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鄧雨賢: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RE8750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未显示26个用户的42个中间版本)
第4行: 第4行:
| 圖片 = Teng Yuhsien.jpg
| 圖片 = Teng Yuhsien.jpg
| 圖片簡介 = 鄧雨賢
| 圖片簡介 = 鄧雨賢
| 圖片尺寸 =
| 圖片尺寸 = 200px
| 其他藝名 = 唐崎夜雨<br>東田曉雨
| 其他藝名 = 唐崎夜雨<br>東田曉雨
| 籍貫 = [[臺灣]][[桃園市|桃園]]
| 籍貫 =
| 綽號 = 台灣歌謠之父
| 綽號 = 台灣歌謠之父
| 民族 = [[台灣客家人]]
| 民族 = [[台灣客家人|客家人]]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906|7|21}}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906|7|21}}
| 出生地點 = {{{JPN-EMP}}[[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桃園廳]][[中壢支廳]][[安平鎮區]]-{[[山仔頂庄]]}-
| 出生地點 = {{TWN-JPN}}[[桃園廳]]中壢支廳安平鎮區-{[[山仔頂庄]]}-
| 國籍 = 中華民國台灣
| 國籍 = {{JPN-EMP}}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44|6|11|1906|7|21}}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44|6|11|1906|7|21}}
| 逝世地點 = [[新竹]][[竹東郡]]-{[[芎林庄]]}-
| 逝世地點 = {{TWN-JPN}}[[新竹]][[竹東郡]]-{[[芎林庄]]}-
| 配偶 = 鍾有妹
| 配偶 = 鍾有妹
| 音樂類型 = [[台語流行音樂]]
| 音樂類型 = [[台語流行音樂]]
第19行: 第19行:
| 宗教信仰 =
| 宗教信仰 =
| 演奏樂器 = 鋼琴、小提琴、吉他、口琴、曼陀鈴
| 演奏樂器 = 鋼琴、小提琴、吉他、口琴、曼陀鈴
| 活躍年代 = 1932年—1940
| 活躍年代 = 1932年-1940
| 唱片公司 =[[文聲曲盤公司]]、[[古倫美亞唱片]]
| 唱片公司 =[[文聲曲盤公司]]、[[古倫美亞唱片]]
| 經紀公司 =
| 經紀公司 =
第26行: 第26行:
| IMDb =
| IMDb =
}}
}}
'''鄧雨賢'''({{lang-hak|Then Yí-hièn}};{{lang-nan-tw|Tēnn Ú-hiân}};{{bd|1906年|7月21日|1944年|6月11日|catIdx=Deng鄧}}),是一位出身臺灣[[桃園市]][[平鎮區]]與[[龍潭區 (台灣)|龍潭]]地區的[[客家人|客家]][[作曲家]],畢生創作近百首曲目,關鍵品為《[[大稻埕行進曲]]》,以《[[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為代表作,合稱四月望雨<ref>{{Cite web|url=http://dic.nict.gov.tw/~Taiwan_series/101/10-10.pdf|title=四、月、望、雨-鄧雨賢|author=李映慧|date=|publisher=國立編譯館|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0-12-04|quot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704193433/http://dic.nict.gov.tw/~Taiwan_series/101/10-10.pdf|archive-date=2009-07-04|dead-url=yes}}</ref>,被譽為「台灣歌謠之父」與「台灣民謠之父」。亦有日文筆名「唐崎夜」。
'''鄧雨賢'''({{lang-hak|Then Yí-hièn}};{{lang-nan-tw|Tēng Ú-hiân}};{{bd|1906年|7月21日|1944年|6月11日|catIdx=Deng鄧}}),是一位出身[[臺灣]][[桃園市|桃園]][[平鎮區|平鎮]]與[[龍潭區 (台灣)|龍潭]]地區的[[客家人|客家]][[作曲家]],畢生創作近百首曲目,代表有〈[[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四季紅]],合稱四月望雨<ref>{{Cite web|url=http://dic.nict.gov.tw/~Taiwan_series/101/10-10.pdf|title=四、月、望、雨-鄧雨賢|author=李映慧|date=|publisher=國立編譯館|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0-12-04|quot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704193433/http://dic.nict.gov.tw/~Taiwan_series/101/10-10.pdf|archive-date=2009-07-04|dead-url=yes}}</ref>,另有〈對花〉、〈滿面春風〉等等,亦有以日文筆名「唐崎夜雨」發表日語歌。被譽為「台灣歌謠之父」與「台灣民謠之父」。<ref>{{Cite web|title=每個台灣人都聽過的好聲音:台灣歌謠之父鄧賢|url=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137|date=2017-03-21|author=張肇烜|website=thinkingtaiwan.com|access-date=2023-07-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703095724/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137|archive-date=2023-07-03|dead-url=no}}</ref>


==生平==
== 生平 ==
1906年7月21日,鄧雨賢出生於[[桃園廳]][[中壢支廳]][[安平鎮區]]-{[[山仔頂庄]]}-麻園堀(今[[桃園市]][[平鎮區]]與[[龍潭區 (台灣)|龍潭區]]交界處)。來台祖16世[[台灣鄧姓|鄧彥拔]]在清朝[[乾隆]]年間,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今[[梅州市]][[蕉嶺縣]])率統先、純先、縉先三子舉家渡台,於淡水登陸,定居於今新北市[[樹林區]]彭福庄第三子17世鄧縉先遷居至新竹[[芎林鄉|芎林]]。曾祖父18世鄧觀奇(兆熊)為清代台灣秀才之一,亦居於新竹[[芎林鄉|芎林]],開芎林文昌閣,晚年遷至今桃園[[龍潭區 (台灣)|龍潭區]]、[[平鎮區]]等地。育有九子,其中二子中秀才,故家族有「一門三秀才」之稱譽,長子秀才鄧瓊鳳(19世)生鄧盛猶(20世),為鄧雨賢之父,鄧雨賢本人則為[[台灣鄧姓|台灣桃園鄧氏]]第21世(來台第六代)。
1906年7月21日,鄧雨賢出生於[[桃園廳]]中壢支廳安平鎮區[[山子頂_(桃園市)|-{山仔頂庄}-]]麻園堀(今[[桃園市]][[平鎮區]]與[[龍潭區 (台灣)|龍潭區]]交界處)。來台祖16世鄧彥拔在[[清朝]][[乾隆]]年間,自[[廣東省 (清)|廣東省]][[嘉應州]][[蕉嶺縣|鎮平縣]](今[[梅州市]][[蕉嶺縣]])率統先、純先、縉先三子舉家渡台,於淡水登陸,定居於今新北市[[樹林區]]-{[[彭福庄]]}-,第三子17世鄧縉先遷居至新竹[[芎林鄉|芎林]]。曾祖父18世鄧觀奇(兆熊)為清代台灣秀才之一,亦居於新竹芎林,開芎林文昌閣,晚年遷至今桃園[[龍潭區 (台灣)|龍潭區]]、[[平鎮區]]等地。育有九子,其中二子中秀才,故家族有「一門三秀才」之稱譽,長子秀才鄧瓊鳳(19世)生鄧盛猶(20世),為鄧雨賢之父,鄧雨賢本人則為[[台灣鄧姓|台灣桃園鄧氏]]第21世(來台第六代)。


鄧雨賢之父鄧盛猶,曾應聘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漢文教師(助教授)。1908年鄧雨賢3歲時隨其父遷居臺北,1914年就讀[[艋舺]]第一公學校(今[[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1920年,15歲時進入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學師事一條慎三郎(又名一條真一郎)學習音樂,鄧雨賢在這段期間接觸了[[風琴]]、[[曼陀林]]等西式樂器。1925年畢業,鄧雨賢曾在臺北[[大稻埕]][[日新公學校]](今[[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服務;1926年,21歲,與鍾有妹結婚。1929年,遠渡日本學習作曲。1932年,鄧雨賢27歲,[[江添壽]]在[[台北市 (州轄市)|台北市]][[永樂町 (臺北市)|永樂町]]([[大稻埕]])成立[[文聲曲盤公司]],邀請鄧雨賢加入該公司,創作了[[大稻埕進行曲|大稻埕行進曲]]。1933年,鄧雨賢28歲,[[古倫美亞唱片]]第一任文藝部長[[陳君玉]]力邀鄧雨賢加入該公司任專職作曲;同年,鄧雨賢創作了望春風月夜愁等歌曲。
鄧雨賢之父鄧盛猶,曾應聘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漢文教師(助教授)。1908年鄧雨賢3歲時隨其父遷居臺北,1914年就讀[[艋舺]]第一公學校(今[[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1920年,15歲時進入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學師事[[一條慎三郎]](又名一條真一郎學習音樂,鄧雨賢在這段期間接觸了[[風琴]]、[[曼陀林]]等西式樂器。1925年畢業,鄧雨賢曾在臺北[[大稻埕]]日新公學校(今[[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服務;1926年與鍾有妹結婚,時年21歲。1929年,遠渡日本學習作曲。1932年,鄧雨賢27歲,[[江添壽]]在[[台北市 (州轄市)|台北市]][[永樂町 (臺北市)|永樂町]]([[大稻埕]])成立[[文聲曲盤公司]],邀請鄧雨賢加入該公司,創作了[[大稻埕進行曲|大稻埕行進曲]]。1933年,鄧雨賢28歲,[[古倫美亞唱片]]第一任文藝部長[[陳君玉]]力邀鄧雨賢加入該公司任專職作曲;同年,鄧雨賢創作了望春風月夜愁等歌曲。而後發表至少85首的唱片流行歌,多數是在古倫美亞公司發行,1937年曾在{{Link-ja|日本水星唱片|タイヘイレコード|日東唱片公司}}發表作品,知名的有〈四季紅〉、〈新娘的感情〉、〈慰問袋〉等作品。<ref name=":0">{{Cite web|title=臺灣音樂啟蒙者──鄧雨賢(臺灣音聲100年-主題展覽)|url=https://audio.nmth.gov.tw/audio/zh-TW/Location/Detail/182504ff-daab-459f-b23b-062c1d409232|access-date=2023-06-03|archive-date=2023-06-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03112602/https://audio.nmth.gov.tw/audio/zh-TW/Location/Detail/182504ff-daab-459f-b23b-062c1d409232|dead-url=no}}</ref>
{{Multiple image
{{Multiple image
|align=right
|align=right
第42行: 第42行:
}}
}}
[[File:NTUST Deng Yu Shian's Lifetime Research and History Document Correction 2009-01.jpg|thumb|鄧泰超碩士學位論文:《鄧雨賢生平考究與史料更正》]]
[[File:NTUST Deng Yu Shian's Lifetime Research and History Document Correction 2009-01.jpg|thumb|鄧泰超碩士學位論文:《鄧雨賢生平考究與史料更正》]]
1938年左右,日本古倫美亞東京總公司將〈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歌曲重填日文歌詞,改編為鼓勵去滿洲國參與開發,以及響應戰爭時局鼓勵加入軍夫的歌詞,政府大力宣傳這樣的歌。鄧雨賢一度改在東京本社,以唐崎夜雨為名發表日文新曲,而有〈郷土部隊の勇士から〉(鄉土部隊勇士的來信)、〈月のコロンス〉(月光下的鼓浪嶼)、〈蕃社の娘〉(番社姑娘)等日文名曲。<ref name=":0" />
[[臺灣日治時期|日治時代]]末期,《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歌皆被強迫改編成[[日本軍歌]],因此鄧雨賢受到嚴重打擊,內心極為憤怒。1940年,34歲時,辭去工作,遷居新竹[[芎林鄉|芎林]],在[[芎林國小|芎林公學校]]任教。1942年,因[[皇民化運動|時勢]]改[[和名]]'''東田曉雨'''。1944年6月,[[日本戰敗]]前夕,鄧雨賢因心肺疾病去世。鄧雨賢有子四人、女一人、孫十二人,長子鄧仁輔(1927年-2013年)、次子鄧仁侃(1931年10月23日-2017年)、三子鄧宰輔(1941年5月31日生,居於美國)、四子鄧健作(1944年鄧雨賢逝世後出生)、長女鄧富美惠(1933年生,1939年因痢疾逝世)<ref>{{Cite web |url=http://www2.tyccc.gov.tw/dys/ |title=鄧雨賢數位博物館 |accessdate=2013-01-06 |archive-date=2012-12-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225061255/http://www2.tyccc.gov.tw/dys/ |dead-url=no }}</ref>,孫鄧泰成、鄧泰超(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


1940年,34歲時,鄧雨賢離開唱片業的工作,遷居新竹芎林,在芎林公學校(今芎林國民小學)任教。1942年,因時勢改日本姓名東田曉雨。1944年6月,鄧雨賢因心肺疾病去世。
戰後初期,《四季紅》、《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因政治因素被列為[[臺灣禁歌列表|禁歌]]<ref name="楊錦郁">{{Cite news|url=|title=薰著茶香 的歌聲 訪莊永明談台灣歌謠的發展|author=楊錦郁|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2000-09-22|accessdate=}}</ref>

<ref name="席艷俠、李克強">{{Cite news|url=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41740|title=一代奇才鄧雨賢 逃不過禁唱命運|author=席艷俠、李克強|language=zh-tw|publisher=《自由時報》|date=2007-07-16|accessdate=2017-05-30|archive-date=2019-06-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14012810/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41740|dead-url=no}}</ref><ref name="江聰明">{{Cite news|url=|title=影視拼盤 二二八公園禁歌演唱會|author=江聰明|language=zh-tw|newspaper=《聯合報》|date=1998-05-13|accessdate=}}</ref>。
鄧雨賢有子四人、女一人、孫十二人,長子鄧仁輔(1927年-2013年)、次子鄧仁侃(1931年10月23日-2017年)、三子鄧宰輔(1941年5月31日生,居於美國)、四子鄧健作(1944年鄧雨賢逝世後出生)、長女鄧富美惠(1933年生,1939年因痢疾逝世)<ref>{{Cite web |url=http://www2.tyccc.gov.tw/dys/ |title=鄧雨賢數位博物館 |accessdate=2013-01-06 |archive-date=2012-12-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225061255/http://www2.tyccc.gov.tw/dys/ |dead-url=no }}</ref>,孫鄧泰成、鄧泰超(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


==紀念==
==紀念==
第55行: 第56行:
|caption1 =位於[[龍潭大池]]的鄧雨賢銅像。
|caption1 =位於[[龍潭大池]]的鄧雨賢銅像。
}}
}}
1996年,[[國立彰化高級中學]]音樂館落成啟用,經該校台文社學生建議,由全校教職員工以民主程序投票選出多數支持的「雨賢館」,成為全臺灣第一座以臺灣人物命名的高中校園建築物,也是全國各高中首創以本土音樂家為名的表演廳。該社指導老師呂興忠回憶:「當年本土意識沒現在這麼強... 當時師大畢業的音樂老師,問我『鄧雨賢是誰?』」<ref name="吳為恭">{{Cite news|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17/today-center11.htm|title=〈中部〉成大封殺南榕 彰中聲援學生|author=吳為恭|language=zh-tw|publisher=自由時報|date=2014-01-17|accessdate=2017-05-30|archive-date=2014-01-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18043144/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17/today-center11.htm|dead-url=no}}</ref><ref name="鄧惠珍">{{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16/328129/%E8%AB%96%E5%8D%97%E6%A6%95%E5%8D%BB%E5%85%A7%E5%BF%83%E9%9B%A3%E5%AE%B9|title=論南榕卻內心難容 被高中生噓|author=鄧惠珍|language=zh-tw|publisher=蘋果日報|date=2014-01-16|accessdate=2017-05-30|archive-date=2016-03-0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14521/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16/328129/%E8%AB%96%E5%8D%97%E6%A6%95%E5%8D%BB%E5%85%A7%E5%BF%83%E9%9B%A3%E5%AE%B9|dead-url=no}}</ref><ref name="林雨佑">{{Cite news|url=http://newtalk.tw/news/2014/01/16/43707.html|title=18年前票選雨賢館 成大被嗆輸彰中|author=鄧惠珍|language=zh-tw|publisher=新頭殼|date=林雨佑|accessdate=2017-05-30|archive-date=2014-10-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06114229/http://newtalk.tw/news/2014/01/16/43707.html|dead-url=no}}</ref>
1996年,[[國立彰化高級中學]]音樂館落成啟用,經該校台文社學生建議,由全校教職員工以民主程序投票選出多數支持的「雨賢館」,成為全臺灣第一座以臺灣人物命名的高中校園建築物,也是全國各高中首創以本土音樂家為名的表演廳。該社指導老師呂興忠回憶:「當年本土意識沒現在這麼強... 當時師大畢業的音樂老師,問我『鄧雨賢是誰?』」<ref>{{Cite news|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17/today-center11.htm|title=成大封殺南榕 彰中聲援學生|author=吳為恭|location=彰化|language=zh-TW|newspaper=自由時報|date=2014-01-17|access-date=2017-05-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18043144/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jan/17/today-center11.htm|archive-date=2014-01-18|dead-url=no}}</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16/328129/%E8%AB%96%E5%8D%97%E6%A6%95%E5%8D%BB%E5%85%A7%E5%BF%83%E9%9B%A3%E5%AE%B9|title=論南榕卻內心難容 被高中生噓|author=鄧惠珍|location=彰化|language=zh-TW|publisher=蘋果日報|date=2014-01-16|access-date=2017-05-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14521/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116/328129/%E8%AB%96%E5%8D%97%E6%A6%95%E5%8D%BB%E5%85%A7%E5%BF%83%E9%9B%A3%E5%AE%B9|archive-date=2016-03-04|dead-url=no}}</ref><ref name="林雨佑">{{Cite news|url=http://newtalk.tw/news/2014/01/16/43707.html|title=18年前票選雨賢館 成大被嗆輸彰中|author=鄧惠珍|language=zh-tw|publisher=新頭殼|date=林雨佑|accessdate=2017-05-30|archive-date=2014-10-0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06114229/http://newtalk.tw/news/2014/01/16/43707.html|dead-url=no}}</ref>


2013年,[[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將於2006年發現的[[小行星255989]]以鄧雨賢的名字命名<ref>{{Cite web |url=http://ssd.jpl.nasa.gov/sbdb.cgi?sstr=255989 |title=255989 Dengyushian(2006 TU94) |accessdate=2012-10-14 |archive-date=2019-06-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14012811/https://ssd.jpl.nasa.gov/?horizons |dead-url=no }}</ref><ref>[http://sec.ncu.edu.tw/news/headlines_content.php?H_ID=1397 感念台灣民謠先驅「鄧雨賢小行星」新瓦屋亮相]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24115140/http://sec.ncu.edu.tw/news/headlines_content.php?H_ID=1397 |date=2013-12-24 }}</ref>。
2013年,[[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將於2006年發現的[[小行星255989]]以鄧雨賢的名字命名<ref>{{Cite web |url=http://ssd.jpl.nasa.gov/sbdb.cgi?sstr=255989 |title=255989 Dengyushian(2006 TU94) |accessdate=2012-10-14 |archive-date=2019-06-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14012811/https://ssd.jpl.nasa.gov/?horizons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url=http://sec.ncu.edu.tw/news/headlines_content.php?H_ID=1397|title=感念台灣民謠先驅「鄧雨賢小行星」新瓦屋亮相|website=ncu.edu.tw|date=2013-07-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24115140/http://sec.ncu.edu.tw/news/headlines_content.php?H_ID=1397|archive-date=2013-12-24}}</ref>。2014年曾德玉寫了《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繪本讓兒童認識鄧雨賢。[[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設有「鄧雨賢音樂館」。鄧雨賢的母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原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為紀念校友,將音樂廳命名為「雨賢廳」
2014年曾德玉寫了《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繪本讓兒童認識鄧雨賢。
[[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設有「鄧雨賢音樂館」。
鄧雨賢的母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原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為紀念校友,將音樂廳命名為「雨賢廳」。


==作==
== 品節選 ==
*1932年
*1932年
:*《'''[[大稻埕行進曲]]'''
:*《[[大稻埕行進曲]]》
::古倫美亞唱片第二任文藝部長[[陳君玉]]曾在1955年出版的《台北文物》中首度提到鄧雨賢作曲的歌曲《大稻埕行進曲》,卻長年不見其錄音資料存在,引起不少學者質疑。2007年6月,《大稻埕行進曲》[[蟲膠唱片]]被台灣美術設計師[[林太崴]]在[[新北市|臺北縣]][[三重區|三重市]]的[[跳蚤市場]]發現。該唱片是在1932年由[[大稻埕]][[永樂町 (臺北市)|永樂町]][[文聲曲盤公司]]錄製,[[日文]]歌詞,作詞者為文聲曲盤公司文藝部,演唱者為[[江鶴齡]](林太崴懷疑就是文聲曲盤公司老闆[[江添壽]])。《大稻埕行進曲》樂風青春活潑,歌詞描述大稻埕[[四季]]景物的變化,也提到當時著名酒家[[江山樓]]與當時流行的[[爵士樂]]。<ref>林-{采}-韻台北報導,〈鄧雨賢「大稻埕行進曲」 終於現聲〉,《[[中國時報]]》2007年6月22日A20版。</ref><ref>《桃花開-{出}-春風》(林太崴的[[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66094 大稻埕行進曲] {{Wayback|url=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66094 |date=20080119035611 }}</ref><ref>黃奕瀠/專訪,"今,鄧雨賢「傳說」終獲證實原版《大稻埕進行曲》經典現聲"[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457/112011082800105.html]{{dead link|date=2018年4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中國時報,2011-08-28.</ref>
::古倫美亞唱片第二任文藝部長[[陳君玉]]曾在1955年出版的《台北文物》中首度提到鄧雨賢作曲的歌曲《大稻埕行進曲》,卻長年不見其錄音資料存在,引起不少學者質疑。2007年6月,《大稻埕行進曲》[[蟲膠唱片]]被台灣美術設計師[[林太崴]]在[[新北市|臺北縣]][[三重區|三重市]]的[[跳蚤市場]]發現。該唱片是在1932年由[[大稻埕]][[永樂町 (臺北市)|永樂町]][[文聲曲盤公司]]錄製,[[日文]]歌詞,作詞者為文聲曲盤公司文藝部,演唱者為[[江鶴齡]](林太崴懷疑就是文聲曲盤公司老闆[[江添壽]])。《大稻埕行進曲》樂風青春活潑,歌詞描述大稻埕[[四季]]景物的變化,也提到當時著名酒家[[江山樓]]與當時流行的[[爵士樂]]。<ref>林-{采}-韻台北報導,〈鄧雨賢「大稻埕行進曲」 終於現聲〉,《[[中國時報]]》2007年6月22日A20版。</ref><ref>{{Cite web|url=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66094|title=大稻埕行進曲|website=sina.com.tw|date=2007-06-2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119035611/http://blog.sina.com.tw/davide/article.php?pbgid=28994&entryid=566094|archive-date=2008-01-19}}</ref><ref>黃奕瀠/專訪,"今,鄧雨賢「傳說」終獲證實原版《大稻埕進行曲》經典現聲"[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9457/112011082800105.html]{{dead link|date=2018年4月|bot=InternetArchiveBot|fix-attempted=yes}}, 中國時報,2011-08-28.</ref>


:*《'''夜裡思情郎'''
:*《夜裡思情郎》
:*《'''十二步珠淚'''
:*《十二步珠淚》
:*《'''挽茶歌'''
:*《挽茶歌》
:*《'''汝不識我我不識汝'''
:*《汝不識我我不識汝》


*1933年
*1933年
:*《'''[[春天到]]'''
:*《[[春天到]]》
::[[臺語]]版:《'''[[雨夜花]]'''
::[[臺語]]版:《[[雨夜花]]》
::[[日語]]版:《'''名譽的軍夫({{lang|ja|譽れの軍夫}})'''
::[[日語]]版:《名譽的軍夫({{lang|ja|譽れの軍夫}})》
::《'''{{lang|ja|雨の夜の花}}'''
::《{{lang|ja|雨の夜の花}}》
::[[粵語]]版:《'''四季歌'''
::[[粵語]]版:《四季歌》
:*《'''[[月夜愁]]'''
:*《[[月夜愁]]》
::*[[日語]]版:《'''軍夫之妻({{lang|ja|軍夫の妻}})'''
::*[[日語]]版:《軍夫之妻({{lang|ja|軍夫の妻}})》
:*《'''[[望春風]]'''
:*《[[望春風]]》
::*[[日語]]版:《'''大地在召喚({{lang|ja|大地は招く}})'''
::*[[日語]]版:《大地在召喚({{lang|ja|大地は招く}})》
::*[[客語]]/[[中華民國國語|語]]/[[英語]]版:《'''客家魂'''
::*[[客語]]/[[中華民國國語|語]]/[[英語]]版:《客家魂》
:*《'''老青春'''
:*《老青春》
:*《'''[[跳舞時代]]'''
:*《[[跳舞時代]]》
:*《'''橋上美人'''
:*《橋上美人》


*1934年
*1934年
:*《'''青春讚'''
:*《青春讚》
:*《'''春宵吟'''
:*《春宵吟》
:*《'''單思調'''
:*《單思調》
::而後由[[周添旺]]重填歌詞改名為《想欲彈同調》。
::而後由[[周添旺]]重填歌詞改名為《想欲彈同調》。
:*《'''閒花嘆'''
:*《閒花嘆》
:*《'''文明女'''
:*《文明女》
:*《'''情炎的愛'''
:*《情炎的愛》
:*《'''梅前小曲'''
:*《梅前小曲》
:*《'''碎心花'''
:*《碎心花》
:*《'''滿面春風'''
:*《滿面春風》


*1935年
*1935年
:*《'''風中煙'''
:*《風中煙》
:*《'''不滅的情'''
:*《不滅的情》
:*《'''[[一個紅蛋]]'''
:*《[[一個紅蛋]]》
:*《'''梅前小曲'''
:*《梅前小曲》
:*《'''對花'''
:*《對花》
::[[日語]]版:《'''真昼の丘'''
::[[日語]]版:《真昼の丘》
:*《'''那著按呢'''
:*《那著按呢》
:*《'''和尚行進曲'''
:*《和尚行進曲》
:*《'''月下思戀'''
:*《月下思戀》
:*《'''你害我'''
:*《你害我》
:*《'''我愛你'''
:*《我愛你》
:*《'''月下思君'''
:*《月下思君》
:*《'''春江曲'''
:*《春江曲》
:*《'''三姊妹'''
:*《三姊妹》
:*《'''情春小曲'''
:*《情春小曲》
:*《'''稻江夜曲'''
:*《稻江夜曲》
:*《'''碟花夢'''
:*《碟花夢》
:*《'''青春花鼓'''
:*《青春花鼓》
:*《'''臨海曲'''
:*《臨海曲》
:*《'''昏心鳥'''
:*《昏心鳥》


*1936年
*1936年
:*《'''異鄉之夜'''
:*《異鄉之夜》
:*《'''簷前雨'''
:*《簷前雨》
:*《'''閨女嘆'''(怨)》
:*《閨女嘆(怨)》
:*《'''夜夜愁'''
:*《夜夜愁》
:*《'''姊妹心'''
:*《姊妹心》
:*《'''孤鳥嘆'''
:*《孤鳥嘆》
:*《'''女給哀歌'''
:*《女給哀歌》
:*《'''白夜賞月'''
:*《白夜賞月》
:*《'''嘆環境'''
:*《嘆環境》
:*《'''雨夜孤怨'''
:*《雨夜孤怨》
:*《'''風中煙'''
:*《風中煙》
:*《'''秋夜吟'''
:*《秋夜吟》
::[[日語]]版:《'''工廠進行曲'''
::[[日語]]版:《工廠進行曲》


*1937年
*1937年


:*《'''南風謠'''
:*《南風謠》
:*《'''新娘的感情'''
:*《新娘的感情》
:*《'''愁人'''
:*《愁人》
:*《'''[[四季紅]]'''
:*《[[四季紅]]》
::在[[戒嚴時期]]中,因「紅」字過於當時之政治敏感,曾被改名為《四季''''''》,直至解嚴後才改回原名。
::在[[戒嚴時期]]中,因「紅」字過於當時之政治敏感,曾被改名為《四季謠》,直至解嚴後才改回原名。
::[[布袋戲]]版:大頭和尚([[六合三俠傳]])
::[[布袋戲]]版:大頭和尚([[六合三俠傳]])


*1938年
*1938年
:*《'''廣東夜曲'''
:*《廣東夜曲》
:*《'''寄給哥哥的一封信'''
:*《寄給哥哥的一封信》
:*《'''梅前小曲'''
:*《梅前小曲》
:*《'''對花'''
:*《對花》


*1939年
*1939年
:*《'''黃昏愁'''
:*《黃昏愁》
::[[日語]]版:《'''蕃社姑娘(蕃社の娘)'''
::[[日語]]版:《蕃社姑娘(蕃社の娘)》
::[[中華民國國語|語]]版:《'''[[姑娘十八一朵花]]》
::[[中華民國國語|語]]版:《[[姑娘十八一朵花]]》
:*《'''純情夜曲'''
:*《純情夜曲》
:*《'''滿面春風'''
:*《滿面春風》
::[[日語]]版:《'''南海夜曲'''
::[[日語]]版:《南海夜曲》
:*《'''小雨夜戀'''
:*《小雨夜戀》
:*《'''密林的黃昏'''
:*《密林的黃昏》
:*《'''菅芒花'''
:*《菅芒花》
:*《'''純情夜曲'''
:*《純情夜曲》
:*《'''安平小調'''
:*《安平小調》
:*《天晴れ荒鷲》
:*《天晴れ荒鷲》
:*《'''鄉土部隊的來信'''(郷土部隊の勇士から)》
:*《鄉土部隊的來信(郷土部隊の勇士から)》
::[[台語]]版:《'''媽媽我也真勇健'''》(在二戰後由[[莊啟勝]]改填而成)
::[[台語]]版:《媽媽我也真勇健》(在二戰後由[[莊啟勝]]改填而成)


*1940年
*1940年
:*《'''南國花譜'''
:*《南國花譜》
:*《'''南風謠'''
:*《南風謠》
:*《'''來自南方之島'''(南の島から)》
:*《來自南方之島(南の島から)》
:*《'''望鄉之歌'''(望郷のつき)》
:*《望鄉之歌(望郷のつき)》


*1941年
*1941年
:*《'''離別故鄉'''
:*《離別故鄉》
:*《'''空房思君'''
:*《空房思君》


*年份不詳
*年份不詳
:*《'''瓶中花'''
:*《瓶中花》
:*《'''孤雁悲月'''
:*《孤雁悲月》
:*《'''請你想看覓'''
:*《請你想看覓》
:*《'''再生緣'''
:*《再生緣》
:*《'''自君別後'''
:*《自君別後》
:*《'''空抱琵琶'''
:*《空抱琵琶》
:*《'''琴韻'''
:*《琴韻》
:*《'''對獨枕'''
:*《對獨枕》
:*《'''五更譜'''
:*《五更譜》
:*《'''更深深'''
:*《更深深》
:*《'''江上月影'''
:*《江上月影》
:*《'''慰問袋'''
:*《慰問袋》
:*《'''處女花'''
:*《處女花》
:*《'''斷腸夜'''
:*《斷腸夜》
:*《'''落霞孤鳩'''
:*《落霞孤鳩》
:*《'''思春情'''
:*《思春情》
:*《'''秋月吟'''
:*《秋月吟》
:*《'''嘆世經'''
:*《嘆世經》
:*《'''山歌小調'''
:*《山歌小調》
:*《'''琴韻'''
:*《琴韻》
:*《'''月光下的鼓浪嶼'''(月のコロンス)》
:*《月光下的鼓浪嶼(月のコロンス)》
::[[台語]]版:《'''月光的海邊'''》(二戰後歌詞由[[文夏]]改填而成)
::[[台語]]版:《月光的海邊》(二戰後歌詞由[[文夏]]改填而成)
:*《'''南海的花嫁'''
:*《南海的花嫁》
:*《'''黃昏戀'''
:*《黃昏戀》
:*《'''山歇小調'''
:*《山歇小調》
:*《'''芎林小唄'''(調)》
:*《芎林小唄(調)》
[[File: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jpg|thumb|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
[[File: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jpg|thumb|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


第254行: 第252行:
[[Category:龍潭區人 (臺灣)]]
[[Category:龍潭區人 (臺灣)]]
[[Category:鄧姓|Y雨賢]]
[[Category:鄧姓|Y雨賢]]
[[Category: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
[[Category: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友]]
[[Category: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校友]]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音樂家]]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音樂家]]
[[Category:在日治臺灣身亡者]]
[[Category:日治臺灣出生者]]

2024年11月7日 (四) 12:29的最新版本

鄧雨賢
鄧雨賢
作曲家
昵称台灣歌謠之父
别名唐崎夜雨
東田曉雨
国籍 大日本帝国
民族客家人
出生(1906-07-21)1906年7月21日
日治臺灣桃園廳中壢支廳安平鎮區山仔頂庄
逝世1944年6月11日(1944歲—06—11)(37歲)
职业作曲家教師
配偶鍾有妹
音乐类型台語流行音樂
演奏乐器鋼琴、小提琴、吉他、口琴、曼陀鈴
活跃年代1932年-1940年
唱片公司文聲曲盤公司古倫美亞唱片

鄧雨賢客家话Then Yí-hièn臺灣話Tēng Ú-hiân;1906年7月21日—1944年6月11日),是一位出身臺灣桃園平鎮龍潭地區的客家作曲家,畢生創作近百首曲目,代表作有〈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合稱「四月望雨」[1],另有〈對花〉、〈滿面春風〉等等,亦有以日文筆名「唐崎夜雨」發表日語歌。被譽為「台灣歌謠之父」與「台灣民謠之父」。[2]

生平

[编辑]

1906年7月21日,鄧雨賢出生於桃園廳中壢支廳安平鎮區山仔頂庄麻園堀(今桃園市平鎮區龍潭區交界處)。來台祖16世鄧彥拔在清朝乾隆年間,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今梅州市蕉嶺縣)率統先、純先、縉先三子舉家渡台,於淡水登陸,定居於今新北市樹林區彭福庄,第三子17世鄧縉先遷居至新竹芎林。曾祖父18世鄧觀奇(兆熊)為清代台灣秀才之一,亦居於新竹芎林,開芎林文昌閣,晚年遷至今桃園市龍潭區平鎮區等地。育有九子,其中二子中秀才,故家族有「一門三秀才」之稱譽,長子秀才鄧瓊鳳(19世)生鄧盛猶(20世),為鄧雨賢之父,鄧雨賢本人則為台灣桃園鄧氏第21世(來台第六代)。

鄧雨賢之父鄧盛猶,曾應聘為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漢文教師(助教授)。1908年鄧雨賢3歲時隨其父遷居臺北,1914年就讀艋舺第一公學校(今臺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1920年,15歲時進入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學,師事一條慎三郎(又名一條真一郎)學習音樂,鄧雨賢在這段期間接觸了風琴曼陀林等西式樂器。1925年畢業,鄧雨賢曾在臺北大稻埕日新公學校(今臺北市大同區日新國民小學)服務;1926年與鍾有妹結婚,時年21歲。1929年,遠渡日本學習作曲。1932年,鄧雨賢27歲,江添壽台北市永樂町大稻埕)成立文聲曲盤公司,邀請鄧雨賢加入該公司,創作了〈大稻埕行進曲〉。1933年,鄧雨賢28歲,古倫美亞唱片第一任文藝部長陳君玉力邀鄧雨賢加入該公司任專職作曲;同年,鄧雨賢創作了〈望春風〉、〈月夜愁〉等歌曲。而後發表至少85首的唱片流行歌,多數是在古倫美亞公司發行,1937年曾在日東唱片公司日语タイヘイレコード發表作品,知名的有〈四季紅〉、〈新娘的感情〉、〈慰問袋〉等作品。[3]

位於芎林鄉的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的鄧雨賢銅像。
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落成誌
鄧泰超碩士學位論文:《鄧雨賢生平考究與史料更正》

1938年左右,日本古倫美亞東京總公司將〈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等歌曲重填日文歌詞,改編為鼓勵去滿洲國參與開發,以及響應戰爭時局鼓勵加入軍夫的歌詞,政府大力宣傳這樣的歌。鄧雨賢一度改在東京本社,以唐崎夜雨為名發表日文新曲,而有〈郷土部隊の勇士から〉(鄉土部隊勇士的來信)、〈月のコロンス〉(月光下的鼓浪嶼)、〈蕃社の娘〉(番社姑娘)等日文名曲。[3]

1940年,34歲時,鄧雨賢離開唱片業的工作,遷居新竹芎林,在芎林公學校(今芎林國民小學)任教。1942年,因時勢改日本姓名東田曉雨。1944年6月,鄧雨賢因心肺疾病去世。

鄧雨賢有子四人、女一人、孫十二人,長子鄧仁輔(1927年-2013年)、次子鄧仁侃(1931年10月23日-2017年)、三子鄧宰輔(1941年5月31日生,居於美國)、四子鄧健作(1944年鄧雨賢逝世後出生)、長女鄧富美惠(1933年生,1939年因痢疾逝世)[4],孫鄧泰成、鄧泰超(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

紀念

[编辑]
位於龍潭大池的鄧雨賢銅像。

1996年,國立彰化高級中學音樂館落成啟用,經該校台文社學生建議,由全校教職員工以民主程序投票選出多數支持的「雨賢館」,成為全臺灣第一座以臺灣人物命名的高中校園建築物,也是全國各高中首創以本土音樂家為名的表演廳。該社指導老師呂興忠回憶:「當年本土意識沒現在這麼強... 當時師大畢業的音樂老師,問我『鄧雨賢是誰?』」[5][6][7]

2013年,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將於2006年發現的小行星255989以鄧雨賢的名字命名[8][9]。2014年曾德玉寫了《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繪本讓兒童認識鄧雨賢。桃園市客家文化館設有「鄧雨賢音樂館」。鄧雨賢的母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原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為紀念校友,將音樂廳命名為「雨賢廳」。

作品節選

[编辑]
  • 1932年
古倫美亞唱片第二任文藝部長陳君玉曾在1955年出版的《台北文物》中首度提到鄧雨賢作曲的歌曲《大稻埕行進曲》,卻長年不見其錄音資料存在,引起不少學者質疑。2007年6月,《大稻埕行進曲》蟲膠唱片被台灣美術設計師林太崴臺北縣三重市跳蚤市場發現。該唱片是在1932年由大稻埕永樂町文聲曲盤公司錄製,日文歌詞,作詞者為文聲曲盤公司文藝部,演唱者為江鶴齡(林太崴懷疑就是文聲曲盤公司老闆江添壽)。《大稻埕行進曲》樂風青春活潑,歌詞描述大稻埕四季景物的變化,也提到當時著名酒家江山樓與當時流行的爵士樂[10][11][12]
  • 《夜裡思情郎》
  • 《十二步珠淚》
  • 《挽茶歌》
  • 《汝不識我我不識汝》
  • 1933年
臺語版:《雨夜花
日語版:《名譽的軍夫(譽れの軍夫)》
雨の夜の花
粵語版:《四季歌》
  • 日語版:《軍夫之妻(軍夫の妻)》
  • 1934年
  • 《青春讚》
  • 《春宵吟》
  • 《單思調》
而後由周添旺重填歌詞改名為《想欲彈同調》。
  • 《閒花嘆》
  • 《文明女》
  • 《情炎的愛》
  • 《梅前小曲》
  • 《碎心花》
  • 《滿面春風》
  • 1935年
  • 《風中煙》
  • 《不滅的情》
  • 一個紅蛋
  • 《梅前小曲》
  • 《對花》
日語版:《真昼の丘》
  • 《那著按呢》
  • 《和尚行進曲》
  • 《月下思戀》
  • 《你害我》
  • 《我愛你》
  • 《月下思君》
  • 《春江曲》
  • 《三姊妹》
  • 《情春小曲》
  • 《稻江夜曲》
  • 《碟花夢》
  • 《青春花鼓》
  • 《臨海曲》
  • 《昏心鳥》
  • 1936年
  • 《異鄉之夜》
  • 《簷前雨》
  • 《閨女嘆(怨)》
  • 《夜夜愁》
  • 《姊妹心》
  • 《孤鳥嘆》
  • 《女給哀歌》
  • 《白夜賞月》
  • 《嘆環境》
  • 《雨夜孤怨》
  • 《風中煙》
  • 《秋夜吟》
日語版:《工廠進行曲》
  • 1937年
  • 《南風謠》
  • 《新娘的感情》
  • 《愁人》
  • 四季紅
戒嚴時期中,因「紅」字過於當時之政治敏感,曾被改名為《四季謠》,直至解嚴後才改回原名。
布袋戲版:大頭和尚(六合三俠傳
  • 1938年
  • 《廣東夜曲》
  • 《寄給哥哥的一封信》
  • 《梅前小曲》
  • 《對花》
  • 1939年
  • 《黃昏愁》
日語版:《蕃社姑娘(蕃社の娘)》
華語版:《姑娘十八一朵花
  • 《純情夜曲》
  • 《滿面春風》
日語版:《南海夜曲》
  • 《小雨夜戀》
  • 《密林的黃昏》
  • 《菅芒花》
  • 《純情夜曲》
  • 《安平小調》
  • 《天晴れ荒鷲》
  • 《鄉土部隊的來信(郷土部隊の勇士から)》
台語版:《媽媽我也真勇健》(在二戰後由莊啟勝改填而成)
  • 1940年
  • 《南國花譜》
  • 《南風謠》
  • 《來自南方之島(南の島から)》
  • 《望鄉之歌(望郷のつき)》
  • 1941年
  • 《離別故鄉》
  • 《空房思君》
  • 年份不詳
  • 《瓶中花》
  • 《孤雁悲月》
  • 《請你想看覓》
  • 《再生緣》
  • 《自君別後》
  • 《空抱琵琶》
  • 《琴韻》
  • 《對獨枕》
  • 《五更譜》
  • 《更深深》
  • 《江上月影》
  • 《慰問袋》
  • 《處女花》
  • 《斷腸夜》
  • 《落霞孤鳩》
  • 《思春情》
  • 《秋月吟》
  • 《嘆世經》
  • 《山歌小調》
  • 《琴韻》
  • 《月光下的鼓浪嶼(月のコロンス)》
台語版:《月光的海邊》(二戰後歌詞由文夏改填而成)
  • 《南海的花嫁》
  • 《黃昏戀》
  • 《山歇小調》
  • 《芎林小唄(調)》
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

相關條目

[编辑]

影視形象

[编辑]
音樂劇
年份 作品 演員
2007-2010 四月望雨 江翊睿
電視劇
年份 作品 演員
2012 歌謠風華-初聲 黃騰浩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李映慧. 四、月、望、雨-鄧雨賢 (PDF). 國立編譯館. [2010-1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7-04) (中文(繁體)). 
  2. ^ 張肇烜. 每個台灣人都聽過的好聲音: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 thinkingtaiwan.com. 2017-03-21 [202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3). 
  3. ^ 3.0 3.1 臺灣音樂啟蒙者──鄧雨賢(臺灣音聲100年-主題展覽). [2023-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4. ^ 鄧雨賢數位博物館. [201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5). 
  5. ^ 吳為恭. 成大封殺南榕 彰中聲援學生. 自由時報 (彰化). 2014-01-17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8) (中文(臺灣)). 
  6. ^ 鄧惠珍. 論南榕卻內心難容 被高中生噓. 彰化: 蘋果日報. 2014-01-16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7. ^ 鄧惠珍. 18年前票選雨賢館 成大被嗆輸彰中. 新頭殼. 林雨佑 [2017-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中文(臺灣)). 
  8. ^ 255989 Dengyushian(2006 TU94). [2012-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4). 
  9. ^ 感念台灣民謠先驅「鄧雨賢小行星」新瓦屋亮相. ncu.edu.tw. 2013-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10. ^ 林采韻台北報導,〈鄧雨賢「大稻埕行進曲」 終於現聲〉,《中國時報》2007年6月22日A20版。
  11. ^ 大稻埕行進曲. sina.com.tw. 2007-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9). 
  12. ^ 黃奕瀠/專訪,"今,鄧雨賢「傳說」終獲證實原版《大稻埕進行曲》經典現聲"[1][永久失效連結], 中國時報,2011-08-28.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