book|author=遠流台灣館 |title=台南歷史深度旅遊 |date=2003-02-01 |publisher=遠流出版社 |location=台北市 |isbn=957-30880-4-5 |pages=220-224頁}}</ref>
<ref name="遠">{{cite book|author=遠流台灣館 |title=台南歷史深度旅遊 |date=2003-02-01 |publisher=遠流出版社 |location=台北市 |isbn=957-30880-4-5 |pages=220-224頁}}</ref>
<ref name="文">[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20625000003 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Wayback|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20625000003 |date=2020071708391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f>
<ref name="文">[http://www.hach.gov.tw/ha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DA0960200131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ref>
}}
}}
{{臺南市古蹟}}
{{臺南市古蹟}}
{{台灣直轄市定古蹟}}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分類:南古蹟]]
[[Category:市市定古蹟]]
[[Category:東安坊文化園區]]
[[Category:文建會歷史建築百景]]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學校建築]]
[[Category:台灣西式建築]]
[[Category:長榮中學]]

2024年4月17日 (三) 04:33的最新版本

22°59′21″N 120°13′19″E / 22.989069°N 120.22208°E / 22.989069; 120.22208

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講堂正面
位置 臺灣台南市東區林森路二段79號
建成时间講堂:
大日本帝国 大正五年(1916年)
校長宿舍:
大日本帝国 大正十二年(1923年)
网站www.cjshs.tn.edu.tw
官方名称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其他設施
詳細登錄資料

原台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位於台南市東區,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6月25日公告為台南市市定古蹟[1]。其創校歷史可追溯至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9月21日創立的「長老教中學校」[2],可說是台灣第一所西式中學[3]。二次大戰後,學校改名為私立長榮中學至今[2]

沿革

[编辑]
日治時期的講堂

1880年創立了今台南神學院前身的「府城大學」後,由於學生來源不定,故長老教會便規畫成立中學來銜接[2]。1885年,「長老教中學校」成立於二老口的「舊樓醫館」(今台南啟聰學校已拆毀的博愛堂附近[4]),首任校長為余饒理George Ede)牧師,最初僅有20名學生,且只招收男生[2]。然而因為校舍簡陋破舊,所以校務一時中斷,直到1894年才移往位於今天台南神學院校區內的新樓醫館[4]。1899年之後,該校校務由宋忠堅Duncan Ferguson)、巴克禮甘為霖等牧師代理到台灣日治時期的1901年,第二任校長費仁純(F.R.Johnson)上任為止,而在這之後,該校使用漢文、日文與英文上課,並於1906年經台灣總督府立案改名為「長老教台南高等學校」[2]。 1914年第三任校長萬榮華(Edward Band)上任,並為了校務發展打算遷校,新校址即今天所在地,為昔日台灣府城的東門城郊[2]。最初建有兩棟傳統木構架形式教室(今體育組與諮商中心[3]),在其北邊有兩棟宿舍,稱為「東學寮」與「西學寮」(今光鹽與友愛學舍[3]),而講堂則位在教室南邊[4]。而在1923年時,因萬榮華校長希望與學生朝夕相處,而自費興建宿舍(今校牧室)[3]。然而後來因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以及皇民化運動,包括萬榮華校長在內的英籍牧師被迫離台[2],學校也於1935年時由日籍的加藤長太郎出任第四任校長,並在1939年獲日本政府認可更名為「私立長榮中學校」[2]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長老教會取回校務管理權,並改由台籍的趙天慈出任第五任校長,並改校名為「私立長榮中學」[2]

建築特色

[编辑]

講堂建築為兩層樓高,東西北三面為紅磚拱廊,南邊的正面兩旁有衛塔,其上有都鐸式山牆,至於中央則突出,於一二樓有拱圈,並在二樓使用了綠釉花磚與綠釉花瓶等台灣傳統建築素材,另外在二樓屋簷與一二樓間的線腳則有利用磚材疊砌出的造型變化[4][2]。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東西北三面的拱廊之所以在一二樓的拱圈分別為不同造型,是因為當時有兩位營造師傅爭做工程,後來雖先讓他們分別興建東西學寮來比試技藝,但卻不分上下,只好讓他們分別做講堂的一二樓的關係[3]。該建築之後曾做為校史館與音樂教室,現在是禮拜堂[3]

校長宿舍有兩層樓高,為西洋拱圈迴廊建築[2]。正面拱圈以中央二樓處較大,左右各有三個拱圈。該建築屋頂上有一小煙囪,上面還有十字架裝飾[2]

相關條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原臺南長老教中學校講堂暨校長宿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王浩一. 黑瓦與老樹.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10年8月: 244-250頁. ISBN 978-986-80248-3-0. 
  3. ^ 3.0 3.1 3.2 3.3 3.4 3.5 遠流台灣館. 台南歷史深度旅遊. 台北市: 遠流出版社. 2003-02-01: 220-224頁. ISBN 957-30880-4-5. 
  4. ^ 4.0 4.1 4.2 4.3 傅朝卿.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 台南市: 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2001年11月: 198、199頁. ISBN 957-3088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