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新馬華語:修订间差异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評級:banner shell、+Sinosphere、+新加坡专题(Rater
 
(未显示11个用户的1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WikiProject banner shell|class=Start|1=
{{马来西亚专题|importance=mid}}
{{WikiProject Sinosphere}}
{{新加坡专题}}
}}
{{DYKtalk|2007年|4月25日}}
{{moved|馬來西亞華語}}

==新條目推薦==
:''~移動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fullurl: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oldid=3979990}} 最後修訂])''

*新馬一帶說的華語和[[普通話]]有'''[[新馬華語|什麼差別]]'''?(自薦,4,128位元組)- [[User:Kelson|Kelson]] 2007年4月23日 (一) 19:56 (UTC)
**{{support}}—[[User:Iflwlou|<span style="padding:1px;border:2px solid gold;background:#000;color:gold;font:bold 120% 隶书"><span style="color:gold">Iflwlou</span></span>]] <span style="padding:1px;border:2px solid gold;background:#000;color:gold;font-family:Wingdings;color:#FF0;font-size:120%">[</span> <span style="padding:1px;border:2px solid gold;background:#000;color:gold;font-family:Wingdings;color:#FF0;font-size:120%">M</span> <span style="padding:1px;border:2px solid gold;background:#000;color:gold;font-family:Wingdings;color:#FF0;font-size:120%">{</span>&nbsp; 2007年4月23日 (一) 23:43 (UTC)
**{{support}},但將來仍有擴充空間。—[[User:Clithering|Clithering]]([[User_talk:Clithering|tête-à-tête]]) 2007年4月24日 (二) 05:37 (UTC)
**{{support}}——[[User:蘇州宇文宙武|顾心阳]] 2007年4月24日 (二) 05:52 (UTC)
**{{support}}→<span style="font-size:smaller;">[[User_talk:Chia 777|真的很囉唆的]][[User:Chia 777|<span style="color:#FF6928;">阿佳</span>]]</span> 2007年4月24日 (二) 06:41 (UTC)
**{{support}},—[[User:TIY|Timothy]] 2007年4月24日 (二) 10:11 (UTC)
**{{support}}—[[User:陋室|<span style="color: #006633;">'''陋室'''</span>]]<sub><span style="color: #3300CC;">★[[User_talk:陋室|茶話]]★[[Wikipedia:動員令/第四次動員令|第四次維基質量戰]]</span></sub> 2007年4月24日 (二) 13:17 (UTC)
**{{support}}—[[User:人神之间|人神之间]] 2007年4月24日 (二) 13:21 (UTC)
**{{support}},希望扩充,其实在大陆大多数人的普通话也不标准,我的普通话就是“兒化消失、輕聲不明顯、带入聲”—[[User:lastman|lastman]]([[user talk:lastman|Talk]]) 2007年4月24日 (二) 15:54 (UTC)

:''~移動完畢~''—[[User:Cloudcolors|天上的雲彩]] [[User_talk:Cloudcolors|雲端對話]] 2007年4月25日 (三) 07:54 (UTC)

==關於華語聲調問題==
雖然參考資料處指出新馬華語中無輕聲,但根據我中小學的學習經驗,新馬華語大致上依舊以中國大陸為準,包括漢語拼音、四聲和輕聲等概念,在華文課本上仍然保持一致,只是口語中甚少使用。[[User:Kelson|楷兒森]] ([[User talk:Kelson|留言]]) 2009年8月22日 (六) 05:59 (UTC)

== 建議「新馬華語」移動「馬來西亞華語」 ==
{{Archive top|result=已各自建立条目。——[[User:白布飘扬|白布飘扬]]([[User talk:白布飘扬|留言]]) 2022年4月22日 (五) 18:18 (UTC)}}
如题,原因如下:
#新马华语是新加坡华语和马来西亚华语的合称,本条内容实为马来西亚华语。
#条目内容原来自马来西亚华语,IP用戶在未经讨论的情况下合并到新马华语。
#已有新加坡华语一条。
—[[User:O-ring|<span style="color: #000000;">O-ring</span>]] ([[User talk:O-ring|留言]]) 2010年5月1日 (六) 22:06 (UTC)
*{{支持}}移回马来西亚华语。现在英文版也仅指向马来西亚华语。—[[User:Zhxy 519|Zhxy 519]]([[User_talk:Zhxy 519|聯繫啊]]) 2010年6月10日 (四) 11:28 (UTC)
*{{反對}}/{{意見}}:細分之下,[[新加坡華語|星]][[馬來西亞華語|馬]]兩地華語發展仍有差別,即使偶存[[新馬華語|共通之性]],亦萬不可一刀切之。--[[User:Gzyeah|Gzyeah]]([[User talk:Gzyeah|留言]]) 2014年9月22日 (一) 05:42 (UTC)
*{{支持}}:我覺得相通的部分無法獨立成章,如果無法獨立,本條目就合併到馬來西亞華語。[[User:Sotongdj|Sotongdj]]([[User talk:Sotongdj|留言]]) 2016年6月10日 (五) 16:54 (UTC)
{{支持}}—[[User:致远舰撞沉吉野|致远舰撞沉吉野]]([[User talk:致远舰撞沉吉野|留言]]) 2019年12月4日 (三) 01:01 (UTC)
{{Archive bottom}}

== 準確性質疑以及條目完整性 ==
== 準確性質疑以及條目完整性 ==


在台灣學的華語並沒有入聲,即使比較一般常見的也就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等四聲;即使是古漢語也說是平、上、去、入等四聲。文中提到華語有五聲?將一般口語的輕聲也一起併入,這應該算是一種誤導。我所知道的[[華語]]正確來說只有[[四聲]],雖然有少部分人將輕聲也列為第五聲,不過使中那只是一種口語化的聲調,並非正式漢語中從古至今所謂的四聲。這是一種錯誤!{{User:Chia 777/簽名}}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
在台灣學的華語並沒有入聲,即使比較一般常見的也就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等四聲;即使是古漢語也說是平、上、去、入等四聲。文中提到華語有五聲?將一般口語的輕聲也一起併入,這應該算是一種誤導。我所知道的[[華語]]正確來說只有[[四聲]],雖然有少部分人將輕聲也列為第五聲,不過使中那只是一種口語化的聲調,並非正式漢語中從古至今所謂的四聲。這是一種錯誤!→<span style="font-size:smaller;"><span style="color:red">♥</span> [[User_talk:Chia 777|囉唆的]][[User:Chia 777|<span style="color:#AB3C3C">阿佳</span>]] <span style="color:red">♥</span></span>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


文中提到馬來西亞的華語有五聲,但是卻只寫了一點「第五個聲調是入聲」,其他卻完全沒有資料?還有,文中並沒有太多描述華語對馬來西亞的影響,多數敘述的內容,都是馬來西亞原有的語言影響了當地的華語。同時粵語也屬於華語之一,針對粵語直接影響到的描述也很少,只有少數受到粵語影響了其華語的文法,希望這部分也能加強。{{User:Chia 777/簽名}}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
文中提到馬來西亞的華語有五聲,但是卻只寫了一點「第五個聲調是入聲」,其他卻完全沒有資料?還有,文中並沒有太多描述華語對馬來西亞的影響,多數敘述的內容,都是馬來西亞原有的語言影響了當地的華語。同時粵語也屬於華語之一,針對粵語直接影響到的描述也很少,只有少數受到粵語影響了其華語的文法,希望這部分也能加強。→<span style="font-size:smaller;"><span style="color:red">♥</span> [[User_talk:Chia 777|囉唆的]][[User:Chia 777|<span style="color:#AB3C3C">阿佳</span>]] <span style="color:red">♥</span></span>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


==质疑首段内容有关的看法与依据==
==质疑首段内容有关的看法与依据==
第34行: 第73行:
{{quote|
{{quote|
===标准华语的由来===
===标准华语的由来===
今天的标准华语/华语,被马来西亚人认为是'母语'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在1940年代以前,马来西亚的唐人都还不认识标准华语,多是读写讲方言。渐渐的,标准华语才在学校里出现,成为今天的华语。母语定义是指母亲和你沟通的语言,当年很多人的母亲都不是说标准华语的。马来西亚今天的华语教育是50年代以后才后出现的<ref name=guoxi>[[郭熙]]《论“华语”》[D]《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J]2004年第2期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http://researchd.jhun.edu.cn/kyjd/shyy/jiaoliu/xsjl/yyzl/guoxi.doc ]</ref>,当年曾经有提倡讲话语运动,要学生多讲华语, 而渐渐的,新一代华人把'母语'都认为是今天的标准华语。根据记载,当年来自不同省份的[[华工]]由于各自的方言不同,而他们说话时必须以马来语沟通。因为方言不同,所以当年就有分派,分区,私会棠等等。
今天的标准华语/华语,被马来西亚人认为是'母语'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在1940年代以前,马来西亚的唐人都还不认识标准华语,多是读写讲方言。渐渐的,标准华语才在学校里出现,成为今天的华语。母语定义是指母亲和你沟通的语言,当年很多人的母亲都不是说标准华语的。马来西亚今天的华语教育是50年代以后才后出现的<ref name=guoxi>[[郭熙]]·[http://researchd.jhun.edu.cn/kyjd/shyy/jiaoliu/xsjl/yyzl/guoxi.doc 《论“华语”》][D]·《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J]2004年第2期·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ref>,当年曾经有提倡讲话语运动,要学生多讲华语, 而渐渐的,新一代华人把'母语'都认为是今天的标准华语。根据记载,当年来自不同省份的[[华工]]由于各自的方言不同,而他们说话时必须以马来语沟通。因为方言不同,所以当年就有分派,分区,私会棠等等。
}}
}}
*参考文献的原意被曲解断章取义。—[[User:白布飘扬|白布]] ([[User talk:白布飘扬|留言]]) 2008年7月11日 (五) 21:41 (UTC)
*除了原创外,所附参考文献的原意被曲解断章取义。—[[User:白布飘扬|白布]] ([[User talk:白布飘扬|留言]]) 2008年7月11日 (五) 21:41 (UTC)


----
----
{{reflist}}
{{reflist}}

== 外部链接已修改 ==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新馬華語]]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https://zh.wikipedia.org/zhwiki/w/index.php?diff=prev&oldid=46379478 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m:InternetArchiveBot/FAQ|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向 http://malandrin.org/pinyinjianti2.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331203326/http://malandrin.org/pinyinjianti2.html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User:InternetArchiveBot|'''<span style="color:darkgrey;font-family:monospace">InternetArchiveBot</span>''']] <span style="color:green;font-family:Rockwell">([[:en:User talk:InternetArchiveBot|報告軟件缺陷]])</span> 2017年9月29日 (五) 00:28 (UTC)

2024年4月18日 (四) 03:17的最新版本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初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马来西亚专题 (获评初級中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马来西亚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马来西亚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汉字文化圈专题 (获评初級未知重要度
新馬華語」是漢字文化圈專題的一部分,一個主要對(即漢字文化圈,或称「東亞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為主題的文章作編輯、收集、整理、完善的專題。如果您愿意參與,可以編輯這篇文章,或者访问本專題頁面了解專題的工作,並歡迎參與討論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加坡专题 (获评初級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新加坡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新加坡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尚未接受评级。

新條目推薦

[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後修訂
~移動完畢~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4月25日 (三) 07:54 (UTC)[回复]

關於華語聲調問題

[编辑]

雖然參考資料處指出新馬華語中無輕聲,但根據我中小學的學習經驗,新馬華語大致上依舊以中國大陸為準,包括漢語拼音、四聲和輕聲等概念,在華文課本上仍然保持一致,只是口語中甚少使用。楷兒森 (留言) 2009年8月22日 (六) 05:59 (UTC)[回复]

建議「新馬華語」移動「馬來西亞華語」

[编辑]
已各自建立条目。——白布飘扬留言2022年4月22日 (五) 18:18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如题,原因如下:

  1. 新马华语是新加坡华语和马来西亚华语的合称,本条内容实为马来西亚华语。
  2. 条目内容原来自马来西亚华语,IP用戶在未经讨论的情况下合并到新马华语。
  3. 已有新加坡华语一条。

O-ring (留言) 2010年5月1日 (六) 22:06 (UTC)[回复]

(+)支持致远舰撞沉吉野留言2019年12月4日 (三) 01:01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準確性質疑以及條目完整性

[编辑]

在台灣學的華語並沒有入聲,即使比較一般常見的也就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等四聲;即使是古漢語也說是平、上、去、入等四聲。文中提到華語有五聲?將一般口語的輕聲也一起併入,這應該算是一種誤導。我所知道的華語正確來說只有四聲,雖然有少部分人將輕聲也列為第五聲,不過使中那只是一種口語化的聲調,並非正式漢語中從古至今所謂的四聲。這是一種錯誤!→ 囉唆的阿佳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回复]

文中提到馬來西亞的華語有五聲,但是卻只寫了一點「第五個聲調是入聲」,其他卻完全沒有資料?還有,文中並沒有太多描述華語對馬來西亞的影響,多數敘述的內容,都是馬來西亞原有的語言影響了當地的華語。同時粵語也屬於華語之一,針對粵語直接影響到的描述也很少,只有少數受到粵語影響了其華語的文法,希望這部分也能加強。→ 囉唆的阿佳 2007年9月27日 (四) 14:20 (UTC)[回复]

质疑首段内容有关的看法与依据

[编辑]

首先,是谁把马来西亚华语定义为“混合了当地马来语,英语,广东话,福建话等等方言的非标准华语”?

第二,我是马来西亚华人,却从不知道“会说标准华语的华人只占少数”。虽然马来西亚华语的口音不同于中国大陆的普通话,却也不会和台湾人的口音差太远,因为马来西亚华语的标准基本上遵照中国与台湾所公布的标准。

不同的年龄阶层的口音也会有差别,主要是因为早期的教学标准不一样,而旧时方言环境的影响也会比较大。

至于怎样才是“标准华语”,怎样界定、界定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就像“有多少中国人说的是‘标准普通话’”、“多少台湾人说的是‘标准国语’”一样,在这个南腔北调的汉语大家庭里,并没有绝对可靠的数据。

第三,马来西亚绝大多数华人(约90%)都进入华文小学就读,只有在中学时才分流(约十分之一的华小毕业生转入独中),由于族群的自然凝聚力使然,不同源流的中学环境并没有给华裔生的华语带来显著的改变,而且独中生并不是和国中生隔绝,所以两者之间的口音不会有太大的分别。马来西亚的华语口音会有地域上的差别(和方言族群的分布有关),但不是依据学校源流。

第四,就算是从小进入英文源流或国小源流的华裔,很多也会说华语,实际上并没有如文中所说的出现‘香蕉人’与‘Chinaman’的尖锐对立情况。(有华人会用“Chinaman”这个字眼称呼自己的族群吗?)

白布 2007年12月2日 (日) 19:14 (UTC)[回复]

大家好,我不是马来西亚华人,但看完你们的讨论后,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各位大马朋友: 到底国中生的华文水平如何?注意,我说的是华文(书面语)不是华语口语。因为华语跟马来语英语不同,马来文和英文都是拼音文字,只有26个字母,任何人只要会说马来语,就一定能看懂马来文报纸。但华文字常用的也有2000多个,不经过长期学习是绝对看不懂华文书的。我听说有些马来人和印度人也会说华语(甚至福建话广东话等),但看不懂华文书。所以我的问题是:国中生看得懂华文报纸吗?他们会写华文信吗?如果会,是多数国中生会,还是一小部分?还是多数国中生只能勉强看懂华文书但不能写华文?

“第四,就算是从小进入英文源流或国小源流的华裔,很多也会说华语,实际上并没有如文中所说的出现‘香蕉人’与‘Chinaman’的尖锐对立情况。(有华人会用“Chinaman”这个字眼称呼自己的族群吗?)”── 这些从小读英文源流或国小源流的华裔,他们就算会说华语也应该不会看华文报纸吧?理由如前所述 另外,到底国中生和独中生是否像你们说的那样对立?

基本上,绝大部份读过华小的国中生,尤其是华裔生,大多能读写中文,华小六年所学习的汉字已经超过三千多个,基本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华小生已经可以阅读中文报章。不过在中学过后,有部份学生可能会因为少写而出现忘字的现象,至于看读能力大多不会退步。而一些持续学习的则可以持续到大专水平。例如曾多次在国际大专生中文辩论赛中夺标的马来亚大学辩论手,大多是国中生。(独中生较少进入国立大学,而多进入私立或外国大专。)——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3日 (四) 07:41 (UTC)[回复]
独中生与国中生并没有对立情况,不过国中不同种族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隔阂,但不是绝对,独中生也可能因为种族环境较单一而对其他种族较为生疏。这是以目前情况而言。——白布 (留言) 2008年4月3日 (四) 07:41 (UTC)[回复]

原创、不准确内容

[编辑]

标准华语的由来

今天的标准华语/华语,被马来西亚人认为是'母语'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在1940年代以前,马来西亚的唐人都还不认识标准华语,多是读写讲方言。渐渐的,标准华语才在学校里出现,成为今天的华语。母语定义是指母亲和你沟通的语言,当年很多人的母亲都不是说标准华语的。马来西亚今天的华语教育是50年代以后才后出现的[1],当年曾经有提倡讲话语运动,要学生多讲华语, 而渐渐的,新一代华人把'母语'都认为是今天的标准华语。根据记载,当年来自不同省份的华工由于各自的方言不同,而他们说话时必须以马来语沟通。因为方言不同,所以当年就有分派,分区,私会棠等等。


  1. ^ 郭熙·《论“华语”》[D]·《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J]2004年第2期·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外部链接已修改

[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新馬華語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29日 (五) 00:2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