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演員):修订间差异
→傳言: 增加或調整內部連結 |
|||
(未显示30个用户的4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Otheruses|subject=民國女演員|other=同名女主播|胡蝶 (主播)}} |
|||
{{pov|time=2017-04-17T06:01:29+00:00}} |
|||
{{不是|蝴蝶}} |
|||
{{藝人 |
{{藝人 |
||
|姓名 = 胡蝶 |
|姓名 = 胡蝶 |
||
第7行: | 第4行: | ||
|圖片 = HuDie.JPG |
|圖片 = HuDie.JPG |
||
|圖片尺寸 = |
|圖片尺寸 = |
||
|圖片簡介 = 上海王开照像在 |
|圖片簡介 = 上海王开照像在二十世纪20年代拍摄的照片 |
||
|原名 = 胡瑞華 |
|原名 = 胡瑞華 |
||
|外文名 = |
|外文名 = |
||
第13行: | 第10行: | ||
|羅馬拼音 = |
|羅馬拼音 = |
||
|英文名 = Butterfly Wu |
|英文名 = Butterfly Wu |
||
|籍貫 = [[廣東省|廣東]][[鶴山市|鶴山]] |
|籍貫 = [[廣東省 (清)|廣東]][[鶴山市|鶴山]]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908|3|23}}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908|3|23}} |
||
|出生地點 = {{ |
|出生地點 = {{QING}}[[江蘇省 (清)|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89|4|23|1908|3|23}}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89|4|23|1908|3|23}} |
||
|逝世地點 = {{CAN}}[[溫哥華]] |
|逝世地點 = {{CAN}}[[卑詩省]][[溫哥華]] |
||
|職業 = [[演員]] |
|職業 = [[演員]] |
||
|教育程度 = |
|教育程度 = |
||
第26行: | 第23行: | ||
|IMDb = 0398872 |
|IMDb = 0398872 |
||
}} |
}} |
||
'''胡蝶'''({{bd|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catIdx=Hu,胡}}),原名'''胡瑞华''',[[ |
'''胡蝶'''({{bd|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catIdx=Hu,胡}}),原名'''胡瑞华''',祖籍[[廣東省 (清)|廣東]][[鶴山市|鹤山]],在上海出生長大,[[上海市 (中華民國)|上海民国时期]]和[[英属香港|英属香港时期]]著名電影女演员,是当时充满传奇色彩的上海女性。 |
||
== 早年生涯 == |
== 早年生涯 == |
||
胡蝶1908年3月23日(光绪三十四年旧历二月廿一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鹤山县坡山乡水寨村。出生时那时她父亲在[[京奉铁路]]上任职,全家随父亲在外地生活。9岁那年回到广东,家住[[广州市]]。她进了[[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在广州市度过整个少年时期。1924年,16岁的胡瑞华随家人从广州迁回上海。由于她从小爱好戏剧艺术,又碰上[[中国电影]]开创期一个极好的机遇,她便决心投身于新兴的电影艺术事业。 |
胡蝶1908年3月23日(光绪三十四年旧历二月廿一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鹤山县坡山乡水寨村。出生时那时她父亲在[[京奉铁路]]上任职,全家随父亲在外地生活。9岁那年回到广东,家住[[广州市]]。她进了[[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在广州市度过整个少年时期。1924年,16岁的胡瑞华随家人从广州迁回上海。由于她从小爱好戏剧艺术,又碰上[[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電影|中国电影]]开创期一个极好的机遇,她便决心投身于新兴的电影艺术事业。 |
||
1924年初,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牌式的作品《[[孤儿救祖记]]》在上海公演,这部片深深地打动了前来观看的每一位观众,这其中包括年仅16岁的胡蝶。胡蝶受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事业吸引,投考了由[[顾肯夫]]等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成为首届训练班学员。考入影校后,胡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电影理论和表演方面的课程,她尤其喜欢表演课程,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去钻研表演,在[[洪琛]]、[[汪煦昌]]、[[陈寿荫]]等一批电影名家的指导下,很快便显露出超常的才华。翌年,即应邀参加了[[徐欣夫]]导演,[[张织云]]、[[王元龙]]主演的《[[战功]]》一片的拍摄,随即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演员生涯。 |
1924年初,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牌式的作品《[[孤儿救祖记]]》在上海公演,这部片深深地打动了前来观看的每一位观众,这其中包括年仅16岁的胡蝶。胡蝶受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事业吸引,投考了由[[顾肯夫]]等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成为首届训练班学员。考入影校后,胡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电影理论和表演方面的课程,她尤其喜欢表演课程,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去钻研表演,在[[洪琛]]、[[汪煦昌]]、[[陈寿荫]]等一批电影名家的指导下,很快便显露出超常的才华。翌年,即应邀参加了[[徐欣夫]]导演,[[张织云]]、[[王元龙]]主演的《[[战功]]》一片的拍摄,随即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演员生涯。 |
||
第36行: | 第33行: | ||
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云塔》、《[[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空谷兰》等影片。 |
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云塔》、《[[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空谷兰》等影片。 |
||
1933年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姊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 |
1933年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姊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打破中国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 |
||
== 电影皇后 == |
== 电影皇后 == |
||
[[File:Hu Die by C.H.Wong Photo Studio.jpg|right|thumb|胡蝶 |
[[File:Hu Die by C.H.Wong Photo Studio.jpg|right|thumb|胡蝶二十年代旧照,王开照像拍摄]] |
||
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一场评选电影皇后活动。在选举过程中,三位著名电影女明星——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天一公司的[[陈玉梅]]的票数非常接近。竞争相当激烈。结果胡蝶得21334票,陈玉梅得10020票,阮玲玉得7290票,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在一年内 |
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一场评选电影皇后活动。在选举过程中,三位著名电影女明星——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天一公司的[[陈玉梅 (电影演员)|陈玉梅]]的票数非常接近。竞争相当激烈。结果胡蝶得21334票,陈玉梅得10020票,阮玲玉得7290票,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在一年内,胡蝶又获得了英商中国肥皂公司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第一和“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的冠军, 两年之内“三连冠”。 |
||
1935年初,[[苏联]]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影展,中国电影界首次被正式邀请参加国际电影节,由于胡蝶是中国参展四部影片中的《姊妹花》的女主演,因而成为代表团中惟一的演员代表。 |
1935年初,[[苏联]]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影展,中国电影界首次被正式邀请参加国际电影节,由于胡蝶是中国参展四部影片中的《姊妹花》的女主演,因而成为代表团中惟一的演员代表。 |
||
第47行: | 第44行: | ||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在。此时丈夫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事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胡蝶和潘有声度过了一段堪称幸福的生活。 |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在。此时丈夫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事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胡蝶和潘有声度过了一段堪称幸福的生活。 |
||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香港政府]]、[[駐港英軍]]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为了表达自己对残暴日军的反抗,她把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日军占据香港后中,为了利用中国名人出面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政府|香港政府]]、[[駐港英軍]]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为了表达自己对残暴日军的反抗,她把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日军占据香港后中,为了利用中国名人出面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方曾重金邀请胡蝶出演《胡蝶游东京》,但被她以自己已经息影,而且有了身孕,短期内无法再现银幕为由,严正拒绝。 |
||
1942年,胡蝶夫妇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女,跟随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艰难跋涉20多天,终于回到广东[[曲江區|曲江]]。1942年11月24日到达陪都[[重庆]]。 |
1942年,胡蝶夫妇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女,跟随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艰难跋涉20多天,终于回到广东[[曲江區|曲江]]。1942年11月24日到达陪都[[重庆]]。 |
||
== 晚年 == |
== 晚年 == |
||
⚫ | |||
⚫ | |||
⚫ | 1966年,胡蝶参加了《明月几时圆》、《塔里的女人》两片拍摄之后,正式退出了影坛。在[[台湾]]住了几年后,于1975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 |
||
⚫ | 1966年,胡蝶参加了《明月几时圆》、《塔里的女人》两片拍摄之后,正式退出了影坛。在[[台湾]]住了几年后,于1975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78年 台湾[[联合报]]出版《胡蝶回忆彔》、后摘下2021年 出版 中国作家出版社《胡蝶口述自传》。1989年在溫哥華病逝。<ref>[http://magazine.sina.com.hk/newtimesweekly/18/2006-06-27/024612406.shtml 新浪網-雜誌]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521094348/http://magazine.sina.com.hk/newtimesweekly/18/2006-06-27/024612406.shtml |date=2009-05-21 }}(新世紀周刊之“上海大世界裡的童年記憶”)</ref> |
||
== 家庭 == |
== 家庭 == |
||
胡蝶有一子一女,夫為[[潘有聲(商人)|潘有聲]],2人於1935年11月23日在上海舉行結婚典禮。 |
|||
胡蝶有一儿子阳阳 |
|||
==傳言== |
==傳言== |
||
*九一八风波。正当胡蝶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伴随着战争而来的是她和[[张学良]]的“跳舞事件”。当时胡蝶正随剧组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鹜》和《啼笑因缘》的外景。为将中国人民的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的怨恨上来,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致使舆论四起,上海《时事新报》还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一荻|赵四]]风流[[朱湄筠|朱五]]狂,翩翩蝴蝶 |
*九一八风波。正当胡蝶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伴随着战争而来的是她和[[张学良]]的“跳舞事件”。当时胡蝶正随剧组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鹜》和《啼笑因缘》的外景。根本沒有遇過張學良。为将中国人民的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的怨恨上来,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致使舆论四起,上海《[[时事新报 (中国)|时事新报]]》还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一荻|赵四]]风流[[朱湄筠|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溫柔鄉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瀋陽”这首诗很快不迳而飞,一时之间胡蝶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事后胡蝶和明星影片公司都报刊出聲辟谣,但不少人仍不斷炒作,后来胡蝶晚年的回忆录中感叹:“该结束这段莫须有的公案了吧?”。<ref>{{Cite web |url=http://history.sohu.com/20150422/n411714972.shtml |title=“胡蝶”之殇:九一八当晚与张学良共舞? |access-date=2019-03-1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09022224/http://history.sohu.com/20150422/n411714972.shtml |archive-date=2019-05-09 |dead-url=yes }}</ref> |
||
*傳言胡蝶 |
*傳言胡蝶與女童軍[[楊惠敏]]入獄有關。<ref>[http://top.ce.cn/home/zymf/200611/09/t20061109_9348628.shtml 心中永遠的絕色:中國電影中的九大美人]{{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ref>[http://mcq.people.com.cn/m/all/news.cqr300?Num=23948646 周旋王人美阮玲玉 风情万种的旧上海传奇女人]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144651/http://mcq.people.com.cn/m/all/news.cqr300?Num=23948646 |date=2015-04-02 }}</ref> |
||
*据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记述,胡蝶到重庆不久,她就被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所控制,成为他的情妇,没能再拍电影。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空难丧生,胡蝶才获得自由,再次迁居香港。<ref>{{Cite book | author = 沈醉 | title = 我所知道的戴笠 | location = 中国 | publisher = 群众出版社 | date = 1962年 | pages = 4 |
*据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记述,胡蝶到重庆不久,她就被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所控制,成为他的情妇,没能再拍电影。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空难丧生,胡蝶才获得自由,再次迁居香港。<ref>{{Cite book | author = 沈醉 | title = 我所知道的戴笠 | location = 中国 | publisher = 群众出版社 | date = 1962年 | pages = 4 | language = zh-hans | quote = 戴笠对胡蝶可说一见倾心,格外欢喜。他自有了胡蝶以后,对于玩弄其他女性的兴趣也减少了一些,因为胡蝶很有一套笼络男人的手段。当时胡的挂名丈夫潘有声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自从老婆被戴笠看中而占有之后,他在美人与金钱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决定宁可牺牲老婆,而利用这个机会来发一笔横财。他知道不这样做,身上不知什么时候会被手枪穿几个窟窿。当戴笠答应给他一个战时货物运输局专员名义,让他放手去做投机走私生意时,他便长期住在昆明,很少到重庆去和胡蝶会面。抗战胜利后,戴笠还准备叫胡蝶正式和潘有声离婚而与他公开结婚。后来因为他从北平回上海时坐飞机摔死了,潘有声才带着胡蝶去香港当寓公。}}</ref>但也有人认为胡蝶在此期间先与家人在一起,后从事电影《建国之路》的拍摄,不可能被戴笠霸占。<ref>{{Cite web |url = http://view.qq.com/a/20161223/006884.htm |title = “电影皇后胡蝶被戴笠霸占”之说,是伪历史 |author = 谌旭彬 |date = 2016-12-23 |publisher = 腾讯历史 |accessdate = 2016-12-30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29173446/http://view.qq.com/a/20161223/006884.htm |archive-date = 2016-12-29 |dead-url = yes }}</ref><ref>{{Cite web |url = http://view.qq.com/a/20161228/002241.htm |title = 沈醉说“戴笠霸占胡蝶”,是不是哗众取宠? |author = 谌旭彬 |date = 2016-12-28 |publisher = 腾讯历史 |accessdate = 2016-12-30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230170052/http://view.qq.com/a/20161228/002241.htm |archive-date = 2016-12-30 |dead-url = yes }}</ref> |
||
*[[李宗仁]]的第三任妻子[[胡友松]]自称为胡蝶女儿, |
*[[李宗仁]]的第三任妻子[[胡友松]]自称为胡蝶女儿,此事已被查明偽作。<ref>{{Cite web |url =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606.html |title = 最近新出现的“孙中山嫡孙”,是真的吗? |author = |date = 2017-03-10 |publisher = 腾讯历史 |language = 中文 |accessdate = 2017-03-13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13101442/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legacyintouch/d606.html |archive-date = 2017-03-13 |dead-url = yes }}</ref> |
||
== 作品列表 == |
== 作品列表 == |
||
第85行: | 第83行: | ||
*1938年:《胭脂泪》 |
*1938年:《胭脂泪》 |
||
*1940年:《[[绝代佳人]]》 |
*1940年:《[[绝代佳人]]》 |
||
*1941年:《[[孔雀东南飞]]》、 |
*1941年:《[[孔雀东南飞]]》、《歌女红牡丹》、《家》 |
||
*1947年:《春之梦》、《某夫人》 |
*1947年:《春之梦》、《某夫人》 |
||
*1949年:《锦绣天堂》 |
*1949年:《锦绣天堂》 |
||
*1953年:《青春梦》 |
*1953年:《青春梦》 |
||
*1960年:《苦儿流浪记》、《两代女性 |
*1960年:《苦儿流浪记》、《后门》、《两代女性》、《街童》 、《孝道》 |
||
*1961年:《母愛》、《萬劫孤兒》、《慈母千秋》、《萬里尋親記》 |
*1961年:《母愛》、《萬劫孤兒》、《慈母千秋》、《萬里尋親記》 |
||
*1962年:《恩重如山》、《新姊妹花》、《苦海親情》 |
*1962年:《好女嫁得有情郎》、《恩重如山》、《新姊妹花》、《苦海親情》 |
||
*1966年:《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明月几时圆》 |
*1966年:《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明月几时圆》 |
||
第100行: | 第98行: | ||
{{1905-2004年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
{{1905-2004年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
||
{{香港星光大道巨星掌印}} |
{{香港星光大道巨星掌印}} |
||
{{Authority control}} |
|||
{{DEFAULTSORT:H}} |
{{DEFAULTSORT:H}} |
||
[[Category: |
[[Category:廣州市第七中學校友]] |
||
[[Category:鶴山市人]] |
|||
[[Category:上海人]] |
[[Category:上海人]] |
||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电影演员]] |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电影演员]] |
||
[[Category:香港電影演員]] |
[[Category:香港電影演員]] |
||
[[Category:藝人出身的政治人物]] |
|||
[[Category:胡姓|D]] |
[[Category:胡姓|D]] |
||
[[Category:香港上海人]] |
[[Category:香港上海人]] |
||
[[Category:葬于温哥华]] |
[[Category:葬于温哥华]] |
||
[[Category:加拿大华人]] |
|||
[[Category:清朝出生者]] |
2024年7月2日 (二) 05:45的最新版本
胡蝶 | |
---|---|
女演员 | |
本名 | 胡瑞華 |
英文名 | Butterfly Wu |
籍贯 | 廣東鶴山 |
出生 | |
逝世 | 1989年4月23日 | (81歲)
职业 | 演員 |
配偶 | 潘有声 (1958年逝世)[1] |
活跃年代 | 1924年—1966年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胡蝶(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华,祖籍廣東鹤山,在上海出生長大,上海民国时期和英属香港时期著名電影女演员,是当时充满传奇色彩的上海女性。
早年生涯
[编辑]胡蝶1908年3月23日(光绪三十四年旧历二月廿一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鹤山县坡山乡水寨村。出生时那时她父亲在京奉铁路上任职,全家随父亲在外地生活。9岁那年回到广东,家住广州市。她进了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在广州市度过整个少年时期。1924年,16岁的胡瑞华随家人从广州迁回上海。由于她从小爱好戏剧艺术,又碰上中国电影开创期一个极好的机遇,她便决心投身于新兴的电影艺术事业。
1924年初,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牌式的作品《孤儿救祖记》在上海公演,这部片深深地打动了前来观看的每一位观众,这其中包括年仅16岁的胡蝶。胡蝶受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事业吸引,投考了由顾肯夫等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成为首届训练班学员。考入影校后,胡蝶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电影理论和表演方面的课程,她尤其喜欢表演课程,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去钻研表演,在洪琛、汪煦昌、陈寿荫等一批电影名家的指导下,很快便显露出超常的才华。翌年,即应邀参加了徐欣夫导演,张织云、王元龙主演的《战功》一片的拍摄,随即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演员生涯。
崛起
[编辑]后相继在友联、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铁扇公主》等二十余部古装片。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曾主演《白云塔》、《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空谷兰》等影片。
1933年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姊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打破中国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
电影皇后
[编辑]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以“鼓励诸女明星之进取心,促成电影之发展”为宗旨,发起了一场评选电影皇后活动。在选举过程中,三位著名电影女明星——明星公司的胡蝶、联华公司的阮玲玉、天一公司的陈玉梅的票数非常接近。竞争相当激烈。结果胡蝶得21334票,陈玉梅得10020票,阮玲玉得7290票,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在一年内,胡蝶又获得了英商中国肥皂公司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第一和“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的冠军, 两年之内“三连冠”。
1935年初,苏联在莫斯科举行国际影展,中国电影界首次被正式邀请参加国际电影节,由于胡蝶是中国参展四部影片中的《姊妹花》的女主演,因而成为代表团中惟一的演员代表。
息影抗日
[编辑]1937年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在。此时丈夫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事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胡蝶和潘有声度过了一段堪称幸福的生活。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政府、駐港英軍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井隆中将投降。为了表达自己对残暴日军的反抗,她把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日军占据香港后中,为了利用中国名人出面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方曾重金邀请胡蝶出演《胡蝶游东京》,但被她以自己已经息影,而且有了身孕,短期内无法再现银幕为由,严正拒绝。
1942年,胡蝶夫妇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女,跟随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艰难跋涉20多天,终于回到广东曲江。1942年11月24日到达陪都重庆。
晚年
[编辑]1946年,胡蝶为香港大中华公司拍摄了《某夫人》、《锦绣天堂》等片。1949年胡蝶停止拍片10年之久。直到1959年,她应邵氏公司之请重下银海,在香港、台湾先后拍摄了《街童》、《两代女性》、《后门》等片,其中以《后门》一片最为出色。它是一部伦理教育片,由著名导演李翰祥执导,胡蝶在片中扮演女主角徐太太。她炉火纯青的演技,得到行家们一致的赞赏。1960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亞洲影展上,《后门》获得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该片再获日本文部大臣颁赠的最佳电影奖。52岁的胡蝶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
1966年,胡蝶参加了《明月几时圆》、《塔里的女人》两片拍摄之后,正式退出了影坛。在台湾住了几年后,于1975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1978年 台湾联合报出版《胡蝶回忆彔》、后摘下2021年 出版 中国作家出版社《胡蝶口述自传》。1989年在溫哥華病逝。[2]
家庭
[编辑]胡蝶有一子一女,夫為潘有聲,2人於1935年11月23日在上海舉行結婚典禮。
傳言
[编辑]- 九一八风波。正当胡蝶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伴随着战争而来的是她和张学良的“跳舞事件”。当时胡蝶正随剧组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鹜》和《啼笑因缘》的外景。根本沒有遇過張學良。为将中国人民的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的怨恨上来,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九一八”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致使舆论四起,上海《时事新报》还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溫柔鄉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瀋陽”这首诗很快不迳而飞,一时之间胡蝶成了“红颜祸水”的代名词。事后胡蝶和明星影片公司都报刊出聲辟谣,但不少人仍不斷炒作,后来胡蝶晚年的回忆录中感叹:“该结束这段莫须有的公案了吧?”。[3]
- 据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记述,胡蝶到重庆不久,她就被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所控制,成为他的情妇,没能再拍电影。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空难丧生,胡蝶才获得自由,再次迁居香港。[6]但也有人认为胡蝶在此期间先与家人在一起,后从事电影《建国之路》的拍摄,不可能被戴笠霸占。[7][8]
作品列表
[编辑]- 1925年:《战功》、《秋扇怨》
- 1926年:《夫妻之秘密》、《电影女明星》、《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第一、二集)《珍珠塔》(上下集)《孟姜女》、《孙行者大战金钱豹》
- 1927年:《白蛇传》(第三集)、《女律师》、《新茶花》、《铁扇公主》、《蒋老五殉情记》
- 1928年:《大侠复仇记》(前后集)、《女侦探离婚》、《白云塔》、《血泪黄花》
- 1928年—1931年:《火烧红莲寺》(三至十八集)
- 1929年:《富人的生活》、《爱人的血》、《爸爸爱妈妈》
- 1930年:《桃花湖》(前后集)、《碎琴搂》
- 1931年:《歌女红牡丹》、《如此天堂》(前后集)、《红泪影》《三箭之爱》《铁血青年》、《银星幸运》
- 1932年:《落霞孤鹜》、《战地历险记》、《自由之花》、《啼笑姻缘》
- 1933年:《满江红》、《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春水情波》
- 1934年:《三姐妹》、《路柳墙花》、《麦夫人》、《女儿经》、《美人心》、《再生花》、《空谷兰》
- 1935年:《夜来香》、《兄弟行》、《劫后桃花》
- 1936年:《女权》
- 1937年:《永远的微笑》
- 1938年:《胭脂泪》
- 1940年:《绝代佳人》
- 1941年:《孔雀东南飞》、《歌女红牡丹》、《家》
- 1947年:《春之梦》、《某夫人》
- 1949年:《锦绣天堂》
- 1953年:《青春梦》
- 1960年:《苦儿流浪记》、《后门》、《两代女性》、《街童》 、《孝道》
- 1961年:《母愛》、《萬劫孤兒》、《慈母千秋》、《萬里尋親記》
- 1962年:《好女嫁得有情郎》、《恩重如山》、《新姊妹花》、《苦海親情》
- 1966年:《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明月几时圆》
参考文献
[编辑]- ^ 潘有聲昨晨病逝今日大殮,香港華僑日報,1958-02-03
- ^ 新浪網-雜誌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5-21.(新世紀周刊之“上海大世界裡的童年記憶”)
- ^ “胡蝶”之殇:九一八当晚与张学良共舞?. [2019-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 ^ 心中永遠的絕色:中國電影中的九大美人[永久失效連結]
- ^ 周旋王人美阮玲玉 风情万种的旧上海传奇女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2.
- ^ 沈醉. 我所知道的戴笠. 中国: 群众出版社. 1962年: 4 (中文(简体)).
戴笠对胡蝶可说一见倾心,格外欢喜。他自有了胡蝶以后,对于玩弄其他女性的兴趣也减少了一些,因为胡蝶很有一套笼络男人的手段。当时胡的挂名丈夫潘有声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自从老婆被戴笠看中而占有之后,他在美人与金钱不可得兼的情况下,决定宁可牺牲老婆,而利用这个机会来发一笔横财。他知道不这样做,身上不知什么时候会被手枪穿几个窟窿。当戴笠答应给他一个战时货物运输局专员名义,让他放手去做投机走私生意时,他便长期住在昆明,很少到重庆去和胡蝶会面。抗战胜利后,戴笠还准备叫胡蝶正式和潘有声离婚而与他公开结婚。后来因为他从北平回上海时坐飞机摔死了,潘有声才带着胡蝶去香港当寓公。
- ^ 谌旭彬. “电影皇后胡蝶被戴笠霸占”之说,是伪历史. 腾讯历史. 2016-12-23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 ^ 谌旭彬. 沈醉说“戴笠霸占胡蝶”,是不是哗众取宠?. 腾讯历史. 2016-12-28 [2016-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30).
- ^ 最近新出现的“孙中山嫡孙”,是真的吗?. 腾讯历史. 2017-03-10 [2017-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