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小冰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Jimmyzhu2024留言 | 贡献
成因:​ make it more consistent with English version and the mainstream view from scientists.
Philip zg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7个用户的14个中间版本)
第4行: 第4行:
[[File:Hendrick Avercamp - Winterlandschap met ijsvermaak.jpg|thumb|300px|冬天的風景(荷蘭)。Hendrick Avercamp繪。約1608年。]]
[[File:Hendrick Avercamp - Winterlandschap met ijsvermaak.jpg|thumb|300px|冬天的風景(荷蘭)。Hendrick Avercamp繪。約1608年。]]
[[File:Tåget över stora bält.jpg|thumb|300px|瑞典軍通過結冰的[[大貝爾特海峽]],1658年。]]
[[File:Tåget över stora bält.jpg|thumb|300px|瑞典軍通過結冰的[[大貝爾特海峽]],1658年。]]
'''小冰期'''({{lang-en|Little Ice Age}},'''LIA'''),又稱'''小冰河時期''',是指[[中世紀溫暖時期|中世紀溫暖期]]之後氣溫下降的时期,尤其在北大西洋地区尤为明显,但并非全球范围内的真正冰期。这个术语由弗朗索瓦·E·马修斯(François E. Matthes)于1939年首次引入科学文献<ref>Matthes F E. Report of committee on glaciers, April 1939[J].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39, 20(4): 518-523.</ref>。小冰期的時間通常被定义为从16世纪延续到19世纪初<ref>Lamb H H. The cold Little Ice Age climate of about 1550 to 1800[J]. Climate: present, past and future, 1972: 107.</ref>。但有学者认为其始于约1300年,结束于1850年<ref name=":0">Miller G H, Geirsdóttir Á, Zhong Y, et al. Abrupt onset of the Little Ice Age triggered by volcanism and sustained by sea‐ice/ocean feedback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2, 39(2).</ref><ref>Matthews J A, Briffa K R. The ‘Little Ice Age’: re‐evaluation of an evolving concept[J].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A, Physical Geography, 2005, 87(1): 17-36.</ref>。
'''小冰期'''({{lang-en|Little Ice Age}}),又稱'''小冰河時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之後開始,全球氣溫出現下降的現象,時間約在自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结束於19世纪初期。从长期来看,在中世纪温暖期持续了400年后,出现了长达500年的寒冷化时期。

<ref>{{cite book|author=E.L. Ladurie|title=''Times of Feast, Times of Famine: a History of Climate Since the Year 1000'' (0(Barbara Bray, tr.)|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timesoffeasttime0000lero|publisher=New York: Doubleday|year=1971}}</ref>
从长期来看,在中世纪温暖期持续了400年后,出现了长达500年的寒冷时期。<ref>{{cite book|author=E.L. Ladurie|title=''Times of Feast, Times of Famine: a History of Climate Since the Year 1000'' (0(Barbara Bray, tr.)|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timesoffeasttime0000lero|publisher=New York: Doubleday|year=1971}}</ref>


小冰期当中,有4个特别寒冷的时期:
小冰期当中,有4个特别寒冷的时期:
第12行: 第13行:
# 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
# 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
# 1770年——1830年:[[道尔顿極小期]]
# 1770年——1830年:[[道尔顿極小期]]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记载,小冰期中有三个特别寒冷的阶段:一个始于大约1650年,另一个始于大约1770年,最后一个出现在1850年,这些寒冷时期之间伴有轻微的回暖间隔。

联合国[[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第三次评估报告]]认为,小冰期的时间和受影响地区主要是独立的区域气候变化,而非全球同步的冰川扩张。在这一时期,北半球的降温仅为温和的区域性现象。


小冰期帶來的影響,除了氣溫下降外,還使得植物生長季節變短,土壤降溫,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與瘟疫。因為死亡率上升,這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在這段時間減緩。小冰期时期也是暴乱、抢掠及死亡的高发期,當時還在農業社會的人類,很多文明的歷史古籍都同步記載了這段混亂的時期。
小冰期帶來的影響,除了氣溫下降外,還使得植物生長季節變短,土壤降溫,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與瘟疫。因為死亡率上升,這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在這段時間減緩。小冰期时期也是暴乱、抢掠及死亡的高发期,當時還在農業社會的人類,很多文明的歷史古籍都同步記載了這段混亂的時期。


== 歷史 ==
== 歷史 ==
這個名稱由[[法朗索瓦-艾米爾·馬泰]](François-Emile Matthes)於1939年所創立<ref name=Matthes>{{cite journal|author=Matthes|title=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laciers|journal=T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year=1939|pages=518-523}}</ref>。當時馬泰用這個名詞來描述一個在[[美國]][[加州]]一條以原來的氣候學說不能解釋其存在的冰河<ref name=Matthes />。
這個名稱由朗索瓦·E·马修斯(François-Emile Matthes)於1939年所創立<ref name=Matthes>{{cite journal|author=Matthes|title=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laciers|journal=T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year=1939|pages=518-523}}</ref>。當時馬泰用這個名詞來描述一個在[[美國]][[加州]]一條以原來的氣候學說不能解釋其存在的冰河<ref name=Matthes />。


== 成因 ==
== 成因 ==
科学家们初步确定了小冰期可能七个原:轨道周期、太阳活动减少、火山活动增加、海洋流变化、世界不同区人口波动导致的重新造林或森林砍伐,以及全球气候的内在变异性
关于小冰期的,有多种假说,包括太阳辐射减少、火山活动增加、海洋流变化、地球轨道和轴倾角的变化(轨道强迫)、气候的内在波动以及人口减少(如成吉思汗的战争、黑死病和欧洲人与美洲接触后的疫情)。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了这一时期的气温下降


=== 轨道周期 ===
=== 轨道周期 ===
{{Main|米蘭科維奇循環}}
{{Main|米蘭科維奇循環}}
此外,小冰期与天体引力变化有关。{{CN}}
小冰期与天体引力变化有关。{{CN}}
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的周期性变化在过去2000年间导致了北半球长期的冷却趋势,这一趋势持续贯穿了中世纪和小冰期,这段时间北极地区的冷却速率大约为每世纪0.02°C。这一趋势如果继续延伸下去可能会导致一次完整的冰河时期,但在20世纪这一趋势突然逆转,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开始上升。



=== 太阳活动 ===
=== 太阳活动 ===
{{Main|太阳活动}}
{{Main|太阳活动}}
[[太陽黑子]]活動1450年至1550年,1645年至1715年為[[太陽活動]]的極小期,與廣義的小冰期(十四世紀中期到十九世紀中期)吻合,亦有小冰期的成因之一,但目前科學界尚未有定論。


太阳活动包括太阳表面和太阳大气(日冕)的变化,如黑子和太阳耀斑。科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碳-14或铍-10同位素来追踪过去的太阳活动,这些同位素由撞击大气的宇宙射线产生,并沉积在树轮和冰盖中。在1400-1550年(史波勒极小期)和1645-1715年(蒙德极小期)间记录到的太阳活动水平非常低,这两个时期都在小冰期内,或至少与大多数定义的小冰期重叠,被认为是小冰期的成因之一。然而,从同位素推断在史波勒极小期和蒙德极小期之间的太阳活动与1940年一样高,尽管这一时期也在小冰期内。因此,太阳活动与小冰期之间的关系远非简单的一一对应。
=== 火山活动 ===
=== 火山活动 ===
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四次火山喷发和海冰增加导致阳光反射增加的组合效应诱发的——即所谓的反射效应。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教授Gifford Miller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根据收集的加拿大巴芬岛冰盖下的死植物样本发现,当时发生了多次大型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效应引起海冰面积增加,而海冰反射率增加又长时间维持了冷却效应。海冰增加在十五世纪中期到底顶峰,在小冰河期结束前一直维持相同水平。研究人员认为,太阳过于平静只起到辅助影响。报告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211050839/http://www.colorado.edu/news/releases/2012/01/30/new-cu-led-study-may-answer-long-standing-questions-about-enigmatic-little]
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四次火山喷发和海冰增加导致阳光反射增加的组合效应诱发的——即所谓的反射效应。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教授Gifford Miller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根据收集的加拿大巴芬岛冰盖下的死植物样本发现,当时发生了多次大型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效应引起海冰面积增加,而海冰反射率增加又长时间维持了冷却效应。海冰增加在十五世纪中期到底顶峰,在小冰河期结束前一直维持相同水平。研究人员认为,太阳过于平静只起到辅助影响。报告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211050839/http://www.colorado.edu/news/releases/2012/01/30/new-cu-led-study-may-answer-long-standing-questions-about-enigmatic-little]


=== 洋流变化 ===

在21世纪初,人们提出热盐循环放缓作为解释小冰期的一个原因,具体是通过北大西洋环流的减弱来实现的。
=== 美洲人口减少 ===
=== 人口减少 ===
斯坦福大学地球化学家Richard Nevle认为,在16-17世纪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帶去的疾病導致了大部分的当地土著居民死亡,留下了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茁壮成长的树木从空气中吸收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削弱[[大气层]]的吸热能力,進而使气候冷却,是小冰河期形成的一个因素<ref>{{cite news|author=Devin Powell|title=Columbus' arrival linked to carbon dioxide drop|url=http://www.sciencenews.org/view/generic/id/335168/title/Columbus_blamed_for_Little_Ice_Age|accessdate=2011-10-19|newspaper=sciencenews|date=October 13, 2011|archive-date=2011-10-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016011635/http://www.sciencenews.org/view/generic/id/335168/title/Columbus_blamed_for_Little_Ice_Age|dead-url=no}}</ref>。
斯坦福大学地球化学家Richard Nevle认为,在16-17世纪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帶去的疾病導致了大部分的当地土著居民死亡,留下了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茁壮成长的树木从空气中吸收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削弱[[大气层]]的吸热能力,進而使气候冷却,是小冰河期形成的一个因素<ref>{{cite news|author=Devin Powell|title=Columbus' arrival linked to carbon dioxide drop|url=http://www.sciencenews.org/view/generic/id/335168/title/Columbus_blamed_for_Little_Ice_Age|accessdate=2011-10-19|newspaper=sciencenews|date=October 13, 2011|archive-date=2011-10-1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016011635/http://www.sciencenews.org/view/generic/id/335168/title/Columbus_blamed_for_Little_Ice_Age|dead-url=no}}</ref>。

同一时期的欧洲黑死病和蒙古人入侵也造成大量人口死亡,耕地变成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也是全球变冷的因素之一。

== 年代 ==
关于小冰期的起始时间尚无统一共识,但在已知的气候低谷之前的一系列事件常被提及。13世纪时,北大西洋的海冰开始向南推进,格陵兰的冰川也在扩展。[[軼事證據|轶事证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冰川都有扩张的迹象。根据米勒等人(2012年)<ref name=":0" />对巴芬岛和冰岛冰盖下方采集的约150个带有完整根系的枯死植物样本进行的放射性碳定年,冷夏和冰川生长在1275年至1300年间突然开始,随后在1430年至1455年间出现了“显著的强化”。

相比之下,根据冰川长度的气候重建显示,从1600年至1850年间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但之后冰川大幅度退缩。因此,小冰期的起始日期可以在400年的时间跨度内的任何时刻:

* 1250年,北大西洋海冰开始增长,可能由1257年萨马拉斯火山大规模喷发及其引发的火山冬天触发或增强;
* 1275年至1300年,放射性碳定年显示植物因冰川活动死亡;
* 1300年,北欧的温暖夏季变得不再可靠;
* 1315年,大雨和1315-1317年间的大饥荒爆发;
* 1560年至1630年,全球冰川扩张开始,称为格林德尔瓦德波动;
* 1650年,虽然不是小冰期的开始,但标志着最寒冷时期的开始,即第一个气候低谷。

小冰期在19世纪后期或20世纪初结束<ref>Hendy E J, Gagan M K, Alibert C A, et al. Abrupt decrease in tropical Pacific sea surface salinity at end of Little Ice Age[J]. Science, 2002, 295(5559): 1511-1514.</ref>。

根据[[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小冰期被描述为:“一个多世纪相对较低气温的时期,大约从15世纪开始,1450年至1850年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较1850-1900年平均低0.03℃(范围:-0.30℃至0.06℃)。”


== 影響 ==
== 影響 ==
{{See also|饥荒列表}}

=== 中國 ===
=== 中國 ===
{{See also|明朝民變}}
[[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有四次小冰期<ref>{{cite journal|author-link=竺可桢|author=竺可桢|title=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journal=考古学报|year=1972|issue=1}}</ref>。[[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而第四次小冰河期則被稱為「明朝小冰河時期」。
[[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將中國歷史上的小冰期分為四次<ref name=":1">{{cite journal|author-link=竺可桢|author=竺可桢|title=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journal=考古学报|year=1972|issue=1}}</ref>。

# 第一次小冰河期:[[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
# 第二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
# 第三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五代]]、[[北宋]]初年<ref>{{Cite web|title=宋代氣候變遷與王安石變法始末|url=http://www1.geo.ntnu.edu.tw/climate/word/sung.pdf|author=徐勝一|author2=蕭偉樂|access-date=2024-05-28|archive-date=2024-01-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125123245/http://www1.geo.ntnu.edu.tw/climate/word/sung.pdf|dead-url=no}}</ref>
# 第四次小冰河期:「明朝小冰河時期」

关于小冰期的开始时间和影响时期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同意将小冰期分为三个显著的寒冷阶段<ref>Cai W J, Yin S Y. The freeze disasters in the little Ice Ag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Guanzhong region[J]. J Arid Land Resource Environ, 2009, 23(3): 118-121.</ref>:1458-1552年、1600-1720年和1840-1880年。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中国东部季风区是最早受到小冰期影响的地区,时间为1560至1709年。在围绕青藏高原的西部地区,小冰期的影响滞后于东部,显著的寒冷期出现在1620至1749年。<ref>Zhang X, Shao X, Wang T. Region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J]. Nanjing Xinxi Gongcheng Daxue Xuebao, 2013, 5(4): 317.</ref>

小冰期中四個特別寒冷的時間:

* 1350年前后([[沃夫極小期]]):元順帝[[至正]]八年,明朝建立(1368年)前18年。
* 1450年—1570年([[史波勒極小期]]):[[景泰帝|明代宗]]景泰元年([[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變]])-[[明穆宗]]隆慶四年。
* 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顺治帝|清世祖]]順治二年-[[清圣祖|清聖祖]]康熙五十四年。
* 1770年—1830年([[道尔顿極小期]]):[[乾隆帝|清高宗]]乾隆年三十五年-[[道光帝|清宣宗]]道光十年。

气温变化对中国的农耕社区影响深远。根据'''竺可桢'''在1972年的研究,小冰期(1650-1700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之一,许多夏季出现重大干旱,冬季则发生严重的冰冻事件,这大大恶化了明朝的粮食供应。<ref name=":1" />

[[明朝]]末期,中國经历了极端寒冷的氣候,年平均氣溫显著下降,导致降雨區域南移,明朝出現全國性的干旱。夏天的干旱與洪澇相繼出現,冬天则非常寒冷,[[糧食]]产量大幅減少,社會動蕩加剧,人口銳減。旱災愈发頻繁,[[鼠疫]]開始蔓延,[[山西]]等地爆發了严重的鼠疫,波及多个省份。[[珠江三角洲]]等地頻繁出现降[[雪]],甚至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

小冰期与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对应。

* 1601年-1603年俄罗斯大饥荒,受[[祕魯|秘鲁]][[瓦伊納普蒂納火山|瓦伊纳普蒂纳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冬天]]影响,导致约两百万人死亡
* 1628年-1641年中国发生饥荒,自西北一路蔓延到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使得立国276年的[[明朝]],最终在1644年灭亡。

女真族在北方成为明朝的藩属国。

1573年至1620年,满洲因极端降雪导致饥荒,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牲畜数量大减。有学者认为,这与小冰期的温度下降有关。尽管粮食生产不足,万历皇帝仍要求女真每年缴纳相同的贡品,激起民愤,酝酿了反明的情绪。

1616年,女真建立后金,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领导下南下,并在1618年的抚顺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万历皇帝去世后,崇祯皇帝继续进行战争。从1632年至1641年,小冰期对明朝领土造成剧烈气候变化。华北地区的降雨量比历史平均水平减少了11%到47%。与此同时,陕西北部沿黄河经历了六次重大洪水,毁坏了延安等城市。这一气候变化严重削弱了政府的控制力,加速了明朝的灭亡。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队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短命的大顺朝。有学者认为,明朝的衰落部分原因可能是小冰期引发的干旱和饥荒。<ref>Fan K. Climatic change and dynastic cycles in Chinese history: a review essay[J]. Climatic Change, 2010, 101(3): 565-573.</ref><ref>{{Cite journal |author=编辑部 |title=明朝亡于千年极寒 |journal=自然密码 |year=2010 |issue=12}}</ref>

在清朝早期,小冰期继续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康熙皇帝(1661-1722年)统治期间,大多数清朝领土的气温仍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然而,康熙皇帝推动改革,设法从自然灾害中实现社会经济复苏,部分得益于清初的安定。这标志着中国小冰期的结束,开启了被称为“康雍乾盛世”的繁荣历史时期。

清朝[[順治]]、[[康熙]]年間,[[江西]][[橘子]]常常被凍壞,不得不被弃种,而这里曾种植这种温暖作物几个世纪<ref name=":2">Reiter P. From Shakespeare to Defoe: malaria in England in the Little Ice Age[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0, 6(1): 1.</ref>。[[談遷]]《[[北游錄]]》提到1653年(順治十年)11月7日,他到達[[天津]],11月18日運河封凍。1654(順治十一年),[[吳江]]運河冰厚三尺多,而且從吳江一直凍到[[嘉興]],要靠壯士鑿冰。談遷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順治十三年)3月7日,[[運河]]開凍,他坐船南返。广东两次最频繁的台风袭击也与北方和中部中国的两次最冷、最干燥的时期(1660-1680年和1850-1880年)重合。<ref>Liu K, Shen C, Louie K. A 1,000-year history of typhoon landfalls in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reconstruct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record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1, 91(3): 453-464.</ref>

《[[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明末清初《閱世編》、《庸閒齋筆記》等都提到了這種氣候。

=== 日本 ===
參看[[江戶四大饑荒]]條目。

* [[寬永大饑荒|寬永大飢荒]]:1642年-1644年(寛永19年-寛永20年,時任將軍[[德川家光]])
* [[享保大饑荒|享保大飢荒]]:1732年(享保17年,時任將軍[[德川吉宗]])
* [[天明大饑荒|天明大飢荒]]:1782年-1787年(天明2年-天明7年,時任將軍[[德川家治]])
* [[天保大饑荒|天保大飢荒]]:1833 年-1839年(天保4年-天保10年,時任將軍[[德川家齊]]、[[德川家慶]])

=== 歐洲 ===
{{See also|1315–1317年大饥荒}}
小冰期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文化反应,其中之一是暴力'''替罪羊现象'''(violent scapegoating)。因气候寒冷干燥,许多欧洲社区经历了干旱、作物歉收、家畜存活率降低以及疾病蔓延,导致失业和经济困难,形成了致命的正反馈循环。尽管一些社区采取了改良作物、储备粮食和国际贸易等应急措施,但效果有限。这使得许多社区通过暴力犯罪如抢劫和谋杀来发泄愤怒,性犯罪指控也有所增加。

女巫审判的复苏(resurgence of witchcraft trials,[[獵巫|猎巫]])是小冰期期间一个明显的替罪羊现象。研究表明,随着气候恶化,女巫被视为天气不佳的罪魁祸首,审判数量在寒冷时期显著上升,尤其是在1570年和1580年的饥荒危机期间,受害者多为贫穷的妇女<ref>{{cite|last=Behringer|first=Wolfgang|year=1999|title=Climatic change and witch-hunting: the impact of the Little Ice Age on mentalities|publisher=Climatic Change}}</ref>。

此外,犹太人也成为替罪羊,遭受[[反犹太主义]]的冲击,被指责为气候恶化的间接原因,如疾病传播。在1300年代,西欧的犹太人口因黑死病爆发而遭到屠杀(Persecution of Jews during the Black Death),谣言称他们在毒害水井或指使麻风病人毒害水井。为逃避迫害,一些犹太人皈依基督教,另一些则迁移到奥斯曼帝国、意大利或神圣罗马帝国,获得了更大的宽容。<ref>Fagan B. The Little Ice Age: how climate made history 1300-1850[M]. Hachette UK, 2019.</ref><ref>{{Cite book|title=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the "Little Ice Age"|author=Wolfgang Behringer, Hartmut Lehmann, Christian Pfister}}</ref>

* '''[[1315–1317年大饥荒]]'''是14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大[[饥荒]],影响东及[[俄罗斯]],南达[[意大利]],几年内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结束了欧洲自11世纪起的人口增长。

在德国,一些群体试图通过加强对赌博和饮酒等活动的监管来“治疗”这种神的愤怒,受害者多为下层阶级。爱尔兰的天主教徒甚至将恶劣天气归咎于宗教改革。<ref>{{Cite book|title=The Reformations in Ireland: Tradition and Confessionalism, 1400–1690|author=Samantha A. Meigs}}</ref>

这种社会动荡与小冰期的降温相吻合,成为17世纪的“普遍危机”,引发战争,最著名的例子是17世纪的[[三十年戰爭|三十年战争]]。

=== 美洲 ===
早期的欧洲探险家和北美定居者报告了异常严酷的冬季。在阿拉斯加西南部,土著居民灵活的觅食方式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小冰期(LIA)<ref>Masson-MacLean E, Houmard C, Knecht R, et al. Pre-contact adaptations to the Little Ice Age in southwest Alaska: new evidence from the Nunalleq site[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20, 549: 130-141.</ref>。1607至1608年,缅因州的欧洲人和美洲原住民面临高死亡率,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也经历了极端寒冷的天气。为应对食物短缺,北美原住民组织了联盟。1686年,探险家皮埃尔·德·特鲁瓦斯记录了当年7月1日詹姆斯湾内大量漂浮的冰块。1780年,纽约港结冰,居民得以从曼哈顿步行至斯塔滕岛。<ref>{{Cite book|title=The Little Ice Age|author=Jean M. Grove|year=2012}}</ref>

到19世纪末,山地冰川的范围已被绘制。在北方和南方的温带地区,平衡线海拔比1975年低约100米。阿拉斯加南部经历了温度低谷,中部的山地冷杉森林遭受严重衰退。在冰川国家公园,最后一次冰川推进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1879年,自然学家约翰·缪尔发现冰川湾的冰川已退缩48英里。在马里兰的切萨皮克湾,温度波动可能与北大西洋热盐环流的变化有关。

小冰期的发生恰逢欧洲对美洲的殖民,这使许多早期殖民者感到失望。他们原以为北美气候与相似纬度的欧洲相似,实际上,加拿大和北美北部的夏季更热、冬季更冷,特别是在小冰期期间,导致许多早期定居点崩溃。

历史学家认为,詹姆斯敦的殖民者在建立时正值过去1000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同时,小冰期还导致北美干旱,罗阿诺克的定居者在历史上最大的干旱期到达。阿肯色大学的树轮研究显示,许多殖民者正好赶上七年干旱的开始。干旱减少了原住民人口,导致因食物短缺而发生冲突。英格兰殖民者在罗阿诺克迫使奥索莫科克的原住民分享补给,结果导致战争和原住民城镇的毁灭。这种循环在詹姆斯敦也时常重演。战斗与寒冷天气结合,加速了疾病的传播,寒冷气候促进了由欧洲人带来的蚊子寄生虫繁殖,导致原住民因疟疾死亡。

1642年,托马斯·戈尔吉斯记录了1637至1645年间缅因州(当时属于马萨诸塞州)殖民者经历的恶劣天气。1637年6月,温度异常高,导致许多定居者死亡;人们被迫夜间出行以避暑。他提到1641至1642年冬季“刺骨寒冷”,马萨诸塞湾冰冻程度超乎想象,马车在原本是船只的地方行驶。他还提到,1638和1639年的夏季极短且寒冷潮湿,加剧了几年的食物短缺。毛虫和鸽子等生物也损害了作物,造成丰收损失。他所描述的每一年都呈现出异常天气模式,包括高降水、干旱及极端寒冷或炎热。

北美居民对极端天气有各自的看法。殖民者费尔迪南多·戈尔吉斯认为寒冷天气源于冷海洋风,汉弗莱·吉尔伯特则认为地球从海洋中吸取的冷蒸汽导致纽芬兰的天气冰冷且多雾。其他人也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试图解释北美气候为何比欧洲寒冷,这些观察与假设为小冰期对北美的影响提供了深刻见解。

对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气候代理分析支持该地区存在小冰期的观点,这些分析与玛雅和阿兹特克的记载提到寒冷和干旱的时期。<ref>Hodell D A, Brenner M, Curtis J H, et al. Climate change on the Yucatan Peninsula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J]. Quaternary Research, 2005, 63(2): 109-121.</ref>

在中美洲的多个地点(如墨西哥的洛斯图克特拉斯和庞帕尔湖)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小冰期期间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减少。通过研究沉积样本中的木炭碎片和玉米花粉量,采用非旋转活塞取芯器进行了证明。样本还显示出火山活动的证据,导致650至800年间的森林再生。庞帕尔湖附近的火山活动表明,小冰期期间中美洲的温度存在变化,而非持续寒冷。<ref>Lozano-García M S, Caballero M, Ortega B, et al. Tracing the effects of the Little Ice Age in the tropical lowlands of eastern Mesoamerica[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04(41): 16200-16203.</ref>

=== 非洲 ===
小冰期对非洲气候的影响从14世纪持续到19世纪。尽管大陆各地气候变化不一,整体趋势显示非洲的温度普遍下降,平均降温约为1°C。在埃塞俄比亚和北非,曾报告在今天不会出现的山峰上有常年积雪。重要的跨撒哈拉商道城市廷巴克图,曾遭遇尼日尔河的至少13次洪水,而之前或之后并没有类似的记录<ref name=":2" />。


南非的多个古气候研究表明,气候和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从马拉维湖提取的沉积物核心显示,1570至1820年间气温较低,进一步支持小冰期的全球性扩展<ref>Johnson T C, Barry S L, Chan Y, et al. Decadal record of climate variability spanning the past 700 yr in the Southern Tropics of East Africa[J]. Geology, 2001, 29(1): 83-86.</ref>。基于南非寒冷洞穴中石笋生长速率的3,000年温度重建方法显示,1500至1800年间存在寒冷时期,表明南非的小冰期特征。1690至1740年间的δ18O石笋记录表明,南非可能是非洲最冷的地区,夏季气温下降幅度达1.4°C。此外,太阳磁场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周期可能是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东莱索托高地的周边冰川特征可能在小冰期期间重新激活。
[[明朝]]末期,中國出現了極冷的氣候,年平均氣溫較其他時期,酷寒使降雨區域南移,明朝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非常寒冷,使[[糧食]]大幅度減產,引發社會動蕩,人口銳減。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同時[[鼠疫]]也開始蔓延,波及數省的大鼠疫在[[山西]]爆發。[[珠江三角洲]]等地頻繁遭遇降[[雪]],並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順治]]、[[康熙]]年間,[[江西]][[橘子]]常常被凍壞。[[談遷]]《[[北游錄]]》提到1653年(順治十年)11月7日,他到達[[天津]],11月18日運河封凍。1654(順治十一年),[[吳江]]運河冰厚三尺多,而且從吳江一直凍到[[嘉興]],要靠壯士鑿冰。談遷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順治十三年)3月7日,[[運河]]開凍,他坐船南返。《[[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明末清初《閱世編》、《庸閒齋筆記》等都提到了這種氣候。國外有學者認為小冰河時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ref>{{Cite journal|journal=自然密码|title=明朝亡于千年极寒|issue=12|year=2010|author=编辑部}}</ref>


除了温度变化,赤道东非的数据表明,在18世纪末水文循环也受到影响。来自十个主要非洲湖泊的历史数据重建显示,东非经历了“干旱和干涸”的时期,湖泊水位大幅下降,变成干涸的水洼。这表明当地社会可能被迫进行长途迁移与邻近部落发生战争,因农业因干旱而几乎无法维持。<ref>Nicholson S E, Yin X. Rainfall conditions in equatorial East Africa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s inferred from the record of Lake Victoria[J]. Climatic change, 2001, 48(2): 387-398.</ref>
在中國古代氣候異常常歸咎君主失德,而西方則以宗教審判作為手段。歐洲在1570年(明隆慶四年)至1580年(明萬曆八年),是糧食危機與迫害猶太人及[[獵巫]]活動最為猖獗的十年。<ref>{{cite|last=Behringer|first=Wolfgang|year=1999|title=Climatic change and witch-hunting: the impact of the Little Ice Age on mentalities|publisher=Climatic Change}}</ref>同期的日本戰國爆發大量民變,上杉謙信更12次於秋冬之際出兵關東搶糧。


== 其它 ==
== 其它 ==
第55行: 第164行:
* [[新仙女木期]]
* [[新仙女木期]]
* [[無夏之年]]
* [[無夏之年]]
* [[饑荒列表]]


== 參考 ==
== 參考 ==

2024年10月23日 (三) 12:39的最新版本

两千年来温度变化
冬天的風景(荷蘭)。Hendrick Avercamp繪。約1608年。
瑞典軍通過結冰的大貝爾特海峽,1658年。

小冰期(英語:Little Ice AgeLIA),又稱小冰河時期,是指中世紀溫暖期之後氣溫下降的时期,尤其在北大西洋地区尤为明显,但并非全球范围内的真正冰期。这个术语由弗朗索瓦·E·马修斯(François E. Matthes)于1939年首次引入科学文献[1]。小冰期的時間通常被定义为从16世纪延续到19世纪初[2]。但有学者认为其始于约1300年,结束于1850年[3][4]

从长期来看,在中世纪温暖期持续了400年后,出现了长达500年的寒冷时期。[5]

小冰期当中,有4个特别寒冷的时期:

  1. 1350年前后:沃夫極小期
  2. 1450年——1570年:史波勒極小期
  3. 1645年——1715年:蒙德極小期
  4. 1770年——1830年:道尔顿極小期

美国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记载,小冰期中有三个特别寒冷的阶段:一个始于大约1650年,另一个始于大约1770年,最后一个出现在1850年,这些寒冷时期之间伴有轻微的回暖间隔。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认为,小冰期的时间和受影响地区主要是独立的区域气候变化,而非全球同步的冰川扩张。在这一时期,北半球的降温仅为温和的区域性现象。

小冰期帶來的影響,除了氣溫下降外,還使得植物生長季節變短,土壤降溫,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與瘟疫。因為死亡率上升,這使全球人口成長率在這段時間減緩。小冰期时期也是暴乱、抢掠及死亡的高发期,當時還在農業社會的人類,很多文明的歷史古籍都同步記載了這段混亂的時期。

歷史

[编辑]

這個名稱由弗朗索瓦·E·马修斯(François-Emile Matthes)於1939年所創立[6]。當時馬泰用這個名詞來描述一個在美國加州一條以原來的氣候學說不能解釋其存在的冰河[6]

成因

[编辑]

关于小冰期的成因,有多种假说,包括太阳辐射减少、火山活动增加、海洋环流变化、地球轨道和轴倾角的变化(轨道强迫)、气候的内在波动以及人口减少(如成吉思汗的战争、黑死病和欧洲人与美洲接触后的疫情)。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了这一时期的气温下降。

轨道周期

[编辑]

小冰期与天体引力变化有关。[來源請求] 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的周期性变化在过去2000年间导致了北半球长期的冷却趋势,这一趋势持续贯穿了中世纪和小冰期,这段时间北极地区的冷却速率大约为每世纪0.02°C。这一趋势如果继续延伸下去可能会导致一次完整的冰河时期,但在20世纪这一趋势突然逆转,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开始上升。

太阳活动

[编辑]

太阳活动包括太阳表面和太阳大气(日冕)的变化,如黑子和太阳耀斑。科学家可以通过分析碳-14或铍-10同位素来追踪过去的太阳活动,这些同位素由撞击大气的宇宙射线产生,并沉积在树轮和冰盖中。在1400-1550年(史波勒极小期)和1645-1715年(蒙德极小期)间记录到的太阳活动水平非常低,这两个时期都在小冰期内,或至少与大多数定义的小冰期重叠,被认为是小冰期的成因之一。然而,从同位素推断在史波勒极小期和蒙德极小期之间的太阳活动与1940年一样高,尽管这一时期也在小冰期内。因此,太阳活动与小冰期之间的关系远非简单的一一对应。

火山活动

[编辑]

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四次火山喷发和海冰增加导致阳光反射增加的组合效应诱发的——即所谓的反射效应。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教授Gifford Miller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根据收集的加拿大巴芬岛冰盖下的死植物样本发现,当时发生了多次大型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效应引起海冰面积增加,而海冰反射率增加又长时间维持了冷却效应。海冰增加在十五世纪中期到底顶峰,在小冰河期结束前一直维持相同水平。研究人员认为,太阳过于平静只起到辅助影响。报告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1]

洋流变化

[编辑]

在21世纪初,人们提出热盐循环放缓作为解释小冰期的一个原因,具体是通过北大西洋环流的减弱来实现的。

人口减少

[编辑]

斯坦福大学地球化学家Richard Nevle认为,在16-17世纪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帶去的疾病導致了大部分的当地土著居民死亡,留下了大量无人耕种的土地。茁壮成长的树木从空气中吸收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削弱大气层的吸热能力,進而使气候冷却,是小冰河期形成的一个因素[7]

同一时期的欧洲黑死病和蒙古人入侵也造成大量人口死亡,耕地变成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也是全球变冷的因素之一。

年代

[编辑]

关于小冰期的起始时间尚无统一共识,但在已知的气候低谷之前的一系列事件常被提及。13世纪时,北大西洋的海冰开始向南推进,格陵兰的冰川也在扩展。轶事证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冰川都有扩张的迹象。根据米勒等人(2012年)[3]对巴芬岛和冰岛冰盖下方采集的约150个带有完整根系的枯死植物样本进行的放射性碳定年,冷夏和冰川生长在1275年至1300年间突然开始,随后在1430年至1455年间出现了“显著的强化”。

相比之下,根据冰川长度的气候重建显示,从1600年至1850年间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但之后冰川大幅度退缩。因此,小冰期的起始日期可以在400年的时间跨度内的任何时刻:

  • 1250年,北大西洋海冰开始增长,可能由1257年萨马拉斯火山大规模喷发及其引发的火山冬天触发或增强;
  • 1275年至1300年,放射性碳定年显示植物因冰川活动死亡;
  • 1300年,北欧的温暖夏季变得不再可靠;
  • 1315年,大雨和1315-1317年间的大饥荒爆发;
  • 1560年至1630年,全球冰川扩张开始,称为格林德尔瓦德波动;
  • 1650年,虽然不是小冰期的开始,但标志着最寒冷时期的开始,即第一个气候低谷。

小冰期在19世纪后期或20世纪初结束[8]

根据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小冰期被描述为:“一个多世纪相对较低气温的时期,大约从15世纪开始,1450年至1850年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GMST)较1850-1900年平均低0.03℃(范围:-0.30℃至0.06℃)。”

影響

[编辑]

中國

[编辑]

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將中國歷史上的小冰期分為四次[9]

  1. 第一次小冰河期: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
  2. 第二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
  3. 第三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五代北宋初年[10]
  4. 第四次小冰河期:「明朝小冰河時期」

关于小冰期的开始时间和影响时期存在争议。大多数学者同意将小冰期分为三个显著的寒冷阶段[11]:1458-1552年、1600-1720年和1840-1880年。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中国东部季风区是最早受到小冰期影响的地区,时间为1560至1709年。在围绕青藏高原的西部地区,小冰期的影响滞后于东部,显著的寒冷期出现在1620至1749年。[12]

小冰期中四個特別寒冷的時間:

气温变化对中国的农耕社区影响深远。根据竺可桢在1972年的研究,小冰期(1650-1700年)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之一,许多夏季出现重大干旱,冬季则发生严重的冰冻事件,这大大恶化了明朝的粮食供应。[9]

明朝末期,中國经历了极端寒冷的氣候,年平均氣溫显著下降,导致降雨區域南移,明朝出現全國性的干旱。夏天的干旱與洪澇相繼出現,冬天则非常寒冷,糧食产量大幅減少,社會動蕩加剧,人口銳減。旱災愈发頻繁,鼠疫開始蔓延,山西等地爆發了严重的鼠疫,波及多个省份。珠江三角洲等地頻繁出现降,甚至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

小冰期与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对应。

  • 1601年-1603年俄罗斯大饥荒,受秘鲁瓦伊纳普蒂纳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冬天影响,导致约两百万人死亡
  • 1628年-1641年中国发生饥荒,自西北一路蔓延到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使得立国276年的明朝,最终在1644年灭亡。

女真族在北方成为明朝的藩属国。

1573年至1620年,满洲因极端降雪导致饥荒,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牲畜数量大减。有学者认为,这与小冰期的温度下降有关。尽管粮食生产不足,万历皇帝仍要求女真每年缴纳相同的贡品,激起民愤,酝酿了反明的情绪。

1616年,女真建立后金,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领导下南下,并在1618年的抚顺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万历皇帝去世后,崇祯皇帝继续进行战争。从1632年至1641年,小冰期对明朝领土造成剧烈气候变化。华北地区的降雨量比历史平均水平减少了11%到47%。与此同时,陕西北部沿黄河经历了六次重大洪水,毁坏了延安等城市。这一气候变化严重削弱了政府的控制力,加速了明朝的灭亡。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队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建立了短命的大顺朝。有学者认为,明朝的衰落部分原因可能是小冰期引发的干旱和饥荒。[13][14]

在清朝早期,小冰期继续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康熙皇帝(1661-1722年)统治期间,大多数清朝领土的气温仍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然而,康熙皇帝推动改革,设法从自然灾害中实现社会经济复苏,部分得益于清初的安定。这标志着中国小冰期的结束,开启了被称为“康雍乾盛世”的繁荣历史时期。

清朝順治康熙年間,江西橘子常常被凍壞,不得不被弃种,而这里曾种植这种温暖作物几个世纪[15]談遷北游錄》提到1653年(順治十年)11月7日,他到達天津,11月18日運河封凍。1654(順治十一年),吳江運河冰厚三尺多,而且從吳江一直凍到嘉興,要靠壯士鑿冰。談遷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順治十三年)3月7日,運河開凍,他坐船南返。广东两次最频繁的台风袭击也与北方和中部中国的两次最冷、最干燥的时期(1660-1680年和1850-1880年)重合。[16]

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災異志》,明末清初《閱世編》、《庸閒齋筆記》等都提到了這種氣候。

日本

[编辑]

參看江戶四大饑荒條目。

歐洲

[编辑]

小冰期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文化反应,其中之一是暴力替罪羊现象(violent scapegoating)。因气候寒冷干燥,许多欧洲社区经历了干旱、作物歉收、家畜存活率降低以及疾病蔓延,导致失业和经济困难,形成了致命的正反馈循环。尽管一些社区采取了改良作物、储备粮食和国际贸易等应急措施,但效果有限。这使得许多社区通过暴力犯罪如抢劫和谋杀来发泄愤怒,性犯罪指控也有所增加。

女巫审判的复苏(resurgence of witchcraft trials,猎巫)是小冰期期间一个明显的替罪羊现象。研究表明,随着气候恶化,女巫被视为天气不佳的罪魁祸首,审判数量在寒冷时期显著上升,尤其是在1570年和1580年的饥荒危机期间,受害者多为贫穷的妇女[17]

此外,犹太人也成为替罪羊,遭受反犹太主义的冲击,被指责为气候恶化的间接原因,如疾病传播。在1300年代,西欧的犹太人口因黑死病爆发而遭到屠杀(Persecution of Jews during the Black Death),谣言称他们在毒害水井或指使麻风病人毒害水井。为逃避迫害,一些犹太人皈依基督教,另一些则迁移到奥斯曼帝国、意大利或神圣罗马帝国,获得了更大的宽容。[18][19]

在德国,一些群体试图通过加强对赌博和饮酒等活动的监管来“治疗”这种神的愤怒,受害者多为下层阶级。爱尔兰的天主教徒甚至将恶劣天气归咎于宗教改革。[20]

这种社会动荡与小冰期的降温相吻合,成为17世纪的“普遍危机”,引发战争,最著名的例子是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

美洲

[编辑]

早期的欧洲探险家和北美定居者报告了异常严酷的冬季。在阿拉斯加西南部,土著居民灵活的觅食方式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小冰期(LIA)[21]。1607至1608年,缅因州的欧洲人和美洲原住民面临高死亡率,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也经历了极端寒冷的天气。为应对食物短缺,北美原住民组织了联盟。1686年,探险家皮埃尔·德·特鲁瓦斯记录了当年7月1日詹姆斯湾内大量漂浮的冰块。1780年,纽约港结冰,居民得以从曼哈顿步行至斯塔滕岛。[22]

到19世纪末,山地冰川的范围已被绘制。在北方和南方的温带地区,平衡线海拔比1975年低约100米。阿拉斯加南部经历了温度低谷,中部的山地冷杉森林遭受严重衰退。在冰川国家公园,最后一次冰川推进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1879年,自然学家约翰·缪尔发现冰川湾的冰川已退缩48英里。在马里兰的切萨皮克湾,温度波动可能与北大西洋热盐环流的变化有关。

小冰期的发生恰逢欧洲对美洲的殖民,这使许多早期殖民者感到失望。他们原以为北美气候与相似纬度的欧洲相似,实际上,加拿大和北美北部的夏季更热、冬季更冷,特别是在小冰期期间,导致许多早期定居点崩溃。

历史学家认为,詹姆斯敦的殖民者在建立时正值过去1000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同时,小冰期还导致北美干旱,罗阿诺克的定居者在历史上最大的干旱期到达。阿肯色大学的树轮研究显示,许多殖民者正好赶上七年干旱的开始。干旱减少了原住民人口,导致因食物短缺而发生冲突。英格兰殖民者在罗阿诺克迫使奥索莫科克的原住民分享补给,结果导致战争和原住民城镇的毁灭。这种循环在詹姆斯敦也时常重演。战斗与寒冷天气结合,加速了疾病的传播,寒冷气候促进了由欧洲人带来的蚊子寄生虫繁殖,导致原住民因疟疾死亡。

1642年,托马斯·戈尔吉斯记录了1637至1645年间缅因州(当时属于马萨诸塞州)殖民者经历的恶劣天气。1637年6月,温度异常高,导致许多定居者死亡;人们被迫夜间出行以避暑。他提到1641至1642年冬季“刺骨寒冷”,马萨诸塞湾冰冻程度超乎想象,马车在原本是船只的地方行驶。他还提到,1638和1639年的夏季极短且寒冷潮湿,加剧了几年的食物短缺。毛虫和鸽子等生物也损害了作物,造成丰收损失。他所描述的每一年都呈现出异常天气模式,包括高降水、干旱及极端寒冷或炎热。

北美居民对极端天气有各自的看法。殖民者费尔迪南多·戈尔吉斯认为寒冷天气源于冷海洋风,汉弗莱·吉尔伯特则认为地球从海洋中吸取的冷蒸汽导致纽芬兰的天气冰冷且多雾。其他人也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试图解释北美气候为何比欧洲寒冷,这些观察与假设为小冰期对北美的影响提供了深刻见解。

对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气候代理分析支持该地区存在小冰期的观点,这些分析与玛雅和阿兹特克的记载提到寒冷和干旱的时期。[23]

在中美洲的多个地点(如墨西哥的洛斯图克特拉斯和庞帕尔湖)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小冰期期间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减少。通过研究沉积样本中的木炭碎片和玉米花粉量,采用非旋转活塞取芯器进行了证明。样本还显示出火山活动的证据,导致650至800年间的森林再生。庞帕尔湖附近的火山活动表明,小冰期期间中美洲的温度存在变化,而非持续寒冷。[24]

非洲

[编辑]

小冰期对非洲气候的影响从14世纪持续到19世纪。尽管大陆各地气候变化不一,整体趋势显示非洲的温度普遍下降,平均降温约为1°C。在埃塞俄比亚和北非,曾报告在今天不会出现的山峰上有常年积雪。重要的跨撒哈拉商道城市廷巴克图,曾遭遇尼日尔河的至少13次洪水,而之前或之后并没有类似的记录[15]

南非的多个古气候研究表明,气候和环境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从马拉维湖提取的沉积物核心显示,1570至1820年间气温较低,进一步支持小冰期的全球性扩展[25]。基于南非寒冷洞穴中石笋生长速率的3,000年温度重建方法显示,1500至1800年间存在寒冷时期,表明南非的小冰期特征。1690至1740年间的δ18O石笋记录表明,南非可能是非洲最冷的地区,夏季气温下降幅度达1.4°C。此外,太阳磁场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周期可能是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东莱索托高地的周边冰川特征可能在小冰期期间重新激活。

除了温度变化,赤道东非的数据表明,在18世纪末水文循环也受到影响。来自十个主要非洲湖泊的历史数据重建显示,东非经历了“干旱和干涸”的时期,湖泊水位大幅下降,变成干涸的水洼。这表明当地社会可能被迫进行长途迁移与邻近部落发生战争,因农业因干旱而几乎无法维持。[26]

其它

[编辑]

有专家指出2012年发生的北半球严寒气候,可能表示地球即将出现另一个小冰期,这个小冰期或将持续20到30年,唯此說法並沒成為科學界主流[27]

參見

[编辑]

參考

[编辑]
  1. ^ Matthes F E. Report of committee on glaciers, April 1939[J].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39, 20(4): 518-523.
  2. ^ Lamb H H. The cold Little Ice Age climate of about 1550 to 1800[J]. Climate: present, past and future, 1972: 107.
  3. ^ 3.0 3.1 Miller G H, Geirsdóttir Á, Zhong Y, et al. Abrupt onset of the Little Ice Age triggered by volcanism and sustained by sea‐ice/ocean feedback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2, 39(2).
  4. ^ Matthews J A, Briffa K R. The ‘Little Ice Age’: re‐evaluation of an evolving concept[J].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A, Physical Geography, 2005, 87(1): 17-36.
  5. ^ E.L. Ladurie. Times of Feast, Times of Famine: a History of Climate Since the Year 1000 (0(Barbara Bray, tr.). New York: Doubleday. 1971. 
  6. ^ 6.0 6.1 Matthes.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laciers. T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1939: 518–523. 
  7. ^ Devin Powell. Columbus' arrival linked to carbon dioxide drop. sciencenews. October 13, 2011 [2011-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6). 
  8. ^ Hendy E J, Gagan M K, Alibert C A, et al. Abrupt decrease in tropical Pacific sea surface salinity at end of Little Ice Age[J]. Science, 2002, 295(5559): 1511-1514.
  9. ^ 9.0 9.1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 考古学报. 1972, (1). 
  10. ^ 徐勝一; 蕭偉樂. 宋代氣候變遷與王安石變法始末 (PDF).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5). 
  11. ^ Cai W J, Yin S Y. The freeze disasters in the little Ice Ag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Guanzhong region[J]. J Arid Land Resource Environ, 2009, 23(3): 118-121.
  12. ^ Zhang X, Shao X, Wang T. Region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J]. Nanjing Xinxi Gongcheng Daxue Xuebao, 2013, 5(4): 317.
  13. ^ Fan K. Climatic change and dynastic cycles in Chinese history: a review essay[J]. Climatic Change, 2010, 101(3): 565-573.
  14. ^ 编辑部. 明朝亡于千年极寒. 自然密码. 2010, (12). 
  15. ^ 15.0 15.1 Reiter P. From Shakespeare to Defoe: malaria in England in the Little Ice Age[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0, 6(1): 1.
  16. ^ Liu K, Shen C, Louie K. A 1,000-year history of typhoon landfalls in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reconstruct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record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1, 91(3): 453-464.
  17. ^ Behringer, Wolfgang, Climatic change and witch-hunting: the impact of the Little Ice Age on mentalities, Climatic Change, 1999 
  18. ^ Fagan B. The Little Ice Age: how climate made history 1300-1850[M]. Hachette UK, 2019.
  19. ^ Wolfgang Behringer, Hartmut Lehmann, Christian Pfister.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the "Little Ice Age". 
  20. ^ Samantha A. Meigs. The Reformations in Ireland: Tradition and Confessionalism, 1400–1690. 
  21. ^ Masson-MacLean E, Houmard C, Knecht R, et al. Pre-contact adaptations to the Little Ice Age in southwest Alaska: new evidence from the Nunalleq site[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20, 549: 130-141.
  22. ^ Jean M. Grove. The Little Ice Age. 2012. 
  23. ^ Hodell D A, Brenner M, Curtis J H, et al. Climate change on the Yucatan Peninsula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J]. Quaternary Research, 2005, 63(2): 109-121.
  24. ^ Lozano-García M S, Caballero M, Ortega B, et al. Tracing the effects of the Little Ice Age in the tropical lowlands of eastern Mesoamerica[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04(41): 16200-16203.
  25. ^ Johnson T C, Barry S L, Chan Y, et al. Decadal record of climate variability spanning the past 700 yr in the Southern Tropics of East Africa[J]. Geology, 2001, 29(1): 83-86.
  26. ^ Nicholson S E, Yin X. Rainfall conditions in equatorial East Africa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s inferred from the record of Lake Victoria[J]. Climatic change, 2001, 48(2): 387-398.
  27. ^ 存档副本. [2012-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