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耿精忠: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Nmlascan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标签修改生卒日期 移动版编辑 移动版网页编辑
 
(未显示39个用户的8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Infobox_People
| name =耿精忠
|名稱 =耿精忠
|身份 =
| image name=
| width =
|國家 =
|時代 =
| job = 軍人
|主君 =
| period = 17世紀
|屆數 = 3
| birthname =
|最高職務 = 靖南王
| other_names =
|前任 = [[耿繼茂]]
| Sex = 男
|繼任 = ''爵位废除''
| date of birth = ?
|圖片名稱 = Geng Jingzhong.jpg
| place of birth = [[遼東]]
|圖片大小 =
| date of death = 1682年
|圖片說明 =
| place of death =
|姓名 = 耿精忠
| nationality =[[清朝]]
| residence =
| =
| party =
| =
|將軍號 = 总统兵马大将军
| religion = [[佛教]]
|封爵 = 一等[[精奇尼哈番]]{{to}}靖南王
| spouse =
|封號 =
| relatives =[[耿仲明]](祖父)
| educate =
|封地 =
|神號 =
| past = 靖南王<br>總統兵馬大將軍<br>叛亂死刑犯
|尊號 =
| work =[[三藩之亂]]
| award =
|族裔 =
|信仰 =
|旗籍 =
|出生日期 = ?
|出生地點 = {{flag|QING|name=大清}}[[遼東]]
|婚年 =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682|1644}}
|逝世地點 = {{flag|QING|name=大清}}[[明清北京城|京師]](今[[北京市]])
|父親 = 靖南忠敏王[[耿繼茂]]
|嫡母 =
|母親 =
|元配 = [[豪格]]第七女
|妻 = 愛新覺羅氏
|兄弟 = [[耿昭忠]]<br>[[耿聚忠]]
|姊妹 =
|子 = [[耿顯祚]]
|其他親屬 = 靖南王[[耿仲明]](祖父)
|功名 =
|經歷 =
|著作 =
|注釋 =
}}
}}
'''耿精忠'''({{bd|?||1682年|catIdx=G}}),[[清朝]]靖南王,[[三藩之]]主要参与者之一。


==生平==
'''耿精忠'''({{bd|||1682年|catIdx=G}}),[[中国]][[清朝]]靖南王,[[三藩之]]的參與者之一。
[[File:Three Feudatories.png|thumb|[[三藩之乱]]时期耿精忠控制区]]
耿精忠為[[耿仲明]]之孫、[[耿繼茂]]的長子。耿家先世為[[山東]]人,被遷至[[遼東]][[蓋州衛]]。耿仲明先為[[毛文]]轄下參將,毛文龍為[[袁崇煥]]所殺後轉投[[孫元化]],孫元化為明廷所殺後,轉降[[努爾哈赤]],順治初[[多爾袞]]入關,于1649年封靖南王。耿仲明死後,子耿繼茂襲爵,于1660年移镇[[福建省 (清朝)|福建]][[顺治]]间,耿继茂派耿精忠到皇宫担任侍卫,[[清世祖]]封耿精忠为一等[[精奇尼哈番]]。耿精忠娶肃亲王[[豪格]]第七女,被封为[[和硕额驸]]。[[康熙]]十年(1671年),耿繼茂去世,耿精忠继承“'''靖南王'''”


耿精忠與肅親王[[豪格]]之第七郡主成婚,封[[和碩額駙]]。繼位後,左右由於[[讖緯]]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謠,耿精忠便勸令部署將士以待變。1673年聞[[尚可喜]]將撤藩歸遼東,耿精忠與[[吳三桂]]為試探朝廷態度亦具疏請撤,[[康熙帝]]允許。吳三桂起兵時,耿精忠共同起事,於是耿精忠在1674年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易冠服,於[[福州]]虜殺[[福建總督]][[范承謨]]([[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餘人,與吳三桂合兵入[[江西]],並且邀[[台灣]][[鄭經]]由海道取沿海郡縣為聲援,一時兵勢甚盛。
耿精忠為[[耿仲明]]之孫、[[耿繼茂]]的長子。耿家先世為[[山東]]人,被遷至[[遼東]]蓋州衛。耿仲明先為[[毛文]]轄下參將,毛文龍為[[袁崇煥]]所殺後轉投[[孫元化]],孫元化為明廷所殺後,轉降[[努爾哈赤]],順治初[[多爾袞]]入關,1649年封靖南王。耿仲明死後,子耿繼茂襲爵。1671年耿繼茂,耿精忠靖南王爵。


耿精忠叛亂時,康熙命[[康親王傑書]]、將軍[[賴塔]]分由[[浙江省 (清)|浙江]]、[[衢州府|衢州]]討之。鄭經以耿精忠未遵守約定,逕取[[漳州]]、[[泉州]]二州,納其降將。耿精忠見大勢已去,于1676年降清。1680年鄭經敗回臺灣,耿精忠請入覲,康熙令三法司按治囚禁。1681年[[云南省 (清)|雲南]]平定後,次年耿精忠被[[凌迟|磔]]於市,范承謨子[[范時崇]]分割其肉祭墓。這也應驗了「天子分身火耳」之謠:清皇帝磔殺(以刀分肉之刑)耿精忠<ref>《清史稿·卷四七四》</ref>
耿精忠與肅親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碩額。繼位後,左右由於[[讖緯]]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謠,耿精忠便勸令部署將士以待變。1673年聞[[尚可喜]]將撤藩歸遼東,耿精忠與[[吳三桂]]為試探朝廷態度亦具疏請撤,[[清]][[康熙帝]]允許。吳三桂起兵時,耿精忠共同起事,於是耿精忠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易冠服,於[[福州]]虜殺[[閩浙總督]][[范承謨]]([[范文程|-{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餘人,與吳三桂合兵入[[江西]],並且邀[[台灣]][[鄭經]]由海道取沿海郡縣為聲援,一時兵勢甚盛。


==年号和钱号==
耿精忠叛亂時,康熙命[[康親王傑書]]、將軍[[賴塔]]分由[[浙江]]、[[衢州]]討之。鄭經以耿精忠未遵守約定,逕取[[漳州]]、[[泉州]]二州,納其降將。耿精忠見大勢已去,降清。1680年鄭經敗回臺灣,耿精忠請入覲,康熙令三法司按治囚禁。1681年[[雲南]]平定後,次年耿精忠被[[磔刑|磔]]於市。
[[File:1cash GengJinzhong Yifen H21123 S367 1ar85 (8717023406).jpg|thumb|裕民通寶|left]]
耿精忠的年號「'''裕民'''」(1674年—1676年)見於李兆洛《紀元編》和葉維庚《紀元通考》,李崇智認為是耿精忠私鑄錢「裕民通寶」的錢號。<ref>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229頁。</ref>


== 延伸阅读 ==
{{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


==參考文獻==
[[Category:清朝政治人物|G]]
{{reflist}}
[[Category:耿姓]]

{{福州}}
{{Fujian topics}}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G}}
[[Category:和硕额驸]]
[[Category:清朝异姓王]]
[[Category:清朝死于凌迟者]]
[[Category:耿姓|J精忠]]
[[Category:盖州人]]
[[Category:福建歷史政權]]

2024年9月15日 (日) 18:22的最新版本

耿精忠
前任:耿繼茂
繼任:爵位废除
耿精忠
靖南王
姓名耿精忠
將軍號总统兵马大将军
封爵一等精奇尼哈番 → 靖南王
出生?
 大清遼東
逝世1682年(37—38歲)
 大清京師(今北京市
親屬
父親靖南忠敏王耿繼茂
元配豪格第七女
愛新覺羅氏
兄弟耿昭忠
耿聚忠
耿顯祚
其他親屬靖南王耿仲明(祖父)

耿精忠(?—1682年),清朝靖南王,三藩之乱主要参与者之一。

生平

[编辑]
三藩之乱时期耿精忠控制区

耿精忠為耿仲明之孫、耿繼茂的長子。耿家先世為山東人,被遷至遼東蓋州衛。耿仲明先為毛文龙轄下參將,毛文龍為袁崇煥所殺後轉投孫元化,孫元化為明廷所殺後,轉降努爾哈赤,順治初隨多爾袞入關,于1649年封靖南王。耿仲明死後,子耿繼茂襲爵,于1660年移镇福建顺治年间,耿继茂派耿精忠到皇宫担任侍卫,清世祖封耿精忠为一等精奇尼哈番。耿精忠娶肃亲王豪格第七女,被封为和硕额驸康熙十年(1671年),耿繼茂去世,耿精忠继承“靖南王”爵位。

耿精忠與肅親王豪格之第七女郡主成婚,封和碩額駙。繼位後,左右由於讖緯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謠,耿精忠便勸令部署將士以待變。1673年,聞尚可喜將撤藩歸遼東,耿精忠與吳三桂為試探朝廷態度亦具疏請撤,康熙帝允許。吳三桂起兵時,邀耿精忠共同起事,於是耿精忠在1674年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易冠服,於福州虜殺福建總督范承謨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餘人,與吳三桂合兵入江西,並且邀台灣鄭經由海道取沿海郡縣為聲援,一時兵勢甚盛。

耿精忠叛亂時,康熙命康親王傑書、將軍賴塔分由浙江衢州討之。鄭經以耿精忠未遵守約定,逕取漳州泉州二州,納其降將。耿精忠見大勢已去,于1676年降清。1680年鄭經敗回臺灣,耿精忠請入覲,康熙令三法司按治囚禁。1681年雲南平定後,次年耿精忠被於市,范承謨子范時崇分割其肉祭墓。這也應驗了「天子分身火耳」之謠:清皇帝磔殺(以刀分肉之刑)耿精忠[1]

年号和钱号

[编辑]
裕民通寶

耿精忠的年號「裕民」(1674年—1676年)見於李兆洛《紀元編》和葉維庚《紀元通考》,李崇智認為是耿精忠私鑄錢「裕民通寶」的錢號。[2]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474》,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清史稿·卷四七四》
  2.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2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