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聂华苓: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top:​ 修飾語句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未显示21个用户的4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Refimprove |time=2015-07-06T04:50:36+00:00 }}
{{Refimprove |time=2015-07-06T04:50:36+00:00 }}
{{Infobox writer
| name = 聶華苓
| image = Hualing Nieh Engle (cropped).jpg
| image_size = 200px
| caption = 攝於2011年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25|2|3}}<ref name=農曆生日>{{cite journal|title=一九六四年初夏及其他——兼賀聶阿姨92誕辰|author=[[季季]]|journal=香港文學|issue=374|date=2016-02|publisher=香港文學出版社|issn=16074793|page=74-78|quote=聶阿姨出生於1925年2月3日(農曆1月11日)|url=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203000769-260115}}</ref>
| birth_place={{ROC-1912|湖北省}}[[江漢道]][[夏口縣]]
| death_date ={{death date and age|2024|10|21|1925|2|3}}
| death_place = {{USA}}[[愛荷華州]][[約翰遜縣 (愛荷華州)|約翰遜縣]][[艾奧瓦城]]<ref>{{Cite web|url=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0514|title=作家聶華苓離世享耆壽99歲 在美創國際寫作計劃獲譽「文壇永遠母親」|website=公視新聞網|date=2024-10-22|accessdate=2024-10-22}}</ref>
| nationality = {{ROC}}<br>{{USA}}<ref>{{cite journal|journal=中國文哲研究通訊|title= 《空間、地域與文化》跨學科座談會|others=蔣宜芳記錄|pages=74|volume=10|issue=4|date=2000-12|url=https://www.litphil.sinica.edu.tw/newsletter/40/65-114.pdf|issn=10177558|publisher=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ref>
| education = [[國立中央大學 (大陸時期)|國立中央大學]]
}}
'''聂华苓'''({{bd|1925年|23日|2024年|10月21日|catIdx=Nie聶}}),美籍华人作家<ref>{{Cite web|url=https://std.stheadline.com/sc/daily/article/2633665/日報-中國-著名華文女作家-聶華苓逝世享年99歲 |title=著名华文女作家 聂华苓逝世享年99岁 |website=[[星島日報]] |date=2024-10-21 |access-date=2024-10-21 |}}</ref>。生於[[漢口市|武漢]],[[湖北省 (中華民國)|湖北]][[應山縣|應山]]人,1949年到[[臺]],同年加入《[[自由中國 (雜誌)|自由中國]]》半月刊工作,擔任編輯停刊。1964年赴[[美國]]定居,任教於[[爱荷华大学]]。因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有“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美譽<ref name=cw01>{{Cite magazine |author=劉光瑩 |url=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540 |title=聶華苓 三生三世 推動世界文壇交流 |date=2012-10-31 |magazine=[[天下雜誌]] |issue=509 |access-date=2017-08-28 |archive-date=2019-06-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29202559/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540 }}</ref>。


== 經歷 ==
[[File:1000524總統接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創辦人聶華苓女士 (5757769796).jpg|thumb]]
1925年2月3日(農曆正月十一日)<ref name=農曆生日 /><ref name=正月>{{cite book|title=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hapter=一種鄉思兩般情——論琦君與聶華苓的懷舊主題散文|author=曾萍萍|isbn=9789860058314|date=2006-07|publisher=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page=172|quote=聶華苓回憶:「春臺小集」這名稱和我與彭歌有點兒關係。我們的生日都在正月}} </ref>出生於湖北武漢,父親聶洗為貴州省平越行政專員,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中共紅軍]]攻入平越時殉難<ref name=萬耀煌>{{cite book|title=萬耀煌先生訪問紀錄|others=沈雲龍訪問;賈廷詩、夏沛然、周道瞻、陳存恭紀錄;郭廷以校閱 |publisher=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date=1993-05|isbn=9789576711138|page=590}}</ref>,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發,聶華苓母親帶全家人到鄉下[[三斗坪]]避難,先後就讀恩施中學與四川長壽國立第十二中學。1944年本保送[[西南聯大]],但聶最後選擇進入位於[[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随后转入外文系,1948年畢業,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創作《變形蟲》。


1949年輾轉經廣州於5月時<ref name=文學風華>{{cite book|title=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著名女作家|chapter=第三章 聶華苓—難忘鹿園情事|pages=27-34|author=應鳳凰|publisher=秀威資訊|date=2007-05-01|isbn=9789866909627}}</ref>{{rp|28}},透過[[李中直]]介紹加入《[[自由中國 (雜誌)|自由中國]]》半月刊擔任編輯委員與文藝欄主編,期間長達十一年之久。與[[雷震 (中国政治人物)|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等人共事,直到1960年《自由中國》停刊。
'''聂华苓'''({{lang-en|Hualing Nieh Engle}},{{bd|1925年|111日|catIdx=Nie聶}}),女性华人作家。生於[[武漢]],[[湖北]][[山]]人,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灣,同年加入《[[自由中國 (雜誌)|自由中國]]》半月刊工作,擔任編輯,直到1960年停刊。1964年赴[[美國]]定居,任教於[[爱荷华大学]]。因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有“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美譽<ref name=cw01>{{Cite magazine |author=劉光瑩 |url=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4540 |title=聶華苓 三生三世 推動世界文壇交流 |date=2012-10-31 |magazine=[[天下雜誌]] |issue=509}}</ref>。


《自由中國》停刊後,聶華苓應[[臺靜農]]邀請赴[[國立台灣大學]]任教,隨後又應[[徐復觀]]之邀請在[[東海大學 (台灣)|東海大學]]兼課任教,與作家[[余光中]]共事。1963年於美國駐華領事館的酒會上,結識應[[洛克菲勒基金會]]之邀訪的美國詩人{{link-en|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安格爾邀請其赴美訪問。
== 經歷 ==
1925年出生於[[武漢市]],父親聶洗為貴州省平越行政專員,1934年為中共紅軍所殺害,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發,聶華苓母親帶全家人到鄉下[[三斗坪]]避難,先後就讀恩施中學與四川長壽國立第十二中學。1944年本保送[[西南聯大]],但聶最後選擇進入位於[[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随后转入外文系,1948年畢業,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創作《變形蟲》。


1964年聶華苓赴美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1971年與安格爾結婚。1974年曾返台會見出獄的雷震,1978年首度以探親名義返回中國大陸,於南京等地進行專題演講。1982年曾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評審委員,之後仍繼續寫作不輟。2009年獲頒花蹤文學獎,世界華文文學大獎。
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灣,透過[[李中直]]介紹加入《[[自由中國 (雜誌)|自由中國]]》半月刊擔任編輯委員與文藝欄主編,期間長達十一年之久。與[[雷震 (中)|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等人共事,直到1960年《自由中國》停刊。


2024年10月21日[[北美中部时区|當地時間]]凌晨兩點半,聶華苓於美國[[艾奧瓦城]]家中過世,享耆壽99歲<ref>{{Cite web|url=https://www.facebook.com/wenhsunMAG/posts/pfbid027xS1CLFR6KdENhnfLdgQ8vR9nDmKbj5VDFVMajmdPWQngFAzTCg5VcijW1uRgRaPl|title=送別文壇永遠的母親—聶華苓(1925-2024)|website=《文訊》facebook專頁|date=2024-10-21}}:即將滿百歲的資深作家聶華苓,臺北時間今天(10月21日)下午三點半在愛荷華家中過世,消息是由次女王曉藍告知。</ref>,翌日[[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化部]]部長[[李遠 (作家)|李遠]]致悼詞表達哀思與敬意<ref>{{Cite news|url=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6005|title=作家聶華苓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思與敬意|language=zh-tw|publisher=中華民國文化部|date=2024-10-22}}</ref>。
《自由中國》停刊後,聶華苓應[[臺靜農]]邀請赴[[國立台灣大學]]任教,隨後又應[[徐復觀]]之邀請在[[東海大學 (台灣)|東海大學]]兼課任教,與作家[[余光中]]共事。1963年於美國駐華領事館的酒會上,結識應[[洛克菲勒基金會]]之邀訪的美國詩人{{link-en|保罗·安格尔|Paul Engle}},安格爾邀請其赴美訪問。1964年聶華苓赴美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1971年與安格爾結婚。1974年曾返台會見出獄的雷震,1978年首度以探親名義返回中國大陸,於南京等地進行專題演講。1982年曾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評審委員,之後仍繼續寫作不輟。2009年獲頒花蹤文學獎,世界華文文學大獎


==国际作家写作==
==国际写作计划==
聂华苓和安格尔於1967年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写作室”并任“国际作家写作室主任。在[[美国国务院]]的帮助下,“国际作家写作”发展成为具有崇高国际声誉的庞大的文化机构,已经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区包括[[台灣]]、[[日本]]、[[法国]]、[[东德]]、[[西德]]、[[菲律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土耳其]]、[[香港]]、[[阿根廷]]、[[巴拿马]]、[[柬埔寨]]、[[韩国]]、[[新加坡]]、[[利比亚]]、[[乌干达]]等七十来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诗人和作家,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与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who|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聂华苓和安格尔於1967年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国际作家写作室)并担任主任。在[[美国国务院]]的帮助下,“国际写作计划”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及规模的文化机构,已经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区包括[[台灣]]、[[日本]]、[[法国]]、[[东德]]、[[西德]]、[[菲律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土耳其]]、[[香港]]、[[阿根廷]]、[[巴拿马]]、[[柬埔寨]]、[[韩国]]、[[新加坡]]、[[利比亚]]、[[乌干达]]等七十来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诗人和作家,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与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who|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家庭==
==家庭==
* 父親聶洗,字怒夫,1936年1月在貴州省平越行政專員任內,率民團抵抗中共紅軍攻城殉職<ref name=萬耀煌 />,登上同月26日《武漢日報》頭條<ref name=三輩子>{{cite book|title=三輩子|edition=二版|author=聶華苓|publisher=聯經出版|isbn=9789570850031}}</ref>{{rp|序}},聶華苓曾向[[王惕吾]]稱是毛澤東處決他的<ref name=聯合報習賢德>{{cite book|title=《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承(1963-2005)|volume=下冊|chapter=第五章:報系變革壓力與家族接班調適難題/第二節:「黑白集」文字失實引發國際抗議風波|pages=456-470|author=習賢德|publisher=秀威資訊|date=2006-03-05|isbn=9789867080110}}</ref>{{rp|459}}。

* 弟聶華懋,又名漢仲,根據[[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印行的空軍殉職官兵資料,為[[空軍軍官學校]]25期驅逐組畢業,1951年3月8日在嘉義空軍基地駕駛P-51型戰機執行低空投彈訓練時與C-46型運輸機相撞殉職,官階中尉三級,墓址於現新北市新店區碧潭空軍烈士公墓。<ref name=聯合報習賢德/>{{rp|459}}<ref name=三輩子 />{{rp|序}}

聶華苓的大女兒王曉薇是在美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博士,大女婿為[[德國]][[外交官]][[陸柏赫]]<ref name="古華">{{zh-hans}}{{Cite book |title=我的聯邦德國之行 |author=古華 |publisher=[[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date=1987 |isbn=7505901788 |page=頁1-2}}</ref>、曾任[[德國在台協會]]創立後第一任處長,二女兒王曉藍則是職業舞者。
聶華苓的大女兒王曉薇是在美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博士,大女婿為[[德國]][[外交官]][[陸柏赫]]<ref name="古華">{{zh-hans}}{{Cite book |title=我的聯邦德國之行 |author=古華 |publisher=[[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date=1987 |isbn=7505901788 |page=頁1-2}}</ref>、曾任[[德國在台協會]]創立後第一任處長,二女兒王曉藍則是職業舞者。


第58行: 第75行: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http://tlm50.twl.ncku.edu.tw/wwnhl2.html 聶華苓生平年表]
*[http://tlm50.twl.ncku.edu.tw/wwnhl2.html 聶華苓生平年表] {{Wayback|url=http://tlm50.twl.ncku.edu.tw/wwnhl2.html |date=20160304125425 }}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normdaten}}
{{normdaten}}
{{DEFAULTSORT:Nie聶}}
{{DEFAULTSORT:Nie聶}}

[[Category:美國小說家]]
[[Category:女性小說家]]
[[Category:臺灣女性小說家]]
[[Category:美家]]
[[Category:美家]]
[[Category:美國女性家]]
[[Category:美國女性小說家]]
[[Category:中華民國女性作家]]
[[Category:國立中央大學大陸時期校友|文]]
[[Category:國立中央大學大陸時期校友|文]]
[[Category:南京大學校友]]
[[Category:南京大學校友]]
第74行: 第90行:
[[Category:歸化美國公民的中華民國人]]
[[Category:歸化美國公民的中華民國人]]
[[Category:台灣戰後湖北移民]]
[[Category:台灣戰後湖北移民]]
[[Category:隨州人]]
[[Category:廣水人]]
[[Category:武人]]
[[Category:武人]]
[[Category:聶姓|Hua]]
[[Category:聶姓|Hua]]
[[Category:獲頒授景星章者]]
[[Category:二等景星获得者]]
[[Category: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博士]]
[[Category: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博士]]
[[Category:湖北作家]]
[[Category:中華民國出生者 (1949年前)]]
[[Category:在美國身亡者]]
[[Category:女性翻譯家]]
[[Category:湖北裔美國人]]
[[Category:华裔美国作家]]
[[Category:20世纪女性作家]]
[[Category:21世纪女性作家]]
[[Category:20世紀臺灣小說家]]
[[Category:20世紀美國小說家]]
[[Category:21世紀臺灣小說家]]
[[Category:21世紀美國小說家]]
[[Category:20世纪翻译家]]
[[Category:21世纪翻译家]]
[[Category:英文—中文翻译家]]

2024年12月14日 (六) 15:17的最新版本

聶華苓
攝於2011年
出生(1925-02-03)1925年2月3日[1]
 中華民國湖北省江漢道夏口縣
逝世2024年10月21日(2024歲—10—21)(99歲)
 美国愛荷華州約翰遜縣艾奧瓦城[2]
國籍 中華民國
 美国[3]
教育程度國立中央大學

聂华苓(1925年2月3日—2024年10月21日),美籍华人女作家[4]。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1949年到臺灣,同年加入《自由中國》半月刊工作,擔任編輯至停刊。1964年赴美國定居,任教於爱荷华大学。因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有“世界文学组织之母”美譽[5]

經歷

[编辑]

1925年2月3日(農曆正月十一日)[1][6]出生於湖北武漢,父親聶洗為貴州省平越行政專員,1936年中共紅軍攻入平越時殉難[7],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發,聶華苓母親帶全家人到鄉下三斗坪避難,先後就讀恩施中學與四川長壽國立第十二中學。1944年本保送西南聯大,但聶最後選擇進入位於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随后转入外文系,1948年畢業,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創作《變形蟲》。

1949年輾轉經廣州於5月時到臺灣[8]:28,透過李中直介紹加入《自由中國》半月刊擔任編輯委員與文藝欄主編,期間長達十一年之久。與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等人共事,直到1960年《自由中國》停刊。

《自由中國》停刊後,聶華苓應臺靜農邀請赴國立台灣大學任教,隨後又應徐復觀之邀請在東海大學兼課任教,與作家余光中共事。1963年於美國駐華領事館的酒會上,結識應洛克菲勒基金會之邀訪台的美國詩人保罗·安格尔英语Paul Engle,安格爾邀請其赴美訪問。

1964年聶華苓赴美定居,任教于爱荷华大学,1971年與安格爾結婚。1974年曾返台會見出獄的雷震,1978年首度以探親名義返回中國大陸,於南京等地進行專題演講。1982年曾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評審委員,之後仍繼續寫作不輟。2009年獲頒花蹤文學獎,世界華文文學大獎。

2024年10月21日當地時間凌晨兩點半,聶華苓於美國艾奧瓦城家中過世,享耆壽99歲[9],翌日文化部部長李遠致悼詞表達哀思與敬意[10]

国际写作计划

[编辑]

聂华苓和安格尔於1967年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国际作家写作室)并担任主任。在美国国务院的帮助下,“国际写作计划”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及规模的文化机构,已经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区包括台灣日本法国东德西德菲律宾中国大陆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土耳其香港阿根廷巴拿马柬埔寨韩国新加坡利比亚乌干达等七十来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诗人和作家,为世界和平、文化交流与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谁?]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家庭

[编辑]
  • 父親聶洗,字怒夫,1936年1月在貴州省平越行政專員任內,率民團抵抗中共紅軍攻城殉職[7],登上同月26日《武漢日報》頭條[11]:序,聶華苓曾向王惕吾稱是毛澤東處決他的[12]:459
  • 弟聶華懋,又名漢仲,根據國防部空軍司令部印行的空軍殉職官兵資料,為空軍軍官學校25期驅逐組畢業,1951年3月8日在嘉義空軍基地駕駛P-51型戰機執行低空投彈訓練時與C-46型運輸機相撞殉職,官階中尉三級,墓址於現新北市新店區碧潭空軍烈士公墓。[12]:459[11]:序

聶華苓的大女兒王曉薇是在美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博士,大女婿為德國外交官陸柏赫[13]、曾任德國在台協會創立後第一任處長,二女兒王曉藍則是職業舞者。

著作

[编辑]
  • 《變形蟲》(散文 1948年 南京 雜誌)
  • 葛藤》(長篇小說 1953年 台北 自由中國雜誌社)
  • 翡翠貓》(短篇小說 1959年 台北 明華書局)
  • 夢谷集》(散文集 1965年 香港 正文出版社)
  • 《一朵小白花》(短篇小說集 1968年 台北 文星書店
  •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Shen Tsung-wen》(《沈從文評傳》 1972年 紐約 Twane Publishers出版)
  • 桑青与桃红》(長篇小說 1976年 香港 友聯出版社)
  • 《台灣軼事》(短篇小說集 1980年 北京 北京出版社
  • 《三十年後》(散文集 1980年 湖北 湖北人民出版社
  • 《王大年的幾件喜事》(短篇小說集 1980年 香港 海洋文藝出版社)
  • 《愛荷華札記》(散文集 1983年 香港三聯書店
  • 《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散文集 1983年 香港三聯書店)
  • 千山外,水长流》(長篇小說 1984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三十年後夢遊故園》(1988年 漢藝色研)
  • 《人,在廿世紀》(1990年 八方文化
  • 失去的金铃子
  • 《鹿園情事》(1994年 台北 時報文化
  • 三生三世》(自传体小说集 2004年 台北 皇冠文化
  • 三輩子》(自傳 2011年 台北 聯經出版

譯作

[编辑]

獲獎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1.0 1.1 季季. 一九六四年初夏及其他——兼賀聶阿姨92誕辰.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出版社). 2016-02, (374): 74-78. ISSN 1607-4793. 聶阿姨出生於1925年2月3日(農曆1月11日) 
  2. ^ 作家聶華苓離世享耆壽99歲 在美創國際寫作計劃獲譽「文壇永遠母親」. 公視新聞網. 2024-10-22 [2024-10-22]. 
  3. ^ . 蔣宜芳記錄. 《空間、地域與文化》跨學科座談會 (PDF).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0-12, 10 (4): 74. ISSN 1017-7558. 
  4. ^ 著名华文女作家 聂华苓逝世享年99岁. 星島日報. 2024-10-21 [2024-10-21]. 
  5. ^ 劉光瑩. 聶華苓 三生三世 推動世界文壇交流. 天下雜誌. No. 509. 2012-10-31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6. ^ 曾萍萍. 一種鄉思兩般情——論琦君與聶華苓的懷舊主題散文. 永恆的溫柔:琦君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琦君研究中心. 2006-07: 172. ISBN 9789860058314. 聶華苓回憶:「春臺小集」這名稱和我與彭歌有點兒關係。我們的生日都在正月 
  7. ^ 7.0 7.1 萬耀煌先生訪問紀錄. 沈雲龍訪問;賈廷詩、夏沛然、周道瞻、陳存恭紀錄;郭廷以校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3-05: 590. ISBN 9789576711138. 
  8. ^ 應鳳凰. 第三章 聶華苓—難忘鹿園情事. 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著名女作家. 秀威資訊. 2007-05-01: 27–34. ISBN 9789866909627. 
  9. ^ 送別文壇永遠的母親—聶華苓(1925-2024). 《文訊》facebook專頁. 2024-10-21. :即將滿百歲的資深作家聶華苓,臺北時間今天(10月21日)下午三點半在愛荷華家中過世,消息是由次女王曉藍告知。
  10. ^ 作家聶華苓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思與敬意. 中華民國文化部. 2024-10-22 (中文(臺灣)). 
  11. ^ 11.0 11.1 聶華苓. 三輩子 二版. 聯經出版. ISBN 9789570850031. 
  12. ^ 12.0 12.1 習賢德. 第五章:報系變革壓力與家族接班調適難題/第二節:「黑白集」文字失實引發國際抗議風波. 《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傳承(1963-2005) 下冊. 秀威資訊. 2006-03-05: 456–470. ISBN 9789867080110. 
  13. ^ (简体中文)古華. 我的聯邦德國之行.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1987: 頁1-2. ISBN 7505901788.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