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31年: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逝世:​ 增加或調整參考來源
Cewbot留言 | 贡献
 
(未显示25个用户的48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yearTOC|1931|'''[[民國紀元|民國]]二十年''';日本'''[[昭和]]六年''';越南'''[[保大 (阮朝)|保大]]六年'''}}
{{yearTOC|1931|'''[[民國紀元|民國]]二十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元年''';日本'''[[昭和]]六年''';越南'''[[保大 (阮朝)|保大]]六年'''}}
{{C20YearInTopic|1931年}}


== 大事记 ==
==大事记==
* 全球爆發經濟大蕭條

===[[1月]]===
* [[1月1日]]——[[中华民国]]实现[[关税]]自主,并裁撤[[厘金]];[[國共戰爭]]-[[東韶戰鬥]]展開。
* [[1月1日]]——[[中华民国]]实现[[关税]]自主,并裁撤[[厘金]];[[國共戰爭]]-[[東韶戰鬥]]展開。
* [[1月3日]]——紅一方面軍在[[東韶戰鬥|東韶]]從西、南、北向[[譚道源]]師發起猛攻,至下午,紅軍突破譚師陣線,形成合圍之勢,譚率殘部突圍東逃,是役譚師被殲大半,團長黃敬、團附譚濟康被擊斃,棄步槍千餘支,機槍40餘挺,至此對江西紅軍發動之第一次「圍剿」結束<ref name="民"/>{{rp|3758}}。國共戰爭-東韶戰鬥結束。
* [[1月3日]]——國共戰爭-東韶戰鬥結束。
* [[1月17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中五位作家柔石、李求實、殷夫、胡也頻、馮鏗於中國國民黨的大搜捕中在上海被捕。
* [[1月17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中五位作家[[柔石]][[李偉森|李求實]][[殷夫]][[胡也頻]][[馮鏗]][[中國國民黨]]的大搜捕中在[[上海]]被捕。

* [[2月13日]]——抚顺三千矿工死于事故
===[[2月]]===
* [[4月9日]]——[[纽约市|紐約]][[帝国大厦|帝國大廈]]落成。
* [[2月13日]]——抚顺三千矿工死于事故

===[[3月]]===
*[[3月27日]]——中國[[南昌]]行營下達向[[江西]]紅軍進行第二次「圍剿」總攻擊令,限各部4月1日開始攻擊前進,各路軍均已調集完畢<ref name="民"/>{{rp|3804}}。

===[[4月]]===
* [[4月1日]]——[[何應欽]]奉[[蔣介石]]命率部隊20餘萬人,對江西[[中央蘇區]]紅軍第二次「圍剿」,採用「穩札穩打,步步為營」之作戰方針,兵分四路進迫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少共鄂豫皖中央分書記[[陳昌浩]],由上海啟程赴鄂豫皖蘇區,4月14日到達黃安七里坪,旋即布置[[紅四方面軍]]以一部兵力肅清蘇區顧敬之團匪,打通商城至光山之聯繫,主力準備截斷國軍長江防線,配合中央紅軍第二次反「圍剿」<ref name="民"/>{{rp|3807}}。
* [[4月9日]]——[[纽约市|紐約]][[帝國大廈]]落成。
* [[4月1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建立。
* [[4月1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建立。

===[[5月]]===
* [[5月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臨時全體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及《首都建設案》,張學良列席並在會上發言,表示對北方治安負完全責任;汪精衛通電中國國民黨海內外各黨部,略謂蔣介石禍黨禍國,「暴橫日甚,言之痛心」,現廣東方面奮起討蔣,「事變至此,宜即依據總章,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解決一切」;蔣介石在國民政府紀念周報告,略謂[[古應芬]]等通電,似以監委資格彈劾本人,而手續不合,似別有作用,本人對此電決不計較,如有武人弄兵,相信中央可不用一兵,在最短期內平亂,不虞動搖時局;[[中華民國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奉國民政府令於是日起發行「海關金單位兌換券」(簡稱「關金券」),專供繳納關稅之用<ref name="民"/>{{rp|3825-3826}}。
* [[55日]]——國民會議南京開幕<ref name=""/>{{rp|3830}}。
* [[5月6日]]——出席國民會議之全體代表由蔣介石帶領冒大雨前往中山陵謁陵,並在陵前宣誓,誓畢,一一在誓詞上簽名蓋章;國民會議預備會議選定張繼、戴季陶、吳鐵城、周作民、林植夫、陳立夫、劉純一(女)及中國國民黨中央推派之于右任、國民政府推派之張學良共9人組成大會主席團<ref name="民"/>{{rp|3830}}。
* [[5月8日]]——國民會議舉行第一次大會,于右任主席,討論《[[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蔣介石講演「約法」意義,戴季陶報告「約法」起草經過<ref name="民"/>{{rp|3831}}。
* [[5月28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展開。
* [[5月28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展開。
* [[5月29日]]——蔣介石發動之對江西中央蘇區之第二次大「圍剿」被紅軍打破,15天內,紅軍由西向東橫掃700里,共殲敵3萬餘人<ref name="民"/>{{rp|3845}}。

===[[6月]]===
* [[6月7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結束。
* [[6月7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結束。
* [[6月13日]]——日本政府經天皇批准正式公布內田康哉為[[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總裁,江口定條為副總裁<ref name=民 >{{cite book |editors=[[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title=《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中華書局]] |year=2011 |isbn=9787101079982 }}</ref>{{rp|3859}}。
* [[6月13日]]——日本政府經天皇批准正式公布[[內田康哉]]為[[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總裁,{{Tsl|ja|江口定条|江口定條}}為副總裁<ref name="">{{cite book |editors=[[李新 (1918年)|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title=《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location=北京 |publisher=[[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中華書局]] |year=2011 |isbn=9787101079982 }}</ref>{{rp|3859}}。
* [[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3天后枪决,陈绍禹([[王明]])继任。
* [[6月26日]]——[[中国东北]]興安屯墾軍第三團[[關玉衡]]部第三連連長寧文龍在該部防區將進行間諜活動之日本現役軍官中村震太郎大尉及隨從三人在四方台附近拘獲,經搜查審訊,[[中村事件|中村等間諜罪證確鑿]],6月26日夜關玉衡下令將中村等4人處死,為保密計,並焚屍滅迹,所有證物均送往北平呈報[[張學良]]<ref name=""/>{{rp|3867}}。

===[[7月]]===
* [[7月1日]]——蔣介石在南昌行營發出[[第三次江西剿共战争|第三次「圍剿」江西蘇區紅軍]]之命令,蔣自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線總司令,聘用英、日、德軍事顧問,調集30萬國軍採取「長驅直入」之戰略,即日開始行動,何應欽之左翼集團軍趙觀濤部、陳誠部及衛立煌部向南城以北地區攻擊前進,陳銘樞之右翼集團軍上官雲相部由永豐向沙溪前進,孫連仲部由招携向寧都、黃石之線推進:上海地產經理處開業<ref name="民"/>{{rp|3871-3872}}。
* [[7月2日]]——晨,[[万宝山事件|萬寶山]]受害農民400餘人前往馬家口哨口繼續平溝<ref name=""/>{{rp|3872}}。
* [[7月3日]]——日人在[[朝鲜总督府|朝鲜]]煽動排华暴動<ref name="民"/>{{rp|3873}}。
* [[7月6日]]——張學良電東北政務委員會稱:「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我要求割地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避免衝突,以公理為周旋。」<ref name="民"/>{{rp|3875}}
* [[7月12日]]——蔣介石密電張學良,對日軍在東北之挑釁,須極力忍耐,勿生事端,「此非對日作戰之時」<ref name="民"/>{{rp|3878}}。

===[[8月]]===
* [[8月2日]]——日本政府將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充調充軍事參議官,以[[第10師團]]長[[本莊繁]]中將繼任關東軍司令官<ref name=""/>{{rp|3894}}。
* [[8月4日]]——蔣介石在南昌電中國國民黨中央,堅持「安內可以攘外」,中央對當前國民排日運動「應取慎重態度,免為日方借口」<ref name="民"/>{{rp|3895}}。
* [[8月8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展開。
* [[8月8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展開。
* [[8月20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結束。
* [[8月20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結束。

* [[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3天后枪决,陈绍禹([[王明]])继任。
===[[9月]]===
* [[6月26日]]——[[中国东北]]興安屯墾軍第三團關玉衡部第三連連長寧文龍在該部防區將進行間諜活動之日本現役軍官中村震太郎大尉及隨從三人在四方台附近拘獲,經搜查審訊,[[中村事件|中村等間諜罪證確鑿]],6月26日夜關玉衡下令將中村等4人處死,為保密計,並焚屍滅迹,所有證物均送往北平呈報張學良<ref name=民 />{{rp|3867}}。
* [[王明|陈绍禹]]赴[[苏联]]任[[中国共产党]]驻[[第三国际]]代表团长,[[博古|秦邦宪]]接替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 [[7月1日]]——蒋介石发动[[第三次江西剿共战争|第三次军事围剿]]。
* [[9月6日]]——張學良電令駐瀋陽北大營旅長王以哲稱:「中日關係現甚嚴重,我軍與日軍相處須格外謹慎。無論受如何挑釁,俱應忍耐,不准衝突,以免事端。」,同日張學良電臧式毅、榮臻稱:「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萬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ref name="民"/>{{rp|3915}}
* [[7月2日]]——晨,[[万宝山事件|萬寶山]]受害農民400餘人前往馬家口哨口繼續平溝<ref name=民 />{{rp|3872}}。
* [[73日]]——日人[[朝鲜总督府|朝鲜]]煽動排华暴動<ref name=民 />{{rp|3873}}。
* [[8月2日]]——日本政府將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充調充軍事參議官,以[[第10師團]]長[[本莊繁]]中將繼任關東軍司令官<ref name=民 />{{rp|3894}}。
* [[9月]]——[[王明|陈绍禹]]赴[[苏联]]任[[中国共产党|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长,[[博古|秦邦宪]]接替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 [[9月15日]]——國共戰爭-[[方石嶺戰鬥]]。
* [[9月15日]]——國共戰爭-[[方石嶺戰鬥]]。
* [[9月18日]]——发生[[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进攻[[奉天省]][[沈阳]]北大营,并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全境
* [[9月18日]]——日本關東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ref name="民"/>{{rp|3921}}
* [[9月19日]]——零時20分,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令遼師攻瀋陽近郊,獨立守備隊攻遼寧,騎兵旅攻長春,獨立旅攻鳳凰城和鞍山,炮兵團從旅順向瀋陽進發;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臨時會議決議,急電蔣介石回南京主持一切<ref name="民"/>{{rp|3922}}。
* [[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於[[江西省]][[瑞金]]。
* [[9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續開臨時會議,討論日軍侵占瀋陽事件,決議三項:一、電粵方對外交表示態度,二、定本月23日全國下半旗並停止娛樂一天,表示瀋陽被陷哀悼,三、推定戴季陶、邵元沖、陳布雷、王正廷、陳立夫起草告全國國民書及告各國國民書<ref name="民"/>{{rp|3924}}。
* [[12月5日]]——[[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 (莫斯科)|莫斯科基督救世主人主教座堂]]被爆破拆卸。
* [[9月21日]]——蔣介石自江西回南京,在陵園官邸召集在南京中央委員討論時局及應付日本侵略辦法,議定:一、外交方面:加設特種外交委員會,為對日決策研議機關;二、軍事方面:抽調部隊,北上助防,並將攻粵部隊及「剿共」計劃,悉予停緩;三、政治方面:推出蔡元培、張繼、陳銘樞專程赴粵,磋商統一團結禦侮辦法;四、民眾方面:由國民政府及中央黨部分別發布告全國軍民書及黨員書,要求國人鎮靜忍耐,努力團結,准備自衛,並信賴[[國際聯盟]]公理處斷<ref name="民"/>{{rp|3926}}。
* [[9月22日]]——蔣介石電告張學良,若日方脅迫以簽字承認「[[二十一條]]」為退兵條件,望設法嚴拒,此案已在南京歸為國際交涉;陸海空軍副司令行營委[[孫殿英]]為第四十一軍軍長<ref name="民"/>{{rp|3929}}。


===[[10月]]===
全球爆發經濟大蕭條
* [[10月17日]]——美國黑幫[[艾爾·卡彭]]因逃稅在芝加哥被判處 11 年監禁。
* [[10月27日]]——[[英國大選|1931年英國大選]]結果,[[國民政府]]獲勝,[[工黨]]失敗,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選舉滑坡。

===[[11月]]===
* [[11月4日]]——[[江橋抗戰]]開始<ref name="民"/>{{rp|3973}}。
* [[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瑞金]]成立
* [[1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在瑞金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ref name="民"/>{{rp|3997}}。
* [[11月29日]]——蔣介石致電汪精衛,請促粵方早息糾紛,從速入京,俾中央全會得以定期舉行,「中正以一人之身,急圖北上,立待全會開成,俾奉命遄征,得有遵循」;蔣介石下令將第三黨領袖鄧演達秘密殺害於南京麒麟門外沙子崗<ref name="民"/>{{rp|4000}}。

===[[12月]]===
* [[12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發出第一號布告,內稱,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蘇區召開,會議通過政綱、憲法、土地法、勞動法、紅軍問題、經濟問題等重要法令,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選出毛澤東、項英、張國燾、周恩來等63人為中央執行委員,組織中央執行委員會,為全國代表大會之後之最高政權機關<ref name="民"/>{{rp|4001}}。
* [[12月5日]]——[[基督救世主主教座堂 (莫斯科)|莫斯科基督救世主人主教座堂]]被爆破拆卸。
* [[12月15日]]——蔣介石通電下野,略謂因粵方「胡漢民等同志微(5)日通電,且有中正必須下野,解除兵柄,始赴京出席等語。是必欲中正解職於先,和平統一方得實現」,「權衡輕重,不容稍緩須臾,再四思維,惟有懇請中央准予辭去國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臨時常務會議決議:准蔣介石辭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職務,推選林森代理國民政府主席,陳銘樞代理行政院院長;張學良電蔣介石,請辭陸海空軍副司令職,同日國民政府准張學良辭職,改任北平綏靖公署主任<ref name="民"/>{{rp|4015-4016}}。


== 出生 ==
== 出生 ==
* [[1月2日]]——[[海部俊樹]],[[日本]][[日本總理|總理]]
* [[1月2日]]——[[海部俊樹]],[[日本]][[內閣總理大臣]]([[2022年]]逝世)
* [[1月5日]]——[[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捷克]][[鋼琴家]]
* [[1月5日]]——[[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捷克]][[鋼琴家]]
* [[1月10日]]——[[聂阿兹]],[[马来西亚]][[吉兰丹州]]第12任{{le|吉兰丹州务大臣|List of Menteris Besar of Kelantan|州务大臣}}([[2015年]]逝世)
* [[1月10日]]——[[聂阿兹]],[[马来西亚]][[吉兰丹州]]第12任[[吉兰丹州务大臣|州务大臣]]([[2015年]]逝世)
* [[1月12日]]——[[姚文元]],中國政治人物,「[[四人幫]]」之一。([[2005年]]逝世)
* [[1月12日]]——[[姚文元]],中國政治人物,「[[四人幫]]」之一。([[2005年]]逝世)
* [[1月16日]]——[[約翰內斯·勞]],第8任[[德國聯邦總統]]([[2006年]]逝世)
* [[1月16日]]——[[約翰內斯·勞]],第8任[[德國聯邦總統]]([[2006年]]逝世)
* 1月16日——[[祈理士]],[[香港]][[香港律政司司長|律政司]]
* 1月16日——[[祈理士]],[[香港]][[香港律政司司長|律政司]]
* [[1月18日]]——[[全斗煥]],[[韓國]]總統
* 1月18日——[[全斗煥]],[[韓國]]第11、12任[[韩国总统|总统]]([[2021年]]逝世)
* [[1月22日]]——[[聖嚴法師]],中華民國[[法鼓山]]創辦人,宗教家([[2009年]]逝世)
* [[1月22日]]——[[聖嚴法師]],中華民國[[法鼓山]]創辦人,宗教家([[2009年]]逝世)
* [[1月19日]]——[[明石康]],[[联合国]]副秘书
* [[1月19日]]——[[明石康]],日本外交官,[[联合国]]副秘书
* [[2月1日]]——[[鲍里斯·叶利钦|鮑裡斯·葉爾欽]],[[俄罗斯|俄羅斯]]首任民選[[總統]]([[2007年]]逝世)
* [[2月1日]]——[[鲍里斯·叶利钦|鮑裡斯·葉爾欽]],[[俄羅斯聯邦]]首任[[俄羅斯總統|總統]]([[2007年]]逝世)
* [[2月4日]]——[[伊莎貝爾·裴隆]],[[阿根廷]]總統,[[胡安·裴隆]]之妻。
* [[2月4日]]——[[伊莎貝爾·裴隆]],[[阿根廷]]總統,[[胡安·裴隆]]之妻。
* [[2月28日]]——[[司徒華]],曾任香港立法會議會,創辦民主黨及支聯會。(2011年逝世)
* [[2月25日]]——[[顧嘉煇]],[[香港]]資深作曲家([[2023]]逝世)
* [[2月28日]]——[[司徒華]],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創辦民主黨及支聯會。([[2011年]]逝世)
*[[3月2日]]——[[戈巴契夫]],[[蘇聯]]末代領導人、前[[蘇聯共產黨]]總書記([[2022年]]逝世)
* [[3月6日]]——[[哈爾·尼達姆]],美國男演員([[2013年]]逝世)
* [[3月6日]]——[[哈爾·尼達姆]],美國男演員([[2013年]]逝世)
* [[4月15日]]——[[張光直]],[[人类学家|人類學家]]([[2001年]]逝世)
* [[4月15日]]——[[張光直]],[[人类学家|人類學家]]([[2001年]]逝世)
* [[6月3日]]——[[劳尔·卡斯特罗]],前[[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 [[7月10日]]——[[張忠謀]],[[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創辦人
* [[7月10日]]——[[張忠謀]],[[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創辦人
* 7月10日——[[艾麗斯·孟洛]],加拿大女作家
* 7月10日——[[艾麗斯·孟洛]],加拿大女作家
* [[7月27日]]——[[乔森潘]],[[赤柬]]領,因[[危害人類罪]]被判終身監禁。
* [[7月27日]]——[[乔森潘]],[[紅色高棉]]導人,因[[危害人類罪]]被判終身監禁。
* [[8月1日]]——[[許水德]],臺灣政治人物,前[[高雄市市長]]及[[臺北市市長]]、[[中華民國]]第17任[[中華民國內政部部長|內政部部長]]和第9任[[考試院院長]]。([[2021年]]逝世)
* [[9月16日]]——[[周驄]],[[香港]][[男演員]]
* [[9月16日]]——[[周驄]],香港男演員。
*
* [[10月19日]]——[[馬諾洛·埃斯科瓦爾]],西班牙歌手、演員
* [[10月5日]]——[[金慶雲]],臺灣[[女高音]][[聲樂家]]。
* [[108日]]——[[何藩]],香港演員。([[2016年]]逝世
* [[10月19日]]——[[馬諾洛·埃斯科瓦爾]],西班牙歌手、演員([[2013年]]逝世)
* [[10月15日]]——[[姆瓦伊·齐贝吉]],[[肯亞]]總統
* [[10月15日]]——[[姆瓦伊·齐贝吉]],[[肯亞]]總統
* [[11月30日]]——[[布鲁斯·穆雷 (行星科學家)|布鲁斯·穆雷]],美國行星科學家、地質學家([[2013年]]逝世)
* [[11月30日]]——[[布鲁斯·穆雷 (行星科學家)|布鲁斯·穆雷]],美國行星科學家、地質學家([[2013年]]逝世)
第53行: 第104行:


== 逝世 ==
== 逝世 ==
{{MonthTOC|1931年|逝世人物列表}}
* [[45日]]——[[嘎达梅林]],[[蒙古族]]英雄,戰死([[1892年]]出生
* [[5月9日]]——[[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物理学家
* [[6月24日]]——[[向忠發]],[[中国共产党|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
* [[8月4日]]——[[蔡和森]],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
* [[10月18日]]——[[托马斯·爱迪生]],[[美國人]],世界著明[[发明家]]<ref name=民 />{{rp|3958}}、[[實業家|企业家]]。
* [[11月18日]]——[[威廉·莫格福德·哈姆勒特]],[[澳大利亚]][[化学家]]([[1850年]]出生)
* [[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诗人,散文作家。


== 诺贝尔奖 ==
== 诺贝尔奖 ==
第82行: 第127行:


== 建築落成 ==
== 建築落成 ==
*[[8月25日]]——[[日本]][[千葉縣]][[東京國際機場]]啟用(東京国際空港)
*[[8月25日]]——[[日本]][[東京都]][[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啟用(東京国際空港)(羽田空港)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1931年|*]]
[[Category:1931年|*]]

2024年12月21日 (六) 16:40的最新版本

千纪 2千纪
世纪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年代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年份 1926年 | 1927年 | 1928年 | 1929年 | 1930年 | 1931年 | 1932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936年
纪年 辛未羊年);民國二十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元年;日本昭和六年;越南保大六年
1931年日曆表
1931年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931年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931年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31年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大事记

[编辑]
  • 全球爆發經濟大蕭條
  • 2月13日——抚顺三千矿工死于事故。
  • 3月27日——中國南昌行營下達向江西紅軍進行第二次「圍剿」總攻擊令,限各部4月1日開始攻擊前進,各路軍均已調集完畢[1]:3804
  • 4月1日——何應欽蔣介石命率部隊20餘萬人,對江西中央蘇區紅軍第二次「圍剿」,採用「穩札穩打,步步為營」之作戰方針,兵分四路進迫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少共鄂豫皖中央分書記陳昌浩,由上海啟程赴鄂豫皖蘇區,4月14日到達黃安七里坪,旋即布置紅四方面軍以一部兵力肅清蘇區顧敬之團匪,打通商城至光山之聯繫,主力準備截斷國軍長江防線,配合中央紅軍第二次反「圍剿」[1]:3807
  • 4月9日——紐約帝國大廈落成。
  • 4月11日——西班牙第二共和國建立。
  • 5月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臨時全體會議,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及《首都建設案》,張學良列席並在會上發言,表示對北方治安負完全責任;汪精衛通電中國國民黨海內外各黨部,略謂蔣介石禍黨禍國,「暴橫日甚,言之痛心」,現廣東方面奮起討蔣,「事變至此,宜即依據總章,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解決一切」;蔣介石在國民政府紀念周報告,略謂古應芬等通電,似以監委資格彈劾本人,而手續不合,似別有作用,本人對此電決不計較,如有武人弄兵,相信中央可不用一兵,在最短期內平亂,不虞動搖時局;中央銀行奉國民政府令於是日起發行「海關金單位兌換券」(簡稱「關金券」),專供繳納關稅之用[1]:3825-3826
  • 5月5日——國民會議在南京開幕[1]:3830
  • 5月6日——出席國民會議之全體代表由蔣介石帶領冒大雨前往中山陵謁陵,並在陵前宣誓,誓畢,一一在誓詞上簽名蓋章;國民會議預備會議選定張繼、戴季陶、吳鐵城、周作民、林植夫、陳立夫、劉純一(女)及中國國民黨中央推派之于右任、國民政府推派之張學良共9人組成大會主席團[1]:3830
  • 5月8日——國民會議舉行第一次大會,于右任主席,討論《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草案》,蔣介石講演「約法」意義,戴季陶報告「約法」起草經過[1]:3831
  • 5月28日——國共戰爭-黃安戰鬥展開。
  • 5月29日——蔣介石發動之對江西中央蘇區之第二次大「圍剿」被紅軍打破,15天內,紅軍由西向東橫掃700里,共殲敵3萬餘人[1]:3845
  • 7月1日——蔣介石在南昌行營發出第三次「圍剿」江西蘇區紅軍之命令,蔣自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線總司令,聘用英、日、德軍事顧問,調集30萬國軍採取「長驅直入」之戰略,即日開始行動,何應欽之左翼集團軍趙觀濤部、陳誠部及衛立煌部向南城以北地區攻擊前進,陳銘樞之右翼集團軍上官雲相部由永豐向沙溪前進,孫連仲部由招携向寧都、黃石之線推進:上海地產經理處開業[1]:3871-3872
  • 7月2日——晨,萬寶山受害農民400餘人前往馬家口哨口繼續平溝[1]:3872
  • 7月3日——日人在朝鲜煽動排华暴動[1]:3873
  • 7月6日——張學良電東北政務委員會稱:「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我要求割地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避免衝突,以公理為周旋。」[1]:3875
  • 7月12日——蔣介石密電張學良,對日軍在東北之挑釁,須極力忍耐,勿生事端,「此非對日作戰之時」[1]:3878
  • 8月2日——日本政府將關東軍司令官菱刈隆大將充調充軍事參議官,以第10師團本莊繁中將繼任關東軍司令官[1]:3894
  • 8月4日——蔣介石在南昌電中國國民黨中央,堅持「安內可以攘外」,中央對當前國民排日運動「應取慎重態度,免為日方借口」[1]:3895
  • 8月8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展開。
  • 8月20日——國共戰爭-浠水戰鬥結束。
  • 陈绍禹苏联中国共产党第三国际代表团长,秦邦宪接替陈绍禹成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
  • 9月6日——張學良電令駐瀋陽北大營旅長王以哲稱:「中日關係現甚嚴重,我軍與日軍相處須格外謹慎。無論受如何挑釁,俱應忍耐,不准衝突,以免事端。」,同日張學良電臧式毅、榮臻稱:「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須萬萬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1]:3915
  • 9月15日——國共戰爭-方石嶺戰鬥
  • 9月18日——日本關東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1]:3921
  • 9月19日——零時20分,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令遼師攻瀋陽近郊,獨立守備隊攻遼寧,騎兵旅攻長春,獨立旅攻鳳凰城和鞍山,炮兵團從旅順向瀋陽進發;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臨時會議決議,急電蔣介石回南京主持一切[1]:3922
  • 9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續開臨時會議,討論日軍侵占瀋陽事件,決議三項:一、電粵方對外交表示態度,二、定本月23日全國下半旗並停止娛樂一天,表示瀋陽被陷哀悼,三、推定戴季陶、邵元沖、陳布雷、王正廷、陳立夫起草告全國國民書及告各國國民書[1]:3924
  • 9月21日——蔣介石自江西回南京,在陵園官邸召集在南京中央委員討論時局及應付日本侵略辦法,議定:一、外交方面:加設特種外交委員會,為對日決策研議機關;二、軍事方面:抽調部隊,北上助防,並將攻粵部隊及「剿共」計劃,悉予停緩;三、政治方面:推出蔡元培、張繼、陳銘樞專程赴粵,磋商統一團結禦侮辦法;四、民眾方面:由國民政府及中央黨部分別發布告全國軍民書及黨員書,要求國人鎮靜忍耐,努力團結,准備自衛,並信賴國際聯盟公理處斷[1]:3926
  • 9月22日——蔣介石電告張學良,若日方脅迫以簽字承認「二十一條」為退兵條件,望設法嚴拒,此案已在南京歸為國際交涉;陸海空軍副司令行營委孫殿英為第四十一軍軍長[1]:3929
  • 11月4日——江橋抗戰開始[1]:3973
  • 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江西省瑞金成立。
  • 11月2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在瑞金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1]:3997
  • 11月29日——蔣介石致電汪精衛,請促粵方早息糾紛,從速入京,俾中央全會得以定期舉行,「中正以一人之身,急圖北上,立待全會開成,俾奉命遄征,得有遵循」;蔣介石下令將第三黨領袖鄧演達秘密殺害於南京麒麟門外沙子崗[1]:4000
  • 12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發出第一號布告,內稱,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蘇區召開,會議通過政綱、憲法、土地法、勞動法、紅軍問題、經濟問題等重要法令,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選出毛澤東、項英、張國燾、周恩來等63人為中央執行委員,組織中央執行委員會,為全國代表大會之後之最高政權機關[1]:4001
  • 12月5日——莫斯科基督救世主人主教座堂被爆破拆卸。
  • 12月15日——蔣介石通電下野,略謂因粵方「胡漢民等同志微(5)日通電,且有中正必須下野,解除兵柄,始赴京出席等語。是必欲中正解職於先,和平統一方得實現」,「權衡輕重,不容稍緩須臾,再四思維,惟有懇請中央准予辭去國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職……」;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臨時常務會議決議:准蔣介石辭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職務,推選林森代理國民政府主席,陳銘樞代理行政院院長;張學良電蔣介石,請辭陸海空軍副司令職,同日國民政府准張學良辭職,改任北平綏靖公署主任[1]:4015-4016

出生

[编辑]

逝世

[编辑]

1931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诺贝尔奖

[编辑]

(第4届,1932年颁发)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成立單位

[编辑]

建築落成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