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端儀:修订间差异
标签:修改生卒日期 修改數值 |
HaydenWong(留言 | 贡献) |
||
(未显示6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refimprove|time=2018-09-09T23:49:57+00:00}} |
|||
{{藝人 |
{{藝人 |
||
|姓名 = 梅綺 |
|姓名 = 梅綺 |
||
第16行: | 第15行: | ||
|民族 = [[漢族]] |
|民族 = [[漢族]] |
||
|籍貫 = [[廣東省]][[南海縣]] |
|籍貫 = [[廣東省]][[南海縣]] |
||
|出生日期 = |
|出生日期 = 1923年 |
||
|出生地點 = {{ROC-1912}}[[京兆地方]] |
|出生地點 = {{ROC-1912}}[[京兆地方]]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66|8|17|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966|8|17|1923}} |
||
|逝世地點 = {{HKG-1959}}[[旺角]]梭椏道 |
|逝世地點 = {{HKG-1959}}[[旺角]]梭椏道 |
||
|職業 =演員 |
|職業 =演員 |
||
第24行: | 第23行: | ||
|教育程度 = |
|教育程度 = |
||
|宗教信仰 = [[基督教]] |
|宗教信仰 = [[基督教]] |
||
|配偶 = {{marriage|[[張瑛]]|1941|1946|reason=divorced}}<br>黎子玉(?- |
|配偶 = {{marriage|[[張瑛]]|1941|1946|reason=divorced}}<br>黎子玉(?-1957年離婚) |
||
|兒女 = 一子兩女<br>長女:[[張露德]](張可兒)<br>次子:黎一明(鳴)<br>三女:[[黎安琪]] |
|兒女 = 一子兩女<br>長女:[[張露德]](張可兒)<br>次子:黎一明(鳴)<br>三女:[[黎安琪]] |
||
|親屬 = 祖父:[[江孔殷]]<br>十三叔:[[江譽鏐]](南海十三郎) |
|||
|父母 = |
|||
|父母 = 父:[[江譽聰]](江叔穎;江孔殷三子) |
|||
|音樂類型 = |
|音樂類型 = |
||
|演奏樂器 = |
|演奏樂器 = |
||
第58行: | 第58行: | ||
1937年,梅綺在香港拍電影時與[[張瑛]]認識,繼而相戀,1941年12月5日,二人在香港結婚。不久香港淪陷,為免遭[[日本人]]利用,他們與不少影人都設法逃離香港,輾轉到了[[广州湾|廣州灣]]、[[廣西省 (中華民國)|廣西]]等地區避亂。期間梅綺曾與馬師曾合演粵劇、開過小店、做過貿易生意,及在廣西誕下一女。戰後她和張瑛先後返回香港。於1946年離異。梅綺其後在上海與一名黎姓商人再婚,育有一子一女。幾年後亦離異<ref>{{Cite book|title=戲劇的人生(梅綺)|publisher=文宗出版社|year=1956|isbn=|location=香港|pages=}}</ref>。 |
1937年,梅綺在香港拍電影時與[[張瑛]]認識,繼而相戀,1941年12月5日,二人在香港結婚。不久香港淪陷,為免遭[[日本人]]利用,他們與不少影人都設法逃離香港,輾轉到了[[广州湾|廣州灣]]、[[廣西省 (中華民國)|廣西]]等地區避亂。期間梅綺曾與馬師曾合演粵劇、開過小店、做過貿易生意,及在廣西誕下一女。戰後她和張瑛先後返回香港。於1946年離異。梅綺其後在上海與一名黎姓商人再婚,育有一子一女。幾年後亦離異<ref>{{Cite book|title=戲劇的人生(梅綺)|publisher=文宗出版社|year=1956|isbn=|location=香港|pages=}}</ref>。 |
||
1948年 |
1948年,梅綺由上海返回香港再投身電影工作,到1957年底,她因為患嚴重的胃潰瘍纏綿病榻,性命垂危。令她對宗教信仰有更深刻的體會。康復後熱衷宗教活動, 以原名江端儀, 在香港九龍各處禮拜堂作見證,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她參加了[[中華傳道會]]主辦的“培靈學院”<ref>業餘夜校性質</ref>,鑽研聖經。 |
||
1959年9月21日,梅綺在拍攝電影《哪吒劈山救母》後,決定結束影藝生涯,不久就正式宣佈退出影壇,專注從事傳道工作。先後到東南亞和台灣舉行佈道會。 |
1959年9月21日,梅綺在拍攝電影《哪吒劈山救母》後,決定結束影藝生涯,不久就正式宣佈退出影壇,專注從事傳道工作。先後到東南亞和台灣舉行佈道會。 |
||
第82行: | 第82行: | ||
脫離影壇後,江端儀忙於到處作見證<ref>詳參江端儀所著《生命證道集》</ref> ,在到處講道時,指責各主流宗派教會不相信靈恩是大罪,並開始說預言。翌年,江端儀又在密室中祈禱200多天,寫成了《生命證道集》,自稱從上帝得到啟示,要在末後日子傳講“血、水、聖靈的全備真理”。認為各教派均已背離真道, 教會組織是人意的宗派組織,忽略了靈浸的目的。因此各宗派都沒有純全的道理,惟有她所領受的血、水、聖靈才是全備真理。 |
脫離影壇後,江端儀忙於到處作見證<ref>詳參江端儀所著《生命證道集》</ref> ,在到處講道時,指責各主流宗派教會不相信靈恩是大罪,並開始說預言。翌年,江端儀又在密室中祈禱200多天,寫成了《生命證道集》,自稱從上帝得到啟示,要在末後日子傳講“血、水、聖靈的全備真理”。認為各教派均已背離真道, 教會組織是人意的宗派組織,忽略了靈浸的目的。因此各宗派都沒有純全的道理,惟有她所領受的血、水、聖靈才是全備真理。 |
||
1963年7月,江端儀在香港重建了新約教會,她認為自己重建的新約教會才是唯一受聖靈感召的真教會,是在重新建立新約初期原始正統的教會,因此鼓勵其他基督徒加入 |
1963年7月,江端儀在香港重建了新約教會,她認為自己重建的新約教會才是唯一受聖靈感召的真教會,是在重新建立新約初期原始正統的教會,因此鼓勵其他基督徒加入新約教會,脫離[[聖公會]]宗派<ref>郭鳴琴,1997年</ref>。 |
||
隨後江端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吸引到一批對自己原宗派不滿的信徒,脫離原宗派,建立了11個教會,分佈在[[檳城]]、雙溪大年、太平、[[怡保]]、[[吉隆玻]]、新加坡等地,其中新加坡、檳城、吉隆玻3地人數較多。<ref>檳城地方教會的[[鄧沛然]]起初極力支持江端儀,但後來他仍然堅持地方教會應該由地方自治,不允許江端儀控制檳城教會。江端儀寫信責備鄧沛然,因此兩人決裂。</ref> |
隨後江端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吸引到一批對自己原宗派不滿的信徒,脫離原宗派,建立了11個教會,分佈在[[檳城]]、雙溪大年、太平、[[怡保]]、[[吉隆玻]]、新加坡等地,其中新加坡、檳城、吉隆玻3地人數較多。<ref>檳城地方教會的[[鄧沛然]]起初極力支持江端儀,但後來他仍然堅持地方教會應該由地方自治,不允許江端儀控制檳城教會。江端儀寫信責備鄧沛然,因此兩人決裂。</ref> |
||
第92行: | 第92行: | ||
1966年8月17日,江端儀在香港因舌癌病逝,終年43歲。 |
1966年8月17日,江端儀在香港因舌癌病逝,終年43歲。 |
||
1966年8月21日 |
1966年8月21日(星期日)上午11時在[[香港]][[萬國殯儀館]]的「伊甸廳」舉行喪禮,不設靈堂,謝絕[[花牌]]及[[輓聯]],[[遺體]]著樸素的淺藍色長衫不化妝。 |
||
梅綺的第一任[[丈夫]]為著名[[演員]][[張瑛]];第二任[[丈夫]]黎子玉先生為[[商人]],梅綺共育有一子兩女。長女[[張路得]],次女[[黎安琪]]。 |
梅綺的第一任[[丈夫]]為著名[[演員]][[張瑛]];第二任[[丈夫]]黎子玉先生為[[商人]],梅綺共育有一子兩女。長女[[張路得]],次女[[黎安琪]]。 |
||
第103行: | 第103行: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參考== |
==參考資料== |
||
* 1966年8月22日([[星期六]]),[[香港]]《[[華僑日報]]》,第四張,第一頁。 |
* 1966年8月22日([[星期六]]),[[香港]]《[[華僑日報]]》,第四張,第一頁。 |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fPGhWSRo 梅綺在電影演出的片段] {{Wayback|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fPGhWSRo |date=20161019194955 }}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fPGhWSRo 梅綺在電影演出的片段] {{Wayback|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6wfPGhWSRo |date=20161019194955 }} |
||
第124行: | 第124行: | ||
[[Category:新興宗教創始人]] |
[[Category:新興宗教創始人]] |
||
[[Category:香港南海人]] |
[[Category:香港南海人]] |
||
[[Category:中國 |
[[Category:中華民國出生者 (1949年前)]] |
||
[[Category:北京人]] |
[[Category:北京人]] |
||
[[Category:江姓|D]] |
[[Category:江姓|D]] |
||
第131行: | 第131行: | ||
[[Category:香港基督徒]] |
[[Category:香港基督徒]] |
||
[[Category:香港基督教新教人物]] |
[[Category:香港基督教新教人物]] |
||
[[Category: |
[[Category:在英屬香港癌症逝世者]] |
2024年12月24日 (二) 08:55的最新版本
梅綺 | |
---|---|
女演员 | |
本名 | 江端儀 |
罗马拼音 | Mui Yee |
别名 | 江麗麗 |
国籍 | 英国 |
民族 | 漢族 |
籍贯 | 廣東省南海縣 |
出生 | 1923年 |
逝世 | 1966年8月17日 | (42—43歲)
职业 | 演員 |
宗教信仰 | 基督教 |
配偶 | 張瑛 (1941年结婚—1946年離婚) 黎子玉(?-1957年離婚) |
儿女 | 一子兩女 長女:張露德(張可兒) 次子:黎一明(鳴) 三女:黎安琪 |
父母 | 父:江譽聰(江叔穎;江孔殷三子) |
亲属 | 祖父:江孔殷 十三叔:江譽鏐(南海十三郎) |
出道日期 | 1937年 |
出道作品 | 《百戰餘生》 |
代表作品 | 《戲劇的人生》、《生命證道集》 |
活跃年代 | 1940年代-1950年代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江端儀(1923年—1966年8月17日),1940年代-1950年代香港電影女明星(藝名梅綺),新約教會的重建人。
演員生涯
[编辑]江端儀原籍廣東省南海縣,1923年出生於北京。江端儀的祖父是廣東太史公江孔殷,父親是民國時期的國會議員,叔父是粵曲名作家南海十三郎江譽鏐。江端儀容貌姣好,6歲時便開始客串童星,演出《聰明笨伯》;1937年(14歲)正式從影,取藝名梅綺。參演的第一部是電影《百戰餘生》(1937)。 她從影共23年時間,主演過70餘部影片。
梅綺的父母自由戀愛結婚,母親是在北京入讀教會學校的知識女性,不被江太史公接受,在廣州為梅綺父親另納親事。梅綺幼年即被信仰基督教的母親帶到教堂領洗。她6歲在上海入讀郇光小學期間,因母親與電影界朋友相熟,曾讓她在多部電影中擔任童星,首部演出的電影是梅雪儔導演的"聰明笨伯",母親取其藝名為江麗麗。十歲隨父母返回廣州定居,入讀潔芳女子師範學校。由於江太史門第人際關係複雜,梅綺的母親飽受歧視,父親又不長進。梅綺初中畢業後, 兩度離家出走, 到香港謀生,自食其力。
1937年,梅綺在香港拍電影時與張瑛認識,繼而相戀,1941年12月5日,二人在香港結婚。不久香港淪陷,為免遭日本人利用,他們與不少影人都設法逃離香港,輾轉到了廣州灣、廣西等地區避亂。期間梅綺曾與馬師曾合演粵劇、開過小店、做過貿易生意,及在廣西誕下一女。戰後她和張瑛先後返回香港。於1946年離異。梅綺其後在上海與一名黎姓商人再婚,育有一子一女。幾年後亦離異[1]。
1948年,梅綺由上海返回香港再投身電影工作,到1957年底,她因為患嚴重的胃潰瘍纏綿病榻,性命垂危。令她對宗教信仰有更深刻的體會。康復後熱衷宗教活動, 以原名江端儀, 在香港九龍各處禮拜堂作見證,引起不小的轟動。同時,她參加了中華傳道會主辦的“培靈學院”[2],鑽研聖經。
1959年9月21日,梅綺在拍攝電影《哪吒劈山救母》後,決定結束影藝生涯,不久就正式宣佈退出影壇,專注從事傳道工作。先後到東南亞和台灣舉行佈道會。
她戲路較廣,曾演過女傭、交際花、無知少女、冷血兇手等各種角色,均演得出色。
1956年,任劍輝、白雪仙成立「仙鳳鳴劇團」,上演唐滌生編劇的《紅樓夢》,梅綺客串飾演薛寶釵一角,這是她在香港粵劇舞臺上唯一的演出。她也拍過幾部粵語戲曲片,其告別作《哪吒劈山救母》(1960)便是其一。
主要作品
[编辑]- 《百戰餘生》(1937年)
- 《夜上海》(1941年)
- 《蝴蝶夫人》(1948年)
- 《此恨綿綿無絕期》(1948年)
- 《郎是春日風》(1949年)
- 《家》(1953年)
- 《日出》(1953年)
- 《金蘭姊妹》(1954年)
- 《發達之人》(1956年)
- 《金山大少》(1959年)
- 《哪吒劈山救母》(1960年)
重建新約教會
[编辑]脫離影壇後,江端儀忙於到處作見證[3] ,在到處講道時,指責各主流宗派教會不相信靈恩是大罪,並開始說預言。翌年,江端儀又在密室中祈禱200多天,寫成了《生命證道集》,自稱從上帝得到啟示,要在末後日子傳講“血、水、聖靈的全備真理”。認為各教派均已背離真道, 教會組織是人意的宗派組織,忽略了靈浸的目的。因此各宗派都沒有純全的道理,惟有她所領受的血、水、聖靈才是全備真理。
1963年7月,江端儀在香港重建了新約教會,她認為自己重建的新約教會才是唯一受聖靈感召的真教會,是在重新建立新約初期原始正統的教會,因此鼓勵其他基督徒加入新約教會,脫離聖公會宗派[4]。
隨後江端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吸引到一批對自己原宗派不滿的信徒,脫離原宗派,建立了11個教會,分佈在檳城、雙溪大年、太平、怡保、吉隆玻、新加坡等地,其中新加坡、檳城、吉隆玻3地人數較多。[5]
1960年代初,臺灣地方教會(外界常稱其為聚會所)發生大分裂[6],在1965年底,江端儀到臺灣傳道,吸引到不少離開地方教會的信徒[7],成立了30多處新約教會,其中來自台南的洪以利亞(洪三期),得到江端儀重用,把他調到臺北,讓他帶領臺灣最大的新約教會,新約教會, 後來發展成今日高雄那瑪夏區的錫安山教民聚居地。錫安山上有設施紀念梅綺,及介紹她和新約教會的歷史。
江的教導引起當時許多教派的強烈批評,指其拆毀及分裂教會[8]。
1966年8月17日,江端儀在香港因舌癌病逝,終年43歲。
1966年8月21日(星期日)上午11時在香港萬國殯儀館的「伊甸廳」舉行喪禮,不設靈堂,謝絕花牌及輓聯,遺體著樸素的淺藍色長衫不化妝。
梅綺的第一任丈夫為著名演員張瑛;第二任丈夫黎子玉先生為商人,梅綺共育有一子兩女。長女張路得,次女黎安琪。
著作
[编辑]- 《生命證道集》
- 《戲劇的人生》香港: 文宗出版社. 1956.
注釋
[编辑]- ^ 戲劇的人生(梅綺). 香港: 文宗出版社. 1956.
- ^ 業餘夜校性質
- ^ 詳參江端儀所著《生命證道集》
- ^ 郭鳴琴,1997年
- ^ 檳城地方教會的鄧沛然起初極力支持江端儀,但後來他仍然堅持地方教會應該由地方自治,不允許江端儀控制檳城教會。江端儀寫信責備鄧沛然,因此兩人決裂。
- ^ 指史伯誠、徐爾建等人帶領臺灣南部的大批信徒離開地方教會的事件
- ^ 江端儀承認,新約教會的初期信徒,有80%-90%來自於地方教會的背景。
- ^ 吳恩溥:辨別聖靈與邪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