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康定斯基:修订间差异
小 robot Modifying: no:Vasilij Kandinskij |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92个用户的147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expand|time=2014-12-17T02:07:18+00:00}} |
|||
[[Image:Kandinsky_1925_Yellow-Red-Blue.png|right|thumb|康定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黄、红、蓝" (康定斯基 1925)]] |
|||
{{refimprove|time=2014-12-17T02:07:18+00:00}} |
|||
'''瓦西里·康定斯基'''({{lang|ru|'''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格里曆]]{{bd|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K}}),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
|||
{{noteTA |
|||
|T=zh-cn:瓦西里·康定斯基; zh-tw:瓦西里·康丁斯基; zh-hk:瓦西里·康丁斯基 |
|||
|1=zh-cn:康定斯基; zh-tw:康丁斯基; zh-hk:康丁斯基 |
|||
|2=zh-cn:包豪斯; zh-tw:包浩斯; zh-hk:包浩斯 |
|||
}} |
|||
{{Infobox artist |
|||
| name = 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康丁斯基 |
|||
| birthname = {{lang|ru|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 |
|||
| image = Wassily kandinsky.jpg |
|||
| birth_date = {{OldStyleDate|1866年|12月16日|12月4日}} |
|||
| birth_place = {{flagicon|俄羅斯帝國|1858}}[[俄羅斯帝國]][[莫斯科]] |
|||
| death_date = {{death_date_and_age|1944|12|13|1866|12|16|mf=y}} |
|||
| death_place = {{flagicon|FRA}}[[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法國臨時政府]][[塞納河畔訥伊]] |
|||
| nationality = {{flag|俄羅斯帝國}}<br/>{{flagicon|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蘇維埃俄國]](1917年开始)<br/>{{flagicon|Weimar Republic}}[[威瑪共和國|德意志國]](1928年开始)<br/>{{flagicon|FRA}}[[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939年开始) |
|||
| education = |
|||
| alma_mater = |
|||
| known_for = |
|||
| notable_works = |
|||
| style = [[表現主義]]、[[抽象藝術]] |
|||
| movement = |
|||
| spouse = |
|||
| awards = <!-- {{awd|award|year|title|role|name}} --> |
|||
| elected = |
|||
| patrons = |
|||
| memorials = |
|||
| website = <!-- {{URL|Example.com}} --> |
|||
| module = |
|||
}} |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康丁斯基'''({{lang-ru|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анди́нский|Vasiliy Vasilyevich Kandinskiy}},{{bd|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catIdx=K}}),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
|||
[[儒略曆]]1866年 |
[[儒略曆]]1866年12月4日,康丁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在[[敖德萨]]度过童年。进[[莫斯科大学]]后,就读[[法律]]和[[经济学]]。1896年在[[慕尼黑]]学习[[绘画]]([[写生]],[[素描]]和[[解剖学]]),在[[1917年俄国革命|俄国革命]]之后的1918年返回莫斯科。因为前卫艺术与官方的现实主义艺术相悖,1921年他去到德国,从1922年在[[包豪斯]]开始任教,1928年加入[[德国]][[国籍]],直至1933年[[包豪斯]]被[[纳粹德國政府]]关闭。此后定居[[法国]],在1939年加入法国国籍,1940年法国被[[纳粹德國]]占领,康定斯基没有选择前往[[美国]]定居,他在1944年逝于[[塞纳河畔讷伊]]。 |
||
与[[ |
与[[皮特·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等人一起,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蓝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
||
康 |
康丁斯基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这一效果对他的艺术产生主要影响。他甚至把他的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 |
||
== 艺术分期 == |
== 艺术分期 == |
||
[[Image:Wassily_KandinskyMunichSchwabing_with_the_Church_of_St.jpg |right|thumb|早期作品“慕尼黑施瓦宾格和圣·乌苏拉教堂”(康定斯基,1908年)]] |
|||
康定斯基的纯抽象艺术并不是突如其来的。 |
康定斯基的纯抽象艺术并不是突如其来的。 |
||
美术学家“Hajo Duechting”把康定斯基按照艺术特征划分为六个时期: |
美术学家“Hajo Duechting”把康定斯基按照艺术特征划分为六个时期: |
||
* 初期 |
* 初期([[莫斯科]]1866年-1896年) |
||
* 变形 |
* 变形([[慕尼黑]]1896年-1911年) |
||
* 抽象的突破 |
* 抽象的突破([[蓝骑士]] 1911年-1914年) |
||
* 俄罗斯间奏曲 |
* 俄罗斯间奏曲(1914年-1921年) |
||
* 点,线和面 |
* 点,线和面([[包豪斯]] 1922年-1933年) |
||
* 生物的抽象 |
* 生物的抽象([[巴黎]] 1934年-1944年) |
||
=== 青年和灵感 === |
=== 青年和灵感 === |
||
康定斯基在莫斯科的少年时代的生活赋予他诸多[[艺术]][[灵感]]。在童年时代,他对色彩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记忆力。这可能由于他具有[[联觉]]使得他如同看见色彩一样清晰地听见色彩。在莫斯科生活的年代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对色彩的强烈兴趣,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显出要钻研艺术的倾向。 |
|||
1889年康定斯基参加了一个[[民俗]]调查小组,对莫斯科北部的[[沃洛格达]]地区进行[[旅行]][[考察]]。他研究了当地民间艺术中在深色背景上使用明亮色彩的騙人手法,这种手法在他早期作品中留下了痕迹。 |
|||
几年后康定斯基写道“[[色彩]]是[[琴键]],[[眼睛]]是[[和声]],[[灵魂]]则是有着众多[[琴弦]]的[[钢琴]]”。 |
|||
1896年,康定斯基刚好30岁,他放弃了教授[[法律]]和[[经济学]]的有前途的教职,前往[[慕尼黑]]进入[[莫斯科高等藝術暨技術學院|艺术学院]]。就在这一年离开莫斯科之前,他看到了[[克勞德·莫奈|莫奈]]的画展,尤其是聆听了对《[[乾草堆 (莫奈)|乾草堆]]》的解说,对具有高度色彩感受力的他来讲,这幅画意味着色彩已经从物体本身得以解放。 |
|||
康定斯基在莫斯科的少年时代的生活赋予他诸多艺术灵感。在童年时代,他对色彩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记忆力。这可能由于他具有[[联觉]]使得他如同看见色彩一样清晰地听见色彩。在莫斯科生活的年代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对色彩的强烈兴趣,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显出要钻研艺术的倾向。 |
|||
1889年康定斯基参加了一个民俗调查小组,对莫斯科北部的沃洛格达地区进行旅行考察。他研究了当地民间艺术中在深色背景上使用明亮色彩的手法,这种手法在他早期作品中留下了痕迹。 |
|||
几年后康定斯基写道“色彩是琴键,眼睛是锤子,而心灵则是钢琴的琴弦”。 |
|||
[[1896年]],康定斯基刚好30岁,他放弃了教授法律和经济学的有前途的教职,前往[[慕尼黑]]进入艺术学院。就在这一年离开莫斯科之前,他看到了莫奈的画展,尤其是聆听了对“[[干草堆]]”的解说,对具有高度色彩感受力的他来讲,这幅画意味着色彩已经从物体本身得以解放。 |
|||
[[Image:Kandinsky_Composition-VII.jpg|right|thumb|“第七乐章”是康定斯基一生中最复杂的一张画(康定斯基,1913年)]] |
|||
=== 蓝骑士 === |
=== 蓝骑士 === |
||
在艺术学院,康定斯基的条件非常有利,他年长而且成熟,不仅作为绘画的初学者,而且还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理论家。尽管这一时期的作品估计相当多,可惜现存的很少。[[ |
在艺术学院,康定斯基的条件非常有利,他年长而且[[心理成熟|成熟]],不仅作为绘画的[[初学者]],而且还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理论家。尽管这一时期的作品估计相当多,可惜现存的很少。[[20世纪]]开始后,情况有所改观。很多自然[[风景画]]和[[城镇]]画都留了下来,这些画用色粗厚,形象可辨。康定斯基的绝大多数画都不强调人物,一个例外是“旧俄罗斯的星期天”(1904年),画中[[农民]]和[[贵族]]站在[[城墙]]的前面,这是一幅重新创作的画,色彩极其丰富,至于富于[[幻想 (心理學)|幻想]]那是当然的。 |
||
“马上情侣”(1907年)描写了马背上的一对年轻人,男子温柔小心地拥着女子,途经一座俄罗斯城堡,正准备涉河。马在默默的走着,远处城堡璀璨的夜色使河流和树叶带上了色彩斑斓的反光圆点。 |
“马上情侣”(1907年)描写了马背上的一对年轻人,男子温柔小心地拥着女子,途经一座俄罗斯[[城堡]],正准备涉河。马在默默的走着,远处城堡璀璨的夜色使[[河流]]和[[树叶]]带上了色彩斑斓的反光圆点。 |
||
“蓝骑士”(1903)也许是康定斯基在1900年的最初十年里的最重要作品。画中一名骑士身披[[蓝色]][[斗篷]],身跨白马,飞速穿越一片[[山地]][[牧场]]。[[骑士]]和[[马|马匹]]在[[草地]]上落下的[[阴影]]是[[深蓝色]]的。画的前方有很多散乱的蓝色阴影,可能是没画出来的树影。蓝骑士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没有明确的定论,马的步态不自然(康定斯基想必知道)。事实上有人认为骑士身携一孩子,同样也可以认为骑士还有另外一个阴影。康定斯基把骑士画成一群色彩的组合,而并不注重细节。“蓝骑士”与现代[[画家]]的作品相比没有特别卓著之处,但是它显示了过不了几年后康定斯基所要走的方向。 |
|||
[[Image:Kandinsky_Composition-VIII.jpg|right|thumb|“第八乐章”]] |
|||
“蓝骑士”(1903)也许是康定斯基在1900年的最初十年里的最重要作品。画中一名骑士身披蓝色斗篷,身跨白马,飞速穿越一片山地牧场。骑士和马匹在草地上落下的阴影是深蓝色的。画的前方有很多散乱的蓝色阴影,可能是没画出来的树影。蓝骑士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没有明确的定论,马的步态不自然(康定斯基想必知道)。事实上有人认为骑士身携一孩子,同样也可以认为骑士还有另外一个阴影。康定斯基把骑士画成一群色彩的组合,而并不注重细节。“蓝骑士”与现代画家的作品相比没有特别卓著之处,但是它显示了过不了几年后康定斯基所要走的方向。 |
|||
从[[1906年]]到[[1908年]]康定斯基 |
从[[1906年]]到[[1908年]]康定斯基花了很多时间周游[[欧洲]],最后在[[慕尼黑]]以外的[[小镇]]落脚。“蓝色的山” ([[1908年]] - [[1909年]])是这一期间的作品,显示了他走向纯粹抽象的倾向。一座蓝色的[[山]]被左右两颗[[大树]]裹胁,一[[黃色|黄]],一[[紅色|红]]。三名骑士和其他徒步者组成的行列在画的底边穿越。骑士的[[脸]],[[衣服]]和[[马鞍]]都涂成单色,骑士和徒步者根本没有细节描写。“蓝色的山”画中的[[色彩]]使用法显示了康定斯基进入了一个独立于形态的,只表现色彩本身的艺术境界。 |
||
[[Image:Kandinsky 1939 Composition-X.png|right|thumb|后期作品“第十乐章”(康定斯基,1939年)]] |
|||
除了绘画,康定斯基还取得了作为美术理论家的发言权。他协助建立了[[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在[[1909年]]成为会长。由于这一团体不能整合象康定斯基那样的彻底革新的艺术手法和传统艺术理念的矛盾,在[[1911年]]宣布解散。康定斯基于是着手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团体“[[蓝骑士]]”,结集了具有相似志向的艺术家,比如弗朗茨·马克。这一团体发行一本年鉴,也命名为“蓝骑士”,曾举办过两次画展。年鉴和画展原计划多次进行,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终止。康定斯基途经[[瑞士]]和[[瑞典]]返回[[俄罗斯]]。 |
除了绘画,康定斯基还取得了作为美术理论家的发言权。他协助建立了[[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在[[1909年]]成为会长。由于这一团体不能整合象康定斯基那样的彻底革新的艺术手法和传统艺术理念的矛盾,在[[1911年]]宣布解散。康定斯基于是着手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团体“[[蓝骑士]]”,结集了具有相似志向的艺术家,比如弗朗茨·马克。这一团体发行一本年鉴,也命名为“蓝骑士”,曾举办过两次画展。年鉴和画展原计划多次进行,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终止。康定斯基途经[[瑞士]]和[[瑞典]]返回[[俄罗斯]]。 |
||
康定斯基在《蓝骑士年鉴》发表的文章和同年撰写的论文《论艺术的精神》几乎在同一时期问世,对抽象艺术来说既是卫护,又是推进。文中还论证了所有形式的艺术都具有到达某种精神高度的同等能力。他相信在绘画中,色彩可以作为一种自主的东西,游离于物体或者任何其它形态的视觉描述而独成一体。 |
康定斯基在《蓝骑士年鉴》发表的[[文字作品|文章]]和同年撰写的[[论文]]《论艺术的精神》几乎在同一时期问世,对抽象艺术来说既是卫护,又是推进。文中还论证了所有形式的艺术都具有到达某种精神高度的同等能力。他相信在绘画中,色彩可以作为一种自主的东西,游离于物体或者任何其它形态的视觉描述而独成一体。另外,他还有一部名为《点、线、面》的艺术理论著作。 |
||
=== |
=== 畫廊 === |
||
====構成系列==== |
|||
康定斯基和[[马歇·布劳耶]]在1925年[[德绍]]的包豪斯一起工作过,因为椅子是康定斯基用过的,就被命名为[[瓦西里的椅子]],现在成为[[设计经典]],由布劳耶所[[设计]]。 |
|||
《構成》系列原本有十幅,但一至三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中毀壞,所以第四號現為此系列第一幅。作品名稱英文「compositions」,除構成外也有作曲意思,此系列即試圖使用畫作來表現[[音樂感]]。 |
|||
<gallery> |
|||
File:Vassily Kandinsky, 1911 - Composition No 4.jpg|構成第四號:戰鬥 |
|||
File:Wassily Kandinsky, Komposition V, 1911.jpg|構成第五號 |
|||
File:Vassily Kandinsky, 1913 - Composition 6.jpg|構成第六號:洪荒 |
|||
File:Vassily Kandinsky, 1913 - Composition 7.jpg|構成第七號 |
|||
File:Vassily Kandinsky, 1923 - Composition 8, huile sur toile, 140 cm x 201 cm, Musée Guggenheim, New York.jpg|構成第八號 |
|||
File:Vassily Kandinsky, 1936 - Composition IX.jpg|構成第九號 |
|||
File:Vassily Kandinsky, 1939 - Composition 10.jpg|構成第十號 |
|||
</gallery> |
|||
=== 瓦西里的椅子 === |
|||
1925年至1932年,[[包豪斯|包浩斯]]遷校至狄索。匈牙利籍學生[[马塞尔·布劳耶]]在1925年上半季騎[[腳踏車]]在校園中閒晃,從腳踏車彎曲的鋼管把手上突發奇想,聯想到索內的彎木椅,就用鋼管,配合帆布和織品等材料,並由工廠技師協助,不斷的實驗,終於創造出世界第一張量產的鋼管[[椅]]。為了感謝老師康定斯基的啟蒙,布魯爾將他的鋼管椅以老師的名字命名為「瓦西里椅」(Wassily Chair)。 |
|||
== 冥誕 == |
|||
*2014年12月16日,[[谷歌]]在首頁為其慶祝第148歲生日。<ref>[https://www.google.com/doodles/wassily-kandinskys-148th-birthday 148th-birthday] {{Wayback|url=https://www.google.com/doodles/wassily-kandinskys-148th-birthday |date=20210307145237 }} - [[谷歌]]{{eo}}{{en}}{{zh}}</ref> |
|||
== 註釋 == |
|||
{{reflist}} |
|||
== 參見 == |
|||
* [[畫家列表]] |
|||
* [[藝術家列表]] |
|||
== 外部链接 == |
== 外部链接 == |
||
{{Commons|Wassily Kandinsky}} |
{{Commons|Wassily Kandinsky}} |
||
* [http://cn.cl2000.com/subject/yishujiaoyu/kandinsky/zuopin.shtml 康定斯基作品] |
|||
* [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kandinsky/ 康定斯基的网络在线博物馆] |
|||
* [http://www.malarze.walhalla.pl/galeria.php5?art=84 '''Art Gallery''' - Wassily Kandinsky] |
|||
* [http://www.halter.net/gallery/kandinsky.html Wassily Kandinsky] |
|||
* [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kandinsky/ 康定斯基的网络在线博物馆] {{Wayback|url=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kandinsky/ |date=20210421040107 }} |
|||
[[Category:俄国画家|K]] |
|||
{{頹廢藝術}} |
|||
[[bg: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 |
|||
{{后印象派}} |
|||
[[bs:Vasilij Kandinski]] |
|||
{{Authority control}} |
|||
[[ca:Vasili Kandinski]] |
|||
{{DEFAULTSORT: Kandinsky, Wassily}} |
|||
[[Category:包浩斯]] |
|||
[[de:Wassily Kandinsky]] |
|||
[[Category:現代主義]] |
|||
[[el:Βασίλι Καντίνσκι]] |
|||
[[Category:俄罗斯画家]] |
|||
[[en:Wassily Kandinsky]] |
|||
[[Category:德国画家]] |
|||
[[es:Wasily Kandinsky]] |
|||
[[Category:法国画家]] |
|||
[[fa:واسیلی کاندینسکی]] |
|||
[[Category:俄罗斯画家]] |
|||
[[fi:Vasili Kandinski]] |
|||
[[Category:俄羅斯裔德國人]] |
|||
[[fr:Wassily Kandinsky]] |
|||
[[Category:俄羅斯裔法國人]] |
|||
[[gl:Wassily Kandinsky]] |
|||
[[Category:归化德国公民的苏联人]] |
|||
[[he:ואסילי קנדינסקי]] |
|||
[[Category:归化法国公民的德国人]] |
|||
[[hr:Vasilij Kandinski]] |
|||
[[Category:归化法国公民的苏联人]] |
|||
[[it:Vasilij Kandinskij]] |
|||
[[Category:移民法國的俄羅斯帝國人]] |
|||
[[ja:ワシリー・カンディンスキー]] |
|||
[[Category:莫斯科国立大学校友]] |
|||
[[nl:Wassily Kandinsky]] |
|||
[[Category:莫斯科人]] |
|||
[[no:Vasilij Kandinskij]] |
|||
[[pl:Wasilij Kandinskij]] |
|||
[[pt:Wassily Kandinsky]] |
|||
[[ro:Wassily Kandinsky]] |
|||
[[ru:Кандинский, 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
|||
[[sl:Vasilij Vasiljevič Kandinski]] |
|||
[[sr:Васиљ Кандински]] |
|||
[[sv:Wassily Kandinsky]] |
|||
[[tr:Vasiliy Kandinskiy]] |
2024年10月28日 (一) 16:21的最新版本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12月17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12月17日) |
瓦西里·瓦西里耶維奇·康丁斯基 | |
---|---|
出生 | Василий Кандинский 1866年12月16日[儒略曆12月4日] 俄羅斯帝國莫斯科 |
逝世 | 1944年12月13日 法國臨時政府塞納河畔訥伊 | (77歲)
国籍 | 俄罗斯帝国 蘇維埃俄國(1917年开始) 德意志國(1928年开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939年开始) |
风格 | 表現主義、抽象藝術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康丁斯基(俄语:Васи́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анди́нский,羅馬化:Vasiliy Vasilyevich Kandinskiy,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儒略曆1866年12月4日,康丁斯基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在敖德萨度过童年。进莫斯科大学后,就读法律和经济学。1896年在慕尼黑学习绘画(写生,素描和解剖学),在俄国革命之后的1918年返回莫斯科。因为前卫艺术与官方的现实主义艺术相悖,1921年他去到德国,从1922年在包豪斯开始任教,1928年加入德国国籍,直至1933年包豪斯被纳粹德國政府关闭。此后定居法国,在1939年加入法国国籍,1940年法国被纳粹德國占领,康定斯基没有选择前往美国定居,他在1944年逝于塞纳河畔讷伊。
与皮特·蒙德里安和马列维奇等人一起,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他还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一个为时不长但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蓝骑士”。康定斯基的绘画售价曾近一千五百万美元。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是康定斯基作品的最大藏家之一。
康丁斯基具有联觉(知觉混合)的能力,他可以十分清晰地听见色彩。这一效果对他的艺术产生主要影响。他甚至把他的绘画命名为“即兴”和“结构”,仿佛它们不是绘画而是音乐作品。
艺术分期
[编辑]康定斯基的纯抽象艺术并不是突如其来的。
美术学家“Hajo Duechting”把康定斯基按照艺术特征划分为六个时期:
- 初期(莫斯科1866年-1896年)
- 变形(慕尼黑1896年-1911年)
- 抽象的突破(蓝骑士 1911年-1914年)
- 俄罗斯间奏曲(1914年-1921年)
- 点,线和面(包豪斯 1922年-1933年)
- 生物的抽象(巴黎 1934年-1944年)
青年和灵感
[编辑]康定斯基在莫斯科的少年时代的生活赋予他诸多艺术灵感。在童年时代,他对色彩具有异乎寻常的感受力和非凡的记忆力。这可能由于他具有联觉使得他如同看见色彩一样清晰地听见色彩。在莫斯科生活的年代他一直保持着这种对色彩的强烈兴趣,尽管当时他还没有显出要钻研艺术的倾向。 1889年康定斯基参加了一个民俗调查小组,对莫斯科北部的沃洛格达地区进行旅行考察。他研究了当地民间艺术中在深色背景上使用明亮色彩的騙人手法,这种手法在他早期作品中留下了痕迹。 几年后康定斯基写道“色彩是琴键,眼睛是和声,灵魂则是有着众多琴弦的钢琴”。
1896年,康定斯基刚好30岁,他放弃了教授法律和经济学的有前途的教职,前往慕尼黑进入艺术学院。就在这一年离开莫斯科之前,他看到了莫奈的画展,尤其是聆听了对《乾草堆》的解说,对具有高度色彩感受力的他来讲,这幅画意味着色彩已经从物体本身得以解放。
蓝骑士
[编辑]在艺术学院,康定斯基的条件非常有利,他年长而且成熟,不仅作为绘画的初学者,而且还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理论家。尽管这一时期的作品估计相当多,可惜现存的很少。20世纪开始后,情况有所改观。很多自然风景画和城镇画都留了下来,这些画用色粗厚,形象可辨。康定斯基的绝大多数画都不强调人物,一个例外是“旧俄罗斯的星期天”(1904年),画中农民和贵族站在城墙的前面,这是一幅重新创作的画,色彩极其丰富,至于富于幻想那是当然的。
“马上情侣”(1907年)描写了马背上的一对年轻人,男子温柔小心地拥着女子,途经一座俄罗斯城堡,正准备涉河。马在默默的走着,远处城堡璀璨的夜色使河流和树叶带上了色彩斑斓的反光圆点。
“蓝骑士”(1903)也许是康定斯基在1900年的最初十年里的最重要作品。画中一名骑士身披蓝色斗篷,身跨白马,飞速穿越一片山地牧场。骑士和马匹在草地上落下的阴影是深蓝色的。画的前方有很多散乱的蓝色阴影,可能是没画出来的树影。蓝骑士在绘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没有明确的定论,马的步态不自然(康定斯基想必知道)。事实上有人认为骑士身携一孩子,同样也可以认为骑士还有另外一个阴影。康定斯基把骑士画成一群色彩的组合,而并不注重细节。“蓝骑士”与现代画家的作品相比没有特别卓著之处,但是它显示了过不了几年后康定斯基所要走的方向。
从1906年到1908年康定斯基花了很多时间周游欧洲,最后在慕尼黑以外的小镇落脚。“蓝色的山” (1908年 - 1909年)是这一期间的作品,显示了他走向纯粹抽象的倾向。一座蓝色的山被左右两颗大树裹胁,一黄,一红。三名骑士和其他徒步者组成的行列在画的底边穿越。骑士的脸,衣服和马鞍都涂成单色,骑士和徒步者根本没有细节描写。“蓝色的山”画中的色彩使用法显示了康定斯基进入了一个独立于形态的,只表现色彩本身的艺术境界。
除了绘画,康定斯基还取得了作为美术理论家的发言权。他协助建立了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在1909年成为会长。由于这一团体不能整合象康定斯基那样的彻底革新的艺术手法和传统艺术理念的矛盾,在1911年宣布解散。康定斯基于是着手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团体“蓝骑士”,结集了具有相似志向的艺术家,比如弗朗茨·马克。这一团体发行一本年鉴,也命名为“蓝骑士”,曾举办过两次画展。年鉴和画展原计划多次进行,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终止。康定斯基途经瑞士和瑞典返回俄罗斯。
康定斯基在《蓝骑士年鉴》发表的文章和同年撰写的论文《论艺术的精神》几乎在同一时期问世,对抽象艺术来说既是卫护,又是推进。文中还论证了所有形式的艺术都具有到达某种精神高度的同等能力。他相信在绘画中,色彩可以作为一种自主的东西,游离于物体或者任何其它形态的视觉描述而独成一体。另外,他还有一部名为《点、线、面》的艺术理论著作。
畫廊
[编辑]構成系列
[编辑]《構成》系列原本有十幅,但一至三號在二戰中毀壞,所以第四號現為此系列第一幅。作品名稱英文「compositions」,除構成外也有作曲意思,此系列即試圖使用畫作來表現音樂感。
-
構成第四號:戰鬥
-
構成第五號
-
構成第六號:洪荒
-
構成第七號
-
構成第八號
-
構成第九號
-
構成第十號
瓦西里的椅子
[编辑]1925年至1932年,包浩斯遷校至狄索。匈牙利籍學生马塞尔·布劳耶在1925年上半季騎腳踏車在校園中閒晃,從腳踏車彎曲的鋼管把手上突發奇想,聯想到索內的彎木椅,就用鋼管,配合帆布和織品等材料,並由工廠技師協助,不斷的實驗,終於創造出世界第一張量產的鋼管椅。為了感謝老師康定斯基的啟蒙,布魯爾將他的鋼管椅以老師的名字命名為「瓦西里椅」(Wassily Chair)。
冥誕
[编辑]註釋
[编辑]- ^ 148th-birthda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谷歌(世界文)(英文)(中文)
參見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康定斯基的网络在线博物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