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散文組: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
→歷年得獎作品: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維護清理 |
||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 |||
第76行: | 第76行: | ||
|[[黃茂林]]:《魚化石》,香港:麥穗 |
|[[黃茂林]]:《魚化石》,香港:麥穗 |
||
| rowspan="2" | 何福仁、瘂弦、葉輝、蔡炎培、羈魂 |
| rowspan="2" | 何福仁、瘂弦、葉輝、蔡炎培、羈魂 |
||
⚫ | |||
⚫ | |||
|- |
|- |
||
|[[崑南]]:《詩大調》,香港:風雅 |
|[[崑南]]:《詩大調》,香港:風雅 |
||
第149行: | 第149行: | ||
|王良和:《秋水》,香港:突破 |
|王良和:《秋水》,香港:突破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 |||
| |
|||
|- |
|- |
||
|蔣芸:《蔣芸作品集》,香港:蔣芸製作 |
|蔣芸:《蔣芸作品集》,香港:蔣芸製作 |
||
| |
|||
|- |
|- |
||
| rowspan="2" |第三屆<br>(1993-1994) |
| rowspan="2" |第三屆<br>(1993-1994) |
||
第158行: | 第157行: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 |
|||
| |
|||
|- |
|- |
||
|陳德錦:《愛島的人》,香港:新穗 |
|陳德錦:《愛島的人》,香港:新穗 |
||
| |
|||
|- |
|- |
||
|第四屆<br>(1995-1996) |
|第四屆<br>(1995-1996) |
||
第173行: | 第171行: | ||
|葉輝:《浮城後記》,香港:青文 |
|葉輝:《浮城後記》,香港:青文 |
||
| rowspan="2" |許廸鏘、張錯、陳志誠、黃繼持、小思 |
| rowspan="2" |許廸鏘、張錯、陳志誠、黃繼持、小思 |
||
| rowspan="2" | |
|||
| |
|||
|- |
|- |
||
|辛其氏:《閒筆戲寫》,香港:素葉 |
|辛其氏:《閒筆戲寫》,香港:素葉 |
||
|陳鈞潤:《殖民歲月:陳鈞潤的城市記事簿》,香港:突破 |
|陳鈞潤:《殖民歲月:陳鈞潤的城市記事簿》,香港:突破 |
||
| |
|||
|- |
|- |
||
| rowspan="3" |第六屆<br>(1999-2000) |
| rowspan="3" |第六屆<br>(1999-2000) |
||
第183行: | 第180行: | ||
|丘世文:《一人觀眾》,香港:青文 |
|丘世文:《一人觀眾》,香港:青文 |
||
| rowspan="3" |余秋雨、陶傑、陳志誠、陳德錦、黃國彬 |
| rowspan="3" |余秋雨、陶傑、陳志誠、陳德錦、黃國彬 |
||
| rowspan="3" | |
|||
| |
|||
|- |
|- |
||
|葉輝:《水在瓶》,香港:獲益 |
|葉輝:《水在瓶》,香港:獲益 |
||
| |
|||
|- |
|- |
||
|黃秀蓮:《灑淚暗牽袍》,香港:振然 |
|黃秀蓮:《灑淚暗牽袍》,香港:振然 |
||
| |
|||
|- |
|- |
||
|第七屆<br>(2001-2002) |
|第七屆<br>(2001-2002) |
||
第207行: | 第202行: | ||
|葉輝:《煙迷你的眼》,香港:麥穗 |
|葉輝:《煙迷你的眼》,香港:麥穗 |
||
|王良和、岑逸飛、黃仲鳴、楊牧、黃國彬 |
|王良和、岑逸飛、黃仲鳴、楊牧、黃國彬 |
||
|<ref name=":9a" /> |
|||
| |
|||
|- |
|- |
||
| rowspan="2" |第十屆<br>(2007-2008) |
| rowspan="2" |第十屆<br>(2007-2008) |
||
第213行: | 第208行: | ||
| rowspan="2" |劉偉成:《持花的小孩》,香港:匯智 |
| rowspan="2" |劉偉成:《持花的小孩》,香港:匯智 |
||
| rowspan="2" |岑逸飛、陳雲、陳德錦、黃仲鳴、劉克襄 |
| rowspan="2" |岑逸飛、陳雲、陳德錦、黃仲鳴、劉克襄 |
||
| rowspan="2" | |
|||
| |
|||
|- |
|- |
||
|李智良:《房間》,香港:廿九几、kubrick |
|李智良:《房間》,香港:廿九几、kubrick |
||
| |
|||
|- |
|- |
||
|第十一屆<br>(2009-2010) |
|第十一屆<br>(2009-2010) |
||
第228行: | 第222行: | ||
|曹疏影:《虛齒記》,香港:kubrick |
|曹疏影:《虛齒記》,香港:kubrick |
||
|岑逸飛、陳志誠、陳雲、陳德錦、劉克襄 |
|岑逸飛、陳志誠、陳雲、陳德錦、劉克襄 |
||
|<ref name=":12a" /> |
|||
| |
|||
|- |
|- |
||
| rowspan="2" |第十三屆<br>(2013-2014) |
| rowspan="2" |第十三屆<br>(2013-2014) |
||
第234行: | 第228行: | ||
| rowspan="2" |周耀輝:《紙上染了藍》,香港:亮光文化 |
| rowspan="2" |周耀輝:《紙上染了藍》,香港:亮光文化 |
||
| rowspan="2" |張曉風、陳志誠、陳德錦、黃仁逵、雷競璇 |
| rowspan="2" |張曉風、陳志誠、陳德錦、黃仁逵、雷競璇 |
||
| rowspan="2" |<ref name=":13a" /> |
| rowspan="2" |<ref name=":13a" /> <ref name=":13b" /> |
||
|- |
|- |
||
|郭梓祺:《積風集》,香港:花千樹 |
|郭梓祺:《積風集》,香港:花千樹 |
||
第270行: | 第264行: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 |
|||
| |
|||
|- |
|- |
||
| 陳寶珍:《找房子》,香港:李煒佳、李植悅、何良懋 |
| 陳寶珍:《找房子》,香港:李煒佳、李植悅、何良懋 |
||
| |
|||
|- |
|- |
||
| 第二屆<br>(1991-1992) |
| 第二屆<br>(1991-1992) |
||
第285行: | 第278行: | ||
| rowspan="2" |吳應廈:《女人啊,女人》,香港:香港文學報社 |
| rowspan="2" |吳應廈:《女人啊,女人》,香港:香港文學報社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 |
|||
| |
|||
|- |
|- |
||
|黃碧雲:《溫柔與暴烈》,香港:天地 |
|黃碧雲:《溫柔與暴烈》,香港:天地 |
||
| |
|||
|- |
|- |
||
| rowspan="2" |第四屆<br>(1995-1996) |
| rowspan="2" |第四屆<br>(1995-1996) |
||
第294行: | 第286行: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李歐梵、何錦玲、孫述宇、也斯、黃維樑 |
| rowspan="2" |李歐梵、何錦玲、孫述宇、也斯、黃維樑 |
||
| rowspan="2" | |
|||
| |
|||
|- |
|- |
||
|劉以鬯:《劉以鬯中篇小說選》,香港:香港作家 |
|劉以鬯:《劉以鬯中篇小說選》,香港:香港作家 |
||
| |
|||
|- |
|- |
||
|第五屆<br>(1997-1998) |
|第五屆<br>(1997-1998) |
||
第309行: | 第300行: | ||
| rowspan="2" |劉以鬯:《對倒》,香港:獲益 |
| rowspan="2" |劉以鬯:《對倒》,香港:獲益 |
||
| rowspan="2" |艾曉明、李歐梵、黃子平、黃繼持、潘耀明 |
| rowspan="2" |艾曉明、李歐梵、黃子平、黃繼持、潘耀明 |
||
| rowspan="2" | |
|||
| |
|||
|- |
|- |
||
|黃碧雲:《烈女圖》,香港:天地 |
|黃碧雲:《烈女圖》,香港:天地 |
||
| |
|||
|- |
|- |
||
| rowspan="2" |第七屆<br>(2001-2002) |
| rowspan="2" |第七屆<br>(2001-2002) |
||
第318行: | 第308行: | ||
|rowspan="2" |潘國靈:《病忘書》,香港:指南針 |
|rowspan="2" |潘國靈:《病忘書》,香港:指南針 |
||
|rowspan="2" |也斯、王安憶、王璞、陶然、劉以鬯 |
|rowspan="2" |也斯、王安憶、王璞、陶然、劉以鬯 |
||
|rowspan="2" | |
|||
| |
|||
|- |
|- |
||
|王貽興:《無城有愛》,香港:蟻窩 |
|王貽興:《無城有愛》,香港:蟻窩 |
||
| |
|||
|- |
|- |
||
|第八屆<br>(2003-2004) |
|第八屆<br>(2003-2004) |
||
第333行: | 第322行: | ||
|陳德錦:《盛開的桃金孃》,香港:匯智 |
|陳德錦:《盛開的桃金孃》,香港:匯智 |
||
| rowspan="2" |許子東、莫言、崑南、陶然、劉以鬯 |
| rowspan="2" |許子東、莫言、崑南、陶然、劉以鬯 |
||
⚫ | |||
| |
|||
|- |
|- |
||
|可洛:《繪逃師》,香港:麥穗 |
|可洛:《繪逃師》,香港:麥穗 |
||
| |
|||
|- |
|- |
||
|第十屆<br>(2007-2008) |
|第十屆<br>(2007-2008) |
||
第354行: | 第342行: | ||
|梁品亮:《細說:梁品亮小說集》,香港:川漓社 |
|梁品亮:《細說:梁品亮小說集》,香港:川漓社 |
||
|崑南、陶然、張系國、陳慧、黃子平 |
|崑南、陶然、張系國、陳慧、黃子平 |
||
|<ref name=":12a" /> |
|||
| |
|||
|- |
|- |
||
|第十三屆<br>(2013-2014) |
|第十三屆<br>(2013-2014) |
||
第360行: | 第348行: | ||
|黎翠華:《記憶裁片》,香港:匯智 |
|黎翠華:《記憶裁片》,香港:匯智 |
||
|崑南、何杏楓、施叔青、陶然、黃仲鳴 |
|崑南、何杏楓、施叔青、陶然、黃仲鳴 |
||
|<ref name=": |
|<ref name=":13a" /> <ref name=":13b" /> |
||
|- |
|- |
||
| rowspan="2" |第十四屆<br>(2015-2016) |
| rowspan="2" |第十四屆<br>(2015-2016) |
||
第366行: | 第354行: | ||
|崑南:《旺角記憶條》,香港:香港文學 |
|崑南:《旺角記憶條》,香港:香港文學 |
||
| rowspan="2" |王良和、王璞、何杏楓、許子東、鍾文音 |
| rowspan="2" |王良和、王璞、何杏楓、許子東、鍾文音 |
||
| rowspan="2" |<ref name=": |
| rowspan="2" |<ref name=":14a" /> |
||
|- |
|- |
||
|陳苑珊:《愚木:短篇小說集》,香港:紅出版(青森文化) |
|陳苑珊:《愚木:短篇小說集》,香港:紅出版(青森文化) |
||
第374行: | 第362行: | ||
|張婉雯:《微塵記》,香港:匯智 |
|張婉雯:《微塵記》,香港:匯智 |
||
|王璞、周芬伶、陳德錦、黃維樑、韓麗珠 |
|王璞、周芬伶、陳德錦、黃維樑、韓麗珠 |
||
|<ref name=": |
|<ref name=":15a" /> |
||
|- |
|- |
||
|第十六屆 |
|第十六屆<br>(2019-2020) |
||
(2019-2020) |
|||
|龍應台:《大武山下》,香港:天地圖書 |
|龍應台:《大武山下》,香港:天地圖書 |
||
|張婉雯:《那些貓們》,香港:匯智出版 |
|張婉雯:《那些貓們》,香港:匯智出版 |
||
| |
| |
||
|<ref name=": |
|<ref name=":16a" /> |
||
|} |
|} |
||
第398行: | 第385行: | ||
|陳炳良:《形式、心理、反應:中國文學新詮》,香港:商務 |
|陳炳良:《形式、心理、反應:中國文學新詮》,香港:商務 |
||
| rowspan="2" |陳永明、陳平原、陳國球、黃子平、趙令揚 |
| rowspan="2" |陳永明、陳平原、陳國球、黃子平、趙令揚 |
||
| rowspan="2" | |
|||
| |
|||
|- |
|- |
||
|西西、何福仁:《時間的話題:對話集》,香港:素葉 |
|西西、何福仁:《時間的話題:對話集》,香港:素葉 |
||
| |
|||
|- |
|- |
||
|第五屆<br>(1997-1998) |
|第五屆<br>(1997-1998) |
||
第419行: | 第405行: | ||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大學 |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大學 |
||
| rowspan="2" |王宏志、馬森、許子東、陳國球、鄭樹森 |
| rowspan="2" |王宏志、馬森、許子東、陳國球、鄭樹森 |
||
| rowspan="2" | |
|||
| |
|||
|- |
|- |
||
|葉輝:《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香港:青文 |
|葉輝:《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香港:青文 |
||
| |
|||
|- |
|- |
||
| rowspan="2" |第八屆<br>(2003-2004) |
| rowspan="2" |第八屆<br>(2003-2004) |
||
| rowspan="2" |(從缺)<br>(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在決審會議獲頒雙年獎,唯出版社因技術問題撤回提名,故雙年獎從缺) |
|||
⚫ | |||
|王璞:《一個孤獨的講故事人:徐訏小說研究》,香港:里波 |
|王璞:《一個孤獨的講故事人:徐訏小說研究》,香港:里波 |
||
| rowspan="2" |王宏志、梅子、黃子平、廖炳惠、鄭樹森 |
| rowspan="2" |王宏志、梅子、黃子平、廖炳惠、鄭樹森 |
||
| rowspan="2" | |
|||
| |
|||
|- |
|- |
||
|崑南:《打開文論的視窗》,香港:文星圖書 |
|崑南:《打開文論的視窗》,香港:文星圖書 |
||
| |
|||
|- |
|- |
||
| rowspan="2" |第九屆<br>(2005-2006) |
| rowspan="2" |第九屆<br>(2005-2006) |
||
第437行: | 第421行: | ||
|黃燦然:《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香港:天地 |
|黃燦然:《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香港:天地 |
||
| rowspan="2" |陳子善、梅子、黃子平、鄭樹森、劉紹銘 |
| rowspan="2" |陳子善、梅子、黃子平、鄭樹森、劉紹銘 |
||
| rowspan="2" |<ref name=":9a" /> |
|||
| |
|||
|- |
|- |
||
|葉輝:《新詩地圖私繪本》,香港:天地 |
|葉輝:《新詩地圖私繪本》,香港:天地 |
||
|陳智德:《愔齋書話:香港文學札記》,香港:麥穗 |
|陳智德:《愔齋書話:香港文學札記》,香港:麥穗 |
||
| |
|||
|- |
|- |
||
| rowspan="2" |第十屆<br>(2007-2008) |
| rowspan="2" |第十屆<br>(2007-2008) |
||
第447行: | 第430行: | ||
|羅貴祥:《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天地 |
|羅貴祥:《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天地 |
||
| rowspan="2" |古劍、李歐梵、梅子、鄭樹森、鄭登翰 |
| rowspan="2" |古劍、李歐梵、梅子、鄭樹森、鄭登翰 |
||
| rowspan="2" | |
|||
| |
|||
|- |
|- |
||
|黃念欣:《晚期風格:香港女作家三論》,香港:天地 |
|黃念欣:《晚期風格:香港女作家三論》,香港:天地 |
||
| |
|||
|- |
|- |
||
|第十一屆<br>(2009-2010) |
|第十一屆<br>(2009-2010) |
||
第462行: | 第444行: | ||
|朱耀偉、黃志華:《香港歌詞八十談》,香港:匯智 |
|朱耀偉、黃志華:《香港歌詞八十談》,香港:匯智 |
||
|許子東、梅子、廖炳惠、鄭樹森、譚國根 |
|許子東、梅子、廖炳惠、鄭樹森、譚國根 |
||
|<ref name=":12a" /> |
|||
| |
|||
|- |
|- |
||
|第十三屆<br>(2013-2014) |
|第十三屆<br>(2013-2014) |
||
第468行: | 第450行: | ||
|林幸謙:《身體與符號建構:重讀中國現代女性文學》,香港:中華(香港) |
|林幸謙:《身體與符號建構:重讀中國現代女性文學》,香港:中華(香港) |
||
|許子東、馮偉才、黃子平、鄭明娳、譚國根 |
|許子東、馮偉才、黃子平、鄭明娳、譚國根 |
||
|<ref name=": |
|<ref name=":13a" /> <ref name=":13b" /> |
||
|- |
|- |
||
|第十四屆<br>(2015-2016) |
|第十四屆<br>(2015-2016) |
||
第474行: | 第456行: | ||
|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香港) |
|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香港) |
||
|陳平原、陳潔儀、陳麗芬、馮偉才、羅貴祥 |
|陳平原、陳潔儀、陳麗芬、馮偉才、羅貴祥 |
||
|<ref name=": |
|<ref name=":14a" /> |
||
|- |
|- |
||
| rowspan="2" |第十五屆<br>(2017-2018) |
| rowspan="2" |第十五屆<br>(2017-2018) |
||
第480行: | 第462行: | ||
|陳劍梅:《遇上黑色電影:香港電影的逆向思維》,香港:中華(香港) |
|陳劍梅:《遇上黑色電影:香港電影的逆向思維》,香港:中華(香港) |
||
| rowspan="2" |許子東、陳潔儀、陳麗芬、鄭明娳、羅貴祥 |
| rowspan="2" |許子東、陳潔儀、陳麗芬、鄭明娳、羅貴祥 |
||
| rowspan="2" |<ref name=": |
| rowspan="2" |<ref name=":15a" /> |
||
|- |
|- |
||
|關詩珮:《譯者與學者:香港與大英帝國中文知識建構》,香港:牛津大學 |
|關詩珮:《譯者與學者:香港與大英帝國中文知識建構》,香港:牛津大學 |
||
第488行: | 第470行: | ||
| 許子東:《細讀張愛玲》,香港:皇冠 |
| 許子東:《細讀張愛玲》,香港:皇冠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ref name=": |
| rowspan="2" |<ref name=":16a" /> |
||
|- |
|- |
||
|張歷君:《瞿秋白與跨文化現代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張歷君:《瞿秋白與跨文化現代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
第566行: | 第548行: | ||
| rowspan="2" | 葉松茂:《獅王密令:666之謎》,香港:基督教文藝 |
| rowspan="2" | 葉松茂:《獅王密令:666之謎》,香港:基督教文藝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ref name=":9a" /> |
||
|- |
|- |
||
| 韋婭:《蟑螂王》,香港:和平 |
| 韋婭:《蟑螂王》,香港:和平 |
||
第586行: | 第568行: | ||
| rowspan="2" | 阿濃:《幸福窮日子》,香港:突破 |
| rowspan="2" | 阿濃:《幸福窮日子》,香港:突破 |
||
| rowspan="2" | [[方衛平]]、何巧嬋、陳葒、黃虹堅、潘明珠 |
| rowspan="2" | [[方衛平]]、何巧嬋、陳葒、黃虹堅、潘明珠 |
||
| rowspan="2" | |
| rowspan="2" | <ref name=":12a" /> |
||
|- |
|- |
||
| 韋婭:《長翅膀的夜》,香港:新雅 |
| 韋婭:《長翅膀的夜》,香港:新雅 |
||
第594行: | 第576行: | ||
| 周淑屏:《那年老師教曉我的事》,香港:突破 |
| 周淑屏:《那年老師教曉我的事》,香港:突破 |
||
| rowspan="2" | 韋婭、秦文君、陳葒、葉瑞蓮、[[潘明珠]] |
| rowspan="2" | 韋婭、秦文君、陳葒、葉瑞蓮、[[潘明珠]] |
||
| rowspan="2" | <ref name=": |
| rowspan="2" | <ref name=":13a" /> <ref name=":13b" /> |
||
|- |
|- |
||
| 徐焯賢:《詩探卡爾維之黑夜.橋上》,香港:麥穗 |
| 徐焯賢:《詩探卡爾維之黑夜.橋上》,香港:麥穗 |
||
第602行: | 第584行: | ||
| 陳櫻枝:《陳櫻枝童話選》,香港:風雅 |
| 陳櫻枝:《陳櫻枝童話選》,香港:風雅 |
||
| |
| |
||
| <ref name=": |
| <ref name=":14a" /> |
||
|- |
|- |
||
| 第十五屆<br>(2017-2018) |
| 第十五屆<br>(2017-2018) |
||
第608行: | 第590行: | ||
| 黃嘉莉:《大腳趾國王》,香港:商務 |
| 黃嘉莉:《大腳趾國王》,香港:商務 |
||
| |
| |
||
| <ref name=": |
| <ref name=":15a" /> |
||
|- |
|- |
||
| 第十六屆<br>(2019-2020) |
| 第十六屆<br>(2019-2020) |
||
第614行: | 第596行: | ||
| [[區樂民]]:《老師,謝謝你!》,香港:皇冠(香港) |
| [[區樂民]]:《老師,謝謝你!》,香港:皇冠(香港) |
||
| |
| |
||
| <ref name=": |
| <ref name=":16a" /> |
||
|} |
|} |
||
第626行: | 第608行: | ||
|'''第十二屆'''||'''(2011-2012)'''|| || |
|'''第十二屆'''||'''(2011-2012)'''|| || |
||
|- |
|- |
||
|''新詩組''||評審<ref name=" |
|''新詩組''||評審<ref name=":12a"/>:王良和、羈魂、楊澤、葉輝、鄭培凱 |
||
|| || |
|| || |
||
|- |
|- |
||
第792行: | 第774行: | ||
| || || || |
| || || || |
||
|- |
|- |
||
|'''第九屆'''||'''(2005-2006)'''<ref name=":9a" />|| || |
|||
⚫ | |||
|- |
|- |
||
|''新詩組''|| 評審:何福仁、瘂弦、葉輝、蔡炎培、羈魂 |
|''新詩組''|| 評審:何福仁、瘂弦、葉輝、蔡炎培、羈魂 |
||
第1,267行: | 第1,249行: | ||
|'''第一屆'''||'''(1989-1990)'''|| || |
|'''第一屆'''||'''(1989-1990)'''|| || |
||
|- |
|- |
||
|''新詩組''||評審<ref name=" |
|''新詩組''||評審<ref name=":1a"/>:古兆申、蔡炎培、羈魂、戴天、鄭愁予、葉維廉 |
||
|- |
|- |
||
|推薦獎:||乞靈再集||[[乞靈]]||破土 |
|推薦獎:||乞靈再集||[[乞靈]]||破土 |
2024年12月5日 (四) 07:04的最新版本
中国大陆文学奖 |
鲁迅文学奖 |
茅盾文学奖 |
老舍文学奖 |
人民文学奖 |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
朱自清散文奖 |
郁達夫小說獎 |
汪曾祺华语小说奖 |
林斤澜短篇小说奖 |
冯牧文学奖 |
施耐庵文学奖 |
徐迟报告文学奖 |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
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
香港文学奖 |
红楼梦奖 |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
中文文學創作獎 |
青年文學獎 |
香港書獎 |
香港金閱獎 |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
澳門文學獎 |
澳門文學獎 |
紀念李鵬翥文學獎 |
別有天詩獎 |
台湾文学奖 |
国家文艺奖 |
中國文藝獎章 |
吳三連獎 |
台灣文學獎 |
南瀛文学奖 |
吴浊流文学奖 |
聯合報文學大獎 |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
時報文學獎 |
台積電文學賞 |
林荣三文学奖 |
梁實秋文學獎 |
台灣文學家牛津獎 |
楊牧文學獎 |
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 |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 |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
馬來西亞华语文学奖 |
花蹤文學獎 |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
新加坡华语文学奖 |
新华文学奖 |
南洋华文文学奖 |
新加坡文學獎 |
美国华语文学奖 |
纽曼华语文学奖 |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由香港公共圖書館於1991年創辦,香港藝術發展局自2001年起合辦。獎項分新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兒童少年文學五個組別。
歷年得獎作品
[编辑]新詩組
[编辑]雙年獎 | 推薦獎 | 評審 | 資料來源 | |
---|---|---|---|---|
第一屆 (1989-1990) |
(從缺) | 乞靈:《乞靈再集》,香港:破土 | 古兆申、蔡炎培、羈魂、戴天、鄭愁予、葉維廉 | [1] |
吳美筠:《我們是那麼接近》,香港:詩雙月刊 | ||||
第二屆 (1991-1992) |
王良和:《柚燈》,香港:詩雙月刊 | (從缺) | 也斯、蔡炎培、楊牧、黃國彬、謝冕 | [1] |
第三屆 (1993-1994) |
俞風:《看河集》,香港:素葉 | (從缺) | 古兆申、蔡炎培、楊牧、戴天、楊匡漢 | [1] |
第四屆 (1995-1996) |
梁秉鈞:《半途:梁秉鈞詩選》,香港:香港作家 | (從缺) | 王良和、黃國彬、楊牧、蔡炎培、羈魂 | [1] |
何褔仁:《如果落向牛頓腦袋的不是蘋果》,香港:素葉 | ||||
第五屆 (1997-1998) |
胡燕青:《地車裏》,香港:詩雙月刊 | (從缺) | 古兆申、余光中、何福仁、羈魂、黃國彬 | [1] |
飲江:《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香港:呼吸詩社 | ||||
第六屆 (1999-2000) |
陳汗:《黃禍.未完成之一:佛釘十架》,香港:東岸 | 游靜:《不可能的家》,香港:青文 | 王良和、崑南、羈魂、葉輝、鍾玲 | [1] |
鍾國強:《門窗風雨》,香港:青文 | ||||
第七屆 (2001-2002) |
關夢南:《關夢南詩集》,香港:風雅 | 鍾國強:《城市浮遊》,香港:青文 | 王良和、胡燕青、葉輝、瘂弦、戴天 | [1] |
林幸謙:《原詩》,香港:天地 | ||||
第八屆 (2003-2004) |
鍾國強:《生長的房子》,香港:青文 | 蔡炎培:《十項全能》,香港:瑋業 | 王良和、余光中、崑南、關夢南、羈魂 | [1] |
陳德錦:《疑問》,香港:匯智 | ||||
第九屆 (2005-2006) |
洛楓:《飛天棺材》,香港:青文 | 黃茂林:《魚化石》,香港:麥穗 | 何福仁、瘂弦、葉輝、蔡炎培、羈魂 | [1] [2] |
崑南:《詩大調》,香港:風雅 | 胡燕青:《摺頁》,香港:東岸 | |||
第十屆 (2007-2008) |
廖偉棠《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香港:kubrick | 陳滅:《市場,去死吧》,香港:麥穗 | 何福仁、胡燕青、張錯、黃國彬、羈魂 | [1] |
鄭政恆:《記憶前書》,香港:三聯 | ||||
第十一屆 (2009-2010) |
鯨鯨:《鯨鯨詩集:在日與夜的夾縫裏》,香港:文化工房 | 陳麗娟:《有貓在歌唱》,香港:文化工房 | 何福仁、羈魂、胡燕青、陳義芝、鄭培凱 | [1] |
洛謀:《島嶼之北》,香港:文化工房 | ||||
第十二屆 (2011-2012) |
鍾國強:《只道尋常》,香港:川漓社 | 呂永佳:《而我們行走》,香港:文化工房 | 王良和、羈魂、楊澤、葉輝、鄭培凱 | [1] [3] |
第十三屆 (2013-2014) |
劉偉成:《陽光棧道有多寬》,香港:匯智 | 關天林:《本體夜涼如水:關天林詩集》,香港:石磬文化 | 王良和、胡燕青、鄭培凱、鍾玲、鍾國強 | [1] [4] [5] |
第十四屆 (2015-2016) |
(從缺) | 鄭政恆:《記憶後書》,香港:匯智 | [6] | |
鍾國強:《開在馬路上的雨傘》,香港:文化工房 | ||||
第十五屆 (2017-2018) |
葉英傑:《旁觀生活》,香港:石磬文化 | 廖偉棠:《櫻桃與金剛:詩選2013–2016》,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7] | |
第十六屆 (2019-2020) |
(從缺) | (從缺) | [8] [9] [10] [11] |
散文組
[编辑]雙年獎 | 推薦獎 | 評審 | 資料來源 | |
---|---|---|---|---|
第一屆 (1989-1990) |
鍾玲玲:《解咒的人》,香港:小島綠葉 | |||
第二屆 (1991-1992) |
黃國彬:《琥珀光》,香港:香江 | 王良和:《秋水》,香港:突破 | ||
蔣芸:《蔣芸作品集》,香港:蔣芸製作 | ||||
第三屆 (1993-1994) |
陶傑:《泰晤士河畔》,香港:人間世 | |||
陳德錦:《愛島的人》,香港:新穗 | ||||
第四屆 (1995-1996) |
黃碧雲:《我們如此很好》,香港:青文 | 李國威:《李國威文集》,香港:青文 | 余秋雨、陶傑、曾敏之、董橋、潘銘燊 | |
第五屆 (1997-1998) |
黃仁逵:《放風》,香港:素葉 | 葉輝:《浮城後記》,香港:青文 | 許廸鏘、張錯、陳志誠、黃繼持、小思 | |
辛其氏:《閒筆戲寫》,香港:素葉 | 陳鈞潤:《殖民歲月:陳鈞潤的城市記事簿》,香港:突破 | |||
第六屆 (1999-2000) |
梁錫華:《放風箏》,香港:華漢文化 | 丘世文:《一人觀眾》,香港:青文 | 余秋雨、陶傑、陳志誠、陳德錦、黃國彬 | |
葉輝:《水在瓶》,香港:獲益 | ||||
黃秀蓮:《灑淚暗牽袍》,香港:振然 | ||||
第七屆 (2001-2002) |
董橋:《從前》,香港:牛津大學 | 黎翠華:《山水遙遙》,香港:基督教文藝 | 小思、楊牧、蔣芸、劉紹銘、顏純鈎 | |
第八屆 (2003-2004) |
董橋:《白描》,香港:牛津大學 | 林行止:《拈來趣味:林行止自選集》,香港:天地 | 許迪鏘、陶然、張錯、黃仲鳴、黃國彬 | |
第九屆 (2005-2006) |
陳雲:《舊時風光:香港往事回味》,香港:花千樹 | 葉輝:《煙迷你的眼》,香港:麥穗 | 王良和、岑逸飛、黃仲鳴、楊牧、黃國彬 | [2] |
第十屆 (2007-2008) |
朱少璋:《灰闌記》,香港:匯智 | 劉偉成:《持花的小孩》,香港:匯智 | 岑逸飛、陳雲、陳德錦、黃仲鳴、劉克襄 | |
李智良:《房間》,香港:廿九几、kubrick | ||||
第十一屆 (2009-2010) |
北島:《城門開》,香港:牛津大學 | 朱少璋:《隱指》,香港:匯智 | 楊牧、陳志誠、陳雲、黃仲鳴、黃國彬 | |
第十二屆 (2011-2012) |
胡燕青:《蝦子香》,香港:匯智 | 曹疏影:《虛齒記》,香港:kubrick | 岑逸飛、陳志誠、陳雲、陳德錦、劉克襄 | [3] |
第十三屆 (2013-2014) |
朱少璋:《梅花帳》,香港:匯智 | 周耀輝:《紙上染了藍》,香港:亮光文化 | 張曉風、陳志誠、陳德錦、黃仁逵、雷競璇 | [4] [5] |
郭梓祺:《積風集》,香港:花千樹 | ||||
第十四屆 (2015-2016) |
麥樹堅:《絢光細瀧》,香港:匯智 | 杜杜:《飲食調情》,香港:中華(香港) | 朱少璋、陶然、梅子、陳子善、黃仁逵 | [6] |
第十五屆 (2017-2018) |
孔慧怡:《不帶感傷的回憶》,香港: 牛津大學 | 潘國靈:《消失物誌》,香港:中華(香港) | 梅子、陳志誠、江弱水、馮偉才、黃仲鳴 | [7] |
第十六屆 (2019-2020) |
董橋:《讀胡適》,香港:牛津大學 | 林青霞:《鏡前鏡後》,香港:天地圖書 | [8] |
小說組
[编辑]雙年獎 | 推薦獎 | 評審 | 資料來源 | |
---|---|---|---|---|
第一屆 (1989-1990) |
也斯:《布拉格的明信片:也斯小說》,香港:創建 | |||
陳寶珍:《找房子》,香港:李煒佳、李植悅、何良懋 | ||||
第二屆 (1991-1992) |
西西:《西西卷》,香港:三聯 | |||
第三屆 (1993-1994) |
辛其氏:《紅格子酒舖》,香港:素葉 | 吳應廈:《女人啊,女人》,香港:香港文學報社 | ||
黃碧雲:《溫柔與暴烈》,香港:天地 | ||||
第四屆 (1995-1996) |
心猿:《狂城亂馬》,香港:青文 | 李歐梵、何錦玲、孫述宇、也斯、黃維樑 | ||
劉以鬯:《劉以鬯中篇小說選》,香港:香港作家 | ||||
第五屆 (1997-1998) |
陳慧:《拾香紀》,香港:七字頭 | 金聖華、陳若曦、劉以鬯、劉紹銘、顏純鈎 | ||
第六屆 (1999-2000) |
王璞:《么舅傳奇》,香港:天地 | 劉以鬯:《對倒》,香港:獲益 | 艾曉明、李歐梵、黃子平、黃繼持、潘耀明 | |
黃碧雲:《烈女圖》,香港:天地 | ||||
第七屆 (2001-2002) |
王良和:《魚咒》,香港:青文 | 潘國靈:《病忘書》,香港:指南針 | 也斯、王安憶、王璞、陶然、劉以鬯 | |
王貽興:《無城有愛》,香港:蟻窩 | ||||
第八屆 (2003-2004) |
謝曉虹:《好黑》,香港:青文 | 韓麗珠:《寧靜的獸》,香港:青文 | 也斯、李歐梵、許子東、劉以鬯、蘇童 | |
第九屆 (2005-2006) |
陳汗:《滴水觀音》,香港:青文 | 陳德錦:《盛開的桃金孃》,香港:匯智 | 許子東、莫言、崑南、陶然、劉以鬯 | [2] |
可洛:《繪逃師》,香港:麥穗 | ||||
第十屆 (2007-2008) |
唐睿:《Footnotes》,香港:三聯 | 葉愛蓮:《腹稿》,香港:廿九几、kubrick | 王良和、王璞、許子東、崑南、蘇童 | |
第十一屆 (2009-2010) |
也斯:《後殖民食物與愛情》,香港:牛津大學 | 李維怡:《行路難》,香港:kubrick | 王良和、崑南、塗乃賢、黃子平、駱以軍 | |
第十二屆 (2011-2012) |
黃碧雲:《烈佬傳》,香港:天地 | 梁品亮:《細說:梁品亮小說集》,香港:川漓社 | 崑南、陶然、張系國、陳慧、黃子平 | [3] |
第十三屆 (2013-2014) |
王良和:《破地獄》,香港:匯智 | 黎翠華:《記憶裁片》,香港:匯智 | 崑南、何杏楓、施叔青、陶然、黃仲鳴 | [4] [5] |
第十四屆 (2015-2016) |
(從缺) | 崑南:《旺角記憶條》,香港:香港文學 | 王良和、王璞、何杏楓、許子東、鍾文音 | [6] |
陳苑珊:《愚木:短篇小說集》,香港:紅出版(青森文化) | ||||
第十五屆 (2017-2018) |
許榮輝:《我的世紀》,香港:初文 | 張婉雯:《微塵記》,香港:匯智 | 王璞、周芬伶、陳德錦、黃維樑、韓麗珠 | [7] |
第十六屆 (2019-2020) |
龍應台:《大武山下》,香港:天地圖書 | 張婉雯:《那些貓們》,香港:匯智出版 | [8] |
文學評論組
[编辑]第四屆增設。
雙年獎 | 推薦獎 | 評審 | 資料來源 | |
---|---|---|---|---|
第四屆 (1995-1996) |
(從缺) | 陳炳良:《形式、心理、反應:中國文學新詮》,香港:商務 | 陳永明、陳平原、陳國球、黃子平、趙令揚 | |
西西、何福仁:《時間的話題:對話集》,香港:素葉 | ||||
第五屆 (1997-1998) |
(從缺) | 陳耀成:《最後的中國人》,香港:素葉 | 璧華、曹順慶、陳國球、黃子平、黃維樑 | |
第六屆 (1999-2000) |
(從缺) | 黃燦然:《必要的角度》,香港:素葉 | 王德威、許子東、陳國球、鄭樹森、劉紹銘 | |
第七屆 (2001-2002) |
黃繼持:《魯迅.陳映真.朱光潛》,香港:牛津大學 |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大學 | 王宏志、馬森、許子東、陳國球、鄭樹森 | |
葉輝:《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香港:青文 | ||||
第八屆 (2003-2004) |
(從缺)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在決審會議獲頒雙年獎,唯出版社因技術問題撤回提名,故雙年獎從缺) |
王璞:《一個孤獨的講故事人:徐訏小說研究》,香港:里波 | 王宏志、梅子、黃子平、廖炳惠、鄭樹森 | |
崑南:《打開文論的視窗》,香港:文星圖書 | ||||
第九屆 (2005-2006) |
許子東:《香港短篇小說初探》,香港:天地 | 黃燦然:《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香港:天地 | 陳子善、梅子、黃子平、鄭樹森、劉紹銘 | [2] |
葉輝:《新詩地圖私繪本》,香港:天地 | 陳智德:《愔齋書話:香港文學札記》,香港:麥穗 | |||
第十屆 (2007-2008) |
(從缺) | 羅貴祥:《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天地 | 古劍、李歐梵、梅子、鄭樹森、鄭登翰 | |
黃念欣:《晚期風格:香港女作家三論》,香港:天地 | ||||
第十一屆 (2009-2010) |
陳潔儀:《香港小說與個人記憶》,香港:天地 | 許子東、陳思和、陳國球、鄭樹森、譚國根 | ||
第十二屆 (2011-2012) |
(從缺) | 朱耀偉、黃志華:《香港歌詞八十談》,香港:匯智 | 許子東、梅子、廖炳惠、鄭樹森、譚國根 | [3] |
第十三屆 (2013-2014) |
(從缺) | 林幸謙:《身體與符號建構:重讀中國現代女性文學》,香港:中華(香港) | 許子東、馮偉才、黃子平、鄭明娳、譚國根 | [4] [5] |
第十四屆 (2015-2016) |
(從缺) | 黃勁輝:《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香港:中華(香港) | 陳平原、陳潔儀、陳麗芬、馮偉才、羅貴祥 | [6] |
第十五屆 (2017-2018) |
陳智德:《板蕩時代的抒情:抗戰時期的香港與文學》,香港:中華(香港) | 陳劍梅:《遇上黑色電影:香港電影的逆向思維》,香港:中華(香港) | 許子東、陳潔儀、陳麗芬、鄭明娳、羅貴祥 | [7] |
關詩珮:《譯者與學者:香港與大英帝國中文知識建構》,香港:牛津大學 | ||||
第十六屆 (2019-2020) |
區仲桃:《東西之間:梁秉鈞的中間詩學論》,香港:中華(香港) | 許子東:《細讀張愛玲》,香港:皇冠 | [8] | |
張歷君:《瞿秋白與跨文化現代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兒童少年文學組
[编辑]原稱「兒童文學組」,第六屆易名「兒童少年文學組」。
雙年獎 | 推薦獎 | 評審 | 資料來源 | |
---|---|---|---|---|
第一屆 (1989-1990) |
周蜜蜜:《兒童院的孩子》,香港:山邊社 | (從缺) | ||
第二屆 (1991-1992) |
何紫:《少年的我》,香港:山邊社 | (從缺) | ||
第三屆 (1993-1994) |
阿濃:《阿濃說故事100》,香港:大家 | 陳華英:《哈囉》,香港:獲益 | ||
何巧嬋:《圓轆轆手記:校園記趣》,香港:青田 | ||||
第四屆 (1995-1996) |
黃慶雲:《聰明狗和百變貓》,香港:新雅 | 董啟章:《小冬校園》,香港:突破 | ||
陳華英:《天外小怪客》,香港:啟思 | ||||
孫慧玲:《跳出愛的旋渦》,香港:獲益 | ||||
第五屆 (1997-1998) |
胡燕青:《一米四八》,香港:突破 | 黃慶雲:《豆豆看天星》,香港:真文化 | ||
第六屆 (1999-2000) |
陳葒:《青春出於籃》,香港:獲益 | (從缺) | ||
韋婭:《會飛的葉子》,香港:木棉樹 | ||||
第七屆 (2001-2002) |
黃慶雲:《貓咪QQ的奇遇》,香港:新雅 | 阮志雄:《一家人看月亮》,香港:螢火蟲 | ||
第八屆 (2003-2004) |
黃虹堅:《明天你就十五歲了》,香港:青桐社 | 君比:《你也聽見蝴蝶在說話嗎?》,香港:螢火蟲 | ||
馮志康:《貧窮旅程的光影情書》,香港:突破 | ||||
第九屆 (2005-2006) |
周淑屏:《大牌檔.當舖.涼茶舖》,香港:獲益 | 葉松茂:《獅王密令:666之謎》,香港:基督教文藝 | [2] | |
韋婭:《蟑螂王》,香港:和平 | ||||
第十屆 (2007-2008) |
(從缺) | 阿濃:《去中國人的幻想世界玩一趟》,香港:突破 | ||
第十一屆 (2009-2010) |
(從缺) | 胡燕青:《野地果》,香港:突破 | ||
第十二屆 (2011-2012) |
梁科慶:《Q版特工29:暗域狙擊》,香港:突破 | 阿濃:《幸福窮日子》,香港:突破 | 方衛平、何巧嬋、陳葒、黃虹堅、潘明珠 | [3] |
韋婭:《長翅膀的夜》,香港:新雅 | ||||
第十三屆 (2013-2014) |
(從缺) | 周淑屏:《那年老師教曉我的事》,香港:突破 | 韋婭、秦文君、陳葒、葉瑞蓮、潘明珠 | [4] [5] |
徐焯賢:《詩探卡爾維之黑夜.橋上》,香港:麥穗 | ||||
第十四屆 (2015-2016) |
彭浩翔:《伊巴謙的一天》,香港:Kubrick | 陳櫻枝:《陳櫻枝童話選》,香港:風雅 | [6] | |
第十五屆 (2017-2018) |
演然:《綠色地獄》,香港:明窗 | 黃嘉莉:《大腳趾國王》,香港:商務 | [7] | |
第十六屆 (2019-2020) |
游欣妮:《看見看不見——游欣妮短篇小說集》,香港:突破 | 區樂民:《老師,謝謝你!》,香港:皇冠(香港) | [8] |
新詩組 | 作者 | ||
第十二屆 | (2011-2012) | ||
新詩組 | 評審[3]:王良和、羈魂、楊澤、葉輝、鄭培凱 | ||
雙年獎: | 只道尋常 | 鍾國強 | 川漓社 |
推薦獎: | 而我們行走 | 呂永佳 | 文化工房 |
決審作品:胡燕青《時間麥皮》、羅貴祥《記憶暫時收藏》、蔡炎培《離鳩譜》 | |||
散文組 | 評審:岑逸飛、陳志誠、陳雲、陳德錦、劉克襄 | ||
雙年獎: | 蝦子香 | 胡燕青 | 匯智 |
推薦獎: | 虛齒記 | 曹疏影 | kubrick |
決審作品:鄺龑子《隔岸留痕》、朱少璋《小字雙行》 | |||
小說組 | 評審:崑南、陶然、張系國、陳慧、黃子平 | ||
雙年獎: | 烈佬傳 | 黃碧雲 | 天地 |
推薦獎: | 細說:梁品亮小說集 | 梁品亮 | 川漓社 |
決審作品:陳愴《筆架山下》、適然《屋不是家:混聲合唱》、洛楓《炭燒的城》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許子東、梅子、廖炳惠、鄭樹森、譚國根 | ||
雙年獎: | 香港歌詞八十談 | 朱耀偉、黃志華 | 匯智 |
決審作品:楊興安《金庸小說與文學》、葉輝《Metaxy:中間詩學的誕生》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方衛平、何巧嬋、陳葒、黃虹堅、潘明珠 | ||
雙年獎: | Q版特工29:暗域狙擊 | 梁科慶 | 突破 |
雙年獎: | 長翅膀的夜 | 韋婭 | 新雅 |
推薦獎: | 幸福窮日子 | 阿濃 | 突破 |
第十一屆 | (2009-2010) | ||
新詩組 | 評審:何福仁、羈魂、胡燕青、陳義芝、鄭培凱 | ||
雙年獎: | 鯨鯨詩集:在日與夜的夾縫裏 | 鯨鯨 | 文化工房 |
推薦獎: | 有貓在歌唱 | 陳麗娟 | 文化工房 |
推薦獎: | 島嶼之北 | 洛謀 | 文化工房 |
決審作品:潘國靈《靈魂獨舞》 | |||
散文組 | 評審:楊牧、陳志誠、陳雲、黃仲嗚、黃國彬 | ||
雙年獎: | 城門開 | 北島 | 牛津大學 |
推薦獎: | 隱指 | 朱少璋 | 匯智 |
決審作品:黃震遐《醫說樂韻》、王家敏《畫神像的女兒:我的元朗街坊誌》、鄺龑子《烟兩閒燈》、麥樹堅《目白》、潘國靈《靈魂獨舞》、葉輝《最薄的黑 最厚的白》、陳滅《抗世詩話》、江迅《干物女與草食男》 | |||
小說組 | 評審:王良和、崑南、涂乃賢、黃子平、駱以軍 | ||
雙年獎: |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 也斯 | 牛津大學 |
推薦獎: | 行路難 | 李維怡 | kubrick |
決審作品:紅眼《紙烏雅》、陳冠中《盛世》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許子東、陳思和、陳國球、鄭樹森、譚國根 | ||
雙年獎: | 香港小說與個人記憶 | 陳潔儀 | 天地 |
決審作品:黃志華、朱耀偉《香港歌詞導賞》、劉燕萍《女性與命運:粵劇‧粵語戲曲電影論集》陳智德《解體我城:香港文學1950-2005》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推薦獎: | 野地果 | 胡燕青 | 突破 |
第十屆 | (2007-2008) | ||
新詩組 | 評審:何福仁、胡燕青、張錯、黃國彬、羈魂 | ||
雙年獎: | 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 | 廖偉棠 | kubrick |
推薦獎: | 市場,去死吧 | 陳滅 | 麥穗 |
推薦獎: | 記憶前書 | 鄭政恆 | 三聯 |
決審作品:王良和《時間問題》、莊柔玉《寂入流感》、關夢南《看海的日子》 | |||
散文組 | 評審:岑逸飛、陳雲、陳德錦、黃仲鳴、劉克襄 | ||
雙年獎: | 灰闌記 | 朱少璋 | 匯智 |
雙年獎: | 房間 | 李智良 | 廿九几/kubrick |
推薦獎: | 持花的小孩 | 劉偉成 | 匯智 |
決審作品:麥華嵩《眸中風景》、王良和《魚話》、董橋《絶色》、陳之藩《思與花間》、梁嘉儀《消隱》 | |||
小說組 | 評審:王良和、王璞、許子東、崑南、蘇童 | ||
雙年獎: | Footnotes | 唐睿 | 三聯 |
推薦獎: | 腹稿 | 葉愛蓮 | 廿九几/kubrick |
決審作品:麥華嵩《回憶幽靈》、麻手《鴛鴦》、陳志華《失蹤的象》、黃虹堅《我媽的老套愛情》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古劍、李歐梵、梅子、鄭樹森、鄭登翰 | ||
推薦獎: | 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 | 羅貴祥 | 天地 |
推薦獎: | 晚期風格:香港女作家三論 | 黃念欣 | 天地 |
決審作品: | |||
洛楓《請勿超越黃線》、何褔仁《浮城1, 2,3:西西小說新析》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
推薦獎: | 去中國人的幻想世界玩一趟 | 阿濃 | 突破 |
第九屆 | (2005-2006)[2] | ||
新詩組 | 評審:何福仁、瘂弦、葉輝、蔡炎培、羈魂 | ||
雙年獎: | 詩大調 | 崑南 | 風雅 |
雙年獎: | 飛天棺材 | 洛楓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摺頁 | 胡燕青 | 東岸 |
推薦獎: | 魚化石 | 黃茂林 | 麥穗 |
決審作品:雨希《生病了》、梁秉鈞《蔬菜的政治》 | |||
散文組 | 評審:王良和、岑逸飛、黃仲鳴、楊牧、黃國彬 | ||
雙年獎: | 舊時風光:香港往事回味 | 陳雲 | 花千樹 |
推薦獎: | 煙迷你的眼 | 葉輝 | 麥穗 |
決審作品:葉輝《吃遍人間煙火》、董橋《故事》、也斯《也斯的香港》 | |||
小說組 | 評審:許子東、莫言、崑南、陶然、劉以鬯 | ||
雙年獎: | 滴水觀音 | 陳汗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繪逃師 | 可洛 | 麥穗 |
推薦獎: | 盛開的桃金孃 | 陳德錦 | 匯智 |
決審作品:葛亮《相忘於江湖的魚》、陳慧《愛未來》、潘國靈《失落園》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陳子善、梅子、黃子平、鄭樹森、劉紹銘 | ||
雙年獎: | 新詩地圖私繪本 | 葉輝 | 天地 |
雙年獎: | 香港短篇小說初探 | 許子東 | 天地 |
推薦獎: | 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 | 黃燦然 | 天地 |
推薦獎: | 愔齋書話:香港文學札記 | 陳智德 | 麥穗 |
決審作品:沒有其它決審作品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大牌檔‧當舖‧涼茶舖 | 周淑屏 | 獲益 |
雙年獎: | 蟑螂王 | 韋婭 | 和平圖書 |
推薦獎: | 獅王密令:666之謎 | 葉松茂 | 基督教文藝 |
決審作品: | |||
第八屆 | (2003-2004) | ||
新詩組 | 評審:王良和、余光中、崑南、關夢南、羈魂 | ||
雙年獎: | 生長的房子 | 鍾國強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疑問 | 陳德錦 | 匯智 |
推薦獎: | 十項全能 | 蔡炎培 | 瑋業 |
決審作品:沒有其它決審作品 | |||
散文組 | 評審:許迪鏘、陶然、張錯、黃仲鳴、黃國彬 | ||
雙年獎: | 白描 | 董橋 | 牛津大學 |
推薦獎: | 拈來趣味:林行止自選集 | 林行止 | 天地圖書 |
決審作品:陳雲《故我猶在:香港山居憶舊》、顏純鈎《心版圖》、邁克《互吹不如單打》、陳之藩《散步》、童元方《水流花靜:科學與詩的對話》、施友朋《色相.人間》、董橋《甲申年紀事》、董橋《小風景》 | |||
小說組 | 評審:也斯、李歐梵、許子東、劉以鬯、蘇童 | ||
雙年獎: | 好黑 | 謝曉虹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寧靜的獸 | 韓麗珠 | 青文書屋 |
決審作品:陳寶珍《改寫神話的年代》、王貽興《一半的房子、一半的他》(注:陳冠中《香港三部曲》、黃燕萍《又見椹子紅》進入決選,唯參選資格具爭議性,經評審討論後被剔除)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王宏志、梅子、黃子平、廖炳惠、鄭樹森 | ||
推薦獎: | 一個孤獨的講故事人:徐訏小說研究 | 王璞 | 里波 |
推薦獎: | 打開文論的視窗 | 崑南 | 文星圖書 |
決審作品:李歐梵《清水灣畔的臆語》
(注: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在決審會議獲頒雙年獎,唯出版社因技術問題撤回提名,故雙年獎從缺)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明天你就十五歲了 | 黃虹堅 | 青桐社 |
推薦獎: | 你也聽見蝴蝶在說話嗎? | 君比 | 螢火蟲 |
推薦獎: | 貧窮旅程的光影情書 | 馮志康 | 突破 |
決審作品: | |||
第七屆 | (2001-2002) | ||
新詩組 | 評審:王良和、胡燕青、葉輝、瘂弦、戴天 | ||
雙年獎: | 關夢南詩集 | 關夢南 | 風雅 |
推薦獎: | 城市浮遊 | 鍾國強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原詩 | 林幸謙 | 天地圖書 |
決審作品:廖偉棠《手風琴裡的浪遊》、羈魂《回力鏢》、鍾偉民《故事》 | |||
散文組 | 評審:小思、楊牧、蔣芸、劉紹銘、顏純鈎 | ||
雙年獎: | 從前 | 董橋 | 牛津大學 |
推薦獎: | 山水遙遙 | 黎翠華 | 基督教文藝 |
決審作品:王良和《山水之間》、古蒼梧《祖父的大宅》 | |||
小說組 | 評審:也斯、王安憶、王璞、陶然、劉以鬯 | ||
雙年獎: | 魚咒 | 王良和 | 青文書屋 |
雙年獎: | 無城有愛 | 王貽興 | 蟻窩 |
推薦獎: | 病忘書 | 潘國靈 | 指南針 |
決審作品:綠騎士《啞箏之醒》、陳慧《看過去》、陳少華《克勞蒂婭》、區樂民《浪花在微笑》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王宏志、馬森、許子東、陳國球、鄭樹森 | ||
雙年獎: | 魯迅‧陳映真‧朱光潛 | 黃繼持 | 牛津大學 |
推薦獎: | 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 | 古蒼梧 | 牛津大學 |
推薦獎: | 書寫浮城:香港文學評論集 | 葉輝 | 青文書屋 |
決審作品:(沒有其它決審作品)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貓咪QQ的奇遇 | 黃慶雲 | 新雅 |
推薦獎: | 一家人看月亮 | 阮志雄(文)、 王建衡(圖) | 螢火蟲 |
決審作品: | |||
第六屆 | (1999-2000) | ||
新詩組 | 評審:王良和、崑南、羈魂、葉輝、鍾玲 | ||
雙年獎: | 黃禍‧未完成之一:佛釘十架 | 陳汗 | 東岸 |
推薦獎: | 不可能的家 | 游靜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門/窗/風/雨 | 鍾國強 | 青文書屋 |
決審作品:(沒有其它決審作品) | |||
散文組 | 評審:余秋雨、陶傑、陳志誠、陳德錦、黃國彬 | ||
雙年獎: | 放風箏 | 梁錫華 | 華漢文化 |
推薦獎: | 一人觀眾 | 丘世文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水在瓶 | 葉輝 | 獲益 |
推薦獎: | 灑淚暗牽袍 | 黃秀蓮 | 振然 |
決審作品:余滿華《香港老地方見》、黎婉嫻《當差來的天使走了》、梅子《葦思散葉》 | |||
小說組 | 評審:艾曉明、李歐梵、黃子平、黃繼持、潘耀明 | ||
雙年獎: | 么舅傳奇 | 王璞 | 天地圖書 |
雙年獎: | 烈女圖 | 黃碧雲 | 天地圖書 |
推薦獎: | 對倒 | 劉以鬯 | 獲益 |
決審作品:陳寶珍《角色的反駁》、黃碧雲《媚行者》、陳冠中《什麼都沒有發生》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王德威、許子東、陳國球、鄭樹森、劉紹銘 | ||
推薦獎: | 必要的角度 | 黃燦然 | 素葉 |
決審作品:曾焯文《達夫心經--郁達夫的心理分析》、陳家春《慾魘的透視》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
雙年獎: | 青春出於藍 | 陳葒 | 獲益 |
雙年獎: | 會飛的葉子 | 韋婭 | 木棉樹 |
決審作品: | |||
第五屆 | (1997-1998) | ||
新詩組 | 評審:古兆申、余光中、何福仁、羈魂、黃國彬 | ||
雙年獎: | 地車裡 | 胡燕青 | 詩雙月刊 |
雙年獎: | 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 | 飲江 | 呼吸詩社 |
決審作品:秀實《島圖說》、鄧阿藍《一首低沉的民歌》、葦鳴《傳說》、劉偉成《一天》 | |||
散文組 | 評審:許廸鏘、張錯、陳志誠、黃繼持、小思 | ||
雙年獎: | 放風 | 黃仁逵 | 素葉 |
雙年獎: | 閒筆戲寫 | 辛其氏 | 素葉 |
推薦獎: | 浮城後記 | 葉輝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殖民歲月:陳鈞潤城市記事簿 | 陳鈞潤 | 突破 |
決審作品:舒非《記憶中的風景》、陶然《秋天的約會》、胡燕青《十九歳的天空》、潘銘燊《潘銘燊散文選》、丘世文《看眼難忘》、葉輝《浮城後記》、初生莫永雄《極點》、康夫《雲柱集》 | |||
小說組 | 評審:金聖華、陳若曦、劉以鬯、劉紹銘、顏純鈎 | ||
雙年獎: | 拾香紀 | 陳慧 | 七字頭 |
決審作品:劉文勇《香港的早晨》、王璞《知更鳥》、黎翠華《靡室靡家》、溫紹賢《梅萼之歌》、潘國靈《傷城記》、楊漪珊《等候董建華發落》、東瑞《無言年代》、綠騎士《石夢》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璧華、曹順慶、陳國球、黃子平、黃維樑 | ||
推薦獎: | 最後的中國人 | 陳耀成 | 素葉 |
決審作品:黃念欣《講話文章II》、陳德錦《邊緣回歸》、王一桃《王一桃文論選》、黃淑嫻《女性書寫:電影與文學》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一米四八 | 胡燕青 | 突破 |
推薦獎: | 豆豆看天星 | 黃慶雲 | 真文化 |
決審作品: | |||
第四屆 | (1995-1996) | ||
新詩組 | 評審:王良和、黃國彬、楊牧、蔡炎培、羈魂 | ||
雙年獎: | 半途:梁秉鈞詩選 | 也斯 | 香港作家 |
雙年獎: | 如果落向牛頓腦袋的不是蘋果 | 何福仁 | 素葉 |
決審作品: 鍾偉民《回憶》、也斯《游離的詩》 | |||
散文組 | 評審:余秋雨、陶傑、曾敏之、董橋、潘銘燊 | ||
雙年獎: | 我們如此很好 | 黃碧雲 | 青文書屋 |
推薦獎: | 李國威文集 | 李國威 | 青文書屋 |
決審作品:也斯《越界書簡》、蘭心《淡藍色煙霞》、阿濃《快樂有巢氏》、杜杜《瓶子集》、古蒼梧《備忘錄》、盧瑋鑾《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 | |||
小說組 | 評審:李歐梵、何錦玲、孫述宇、也斯、黃維樑 | ||
雙年獎: | 劉以鬯中篇小說選 | 劉以鬯 | 香港作家 |
雙年獎: | 狂城亂馬 | 心猿 | 青文書屋 |
決審作品:蔡振興《夜行單車》、董啟章《紀念册》、夏潤琴《沒箇安排處》、李志超《等待颶風》、鍾毓材《淘金夢土之三-大地主人》、關麗珊《與天使同眠》、馬建《怨碑》 | |||
文學評論組 | 評審:陳永明、陳平原、陳國球、黃子平、趙令揚 | ||
推薦獎: | 形式、心理、反應:中國文學新銓 | 陳炳良 | 商務 |
推薦獎: | 時間的話題:對話集 | 西西、何福仁 | 素葉 |
決審作品:黃康顯《香港文學發展與評價》、董啟章與黃念欣《講話文章》、鄭樹森《藝文綴語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聰明狗和百變貓 | 黃慶雲 | 新雅 |
推薦獎: | 小冬校園 | 董啟章 | 突破 |
推薦獎: | 天外小怪客 | 陳華英 | 啟思 |
推薦獎: | 跳出愛的漩渦 | 孫慧玲 | 獲益 |
決審作品: | |||
第三屆 | (1993-1994) | ||
新詩組 | 評審:古兆申、蔡炎培、楊牧、戴天、楊匡漢 | ||
雙年獎: | 看河集 | 俞風 | 素葉 |
決審作品: | |||
散文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泰晤士河畔 | 陶傑 | 人間世 |
雙年獎: | 愛島的人 | 陳德錦 | 新穗 |
決審作品: | |||
小說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紅格子酒舖 | 辛其氏 | 素葉 |
雙年獎: | 溫柔與暴烈 | 黃碧雲 | 天地圖書 |
推薦獎: | 女人啊,女人 | 吳應廈 | 香港文學報社 |
決審作品: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阿濃說故事100 | 阿濃 | 大家 |
推薦獎: | 哈囉 | 陳華英 | 獲益 |
推薦獎: | 圓轆轆手記:校園記趣 | 何巧嬋 | 青田 |
決審作品: | |||
第二屆 | (1991-1992) | ||
新詩組 | 評審:也斯、蔡炎培、楊牧、黃國彬、謝冕 | ||
雙年獎: | 柚燈 | 王良和 | 詩雙月刊 |
決審作品: | |||
散文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琥珀光 | 黃國彬 | 香江 |
推薦獎: | 秋水 | 王良和 | 突破 |
推薦獎: | 蔣芸作品集 | 蔣芸 | 蔣芸製作 |
決審作品: | |||
小說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西西卷 | 西西 | 三聯 |
決審作品: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少年的我 | 何紫 | 山邊社 |
決審作品: | |||
第一屆 | (1989-1990) | ||
新詩組 | 評審[1]:古兆申、蔡炎培、羈魂、戴天、鄭愁予、葉維廉 | ||
推薦獎: | 乞靈再集 | 乞靈 | 破土 |
推薦獎: | 我們是那麼接近 | 吳美筠 | 詩雙月刊 |
決審作品: | |||
散文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解咒的人 | 鍾玲玲 | 小島綠葉 |
決審作品: | |||
小說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布拉格的明信片 | 也斯 | 創建 |
雙年獎: | 找房子 | 陳寶珍 | |
決審作品: | |||
兒童少年文學組 | 評審: | ||
雙年獎: | 兒童院的孩子 | 周蜜蜜 | 山邊社 |
參考資料
[编辑]-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香港文獎的前世今生】評審者被評審,且看評審機制可以怎變 ——從今屆雙年獎風波說起 - 101藝術新聞網. www.101arts.net. [2016-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2.0 2.1 2.2 2.3 2.4 2.5 第九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揭晓 文坛百花齐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載中國新聞網,2007年11月16日
- ^ 3.0 3.1 3.2 3.3 3.4 3.5 第十二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提名表格 (PDF).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4.0 4.1 4.2 4.3 4.4 第十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提名表格 (PDF). [2016-07-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5.0 5.1 5.2 5.3 5.4 第十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佳作紛陳展現文壇百花齊放(附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2015-11-26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6.0 6.1 6.2 6.3 6.4 第十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展現文壇優秀之作(附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2017-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7.0 7.1 7.2 7.3 7.4 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呈現文壇佳作(附圖).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8.0 8.1 8.2 8.3 8.4 「第十六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得獎名單 (PDF). 香港公共圖書館. [2022-10-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下架3書獲選 文學獎新詩組「從缺」 康文署:作品未達標 活動須守法. 明報新聞網.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香港文壇主要獎項 評審:未聞評審後送審. 明報新聞網 - 每日明報 daily news. 2022-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中文(繁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楊潤雄指康文署決定新詩獎前「整體考慮」 作品水平未符要求則獎項從缺. 明報新聞網. 2022-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