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御马监: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Hyanre留言 | 贡献
 
(未显示5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御马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管內府馬政。御馬監既涉及與宮中經濟事務,如皇莊、牧馬草場;又與兵部相關,明代中葉之後“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轧改御马衔以出,如督抚之兼司马中丞,亦僭拟甚矣。”<ref>{{cite book |author1=明·瀋德符 |title=《万历野获编補遺》 |chapter=卷一·內官定制}}</ref>此可見御馬監可以過問軍政
'''御马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管內府馬政。御馬監既涉及與宮中經濟事務,如皇莊、牧馬草場;又與兵部相關,明代中葉之後“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轧改御马衔以出,如督抚之兼司马中丞,亦僭拟甚矣。”<ref>{{cite book |author1=明·瀋德符 |title=《万历野获编補遺》 |chapter=卷一·內官定制}}</ref>此可見,明代宦官出鎮地方、提督軍務,大多改借御馬監官銜外出


==組織==
==組織==
御馬監掌管騰驤四衛營馬匹及象房等事。[[沈德符]]说,[[司礼监]]為十二监中第一署,至於御马监“雖最後設”,但所掌與[[兵部]]相關<ref>《[[萬曆野獲編]]》云:“御馬監雖最後設,然所掌乃御廊、兵符等項,與兵部相關。”</ref>。御马监的草料场有里草场、中府草场和天师庵草场三处,时称“三场”,用於建仓储料。御馬監還會養[[猴子]]<ref>[[李日華]]《紫桃軒又綴》記載:“御馬監小猴拾只,日食白米壹斗,紅棗贰斤八兩。”</ref>,一說養母猴可以辟馬[[瘟疫]]。<ref>《趙忠毅公文集》:“《馬經》言,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西游記]]》之所本。”</ref>明代於南北兩京均設有御馬監,北京御馬監位於[[皇城]]東北[[景山]]東側,今天的[[沙灘北街]]、[[沙灘後街]]、[[北大紅樓]]一帶。[[清代]][[顺治]]时[[十三衙门]]亦有御马监,[[康熙]]廢除。
御馬監掌管騰驤四衛營馬匹及象房等事。[[沈德符]]说,[[司礼监]]為十二监中第一署,至於御马监“雖最後設”,但所掌與[[兵部]]相關<ref>《[[萬曆野獲編]]》云:“御馬監雖最後設,然所掌乃御廊、兵符等項,與兵部相關。”</ref>。御马监的草料场有里草场、中府草场和天师庵草场三处,时称“三场”,用於建仓储料。御馬監還會養[[猴子]]<ref>[[李日華]]《紫桃軒又綴》記載:“御馬監小猴拾只,日食白米壹斗,紅棗贰斤八兩。”</ref>,一說養母猴可以辟馬[[瘟疫]]。<ref>《趙忠毅公文集》:“《馬經》言,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西游記]]》之所本。”</ref>明代於南北兩京均設有御馬監,北京御馬監位於[[皇城]]東北[[景山]]東側,今天的[[沙灘北街]]、[[沙灘後街]]、[[北大紅樓]]一帶。[[清代]][[顺治]]时[[十三衙门]]亦有御马监,[[順治]]十八年(1661年)[[輔政大臣]]主政後廢除,改為阿敦衙門([[上駟院]])


=== 已知御馬監內部組織<ref>{{cite book |author1=明·[[劉若愚]] |title=《酌中志》 |chapter=卷十六·內府衙門職掌}}</ref> ===
=== 已知御馬監內部組織<ref>{{cite book |author1=明·[[劉若愚]] |title=《酌中志》 |chapter=卷十六·內府衙門職掌}}</ref> ===
第19行: 第19行:
==曾任御馬監太監的著名宦官==
==曾任御馬監太監的著名宦官==
[[汪直 (明朝宦官)|汪直]]<ref>[[明]]·[[王世贞]]等,《[[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十二年,命御马监太监汪直,立西厂,领敕制事。”</ref>: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知名[[宦官]],首创[[西廠|西厂]]。
[[汪直 (明朝宦官)|汪直]]<ref>[[明]]·[[王世贞]]等,《[[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十二年,命御马监太监汪直,立西厂,领敕制事。”</ref>: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知名[[宦官]],首创[[西廠|西厂]]。

==明历代御马监太监==
*[[洪武]]:
*[[永乐]]:[[海寿 (明朝宦官)|海寿]]
*[[洪熙]]:[[刘顺 (明朝宦官)|刘顺]]
*[[宣德]]:[[王瑾 (明朝宦官)|王瑾]]
*[[正统 (年号)|正统]]:[[王振]]
*[[景泰]]:
*[[天顺 (明朝)|天顺]]:[[陈瑄 (明朝宦官)|陈瑄]]
*[[成化]]:[[郑同 (明朝宦官)|郑同]]、[[汪直 (明朝宦官)|汪直]]、[[叶达 (明朝宦官)|叶达]]<ref>[[明]]·[[王世贞]]等,《[[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成化三年,御马监太监叶达,奏以长河峒功,蒙赐寳钞币帛,辞之,而升兄锦衣卫千户,官兵部执以无例,不许,诏特升为指挥佥事。”</ref>、[[张本]]、郭镛、[[刘永诚 (明朝宦官)|刘永诚]]、[[黎义 (明朝宦官)|黎义]]
*[[弘治 (明朝)|弘治]]:邓原、[[邓贤 (明朝宦官)|邓贤]]、[[景聪 (明朝宦官)|景聪]]、[[张恕 (明朝宦官)|张恕]]、[[韦经 (明朝宦官)|韦经]]、[[杜甫 (明朝宦官)|杜甫]]
*[[正德 (明朝)|正德]]:[[张通 (明朝宦官)|张通]]、[[苏璋 (明朝宦官)|苏璋]]<ref>《钦差镇守云南御用监太监郭公墓志铭》:“讣闻,上为悼念,遣公门下御马监太监张君通、苏君璋治其丧。”</ref>、[[魏文质 (明朝宦官)|魏文质]]、[[潘忠 (明朝宦官)|潘忠]]、[[宁诚 (明朝宦官)|宁诚]]、[[崔安]]、[[梁裕]]、李文才、杨端、[[王玉 (明朝宦官)|王玉]]、李能、[[姜林 (明朝宦官)|姜林]]、[[武忠 (明朝宦官)|武忠]]、[[陈浩]]
*[[嘉靖]]:徐銮、孙瑛、李政、吕进、[[孙洪 (明朝宦官)|孙洪]]、高忠、孟升、徐銮、席良、[[魏清 (明朝宦官)|魏清]]
*[[隆庆]]:
*[[万历]]:[[何朝虔]]、[[卢永寿]]、[[白忠 (明朝宦官)|白忠]]、商经颖<ref>《丙字库掌库御马监太监商公预建碑记》(万历二十三年)</ref>
*[[泰昌]]:
*[[天启]]:杨松泉<ref>《皇明钦命提督壩大等处马政仓场□察缉捕御马监太监松泉杨公墓志铭》</ref>
*[[崇祯]]:[[武俊]]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第26行: 第44行:
{{二十四衙門}}
{{二十四衙門}}


[[Category:二十四衙门|监]]
[[category:明朝官制]]

2024年12月13日 (五) 07:28的最新版本

御马监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管內府馬政。御馬監既涉及與宮中經濟事務,如皇莊、牧馬草場;又與兵部相關,明代中葉之後“近日内臣用事稍关兵柄者,轧改御马衔以出,如督抚之兼司马中丞,亦僭拟甚矣。”[1]由此可見,明代宦官出鎮地方、提督軍務,大多改借御馬監官銜外出。

組織

[编辑]

御馬監掌管騰驤四衛營馬匹及象房等事。沈德符说,司礼监為十二监中第一署,至於御马监“雖最後設”,但所掌與兵部相關[2]。御马监的草料场有里草场、中府草场和天师庵草场三处,时称“三场”,用於建仓储料。御馬監還會養猴子[3],一說養母猴可以辟馬瘟疫[4]明代於南北兩京均設有御馬監,北京御馬監位於皇城東北景山東側,今天的沙灘北街沙灘後街北大紅樓一帶。清代顺治十三衙门亦有御马监,順治十八年(1661年)輔政大臣主政後廢除,改為阿敦衙門(上駟院)。

已知御馬監內部組織[5]

[编辑]
  • 掌印太監,一員;
  • 僉書,若干;
  • 掌司,若干;
  • 寫字,若干;
  • 拿馬,若干;
  • 四衛、勇士營監督,各一員;
  • 大壩等馬房正副提督,各一員;
  • 裏、中府、天師庵草場掌場,一員;
  • 裏、中府、天師庵草場貼場,一二十員;
  • 裏、中府、天師庵草場僉書,數十員;
  • 象房掌房,若干。

曾任御馬監太監的著名宦官

[编辑]

汪直[6]:是明朝成化年间的知名宦官,首创西厂

明历代御马监太监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瀋德符. 卷一·內官定制. 《万历野获编補遺》. 
  2. ^ 萬曆野獲編》云:“御馬監雖最後設,然所掌乃御廊、兵符等項,與兵部相關。”
  3. ^ 李日華《紫桃軒又綴》記載:“御馬監小猴拾只,日食白米壹斗,紅棗贰斤八兩。”
  4. ^ 《趙忠毅公文集》:“《馬經》言,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馬食之永無疾病矣。《西游記》之所本。”
  5. ^ 明·劉若愚. 卷十六·內府衙門職掌. 《酌中志》. 
  6. ^ ·王世贞等,《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十二年,命御马监太监汪直,立西厂,领敕制事。”
  7. ^ ·王世贞等,《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成化三年,御马监太监叶达,奏以长河峒功,蒙赐寳钞币帛,辞之,而升兄锦衣卫千户,官兵部执以无例,不许,诏特升为指挥佥事。”
  8. ^ 《钦差镇守云南御用监太监郭公墓志铭》:“讣闻,上为悼念,遣公门下御马监太监张君通、苏君璋治其丧。”
  9. ^ 《丙字库掌库御马监太监商公预建碑记》(万历二十三年)
  10. ^ 《皇明钦命提督壩大等处马政仓场□察缉捕御马监太监松泉杨公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