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修订间差异
移除{{Expand}}标记 |
小 清理跨語言連結军事功勋勋章 (波兰)(跨語言模板的本地標題與外語標題相同)成為內部連結:編輯摘要的紅色內部連結乃正常現象,經繁簡轉換後存在,非bot錯誤編輯 (本次機械人作業已完成89%) |
||
(未显示7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NoteTA |
|||
|1=zh-cn:莫迪凯;zh-tw:莫德哈伊; |
|||
|2=zh-cn:阿尼勒维奇;zh-tw:阿涅萊維奇; |
|||
}}<!--大陆译名来自《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
|||
{{no footnotes|time=2019-02-23T14:58:11+00:00}} |
{{no footnotes|time=2019-02-23T14:58:11+00:00}} |
||
{{Infobox military person |
|||
[[File:Mordechaj Anielewicz.JPG|thumb|right|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 |
|||
| name = 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 |
|||
⚫ | |||
| image = Mordechaj Anielewicz.JPG |
|||
| birth_date = {{birth year|1919}} |
|||
| death_date = {{dda|1943|05|08|1919|||df=y}} |
|||
| birth_place = {{flag|Second Polish Republic|name=波蘭}}[[維什庫夫]] |
|||
| death_place = {{flag|Nazi Germany}}[[華沙]] |
|||
| nickname = 小天使(''Aniołek'') |
|||
| allegiance = [[猶太戰鬥組織]] |
|||
| serviceyears = |
|||
| rank = 指揮官 |
|||
| commands = [[華沙猶太區起義]] |
|||
| unit = 猶太戰鬥組織主要單位 |
|||
| battles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
* [[華沙猶太區起義]]{{KIA}} |
|||
| width_style = person |
|||
| awards = {{le|波蘭英勇十字勳章|Cross of Valor (Poland)}}<br>{{le|格倫瓦爾德十字勳章|Order of the Cross of Grunwald}} |
|||
}} |
|||
⚫ | |||
他出身於[[華沙]]附近的[[ |
他出身於[[華沙]]附近的[[維什庫夫]]的貧戶,在完成高中學位後加入[[錫安主義|錫安]][[社會主義]]青年運動組織[[青年衛士]],並成為其領袖。1939年9月7日,[[德軍]]入侵[[波蘭]],阿涅萊維奇與該組織成員逃離[[華沙]]往波蘭東區,希望波蘭人能減緩德軍推進。當[[蘇聯紅軍]]佔領東波蘭後,為了開闢一條能讓[[猶太人|猶太]]青年到達[[巴勒斯坦英國託管區]]之路,阿涅萊維奇試圖闖越[[羅馬尼亞]]國界;他因此被逮捕而送進[[蘇聯]]監獄。稍後他被釋放並回到[[華沙猶太人區]]。 |
||
他前往當時為[[蘇聯]]控制之下的[[維爾紐斯]],該處是猶太難民們、其他青年運動成員們與眾政治組織群聚之處;他在那裡說服自己的同儕,將人們送回波蘭以繼續對抗[[德 |
他前往當時為[[蘇聯]]控制之下的[[維爾紐斯]],該處是猶太難民們、其他青年運動成員們與眾政治組織群聚之處;他在那裡說服自己的同儕,將人們送回波蘭以繼續對抗[[德国人]]。 |
||
1940年1月,他與女友回到華沙,在那裡組織政治基層與青年組織,指導並參與印刷地下刊物,並組織會議與研討會,拜訪其他城市的組織。 |
1940年1月,他與女友回到華沙,在那裡組織政治基層與青年組織,指導並參與印刷地下刊物,並組織會議與研討會,拜訪其他城市的組織。 |
||
1942年夏,阿涅萊維奇來到波蘭南區,試圖在該處策劃軍事反抗活動,當時該處已被德國併吞。當他返回華沙前,一次大規模的[[ |
1942年夏,阿涅萊維奇來到波蘭南區,試圖在該處策劃軍事反抗活動,當時該處已被德國併吞。當他返回華沙前,一次大規模的[[特雷布林卡灭绝营]]遣送行動開始了,該營的35萬猶太人中只有6萬人倖存。於是他加入了猶太戰鬥組織,並在11月時成為總司令。1943年初,由於該組織與[[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的關係,他們從波蘭親亞利安的地下組織獲得若干軍火。 |
||
1943年1月18日,為了避免第二次的遣送浪潮發生,他促成了第一波的華沙猶太人區起義活動。這次的武裝事件造成4月19日的起義活動,直到5月16日德軍鎮壓為止。5月18日,眼見自己已逃不過德軍掌握,他與女友及眾多親信[[集體自殺]]於Miła街18號。但他的屍體從未被尋獲,一般相信是被與眾多猶太人死難者一起送至附近的焚化爐[[火葬|火化]]了。1944年初,[[波蘭流亡政府]]追贈他為波蘭最高軍事榮譽的十字勳章[[ |
1943年1月18日,為了避免第二次的遣送浪潮發生,他促成了第一波的華沙猶太人區起義活動。這次的武裝事件造成4月19日的起義活動,直到5月16日德軍鎮壓為止。5月18日,眼見自己已逃不過德軍掌握,他與女友及眾多親信[[集體自殺]]於Miła街18號。但他的屍體從未被尋獲,一般相信是被與眾多猶太人死難者一起送至附近的焚化爐[[火葬|火化]]了。1944年初,[[波蘭流亡政府]]追贈他為波蘭最高軍事榮譽的十字勳章[[军事功勋勋章 (波兰)]]。 |
||
為了紀念他,[[以色列]]有一個[[基布茲]]以他為名,並設立一紀念盃。 |
為了紀念他,[[以色列]]有一個[[基布茲]]以他為名,並設立一紀念盃。 |
||
==文化影響== |
==文化影響== |
||
* |
*{{le|哈利·托特達夫|Harry Turtledove}}以阿涅萊維奇作為其[[架空歷史小說]]系列「{{link-en|Worldwar}}」中的關鍵形象。 |
||
*[[漢克·阿扎利亞]]在2001年電視劇 |
*[[漢克·阿扎利亞]]在2001年電視劇《{{en-link|Uprising|Uprising (2001 film)}}》中飾演阿涅萊維奇一角。 |
||
==延伸閱讀== |
==延伸閱讀== |
||
第23行: | 第44行: | ||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
* 猶太虛擬圖書館的[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biography/Anielevich.html Mordecai Anielewicz]專文 |
* 猶太虛擬圖書館的[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biography/Anielevich.html Mordecai Anielewicz] {{Wayback|url=http://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jsource/biography/Anielevich.html |date=20161208040020 }}專文 |
||
* Grange美術館華沙猶太人區事件的[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24164949/http://warsawghetto.epixtech.co.uk/Anielwcz.htm Mordecai Anielewicz]專文 |
* Grange美術館華沙猶太人區事件的[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624164949/http://warsawghetto.epixtech.co.uk/Anielwcz.htm Mordecai Anielewicz]專文 |
||
{{华沙}} |
|||
{{Authority control}} |
{{Authority control}} |
||
[[Category:波蘭猶太人|A]] |
[[Category:波蘭猶太人|A]] |
||
[[Category:波蘭自殺者|A]] |
[[Category:在波蘭自殺者|A]] |
||
[[Category:波兰锡安主义者]] |
[[Category:波兰锡安主义者]] |
2024年5月19日 (日) 17:20的最新版本
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 | |
---|---|
昵称 | 小天使(Aniołek) |
出生 | 1919年 波蘭維什庫夫 |
逝世 | 1943年5月8日 納粹德國華沙 | (23—24歲)
效命 | 猶太戰鬥組織 |
军衔 | 指揮官 |
部队 | 猶太戰鬥組織主要單位 |
统率 | 華沙猶太區起義 |
参与战争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获得勋章 | 波蘭英勇十字勳章 格倫瓦爾德十字勳章 |
莫德哈伊·阿涅萊維奇(希伯來語:מרדכי אנילביץ,羅馬化:Mordechai Anielewicz,1919年—1943年5月8日),是華沙猶太區起義事件中,猶太戰鬥組織之司令。
他出身於華沙附近的維什庫夫的貧戶,在完成高中學位後加入錫安社會主義青年運動組織青年衛士,並成為其領袖。1939年9月7日,德軍入侵波蘭,阿涅萊維奇與該組織成員逃離華沙往波蘭東區,希望波蘭人能減緩德軍推進。當蘇聯紅軍佔領東波蘭後,為了開闢一條能讓猶太青年到達巴勒斯坦英國託管區之路,阿涅萊維奇試圖闖越羅馬尼亞國界;他因此被逮捕而送進蘇聯監獄。稍後他被釋放並回到華沙猶太人區。
他前往當時為蘇聯控制之下的維爾紐斯,該處是猶太難民們、其他青年運動成員們與眾政治組織群聚之處;他在那裡說服自己的同儕,將人們送回波蘭以繼續對抗德国人。
1940年1月,他與女友回到華沙,在那裡組織政治基層與青年組織,指導並參與印刷地下刊物,並組織會議與研討會,拜訪其他城市的組織。
1942年夏,阿涅萊維奇來到波蘭南區,試圖在該處策劃軍事反抗活動,當時該處已被德國併吞。當他返回華沙前,一次大規模的特雷布林卡灭绝营遣送行動開始了,該營的35萬猶太人中只有6萬人倖存。於是他加入了猶太戰鬥組織,並在11月時成為總司令。1943年初,由於該組織與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的關係,他們從波蘭親亞利安的地下組織獲得若干軍火。
1943年1月18日,為了避免第二次的遣送浪潮發生,他促成了第一波的華沙猶太人區起義活動。這次的武裝事件造成4月19日的起義活動,直到5月16日德軍鎮壓為止。5月18日,眼見自己已逃不過德軍掌握,他與女友及眾多親信集體自殺於Miła街18號。但他的屍體從未被尋獲,一般相信是被與眾多猶太人死難者一起送至附近的焚化爐火化了。1944年初,波蘭流亡政府追贈他為波蘭最高軍事榮譽的十字勳章军事功勋勋章 (波兰)。
文化影響
[编辑]延伸閱讀
[编辑]- Yitzhak ("Antek") Zuckerman, A Surplus of Memory : Chronicle of the Warsaw Ghetto Uprising (A Centennial Book),ISBN 0-520-07841-1
外部連結
[编辑]- 猶太虛擬圖書館的Mordecai Anielewicz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專文
- Grange美術館華沙猶太人區事件的Mordecai Anielewicz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