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低密度脂蛋白: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梅奥标准 维基化
 
(未显示40个用户的6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Rough translation}}
'''低密度脂蛋白'''(LDL)指一類及範圍的[[脂蛋白]]粒子,有著約18-25納米直徑的大小,負責在[[血液]]內運載[[脂肪酸]]分子至全身供[[細胞]]使用。它是由[[肝臟]]所產生的[[極低密度脂蛋白]]的最終階段。它只包含有[[載體蛋白]]B-100(即一種有4536種[[氨基酸]]的[[蛋白質]])<ref>{{cite journal|journal=Nature||author=Beisiegel, U ''et al''|date=14 September 1989|title=The LDL−receptor−related protein, LRP, is an apolipoprotein E-binding protein|id={{doi|10.1038/341162a0}}|volume=341|pages=162-164}}</ref>它亦包含[[維他命]][[抗氧化劑]]([[維生素E]]或[[類胡蘿蔔素]])。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LDL-C)水平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因此LDL-C普遍稱為「'''壞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ang-en|'''low-density lipoprotein'''}},[[缩写]]为'''{{lang|en|LDL}}''')指一類及範圍的[[脂蛋白]]粒子,有著約18-25納米直徑的大小,負責在[[血液]]內運載[[脂肪酸]]分子至全身供[[細胞]]使用。它是由[[肝臟]]所產生的[[極低密度脂蛋白]]的最終階段。它只包含有[[载体蛋白]]B-100(即一種有4536種[[氨基酸]]的[[蛋白質]])<ref>{{cite journal |journal=Nature |authors = Beisiegel, U ''et al''|date=14 September 1989|title=The LDL−receptor−related protein, LRP, is an apolipoprotein E-binding protein |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sim_nature-uk_1989-09-14_341_6238/page/162 |doi = 10.1038/341162a0 |volume=341 |pages=162-164}}</ref>它亦包含[[維他命]][[抗氧化劑]]([[維生素E]]或[[類胡蘿蔔素]])。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標準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紧密的[[相关 (概率论)|正相关]]<ref>{{Cite web|title=低密度脂蛋白|url=https://www.tait.mohw.gov.tw/public/ufile/fda52e974fd374da02a989f397eb6ca5.pdf|website=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ref>,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度被普遍稱為「壞膽固醇」或「致粥瘤脂蛋白」(atherogenic lipoprotein )但值得留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並非膽固醇


== 功能 ==
== 功能 ==
一般來說,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臟]]及[[小腸]]運送[[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至有需要的[[細胞]]及[[組織]]。
一般來說,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臟]]及[[小腸]]運送[[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至有需要的[[細胞]]及[[组织 (生物学)|組織]]。因為[[脂肪]]、膽固醇等脂質為[[疏水性]]物質,不會和血液結合,故此需要由小蛋白質覆蓋其表面,形成[[親水性]]脂蛋白,方能在血液中流動<ref name= 圖解循環系統的疾病與機制 />


== 與疾病的關係 ==
== 與疾病的關係 ==
由於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運送至[[動脈]],過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會造成[[動脈硬化]],並且[[心肌梗]]、[[中風]]及[[周圍動脈疾病]]。所以低密度脂蛋白內的膽固醇會被稱為「壞膽固醇」。當然,並非它本身是甚麼壞的膽固醇,而是它怎樣及被送往甚麼地方,與及經年累的數量。
由於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運送至[[動脈]],過的低密度脂蛋白會造成[[動脈硬化]][[心肌梗]]、[[中風]]及[[周圍動脈疾病]]{{來源請求}}。所以低密度脂蛋白內的膽固醇會被稱為「'''壞膽固醇'''」。當然,並非它本身必然是壞的膽固醇,而是要看它被送往甚麼地方,與年累的數量。


證據顯示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及大小,相比在它之內的膽固醇濃度,才是最與動脈硬化有所關連。最健康的是有少量的大型低密度脂蛋白及沒有細小粒子,但卻是非常罕見。有著細小低密度脂蛋白是最普遍而又不健康的情況。雖然高濃度的細小低密度脂蛋白所攜帶的膽固醇與低濃度的大型低密度脂蛋白相當,但它與[[粥樣斑塊]]的快速增生、動脈硬化及過早出現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甚至於[[死亡]]相關。
證據顯示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及大小,相比在它之內的膽固醇濃度,才是最與動脈硬化有所關連。最健康的是有少量的大型低密度脂蛋白及沒有細小粒子,但卻是非常罕見。高濃度的細小低密度脂蛋白是最常見而又不健康的情況。雖然高濃度的細小低密度脂蛋白所攜帶的膽固醇與低濃度的大型低密度脂蛋白相當,但它與[[粥樣斑塊]]的快速增生、動脈硬化及過早出現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甚至於[[死亡]]相關。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極低密度脂蛋白]],透過[[脂蛋白分解酶]]拆去[[三酸甘油脂]]而形成,從而變得細少及較高[[密度]]包含較多的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極低密度脂蛋白]],透過[[脂蛋白分解酶]]拆去[[甘油脂]]而形成,從而變得細少及較高[[密度]]包含較多的膽固醇。


[[家族性高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的高低密度脂蛋白症狀。而遞增的低密度脂蛋白稱為[[高脂蛋白血症二型]]。
[[家族性高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的高低密度脂蛋白症狀。而遞增的低密度脂蛋白稱為[[高脂蛋白血症二型]]。


當低密度脂蛋白侵襲[[內皮細胞]],並令之[[氧化]],造成內皮細胞障礙,巨噬細胞從而進入血管壁。巨噬細胞然後會把膽固醇包圍起來形成泡沫細胞化,它們是含有低密度脂蛋白的泡狀細胞。當泡沫細胞崩壤時其會釋放膽固醇,並成為動脈壁內動脈粥樣化瘤,再造成血管平滑肌增殖、纖維性硬化與鈣化,血管壁因而增厚<ref name= "圖解循環系統的疾病與機制" >{{Cite book |title=圖解循環系統的疾病與機制 |author=砂山 聰 |date=2005 |publisher=世茂出版有限公司}}</ref>{{page|80}},最終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當低密度脂蛋白侵襲[[內皮細胞]],並令之[[氧化]],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個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可以調節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並主要是由內皮細胞內的[[自由基]]來引發。[[一氧化氮]]在[[精氨酸]]的催化下可以減低這個氧化過程。而當有高水平的[[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一氧化氮的製造會被阻礙,並且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會出現。


一個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可以調節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並主要是由內皮細胞內的[[自由基]]來引發。[[一氧化氮]]在[[精氨酸]]的催化下可以減低這個氧化過程。而當有高標準的[[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一氧化氮的製造會被阻礙,並且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會出現。
== 建議攝取水平 ==

[[美國心臟學會]]、[[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圖像]]及[[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引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包括估計及量的水平,及[[心臟病]]風險。於[[2003年]]指引是:<ref name=ATPIII2003>{{Cite book | author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title = Third Report of the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Full Report| url = 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_rpt.htm | year = 2002 | publisher = NIH publication | pages = IV-1-3}} </ref>
== 建議攝取標準 ==
[[美國心臟學會]]、[[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圖像]]及[[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議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提供了濃[[心臟病]]風險之關係。於2003年,建議是:<ref name=ATPIII2003>{{Cite book | author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title = Third Report of the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Full Report | url = 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_rpt.htm | year = 2002 | publisher = NIH publication | pages = IV-1-3 | deadurl = yes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524010904/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_rpt.htm | archivedate = 2005-05-24 | access-date = 2006-11-13 }}</ref>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 = 2 | 水平
! colspan = 2 | 標準
! rowspan = 2 | 解釋
! rowspan = 2 | 解釋
|-
|-
第26行: 第29行:
| <100
| <100
| <2.6
| <2.6
| 最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患上心臟病風險很低(但不是零風險)。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最佳標準,患上心臟病風險很低(但不是零風險)。
|-
|-
| 100 - 129
| 100 - 129
| 2.6 - 3.3
| 2.6 - 3.3
| 接近最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 低密度脂蛋白接近最佳標準
|-
|-
| 130 - 159
| 130 - 159
| 3.3 - 4.1
| 3.3 - 4.1
|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邊緣。
| 低密度脂蛋白的高標準邊緣。
|-
|-
| 160 - 189
| 160 - 189
| 4.1 - 4.9
| 4.1 - 4.9
|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 低密度脂蛋白的高水平。
|-
|-
| >190
| >190
| >4.9
| >4.9
| 非常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患上心臟病的最高風險。
| 低密度脂蛋白的非常高水平,患上心臟病的最高風險。
|}
|}


這套指引是假設[[心血管疾病]]的目標死亡率每年下降2-3%,或是每十年下降20-30%所釐定。<ref name=ATPIII2003/>另外,最佳的水平並非100mg/dL,而是低於100mg/dL,但多少卻沒有指明。
這套指引是假設[[心血管疾病]]的目標死亡率每年下降2-3%,或是每十年下降20-30%所釐定。<ref name=ATPIII2003/>另外,最佳的水平並非100mg/dL,而是低於100mg/dL,但多少卻沒有指明。


隨著更多的臨床研究,這些建議的水平亦不斷下調。<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Scott M. Grundy; James I. Cleeman; C. Noel Bairy Merz; H. Bryan Brewer, Jr.; Luther T. Clark; Donald B. Hunninghake; Richard C. Pasternak; Sidney C. Smith, Jr.; Neil J. Stone | title =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 | url = 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upd04.htm | journal = Circulation | year = 2004 | volume = 110 | pages = 227-239}}</ref>這是由於低密度脂蛋白的下降,包括不正常的低水平,在大型[[雙盲]]的隨機臨床測試中能最有效減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遠比起冠心血管成形術或搭橋手術為佳。
隨著更多的臨床研究,這些建議的水平亦不斷下調。<ref>{{Cite journal |author=Scott M. Grundy; James I. Cleeman; C. Noel Bairy Merz; H. Bryan Brewer, Jr.; Luther T. Clark; Donald B. Hunninghake; Richard C. Pasternak; Sidney C. Smith, Jr.; Neil J. Stone |title=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 |url=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upd04.htm |journal=Circulation |year=2004 |volume=110 |pages=227-239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2053506/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upd04.htm |archivedate=2014-02-02 |access-date=2006-11-13 }}</ref>這是由於低密度脂蛋白的下降,包括不正常的低水平,在大型[[雙盲]]的隨機臨床測試中能最有效減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遠比起冠心血管成形術或搭橋手術為佳。


舉例來說,對於已患有[[動脈硬化]]的病人,就[[2004年]]建議的健康水平為低於70mg/dL。有估計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要下降至50mg/dL可以將心血管疾病出現率下降至接近零。<ref>{{cite journal | author=O'Keefe JH Jr, Cordain L, Harris WH, Moe RM, Vogel R | title=Optim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s 50 to 70 mg/dl: lower is better and physiologically normal | journal=J Am Coll Cardiol | year=2004 | pages=2142-6 | volume=43 | issue=11 | id=PMID 15172426}}</ref>而另有一項量度在低密度脂蛋白內[[脂肪]]/[[膽固醇]]濃度的縱向人口分析,於患有動脈硬化的病人從兒童至成人間的相關活動中,發現在形成[[脂肪斑紋]]前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為35mg/dL。
舉例來說,對於已患有[[動脈硬化]]的病人,就2004年建議的健康水平為低於70mg/dL。有估計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要下降至50mg/dL可以將心血管疾病出現率下降至接近零。<ref>{{cite journal | author=O'Keefe JH Jr, Cordain L, Harris WH, Moe RM, Vogel R | title=Optim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s 50 to 70 mg/dl: lower is better and physiologically normal | journal=J Am Coll Cardiol | year=2004 | pages=2142-6 | volume=43 | issue=11 | id=PMID 15172426}}</ref>而另有一項量度在低密度脂蛋白內[[脂肪]]/[[膽固醇]]濃度的縱向人口分析,於患有動脈硬化的病人從兒童至成人間的相關活動中,發現在形成[[脂肪斑紋]]前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為35mg/dL。

美国[[妙佑医疗国际]]对不同人群检出的低密度脂蛋白数值采取有区别的解释方式<ref>{{Cite web |title=高胆固醇 - 诊断与治疗 |url=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high-blood-cholesterol/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0806 |website=妙佑医疗国际 |date=2023-01-11 |access-date=2024-12-22}}</ref>: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 | 標準
! rowspan="2" | 解釋
|-
! (mg/dL)
! (mmol/L)
|-
| <70
| <1.8
| 对于[[冠狀動脈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心绞痛]]、[[支架]]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病史)患者为最佳水平
|-
| <100
| <2.6
| 对于有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以上值为最佳值。对于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疾病人群,以上值接近最佳值。
|-
| 100-129
| 2.6-3.3
| 如无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接近最佳值。如有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高值。
|-
| 130-159
| 3.4-4.1
| 如无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边缘性高值。如有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高值。
|-
| 160-189
| 4.1-4.9
| 如无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高值。如有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极高值。
|-
|≥190
|≥4.9
|极高值,可能提示有遗传病。
|}


== 量度方法 ==
== 量度方法 ==
現時臨床量度[[脂肪]]濃度的方法是化學措施,雖然這種方法不是與個別結果有最好的關聯,但它卻是便宜及容易使用。可是,有證據顯示一個更準確的量度是有必要的。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數(濃度)與[[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有更緊密的關聯。<ref>{{cite journal | author=Cromwell WC, Otvos JD | title=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 number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journal=Curr Atheroscler Rep | year=2004 | pages=381-7 | volume=6 | issue=5 | id=PMID 15296705}}</ref>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可以是低的,但它的粒子數量卻可以很高,造成高心血管發病率。相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相同地高,而它的粒子數量低時,心血管發病率亦會降低。如果追蹤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濃度與發病率時,其他在[[統計學]]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的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症]]及[[吸煙]],都會失去了它們的附加預測性。
現時臨床量度[[脂肪]]濃度的方法是化學措施,雖然這種方法不是與個別結果有最好的關聯,但它卻是便宜及容易使用。可是,有證據顯示一個更準確的量度是有必要的。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數與[[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有更緊密的關聯。<ref>{{cite journal | author=Cromwell W, Otvos JD | title=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 number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journal=Curr Atheroscler Rep | year=2004 | pages=381-7 | volume=6 | issue=5 | id=PMID 15296705}}</ref>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可以是低的,但它的粒子數量卻可以很高,造成高心血管發病率。相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相同地高,而它的粒子數量低時,心血管發病率亦會降低。如果追蹤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濃度與發病率時,其他在[[統計學]]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的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症]]及[[吸煙]],都會失去了它們的附加預測性。


== 低密度脂蛋白子類模式 ==
== 低密度脂蛋白子類模式 ==
第60行: 第96行:
:<math>\mbox{LDL-C} \approx \mbox{TC} - \mbox{HDL-C} - \frac{\mbox{TG}}{5} </math>
:<math>\mbox{LDL-C} \approx \mbox{TC} - \mbox{HDL-C} - \frac{\mbox{TG}}{5} </math>


中:
中:
*<math>\mbox{LDL-C} \,\!</math>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math>\mbox{LDL-C} \,\!</math>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math>\mbox{TC} \,\!</math>是總膽固醇;
*<math>\mbox{TC(Total Cholesterol)} \,\!</math>是總膽固醇;
*<math>\mbox{HDL-C} \,\!</math>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
*<math>\mbox{HDL-C} \,\!</math>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
*<math>\mbox{TG} \,\!</math>是總[[三酸甘油脂]]。
*<math>\mbox{TG(Triglycerides)} \,\!</math>是總[[三酸甘油脂]]。


這個公式可以提供對大部份人較準確的估計,假設是[[血液]]是在禁食14小時後被抽取。
這個公式可以提供對大部份人較準確的估計,假設是[[血液]]是在禁食14小時後被抽取。


較高三酸甘油脂水平亦與高水平的細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有所關聯,相反低的三酸甘油脂水平則與高水平的大型而疏的低密度脂蛋白有關連。<ref>{{Cite journal | author = GR Warnick, RH Knopp, V Fitzpatrick and L Branson | title = Estimat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by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is adequate for classifying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ly recommended cutpoints | url = http://www.clinchem.org/cgi/content/abstract/36/1/15 | journal = Clinical Chemistry | volume = 36 | pages = 15-19 | year = 1990}}</ref>
較高三酸甘油脂水平亦與高水平的細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有所關聯,相反低的三酸甘油脂水平則與高水平的大型而疏的低密度脂蛋白有關連。<ref>{{Cite journal |author = GR Warnick, RH Knopp, V Fitzpatrick and L Branson |title = Estimat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by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is adequate for classifying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ly recommended cutpoints |url = http://www.clinchem.org/cgi/content/abstract/36/1/15 |journal = Clinical Chemistry |volume = 36 |pages = 15-19 |year = 1990 |access-date = 2006-11-13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10064633/http://www.clinchem.org/cgi/content/abstract/36/1/15 |archive-date = 2011-11-10 |dead-url = yes }}</ref>


就成本的下降、更大的採用率、廣泛的接受及使用其他[[脂蛋白]]子類分析方法,尤其是[[核磁共振頻譜學]],證明了[[人類]][[心血管疾病]]與粒子數量濃度有最強的關聯,比起粒子大小及膽固醇/脂肪粒子成份更強。
就成本的下降、更大的採用率、廣泛的接受及使用其他[[脂蛋白]]子類分析方法,尤其是[[核磁共振頻譜學]],證明了[[人類]][[心血管疾病]]與粒子數量濃度有最強的關聯,比起粒子大小及膽固醇/脂肪粒子成份更強。


== 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方法 ==
CHO;== 參考 ==
[[HMG-CoA还原酶]]抑制劑是一類能抑制、阻斷[[肝臟]]內生成[[膽固醇]]的藥物,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該類化學物於1980年代開發,1990年代曾於[[歐洲]]與[[美國]]等地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劑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進而減少[[動脈硬化]]發生率<ref name= 圖解循環系統的疾病與機制 />。HMG-CoA还原酶抑制劑代表藥物為[[辛伐他汀]]。
<references />


== 內部連結 ==
== 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

== 外部連結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524010904/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_rpt.htm 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第三版成人治療流程報告]{{en icon}}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2053506/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upd04.htm 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2004年更新第三版成人治療流程報告]{{en icon}}

== 参见 ==
{{Portal box|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
{{div col|cols=2}}
*[[高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
*[[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三酸甘油脂]]
*[[三酸甘油脂]]
*[[低密度脂蛋白受體]]
*[[低密度脂蛋白受體]]
第83行: 第128行:
*[[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
*[[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
{{div col end}}


{{-}}
== 外部連結 ==
{{Lipoprotein metabolism}}
*[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_rpt.htm 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第三版成人治療流程報告(英文)]
{{Vascular diseases}}
*[http://www.nhlbi.nih.gov/guidelines/cholesterol/atp3upd04.htm 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2004年更新第三版成人治療流程報告(英文)]


[[Category:脂]]


{{DEFAULTSORT:LDL}}
[[de:LDL (Medizin)]]
[[Category:脂蛋白]]
[[en: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ategory:血脂紊亂]]
[[es:Lipoproteína de baja densidad (LDL)]]
[[fr:Lipoprotéine de basse densité]]
[[it:LDL]]
[[ko:저밀도지질단백질]]

2024年12月22日 (日) 05:00的最新版本

低密度脂蛋白(英語:low-density lipoprotein缩写LDL)指一類及範圍的脂蛋白粒子,有著約18-25納米直徑的大小,負責在血液內運載脂肪酸分子至全身供細胞使用。它是由肝臟所產生的極低密度脂蛋白的最終階段。它只包含有载体蛋白B-100(即一種有4536種氨基酸蛋白質[1]。它亦包含維他命抗氧化劑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標準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紧密的正相关[2],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度被普遍稱為「壞膽固醇」或「致粥瘤脂蛋白」(atherogenic lipoprotein )但值得留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並非膽固醇。

功能

[编辑]

一般來說,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臟小腸運送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至有需要的細胞組織。因為脂肪、膽固醇等脂質為疏水性物質,不會和血液結合,故此需要由小蛋白質覆蓋其表面,形成親水性脂蛋白,方能在血液中流動[3]

與疾病的關係

[编辑]

由於低密度脂蛋白將膽固醇運送至動脈,過量的低密度脂蛋白會造成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周圍動脈疾病[來源請求]。所以低密度脂蛋白內的膽固醇會被稱為「壞膽固醇」。當然,並非它本身必然是壞的膽固醇,而是要看它被送往甚麼地方,與長年累積的數量。

證據顯示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及大小,相比在它之內的膽固醇濃度,才是最與動脈硬化有所關連。最健康的是有少量的大型低密度脂蛋白及沒有細小粒子,但卻是非常罕見。高濃度的細小低密度脂蛋白是最常見而又不健康的情況。雖然高濃度的細小低密度脂蛋白所攜帶的膽固醇與低濃度的大型低密度脂蛋白相當,但它與粥樣斑塊的快速增生、動脈硬化及過早出現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甚至於死亡相關。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極低密度脂蛋白,透過脂蛋白分解酶拆去甘油三脂而形成,從而變得細少及較高密度包含較多的膽固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的高低密度脂蛋白症狀。而遞增的低密度脂蛋白稱為高脂蛋白血症二型

當低密度脂蛋白侵襲內皮細胞,並令之氧化,造成內皮細胞障礙,巨噬細胞從而進入血管壁。巨噬細胞然後會把膽固醇包圍起來形成泡沫細胞化,它們是含有低密度脂蛋白的泡狀細胞。當泡沫細胞崩壤時其會釋放膽固醇,並成為動脈壁內動脈粥樣化瘤,再造成血管平滑肌增殖、纖維性硬化與鈣化,血管壁因而增厚[3]:80,最終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個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可以調節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並主要是由內皮細胞內的自由基來引發。一氧化氮精氨酸的催化下可以減低這個氧化過程。而當有高標準的非對稱性二甲基精氨酸,一氧化氮的製造會被阻礙,並且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會出現。

建議攝取標準

[编辑]

美國心臟學會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圖像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議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提供了濃度與心臟病風險之關係。於2003年,建議是:[4]

標準 解釋
(mg/dL) (mmol/L)
<100 <2.6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最佳標準,患上心臟病風險很低(但不是零風險)。
100 - 129 2.6 - 3.3 低密度脂蛋白接近最佳標準。
130 - 159 3.3 - 4.1 低密度脂蛋白的高標準邊緣。
160 - 189 4.1 - 4.9 低密度脂蛋白的高水平。
>190 >4.9 低密度脂蛋白的非常高水平,患上心臟病的最高風險。

這套指引是假設心血管疾病的目標死亡率每年下降2-3%,或是每十年下降20-30%所釐定。[4]另外,最佳的水平並非100mg/dL,而是低於100mg/dL,但多少卻沒有指明。

隨著更多的臨床研究,這些建議的水平亦不斷下調。[5]這是由於低密度脂蛋白的下降,包括不正常的低水平,在大型雙盲的隨機臨床測試中能最有效減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遠比起冠心血管成形術或搭橋手術為佳。

舉例來說,對於已患有動脈硬化的病人,就2004年建議的健康水平為低於70mg/dL。有估計指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要下降至50mg/dL可以將心血管疾病出現率下降至接近零。[6]而另有一項量度在低密度脂蛋白內脂肪膽固醇濃度的縱向人口分析,於患有動脈硬化的病人從兒童至成人間的相關活動中,發現在形成脂肪斑紋前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為35mg/dL。

美国妙佑医疗国际对不同人群检出的低密度脂蛋白数值采取有区别的解释方式[7]

標準 解釋
(mg/dL) (mmol/L)
<70 <1.8 对于冠狀動脈疾病(包括心脏病发作、心绞痛支架冠状动脉搭桥术病史)患者为最佳水平
<100 <2.6 对于有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以上值为最佳值。对于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疾病人群,以上值接近最佳值。
100-129 2.6-3.3 如无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接近最佳值。如有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高值。
130-159 3.4-4.1 如无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边缘性高值。如有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高值。
160-189 4.1-4.9 如无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高值。如有冠状动脉疾病,以上值为极高值。
≥190 ≥4.9 极高值,可能提示有遗传病。

量度方法

[编辑]

現時臨床量度脂肪濃度的方法是化學措施,雖然這種方法不是與個別結果有最好的關聯,但它卻是便宜及容易使用。可是,有證據顯示一個更準確的量度是有必要的。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數與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有更緊密的關聯。[8]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可以是低的,但它的粒子數量卻可以很高,造成高心血管發病率。相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相同地高,而它的粒子數量低時,心血管發病率亦會降低。如果追蹤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濃度與發病率時,其他在統計學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的因素,如糖尿病肥胖症吸煙,都會失去了它們的附加預測性。

低密度脂蛋白子類模式

[编辑]

低密度脂蛋白粒子實際在大小及密度上都有分別,研究指出較多細小而高密度的低密度脂蛋白(稱為「B模式」),相對大型而低密度的「A模式」會有較高風險造成冠心病。這是因為細小的粒子能更容易穿透內皮細胞。「I模式」即中級,是指大部份低密度脂蛋白粒子非常接近正常內皮細胞的空隙(約26納米)。

B模式(較低密度脂蛋白粒子)與冠心病的關係更密切。用作量度這些粒子類的測試費用昂貴及不廣泛使用,所以一般的脂肪測試仍然普遍。脂肪測試並不直接量度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但可以透過Freidewald公式及其他膽固醇(如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來估計:

其中:

  • 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是總膽固醇;
  • 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
  • 是總三酸甘油脂

這個公式可以提供對大部份人較準確的估計,假設是血液是在禁食14小時後被抽取。

較高三酸甘油脂水平亦與高水平的細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有所關聯,相反低的三酸甘油脂水平則與高水平的大型而疏的低密度脂蛋白有關連。[9]

就成本的下降、更大的採用率、廣泛的接受及使用其他脂蛋白子類分析方法,尤其是核磁共振頻譜學,證明了人類心血管疾病與粒子數量濃度有最強的關聯,比起粒子大小及膽固醇/脂肪粒子成份更強。

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方法

[编辑]

HMG-CoA还原酶抑制劑是一類能抑制、阻斷肝臟內生成膽固醇的藥物,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該類化學物於1980年代開發,1990年代曾於歐洲美國等地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劑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進而減少動脈硬化發生率[3]。HMG-CoA还原酶抑制劑代表藥物為辛伐他汀

参考文献

[编辑]
  1. ^ Beisiegel, U et al. The LDL−receptor−related protein, LRP, is an apolipoprotein E-binding protein. Nature. 14 September 1989, 341: 162–164. doi:10.1038/341162a0. 
  2. ^ 低密度脂蛋白 (PDF). 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 
  3. ^ 3.0 3.1 3.2 砂山 聰. 圖解循環系統的疾病與機制. 世茂出版有限公司. 2005. 
  4. ^ 4.0 4.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hird Report of the 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Full Report. NIH publication. 2002: IV–1–3 [200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5-24). 
  5. ^ Scott M. Grundy; James I. Cleeman; C. Noel Bairy Merz; H. Bryan Brewer, Jr.; Luther T. Clark; Donald B. Hunninghake; Richard C. Pasternak; Sidney C. Smith, Jr.; Neil J. Stone.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04, 110: 227–239 [200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6. ^ O'Keefe JH Jr, Cordain L, Harris WH, Moe RM, Vogel R. Optim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is 50 to 70 mg/dl: lower is better and physiologically normal. J Am Coll Cardiol. 2004, 43 (11): 2142–6. PMID 15172426. 
  7. ^ 高胆固醇 - 诊断与治疗. 妙佑医疗国际. 2023-01-11 [2024-12-22]. 
  8. ^ Cromwell W, Otvos J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 number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urr Atheroscler Rep. 2004, 6 (5): 381–7. PMID 15296705. 
  9. ^ GR Warnick, RH Knopp, V Fitzpatrick and L Branson. Estimat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by the Friedewald equation is adequate for classifying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ly recommended cutpoints. Clinical Chemistry. 1990, 36: 15–19 [200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0). 

外部連結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