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周是修: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洪武]]年间,周是修因[[明經]]被举荐,担任[[霍邱]][[訓導]],朱元璋问其家居何為,其答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明太祖大喜,升任其为周府奉祀正。次年,跟从周王北征至黑山,退还后升任[[紀善]]。[[建文]]元年(1399年),有人告周王不法,周是修则上书请奏周王得免,后改为衡府紀善,留京师,为[[翰林]][[纂修]],喜好结交文士,谈论国家大事。后燕军渡过淮河,周是修与[[蕭用道]]上疏指责用事者。后京城失守,其留书与[[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等。系衣帶間,入[[应天府 (明朝)|应天府]]府學,礼毕后于尊經閣上吊自杀<ref>《[[明史]]》(卷143):“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末,舉明經,為霍邱訓導。太祖問家居何為。對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太祖喜,擢周府奉祀正。逾年,從王北征至黑山,還遷紀善。建文元年,有告王不法者,官屬皆下吏。是修以嘗諫王得免,改衡府紀善。衡王,惠帝母弟,未之藩。是修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陳說國家大計。燕兵渡淮,與蕭用道上書指斥用事者。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為動。京城失守,留書別友人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付以後事。具衣冠,為贊系衣帶間。入應天府學,拜先師畢,自經於尊經閣,年四十九。”</ref>。燕王[[朱棣]]即位后,为[[明成祖]]。[[陳瑛]]上书请继续追究周是修,朱棣答道:“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ref>《[[明史]]》(卷143):“燕王即帝位,陳瑛言是修不順天命,請追戮。帝曰:「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是修外和內剛,誌操卓犖。非其義,一介不茍得也。嘗曰:「忠臣不計得失,故言無不直;烈女不慮死生,故行無不果。」嘗輯古今忠節事為《觀感錄》。其學自經史百家,陰陽醫蔔,靡不通究。為文援筆立就而雅贍條達。初與士奇、縉、靖及金幼孜、黃淮、胡儼約同死。臨難,惟是修竟行其誌雲。”</ref>
[[洪武]]年间,周是修因[[明經]]被举荐,担任[[霍邱]][[訓導]],朱元璋问其家居何為,其答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明太祖大喜,升任其为周府奉祀正。次年,跟从周王北征至黑山,退还后升任[[紀善]]。[[建文]]元年(1399年),有人告周王不法,周是修则上书请奏周王得免,后改为衡府紀善,留京师,为[[翰林]][[纂修]],喜好结交文士,谈论国家大事。后燕军渡过淮河,周是修与[[蕭用道]]上疏指责用事者。后京城失守,其留书与[[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等。系衣帶間,入[[应天府 (明朝)|应天府]]府學,礼毕后于尊經閣上吊自杀<ref>《[[明史]]》(卷143):“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末,舉明經,為霍邱訓導。太祖問家居何為。對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太祖喜,擢周府奉祀正。逾年,從王北征至黑山,還遷紀善。建文元年,有告王不法者,官屬皆下吏。是修以嘗諫王得免,改衡府紀善。衡王,惠帝母弟,未之藩。是修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陳說國家大計。燕兵渡淮,與蕭用道上書指斥用事者。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為動。京城失守,留書別友人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付以後事。具衣冠,為贊系衣帶間。入應天府學,拜先師畢,自經於尊經閣,年四十九。”</ref>。燕王[[朱棣]]即位后,为[[明成祖]]。[[陳瑛]]上书请继续追究周是修,朱棣答道:“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ref>《[[明史]]》(卷143):“燕王即帝位,陳瑛言是修不順天命,請追戮。帝曰:「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是修外和內剛,誌操卓犖。非其義,一介不茍得也。嘗曰:「忠臣不計得失,故言無不直;烈女不慮死生,故行無不果。」嘗輯古今忠節事為《觀感錄》。其學自經史百家,陰陽醫蔔,靡不通究。為文援筆立就而雅贍條達。初與士奇、縉、靖及金幼孜、黃淮、胡儼約同死。臨難,惟是修竟行其誌雲。”</ref>

== 家族 ==
* 先祖:周矩,后唐官员
* 高祖:周月溪
* 曾祖:周贵礼
* 祖父:周于德
* 父母:周邦贤、彭氏
* 兄弟:姓名未知
* 子女:周轮、周辕;女五人
* 族孙:进士[[周應鰲|周应鳌]]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9行: 第19行:
</div>
</div>


{{Authority control}}
{{明朝人物小作品}}
{{明朝人物小作品}}
{{DEFAULTSORT:Z}}
{{DEFAULTSORT:Z}}

2024年7月15日 (一) 01:25的最新版本

周是修(1354年—1402年),以字行江西行省吉安路太和州(今江西省泰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洪武年间,周是修因明經被举荐,担任霍邱訓導,朱元璋问其家居何為,其答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明太祖大喜,升任其为周府奉祀正。次年,跟从周王北征至黑山,退还后升任紀善建文元年(1399年),有人告周王不法,周是修则上书请奏周王得免,后改为衡府紀善,留京师,为翰林纂修,喜好结交文士,谈论国家大事。后燕军渡过淮河,周是修与蕭用道上疏指责用事者。后京城失守,其留书与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等。系衣帶間,入应天府府學,礼毕后于尊經閣上吊自杀[1]。燕王朱棣即位后,为明成祖陳瑛上书请继续追究周是修,朱棣答道:“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2]

家族

[编辑]
  • 先祖:周矩,后唐官员
  • 高祖:周月溪
  • 曾祖:周贵礼
  • 祖父:周于德
  • 父母:周邦贤、彭氏
  • 兄弟:姓名未知
  • 子女:周轮、周辕;女五人
  • 族孙:进士周应鳌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史》(卷143):“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洪武末,舉明經,為霍邱訓導。太祖問家居何為。對曰:「教人子弟,教弟力田。」太祖喜,擢周府奉祀正。逾年,從王北征至黑山,還遷紀善。建文元年,有告王不法者,官屬皆下吏。是修以嘗諫王得免,改衡府紀善。衡王,惠帝母弟,未之藩。是修留京師,預翰林纂修,好薦士,陳說國家大計。燕兵渡淮,與蕭用道上書指斥用事者。用事者怒,共挫折之,是修屹不為動。京城失守,留書別友人江仲隆、解縉、胡靖、蕭用道、楊士奇,付以後事。具衣冠,為贊系衣帶間。入應天府學,拜先師畢,自經於尊經閣,年四十九。”
  2. ^ 明史》(卷143):“燕王即帝位,陳瑛言是修不順天命,請追戮。帝曰:「彼食其祿,自盡其心,勿問。」是修外和內剛,誌操卓犖。非其義,一介不茍得也。嘗曰:「忠臣不計得失,故言無不直;烈女不慮死生,故行無不果。」嘗輯古今忠節事為《觀感錄》。其學自經史百家,陰陽醫蔔,靡不通究。為文援筆立就而雅贍條達。初與士奇、縉、靖及金幼孜、黃淮、胡儼約同死。臨難,惟是修竟行其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