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修订间差异
小 回退Vytft5(对话)的编辑,改回Matt Smith的最后一个版本 |
|||
(未显示15个用户的20个中间版本) | |||
第18行: | 第18行: | ||
}} |
}} |
||
{{五大洋}} |
{{五大洋}} |
||
'''太平洋'''({{lang-en|Pacific Ocean}})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 |
'''太平洋'''({{lang-en|Pacific Ocean}})是[[地球]]上[[洋|五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洋]],面積約為1.65億平方公里,從[[北冰洋]]一直延伸至[[南冰洋]],西側為[[亚洲|亞洲]],西南為[[大洋洲]],東面為[[美洲]]。它覆蓋了地球約46%的水面和32%的總面積,超過所有陸地面積的總和。<ref>"[http://concise.britannica.com/ebc/article-9374340/Pacific-Ocean Pacific Ocean] {{Wayback|url=http://concise.britannica.com/ebc/article-9374340/Pacific-Ocean|date=20071219210136}}". ''[[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 Concise]].'' 2006.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ref>赤道將太平洋分為[[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峡|白令海峽]],南面以南緯60度為界。 |
||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馬里亞納海溝]]是地球表面最深的位置 |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馬里亞納海溝]]是地球表面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convert|10,911|m|ft|sp=us|abbr=off}}。<ref>{{cite web|url=http://web-japan.org/atlas/technology/tec03.html|title=Japan Atlas: Jap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accessdate=2007-07-04|archive-date=2011-08-28|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61GOU0TWW?url=http://web-japan.org/atlas/technology/tec03.html|dead-url=no}}</ref> |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靜海」,由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靜海」,由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
||
第27行: | 第27行: | ||
[[File:Iss007e10807.jpg|thumb|從[[國際太空站]]看太平洋上的日落。[[積雨雲]]如[[鐵砧]]般的雲頂清晰可見]] |
[[File:Iss007e10807.jpg|thumb|從[[國際太空站]]看太平洋上的日落。[[積雨雲]]如[[鐵砧]]般的雲頂清晰可見]] |
||
太平洋水溫隨緯度而 |
太平洋的水溫隨緯度而變化,在極地附近接近冰點,而在赤道地區則大約為25至30[[摄氏温标|°C]](77至86[[华氏温标|°F]])。海水的[[鹽度|含鹽量]]在中緯度地區較高:赤道附近水域因全年降雨充足,導致含鹽量較低,而極地地區由於寒冷和[[蒸发|蒸發]]較少,含鹽量也偏低。整體而言,太平洋的海水比大西洋溫暖,這主要受氣候和洋流的影響。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順時針方向|順時針]]方向流動([[北太平洋環流]]),而在[[南半球]]則以逆時針方向流動。[[北赤道暖流|北赤道洋流]]沿北緯15度,在[[信風]]帶動下向西推進,接近菲律賓後轉向北方,並與[[黑潮|日本洋流]](又稱[[黑潮]])匯合。 |
||
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北太平洋環流|北太平洋环流]]),在[[南半球]]則以反時針方向流動。[[北赤道洋流]]沿北緯15度,受[[信風]]帶動向西推進,到達菲律賓附近轉向北方,與日本洋流(又稱[[黑潮]])會合。 |
|||
在大約北緯45度,[[黑潮]]分成兩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時推動白令海峽反時針方向的水流,往南成為寒冷緩慢的[[加利福尼亞洋流]]。 |
在大約北緯45度,[[黑潮]]分成兩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時推動白令海峽反時針方向的水流,往南成為寒冷緩慢的[[加利福尼亞洋流]]。 |
||
第46行: | 第45行: | ||
[[夏威夷]]、[[復活節島]]和[[新西蘭]]围成的[[玻里尼西亞]]大三角区域内有[[庫克群島]]、[[馬克薩斯群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托克勞群島]]、[[湯加|湯加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圖瓦盧|圖瓦盧群島]]和[[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
[[夏威夷]]、[[復活節島]]和[[新西蘭]]围成的[[玻里尼西亞]]大三角区域内有[[庫克群島]]、[[馬克薩斯群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托克勞群島]]、[[湯加|湯加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圖瓦盧|圖瓦盧群島]]和[[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
||
[[密克羅尼西亞]]群岛位于赤道以北及[[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 |
[[密克罗尼西亚岛群|密克羅尼西亞]]群岛位于赤道以北及[[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 |
||
由新幾內亞為首的[[美拉尼西亞]]位于太平洋的西南角,包括[[俾斯麥群島]]、[[斐濟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所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等。 |
由新幾內亞為首的[[美拉尼西亞]]位于太平洋的西南角,包括[[俾斯麥群島]]、[[斐濟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所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等。 |
||
第71行: | 第70行: | ||
|{{flag|Cambodia}}|| [[君主立憲制]] || [[亞洲]]||[[File:Flag of Cambodia.svg|边框|100px]] |
|{{flag|Cambodia}}|| [[君主立憲制]] || [[亞洲]]||[[File:Flag of Cambodia.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PRC}}|| [[ |
|{{flag|PRC}}|| [[社会主义国家]] || [[亞洲]]||[[File:Flag of China.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Singapore}}|| [[共和制]] || [[亞洲]]||[[File:Flag of Singapore.svg|边框|100px]] |
|{{flag|Singapore}}|| [[共和制]] || [[亞洲]]||[[File:Flag of Singapore.svg|边框|100px]] |
||
第81行: | 第80行: | ||
| {{flag|Japan}}|| [[君主立憲制]] || [[亞洲]]||[[File:Flag of Japan.svg|边框|100px]] |
| {{flag|Japan}}|| [[君主立憲制]] || [[亞洲]]||[[File:Flag of Japan.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HKG}}||[[一國兩制|一國兩制]] || [[亞洲]]||[[File:Flag of Hong Kong.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
|{{flag|MAC}}||[[一國兩制]]||[[亞洲]]||[[File:Flag of Macau.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
|{{flag|Vietnam}}||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制]]|| [[亞洲]]||[[File:Flag of Vietnam.svg|边框|100px]] |
|{{flag|Vietnam}}||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制]]|| [[亞洲]]||[[File:Flag of Vietnam.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ROC}}||[[單一制|共和 |
|{{flag|ROC}}||[[單一制|民主共和]]||[[亞洲]]||[[File:Flag of Taiwan.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North Korea}}||[[ |
|{{flag|North Korea}}||[[獨裁統治]]|| [[亞洲]]||[[File:Flag of North Korea.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South Korea}}|| [[共和制]] || [[亞洲]]||[[File:Flag of South Korea.svg|边框|100px]] |
|{{flag|South Korea}}|| [[共和制]] || [[亞洲]]||[[File:Flag of South Korea.svg|边框|100px]] |
||
第93行: | 第96行: | ||
|{{flag|Philippines}}|| [[共和制]] || [[亞洲]]||[[File:Flag of Philippines.svg|边框|100px]] |
|{{flag|Philippines}}|| [[共和制]] || [[亞洲]]||[[File:Flag of Philippines.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Russia}}|| [[共和 |
|{{flag|Russia}}|| [[联邦共和]] || [[亞歐大陸]]||[[File:Flag of Russia.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United States}}|| [[共和 |
|{{flag|United States}}|| [[聯邦共和]] || [[北美洲]]||[[File:Flag of United States.svg|边框|100px]] |
||
|--valign="top" |
|--valign="top" |
||
|{{flag|Colombia}}|| [[共和制]] || [[南美洲]]||[[File:Flag of Colombia.svg|边框|100px]] |
|{{flag|Colombia}}|| [[共和制]] || [[南美洲]]||[[File:Flag of Colombia.svg|边框|100px]] |
||
第197行: | 第200行: | ||
|- |
|- |
||
| {{flag|諾福克島}}||{{flag|澳大利亞}} || [[大洋洲]] |
| {{flag|諾福克島}}||{{flag|澳大利亞}} || [[大洋洲]] |
||
|- |
|||
|{{flag|HKSAR}}||{{flag|PRC}} || [[亞洲]] |
|||
|- |
|||
|{{flag|MSAR}}||{{flag|PRC}} || [[亞洲]] |
|||
|} |
|} |
||
第307行: | 第306行: | ||
* {{PRC}} [[三亞]] |
* {{PRC}} [[三亞]] |
||
* {{HKG}} [[葵青貨櫃碼頭|葵青]] |
* {{HKG}} [[葵青貨櫃碼頭|葵青]] |
||
* {{ |
* {{MAC}} |
||
* {{ROC}} [[新北]] |
* {{ROC}} [[新北]] |
||
* {{ROC}} [[基隆]] |
* {{ROC}} [[基隆]] |
||
* {{ROC}} [[新竹]] |
|||
* {{ROC}} [[台中]] |
* {{ROC}} [[台中]] |
||
* {{ROC}} [[宜蘭縣|宜蘭]] |
* {{ROC}} [[宜蘭縣|宜蘭]] |
||
第404行: | 第404行: | ||
* {{cite book |last=Ridgell|first=Reilly|title=Pacific Nations and Territories: The Islands of Micronesia, Melanesia, and Polynesia|year=1988|edition=2nd|publisher=Bess Press|location=Honolulu |ISBN = 978-0-935848-50-2 }} |
* {{cite book |last=Ridgell|first=Reilly|title=Pacific Nations and Territories: The Islands of Micronesia, Melanesia, and Polynesia|year=1988|edition=2nd|publisher=Bess Press|location=Honolulu |ISBN = 978-0-935848-50-2 }} |
||
* {{cite book |last=Soule|first=Gardner|title=The Greatest Depths: Probing the Seas to 20,000 Feet and Below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greatestdepthspr00soul|year=1970|publisher=Macrae Smith|location=Philadelphia |ISBN = 978-0-8255-8350-6}} |
* {{cite book |last=Soule|first=Gardner|title=The Greatest Depths: Probing the Seas to 20,000 Feet and Below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greatestdepthspr00soul|year=1970|publisher=Macrae Smith|location=Philadelphia |ISBN = 978-0-8255-8350-6}} |
||
* {{cite book|last=Spate|first=O. H. K.|title=Paradise Found and Lost|year=1988|publish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location=Minneapolis|ISBN = 978-0-8166-1715-9}} |
* {{cite book|last=Spate|first=O. H. K.|title=Paradise Found and Lost|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paradisefoundlos0000spat|year=1988|publishe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location=Minneapolis|ISBN = 978-0-8166-1715-9}} |
||
* {{cite book|last=Terrell|first=John|title=Prehistory in the Pacific Islands: A Study of Variation in Language, Customs, and Human Biology |year=1986|publish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cation=Cambridge, England |ISBN = 978-0-521-30604-1 }} |
* {{cite book|last=Terrell|first=John|title=Prehistory in the Pacific Islands: A Study of Variation in Language, Customs, and Human Biology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prehistoryinpaci0000john|year=1986|publish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cation=Cambridge, England |ISBN = 978-0-521-30604-1 }} |
||
* {{cite book |author = 王曾才(國立編譯館) |title=西洋近世史 |year=2006 |publisher=[[正中書局]] }} |
* {{cite book |author = 王曾才(國立編譯館) |title=西洋近世史 |year=2006 |publisher=[[正中書局]] }} |
||
</div> |
</div> |
2024年12月4日 (三) 08:26的最新版本
太平洋 | |
---|---|
坐标 | 0°N 160°W / 0°N 160°W |
表面积 | 165,250,000平方公里(63,800,000平方英里) |
平均深度 | 4,280米(14,040英尺) |
最大深度 | 10,911米(35,797英尺) |
水体体积 | 710,000,000立方公里(170,000,000立方英里) |
岛屿 | 岛屿列表 |
位置 | |
地球的大洋 (五大洋划分法) |
---|
世界洋 |
太平洋(英語:Pacific Ocean)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洋,面積約為1.65億平方公里,從北冰洋一直延伸至南冰洋,西側為亞洲,西南為大洋洲,東面為美洲。它覆蓋了地球約46%的水面和32%的總面積,超過所有陸地面積的總和。[1]赤道將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馬里亞納海溝是地球表面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10,911米(35,797英尺)。[2]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靜海」,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海水性質
[编辑]太平洋的水溫隨緯度而變化,在極地附近接近冰點,而在赤道地區則大約為25至30°C(77至86°F)。海水的含鹽量在中緯度地區較高:赤道附近水域因全年降雨充足,導致含鹽量較低,而極地地區由於寒冷和蒸發較少,含鹽量也偏低。整體而言,太平洋的海水比大西洋溫暖,這主要受氣候和洋流的影響。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北太平洋環流),而在南半球則以逆時針方向流動。北赤道洋流沿北緯15度,在信風帶動下向西推進,接近菲律賓後轉向北方,並與日本洋流(又稱黑潮)匯合。
在大約北緯45度,黑潮分成兩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時推動白令海峽反時針方向的水流,往南成為寒冷緩慢的加利福尼亞洋流。
南赤道洋流沿赤道往西流動,在新几內亞往東南一轉,在大約南緯50度完全轉往正東方向。洋流在這段自西沿南太平洋流動,是為南極繞極環流一段。到達智利海岸時,洋流分成兩支:一支經合恩角流進大西洋,另一支向北成為秘魯洋流。
地貌
[编辑]安山岩線(The andesite line)是太平洋地貌中最重要的分界線,將中部太平洋盆地較深層的火成鎂鐵岩及大陸邊沿的半沉降火成長英岩分隔開來。安山岩線沿加里福尼亞州西端島嶼、阿留申群島南端、堪察加半島東端、千島群島、日本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所羅門群島,直達紐西蘭;亦向東北伸延至安第斯山脈西端、南美洲及墨西哥,再折返加州。印尼、菲律賓、日本、新幾內亞、紐西蘭等澳洲大陸及亞洲大陸的東部延伸地區全在安山岩線以外。
陸地和島嶼
[编辑]太平洋的岛屿類型多樣,有陆边岛、沖積島、珊瑚礁和火山島等四个类型的島嶼。陆边岛位于安山岩線以外,包括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和菲律宾群岛、台灣島等,这些岛和附近的大陆相连,其中新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島嶼。火山島如布干维尔岛、夏威夷岛和所羅門群島等,很多还有活火山活動。太平洋上幾乎所有較小的島嶼都位於北緯30度及南緯30度之間,由東南亞延伸至復活節島;其餘的太平洋海域差不多都全被水覆蓋着。
夏威夷、復活節島和新西蘭围成的玻里尼西亞大三角区域内有庫克群島、馬克薩斯群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托克勞群島、湯加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圖瓦盧群島和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群岛位于赤道以北及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
由新幾內亞為首的美拉尼西亞位于太平洋的西南角,包括俾斯麥群島、斐濟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所羅門群島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等。
環太平洋國家
[编辑]在史前時期太平洋地區發生過多次重要遷徙,最顯著的一次是南島民族(玻里尼西亞人)從亞洲海邊遷至大溪地,然後到達夏威夷和新西蘭,後來還到了復活節島。
歐洲人於十六世紀早期發現了太平洋。最早的是曾橫渡巴拿馬地峽的西班牙航海家巴爾沃亞(Vasco Núñez de Balboa)(1513年)及以後在環球航行中橫渡太平洋的麥哲倫(1519年-1522年)。
國家/政權
[编辑]國家/政權 | 政治体制 | 所属大洲 | 旗幟 |
---|---|---|---|
汶萊 | 君主專制 | 亚洲 | |
柬埔寨 | 君主立憲制 | 亞洲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社会主义国家 | 亞洲 | |
新加坡 | 共和制 | 亞洲 | |
泰國 | 君主立憲制 | 亞洲 | |
印度尼西亞 | 共和制 | 亞洲 | |
日本 | 君主立憲制 | 亞洲 | |
香港 | 一國兩制 | 亞洲 | |
澳門 | 一國兩制 | 亞洲 | |
越南 | 社会主义共和制 | 亞洲 | |
中華民國 | 民主共和 | 亞洲 | |
朝鲜 | 獨裁統治 | 亞洲 | |
韩国 | 共和制 | 亞洲 | |
马来西亚 | 君主立憲制 | 亞洲 | |
菲律賓 | 共和制 | 亞洲 | |
俄羅斯 | 联邦共和 | 亞歐大陸 | |
美国 | 聯邦共和 | 北美洲 | |
哥伦比亚 | 共和制 | 南美洲 | |
哥斯达黎加 | 共和制 | 北美洲 | |
薩爾瓦多 | 共和制 | 北美洲 | |
厄瓜多尔 | 共和制 | 南美洲 | |
危地马拉 | 共和制 | 北美洲 | |
洪都拉斯 | 共和制 | 北美洲 | |
加拿大 | 君主立憲制 | 北美洲 | |
秘魯 | 共和制 | 南美洲 | |
墨西哥 | 共和制 | 北美洲 | |
智利 | 共和制 | 南美洲 | |
尼加拉瓜 | 共和制 | 北美洲 | |
巴拿马 | 共和制 | 北美洲 | |
东帝汶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斐济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基里巴斯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澳大利亞 | 君主立憲制 | 大洋洲 | |
马绍尔群岛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瑙鲁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新西兰 | 君主立憲制 | 大洋洲 |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君主立憲制 | 大洋洲 | |
萨摩亚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帛琉 | 共和制 | 大洋洲 | |
所罗门群岛 | 君主立憲制 | 大洋洲 | |
汤加 | 君主立憲制 | 大洋洲 | |
图瓦卢 | 君主立憲制 | 大洋洲 | |
瓦努阿图 | 共和制 | 大洋洲 |
屬地、境外領土及地區
[编辑]屬地地區 | 所屬國家(联系邦) | 所属大洲 |
---|---|---|
美属萨摩亚 | 美国 | 大洋洲 |
庫克群島 | 新西兰 | 大洋洲 |
法屬玻里尼西亞 | 法國 | 大洋洲 |
關島 | 美国 | 大洋洲 |
新喀里多尼亞 | 法國 | 大洋洲 |
纽埃 | 新西兰 | 大洋洲 |
北马里亚纳群岛 | 美国 | 大洋洲 |
皮特凯恩群岛 | 英国 | 大洋洲 |
托克勞 | 新西兰 | 大洋洲 |
瓦利斯和富图纳 | 法國 | 大洋洲 |
布干维尔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大洋洲 |
夏威夷州 | 美国 | 大洋洲 |
威克岛 | 美国 | 大洋洲 |
美國本土外小島嶼 | 美国 | 大洋洲 |
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 | 智利 | 南美洲 |
復活節島 | 智利 | 大洋洲 |
圣诞岛 | 澳大利亞 | 大洋洲 |
科科斯(基林)群島 | 澳大利亞 | 大洋洲 |
诺福克岛 | 澳大利亞 | 大洋洲 |
沿海与海峡
[编辑]緣海
[编辑]由北向南逆時針方向:
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东海-東海)-菲律賓海-(南海-蘇祿海-爪哇海)-俾斯麥海- 所羅門海-珊瑚海-塔斯曼海-智利海等
海與灣
[编辑]亞洲和大洋洲
[编辑]美洲
[编辑]海峡
[编辑]由北向南:
- 白令海峡:連接楚科奇海(北冰洋)和白令海(太平洋)
- 千島海峽:連接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
- 宗谷海峽:連接日本海與鄂霍次克海
- 津轻海峡:連接日本海與太平洋
- 朝鮮海峽(對馬海峽):連接東海和日本海
- 台灣海峽:連接東海和南海
- 瓊州海峽:連接南海和北部湾
- 呂宋海峽(巴士海峡):連接南海和太平洋
- 托雷斯海峡:連接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
- 巴斯海峡:連接大澳洲灣和塔斯曼海
- 庫克海峽:連接塔斯曼海和南太平洋
- 福沃海峡:連接塔斯曼海和南太平洋
- 麥哲倫海峡:連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
- 德雷克海峡:連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
主要港口與海港
[编辑]亞洲
[编辑]- 俄羅斯 海參崴
- 日本 札幌
- 日本 橫濱
- 日本 神戶
- 日本 吳市
- 日本 廣島
- 大韓民國 釜山
- 大韓民國 仁川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清津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南浦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連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營口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秦皇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唐山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津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煙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照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連雲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宁波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舟山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温州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州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廈門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汕頭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深圳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廣州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口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亞
- 香港 葵青
- 澳門
- 中華民國 新北
- 中華民國 基隆
- 中華民國 新竹
- 中華民國 台中
- 中華民國 宜蘭
- 中華民國 花蓮
- 中華民國 台南
- 中華民國 高雄
- 马来西亚 馬六甲
- 马来西亚 檳城
- 泰國 曼谷
- 泰國 蘭加鎊
- 泰國 宋卡
- 菲律賓 馬尼拉
- 菲律賓 布特加斯
- 菲律賓 宿霧市
- 關島 亞加納
- 北马里亚纳群岛 塞班
- 北马里亚纳群岛 天寧
- 新加坡 裕廊
- 越南 胡志明市
- 越南 峴港
- 越南 海防
北美洲
[编辑]中南美洲
[编辑]大洋洲
[编辑]參見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Pacific Oce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ritannica Concise. 2006.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 ^ Japan Atlas: Jap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2007-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8).
延伸阅读
[编辑]- Barkley, Richard A. Oceanographic Atlas of the Pacific Oce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68.
- Blue Horizons: Paradise Isles of the Pacific.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985. ISBN 978-0-87044-544-6.
- Cameron, Ian. Lost Paradis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acific. Topsfield, Mass.: Salem House. 1987. ISBN 978-0-88162-275-1.
- Couper, A. D. (编).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Islands. London: Routledge. 1989. ISBN 978-0-415-00917-1.
- Gilbert, John. Charting the Vast Pacific. London: Aldus. 1971. ISBN 978-0-490-00226-5.
- Lower, J. Arthur. Ocean of Destiny: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North Pacific, 1500-1978.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78. ISBN 978-0-7748-0101-0.
- Napier, W.; Gilbert, J.; Holland, J. Pacific Voyage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3. ISBN 978-0-385-04335-9.
- Oliver, Douglas L. The Pacific Islands 3r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ISBN 978-0-8248-1233-1.
- Ridgell, Reilly. Pacific Nations and Territories: The Islands of Micronesia, Melanesia, and Polynesia 2nd. Honolulu: Bess Press. 1988. ISBN 978-0-935848-50-2.
- Soule, Gardner. The Greatest Depths: Probing the Seas to 20,000 Feet and Below. Philadelphia: Macrae Smith. 1970. ISBN 978-0-8255-8350-6.
- Spate, O. H. K. Paradise Found and Los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 ISBN 978-0-8166-1715-9.
- Terrell, John. Prehistory in the Pacific Islands: A Study of Variation in Language, Customs, and Human Biology.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978-0-521-30604-1.
- 王曾才(國立編譯館). 西洋近世史. 正中書局. 2006.
外部連結
[编辑]- LA Times special Altered Ocea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海洋每日图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来自世界海洋地理研究所
- EPIC Pacific Ocean Data Collection 在线海洋观察数据
- NOAA In-situ Ocean Data Viewer 海洋研究地图等
- NOAA Ocean Surface Current Analyses - Realtime (OSCAR) 准实时太平洋表面卫星检测数据
- NOAA PMEL Argo profiling floats 实时太平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