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劉彊: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首段:​ 内容扩充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7个用户的2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劉彊'''{{BD|25年||58年|catIdx=L}},[[東漢]][[光武帝]][[嫡長子]],初立為[[太子]],後改封為[[東海國 (東漢)|東海王]],[[諡號]]'''東海恭王''',於43年-58年,在位16年。(《後漢書》本傳作在位18年,仍將東海王劉陽在位年數計入)
'''劉彊'''{{BD|25年||58年|7月2日|catIdx=L}},[[東漢]][[光武帝]][[嫡長子]],初立為[[太子]],後改封為[[東海王]],[[諡號]]'''東海恭王''',於43年-58年,在位16年。(《後漢書》本傳作在位18年,仍將東海王劉陽在位年數計入)


東漢[[建武 (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其母[[郭聖通]]被立為皇-{后}-,劉彊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郭皇后被廢,劉彊心中不安,請求光武帝改封他為[[藩王]]。光武帝最初不忍心這樣做,終於在建武十九年(43年)六月封劉彊為東海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就國。因為劉彊不是因過錯而被廢,去就有禮,所以光武帝允许他用皇帝仪仗,特別加大封地,「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劉彊於[[漢明帝]][[永平 (东汉)|永平]]元年(58年)五月病逝,終年三十四歲。有女[[沘阳公主]]。
東漢[[建武 (漢)|建武]]二年(26年),其母[[郭聖通]]被立為皇-{后}-,劉彊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郭皇后被廢,劉彊心中不安,請求光武帝改封他為[[藩王]]。光武帝最初不忍心這樣做,直至建武十九年(43年)六月封劉彊為東海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八月就國。由於劉彊並非犯下過錯而被廢,因此去就有禮,光武帝允许他用皇帝仪仗,後曾特別加大[[東海郡|東海國]]的封地,「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劉彊於[[漢明帝]][[永平 (东汉)|永平]]元年五月戊寅(58年72日)病逝,終年三十四歲。六月乙卯(8月8日)下葬<ref>《後漢書·明帝紀》:戊寅,東海王彊薨,遣司空馮魴持節視喪事,賜升龍旄頭、鑾輅,龍旂。六月乙卯,葬東海恭王。</ref>。有女[[沘阳公主]]。


東漢末年的幽州牧[[劉虞]]為其後代。<ref>《後漢書·劉虞傳》: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人也。【謝承書曰:「虞父舒,丹陽太守。虞通五經,東海恭王之後。」】</ref>
東漢末年的幽州牧[[劉虞]]為其後代。<ref>《後漢書·劉虞傳》: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人也。【謝承書曰:「虞父舒,丹陽太守。虞通五經,東海恭王之後。」】</ref>


==家庭==
{{start box}}
===家族世系圖===
{{s-before|[[漢明帝|劉陽]]}}
{{Ahnentafel top|先祖}}<center>
{{s-title|[[東漢]][[東海王]]|43年-58年在位}}
{{ahnentafel-compact5
{{s-after|[[劉政 (東海王)|劉政]]}}
|boxstyle_1=background-color: #ff8000;
{{end box}}
|boxstyle_2=background-color: #ff6700;
|boxstyle_3=background-color: #ff4e00;
|boxstyle_4=background-color: #ff3500;
|boxstyle_5=background-color: #ff1c00;
|1='''東海恭王劉彊'''
|2='''父:'''世祖光武皇帝[[汉光武帝|刘秀]]
|3='''母:'''沛王太后[[郭聖通]]
|4='''祖父:'''南顿县令[[劉欽 (南頓縣令)|刘钦]]
|5='''祖母:'''县令夫人[[樊娴都]]
|6='''外祖父:'''阳安思侯郭昌
|7='''外祖母:'''陽安侯夫人劉氏
|8='''曾祖父:'''巨鹿都尉[[劉回]]
|9=
|10='''外曾祖父:'''[[樊重]]
|11=
|12=
|13=
|14='''外曾祖父''':真定共王[[劉普 (真定王)|劉普]]
|15=
|16='''高祖父:'''郁林太守[[刘外]]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外高祖父''':真定安王[[刘雍 (真定王)|刘雍]]
|29=
|30=
|31=
}}</center>
{{ahnentafel bottom}}

{{chart top|東漢東海王劉彊家族世系}}
*{{Color sample|border=Orange|white; border-width:3px}} - 東海王 橘
*{{Color sample|border=yellow|white; border-width:3px}} - 皇帝 黃
{{chart/start|align=center}}
{{chart| | | | |AA| |AA=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 boxstyle_AA=border-width:2px; border-color:yellow
}}
{{chart| | | | | |!| |}}
{{chart|border=1| | | | |s1| |s1=<small>嫡長子</small>| boxstyle_s1=border-width:0px}}
{{chart| | | | |BA| |BA='''[[劉彊]]'''<br>25–58<br>{{small|'''東海恭王'''<sup>1</sup><br>43-58}}
| boxstyle_BA=border-width:2px; border-color:orange
}}
{{chart| |,|-|-|-|(| |}}
{{chart|border=1| |!| | |s1| |s1=<small>子</small>| boxstyle_s1=border-width:0px}}
{{chart| |!| | |CA| |CA='''[[刘政 (东海王)|劉政]]'''<br>?–102<br>{{small|'''東海靖王'''<sup>2</sup><br>59-102}}
| boxstyle_CA=border-width:2px; border-color:orange
}}
{{chart| |!| | | |)|-|-|-|.| |}}
{{chart|border=1|s1| |s2| |s3| |s1=<small>孫</small>| boxstyle_s1=border-width:0px|s2=<small>子</small>| boxstyle_s2=border-width:0px|s3=<small>子</small>| boxstyle_s3=border-width:0px}}
{{chart|DA| |DB| |DC| |DA=[[劉嘉 (光祿勳)|劉嘉]]<br>?–?|DB='''[[劉肅]]'''<br>?–125<br>{{small|'''東海頃王'''<sup>3</sup><br>103-125}}|DC=劉肅弟21人<br>{{small|列侯}}
| boxstyle_DB=border-width:2px; border-color:orange
}}
{{chart| |!| | | |)|-|-|-|v|-|-|-|.| |}}
{{chart|border=1|s1| |s2| |s3| |s4| |s1=<small>子</small>| boxstyle_s1=border-width:0px|s2=<small>子</small>| boxstyle_s2=border-width:0px|s3=<small>子</small>| boxstyle_s3=border-width:0px|s4=<small>子</small>| boxstyle_s4=border-width:0px}}
{{chart|EA| |EB| |EC| |ED| |EA=[[劉舒]]<br>?–?|EB='''[[劉臻]]'''<br>?–156<br>{{small|'''東海孝王'''<sup>4</sup><br>126-156}}|EC=[[劉敏 (東漢)|劉敏]]<br>?–?<br>{{small|鄉侯}}|ED=[[劉儉 (蒸鄉侯)|劉儉]]<br>?–?<br>{{small|蒸鄉侯}}
| boxstyle_EB=border-width:2px; border-color:orange
}}
{{chart| |!| | | |!| |}}
{{chart|border=1|s1| |s2| |s1=<small>子</small>| boxstyle_s1=border-width:0px|s2=<small>子</small>| boxstyle_s2=border-width:0px}}
{{chart|FA| |FB| |FA=[[劉虞]]<br>?–193|FB='''[[劉祗]]'''<br>?–200<br>{{small|'''東海懿王'''<sup>5</sup><br>157-200}}
| boxstyle_FB=border-width:2px; border-color:orange
}}
{{chart| |!| | | |)|-|-|-|.| |}}
{{chart|border=1|s1| |s2| |s3| |s1=<small>子</small>| boxstyle_s1=border-width:0px|s2=<small>子</small>| boxstyle_s2=border-width:0px|s3=<small>子</small>| boxstyle_s3=border-width:0px}}
{{chart|GA| |GB| |GC| |GA=[[劉和 (東漢)|劉和]]<br>?–?|GB='''[[劉羨 (東海王)|劉羨]]'''<br>?–?<br>{{small|'''東海王'''<sup>6</sup><br>201-220}}|GC=[[劉琬 (汶陽侯)|劉琬]]<br>?–?<br>{{small|汶陽侯<sup>1</sup><br>193-?}}
| boxstyle_GB=border-width:2px; border-color:orange
}}
{{chart/end}}
{{chart bottom}}

===後世子孫===
====劉政====
'''劉政'''(?-102年)是[[汉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孙,东海恭王[[劉彊]]之子。東汉第二任東海王,於[[永平 (东汉)|永平]]二年(59年)嗣東海王位,但自此起僅嗣[[魯郡]]。在位期間曾朝覲七次。<ref>《後漢書·明帝紀》:「〔永平二年〕秋九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東海王政'''來朝。」……「六年春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趙王盱、北海王興、齊王石來朝。……冬十月,行幸魯,祠東海恭王陵;會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十一年春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蒼、淮陽王延、中山王焉、琅邪王京、'''東海王政'''來朝。」</ref><ref>《後漢書·章帝紀》:「〔建初〕七年春正月,沛王輔、濟南王康、東平王蒼、中山王焉、'''東海王政'''、琅邪王宇來朝。」……「〔章和元年八月〕乙未,幸沛,祠獻王陵,徵會東海王政。……九月庚子,幸彭城,'''東海王政'''、沛王定、任城王尚皆從。」</ref>

劉政德行不佳,其叔中山簡王[[刘焉 (中山王)|刘焉]]去世時,劉政到中山國參加葬禮,私下娶了簡王的姬徐妃,又偷偷接走了被掖庭趕走的宮女。豫州刺史、魯相上奏請求處罰劉政,東漢朝廷下詔削除他的封地薛縣。<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政淫欲薄行。後中山簡王薨,政詣中山會葬,私取簡王姬徐妃,又盜迎掖庭出女。豫州刺史、魯相奏請誅政,有詔削薛縣。</ref>

[[永元 (东汉)|永元]]十四年(102年)二月乙卯日(疑是己卯,八日),劉政去世,<ref>《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十四年春二月乙卯,東海王政薨。</ref>在位共44年,諡號為'''靖'''。<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彊〕子靖王政嗣。立四十四年薨。</ref>

劉政有22個兒子,[[劉肅]],另有21人本名不詳。

====沘陽公主====
'''[[沘阳公主]]''',<ref>《後漢書·孝和帝紀》:〔永元三年〕夏六月辛卯,尊皇太后母比陽公主為長公主。</ref>[[东汉]]公主,东海恭王[[劉彊]]之女。嫁给了[[窦勋]],[[大司空]]安丰侯[[窦融]]的孙子、[[窦穆]]的儿子。沘阳公主和窦勋的大儿子是[[大将军]][[窦宪]]、大女儿是[[窦皇后 (汉章帝)|窦皇后]]。因为窦穆、窦勋仗势不法,汉明帝将他们处死。后来其女窦氏成为[[汉章帝]]的[[皇后]],沘阳公主和女儿窦皇后一起陷害汉章帝的宠妃大小宋贵人,[[敬隐皇后|大宋贵人]]即清河王[[刘庆 (东汉)|刘庆]]之母,[[汉安帝]]的祖母。

====劉肅====
東海頃王'''劉肅'''(?-125年)是东海靖王[[刘政 (东海王)|刘政]]子,東汉第三任東海王,於永元十四年(102年)嗣東海王位。

永元十六年(104年),劉肅的二十一個弟弟獲封為[[列侯]]。劉肅個性謙儉,「循[[劉彊|恭王]]法度」,曾經向國家捐獻錢二千萬及縑萬匹。劉肅于延光四年(125年)七月丙子日(疑是丙午,二十一日)去世,<ref>《後漢書·安帝紀》:〔延光四年七月〕丙午,東海王肅薨。</ref>在位共23年,諡號為'''頃'''。<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政〕子頃王肅嗣。立二十三年薨。</ref>

劉肅有3個兒子,[[劉臻]]、[[劉敏 (東漢)|劉敏]]、[[劉儉 (蒸鄉侯)|劉儉]]。

====劉臻====
東海孝王'''劉臻'''(?-156年)是东海顷王[[劉肅]]之子,東汉第四任東海王,於[[延光]]三年(125年)嗣東海王位。

劉臻有篤行,個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賑給諸父昆弟。東海國相把劉臻的行為上報朝廷,[[漢順帝]]「增臻封五千戶」。<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臻及弟蒸鄉侯儉並有篤行,母卒,皆吐血毀眥。至服練紅,兄弟追念初喪父,幼小,哀禮有闕,因復重行喪制。臻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賑給諸父昆弟。國相籍襃具以狀聞,順帝美之,制詔大將軍、三公、大鴻臚曰:「東海王臻以近蕃之尊,少襲王爵,膺受多福,未知艱難,而能克己率禮,孝敬自然,事親盡愛,送終竭哀,降儀從士,寢苫三年。和睦兄弟,恤養孤弱,至孝純備,仁義兼弘,朕甚嘉焉。夫勸善厲俗,為國所先。曩者東平孝王敞兄弟行孝,喪母如禮,有增戶之封。詩云:『永世克孝,念茲皇祖。』今增臻封五千戶,儉五百戶,光啟土宇,以酬厥德。」</ref>

[[永建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刘保封刘臻两个弟弟为乡侯。<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永建二年,封臻二弟敏、儉為鄉侯。</ref>

劉臻于[[永寿 (东汉)|永寿]]二年(156年)二月二十一日去世,<ref>《後漢書·安帝紀》:〔永壽二年〕二月甲申,東海王臻薨。</ref>在位共31年,諡號為'''孝'''。<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肅〕子孝王臻嗣。立三十一年薨。</ref>

劉臻有2個兒子,[[劉祗]]、[[劉琬 (汶陽侯)|劉琬]]。

====劉祗====
東海懿王'''劉祗'''(?-200年),為东海孝王刘臻之子,東汉第五任東海王,於[[永寿 (东汉)|永寿]]二年(156年)嗣東海王位。建安五年(200年)十月,劉祗去世,<ref>《後漢書·獻帝紀》:〔建安五年十月〕東海王祗薨。</ref>在位共44年,諡號為'''懿'''。<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臻〕子懿王祗嗣。祗立四十四年薨。</ref>

劉祗有2個兒子,其子[[刘羡 (东海王)|劉羨]]嗣东海王位。

====劉羨====
東海王'''劉羨'''(?-?)為東海懿王劉祗之子,東漢第六任(末任)東海王,於[[建安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嗣東海王位。[[黃初]]元年(220年)十月[[曹丕]]篡漢後,東海國撤除,劉羨被封為'''崇德侯'''。<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祗〕子羡嗣。二十年,魏受禪,以為崇德侯。</ref>

====劉敏====
'''劉敏'''(?-?)是東海頃王劉肅之子、東海孝王劉臻之弟,於[[永建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封為鄉侯。

====劉儉====
'''劉儉'''(?-?)是東海頃王劉肅之子、東海孝王劉臻之弟,於[[永建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封為蒸鄉侯。

====劉琬====
'''劉琬'''(?-?)為东海孝王刘臻之子、東海懿王劉祗之弟,[[初平]]四年(193年),[[汉献帝]]刘协封劉祗的儿子[[劉琬 (汶陽侯)|劉琬]]为汶阳侯,拜为平原相。<ref>《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初平四年,遣子琬至長安奉章,獻帝封琬汶陽侯,拜為平原相。</ref>

====劉嘉====
'''劉琬'''(?-?)為東海恭王劉彊的後代,劉虞的祖父,官居光祿勳。<ref>《後漢書·劉虞列傳》:〔虞〕祖父嘉,光祿勳。</ref>

====劉舒====
'''劉舒'''(?-?)為東海恭王劉彊的後代,劉虞的父親,官居丹陽郡太守。<ref>謝承《後漢書》:虞父舒,丹陽太守。</ref>

====劉虞====
{{main|劉虞}}
'''劉虞'''(?-193年)為東海恭王劉彊的後代,先後為幽州刺史、甘陵國相、宗正、大司馬、襄賁侯、太傅。後被[[公孫瓚]]殺害。

====劉和====
{{main|刘和 (东汉) }}
'''劉和'''(?-?)為[[東漢]]末期人物,[[劉虞]]之子。曾任[[侍中]]。後與[[袁紹]]及[[烏桓]]合作對抗公孫瓚。

== 延伸阅读 ==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文獻:
*《[[後漢書]]》光武帝紀第一·下、顯宗孝明帝紀第二、光武十王列傳第三十二
{{ReflistH}}
*《後漢書》[[s:後漢書/卷1上|世祖光武帝紀第一上]]
*《後漢書》[[s:後漢書/卷1下|世祖光武帝紀第一下]]
*《後漢書》[[s:後漢書/卷2|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後漢書》[[s:後漢書/卷3|肅宗孝章帝紀第二]]
*《後漢書》[[s:後漢書/卷4|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後漢書》[[s:後漢書/卷5|孝安帝紀第五]]
*《後漢書》[[s:後漢書/卷6|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後漢書》[[s:後漢書/卷7|孝桓帝紀第七]]
*《後漢書》[[s:後漢書/卷8|孝靈帝紀第八]]
*《後漢書》[[s:後漢書/卷9|孝獻帝紀第九]]
*《後漢書》[[s:後漢書/卷42|光武十三王列傳第三十二]]
*《後漢書》[[s:後漢書/卷73|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
*《東觀漢記》[[s:後漢書/卷007|傳二宗室諸王孝皇]],《東觀漢記校注》,中華書局,2008年,ISBN 9787101062946
*《[[s:謝承後漢書/卷4|後漢書]]》、《[[s:司馬彪續漢書/卷4|續漢書]]》,《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ISBN 9787532597352
*《三國志》[[s:三國志/卷08|二公孫陶四張傳]]
{{ReflistF}}
;資料:
{{ReflistH}}
#萬斯同,《東漢諸王世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黃大華,《東漢皇子王世系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ReflistF}}
;註腳:
{{Reflist|2}}


==相關==
{{漢朝人物小作品}}
*[[東漢藩王列表]]


[[Category:汉光武帝皇子|1]]
[[Category:汉光武帝皇子|1]]
[[Category:汉朝废太子]]
[[Category:汉朝废太子]]
[[Category:东汉诸侯王]]
[[Category:刘姓|Q]]
[[Category:刘姓|Q]]

2024年8月2日 (五) 12:55的最新版本

劉彊(25年—58年7月2日),東漢光武帝嫡長子,初立為太子,後改封為東海王諡號東海恭王,於43年-58年,在位16年。(《後漢書》本傳作在位18年,仍將東海王劉陽在位年數計入)

東漢建武二年(26年),其母郭聖通被立為皇后,劉彊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郭皇后被廢,劉彊心中不安,請求光武帝改封他為藩王。光武帝最初不忍心這樣做,直至建武十九年(43年)六月封劉彊為東海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八月就國。由於劉彊並非犯下過錯而被廢,因此去就有禮,光武帝允许他用皇帝仪仗,後曾特別加大東海國的封地,「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劉彊於漢明帝永平元年五月戊寅(58年7月2日)病逝,終年三十四歲。六月乙卯(8月8日)下葬[1]。有女沘阳公主

東漢末年的幽州牧劉虞為其後代。[2]

家庭

[编辑]

家族世系圖

[编辑]
先祖
 
 
 
 
 
 
 
 
 
 
 
 
 
 
 
 
 
 
高祖父:郁林太守刘外
 
 
 
 
 
 
 
曾祖父:巨鹿都尉劉回
 
 
 
 
 
 
 
 
 
 
 
祖父:南顿县令刘钦
 
 
 
 
 
 
 
 
 
 
 
 
 
 
父: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外曾祖父:樊重
 
 
 
 
 
 
 
 
 
 
 
祖母:县令夫人樊娴都
 
 
 
 
 
 
 
 
 
 
 
 
 
 
東海恭王劉彊
 
 
 
 
 
 
 
 
 
 
 
 
 
 
 
 
 
 
 
 
外祖父:阳安思侯郭昌
 
 
 
 
 
 
 
 
 
 
 
 
 
 
母:沛王太后郭聖通
 
 
 
 
 
 
 
 
 
 
 
 
 
 
 
 
 
外高祖父:真定安王刘雍
 
 
 
 
 
 
 
外曾祖父:真定共王劉普
 
 
 
 
 
 
 
 
 
 
 
外祖母:陽安侯夫人劉氏
 
 
 
 
 
 
 
 
 
 
 
 
 
東漢東海王劉彊家族世系
  • - 東海王 橘
  • - 皇帝 黃
世祖光武皇帝劉秀
嫡長子
劉彊
25–58
東海恭王1
43-58
劉政
?–102
東海靖王2
59-102
劉嘉
?–?
劉肅
?–125
東海頃王3
103-125
劉肅弟21人
列侯
劉舒
?–?
劉臻
?–156
東海孝王4
126-156
劉敏
?–?
鄉侯
劉儉
?–?
蒸鄉侯
劉虞
?–193
劉祗
?–200
東海懿王5
157-200
劉和
?–?
劉羨
?–?
東海王6
201-220
劉琬
?–?
汶陽侯1
193-?

後世子孫

[编辑]

劉政

[编辑]

劉政(?-102年)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孙,东海恭王劉彊之子。東汉第二任東海王,於永平二年(59年)嗣東海王位,但自此起僅嗣魯郡。在位期間曾朝覲七次。[3][4]

劉政德行不佳,其叔中山簡王刘焉去世時,劉政到中山國參加葬禮,私下娶了簡王的姬徐妃,又偷偷接走了被掖庭趕走的宮女。豫州刺史、魯相上奏請求處罰劉政,東漢朝廷下詔削除他的封地薛縣。[5]

永元十四年(102年)二月乙卯日(疑是己卯,八日),劉政去世,[6]在位共44年,諡號為[7]

劉政有22個兒子,劉肅,另有21人本名不詳。

沘陽公主

[编辑]

沘阳公主[8]东汉公主,东海恭王劉彊之女。嫁给了窦勋大司空安丰侯窦融的孙子、窦穆的儿子。沘阳公主和窦勋的大儿子是大将军窦宪、大女儿是窦皇后。因为窦穆、窦勋仗势不法,汉明帝将他们处死。后来其女窦氏成为汉章帝皇后,沘阳公主和女儿窦皇后一起陷害汉章帝的宠妃大小宋贵人,大宋贵人即清河王刘庆之母,汉安帝的祖母。

劉肅

[编辑]

東海頃王劉肅(?-125年)是东海靖王刘政子,東汉第三任東海王,於永元十四年(102年)嗣東海王位。

永元十六年(104年),劉肅的二十一個弟弟獲封為列侯。劉肅個性謙儉,「循恭王法度」,曾經向國家捐獻錢二千萬及縑萬匹。劉肅于延光四年(125年)七月丙子日(疑是丙午,二十一日)去世,[9]在位共23年,諡號為[10]

劉肅有3個兒子,劉臻劉敏劉儉

劉臻

[编辑]

東海孝王劉臻(?-156年)是东海顷王劉肅之子,東汉第四任東海王,於延光三年(125年)嗣東海王位。

劉臻有篤行,個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賑給諸父昆弟。東海國相把劉臻的行為上報朝廷,漢順帝「增臻封五千戶」。[11]

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刘保封刘臻两个弟弟为乡侯。[12]

劉臻于永寿二年(156年)二月二十一日去世,[13]在位共31年,諡號為[14]

劉臻有2個兒子,劉祗劉琬

劉祗

[编辑]

東海懿王劉祗(?-200年),為东海孝王刘臻之子,東汉第五任東海王,於永寿二年(156年)嗣東海王位。建安五年(200年)十月,劉祗去世,[15]在位共44年,諡號為[16]

劉祗有2個兒子,其子劉羨嗣东海王位。

劉羨

[编辑]

東海王劉羨(?-?)為東海懿王劉祗之子,東漢第六任(末任)東海王,於建安五年(200年)嗣東海王位。黃初元年(220年)十月曹丕篡漢後,東海國撤除,劉羨被封為崇德侯[17]

劉敏

[编辑]

劉敏(?-?)是東海頃王劉肅之子、東海孝王劉臻之弟,於永建二年(127年)封為鄉侯。

劉儉

[编辑]

劉儉(?-?)是東海頃王劉肅之子、東海孝王劉臻之弟,於永建二年(127年)封為蒸鄉侯。

劉琬

[编辑]

劉琬(?-?)為东海孝王刘臻之子、東海懿王劉祗之弟,初平四年(193年),汉献帝刘协封劉祗的儿子劉琬为汶阳侯,拜为平原相。[18]

劉嘉

[编辑]

劉琬(?-?)為東海恭王劉彊的後代,劉虞的祖父,官居光祿勳。[19]

劉舒

[编辑]

劉舒(?-?)為東海恭王劉彊的後代,劉虞的父親,官居丹陽郡太守。[20]

劉虞

[编辑]

劉虞(?-193年)為東海恭王劉彊的後代,先後為幽州刺史、甘陵國相、宗正、大司馬、襄賁侯、太傅。後被公孫瓚殺害。

劉和

[编辑]

劉和(?-?)為東漢末期人物,劉虞之子。曾任侍中。後與袁紹烏桓合作對抗公孫瓚。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後漢書/卷42》,出自范晔後漢書

參考資料

[编辑]
文獻:
資料:
  1. 萬斯同,《東漢諸王世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2. 黃大華,《東漢皇子王世系表》,《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中華書局,1984年
註腳:
  1. ^ 《後漢書·明帝紀》:戊寅,東海王彊薨,遣司空馮魴持節視喪事,賜升龍旄頭、鑾輅,龍旂。六月乙卯,葬東海恭王。
  2. ^ 《後漢書·劉虞傳》: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人也。【謝承書曰:「虞父舒,丹陽太守。虞通五經,東海恭王之後。」】
  3. ^ 《後漢書·明帝紀》:「〔永平二年〕秋九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淮陽王延、東海王政來朝。」……「六年春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趙王盱、北海王興、齊王石來朝。……冬十月,行幸魯,祠東海恭王陵;會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蒼、淮陽王延、琅邪王京、東海王政。」……「十一年春正月,沛王輔、楚王英、濟南王康、東平王蒼、淮陽王延、中山王焉、琅邪王京、東海王政來朝。」
  4. ^ 《後漢書·章帝紀》:「〔建初〕七年春正月,沛王輔、濟南王康、東平王蒼、中山王焉、東海王政、琅邪王宇來朝。」……「〔章和元年八月〕乙未,幸沛,祠獻王陵,徵會東海王政。……九月庚子,幸彭城,東海王政、沛王定、任城王尚皆從。」
  5.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政淫欲薄行。後中山簡王薨,政詣中山會葬,私取簡王姬徐妃,又盜迎掖庭出女。豫州刺史、魯相奏請誅政,有詔削薛縣。
  6. ^ 《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十四年春二月乙卯,東海王政薨。
  7.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彊〕子靖王政嗣。立四十四年薨。
  8. ^ 《後漢書·孝和帝紀》:〔永元三年〕夏六月辛卯,尊皇太后母比陽公主為長公主。
  9. ^ 《後漢書·安帝紀》:〔延光四年七月〕丙午,東海王肅薨。
  10.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政〕子頃王肅嗣。立二十三年薨。
  11.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臻及弟蒸鄉侯儉並有篤行,母卒,皆吐血毀眥。至服練紅,兄弟追念初喪父,幼小,哀禮有闕,因復重行喪制。臻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賑給諸父昆弟。國相籍襃具以狀聞,順帝美之,制詔大將軍、三公、大鴻臚曰:「東海王臻以近蕃之尊,少襲王爵,膺受多福,未知艱難,而能克己率禮,孝敬自然,事親盡愛,送終竭哀,降儀從士,寢苫三年。和睦兄弟,恤養孤弱,至孝純備,仁義兼弘,朕甚嘉焉。夫勸善厲俗,為國所先。曩者東平孝王敞兄弟行孝,喪母如禮,有增戶之封。詩云:『永世克孝,念茲皇祖。』今增臻封五千戶,儉五百戶,光啟土宇,以酬厥德。」
  12.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永建二年,封臻二弟敏、儉為鄉侯。
  13. ^ 《後漢書·安帝紀》:〔永壽二年〕二月甲申,東海王臻薨。
  14.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肅〕子孝王臻嗣。立三十一年薨。
  15. ^ 《後漢書·獻帝紀》:〔建安五年十月〕東海王祗薨。
  16.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臻〕子懿王祗嗣。祗立四十四年薨。
  17.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祗〕子羡嗣。二十年,魏受禪,以為崇德侯。
  18. ^ 《後漢書·光武十三王列傳》:初平四年,遣子琬至長安奉章,獻帝封琬汶陽侯,拜為平原相。
  19. ^ 《後漢書·劉虞列傳》:〔虞〕祖父嘉,光祿勳。
  20. ^ 謝承《後漢書》:虞父舒,丹陽太守。

相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