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王國:修订间差异
Liangent-bot(留言 | 贡献) 撤销由111.15.93.90于2016年9月2日 (五) 10:40的版本41340664中的繁简改动 |
Comrade John(留言 | 贡献) 調整信息框內圖像語法 标签:移除或更換文件 |
||
(未显示27个用户的43个中间版本) | |||
第3行: | 第3行: | ||
}} |
}} |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
||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利比亚联合王国<br />{{nobold|{{small|(1951年—1963年)}}<br />{{native name|ar|المملكة الليبية المتحدة|italics=no}}<br />{{native name|it|Regno Unito di Libia}}}}<br>利比亚王国<br />{{small|{{nobold|(1963年—1969年)}}}} |
|||
|native_name = المملكة الليبية |
|||
| native_name = {{native name|ar|المملكة الليبية|italics=no|nolink=yes}}<br />{{native name|it|Regno di Libia|nolink=yes}} |
|||
|conventional_long_name = 利比亞王國 |
|||
|common_name = 利比亞 |
|common_name = 利比亞 |
||
| |
| |
||
第23行: | 第23行: | ||
|event_start = 獨立 |
|event_start = 獨立 |
||
|date_start = 1951年12月24日 |
|date_start = 1951年12月24日 |
||
|event_end = |
|event_end = 灭亡 |
||
|date_end = 1969年9月1日 |
|date_end = 1969年9月1日 |
||
| |
| |
||
第41行: | 第41行: | ||
| |
| |
||
|p1 = 的黎波里塔尼亞 |
|p1 = 的黎波里塔尼亞 |
||
|flag_p1 = Flag of the Tripolitanian Republic.svg |
|flag_p1 = Flag of the Tripolitanian Republic (Fictional).svg |
||
|image_p1 = |
|image_p1 = |
||
|p2 = 费赞 |
|p2 = 费赞 |
||
第64行: | 第64行: | ||
| |
| |
||
|image_flag = Flag of Libya (1951).svg |
|image_flag = Flag of Libya (1951).svg |
||
|flag = 國旗 |
|flag = 利比亞國旗 |
||
|flag_type = |
|flag_type = |
||
| |
| |
||
|image_coat = Coat of arms of the Kingdom of Libya.svg |
|image_coat = Coat of arms of the Kingdom of Libya.svg |
||
|symbol = 國徽 |
|symbol = 利比亞國徽 |
||
|symbol_type = |
|symbol_type = |
||
| |
| |
||
|image_map = |
|image_map = Libya_(centered_orthographic_projection).svg |
||
|image_map_caption |
|image_map_caption = |
||
| |
|||
|image_map2 = |
|||
|image_map2_caption = |
|||
| |
| |
||
|capital = [[的黎波里]]<br />[[班加西]]<br />[[贝达]] |
|capital = [[的黎波里]]<br />[[班加西]]<br />[[贝达]] |
||
第105行: | 第103行: | ||
|year_representative4 = |
|year_representative4 = |
||
|title_representative = |
|title_representative = |
||
|deputy1 = |
|deputy1 =马赫穆德·蒙塔西尔(首) |
||
|deputy2 = |
|deputy2 = 侯赛因·马齐克 |
||
|deputy3 = [[ |
|deputy3 = [[卡扎菲]](末) |
||
|deputy4 = |
|deputy4 = |
||
|year_deputy1 = 1951年-1954年 |
|year_deputy1 = 1951年-1954年 |
||
第139行: | 第137行: | ||
}} |
}} |
||
{{利比亚历史}} |
{{利比亚历史}} |
||
'''利比亞王國'''( |
'''利比亞王國'''({{lang-ar|المملكة الليبية}})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君主制]]国家。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采用[[联邦制]]。1963年,国王[[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亞)|伊德里斯一世]]取消联邦制,改国号为“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穆阿迈尔·卡扎菲]]发动[[利比亚绿色革命]]推翻利比亚君主制政体,并改国号为“[[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
||
== 歷史 == |
== 歷史 == |
||
{{main|利比亚历史}} |
|||
此地在 |
此地在自1911年起為[[義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義大利王國]]的殖民地,直到[[二戰]]時的1943年被從埃及反擊的[[盟軍]]所佔領,1947年新生的[[意大利共和國]]在[[巴黎和平條約]]上放棄了包括[[意屬利比亞]]在內的[[意大利殖民帝國|所有殖民地及戰時佔領區]]。戰後,英法兩國接受聯合國的委託,分別佔領[[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以及[[费赞]]三個地區(英國負責的黎波里塔尼亞與昔蘭尼加,而法國則負責费赞)。1949年11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利比亞於1952年1月1日前完成獨立。 |
||
於是的黎波里塔尼亞與昔蘭尼加兩區的領袖[[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亞)|伊德里斯一世]]以利比亞代表的身份,與聯合國進行協商達成共識,在1951年12月24日正式宣布獨立;並由這三 |
於是的黎波里塔尼亞與昔蘭尼加兩區的領袖[[伊德里斯一世 (利比亞)|伊德里斯一世]]以利比亞代表的身份,與聯合國進行協商達成共識,在1951年12月24日正式宣布獨立;並由這三个地区共同組成'''利比亚聯合王國''',推舉伊德里斯為國王。根據憲法採用[[聯邦制]],三個省份享有[[自治權]],<ref name="#1">{{Cite book|title=利比亞部落問題的歷史考察|author=王金岩|publishe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year=2018|isbn=978-7-5201-2544-4|location=北京|pages=91}}</ref>有兩個首都(即的黎波里與班加西)。1953年3月28日,利比亞加入[[阿拉伯國家聯盟]]。 |
||
獨立後的利比亞面臨到許多挑戰。全國沒有任何一所大學且只有16名大學畢業生,也僅有3位[[律師]]。而醫生、[[工程師]]、[[檢察官]]和[[藥劑師]]則完全掛零。此外大約只有25萬名利比亞人識字、10%的人口失明或患有[[ |
獨立後的利比亞面臨到許多挑戰。全國沒有任何一所大學且只有16名大學畢業生,也僅有3位[[律師]]。而醫生、[[工程師]]、[[檢察官]]和[[藥劑師]]則完全掛零。此外大約只有25萬名利比亞人識字、10%的人口失明或患有[[沙眼]]這一類的疾病。有鑑於此,英國便提供了一群[[公務員]]幫助該國政府。 |
||
1955年4月國內首度發現[[石油]],進而於1959年開發出油田。1963年起開始外銷,使該國的經濟逐漸獲得改善,轉型為工商業。 |
1955年4月國內首度發現[[石油]],進而於1959年開發出油田。此後,利比亞的石油產量與因此所帶來的收入快速增加,在該收入分配上,伊德里斯偏向昔蘭尼加省的部落而忽視另兩個省份的利益。<ref name="#2">{{Cite book|title=利比亞部落問題的歷史考察|author=王金岩|publishe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year=2018|isbn=978-7-5201-2544-4|location=北京|pages=95}}</ref>1963年起開始外銷,使該國的經濟逐漸獲得改善,轉型為工商業。不過,直到1967年,利比亞多數人仍在為生存奮鬥,因為巨大的石油財富都流入昔蘭尼加省有影響的部落領袖等人手中。<ref name="#2"/> |
||
1963年修改憲法,取消聯邦制,改國號為「'''利比亞王國'''」。 |
1963年修改憲法,取消聯邦制,改為君主立憲的單一制國家,廢除聯邦政府的省級行政部門,將全力統一集中在中央政府中,此後決策權掌控在統治家族和一小部分宮廷隨從,公務員的選任依賴出身背景,這導致的黎波里和费赞的不滿,<ref name="#1"/>改國號為「'''利比亞王國'''」。 |
||
1969年8月4日,伊德里斯健康轉差,便下詔退位,自9月2日起生效,而王儲哈桑暫時攝政。9月1日,由格達費所率領的一支陸軍部隊趁伊德里斯前往土耳其接受治療時發動政變,逮捕國安高層及將領數人,成立臨時政府,君主制被推翻,國號改為'''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伊德里斯聽聞哈桑宣布支持新政權的消息之後,便流亡[[埃及]]。 |
1969年8月4日,伊德里斯健康轉差,便下詔退位,自9月2日起生效,而王儲哈桑暫時攝政。9月1日,由格達費所率領的一支陸軍部隊趁伊德里斯前往土耳其接受治療時發動政變,逮捕國安高層及將領數人,成立臨時政府,君主制被推翻,國號改為'''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伊德里斯聽聞哈桑宣布支持新政權的消息之後,便流亡[[埃及]]。 |
||
== 政府 == |
== 政府 == |
||
其政府體制為君主立憲,[[國民議會|國會]]擁有立法權。而國王則有簽署批准法案的權利。 |
其政府體制為[[君主立憲]],[[利比亞國民議會|國會]]擁有立法權。而國王則有簽署批准法案的權利。 |
||
=== 國王 === |
=== 國王 === |
||
國王為法定之國家元首及三軍統帥。所有經由國會通過的法案均需經由國王的批准及頒佈後始能生效。此外,他還要主持國會的開閉幕典禮,必要時也能解散國會。 |
國王為法定之國家元首及三軍統帥。所有經由國會通過的法案均需經由國王的批准及頒佈後始能生效。此外,他還要主持國會的開閉幕典禮,必要時也能解散國會。 |
||
第165行: | 第164行: | ||
=== 三個自治省(1951年-1963年) === |
=== 三個自治省(1951年-1963年) === |
||
[[File:Libia regiones.PNG|thumb|1963年以前的3個自治省]] |
[[File:Libia regiones.PNG|thumb|1963年以前的3個自治省]] |
||
全國主要是由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以及 |
全國主要是由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以及费赞三個地區所組成。採用聯邦制,透過省政府及議會實行自治權。 |
||
{| class="wikitable" |
{| class="wikitable" |
||
第179行: | 第178行: | ||
| 黃 |
| 黃 |
||
|- |
|- |
||
| |
| 费赞 |
||
| [[拾哈]] |
| [[拾哈]] |
||
| 725,000 |
| 725,000 |
||
第192行: | 第191行: | ||
=== 1963年的重劃 === |
=== 1963年的重劃 === |
||
1963年取消聯邦制以後,將全國改為十個[[穆哈法薩]](阿拉伯文:''' محافظة ''')。由中央指派的長官治理。 |
1963年取消聯邦制以後,將全國改為十個[[穆哈法薩]](阿拉伯文:''' محافظة ''')。由中央指派的長官治理。 |
||
==政治文化== |
|||
在王室內部,伊德里斯國王統治的方式被稱為「政權的宮廷制度」,其所依賴的基礎既有宗教力量又有世俗力量。世俗力量主要指部落的支持,政治威權的運行主要由地方貴族與部落領袖主導;宗教力量指國王作為薩努西教團的首領,國王對宗教的合法性有所訴求。國王在為後實施黨禁、不許報紙發表不同意見並修憲加以中央集權,這些做法加強支持他的部落之權力,打壓潛在的敵對部落。另外,王世藉政治聯姻鞏固其政、經地位,委任官員也依據部落歸屬而定,這種官僚體制將龐大的民眾定位為無能為力的旁觀者,導致民眾對統治者的不滿增強。<ref>{{Cite book|title=利比亞部落問題的歷史考察|author=王金岩|publishe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year=2018|isbn=978-7-5201-2544-4|location=北京|pages=94、5}}</ref> |
|||
== 相關條目 == |
== 相關條目 == |
||
* [[ |
*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
||
* [[利比亚绿色革命]] |
* [[利比亚绿色革命]] |
||
== 外部連結 == |
== 外部連結 == |
||
* [http://www.libyanconstitutionalunion.net/constitution%20of%20libya.htm Kingdom of Libya's constitution] |
* [http://www.libyanconstitutionalunion.net/constitution%20of%20libya.htm Kingdom of Libya's constitution]{{Wayback|url=http://www.libyanconstitutionalunion.net/constitution%20of%20libya.htm |date=20081208091847 }} |
||
* [http://www.worldstatesmen.org/Libya.htm worldstatesmen.org] |
* [http://www.worldstatesmen.org/Libya.htm worldstatesmen.org]{{Wayback|url=http://www.worldstatesmen.org/Libya.htm |date=20100124140429 }} |
||
*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21973,00.html Birth of a nation] |
*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21973,00.html Birth of a nation]{{Wayback|url=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821973,00.html |date=20071228142631 }} |
||
* [http://www.statoids.com/uly.html Statoids] |
* [http://www.statoids.com/uly.html Statoids]{{Wayback|url=http://www.statoids.com/uly.html |date=20091111094004 }} |
||
* [http://news.bbc.co.uk/onthisday/hi/dates/stories/september/1/newsid_3911000/3911587.stm 1969: Bloodless coup in Libya (BBC)] |
* [http://news.bbc.co.uk/onthisday/hi/dates/stories/september/1/newsid_3911000/3911587.stm 1969: Bloodless coup in Libya (BBC)]{{Wayback|url=http://news.bbc.co.uk/onthisday/hi/dates/stories/september/1/newsid_3911000/3911587.stm |date=20110720121138 }} |
||
* [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913161219/http://mbendi.co.za/indy/oilg/af/lb/p0005.htm Libya: Oil and Gas] |
||
* [http://www.4dw.net/royalark/Libya/libya6.htm Royal Ark] |
* [http://www.4dw.net/royalark/Libya/libya6.htm Royal Ark]{{Wayback|url=http://www.4dw.net/royalark/Libya/libya6.htm |date=20080219114316 }} |
||
* [http://countrystudies.us/libya/27.htm Independent Libya] |
* [http://countrystudies.us/libya/27.htm Independent Libya]{{Wayback|url=http://countrystudies.us/libya/27.htm |date=20110520163906 }} |
||
== 参考文献 == |
|||
{{Reflist}} |
|||
{{联邦制国家}} |
|||
{{多首都國家}} |
|||
{{DEFAULTSORT:Libya}} |
{{DEFAULTSORT:Libya}} |
||
⚫ | |||
[[Category:已不存在的非洲君主國|L]] |
[[Category:已不存在的非洲君主國|L]] |
||
⚫ | |||
[[Category:冷战时期的历史政权|L]] |
[[Category:冷战时期的历史政权|L]] |
||
[[Category:利比亞歷史|L]] |
[[Category:利比亞歷史|L]] |
||
[[Category:1951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L]] |
[[Category:1951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L]] |
||
[[Category:1969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L]] |
[[Category:1969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L]] |
||
⚫ | |||
⚫ | |||
[[Category:1951年利比亞建立]] |
|||
[[Category:1969年非洲廢除]] |
2024年10月3日 (四) 10:52的最新版本
المملكة الليبية(阿拉伯語) Regno di Libia(義大利語) | |||||||||||||
---|---|---|---|---|---|---|---|---|---|---|---|---|---|
1951年—1969年 | |||||||||||||
国歌:《利比亚,利比亚,利比亚》 | |||||||||||||
地位 | 联邦制 君主立宪制 | ||||||||||||
首都 | 的黎波里 班加西 贝达 | ||||||||||||
常用语言 | 阿拉伯語 | ||||||||||||
宗教 | 伊斯蘭教 | ||||||||||||
政府 | 君主立宪制 | ||||||||||||
國王 | |||||||||||||
• 1951年-1969年 | 伊德里斯一世 | ||||||||||||
利比亚总理 | |||||||||||||
• 1951年-1954年 | 马赫穆德·蒙塔西尔(首) | ||||||||||||
• 1965年-1967年 | 侯赛因·马齐克 | ||||||||||||
• 1968年-1969年 | 卡扎菲(末) | ||||||||||||
历史时期 | 冷戰 | ||||||||||||
• 獨立 | 1951年1951年12月24日 | ||||||||||||
• 灭亡 | 1969年1969年9月1日 | ||||||||||||
面积 | |||||||||||||
1954年 | 1,759,530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54年 | 1091830 | ||||||||||||
货币 | 利比亞第纳尔 | ||||||||||||
ISO 3166码 | LY | ||||||||||||
|
系列条目 | ||||||||||||||||||||||||||||||||
利比亚历史 | ||||||||||||||||||||||||||||||||
---|---|---|---|---|---|---|---|---|---|---|---|---|---|---|---|---|---|---|---|---|---|---|---|---|---|---|---|---|---|---|---|---|
|
||||||||||||||||||||||||||||||||
利比亚主题 | ||||||||||||||||||||||||||||||||
利比亞王國(阿拉伯语:المملكة الليبية)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君主制国家。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采用联邦制。1963年,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取消联邦制,改国号为“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穆阿迈尔·卡扎菲发动利比亚绿色革命推翻利比亚君主制政体,并改国号为“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
歷史
[编辑]此地在自1911年起為義大利王國的殖民地,直到二戰時的1943年被從埃及反擊的盟軍所佔領,1947年新生的意大利共和國在巴黎和平條約上放棄了包括意屬利比亞在內的所有殖民地及戰時佔領區。戰後,英法兩國接受聯合國的委託,分別佔領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以及费赞三個地區(英國負責的黎波里塔尼亞與昔蘭尼加,而法國則負責费赞)。1949年11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利比亞於1952年1月1日前完成獨立。
於是的黎波里塔尼亞與昔蘭尼加兩區的領袖伊德里斯一世以利比亞代表的身份,與聯合國進行協商達成共識,在1951年12月24日正式宣布獨立;並由這三个地区共同組成利比亚聯合王國,推舉伊德里斯為國王。根據憲法採用聯邦制,三個省份享有自治權,[1]有兩個首都(即的黎波里與班加西)。1953年3月28日,利比亞加入阿拉伯國家聯盟。
獨立後的利比亞面臨到許多挑戰。全國沒有任何一所大學且只有16名大學畢業生,也僅有3位律師。而醫生、工程師、檢察官和藥劑師則完全掛零。此外大約只有25萬名利比亞人識字、10%的人口失明或患有沙眼這一類的疾病。有鑑於此,英國便提供了一群公務員幫助該國政府。
1955年4月國內首度發現石油,進而於1959年開發出油田。此後,利比亞的石油產量與因此所帶來的收入快速增加,在該收入分配上,伊德里斯偏向昔蘭尼加省的部落而忽視另兩個省份的利益。[2]1963年起開始外銷,使該國的經濟逐漸獲得改善,轉型為工商業。不過,直到1967年,利比亞多數人仍在為生存奮鬥,因為巨大的石油財富都流入昔蘭尼加省有影響的部落領袖等人手中。[2]
1963年修改憲法,取消聯邦制,改為君主立憲的單一制國家,廢除聯邦政府的省級行政部門,將全力統一集中在中央政府中,此後決策權掌控在統治家族和一小部分宮廷隨從,公務員的選任依賴出身背景,這導致的黎波里和费赞的不滿,[1]改國號為「利比亞王國」。
1969年8月4日,伊德里斯健康轉差,便下詔退位,自9月2日起生效,而王儲哈桑暫時攝政。9月1日,由格達費所率領的一支陸軍部隊趁伊德里斯前往土耳其接受治療時發動政變,逮捕國安高層及將領數人,成立臨時政府,君主制被推翻,國號改為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伊德里斯聽聞哈桑宣布支持新政權的消息之後,便流亡埃及。
政府
[编辑]其政府體制為君主立憲,國會擁有立法權。而國王則有簽署批准法案的權利。
國王
[编辑]國王為法定之國家元首及三軍統帥。所有經由國會通過的法案均需經由國王的批准及頒佈後始能生效。此外,他還要主持國會的開閉幕典禮,必要時也能解散國會。
國會
[编辑]國會擁有制定、修改法律之權。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1963年起修改憲法,賦予婦女投票權。
行政區劃
[编辑]三個自治省(1951年-1963年)
[编辑]全國主要是由的黎波里塔尼亞、昔蘭尼加以及费赞三個地區所組成。採用聯邦制,透過省政府及議會實行自治權。
省份 | 首府 | 面積(平方公里) | 地圖上的顏色 |
---|---|---|---|
昔蘭尼加 | 班加西 | 775,000 | 黃 |
费赞 | 拾哈 | 725,000 | 橘 |
的黎波里塔尼亞 | 的黎波里 | 250,000 | 棕 |
1963年的重劃
[编辑]1963年取消聯邦制以後,將全國改為十個穆哈法薩(阿拉伯文: محافظة )。由中央指派的長官治理。
政治文化
[编辑]在王室內部,伊德里斯國王統治的方式被稱為「政權的宮廷制度」,其所依賴的基礎既有宗教力量又有世俗力量。世俗力量主要指部落的支持,政治威權的運行主要由地方貴族與部落領袖主導;宗教力量指國王作為薩努西教團的首領,國王對宗教的合法性有所訴求。國王在為後實施黨禁、不許報紙發表不同意見並修憲加以中央集權,這些做法加強支持他的部落之權力,打壓潛在的敵對部落。另外,王世藉政治聯姻鞏固其政、經地位,委任官員也依據部落歸屬而定,這種官僚體制將龐大的民眾定位為無能為力的旁觀者,導致民眾對統治者的不滿增強。[3]
相關條目
[编辑]外部連結
[编辑]- Kingdom of Libya's constitu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orldstatesmen.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irth of a n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tatoi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969: Bloodless coup in Libya (BBC)(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Libya: Oil and Gas
- Royal Ark(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dependent Liby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王金岩. 利比亞部落問題的歷史考察.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 91. ISBN 978-7-5201-2544-4.
- ^ 2.0 2.1 王金岩. 利比亞部落問題的歷史考察.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 95. ISBN 978-7-5201-2544-4.
- ^ 王金岩. 利比亞部落問題的歷史考察.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8: 94、5. ISBN 978-7-5201-2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