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黃純青: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immy-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 (Cat:樹林人Cat:樹林區人
 
(未显示31个用户的7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Person
{{wikify|time=2010-03-13T04:13:37+00:00}}
| name = 黃純青
'''黃純青'''({{bd|1875年||1956年||catIdx=Huang黃純青}}),名炳南,晚年自號晴園老人。[[北]][[樹林市|樹林]],[[瀛社]]詩人、[[墨家]]及[[儒教]]支持者、企業家。
| image = File:Ng Sun-chheng (Jin-bun Hoe-chui).jpg
| image_size = 200px
| caption =
| birth_date = 1875年3月1日
| birth_place = {{QING|福建省}}[[台灣道]][[台北府]][[淡水縣]][[海山堡]](今[[新北市]][[樹林區]])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56|1|24|1875|3|1}}
| death_place = {{ROC|台灣省}}[[臺北市 (省轄市)|台北市]][[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區]]
| nationality = {{QING}}(1875年-1895年)<br> {{JPN-EMP}}(1895年-1945年) <br> {{ROC}}(1945年-1956年)
| occupation = [[政治人物]]、[[作家]]
| office =
| term_start =
| term_end =
| spouse = 周復旦
| children = 黃逢時(長子)<br>黃及時(次子)<br>[[黃得時]](三子)<br>黃當時(么子)<br>黃秋濤(長女)<br>黃秋英(次女)<br>黃秋燕(么女)
}}
'''黃純青'''({{bd|1875年|3月1日|1956年|1月24日|catIdx=Huang黃純青}}),[[字|名]]'''炳南'''[[幼名]]'''丙丁''',[[表字|字]]'''純青''',[[晚年]][[]]'''晴園老人'''出生於[[]][[樹林]],[[瀛社]]詩人、[[墨家]]及[[儒教 (宗教)|儒教]]支持者、企業家。總督府評議會員


==生平==
==生平==
===清治時期===
曾與[[劉克明]]等創組[[詠霓詩社]]。嗣又參加瀛社,創設[[薇閣吟社]]」、「[[心社]],有《晴園詩草》上卷,得七言絕句138首,[[龍文出版社]]將其手稿影印發行,收為「[[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之一部。三○年代支持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二次大戰時又提倡漢詩研究會。
黃純青生於[[光緒]]元年(1875年) 農曆1月24日(陽曆3月1日)。9歲時受教於[[王作霖]]於樹林創設之[[仰山書房]](樹林國小前身),前後13年,子[[黃得時]]亦曾受教於此<ref name="鄭鳳雀" />。


18歲,參加科舉鄉試,通過縣考與府考「一考五覆」名列前茅,院考正場合格,但次覆落榜。再度準備覆考時,甲午戰爭爆發,臺灣已屬日本領土而斷功名之路。
在企業方面他與[[本源]]商號參與創的[[紅露]]名聞遐邇也利用酒餘養豬,並將此技藝傳授給當農夫,而獲得景仰。在政治面,他於[[日治時期]][[樹林區]]區長長達33年,於[[1931年]]因[[台灣總督府]]限制台米外銷日本,而與總督府積極交涉,獲得勝訴。戰後之[[1946年]]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臺灣省參議會]]議員。不過因為[[二二八事件]]退出政壇,前後擔任[[台灣通志館]]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1895年,日軍登陸南下,黃純青投筆從戎,「賦詩唐去民無主、旗揚虎有威、明知烏合眾、抗戰未全非」,與鄉民於埤角火車站、塔寮坑(今之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襲擊日軍。然實力不敵敗陣而退,樹林百姓13人陣亡,葬於風櫃店(即十三公墓)。黃純青背負七十歲病中父親,遠走避難文山。
黃純青支持台灣話文,1932年1月1日,在《南音》創刊號寫下〈粗品〉:                      

郭君秋生惠我書,告我南音文藝雜誌將出版,索我祝詞。
===日治時期===
黃純青在日治時期屢膺要務,23歲時派任桃園廳樹林區區長及台北州海山郡鶯歌-{庄}--{庄}-長達33年,樹林信用組合長及畜產組合長25年,臺灣畜產協會理事長10年,桃園水利組合評議員8年,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10年,臺灣新民報社顧問11年。

1928年,[[台灣總督府]]以其多年連任公職,對地方自治、農村振興、教育施設有功,奏請敘勳六等,授瑞寶章。

1931年,[[林獻堂]]等組織「反對限制臺米移入內地期成同盟會」,全臺五州各有代表,純青與郭廷俊為臺北州代表,是年九月東京訪首相齋藤實交涉,終使日本政府收回成命,改按月平均移入。

昭和16年(1941年)辭去公職,遷居臺北市圓山,新居號「晴園」,以詩會友<ref name="鄭鳳雀" /> 。

===中華民國時期===
1945年任臺灣省農會理事長。1946年4月15日,黃純青經[[臺北縣參議會]]選舉選任為首屆臺灣省參議員;同年11月8日受臺北縣縣長[[陸桂祥]]邀請,與[[楊雲萍]]等仕紳召開「臺北縣修志委員會」會議。1947年二月[[二二八事件]]爆發,黃純青遭[[臺灣省警務處]]舉報為「二二八首謀主犯」<ref name=王民寧>{{Cite web |url=http://shulintrc.blogspot.tw/2017/02/blog-post.html |title=《王民寧與二二八相關文獻》 |accessdate=2018-05-28 |archive-date=2018-03-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30211404/http://shulintrc.blogspot.tw/2017/02/blog-post.html |dead-url=no }}</ref>;是年12月9日,黃純青辭去臺灣省參議員,由盧根德遞補<ref name=縣志>{{Cite web |url=http://dl.culture.ntpc.gov.tw/Taipei_City/Chap-1.pdf |title=《續修台北縣志》 |access-date=2018-05-2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020204918/http://dl.culture.ntpc.gov.tw/Taipei_City/Chap-1.pdf |archive-date=2017-10-20 |dead-url=yes }}</ref>。

1950年起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後接任聯合國文教組織中國委員會委員、內政部禮俗委員會委員、省政府顧問等職。

1956年12月17日因血管硬化症在台北市中山北路晴園過世,享年82歲。隔年1月24日,在台北市濟南路開南商工學校禮堂舉行公祭,安葬於台北縣樹林鎮大同山麓。

===事業===
明治39年(1906年)黃純青與謝旺、周居山、王旺等7名股東共同出資以3千2百日圓資金,於樹166番地成「樹林製公司」乃樹林區最早以集資組合式製酒者。1920年時黃純青、周居山、黃逢時三人合議擴大經營樹林紅酒株式會社。他於[[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桃園廳樹林區長及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長長達33年,於1931年因[[台灣總督府]]限制台米外銷日本,而與總督府積極交涉,獲得勝訴。戰後之1946年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臺灣省參議會]]議員。不過因為[[二二八事件]]退出政壇,前後擔任台灣通志館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台灣話文論戰|台灣話文運動]]==
黃純青曾與[[劉克明]]等創組[[詠霓詩社]]。嗣又參加[[瀛社]]終戰後創設[[薇閣吟社]],並參與[[心社]],首倡全國詩人大會<ref name=鄭鳳雀/>,有《晴園詩草》上卷,得七言絕句138首,龍文出版社將其手稿影印發行,收為「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之一部。1930年代支持中國[[白話文]][[台語文|臺灣話文]][[二次大戰]]時又提倡漢詩研究會。
===墨子思想與儒家學說===
黃純青自小深受儒家學說影響,後因戰爭影響,對墨子思想有很深的感觸,著有「孔墨並尊論」及「兼愛非無父辯」,重新反省儒學與墨學的關係,發揚墨家兼愛精神<ref name=鄭鳳雀/>。
===[[台灣話文運動]]===
黃純青支持[[台灣話文運動]],強調詩風當更真實自然,文學當力求實用與大眾化<ref name=鄭鳳雀/>。1932年1月1日,在《南音》創刊號寫下〈粗品〉:

{{cquote|郭君秋生惠我書,告我南音文藝雜誌將出版,索我祝詞。


什麽是文藝,問我々不知,聊寫我所感,杜撰幾句粗品詩。
什麽是文藝,問我々不知,聊寫我所感,杜撰幾句粗品詩。
第29行: 第72行:
我今不受韻律拘,我今不受詩律束,笑我不律我樂受,我愛自然無拘束。
我今不受韻律拘,我今不受詩律束,笑我不律我樂受,我愛自然無拘束。


                       一九三一‧一二‧一五
                       一九三一‧一二‧一五}}


==参考文献==
== 家族 ==
清仁宗[[嘉慶]]6年(1801年)黃純青祖父黃元隆(1776-1852年)隻身渡臺,定居[[海山堡]]彭福-{庄}-(今[[樹林區]])開墾務農。黃元隆生三子二女,三子黃火煅(1823-1896),即黃純青之父。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
</div>翁聖峰,〈一九三○年台灣儒學、墨學論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6/3,1~22。[http://academic.ntue.edu.tw/public/journal/vol19-1/B1-207%E7%BF%81%E8%81%96%E5%B3%B0.doc]


黃純青之妻周復旦(1877-1956年)乃樹林望族周居山之長女,年方二十即嫁給當時22的黃純青,明治39年(1906年)任[[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幹事,終戰前曾任樹林主婦會會長。
黃純青,談「竹枝」(東方文化復刻本),《先發部隊》,昭和九年(1934)


==著作==
* 「晴園年譜」三卷
* 「晴園詩草」四卷
* 「晴園文存」四卷
* 「八十自述」一卷
* 「基隆和高雄」一冊
* 「臺灣地方自治選舉問答」
* 「鶯歌-{庄}-沿革誌」
* 「黃元隆公派下族譜」

==参考文獻==
;書目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9103051/http://academic.ntue.edu.tw/public/journal/vol19-1/B1-207%E7%BF%81%E8%81%96%E5%B3%B0.doc 翁聖峰《1930年台灣儒學、墨學論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6年3月,1~22]
*黃純青,談「竹枝」(東方文化復刻本),《先發部隊》,[[昭和]]九年(1934年)
*樹林鎮公所,《樹林鎮志 》,1976年。
*彭雅芬,《黃純青及其著述研究》,2010年。
;文獻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
</div>
==相關條目==
* [[黃得時]]
* [[黃崇仁]]
* [[樹林濟安宮]]
{{DEFAULTSORT:Huang黃純青}}
{{DEFAULTSORT:Huang黃純青}}
[[Category: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
[[Category:臺灣省參議會議員]]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政治人物]]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政治人物]]
[[Category:台灣詩人]]
[[Category:台灣詩人]]
[[Category:台北人]]
[[Category:樹林區人]]
[[Category:黃姓|Chun純青]]
[[Category:黃姓|Chun純青]]
[[Category:省參議員]]
[[Category:總督府評員]]
[[Category:台灣話文運動]]
[[Category:清治臺灣出生者]]
[[Category:在戰後臺灣身亡者]]
[[Category: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2024年8月17日 (六) 06:02的最新版本

黃純青
出生1875年3月1日
 大清福建省台灣道台北府淡水縣海山堡(今新北市樹林區
逝世1956年1月24日(1956歲—01—24)(80歲)
 中華民國台灣省台北市中山區
国籍 大清(1875年-1895年)
 大日本帝国(1895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1956年)
职业政治人物作家
配偶周復旦
儿女黃逢時(長子)
黃及時(次子)
黃得時(三子)
黃當時(么子)
黃秋濤(長女)
黃秋英(次女)
黃秋燕(么女)

黃純青(1875年3月1日—1956年1月24日),炳南幼名丙丁純青晚年晴園老人。出生於新北市樹林區瀛社詩人、墨家儒教支持者、企業家。總督府評議會員。

生平

[编辑]

清治時期

[编辑]

黃純青生於光緒元年(1875年) 農曆1月24日(陽曆3月1日)。9歲時受教於王作霖於樹林創設之仰山書房(樹林國小前身),前後13年,子黃得時亦曾受教於此[1]

18歲,參加科舉鄉試,通過縣考與府考「一考五覆」名列前茅,院考正場合格,但次覆落榜。再度準備覆考時,甲午戰爭爆發,臺灣已屬日本領土而斷功名之路。

1895年,日軍登陸南下,黃純青投筆從戎,「賦詩唐去民無主、旗揚虎有威、明知烏合眾、抗戰未全非」,與鄉民於埤角火車站、塔寮坑(今之桃園市龜山區龍壽里)襲擊日軍。然實力不敵敗陣而退,樹林百姓13人陣亡,葬於風櫃店(即十三公墓)。黃純青背負七十歲病中父親,遠走避難文山。

日治時期

[编辑]

黃純青在日治時期屢膺要務,23歲時派任桃園廳樹林區區長及台北州海山郡鶯歌庄庄長達33年,樹林信用組合長及畜產組合長25年,臺灣畜產協會理事長10年,桃園水利組合評議員8年,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10年,臺灣新民報社顧問11年。

1928年,台灣總督府以其多年連任公職,對地方自治、農村振興、教育施設有功,奏請敘勳六等,授瑞寶章。

1931年,林獻堂等組織「反對限制臺米移入內地期成同盟會」,全臺五州各有代表,純青與郭廷俊為臺北州代表,是年九月東京訪首相齋藤實交涉,終使日本政府收回成命,改按月平均移入。

昭和16年(1941年)辭去公職,遷居臺北市圓山,新居號「晴園」,以詩會友[1]

中華民國時期

[编辑]

1945年任臺灣省農會理事長。1946年4月15日,黃純青經臺北縣參議會選舉選任為首屆臺灣省參議員;同年11月8日受臺北縣縣長陸桂祥邀請,與楊雲萍等仕紳召開「臺北縣修志委員會」會議。1947年二月二二八事件爆發,黃純青遭臺灣省警務處舉報為「二二八首謀主犯」[2];是年12月9日,黃純青辭去臺灣省參議員,由盧根德遞補[3]

1950年起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後接任聯合國文教組織中國委員會委員、內政部禮俗委員會委員、省政府顧問等職。

1956年12月17日因血管硬化症在台北市中山北路晴園過世,享年82歲。隔年1月24日,在台北市濟南路開南商工學校禮堂舉行公祭,安葬於台北縣樹林鎮大同山麓。

事業

[编辑]

明治39年(1906年)黃純青與謝旺、周居山、王旺等7名股東共同出資,以3千2百日圓資金,於樹林166番地成立「樹林製酒公司」,乃樹林地區最早以集資組合方式製酒者。1920年時黃純青、周居山、黃逢時三人合議擴大經營樹林紅酒株式會社。他於日治時期歷任桃園廳樹林區長及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長長達33年,於1931年因台灣總督府限制台米外銷日本,而與總督府積極交涉,獲得勝訴。戰後之1946年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臺灣省參議會議員。不過因為二二八事件退出政壇,前後擔任台灣通志館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黃純青曾與劉克明等創組詠霓詩社。嗣又參加瀛社,終戰後創設薇閣吟社,並參與心社,首倡全國詩人大會[1],有《晴園詩草》上卷,得七言絕句138首,龍文出版社將其手稿影印發行,收為「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之一部。1930年代支持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二次大戰時又提倡漢詩研究會。

墨子思想與儒家學說

[编辑]

黃純青自小深受儒家學說影響,後因戰爭影響,對墨子思想有很深的感觸,著有「孔墨並尊論」及「兼愛非無父辯」,重新反省儒學與墨學的關係,發揚墨家兼愛精神[1]

黃純青支持台灣話文運動,強調詩風當更真實自然,文學當力求實用與大眾化[1]。1932年1月1日,在《南音》創刊號寫下〈粗品〉:

家族

[编辑]

清仁宗嘉慶6年(1801年)黃純青祖父黃元隆(1776-1852年)隻身渡臺,定居海山堡彭福庄(今樹林區)開墾務農。黃元隆生三子二女,三子黃火煅(1823-1896),即黃純青之父。

黃純青之妻周復旦(1877-1956年)乃樹林望族周居山之長女,年方二十即嫁給當時22的黃純青,明治39年(1906年)任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幹事,終戰前曾任樹林主婦會會長。

著作

[编辑]
  • 「晴園年譜」三卷
  • 「晴園詩草」四卷
  • 「晴園文存」四卷
  • 「八十自述」一卷
  • 「基隆和高雄」一冊
  • 「臺灣地方自治選舉問答」
  • 「鶯歌庄沿革誌」
  • 「黃元隆公派下族譜」

参考文獻

[编辑]
書目
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鄭鳳雀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 ^ 《王民寧與二二八相關文獻》. [2018-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0). 
  3. ^ 《續修台北縣志》 (PDF). [2018-05-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0-20).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