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 |
||
(未显示超过100个用户的402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Multiple issues| |
|||
{{Copy edit|time=2023-04-07T07:10:45+00:00}} |
|||
{{Refimprove|time=2023-04-07T07:10:45+00:00}} |
|||
{{Citation style|time=2023-04-07T07:10:45+00:00}} |
|||
}} |
|||
{{Infobox_Taiwanese_aborigine |
|||
| group = 鄒族<br>Cou |
|||
| image = Tsou, Alishan, Taiwan 1900 (No.7416).jpg |
|||
| caption = |
|||
| region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
| population = 6,834人(2024年6月)<ref>"鄒族"[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812FFAB0BCD92D1A/EDBA26F819210681F3827C43BE19244F-info.html] {{Wayback|url=https://www.cip.gov.tw/zh-tw/news/data-list/812FFAB0BCD92D1A/EDBA26F819210681F3827C43BE19244F-info.html |date=20240731025009 }}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2023年7月31日查閱。</ref> |
|||
| languages = [[鄒語]]、[[中華民國國語]] |
|||
| religions = [[基督宗教]]、[[鄒族神靈信仰]]、[[道教]] |
|||
| related = [[臺灣原住民族]]<br>與[[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語言上有親緣關係 |
|||
}} |
|||
'''鄒族'''([[鄒語]]:{{lang|tsu|Cou}}),[[臺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與[[臺灣戰後時期|戰後]]初期稱為'''曹族'''<ref name="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cite book |author = [[潘英 (臺灣)|潘英]] |title = 《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 |publisher = [[臺原出版社]] |year = 1998 |isbn = 9579261857 }}</ref>{{Rp|104}},為[[臺灣原住民族]][[南島語族]]的一個族群。過去鄒族曾被分類為南鄒、北鄒等二亞族,2014年政府承認原屬南鄒的[[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為獨立的二族,故現鄒族只稱原本的'''北鄒族''',又稱'''阿里山族'''、'''阿里山鄒族''',[[台灣荷治時期|荷蘭]]文獻記載有「{{lang|nl|Jarissang}}」、「{{lang|nl|Arrissangh}}」等,[[台灣清治時期|清國]]文獻記載有'''阿里山八社'''、'''阿里山總社''',又因分布於[[玉山]]周邊,日治時學者[[鳥居龍藏]]名之為'''新高族'''。 |
|||
'''鄒族'''(Tsou;Cou)也稱為'''曹族''', 為[[台灣]][[台灣原住民|原住民]]族的一支,分布於[[南投縣]]、[[嘉義縣]]和[[高雄縣]]境內,人口約六千多人。 |
|||
[[Image:Ali Shan Aborigines.jpg|thumb|200px|阿里山蕃的少女們,[[1900年]]]] |
|||
==分 |
==族群分類== |
||
[[File:The Tsou hunters.jpg|thumb|[[鳥居龍藏]]所攝[[臺南縣 (日治時期)|臺南縣]]的鄒族獵人,[[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 |
|||
鄒族又可分為南鄒與北鄒,南鄒指的是南方的「卡那卡那富」與「沙阿魯阿」族,北鄒又稱「阿里山鄒」,有「特富野」、「達邦」、「伊姆諸」與「魯富都」社,而四社中的伊姆諸社與魯富都社都於本世紀初因惡疾、部落首長絕嗣而廢社。阿里山鄒族目前有八個村落,[[來吉村 (台灣)|來吉]]、里佳、樂野附屬於'''特富野社'''。[[新美]]、[[茶山]]、[[山美]]、里佳附屬於'''達邦社'''。 |
|||
[[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伊能嘉矩]]在與[[粟野傳之烝]]合撰的《臺灣蕃人事情》中,將[[臺灣原住民族]]分為七族與[[平埔族]],並首先以「ツオオ」為鄒族族名<ref name="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Rp|78}}。四十四年(1911年)[[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在其出版的《Report on the Control of the Aborigines in Formosa》報告書中,使用「Tsou」作為鄒族的官方族群名稱<ref name="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Rp|79}}。 |
|||
[[昭和]]十四年(1939年)[[鹿野忠雄]]提出將鄒族分為北鄒亞族與南鄒亞族,其中北鄒亞族依當地四個政權,分為魯富都蕃(Luhtu)、達邦蕃(Tapangu)、圖富雅蕃(Tfuya)與伊姆茲蕃(Imucu);南鄒亞族分為[[拉阿魯哇族|四社蕃]](Hla'alua)與[[卡那卡那富族|簡仔霧蕃]](Kanakanavu)。<ref name="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Rp|85、87}} |
|||
==社會組織== |
==社會組織== |
||
[[File:鄒族服飾.jpg|thumb|鄒族服飾]] |
|||
鄒族人的觀念裡擁有會所、能夠舉行全部落性祭儀的社群才有資格稱為'''大社''',也才是一個完整的政治實體。其社會組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份: |
鄒族人的觀念裡擁有會所、能夠舉行全部落性祭儀的社群才有資格稱為'''大社''',也才是一個完整的政治實體。其社會組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份: |
||
#大社 |
#大社(hosa):由幾個氏族聯合組成。旗下包含數個小社(denohiyu)。 |
||
#氏族 |
#氏族(aemana):由幾個聯合家族組成。可能有血緣關係,也可能沒有血緣關係,同一氏族之間禁止通婚。 |
||
#聯合家族 |
#聯合家族(ongo-no-emo):由幾個單一姓氏的家族組成,共有耕地、共有河流漁區、共有小米祭祀小屋(又稱粟祭屋)。 |
||
鄒族並沒有階級制度,卻有幾個特殊地位的人物: |
鄒族並沒有階級制度,卻有幾個特殊地位的人物: |
||
*頭目:由其一家族固定承襲。 |
*頭目:由其一家族固定承襲。 |
||
*征帥:爭戰、獵首的指揮官,有時可能是頭目。如果戰事頻繁,會有好幾個征帥。 |
*[[征帥]]:爭戰、獵首的指揮官,有時可能是頭目。如果戰事頻繁,會有好幾個征帥。 |
||
*勇士:在戰場上有特殊功勳的族人。 |
*勇士:在戰場上有特殊功勳的族人。 |
||
鄒族的集會場所稱為「庫巴」,但禁忌是「女人不得進去」。 |
|||
鄒族的集會場所稱為「Kuba(庫巴)」,但僅該部落之男性可以進入,非該部落者及女性皆不得進入。 |
|||
==祭儀== |
|||
鄒族部落中最重要的祭儀為「播種祭」、「收穫祭」與「瑪雅士比」三大祭儀。 |
|||
鄒族一年一度的「瑪雅士比」(mayasvi),目前分由達邦及特富野分別舉行祭典儀式,mayasvi又稱為戰祭。 |
|||
另外,[[拉阿魯哇族]]的男子聚會所稱為「Tapuhlaihlia」,[[卡那卡那富族]]的男子集會所稱為「Cakʉrʉ」。 |
|||
==鄒族名人== |
|||
*[[石志偉]]-[[台灣]][[中華職棒|職棒]][[La new熊隊]]三壘手。 |
|||
*[[高一生]] |
|||
藝人:[[湯蘭花]]、[[田麗]]、[[高慧君]]、[[高蕾雅]] |
|||
== |
==歲時祭儀== |
||
鄒族部落中最重要的祭儀為「播種祭」、「[[鄒族小米祭|homeyaya (小米收穫祭)]]」與「[[戰祭|mayasvi (瑪雅士比、戰祭)]]」三大祭儀。鄒族一年一度的mayasvi (瑪雅士比、戰祭),目前分由達邦及特富野分別舉行祭典儀式。 |
|||
*[[鄒語]] |
|||
*[[台灣南島語言]] |
|||
==歷史== |
|||
*[[南島語系]] |
|||
===考古發現=== |
|||
*[[臺灣原住民]] |
|||
====族群起源==== |
|||
目前學界認為和鄒族祖先有直接關係的族群為伊吉亞那(Yingiana)上層文化(主要分布在玉山、阿里山地區)人,該文化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約2600~2000年前)至金屬器時代(約850~250年前),除了其年代可以和鄒族口述歷史以及文獻記載銜接之外,考古學家在伊吉亞那上層文化晚期的遺址中發現疑似屈肢葬的棺材,這和鄒族達邦群(tapangu)的埋葬方式相同、其中部分棺口上面還發現了相當多量的炭屑,代表該族群可能有葬後在墓穴上放火燒的習俗,這也和鄒族的習俗類似(鄒族為了避免人死後仇家來把死者的頭割走,會在墓穴上方放火湮滅埋葬的痕跡),另外,[[陳有蘭溪]]、[[沙里仙溪]]流域的[[東埔一鄰文化]](約2400~900年前)以及楠梓仙溪,荖濃溪流域的「比鼻烏類型」也有和伊吉亞那上層文化相似的考古發現,都被認為和現代的鄒族有關係<ref name="玉山國家公園史前史及民族學研究">何傳坤,玉山國家公園史前史及民族學研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5</ref><ref name=淺談阿里山史前鄒文化>{{Cite web |url=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1/175/05.htm |title=淺談阿里山史前鄒文化 |access-date=2022-02-21 |archive-date=2018-09-3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930015950/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1/175/05.htm |dead-url=no }}</ref><ref name=阿里山山脈與鄒文化>{{Cite web |url=http://digimuse.nmns.edu.tw/chou/html/01/4-3-4-1.htm |title=阿里山山脈與鄒文化 |access-date=2022-02-21 |archive-date=2022-02-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221164540/http://digimuse.nmns.edu.tw/chou/html/01/4-3-4-1.htm |dead-url=no }}</ref>。 |
|||
此外,在伊吉亞那上層文化中發現許多紅褐色素-{面}-粗砂陶,更早的伊吉亞那下層文化(約4000~2500年前)則是發現了更早的細繩紋紅陶碎片,兩種陶器之間有很明顯的演變關係,而細繩紋紅陶的技術又是來自約4700~4500多年前(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出現在台灣南部海岸地區的細繩紋紅陶文化,雖然無法確定各時代文化的族群之間是不是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但部分學者依據這個脈絡認為鄒族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細繩紋紅陶文化往山區擴展的時代<ref name="玉山國家公園史前史及民族學研究"/><ref name=【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鄒族久美部落歷史>{{Cite web |url=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6551 |title=【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鄒族久美部落歷史 |access-date=2022-02-21 |archive-date=2022-03-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302204814/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6551 |dead-url=no }}</ref><ref name="論台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台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論台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台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1990</ref>。 |
|||
===神話傳說=== |
|||
{{main|鄒族神靈信仰}} |
|||
====人類始祖==== |
|||
[[File:鄒族皮袖套.jpg|thumb|皮袖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
|||
[[File:鄒族達邦社女子上衣.jpg|thumb|達邦社女子上衣([[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藏)]] |
|||
=====樹生說===== |
|||
相傳上古時代,[[哈莫]](Hamo)神降臨至大地。哈莫神用力搖動著[[楓樹]],楓樹的[[葉子]]掉落後變成[[人類]],成為鄒族與[[馬雅人 (鄒族)|馬雅族]](Maya,居於嘉義平原的[[臺灣原住民族|原住民]])的[[祖先]];後哈莫神又搖動[[茄苳樹]],樹葉落地亦變成人類,成為[[漢族]]的祖先(一說葉子為[[果實]])。<ref name="鄒族神話與傳說">{{cite book |author=[[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title=《鄒族神話與傳說》 |publisher=[[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year=2003 |isbn=9574554570 }}</ref>{{Rp|29、30}} |
|||
=====蛇生說===== |
|||
古時平地有一[[青年]]入山[[打獵]],遇到一頭大[[鹿]],青年放[[箭]]射鹿,鹿負傷而逃,後青年尾隨其後,不知不覺天色已晚,青年不小心失足落入[[山谷]],昏迷不醒。翌日清醒後,青年發現身旁有一大[[蛇]]正為己療傷,為感念蛇的救命之恩,遂與其結為夫婦。一年後兩者生下許多子女,皆為人形,數年後青年厭倦山中生活,且不願以蛇為妻,故藉口打獵逃回平地。蛇為了報復青年,便將子女吞食,這時其中恰好有男女各一人離[[母親]]較遠,得以乘機逃跑,成為鄒族的[[祖先]]。<ref name="鄒族神話與傳說"/>{{Rp|36}} |
|||
====大洪水==== |
|||
{{main|大洪水#鄒族}} |
|||
===荷治時期=== |
|||
[[台灣荷治時期|荷治時]]1636年[[尤羅伯]]在寫給[[阿姆斯特丹]]評議會的書信中,記述了離[[新港社|新港]]北方兩天路程,有稱為{{lang|nl|Jarissang}}{{noteTag|[[荷蘭語]] {{lang|nl|J}} 發音如英文 {{lang|en|Yes}} 的 Y,清初文獻音譯「啞里山」。}}的村落(記錄在現今雲林、嘉義其他村落之間);{{r|campbell_1903|page=251}}1647{{ndash}}1656年北部集會區的村落戶口表及包稅統計表中記錄有推定為鄒族的村落。{{noteTag|如 {{lang|nl|Arrissangh}}(阿里山)、{{lang|nl|tivora}}(特富野,{{lang-tsu|Tfuya|link=no}})、{{lang|nl|apassouangh}}(阿拔泉,{{lang-tsu|pipiho|link=no}})、{{lang|nl|niewangh}}(應是 {{lang|tsu|yaiyungana}} 之訛化,為達邦與特富野群分化前並立的氏族)、{{lang|nl|oudtwangh}}(可能為 {{lang|tsu|uyongana}} 之訛音,可能指從達邦社來建立伊母祝{{lang|tsu|imucu}} 的 {{lang|tsu|uyongana}} 氏族,後來成為首領,據此為鹿麻產,{{lang-tsu|romasana|link=no}})、{{lang|nl|kiringangh}}(奇冷岸,為伊母祝大社,鄒族稱此地為 {{lang|tsu|ponyo}}),南鄒族則有 {{lang|nl|kanakanavo}}(卡那卡那富族)及 {{lang|nl|tatatarourou}}(拉阿魯哇族),另有 {{lang|nl|tackopoelangh}}(同化於鄒族的布農族蘭社群,{{lang-bnn|Takipulan|link=no}},{{lang-tsu|Takupuyanʉ|link=no}})等村落的記錄。{{r|wang_2007|pages=122-126}}}} |
|||
[[台灣明鄭時期|鄭氏]]擊敗荷蘭佔據台灣之後,南鄒的四社群(今[[拉阿魯哇族]])遷移流竄,逃避鄭氏迫害。而未及逃離台灣的荷蘭人與眷屬,循[[曾文溪]]谷向上游逃竄,進入[[特富野]]群的 {{lang|tsu|Lalauya}}(樂野村)部落,成為 {{lang|tsu|yavaiyana}}、{{lang|tsu|yasiyungu}} 亞氏族,一部份加入[[達邦村|達邦]]群成為 {{lang|tsu|yasakiei}} 亞氏族。{{r|wang_2007|page=127}} |
|||
1898年德國探險家{{link-de|史德培|Karl Theodor Stöpel}}博士前來台灣攀登[[玉山]],抵達[[林圯埔]]時記述,阿里山族(鄒族,原德文記為{{lang|de|Arisoastemm (Tsowgruppe)}})頭目看起來不像純馬來人種,像是有荷蘭人的血統。{{r|史德培}}{{rp|pages=148-149,附錄175}} |
|||
==統計==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縣市別鄒族人口 (2000年)<ref name ="中華民國8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cite book |author=[[行政院主計處]]編 |title=《中華民國8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year=2002 |publisher=行政院主計處 |location=[[臺北市]] |isbn= }}</ref> |
|||
|- |
|||
!縣市 |
|||
!鄒族人口 |
|||
!總人口 |
|||
!比率 |
|||
|- |
|||
|嘉義縣 |
|||
|align=right|3,542 |
|||
|align=right|552,749 |
|||
|align=right|0.64% |
|||
|- |
|||
|高雄縣 |
|||
|align=right|775 |
|||
|align=right|1,262,969 |
|||
|align=right|0.06% |
|||
|- |
|||
|嘉義市 |
|||
|align=right|397 |
|||
|align=right|266,126 |
|||
|align=right|0.15% |
|||
|- |
|||
|南投縣 |
|||
|align=right|236 |
|||
|align=right|487,398 |
|||
|align=right|0.05% |
|||
|- |
|||
|新北市 |
|||
|align=right|218 |
|||
|align=right|3,722,082 |
|||
|align=right|0.01% |
|||
|- |
|||
|桃園市 |
|||
|align=right|179 |
|||
|align=right|1,808,833 |
|||
|align=right|0.01% |
|||
|- |
|||
|臺北市 |
|||
|align=right|101 |
|||
|align=right|2,624,257 |
|||
|align=right|0.00% |
|||
|- |
|||
|高雄市 |
|||
|align=right|96 |
|||
|align=right|1,493,806 |
|||
|align=right|0.01% |
|||
|- |
|||
|屏東縣 |
|||
|align=right|87 |
|||
|align=right|872,902 |
|||
|align=right|0.01% |
|||
|- |
|||
|臺中縣 |
|||
|align=right|82 |
|||
|align=right|1,510,480 |
|||
|align=right|0.01% |
|||
|- |
|||
|臺南縣 |
|||
|align=right|74 |
|||
|align=right|1,120,394 |
|||
|align=right|0.01% |
|||
|- |
|||
|花蓮縣 |
|||
|align=right|66 |
|||
|align=right|327,064 |
|||
|align=right|0.02% |
|||
|- |
|||
|臺中市 |
|||
|align=right|60 |
|||
|align=right|989,047 |
|||
|align=right|0.01% |
|||
|- |
|||
|彰化縣 |
|||
|align=right|53 |
|||
|align=right|1,255,332 |
|||
|align=right|0.00% |
|||
|- |
|||
|宜蘭縣 |
|||
|align=right|39 |
|||
|align=right|444,950 |
|||
|align=right|0.01% |
|||
|- |
|||
|臺東縣 |
|||
|align=right|30 |
|||
|align=right|204,919 |
|||
|align=right|0.01% |
|||
|- |
|||
|基隆市 |
|||
|align=right|27 |
|||
|align=right|387,504 |
|||
|align=right|0.01% |
|||
|- |
|||
|新竹縣 |
|||
|align=right|24 |
|||
|align=right|451,316 |
|||
|align=right|0.01% |
|||
|- |
|||
|臺南市 |
|||
|align=right|23 |
|||
|align=right|725,985 |
|||
|align=right|0.00% |
|||
|- |
|||
|苗栗縣 |
|||
|align=right|15 |
|||
|align=right|534,366 |
|||
|align=right|0.00% |
|||
|- |
|||
|雲林縣 |
|||
|align=right|14 |
|||
|align=right|705,440 |
|||
|align=right|0.00% |
|||
|- |
|||
|新竹市 |
|||
|align=right|13 |
|||
|align=right|395,746 |
|||
|align=right|0.00% |
|||
|- |
|||
|澎湖縣 |
|||
|align=right|8 |
|||
|align=right|83,214 |
|||
|align=right|0.01% |
|||
|- |
|||
|金門縣 |
|||
|align=right|7 |
|||
|align=right|56,275 |
|||
|align=right|0.01% |
|||
|- |
|||
|連江縣 |
|||
|align=right|3 |
|||
|align=right|17,775 |
|||
|align=right|0.02% |
|||
|- |
|||
!總計 |
|||
!align=right|6,169 |
|||
!align=right|22,300,929 |
|||
!align=right|0.03% |
|||
|- |
|||
|}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鄉鎮市區別鄒族人口 (2000年)<ref name ="中華民國8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
|||
|- |
|||
!鄉鎮市區 |
|||
!鄒族人口 |
|||
!總人口 |
|||
!比率 |
|||
|- |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
|align=right|3,206 |
|||
|align=right|5,729 |
|||
|align=right|55.96% |
|||
|- |
|||
|高雄市那瑪夏區 |
|||
|align=right|445 |
|||
|align=right|2,998 |
|||
|align=right|14.84% |
|||
|- |
|||
|} |
|||
==聚落== |
|||
* {{flag|嘉義縣}} |
|||
** [[達邦部落]](Tapangʉ):[[阿里山鄉]][[達邦村]] |
|||
** [[山美部落]](Saviki):阿里山鄉[[山美村]] |
|||
** [[特富野部落]](Tfuya):阿里山鄉達邦村 |
|||
** [[里佳部落]](Niae’ucna):阿里山鄉[[里佳村]] |
|||
** [[來吉部落]](Pnguu):阿里山鄉[[來吉村 (嘉義縣)|來吉村]] |
|||
** [[茶山部落]](Cayamavana):阿里山鄉[[茶山村]] |
|||
** [[新美部落]](Sinvi):阿里山鄉[[新美村]] |
|||
** [[樂野部落]](Lalauya):阿里山鄉[[樂野村]] |
|||
** [[得恩亞納社區]](Toe'uana):阿里山鄉[[十字村]]152林班地 |
|||
** [[逐鹿部落]](Veoveoana):[[番路鄉]][[觸口村]]([[八八水災]]後新社區) |
|||
* {{flag|南投縣}} |
|||
** [[久美部落]] (Mahavun / Mamahavana) :[[信義鄉 (臺灣)|信義鄉]][[望美村]] |
|||
==註釋== |
|||
{{noteFoot}}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
{{reflist|refs= |
|||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
<ref name="wang_2007">{{cite paper |title=96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後續計劃成果報告I |publisher=[[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 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 |author1=汪明輝 |url=https://www.cip.gov.tw/data/news/document/201706/1498210229618-1.pdf?s=46BA438B77472E86&c=E134528BBF55251D87F8AE0D20DE98A1&fn=EF40C442D03707626D40B3F1E3327486 |access-date=2022-09-08 |archive-date=2021-11-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118105227/https://www.cip.gov.tw/data/news/document/201706/1498210229618-1.pdf?s=46BA438B77472E86&c=E134528BBF55251D87F8AE0D20DE98A1&fn=EF40C442D03707626D40B3F1E3327486 |dead-url=no }}</ref> |
|||
<ref name="campbell_1903">{{cite book |title=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 |author=甘為霖 |author-link=甘為霖 |translator=李雄揮 |others=校註 翁佳音 |chapter=第二部分·福爾摩沙教會工作摘記·25·尤羅伯致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商館評議員 |edition=修訂新版 |pages=227-259 |date=2017-09 |origyear=尤羅伯原信1636-09-05 1636-04-25記錄; 甘為霖 [https://archive.org/details/cu31924023514403/page/136/mode/2up 英譯本137頁] 1903 |location=台北市 |publisher=前衛 |isbn=978-957-801-817-4}}</ref> |
|||
<ref name="史德培">{{cite journal |script-title=de: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 und die erste Besteigung des Niitakayama (Mount Morrison), Weihnachten 1898 |trans-title=福爾摩沙島內地旅行暨新高山(馬禮遜山)首次攀登(1898年聖誕節)記行 |author=史德培 |author-link=:de:Karl Theodor Stöpel |translator=楊宗惠 |journal=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issue=25 |date=1996-05 |pages=141-176 |origyear=[https://archive.org/details/bub_gb_pB87AQAAIAAJ/page/n37/mode/2up 德文原著1898-12-11記錄頁37] 1905年出版 |url=https://www.geo.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2022/01/255.pdf |access-date=2022-09-12 |archive-date=2023-03-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314035905/https://www.geo.ntnu.edu.tw/wp-content/uploads/2022/01/255.pdf |dead-url=no }}</ref> |
|||
}} |
|||
==外部連結== |
== 外部連結 == |
||
=== 歌謠 === |
|||
*[http://www.abohome.org.tw/modules/tinyd0/index.php?id=105 祖靈之邦-鄒族] |
|||
* [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f57246efe77625f13c6c829e2ee311c 魯夫都社 鄒族歌謠(又名Yiyahaina或Somolosolo)] {{Wayback|url=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2f57246efe77625f13c6c829e2ee311c |date=20220602061836 }},[[呂炳川]]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
|||
*[http://formosan.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
|||
* [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d95754133fea924ce3b42ff373622c3 魯夫都社 鄒族歌謠] {{Wayback|url=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3d95754133fea924ce3b42ff373622c3 |date=20220601213353 }},[[呂炳川]]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
|||
*[http://www.ling.sinica.edu.tw/index-2.html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
|||
* [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7f251f0129613db31aed6ca9d652e61 阿里山鄉達邦村鄒族戰祭迎神曲] {{Wayback|url=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a7f251f0129613db31aed6ca9d652e61 |date=20220602150740 }},[[呂炳川]]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
|||
*[http://www.tsou.tw/ 鄒族原住民文化網] |
|||
* [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82a826eae2b377dae1a403abaac3e35 阿里山鄉達邦村特富野社鄒族戰祭祭歌Tohpunu] {{Wayback|url=https://tmi.openmuseum.tw/muse/digi_object/f82a826eae2b377dae1a403abaac3e35 |date=20220215055000 }},[[呂炳川]]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
|||
{{Taiwanese aborigine}} |
{{Taiwanese aborigine}} |
||
{{臺灣主要族群}} |
|||
[[Category:台灣原住民族群]] |
|||
[[ |
[[Category:鄒族| ]] |
||
[[fr:Tsou]] |
|||
[[ja:ツォウ族]] |
|||
[[mi:Tsou]] |
|||
[[nl:Tsou (volk)]] |
|||
[[zh-min-nan:Tsou-cho̍k]] |
2024年12月11日 (三) 16:05的最新版本
鄒族 Cou | |
---|---|
總人口 | |
6,834人(2024年6月)[1] | |
分佈地區 |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
語言 | |
鄒語、中華民國國語 | |
宗教信仰 | |
基督宗教、鄒族神靈信仰、道教 | |
相关族群 | |
臺灣原住民族 與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語言上有親緣關係 |
鄒族(鄒語:Cou),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稱為曹族[2]:104,為臺灣原住民族南島語族的一個族群。過去鄒族曾被分類為南鄒、北鄒等二亞族,2014年政府承認原屬南鄒的卡那卡那富族與拉阿魯哇族為獨立的二族,故現鄒族只稱原本的北鄒族,又稱阿里山族、阿里山鄒族,荷蘭文獻記載有「Jarissang」、「Arrissangh」等,清國文獻記載有阿里山八社、阿里山總社,又因分布於玉山周邊,日治時學者鳥居龍藏名之為新高族。
族群分類
[编辑]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伊能嘉矩在與粟野傳之烝合撰的《臺灣蕃人事情》中,將臺灣原住民族分為七族與平埔族,並首先以「ツオオ」為鄒族族名[2]:78。四十四年(1911年)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在其出版的《Report on the Control of the Aborigines in Formosa》報告書中,使用「Tsou」作為鄒族的官方族群名稱[2]:79。
昭和十四年(1939年)鹿野忠雄提出將鄒族分為北鄒亞族與南鄒亞族,其中北鄒亞族依當地四個政權,分為魯富都蕃(Luhtu)、達邦蕃(Tapangu)、圖富雅蕃(Tfuya)與伊姆茲蕃(Imucu);南鄒亞族分為四社蕃(Hla'alua)與簡仔霧蕃(Kanakanavu)。[2]:85、87
社會組織
[编辑]鄒族人的觀念裡擁有會所、能夠舉行全部落性祭儀的社群才有資格稱為大社,也才是一個完整的政治實體。其社會組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份:
- 大社(hosa):由幾個氏族聯合組成。旗下包含數個小社(denohiyu)。
- 氏族(aemana):由幾個聯合家族組成。可能有血緣關係,也可能沒有血緣關係,同一氏族之間禁止通婚。
- 聯合家族(ongo-no-emo):由幾個單一姓氏的家族組成,共有耕地、共有河流漁區、共有小米祭祀小屋(又稱粟祭屋)。
鄒族並沒有階級制度,卻有幾個特殊地位的人物:
- 頭目:由其一家族固定承襲。
- 征帥:爭戰、獵首的指揮官,有時可能是頭目。如果戰事頻繁,會有好幾個征帥。
- 勇士:在戰場上有特殊功勳的族人。
鄒族的集會場所稱為「Kuba(庫巴)」,但僅該部落之男性可以進入,非該部落者及女性皆不得進入。
另外,拉阿魯哇族的男子聚會所稱為「Tapuhlaihlia」,卡那卡那富族的男子集會所稱為「Cakʉrʉ」。
歲時祭儀
[编辑]鄒族部落中最重要的祭儀為「播種祭」、「homeyaya (小米收穫祭)」與「mayasvi (瑪雅士比、戰祭)」三大祭儀。鄒族一年一度的mayasvi (瑪雅士比、戰祭),目前分由達邦及特富野分別舉行祭典儀式。
歷史
[编辑]考古發現
[编辑]族群起源
[编辑]目前學界認為和鄒族祖先有直接關係的族群為伊吉亞那(Yingiana)上層文化(主要分布在玉山、阿里山地區)人,該文化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約2600~2000年前)至金屬器時代(約850~250年前),除了其年代可以和鄒族口述歷史以及文獻記載銜接之外,考古學家在伊吉亞那上層文化晚期的遺址中發現疑似屈肢葬的棺材,這和鄒族達邦群(tapangu)的埋葬方式相同、其中部分棺口上面還發現了相當多量的炭屑,代表該族群可能有葬後在墓穴上放火燒的習俗,這也和鄒族的習俗類似(鄒族為了避免人死後仇家來把死者的頭割走,會在墓穴上方放火湮滅埋葬的痕跡),另外,陳有蘭溪、沙里仙溪流域的東埔一鄰文化(約2400~900年前)以及楠梓仙溪,荖濃溪流域的「比鼻烏類型」也有和伊吉亞那上層文化相似的考古發現,都被認為和現代的鄒族有關係[3][4][5]。
此外,在伊吉亞那上層文化中發現許多紅褐色素面粗砂陶,更早的伊吉亞那下層文化(約4000~2500年前)則是發現了更早的細繩紋紅陶碎片,兩種陶器之間有很明顯的演變關係,而細繩紋紅陶的技術又是來自約4700~4500多年前(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出現在台灣南部海岸地區的細繩紋紅陶文化,雖然無法確定各時代文化的族群之間是不是有直接的血緣關係,但部分學者依據這個脈絡認為鄒族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細繩紋紅陶文化往山區擴展的時代[3][6][7]。
神話傳說
[编辑]人類始祖
[编辑]樹生說
[编辑]相傳上古時代,哈莫(Hamo)神降臨至大地。哈莫神用力搖動著楓樹,楓樹的葉子掉落後變成人類,成為鄒族與馬雅族(Maya,居於嘉義平原的原住民)的祖先;後哈莫神又搖動茄苳樹,樹葉落地亦變成人類,成為漢族的祖先(一說葉子為果實)。[8]:29、30
蛇生說
[编辑]古時平地有一青年入山打獵,遇到一頭大鹿,青年放箭射鹿,鹿負傷而逃,後青年尾隨其後,不知不覺天色已晚,青年不小心失足落入山谷,昏迷不醒。翌日清醒後,青年發現身旁有一大蛇正為己療傷,為感念蛇的救命之恩,遂與其結為夫婦。一年後兩者生下許多子女,皆為人形,數年後青年厭倦山中生活,且不願以蛇為妻,故藉口打獵逃回平地。蛇為了報復青年,便將子女吞食,這時其中恰好有男女各一人離母親較遠,得以乘機逃跑,成為鄒族的祖先。[8]:36
大洪水
[编辑]荷治時期
[编辑]荷治時1636年尤羅伯在寫給阿姆斯特丹評議會的書信中,記述了離新港北方兩天路程,有稱為Jarissang[註 1]的村落(記錄在現今雲林、嘉義其他村落之間);[9]:2511647–1656年北部集會區的村落戶口表及包稅統計表中記錄有推定為鄒族的村落。[註 2]
鄭氏擊敗荷蘭佔據台灣之後,南鄒的四社群(今拉阿魯哇族)遷移流竄,逃避鄭氏迫害。而未及逃離台灣的荷蘭人與眷屬,循曾文溪谷向上游逃竄,進入特富野群的 Lalauya(樂野村)部落,成為 yavaiyana、yasiyungu 亞氏族,一部份加入達邦群成為 yasakiei 亞氏族。[10]:127 1898年德國探險家史德培博士前來台灣攀登玉山,抵達林圯埔時記述,阿里山族(鄒族,原德文記為Arisoastemm (Tsowgruppe))頭目看起來不像純馬來人種,像是有荷蘭人的血統。[11](pp. 148-149,附錄175)
統計
[编辑]縣市 | 鄒族人口 | 總人口 | 比率 |
---|---|---|---|
嘉義縣 | 3,542 | 552,749 | 0.64% |
高雄縣 | 775 | 1,262,969 | 0.06% |
嘉義市 | 397 | 266,126 | 0.15% |
南投縣 | 236 | 487,398 | 0.05% |
新北市 | 218 | 3,722,082 | 0.01% |
桃園市 | 179 | 1,808,833 | 0.01% |
臺北市 | 101 | 2,624,257 | 0.00% |
高雄市 | 96 | 1,493,806 | 0.01% |
屏東縣 | 87 | 872,902 | 0.01% |
臺中縣 | 82 | 1,510,480 | 0.01% |
臺南縣 | 74 | 1,120,394 | 0.01% |
花蓮縣 | 66 | 327,064 | 0.02% |
臺中市 | 60 | 989,047 | 0.01% |
彰化縣 | 53 | 1,255,332 | 0.00% |
宜蘭縣 | 39 | 444,950 | 0.01% |
臺東縣 | 30 | 204,919 | 0.01% |
基隆市 | 27 | 387,504 | 0.01% |
新竹縣 | 24 | 451,316 | 0.01% |
臺南市 | 23 | 725,985 | 0.00% |
苗栗縣 | 15 | 534,366 | 0.00% |
雲林縣 | 14 | 705,440 | 0.00% |
新竹市 | 13 | 395,746 | 0.00% |
澎湖縣 | 8 | 83,214 | 0.01% |
金門縣 | 7 | 56,275 | 0.01% |
連江縣 | 3 | 17,775 | 0.02% |
總計 | 6,169 | 22,300,929 | 0.03% |
鄉鎮市區 | 鄒族人口 | 總人口 | 比率 |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3,206 | 5,729 | 55.96% |
高雄市那瑪夏區 | 445 | 2,998 | 14.84% |
聚落
[编辑]註釋
[编辑]- ^ 荷蘭語 J 發音如英文 Yes 的 Y,清初文獻音譯「啞里山」。
- ^ 如 Arrissangh(阿里山)、tivora(特富野,鄒語:Tfuya)、apassouangh(阿拔泉,鄒語:pipiho)、niewangh(應是 yaiyungana 之訛化,為達邦與特富野群分化前並立的氏族)、oudtwangh(可能為 uyongana 之訛音,可能指從達邦社來建立伊母祝imucu 的 uyongana 氏族,後來成為首領,據此為鹿麻產,鄒語:romasana)、kiringangh(奇冷岸,為伊母祝大社,鄒族稱此地為 ponyo),南鄒族則有 kanakanavo(卡那卡那富族)及 tatatarourou(拉阿魯哇族),另有 tackopoelangh(同化於鄒族的布農族蘭社群,布農語:Takipulan,鄒語:Takupuyanʉ)等村落的記錄。[10]:122-126
參考資料
[编辑]- ^ "鄒族"[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2023年7月31日查閱。
- ^ 2.0 2.1 2.2 2.3 潘英. 《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 臺原出版社. 1998. ISBN 9579261857.
- ^ 3.0 3.1 何傳坤,玉山國家公園史前史及民族學研究,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5
- ^ 淺談阿里山史前鄒文化.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 ^ 阿里山山脈與鄒文化.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 ^ 【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鄒族久美部落歷史.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 ^ 論台灣的細繩紋陶文化-兼論台灣史前文化來源問題研究的概念和方法,田野考古,1990
- ^ 8.0 8.1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 《鄒族神話與傳說》.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03. ISBN 9574554570.
- ^ 甘為霖. 第二部分·福爾摩沙教會工作摘記·25·尤羅伯致東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商館評議員. 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 由李雄揮翻译. 校註 翁佳音 修訂新版. 台北市: 前衛. 2017-09: 227–259 [尤羅伯原信1636-09-05 1636-04-25記錄; 甘為霖 英譯本137頁 1903]. ISBN 978-957-801-817-4.
- ^ 10.0 10.1 汪明輝. 96年度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後續計劃成果報告I (PDF).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 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 [2022-09-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1-18).
- ^ 史德培. 由楊宗惠翻译. Eine Reise in das Innere der Insel Formosa und die erste Besteigung des Niitakayama (Mount Morrison), Weihnachten 1898 [福爾摩沙島內地旅行暨新高山(馬禮遜山)首次攀登(1898年聖誕節)記行] (PDF). 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1996-05, (25): 141–176 [德文原著1898-12-11記錄頁37 1905年出版] [2022-09-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14).
- ^ 12.0 12.1 行政院主計處編. 《中華民國8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