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科·戈雅:修订间差异
(未显示3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 |||
第4行: | 第4行: | ||
|3=zh-cn:弗朗西斯科; zh-hk:法蘭西斯高; zh-tw:法蘭西斯科; |
|3=zh-cn:弗朗西斯科; zh-hk:法蘭西斯高; zh-tw:法蘭西斯科; |
||
|4=zh-tw:佛羅里達; zh-hk:佛羅里達; zh-cn:弗罗里达; |
|4=zh-tw:佛羅里達; zh-hk:佛羅里達; zh-cn:弗罗里达; |
||
|5=zh-hans:弗朗; zh-hk:法蘭; zh-tw:法蘭; |
|||
|6=zh:阿拉貢; zh-hans:阿拉贡; zh-hk:亞拉岡; zh-tw:亞拉岡; |
|||
|7=zh-cn:委拉斯开兹; zh-tw:維拉斯奎茲; zh-hk:委拉斯蓋茲; zh-hans:贝拉斯克斯; |
|||
|8=zh-hans:伦勃朗; zh:倫勃朗; zh-hant:林布蘭; |
|||
|9=zh-cn:费尔南多; zh-hk:費南度; zh-tw:費南多; zh:费南多; |
|||
|10=zh-cn:何塞; zh-tw:荷西; zh-hk:荷西; |
|||
}} |
}} |
||
{{Infobox Artist |
{{Infobox Artist |
||
| subject_name = 弗朗西斯科·戈雅 |
| subject_name = 弗朗西斯科·戈雅 |
||
| birthname = 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
| birthname = 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
||
| image_name = (Castres) Autoportrait aux lunettes, Francisco de Goya y Lucientes, Musée Goya.jpg |
|||
| image_name = Goya_portrait.jpg |
|||
| image_caption = 戈雅自畫像 |
| image_caption = 戈雅自畫像 |
||
| date_of_birth = 1746年3月30日 |
| date_of_birth = 1746年3月30日 |
||
第24行: | 第30行: | ||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lang-es|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bd|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cat=Goya, Francisco}}),[[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ref name="Kleiner2009">{{cite book|author=Fred Kleiner|title=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K_jTggtYl8C&pg=PT283|date=7 January 2009|publisher=Cengage Learning|isbn=0-495-57364-7|page=283|quote=Romantic artists, including Francisco Goya in Spain and Théodore Géricault and Eugène Delacroix in France, explored the exotic, erotic, and fantastic in their paintings.|access-date=2015-09-21|archive-date=2016-07-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29015839/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K_jTggtYl8C&pg=PT283|dead-url=no}}</ref>。戈雅是[[西班牙君主|西班牙皇室]]的[[宮廷畫家]],[[半岛战争]]時留在馬德里,繪製了[[西班牙王位覬覦者]][[约瑟夫·波拿巴|約瑟夫·波拿巴]]的像,也用畫作記錄了戰爭,也就是在研究上仍有很多歧見的《[[戰爭的災難]]》<!--{{sfn|Esdaile|2003|p=235}}-->。 |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lang-es|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bd|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cat=Goya, Francisco}}),[[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ref name="Kleiner2009">{{cite book|author=Fred Kleiner|title=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K_jTggtYl8C&pg=PT283|date=7 January 2009|publisher=Cengage Learning|isbn=0-495-57364-7|page=283|quote=Romantic artists, including Francisco Goya in Spain and Théodore Géricault and Eugène Delacroix in France, explored the exotic, erotic, and fantastic in their paintings.|access-date=2015-09-21|archive-date=2016-07-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729015839/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K_jTggtYl8C&pg=PT283|dead-url=no}}</ref>。戈雅是[[西班牙君主|西班牙皇室]]的[[宮廷畫家]],[[半岛战争]]時留在馬德里,繪製了[[西班牙王位覬覦者]][[约瑟夫·波拿巴|約瑟夫·波拿巴]]的像,也用畫作記錄了戰爭,也就是在研究上仍有很多歧見的《[[戰爭的災難]]》<!--{{sfn|Esdaile|2003|p=235}}-->。 |
||
戈雅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繪畫|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 他的畫風啟發了後來的[[愛德華·馬奈]]、[[巴勃羅·畢卡索]]及[[弗兰西斯·培根 (画家)|弗 |
戈雅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繪畫|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 他的畫風啟發了後來的[[愛德華·馬奈]]、[[巴勃羅·畢卡索]]及[[弗兰西斯·培根 (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等畫家<ref>Rico, Pablo J., {{Wayback |date=20080117072537 |url=http://www1.uol.com.br/bienal/23bienal/especial/iego.htm |title=''Goya and Modernism'', XXIII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ão Paulo }}, archived from [http://www1.uol.com.br/bienal/23bienal/especial/iego.htm the original] on 17 January 2008.</ref>。 |
||
== 生平 == |
== 生平 == |
||
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年出生於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自治区]]的首府[[萨拉戈萨]]附近的小村,父亲是农民,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14岁时一位教士发现了他[[绘画]]才能,鼓励他父亲将他送往萨拉戈萨,随何塞·鲁赞·伊·马尔蒂尼斯学画4年,1763年到[[马德里]]投靠同乡宫廷画师[[弗朗西斯科·巴耶乌]],两次投考[[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圣费南多皇家美术学院]],都没有被录取。(另一說為沒有拿到獎學金而作罷) |
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年出生於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自治区]]的首府[[萨拉戈萨]]附近的小村,父亲是农民,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14岁时一位教士发现了他[[绘画]]才能,鼓励他父亲将他送往萨拉戈萨,随何塞·鲁赞·伊·马尔蒂尼斯学画4年,1763年到[[马德里]]投靠同乡宫廷画师[[弗朗西斯科·巴耶乌]],两次投考[[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圣费南多皇家美术学院]],都没有被录取。(另一說為沒有拿到獎學金而作罷) |
||
1769年弗朗西斯科·戈雅随一队斗牛士去[[意大利]]旅行,参加了[[帕尔玛美术学院]]的绘画竞赛,得了二等奖。1773年再次回马德里并结婚定居。经弗朗西斯哥·巴耶乌的推荐,为宫廷承担绘制壁毯画稿,其草图明显受当时宫廷指导的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后来他有可以进出宫廷,自己研究[[委拉 |
1769年弗朗西斯科·戈雅随一队斗牛士去[[意大利]]旅行,参加了[[帕尔玛美术学院]]的绘画竞赛,得了二等奖。1773年再次回马德里并结婚定居。经弗朗西斯哥·巴耶乌的推荐,为宫廷承担绘制壁毯画稿,其草图明显受当时宫廷指导的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后来他有可以进出宫廷,自己研究[[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将宫廷收藏的委拉士开兹的作品翻刻成蚀版画,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曾经自称自己有三位老师:[[委拉斯開茲|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和自然。 |
||
由于其画作《基督受难图》被聘为圣费南多皇家美术院成员,1785年成为副院长,1789年国王[[卡洛斯四世]]任命他为宫廷画师,這也是他聲望的頂 |
由于其画作《基督受难图》被聘为圣费南多皇家美术院成员,1785年成为副院长,1789年国王[[卡洛斯四世]]任命他为宫廷画师,這也是他聲望的頂峰<ref>''Galeria de Arte transparencias Ancora A Todo Color'' 1961 Goya biography from the Museo del Prado. As quoted on [http://eeweems.com/goya/1961_prado_bio.html eeweems.com]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22211814/http://eeweems.com/goya/1961_prado_bio.html |date=2012-03-22 }}</ref>,在此期间他画了许多宫廷成员及贵族的画像,明显受[[委拉斯开兹]]画风的影响,当时西班牙是一个宗教法规严厉的国家,禁止描绘裸体,他敢于画《[[裸体的马哈]]》<ref>{{Cite web |url=http://www.ss.net.tw/page.asp?id=Goya046 |title=裸體的瑪哈 The Nude Maja |accessdate=2016-09-07 |archive-date=2016-09-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16100113/http://www.ss.net.tw/page.asp?id=Goya046 |dead-url=no }}</ref>(马哈是[[西班牙语]]“姑娘”的意思)。由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对《裸体的马哈》强烈不满,他又重新绘制了一幅表情、姿态一模一样的《[[着衣的马哈]]》,但拒绝在原画上修改。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将《裸体的马哈》印成邮票,成为集邮界热门的收藏品<ref name="李予心2007">{{cite book|author=李予心|title=偉大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3eypBAAAQBAJ&pg=PA153|date=15 December 2007|publisher=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isbn=978-957-659-646-9|pages=153–}}</ref>。 |
||
1792年因耳聋辞去美术院职务,开始创作带有色彩的蚀版画,用风俗画的方式讽刺教会和国家,1803年完成创作了版画组画《[[狂想曲 (绘画)|狂想曲]]》,用各种希奇古怪的人物代表来进行讽刺。 |
1792年因耳聋辞去美术院职务,开始创作带有色彩的蚀版画,用风俗画的方式讽刺教会和国家,1803年完成创作了版画组画《[[狂想曲 (绘画)|狂想曲]]》,用各种希奇古怪的人物代表来进行讽刺。 |
||
第43行: | 第49行: | ||
1824年,他辞去宫廷画师职务,妻子已去世,他年老孤独,独自在[[法国]][[波尔多]]疗养,一直到生命最后岁月还在作画,仍然创作了《{{le|波尔多的卖牛奶姑娘|The Milkmaid of Bordeaux}}》肖像。他後來中風,右半邊肢體瘫痪,因视力衰退以及難以取得繪畫材料而苦。他最后1828年4月16日於波尔多去世,遗体于1900年运回西班牙,安葬在[[马德里]]郊外的[[圣安多尼皇家小堂]],这座教堂的壁画都是他创作的。 |
1824年,他辞去宫廷画师职务,妻子已去世,他年老孤独,独自在[[法国]][[波尔多]]疗养,一直到生命最后岁月还在作画,仍然创作了《{{le|波尔多的卖牛奶姑娘|The Milkmaid of Bordeaux}}》肖像。他後來中風,右半邊肢體瘫痪,因视力衰退以及難以取得繪畫材料而苦。他最后1828年4月16日於波尔多去世,遗体于1900年运回西班牙,安葬在[[马德里]]郊外的[[圣安多尼皇家小堂]],这座教堂的壁画都是他创作的。 |
||
意大利的美术史学家{{le|文杜里|Lionello Venturi}}评价他:“他是一个在理想方面和技法方面全部打破了18世纪传统的画家和新传统的创造者 |
意大利的美术史学家{{le|文杜里|Lionello Venturi}}评价他:“他是一个在理想方面和技法方面全部打破了18世纪传统的画家和新传统的创造者⋯⋯正如古代[[希腊]][[罗马]]的[[诗歌]]是从[[荷马]]开始的一样,近代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 |
||
他的许多作品收藏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 |
他的许多作品收藏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 |
||
第57行: | 第63行: | ||
== 代表作 == |
== 代表作 == |
||
<gallery> |
<gallery> |
||
File:Goya-El sueño de la razón.jpg|《[[理性沉睡,心魔生焉]]》 |
File:Goya-El sueño de la razón.jpg|《[[理性沉睡,心魔生焉]]》('''El sueño de la razón produce monstruos'''),1797年到1799年,铜版画,《奇想集》(Los Caprichos)第43图 |
||
File:Goya Maja ubrana2.jpg|《[[著衣的瑪哈]]》 |
File:Goya Maja ubrana2.jpg|《[[著衣的瑪哈]]》('''La maja vestida'''),1798年到1805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File:Goya Maja naga2.jpg|《[[裸體的馬哈]]》 |
File:Goya Maja naga2.jpg|《[[裸體的馬哈]]》('''La maja desnuda'''),1797年到1800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File:El_Tres_de_Mayo,_by_Francisco_de_Goya,_from_Prado_in_Google_Earth.jpg|《[[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
File:El_Tres_de_Mayo,_by_Francisco_de_Goya,_from_Prado_in_Google_Earth.jpg|《[[1808年5月3日的枪杀]]》('''The Third of May 1808'''),1814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File:El Quitasol (Goya).jpg|《[[陽傘 (戈雅)|陽傘]]》 |
File:El Quitasol (Goya).jpg|《[[陽傘 (戈雅)|陽傘]]》('''The Parasal'''),1776年到1778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File:Don Manuel Osorio Manrique de Zunica.jpg|《[[唐·曼努埃爾·奧索里奧]]》 |
File:Don Manuel Osorio Manrique de Zunica.jpg|《[[唐·曼努埃爾·奧索里奧]]》('''Don Manuel Osorio de Zuniga'''),1788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 |
||
File:La familia de Carlos IV, Francisco de Goya.jpg|《[[查理四世的一家]]》 |
File:La familia de Carlos IV, Francisco de Goya.jpg|《[[查理四世的一家]]》('''The Family of Charles IV'''),1800年到1801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File:Doña Isabel Cobos de Porc by Francisco Goya.jpg|《[[唐娜伊莎貝拉]]》 |
File:Doña Isabel Cobos de Porc by Francisco Goya.jpg|《[[唐娜伊莎貝拉]]》('''Donna Isabel de Porcel'''),1805年,收藏於[[英國國家美術館]] |
||
File:El coloso.jpg|《[[巨人 (戈雅)|巨人]]》 |
File:El coloso.jpg|《[[巨人 (戈雅)|巨人]]》('''The Colossus'''),1808年到1812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File:Las jóvenes o la carta.jpg|《[[少女們]]》 |
File:Las jóvenes o la carta.jpg|《[[少女們]]》('''The Young Ones'''),1812年到1814年,收藏於[[法國]][[里耳美術館]] |
||
File:GOYA - Entierro de la Sardina (Real Acade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 1812-14).jpg|《[[沙丁魚葬禮]]》 |
File:GOYA - Entierro de la Sardina (Real Acade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 1812-14).jpg|《[[沙丁魚葬禮]]》('''The Burial of The Sardine'''),1812年到1814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聖費迪南皇家美術學院]] |
||
File:Plaza partida.jpg|《[[被分割的表演場所]]》 |
File:Plaza partida.jpg|《[[被分割的表演場所]]》('''The Divided Arena'''),1825年,收藏於[[西班牙國家圖書館]] |
||
File:Francisco de Goya, Saturno devorando a su hijo (1819-1823).jpg|《[[农神吞噬其子|農神吞噬其子]]》,1819年到1823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File:Francisco de Goya, Saturno devorando a su hijo (1819-1823).jpg|《[[农神吞噬其子|農神吞噬其子]]》,1819年到1823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File:Francisco de Goya y Lucientes - Witches' Sabbath (The Great He-Goat).jpg|《{{le|巫婆的安息日|Witches' Sabbath (The Great He-Goat)}}》,1820年到1823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File:Francisco de Goya y Lucientes - Witches' Sabbath (The Great He-Goat).jpg|《{{le|巫婆的安息日|Witches' Sabbath (The Great He-Goat)}}》,1820年到1823年,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 |
||
第75行: | 第81行: | ||
== 參看 == |
== 參看 == |
||
* [[哥雅獎]] |
* [[哥雅獎]] |
||
* {{link-en|戈雅 (马德里)|Goya (Madrid)}} |
|||
== 參考資料 == |
== 參考資料 == |
2024年10月17日 (四) 02:42的最新版本
弗朗西斯科·戈雅 | |
---|---|
出生 | 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 1746年3月30日 西班牙薩拉戈薩 |
逝世 | 1828年4月15日 法國波爾多 | (82歲)
国籍 | 西班牙 |
知名于 | 绘画 |
知名作品 | 详见代表作一节 |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西班牙語: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1]。戈雅是西班牙皇室的宮廷畫家,半岛战争時留在馬德里,繪製了西班牙王位覬覦者約瑟夫·波拿巴的像,也用畫作記錄了戰爭,也就是在研究上仍有很多歧見的《戰爭的災難》。
戈雅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 他的畫風啟發了後來的愛德華·馬奈、巴勃羅·畢卡索及弗朗西斯·培根等畫家[2]。
生平
[编辑]弗朗西斯科·戈雅1746年出生於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自治区的首府萨拉戈萨附近的小村,父亲是农民,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14岁时一位教士发现了他绘画才能,鼓励他父亲将他送往萨拉戈萨,随何塞·鲁赞·伊·马尔蒂尼斯学画4年,1763年到马德里投靠同乡宫廷画师弗朗西斯科·巴耶乌,两次投考圣费南多皇家美术学院,都没有被录取。(另一說為沒有拿到獎學金而作罷)
1769年弗朗西斯科·戈雅随一队斗牛士去意大利旅行,参加了帕尔玛美术学院的绘画竞赛,得了二等奖。1773年再次回马德里并结婚定居。经弗朗西斯哥·巴耶乌的推荐,为宫廷承担绘制壁毯画稿,其草图明显受当时宫廷指导的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后来他有可以进出宫廷,自己研究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将宫廷收藏的委拉士开兹的作品翻刻成蚀版画,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曾经自称自己有三位老师: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和自然。
由于其画作《基督受难图》被聘为圣费南多皇家美术院成员,1785年成为副院长,1789年国王卡洛斯四世任命他为宫廷画师,這也是他聲望的頂峰[3],在此期间他画了许多宫廷成员及贵族的画像,明显受委拉斯开兹画风的影响,当时西班牙是一个宗教法规严厉的国家,禁止描绘裸体,他敢于画《裸体的马哈》[4](马哈是西班牙语“姑娘”的意思)。由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对《裸体的马哈》强烈不满,他又重新绘制了一幅表情、姿态一模一样的《着衣的马哈》,但拒绝在原画上修改。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将《裸体的马哈》印成邮票,成为集邮界热门的收藏品[5]。
1792年因耳聋辞去美术院职务,开始创作带有色彩的蚀版画,用风俗画的方式讽刺教会和国家,1803年完成创作了版画组画《狂想曲》,用各种希奇古怪的人物代表来进行讽刺。
1799年弗朗西斯科·戈雅被任命为宫廷首席画师,1800年国王卡洛斯四世令他为自己和家人画像,他将国王一家画成的群像受到国王的赞赏。但后人根据国王一家的姿态表情,将该画取笑为“刚刚中了彩票大奖的杂货商和他的一家”。[來源請求]
1808年發生了拿破仑入侵西班牙的半島戰爭,戈雅當時仍留在西班牙,而這戰爭對他影響很大。戈雅沒有公開發表他的評論,不過于1814年创作了《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1808年5月3日的枪杀》两幅油画,用色尖酸刻薄,一反其以前和谐的颜色。在西班牙藝術裡,後者與畢卡索的《格爾尼卡》這兩幅雙連畫被認為是這類悲劇性作品的巓峰之作。[6]后来有画了许多关于战争、死亡、疾病的主题,稱為黑色繪畫,像画作《农神吞噬其子》描绘的是罗马神话中农神为了防止自己的子女推翻自己的统治,将孩子一个个吃掉的故事,但描绘的农神萨坦类似魔鬼,活灵活现地在吞噬一个成人。戈雅的《戰爭的災難》系列版畫作品也可能是他對半島戰爭及五月二日起义的看法,不過這一系列的作品是在他死後35年才問世。
1824年,他辞去宫廷画师职务,妻子已去世,他年老孤独,独自在法国波尔多疗养,一直到生命最后岁月还在作画,仍然创作了《波尔多的卖牛奶姑娘》肖像。他後來中風,右半邊肢體瘫痪,因视力衰退以及難以取得繪畫材料而苦。他最后1828年4月16日於波尔多去世,遗体于1900年运回西班牙,安葬在马德里郊外的圣安多尼皇家小堂,这座教堂的壁画都是他创作的。
意大利的美术史学家文杜里评价他:“他是一个在理想方面和技法方面全部打破了18世纪传统的画家和新传统的创造者⋯⋯正如古代希腊罗马的诗歌是从荷马开始的一样,近代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
影片
[编辑]- 《Goya - Crazy Like a Genius》(2012年)是由伊恩·麦克米伦(Ian MacMillan)拍攝的紀錄片,由羅伯特·休斯製作。
-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2006年)是由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米洛斯·福曼所拍的影片。
- 《赤裸貴婦》(1999年)是由比加斯·卢纳導演,是依安東尼奧·拉雷塔的小說為基礎。
- 《波尔多慾望天堂》(1999年)是西班牙的歷史電影,由卡洛斯·索拉導演,描述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生平。
- 《Goya - Der lange Weg der Erkenntnis》(1971年)是由東德導演科拉·沃夫拍攝的電影。
- 《風流女伯爵》(1958年)是由亨利·科斯特導演的電影,是有關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和阿尔瓦公爵夫人的故事,由安东尼·弗朗西奥萨飾演戈雅,由艾娃·加德纳飾演公爵夫人。
代表作
[编辑]-
《理性沉睡,心魔生焉》(El sueño de la razón produce monstruos),1797年到1799年,铜版画,《奇想集》(Los Caprichos)第43图
-
《唐·曼努埃爾·奧索里奧》(Don Manuel Osorio de Zuniga),1788年,收藏於大都會博物館
參看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Fred Kleiner.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The Western Perspective. Cengage Learning. 7 January 2009: 283 [2015-09-21]. ISBN 0-495-5736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9).
Romantic artists, including Francisco Goya in Spain and Théodore Géricault and Eugène Delacroix in France, explored the exotic, erotic, and fantastic in their paintings.
- ^ Rico, Pablo J., Goya and Modernism, XXIII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ão Paulo,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7 January 2008.
- ^ Galeria de Arte transparencias Ancora A Todo Color 1961 Goya biography from the Museo del Prado. As quoted on eeweems.co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3-22.
- ^ 裸體的瑪哈 The Nude Maja. [2016-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 ^ 李予心. 偉大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15 December 2007: 153–. ISBN 978-957-659-646-9.
- ^ Baticle, Jeannine. 見證與文獻:哥雅進入傳奇與眞實. 《哥雅:既華美浪漫又殘酷寫實》. 發現之旅. 80. 廖慧貞/譯. 臺北: 時報文化. 2006年2月20日: 第159頁 [2018年10月18日]. ISBN 957-13-443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18日) (中文(臺灣)).
延伸阅读
[编辑]- Baticle, Jeannine. Goya: Painter of Terrible Splendor, "Abrams Discoveries" series.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1994
- Buchholz, Elke Linda. Francisco de Goya. Cologne: Könemann, 1999. ISBN 3-8290-2930-6
- Ciofalo, John J. The Self-Portraits of Francisco Goy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Connell, Evan S. Francisco Goya: A Life. New York: Counterpoint, 2004. ISBN 978-1-58243-307-3
- Eitner, Lorenz. An Outline of 19th Century European Paint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1997. ISBN 978-0-0643-2977-4
- Gassier, Pierre. Goya: A Biographical and Critical Study. New York: Skira, 1955
- Gassier, Piere and Juliet Wilson. The Life and Complete Work of Francisco Goya. New York 1971.
- Glendinning, Nigel. Goya and his Critics. New Haven 1977.
- Glendinning, Nigel. "The Strange Translation of Goya's Black Paintings".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Volume 117, No. 868, 1975
- Hagen, Rose-Marie & Hagen, Rainer. Francisco Goya, 1746–1828. London: Taschen, 1999. ISBN 978-3-8228-1823-7
- Havard, Robert. "Goya's House Revisited: Why a Deaf Man Painted his Walls Black". Bulletin of Spanish Studies, Volume 82, Issue 5 July 2005
- Hennigfeld, Ursula (ed.). Goya im Dialog der Medien, Kulturen und Disziplinen. Freiburg: Rombach, 2013. ISBN 978-3-7930-9737-2
- Hilt, Douglas. "Goya: Turmoils of a Patriot" History Today (Aug 1973), Vol. 23 Issue 8, pp 536–545, online
- Hughes, Robert. Goya.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4. ISBN 978-0-394-58028-9
- Junquera, Juan José. The Black Paintings of Goya. London: Scala Publishers, 2008. ISBN 1-85759-273-5
- Kravchenko, Anastasiia. Mythological subjects in Francisco Goya’s work. 2019
- Licht, Fred S. Goya in Perspective. New York 1973.
- Licht, Fred. Goya: 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Temper in Art. Universe Books, 1979. ISBN 0-87663-294-0
- Litroy, Jo. Jusqu'à la mort. Paris: Editions du Masque, 2013. ISBN 978-2702440193
- Symmons, Sarah. Goya: A Life in Letters. Pimlico, 2004. ISBN 978-0-7126-0679-0
- Tomlinson, Janis. Francisco Goya y Lucientes 1746–1828. London: Phaidon, 1994. ISBN 978-0-7148-3844-1
- Tomlinson, Janis. "Burn It, Hide It, Flaunt It: Goya's Majas and the Censorial Mind". The Art Journal, Volume 50, No. 4, 1991
外部链接
[编辑]- Francisco Goya works
- 戈雅作品《萨坦吞吃自己的孩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巨匠戈雅——谈西班牙伟大画家的一生》池田大作著
- Goya in Aragon Foundation: Online catalogue
- Goya, the Secret of the Shadow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documentary film by David Mauas, Spain, 2011, 77'
- CaprichosPDF (10.0 MB) (PDF in the Arno Schmidt Reference Libr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sastres de la guerraPDF (10.6 MB) (PDF in the Arno Schmidt Reference Libra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isasters of War at all-art.org
- Etching series by Goya
- His Majesty’s Giant Anteater – A New Goya is Discovered!
- {fr} Bibliothèque numérique de l'INHA – Estampes de Francisco de Goy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oya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 exhibition catalog fro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fully available online as PDF)
- Prints & People: A Social History of Printed Pictur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 exhibition catalog fro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fully available online as PDF), which contain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material on the prints of Goya
- Francisco Goy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racisco Goya Pri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Claremont Colleges Digital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