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标签移动版编辑 移动应用程序编辑 Android应用编辑
 
(未显示17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refimprove|time=2017-06-11T17:02:50+00:00}}
{{Infobox 正教会
{{Infobox 正教会
|show_name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br /><small>Οικουμενικό Πατριαρχείο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small>
|show_name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br /><small>Οικουμενικό Πατριαρχείο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small>
第6行: 第5行:
|founder = 使徒[[安得烈]]
|founder = 使徒[[安得烈]]
|independence = 330年自赫拉克勒亚都主教区
|independence = 330年自赫拉克勒亚都主教区
|recognition = [[正教会]]
|recognition =
|primate = [[巴爾多祿茂 (普世牧首)|巴尔多禄茂]]
|primate = [[巴爾多祿茂 (普世牧首)|巴尔多禄茂]]
|headquarters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乔治主教座堂]]
|headquarters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乔治主教座堂]]
|territory = [[伊斯坦堡|伊斯坦布尔]]、[[克里特岛]]、[[阿索斯山自治修道院州]]、[[十二群岛]]以及希腊北部地区
|territory = [[土耳其]]、[[克里特岛]]、[[阿索斯山自治修道院州]]、[[十二群岛]]以及希腊北部地区
|possessions = [[乌克兰]]、[[加拿大]]、[[芬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地
|possessions = [[乌克兰]]、[[加拿大]]、[[芬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地
|language = [[通用希腊语]]
|language = [[通用希腊语]]
第15行: 第14行:
|website = 官方网站[https://www.patriarchate.org/home]{{en icon}}<br/>Facebook官方页面[https://www.facebook.com/ecumenicalpatriarchate]{{en icon}}
|website = 官方网站[https://www.patriarchate.org/home]{{en icon}}<br/>Facebook官方页面[https://www.facebook.com/ecumenicalpatriarchate]{{en icon}}
}}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lang-el|{{lang|grc|Οἰκουμενικὸν Πατριαρχεῖον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Oikoumenikòn Patriarcheîon Konstantinoupóleos'', {{IPA-el|ikumenikˈon patriarˈxion konstantinuˈpoleos|IPA}})也称'''罗马牧首区'''({{lang-tr|Rum Ortodoks Patrikhanesi}}),是[[东正教自主教会]]之一,最高领袖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现任牧首为[[巴爾多祿茂一世]]。是[[东正教会]]名义上的首席領導者,但各自主教会間地位平等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lang-el|{{lang|grc|Οἰκουμενικὸν Πατριαρχεῖον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Oikoumenikòn Patriarcheîon Konstantinoupóleos'', {{IPA-el|ikumenikˈon patriarˈxion konstantinuˈpoleos|IPA}})也称'''罗马牧首区'''({{lang-tr|Rum Ortodoks Patrikhanesi}}),是[[东正教自主教会]]之一,最高领袖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现任牧首为[[巴爾多祿茂一世]]<ref>{{Cite web|title=Biography -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url=https://www.patriarchate.org/biography|language=en-US|website=www.patriarchate.org|access-date=2019-12-11|archive-date=2019-05-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15055636/https://www.patriarchate.org/biography|dead-url=no}}</ref>

因君士坦丁堡作为[[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首都的历史地位,以及因君士坦丁堡教会是大多数现代东正教教会的发源教会,君士坦丁普世堡牧首在东正教中有特殊的荣誉地位,在世界[[正教會|东正教]]教长中享有「[[同輩者之首|同侪之首]]」({{lang|la|primus inter pares}})的地位,被视为东正教基督徒的代表和精神领袖<ref>{{Cite web|title=Pope Francis Bows, Asks For Blessing From 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 In Extraordinary Display Of Christian Unity|url=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11/30/pope-francis-ecumenical-patriarch-bartholomew-_n_6243414.html|date=30 November 2014|last=Winfield|first=Nicole|last2=Fraser|first2=Suzan|website=Huffington Post|url-status=dead|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17041746/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11/30/pope-francis-ecumenical-patriarch-bartholomew-_n_6243414.html|archive-date=2016-03-17|access-date=2019-12-11|dead-url=no}}</ref>。


==历史==
==历史==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前身拜占庭主教区相传是由[[使徒 (基督教)|使徒]][[安得烈]]创立<ref name=":0">{{Cite web|title=Ecumenical Patriarchate of Constantinople {{!}} Eastern Orthodoxy|url=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Ecumenical-Patriarchate-of-Constantinople|accessdate=2020-08-09|work=Encyclopedia Britannica|language=en|archive-date=2020-12-0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205074717/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Ecumenical-Patriarchate-of-Constantinople|dead-url=no}}</ref>。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迁至[[拜占庭]],将该地改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主教座|主教区]]升格为[[大主教区]]<ref name=":0" />。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前身拜占庭主教区相传是由[[使徒 (基督教)|使徒]][[安得烈]]创立。


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鉴于君士坦丁堡“现在是新罗马”,承认君士坦丁堡主教与[[教宗|罗马主教]]权力平等<ref name=":0" />。451年[[卡尔西顿会议|卡尔西登会议]]重新肯定君士坦丁堡主教的领导地位,并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大片地区划归他的管辖<ref name=":0" />。在6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头衔正式改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普世牧首'''”<ref name=":0" />。
330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至[[拜占庭]],将该地改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主教区升格为大主教区。


7世纪以来,由于[[穆斯林]]国家的扩张,被征服的主教辖区的东方牧首纷纷逃亡君士坦丁堡,加强了普世牧首的权力<ref name=":0" />。在很长时期中,他们的继任人选都照例要由普世牧首决定<ref name=":0" />
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承认君士坦丁堡主教与[[罗马主教]]权力平等。


拜占庭正教从君士坦丁堡传到[[东欧]]大片地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ref name=":0" />。君士坦丁堡牧首作为东方基督教教会的首脑,成为了罗马主教对基督教世界普世性主张的挑战<ref name=":0" />。1054 年,东方的正教会与西方教会正式[[東西教會大分裂|分裂]]<ref name=":0" />。直至1964年,普世牧首和天主教教宗才再次拥抱<ref name=":0" />,但两个教会依然在教义上有所区别<ref>Stormon, Edward J., ed. ''Towards the Healing of Schism: The Sees of Rome and Constantinople: Public Statements an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Holy See and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1958-1984''. Vol. 3. Paulist Press, 1987.</ref>。
451年[[卡尔西顿会议|卡尔西登会议]]重新肯定君士坦丁堡主教的领导地位,将[[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大片地区划归他的管辖。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因十字军于1204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从1206年移位[[尼西亚帝国|尼西亚]],直至1261年[[米海尔八世]]从[[拉丁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ref name=":0" />。
7世纪以来,由于[[穆斯林]]国家的扩张,被征服的主教辖区的东方牧首纷纷逃亡君士坦丁堡,加强了普世牧首的权力。


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帝国]]攻下,成为其首都,[[穆罕默德二世 (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承认普世牧首[[真纳迪乌斯二世]]为[[奥斯曼帝国]]东正教臣民([[米利特]])的宗教、政治领袖<ref name=":0" />。但此后普世牧首的领袖地位渐渐衰落<ref name=":0" />
在很长时期中,他们的继任人选都照例要由普世牧首决定,拜占庭正教从君士坦丁堡传到[[东欧]]大部分地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君士坦丁堡牧首成为东正教会的首脑,与自称普世基督教首脑的罗马主教分庭抗礼。


1593年,牧首耶利米亚斯二世宣布[[俄罗斯正教会|莫斯科教区]]为自立教区<ref name=":0" />。此后,[[希臘正教會|希腊]](1833年)、[[罗马尼亚正教会|罗马尼亚]](1865年)、[[塞爾維亞正教會|塞尔维亚]](1879年)、[[保加利亞正教會|保加利亚]](1870年)和[[阿尔巴尼亚正教会|阿尔巴尼亚]](1937年)国家教会,依次成为自立教区<ref name=":0" />。
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帝国]]攻下,成为其首都,[[穆罕默德二世]]承认普世牧首[[真纳迪乌斯二世]]为信奉东正教臣民的领袖。

1922年,[[安納托利亞|小亚细亚]]和[[色雷斯]]的约150万希腊、东正教居民,在[[希臘土耳其人口互換]]中被驱逐至希腊<ref name=":0" />。因此,小亚细亚的基督徒所剩无几,受君士坦丁堡管辖的教区数量也进一步减少<ref name=":0" />。因时任君士坦丁堡牧首(Meletius IV)在[[希土战争 (1919年-1922年)|希腊土耳其战争]]中的反土耳其态度,以及土耳其共和国的世俗化运动(包括废除[[哈里发]]制度)<ref>Mustafa Kemal (Atatürk), A Speech Delivered by Uhazi Mustapha Rental... October 1927, (Leipzig, 1929), pp. 572, 583 - 585, 588 - 589, 598, 681.</ref>,土耳其曾试图驱逐牧首,唯在希腊及西方国家的反对下作罢<ref>Great Britain, Parliamentary Papers, "Lausanne Conference on Near Eastern Affairs, 1922- 1923”, "Records of Proceedings and Draft Terms of Peace, Turkey No' 1 (1923)”.</ref>,只限制其政治权力,只保留宗教领域内的权力<ref>Psomiades, Harry J.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under the Turkish Republic: the first ten years." ''Balkan Studies'' 2.1 (1961): 47-70.</ref>。


==现状==
==现状==
目前,君士坦丁堡牧首和君士坦丁堡会议所管辖的地理范围在[[土耳其]]仅有君士坦丁堡主教区连同[[卡尔西登]]、[[代雷柯伊]]、[[王子岛群|阿达拉]]以及[[格克切岛]]和[[博兹贾岛]]等4个近郊教区。
目前,君士坦丁堡牧首和君士坦丁堡会议所管辖的地理范围在[[土耳其]]仅有君士坦丁堡主教区连同[[迦克敦]]、[[代雷柯伊]]、[[王子岛群|阿达拉]]以及[[格克切岛]]和[[博兹贾岛]]等4个近郊教区<ref name=":1" />。在[[希腊]],名义上归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的有[[阿索斯山|圣山隐修区]]、[[帕特莫斯岛]]上的福音圣约翰隐修院、北部几个教区,[[佐泽卡尼索斯群岛]]4个教区以及[[克里特岛]]上一个自主教会<ref name=":1" />


[[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希腊正教]]总主教区、都主教区以及[[芬兰]][[芬蘭正教會|自主教会]]都接受君士坦丁牧首的领导<ref name=":1" />。君士坦丁牧首在亞洲及大洋洲有多個都主教區分別為[[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區]]、[[韩国正教会|韓國及北亞都主教區]]、[[紐西蘭及大洋洲都主教區]][[新加坡及南亞都主教區]]
在[[希腊]],名义上归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的有[[阿索斯山|圣山隐修区]]、[[帕特莫斯岛]]上的传福音约翰隐修院、北部几个教区,[[佐泽卡尼索斯群岛]]4个教区以及[[克里特岛]]上一个自主教会。


自从1586年起,牧首座设在[[伊斯坦布尔]]北区[[芬内尔]]的[[圣乔治座堂]]。牧首必须是土耳其出生的公民,由各都主教区会议选出<ref name=":1">{{cite book zh |author=|title=《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五卷》|format=M|edition=1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date=1999年4月 |pages=512页 |id= ISBN 7-5000-6060-2}}</ref>
[[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希腊正教]]总主教区、都主教区以及[[芬兰]][[芬蘭正教會|自主教会]]都接受君士坦丁牧首的领导。

君士坦丁牧首在亞洲及大洋洲有多個都主教區,分別為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區、[[韩国正教会|韓國及北亞都主教區]]、紐西蘭及大洋洲都主教區、新加坡及南亞都主教區。

自从1586年起,牧首座设在[[伊斯坦布尔]]北区[[芬内尔]]的[[圣乔治座堂]]。牧首必须是土耳其出生的公民,由各都主教区会议选出<ref>{{cite book zh |author=|title=《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五卷》|format=M|edition=1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date=1999年4月 |pages=512页 |id= ISBN 7-5000-6060-2}}</ref>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第47行: 第46行:


{{东正教}}
{{东正教}}

[[Category:东正教自主教会]]
[[Category:东正教自主教会]]
[[Category:君士坦丁堡]]
[[Category: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 ]]

2024年6月20日 (四) 16:09的最新版本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
Οικουμενικό Πατριαρχείο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徽章的铭文为Οικουμενικό Πατριαρχείο
創始使徒安得烈
自立330年自赫拉克勒亚都主教区
首席巴尔多禄茂
總會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乔治主教座堂
範圍土耳其克里特岛阿索斯山自治修道院州十二群岛以及希腊北部地区
分佈乌克兰加拿大芬兰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韩国等地
語言通用希腊语
信众希腊国内350万人,以外150万人
網站官方网站[1](英文)
Facebook官方页面[2](英文)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希臘語Οἰκουμενικὸν Πατριαρχεῖον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Oikoumenikòn Patriarcheîon Konstantinoupóleos, 國際音標:[ikumenikˈon patriarˈxion konstantinuˈpoleos])也称新罗马牧首区土耳其語Rum Ortodoks Patrikhanesi),是东正教自主教会之一,最高领袖为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现任牧首为巴爾多祿茂一世[1]

因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首都的历史地位,以及因君士坦丁堡教会是大多数现代东正教教会的发源教会,君士坦丁普世堡牧首在东正教中有特殊的荣誉地位,在世界东正教教长中享有「同侪之首」(primus inter pares)的地位,被视为东正教基督徒的代表和精神领袖[2]

历史

[编辑]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区前身拜占庭主教区相传是由使徒安得烈创立[3]。330年君士坦丁大帝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迁至拜占庭,将该地改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主教区升格为大主教区[3]

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鉴于君士坦丁堡“现在是新罗马”,承认君士坦丁堡主教与罗马主教权力平等[3]。451年卡尔西登会议重新肯定君士坦丁堡主教的领导地位,并将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大片地区划归他的管辖[3]。在6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头衔正式改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大主教,普世牧首[3]

7世纪以来,由于穆斯林国家的扩张,被征服的主教辖区的东方牧首纷纷逃亡君士坦丁堡,加强了普世牧首的权力[3]。在很长时期中,他们的继任人选都照例要由普世牧首决定[3]

拜占庭正教从君士坦丁堡传到东欧大片地区,包括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俄罗斯[3]。君士坦丁堡牧首作为东方基督教教会的首脑,成为了罗马主教对基督教世界普世性主张的挑战[3]。1054 年,东方的正教会与西方教会正式分裂[3]。直至1964年,普世牧首和天主教教宗才再次拥抱[3],但两个教会依然在教义上有所区别[4]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因十字军于1204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从1206年移位尼西亚,直至1261年米海尔八世拉丁帝国夺回君士坦丁堡[3]

1453年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帝国攻下,成为其首都,穆罕默德二世承认普世牧首真纳迪乌斯二世奥斯曼帝国东正教臣民(米利特)的宗教、政治领袖[3]。但此后普世牧首的领袖地位渐渐衰落[3]

1593年,牧首耶利米亚斯二世宣布莫斯科教区为自立教区[3]。此后,希腊(1833年)、罗马尼亚(1865年)、塞尔维亚(1879年)、保加利亚(1870年)和阿尔巴尼亚(1937年)国家教会,依次成为自立教区[3]

1922年,小亚细亚色雷斯的约150万希腊、东正教居民,在希臘土耳其人口互換中被驱逐至希腊[3]。因此,小亚细亚的基督徒所剩无几,受君士坦丁堡管辖的教区数量也进一步减少[3]。因时任君士坦丁堡牧首(Meletius IV)在希腊土耳其战争中的反土耳其态度,以及土耳其共和国的世俗化运动(包括废除哈里发制度)[5],土耳其曾试图驱逐牧首,唯在希腊及西方国家的反对下作罢[6],只限制其政治权力,只保留宗教领域内的权力[7]

现状

[编辑]

目前,君士坦丁堡牧首和君士坦丁堡会议所管辖的地理范围在土耳其仅有君士坦丁堡總主教区连同迦克敦代雷柯伊阿达拉以及格克切岛博兹贾岛等4个近郊教区[8]。在希腊,名义上归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的有圣山隐修区帕特莫斯岛上的福音圣约翰隐修院、北部几个教区,佐泽卡尼索斯群岛4个教区以及克里特岛上一个自主教会[8]

欧洲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正教总主教区、都主教区以及芬兰自主教会都接受君士坦丁牧首的领导[8]。君士坦丁牧首在亞洲及大洋洲有多個都主教區,分別為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區韓國及北亞都主教區紐西蘭及大洋洲都主教區新加坡及南亞都主教區

自从1586年起,牧首座设在伊斯坦布尔北区芬内尔圣乔治座堂。牧首必须是土耳其出生的公民,由各都主教区会议选出[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Biography -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www.patriarchate.org.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美国英语). 
  2. ^ Winfield, Nicole; Fraser, Suzan. Pope Francis Bows, Asks For Blessing From 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 In Extraordinary Display Of Christian Unity. Huffington Post. 30 November 2014 [2019-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of Constantinople | Eastern Orthodox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0-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英语). 
  4. ^ Stormon, Edward J., ed. Towards the Healing of Schism: The Sees of Rome and Constantinople: Public Statements an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Holy See and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1958-1984. Vol. 3. Paulist Press, 1987.
  5. ^ Mustafa Kemal (Atatürk), A Speech Delivered by Uhazi Mustapha Rental... October 1927, (Leipzig, 1929), pp. 572, 583 - 585, 588 - 589, 598, 681.
  6. ^ Great Britain, Parliamentary Papers, "Lausanne Conference on Near Eastern Affairs, 1922- 1923”, "Records of Proceedings and Draft Terms of Peace, Turkey No' 1 (1923)”.
  7. ^ Psomiades, Harry J.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under the Turkish Republic: the first ten years." Balkan Studies 2.1 (1961): 47-70.
  8. ^ 8.0 8.1 8.2 8.3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五卷》 (M) 1.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年4月: 512页. ISBN 7-5000-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