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達紀念學校:修订间差异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 |||
第20行: | 第20行: | ||
== 歷史 == |
== 歷史 == |
||
李志達紀念學校原先為[[八和會館 (香港)|八和會館]]開辦的「'''香港八和會館小學'''」,更前身為「'''香港八和會館學校'''」。為了開辦津貼小學,八和會館早於1961年開始籌辦原校<ref name=八和60/>;及後,時任八和會館主席[[梁醒波]]向教育司署申請撥出小學校舍<ref name="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cite news |title=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8F%AF%E5%83%91%E6%97%A5%E5%A0%B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all_dc.title%3A%28%22%E8%8F%AF%E5%83%91%E6%97%A5%E5%A0%B1%22%29%29+AND+%28+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HK%5C+Newspapers%22%29%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2F9WIUSQ5l79%2FobXUw1T%2Fa&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11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70-01-01T00%3A00%3A00Z+TO+1979-12-31T15%3A59%3A59Z%5D&fbclid=IwY2xjawGvgeZleHRuA2FlbQIxMAABHVoxlNeF6i_7ej_mYJW8Jz1i3JFjvzZX5LB0AoK6I15ojJGw7zsSvIr4_A_aem_XTh0aJbvrt0cCFP2UCcyDA |page=35 |language= |newspaper=華僑日報 | date=1975-12-07 |accessdate=2024-11-24 |quote= }}</ref>,但政府以辦學經驗不足為由,只撥出[[李鄭屋邨]]的[[天台小學]]<ref name="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 />,並於1967年先行開辦<ref name=八和60/>。 |
李志達紀念學校原先為[[八和會館 (香港)|八和會館]]開辦的「'''香港八和會館小學'''」,更前身為「'''香港八和會館學校'''」。為了開辦津貼小學,八和會館早於1961年開始籌辦原校<ref name=八和60/>;及後,時任八和會館主席[[梁醒波]]向教育司署申請撥出小學校舍<ref name="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cite news |title=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 |url=https://mmis.hkpl.gov.hk/coverpage/-/coverpage/view?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hsf=%E8%8F%AF%E5%83%91%E6%97%A5%E5%A0%B1&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actual_q=%28+all_dc.title%3A%28%22%E8%8F%AF%E5%83%91%E6%97%A5%E5%A0%B1%22%29%29+AND+%28+verbatim_dc.collection%3A%28%22Old%5C+HK%5C+Newspapers%22%29%29&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field=dc.publicationdate_bsort&p_r_p_-1078056564_c=QF757YsWv59%2F9WIUSQ5l79%2FobXUw1T%2Fa&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o=2110&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sort_order=asc&_coverpage_WAR_mmisportalportlet_filter=dc.publicationdate_dt%3A%5B1970-01-01T00%3A00%3A00Z+TO+1979-12-31T15%3A59%3A59Z%5D&fbclid=IwY2xjawGvgeZleHRuA2FlbQIxMAABHVoxlNeF6i_7ej_mYJW8Jz1i3JFjvzZX5LB0AoK6I15ojJGw7zsSvIr4_A_aem_XTh0aJbvrt0cCFP2UCcyDA |page=35 |language= |newspaper=華僑日報 | date=1975-12-07 |accessdate=2024-11-24 |quote= }}</ref>,但政府以辦學經驗不足為由,只撥出[[李鄭屋邨]]的[[天台小學]]<ref name="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 />,並於1967年先行開辦<ref name=八和60/>。同時,八和會館再度提出申請,才於1970年獲撥出[[藍田邨]]的一座[[「火柴盒」小學]]校舍作遷置<ref name="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 />;及後,原校於1971年將校董會(現李志達紀念基金)註冊為擔保有限公司<ref>{{Cite web |url=https://www.hongkongdir.hk/lee-chi-tat-memorial-fund-limited-cclib/ |title=李志達紀念基金-公司註冊資料 |access-date=2020-05-12 |archive-date=2023-10-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005071530/https://www.hongkongdir.hk/lee-chi-tat-memorial-fund-limited-cclib/ |dead-url=no }}</ref>。 |
||
三年後,原校分階段遷入藍田邨,首年僅招收小一及小四學生,並於1975年正式揭幕及完成首次遷置<ref>{{cite web|url=https://hkbarwo.com/zh/about/chronicle#1970-1980|title=關於我們 發展里程|work=香港八和會館|accessdate=2023-11-08|archive-date=2023-11-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08042507/https://hkbarwo.com/zh/about/chronicle/#1970-1980|dead-url=no}}</ref>,至1976年才有第二代校舍的第一批畢業生。 |
三年後,原校分階段遷入藍田邨,首年僅招收小一及小四學生,並於1975年正式揭幕及完成首次遷置<ref>{{cite web|url=https://hkbarwo.com/zh/about/chronicle#1970-1980|title=關於我們 發展里程|work=香港八和會館|accessdate=2023-11-08|archive-date=2023-11-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1108042507/https://hkbarwo.com/zh/about/chronicle/#1970-1980|dead-url=no}}</ref>,至1976年才有第二代校舍的第一批畢業生。 |
||
第34行: | 第34行: | ||
== 校舍設備 == |
== 校舍設備 == |
||
=== 李鄭屋邨第一代校舍 === |
=== 李鄭屋邨第一代校舍 === |
||
原校最早期校舍為一所「[[天台小學]]」 |
原校最早期校舍位於李鄭屋邨,為一所「[[天台小學]]」<ref name=八和60/>,設於該邨第13座天台。 |
||
隨著原校於1975年全-{面}-遷入第二代校舍,原有校舍已交還予房屋署。 |
隨著原校於1975年全-{面}-遷入第二代校舍,原有校舍已交還予房屋署,至1991年拆卸重建為李鄭屋遊樂場。 |
||
=== 藍田邨第二代校舍 === |
=== 藍田邨第二代校舍 === |
||
第54行: | 第54行: | ||
此校由小一至小六每級均設5班,合共30班。 |
此校由小一至小六每級均設5班,合共30班。 |
||
== 歷屆行政人員<ref name=八和40>{{cite book|title=香港八和會館四十週年紀念特刊|work=香港八和會館|date=1993|page=97,108- |
== 歷屆行政人員 == |
||
=== 校監<ref name=八和40>{{cite book|title=香港八和會館四十週年紀念特刊|work=香港八和會館|date=1993|page=97,108-110,112,122,128-130}}</ref> === |
|||
=== 校監 === |
|||
* [[鳳凰女|郭瑞貞]] 女士(?-1978年)(1992年逝世) |
* [[鳳凰女|郭瑞貞]] 女士(?-1978年)(1992年逝世) |
||
* 黃炎 先生(1978年- |
* 黃炎 先生(1978年-?,由八和會館主席兼任) |
||
* 蕭司徒潔 女士(?-1986年) |
* 蕭司徒潔 女士(?-1986年) |
||
* 李智廣 先生(1986年起,現任校監及此校接辦人) |
* 李智廣 先生(1986年起,現任校監及此校接辦人) |
||
=== 校長 === |
=== 校長 === |
||
==== 香港八和會館學校時代 ==== |
==== 香港八和會館學校時代 ==== |
||
* 黎之長 先生(1967年-1969年,創校校長) |
* 黎之長 先生(1967年-1969年,創校校長)<ref name=八和40/> |
||
* 不詳(1969年-1975年) |
* 不詳(1969年-1975年) |
||
==== 香港八和會館小學時代 ==== |
==== 香港八和會館小學時代 ==== |
2024年12月26日 (四) 12:44的最新版本
李志達紀念學校 Lee Chi Tat Memorial School[1] | |
---|---|
地址 | 香港新界北區上水石湖墟天平路30號 |
类型 | 全日制津貼小學 |
辦學團體 | 李志達紀念基金[註 1](1991年起) 八和會館[註 2](1967年-1991年) |
创办日期 | 1967年(香港八和會館學校) 1974年(香港八和會館小學) 1991年(現址) |
校長 | 趙偉光先生 |
副校长 | 周鳳筠女士 楊瑞娟女士 |
教師人數 | 65人(2020/21年度) |
年级 | 小一至小六 |
学生人数 | 860人(2023/24年度)[2] |
校訓 | 自愛、自律、自主(1991年起) 和平友愛(1967年-1991年) |
電話號碼 | +852 2673 8581 |
传真號碼 | +852 2668 0223 |
学校网址 | https://www.lctms.edu.hk/ |
李志達紀念學校(英語:Lee Chi Tat Memorial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上水石湖墟鄰近天平邨的津貼小學,前身為1967年創立的香港八和會館學校,於1991年由觀塘藍田邨遷入現址及更名。
歷史
[编辑]李志達紀念學校原先為八和會館開辦的「香港八和會館小學」,更前身為「香港八和會館學校」。為了開辦津貼小學,八和會館早於1961年開始籌辦原校[3];及後,時任八和會館主席梁醒波向教育司署申請撥出小學校舍[4],但政府以辦學經驗不足為由,只撥出李鄭屋邨的天台小學[4],並於1967年先行開辦[3]。同時,八和會館再度提出申請,才於1970年獲撥出藍田邨的一座「火柴盒」小學校舍作遷置[4];及後,原校於1971年將校董會(現李志達紀念基金)註冊為擔保有限公司[5]。
三年後,原校分階段遷入藍田邨,首年僅招收小一及小四學生,並於1975年正式揭幕及完成首次遷置[6],至1976年才有第二代校舍的第一批畢業生。
而在1977年,同區的梁式芝書院在創辦初期,由於該校在秀茂坪的校舍仍未完工,因此曾借用香港八和會館小學的校舍開課,直至永久校舍於1978年1月落成為止[7];及後,五邑司徒浩中學又於同年借用原校課室,直至1979年暑假永久校舍完工為止[8]。
由於原校所在的藍田(三)邨樓宇普遍牽涉偷工減料,雖然未被列為危樓,但樓宇石屎強度僅及標準的34%[9],仍要於1992年8月按照「整體重建計劃」拆卸重建。因此,原校於1989年[10]獲批出上水現址校舍作二度重置。
按照原來決定,此校雖再獲新校搬遷,但八和會館需向教育署繳納保證金約50-70萬元,以維持校名[10]。由於八和會館以「應由政府資助」為由堅拒再注資,並決議「停辦」[3],此校最終由校監李智廣接辦,並以其先父之名更名為「李志達紀念學校」。其後,此校上午校如期於1991年二度遷入現址,而下午校亦於翌年恢復運作[11],但所有舊址未畢業學生不能過渡。至1993年,隨著新校舍完成註冊,新校名亦正式生效[12]。
2002年,此校申請分拆為兩所全日制小學,當中上午校於翌年遷往同區近清河邨新建校舍,並命名為曾梅千禧學校[13];而下午校繼續在重置校舍辦學至今。
校舍設備
[编辑]李鄭屋邨第一代校舍
[编辑]原校最早期校舍位於李鄭屋邨,為一所「天台小學」[3],設於該邨第13座天台。
隨著原校於1975年全面遷入第二代校舍,原有校舍已交還予房屋署,至1991年拆卸重建為李鄭屋遊樂場。
藍田邨第二代校舍
[编辑]第二代校舍為一座徙置事務處標準的「火柴盒」小學,不計地下共設5層,設有24間課室,另天台為有蓋操場。值得一提的是,原校校舍為全港最後一座由徙置事務處興建的同類型校舍,亦是最後一座採用過渡型設計的同類校舍[註 3],於1974年隨同鄰近的徙廈落成,並於1979年連同鄰近的第六型徙廈劃入藍田(三)邨。
該校舍於1991年8月隨學校遷入上水而停用,並連同藍田(三)邨22-24座,於1992年8月永久封閉,同年10月清拆重建[14][15]。原址於1997年完成重建,現為平田商場停車場。
上水第三代校舍
[编辑]第三代校舍為一所標準小學平禧校舍,不計地下共樓高6層,共設30間課室,另設有各種特別室及空中花園[16]。重置校舍原定於粉嶺聯和墟興建,但最後改為建於現址[17],並於1990年3月動工,由俊和集團承建[18],自1991年遷入起沿用至今,並曾於2000年代初中期加建新翼。
此校亦是亦是唯一一所因徙置屋邨重建,而遷入北區的小學。
-
現時校舍後方,可見新翼
班級結構
[编辑]此校由小一至小六每級均設5班,合共30班。
歷屆行政人員
[编辑]- 郭瑞貞 女士(?-1978年)(1992年逝世)
- 黃炎 先生(1978年-?,由八和會館主席兼任)
- 蕭司徒潔 女士(?-1986年)
- 李智廣 先生(1986年起,現任校監及此校接辦人)
校長
[编辑]香港八和會館學校時代
[编辑]- 黎之長 先生(1967年-1969年,創校校長)[10]
- 不詳(1969年-1975年)
香港八和會館小學時代
[编辑]- 戴國材 先生(1974年-不早於1977年)(午別不詳)
- 鄭漢林 先生(1974年-1980年)(午別不詳)(2020年逝世)
- 車克強 先生(約1977年後-1980年代初)(午別不詳)
- 黎永年 先生(1980年-1980年代中)(午別不詳,後轉往李陞大坑學校出任校長)(2020年逝世)
- 張炳坤 先生(1980年代初-1986年)(後轉往大埔舊墟公立學校上午校出任校長)
- 邱達禧 先生(1986年-?)[19](曾任馬會騎師,以及元朗官立小學、東院道官立小學及馬頭涌官立小學校長)
- 歐陽淑珍 女士(不遲於1988年-1991年)(午別不詳,後過渡至李志達紀念學校)
李志達紀念學校時代
[编辑]- 上午校
- 下午校
- 李天翔 先生(1992年-1995年,下午校復辦後首任校長)
- 許純毅 先生(1995年-2003年)(由香港八和會館小學過渡,分拆後轉任曾梅千禧學校首任校長[11])
- 全日制
- 鄧淑明 女士(2003年-2005年,全日制首任校長)[22]
- 周國良 先生(2005年-?,目前轉職至香港樹仁大學任教)
- 胡鳳群 女士(約2000年代-2014年,目前轉任校董)[23]
- 陳建順 先生(2014年-2020年)(由曾梅千禧學校調任,退休後升任總校長及校董)
- 趙偉光 先生(2020年起)(現任校長)
事件
[编辑]- 1976年8月7日晚上,就讀該校二年級的8歲女童吳偉娟,在鄰近的藍田邨22座回家替家人取回門匙途中,被兇手強行拖入垃圾房姦殺,並被棄屍於垃圾槽,一日後才被清潔工人發現[24]。該案至今懸而未破。
- 2020年1月17日下午,該校田徑隊師生從鄰近運動場返校途中,被一輛失控的私家車撞倒,導致9名師生受傷(當中一名8歲男生危殆,另有3名師生情況嚴重)。同日晚上,涉事司機被捕[25]。
外部連結
[编辑]註解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小學概覽2020-李志達紀念學校. [2021-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5).
- ^ 李志達紀念學校 全方位學習津貼 運用計劃 2023-24學年 (PDF). 李志達紀念學校. 2023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23).
- ^ 3.0 3.1 3.2 3.3 香港八和會館陸拾伍週年 回顧‧前瞻. 香港八和會館. 2018: 16.
- ^ 4.0 4.1 4.2 八和小學十五日揭幕 加設粵劇課程. 華僑日報. 1975-12-07: 35 [2024-11-24].
- ^ 李志達紀念基金-公司註冊資料.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5).
- ^ 關於我們 發展里程. 香港八和會館.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 ^ 梁式芝書院-School History. [2020-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五邑司徒浩中學三十周年校慶紀念特刊. 五邑司徒浩中學. 2008: 28.
- ^ 黃華輝,《公屋醜聞──一名記者的追查實錄》,香港:進一步多媒體,1999年7月,ISBN 962-8326-22-8
- ^ 10.0 10.1 10.2 10.3 香港八和會館四十週年紀念特刊. 香港八和會館. 1993: 97,108-110,112,122,128-130.
- ^ 11.0 11.1 小學概覽2000/01:李志達紀念學校(下午).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2000 [202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4-18.
- ^ 學校搜尋-李志達紀念學校. [2020-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 ^ 2002年全日制小學校舍分配結果 (PDF). [2020-05-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11).
- ^ 《香港憲報》1992年第48期第4274號公告:房屋署已獲批准簽立的合約
- ^ 1993年2月藍田邨航空照片
- ^ 李志達紀念學校-校園設施. [2021-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2).
- ^ 111EP-粉嶺第18區一間小學. 立法局工務小組委員會. 1989-10-05.
- ^ 《香港憲報》1990年第17期第1549號公告:建築署批出的合約
- ^ 香港教育資料中心. 香港教育手冊. 商務印書館. 1988: 408.
- ^ 小學概覽2000/01:李志達紀念學校(上午).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2000 [2023-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4-18.
- ^ 全港小學選校指南 2004年全新版. 荷花出版. 2003-06: 234.
- ^ 全港小學選校指南 2005年全新版. 荷花出版. 2004-06: 215.
- ^ 「優化小學的學校行政」第二期系統課程:架構重整與中層人員職責系統課程[失效連結]
- ^ 藍田新邨慘無人道兇案,姦殺八歲女童. 華僑日報. 1976-08-09.
- ^ 私家車剷行人路撞9師生1童命危 女司機涉危駕被捕. 東方日報.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