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西本願寺 (臺北市):修订间差异

坐标25°2′23.23″N 121°30′25.21″E / 25.0397861°N 121.5070028°E / 25.0397861; 121.507002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XINJUNGWU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42个用户的75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oord|25|2|23.23|N|121|30|25.21|E|region:TW|display=title}}
{{Coord|25|2|23.23|N|121|30|25.21|E|region:TW|display=title}}
{{Otheruses|西本願寺|subject=位於臺灣臺北市的寺院遺跡|other=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同名寺院}}
{{Otheruses|西本願寺 (消歧義)|subject=臺灣臺北市的寺院遺跡|other=其他同名寺院}}
{{TW monument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 (州轄市)|臺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建物群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 (臺北市)|中華路]]一段西側、[[長沙街]]與[[貴陽街]]之間,近[[臺北捷運]][[西門站]]、[[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西本願寺]]廣場站、[[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捷運西門站3號出口。光復後,原址是理教公所和一群違建,後因多次火災,拆建後,復原為西本願寺的遺址。
|name=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File:臺北西本願寺環景.jpg|thumb|500px|臺北西本願寺環景,左為輪番所、中為鐘樓、右為樹心會館]]
|formername=
|image=
|imagename=
{{Infobox mapframe|tyep=shape|zoom=15|frame-width=280}}
|othername=
|formalname=
|level=歷史建築
|class=寺廟
|date=2006年2月21日
|time=
|location={{ROC}}[[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之1號
|open=
|cost=
|website=
|reg_url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60221000002
}}
{{TW monument
|name=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formername=
|image=[[File:西本願寺遺址樹心會館.jpg|250px]]
|imagename=
|othername=
|formalname=
|level=直轄市定古蹟
|class=
|date=2006年2月21日
|time=
|location={{ROC}}[[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之1號
|open=
|cost=
|website=
|reg_url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60221000001
}}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 (州轄市)|臺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本願寺派]][[佛寺]],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建物群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 (臺北市)|中華路]]一段西側、[[長沙街]]與[[貴陽街 (台北市)|貴陽街]]之間,近[[臺北捷運]][[西門站_(臺北捷運)|西門站]]、[[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西本願寺廣場站、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捷運西門站3號出口。[[臺灣戰後時期|戰後]]原址成為[[理教|理教公所]]和一群違建,發生多次火災後,拆建復原其遺址。


==歷史==
== 歷史 ==
===日治===
=== 日治時期 ===
1895年,從軍布教使、軍隊慰問兼開教視察使渡臺。1896年開始布教,並設立臺北教會。1897年時,買收新築用地並創設婦人會,同時也開設龍谷學校。1899年,臺北布教所獲得公認。新築工程則開始於1900年。<ref name="shin">{{Cite book|title=真宗本派本願寺 臺灣開教史|author= 大橋捨三郎|year=1935}}</ref>
[[File:Honganji Taiwan Betsuin (1932).jpg|thumb|250px|1932年落成的臺灣別院本堂]]
[[File:Honganji-taiwan-betsuin.jpg|thumb|250px|臺北別院時期]]


布教所在1901年昇格為'''臺北別院''',並且入座木佛本尊。1903年時布教所成立少年教會。1910年,成德學院開院,且開始蕃界布教。1913年,發行雜誌《慈光》,並廢撤蕃界布教使。少年教會在1915年時改稱日曜學校。1916年時,再創設[[大稻埕]]本島人布教所。前法主[[大谷光瑞]]在1917年時視察臺灣。1922年,成德學院讓渡[[臺灣總督府|總督府]]。1923年,御廟所、[[鐘樓_(東亞)|鐘樓]]、會館完工,1924年輪番所(指佛院的負責人或住持的宿舍)落成。1925年,臺北別院舉行了開教三十年紀念傳道,同年創立[[樹心幼稚園]]。<ref name="shin"/>
1895年,從軍布教使、軍隊慰問兼開教視察使渡臺。1896年開始布教,並設立臺北教會。1897年時,買收新築用地並創設婦人會,同時也開設龍谷學校。1899年,臺北布教所獲得公認。新築工程則開始於1900年。<ref name="shin">{{cite book|title=真宗本派本願寺 臺灣開教史|author= 大橋捨三郎|year=1935}}</ref>


1929年改稱臺灣別院。1930年舉行新築起工式,1931年[[上梁|上棟]]。1932年本堂正式落成,並舉辦入佛式與報恩講;同年西本願寺派的[[王兆麟]]在[[臺南]]開設臺南家政女學校(今[[臺南市私立光華高級中學]])。<ref name="shin"/>新建築占地有390坪。<ref>{{Cite journal|journal=臺灣建築會誌|title=本派本願寺臺灣別院本堂に就いて|publisher=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year=1933|volume=5| issue=1}}</ref>
布教所在1901年昇格為臺北別院,並且入座木佛本尊。1903年時布教所成立少年教會。1910年,成德學院開院,且開始蕃界布教。1913年,發行雜誌《慈光》,並廢撤蕃界布教使。少年教會在1915年時改稱日曜學校。1916年時,再創設[[大稻埕]]本島人布教所。前法主[[大谷光瑞]]則在1917年時視察台灣。1922年,成德學院讓渡總督府。1923年,御廟所與鐘樓會館完工。輪番所(指佛院的負責人或住持的宿舍)則是在1924年新築落成。1925年,臺北別院舉行了開教三十年紀念傳道,同年創立[[樹心幼稚園]]。<ref name="shin"/>


[[File:西本願寺遺址鐘樓.jpg|thumb|250px|[[鐘樓]]]]
1929年改稱臺灣別院。1930年舉行新築起工式,1931年上棟。1932年本堂正式落成,並舉辦入佛式與報恩講;同年開設[[台南家政女學校]]。<ref name="shin"/>新建築占地有390坪。<ref>{{cite journal|journal=臺灣建築會誌|title=本派本願寺臺灣別院本堂に就いて|publisher=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year=1933|volume=5| issue=1}}</ref>
[[File:西本願寺遺址輪番所.jpg|thumb|250px|輪番所]]
西本願寺在當時有弘法傳教、舉辦法會、舉辦演講、存放和護送遺骨回到日本、為亡者舉辦葬禮等功能,曾經舉辦[[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臺北縣知事]][[橋口文藏]]、臺灣第一代西畫家[[陳植棋]]的追悼會、臺北市協議會員張福老的公弔會、臺灣工業學校校長吉田佐次郎的葬禮,與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祝辰巳]]的逝世一週年[[法會]]。此外由於本願寺派推動社會事業,也提供緊急避難收容救護、教育的功能,例如:樹心幼稚園、[[日曜日]]學校、青年會皆使用樹心會館,又樹心佛教婦人會也曾於西本願寺舉行多次活動,成為另一種型態的社交場所,故西本願寺在日治時期可謂具備多元功能。


==== 地方寺院布敎所一覽 ====
===民國===
以下是真宗本派除台灣別院之外的地方寺院及布敎所,但省略開教年代不詳者。<ref name="shin"/>
<gallery>
File:臺北西本願寺鐘樓.JPG|未修復前的鐘樓
File:臺北西本願寺本堂地基.jpg|本堂地基現況
File:台北西本願寺鐘樓.jpg|鐘樓現況
File:臺北西本願寺樹心會館.jpg|樹心會館
File:臺北西本願寺輪番所.jpg|輪番所
</gallery>
戰後,西本願寺部份建築做為[[理教]]的[[理教公所]]及軍方和[[警備總部]]等單位使用<ref>{{cite web|url=http://www.moi.gov.tw/dca/02faith_001_07.aspx|title=台灣地區宗教簡介:理教|author=董福澤(中華理教總會副秘書長)|publisher=[[內政部民政司]]|accessdate=2011-07-22}}</ref>,旁邊則有[[聯勤]]被服廠、[[反共救國軍]]及[[大陳島撤退]]的軍民居住<ref>{{cite web|url=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AA09705000019&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title=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publisher=台北市政府文化局|accessdate=2011-07-22}}</ref>。警備總部第二處設置在此,[[二二八事件]]後[[王育霖]]、[[辜振甫]]等[[政治犯]]曾被囚禁於此<ref>{{cite web|url=http://www.wufi.org.tw/%E4%BA%8C%E4%BA%8C%E5%85%AB%E5%A4%A7%E5%B1%A0%E6%AE%BA%E7%9A%84%E8%AD%89%E8%A8%80%EF%BC%92-%E5%9C%B0%E7%8D%84%E2%94%80%E8%A5%BF%E6%9C%AC%E9%A1%98%E5%AF%BA/|author=歐陽可亮著,張志銘譯|title=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2 地獄─西本願寺|publisher=[[台灣獨立建國聯盟]]|accessdate=2014-03-16}}</ref><ref name="文獻會">{{cite web|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6/today-taipei6.htm|author=施致如|title=《文獻會進駐辦展》西本願寺 西門町觀光新亮點|publisher=[[自由時報]]|accessdate=2014-03-16}}</ref>。


{| class="wikitable"
{| style="float:right; margin:0 0 24px 24px; border:1px solid #CCCCCC; background:#F9F9F9"
|colspan=3|<center>'''地方寺院布敎所'''
|--
|-
| style="border:1px solid #CCCCCC"|[[File:中華商場02.jpg|280px|中華商場與西本願寺]]
! 開教年代 !!設置
|--
|-
|右上可見西本願寺高聳的屋頂(1961年攝影)
| 1896年 || 台南布教所、台中[[中尊寺 (台中市)|中尊寺]]、基隆光尊寺
|-
| 1897年 || [[鹿港龍山寺]]、苗栗苗栗寺
|-
| 1898年 || 新竹[[竹壽寺]]
|-
| 1904年 || 馬公光玄寺
|-
| 1905年 || 台北[[了覺寺]]
|-
| 1906年 || 高雄寶船寺
|-
| 1908年 || 嘉義光照寺、塩水布教所
|-
| 1909年 || 彰化[[龍鳳寺 (彰化市)|彰化寺]]、屏東大照寺、[[旗山太平寺]]
|-
| 1911年 || 南投[[南投龍泉寺|尊猷寺]]
|-
| 1912年 || 吉野布教所
|-
| 1913年 || 豐田布教所、埔里能高寺
|-
| 1914年 || 林田布教所
|-
| 1916年 || 大稻埕布教所
|-
| 1917年 || 花蓮港布教所
|-
| 1920年 || 羅東布教所
|-
| 1924年 || 恆春布教所
|-
| 1925年 || 台東布教所
|-
| 1926年|| [[臺南彌陀寺|彌陀寺]]布教所、員林布教所、烏山頭布教所
|-
| 1927年|| 新高布教所、玉里布教所、蘇澳布教所
|-
| 1928年|| 鳳林布教所
|-
| 1929年|| 豐原布教所、潮州布教所
|-
| 1930年|| 里壠布教所、太平山布教所
|-
| 1932年|| 虎尾布教所
|}
|}


===戰後===
但大部分建築於1975年焚燬。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ref>{{cite web|url=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AA0970600004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title=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publisher=台北市政府文化局|accessdate=2011-07-22}}</ref>。2011年5月[[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開始整修,2013年7月開放民眾參觀<ref>{{cite news|url=http://pkl.taipei.gov.tw/ct.asp?xItem=57522934&ctNode=46562&mp=106011|title=西本願寺(萬華406號)廣場重生 西門町鬧區新明珠|publisher=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date=2013-07-04}}</ref>。2014年3月15日,[[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遷入西本願寺廣場<ref name="文獻會" />。
戰後,西本願寺部份建築為[[理教]]、軍方、[[警備總部]]第二處等單位使用,[[二二八事件]]後[[王育霖]]、[[辜振甫]]等[[政治犯]]曾被囚禁於此<ref>{{Cite web|url=http://www.moi.gov.tw/dca/02faith_001_07.aspx|title=台灣地區宗教簡介:理教|author=董福澤(中華理教總會副秘書長)|publisher=[[內政部民政司]]|accessdate=2011-07-22|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14000253/http://www.moi.gov.tw/dca/02faith_001_07.aspx|archivedate=2010-06-14}}</ref><ref>{{Cite web|url=http://www.wufi.org.tw/%E4%BA%8C%E4%BA%8C%E5%85%AB%E5%A4%A7%E5%B1%A0%E6%AE%BA%E7%9A%84%E8%AD%89%E8%A8%80%EF%BC%92-%E5%9C%B0%E7%8D%84%E2%94%80%E8%A5%BF%E6%9C%AC%E9%A1%98%E5%AF%BA/|author=[[歐陽可亮]]著,張志銘譯|title=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2 地獄─西本願寺|publisher=[[台灣獨立建國聯盟]]|accessdate=2014-03-16|archive-date=2021-04-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7005052/http://www.wufi.org.tw/%E4%BA%8C%E4%BA%8C%E5%85%AB%E5%A4%A7%E5%B1%A0%E6%AE%BA%E7%9A%84%E8%AD%89%E8%A8%80%EF%BC%92-%E5%9C%B0%E7%8D%84%E2%94%80%E8%A5%BF%E6%9C%AC%E9%A1%98%E5%AF%BA/|dead-url=no}}</ref><ref name="文獻會">{{Cite web|url=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6/today-taipei6.htm|author=施致如|title=《文獻會進駐辦展》西本願寺 西門町觀光新亮點|publisher=[[自由時報]]|date=2014-03-16|accessdate=2014-03-16|archive-date=2014-03-2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25133012/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mar/16/today-taipei6.htm|dead-url=no}}</ref>。建築旁邊則有[[聯勤]]被服廠、[[反共救國軍]]及[[大陳島撤退]]的軍民居住<ref>{{Cite web|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60221000001|title=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accessdate=|df=|archive-date=2021-04-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7005038/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60221000001|dead-url=no}}</ref>,帶有濃厚[[眷村]]色彩,曾成為軍隊傷兵收容所、樂團與宗教團體等短期進駐使用的空間。

此時期日本佛寺功能消失,中華新村和理教公所出現,但因為使用者組成複雜、出入流動頻繁,以及搭建臨時住宅、未有維護保存意識導致西本願寺建築保存環境不良,甚至引發火災燒毀部分建築,如本堂等大部分建築即於1975年焚燬。
<!-- 注释:[[File:中華商場 1961.jpg|thumb|280px|中華商場與西本願寺|右上可見西本願寺高聳的屋頂(1961年攝影) ]] -->
此區域直到[[都市更新]]規劃後才再次受到重視。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臺北市文化資產#直轄市定古蹟|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臺座、御廟所等遺蹟為[[臺北市文化資產#歷史建築|歷史建築]]<ref>{{Cite web|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60221000002|title=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accessdate=|archive-date=2021-04-0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07005056/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60221000002|dead-url=no}}</ref>。2011年5月[[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開始整修,2013年7月開放民眾參觀<ref>{{Cite news|url=http://pkl.taipei.gov.tw/ct.asp?xItem=57522934&ctNode=46562&mp=106011|title=西本願寺(萬華406號)廣場重生 西門町鬧區新明珠|publisher=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date=2013-07-04|access-date=2013-09-0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316083434/http://pkl.taipei.gov.tw/ct.asp?xItem=57522934&ctNode=46562&mp=106011|archive-date=2014-03-16|dead-url=yes}}</ref>。2014年3月15日,[[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遷入本堂臺座<ref name="文獻會" />。


==相關條目==
==相關條目==
*[[東本願寺 (臺北市)]]
*[[東本願寺 (臺北市)]]
*[[臺灣文化資產遭破壞列表]]
*[[臺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


==參見==
==參見==
*[[理教]]
*[[淨土真宗]]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大谷光瑞]]
*[[蘇巴斯·錢德拉·鮑斯]]
*[[蘇巴斯·錢德拉·鮑斯]]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reflist}}
{{Reflist}}


== 外部連結 ==
== 外部連結 ==
{{Commonscat|Taipei's Nishi Honganji}}
{{Commons category|Taipei's Nishi Honganji}}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60221000002 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Wayback|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historicalBuilding/20060221000002 |date=20210407005056 }}
*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AA09706000043&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2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60221000001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Wayback|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60221000001 |date=20210407005038 }}
*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AA09705000019&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12173026/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56 西本願寺廣場-臺北旅遊網]

{{臺北市文化資產}}
{{臺北市文化資產}}
{{台灣直轄市定古蹟}}
{{台灣直轄市定古蹟}}
{{DEFAULTSORT:Xi}}
{{DEFAULTSORT:Nishi Honganji}}
[[Category:1932年台灣建立]]
[[Category:淨土真宗本願寺派佛寺]]
[[Category:西門町]]
[[Category:不義遺址]]
[[Category:台北市佛寺]]
[[Category:台北市佛寺]]
[[Category:淨土真宗寺院]]
[[Category:臺北市歷史建築]]
[[Category:萬華區]]
[[Category:臺北市市定古蹟]]
[[Category:台北市火災]]
[[Category:臺灣文化資產火災]]
[[Category:台灣日式建築]]
[[Category:台灣日式建築]]
[[Category:台灣火災]]
[[Category: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
[[Category:台灣日時期宗教建築]]
[[Category:台灣日時期佛寺]]
[[Category:西門町]]

2024年12月30日 (一) 08:45的最新版本

25°2′23.23″N 121°30′25.21″E / 25.0397861°N 121.5070028°E / 25.0397861; 121.5070028

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位置 中華民國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之1號
官方名称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寺廟
评定时间2006年2月21日
詳細登錄資料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位置 中華民國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之1號
官方名称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评定时间2006年2月21日
詳細登錄資料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新起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佛寺,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建物群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西側、長沙街貴陽街之間,近臺北捷運西門站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西本願寺廣場站、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捷運西門站3號出口。戰後原址成為理教公所和一群違建,發生多次火災後,拆建復原其遺址。

歷史

[编辑]

日治時期

[编辑]

1895年,從軍布教使、軍隊慰問兼開教視察使渡臺。1896年開始布教,並設立臺北教會。1897年時,買收新築用地並創設婦人會,同時也開設龍谷學校。1899年,臺北布教所獲得公認。新築工程則開始於1900年。[1]

布教所在1901年昇格為臺北別院,並且入座木佛本尊。1903年時布教所成立少年教會。1910年,成德學院開院,且開始蕃界布教。1913年,發行雜誌《慈光》,並廢撤蕃界布教使。少年教會在1915年時改稱日曜學校。1916年時,再創設大稻埕本島人布教所。前法主大谷光瑞在1917年時視察臺灣。1922年,成德學院讓渡總督府。1923年,御廟所、鐘樓、會館完工,1924年輪番所(指佛院的負責人或住持的宿舍)落成。1925年,臺北別院舉行了開教三十年紀念傳道,同年創立樹心幼稚園[1]

1929年改稱臺灣別院。1930年舉行新築起工式,1931年上棟。1932年本堂正式落成,並舉辦入佛式與報恩講;同年西本願寺派的王兆麟臺南開設臺南家政女學校(今臺南市私立光華高級中學)。[1]新建築占地有390坪。[2]

鐘樓
輪番所

西本願寺在當時有弘法傳教、舉辦法會、舉辦演講、存放和護送遺骨回到日本、為亡者舉辦葬禮等功能,曾經舉辦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臺北縣知事橋口文藏、臺灣第一代西畫家陳植棋的追悼會、臺北市協議會員張福老的公弔會、臺灣工業學校校長吉田佐次郎的葬禮,與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祝辰巳的逝世一週年法會。此外由於本願寺派推動社會事業,也提供緊急避難收容救護、教育的功能,例如:樹心幼稚園、日曜日學校、青年會皆使用樹心會館,又樹心佛教婦人會也曾於西本願寺舉行多次活動,成為另一種型態的社交場所,故西本願寺在日治時期可謂具備多元功能。

地方寺院布敎所一覽

[编辑]

以下是真宗本派除台灣別院之外的地方寺院及布敎所,但省略開教年代不詳者。[1]

地方寺院布敎所
開教年代 設置
1896年 台南布教所、台中中尊寺、基隆光尊寺
1897年 鹿港龍山寺、苗栗苗栗寺
1898年 新竹竹壽寺
1904年 馬公光玄寺
1905年 台北了覺寺
1906年 高雄寶船寺
1908年 嘉義光照寺、塩水布教所
1909年 彰化彰化寺、屏東大照寺、旗山太平寺
1911年 南投尊猷寺
1912年 吉野布教所
1913年 豐田布教所、埔里能高寺
1914年 林田布教所
1916年 大稻埕布教所
1917年 花蓮港布教所
1920年 羅東布教所
1924年 恆春布教所
1925年 台東布教所
1926年 彌陀寺布教所、員林布教所、烏山頭布教所
1927年 新高布教所、玉里布教所、蘇澳布教所
1928年 鳳林布教所
1929年 豐原布教所、潮州布教所
1930年 里壠布教所、太平山布教所
1932年 虎尾布教所

戰後

[编辑]

戰後,西本願寺部份建築為理教、軍方、警備總部第二處等單位使用,二二八事件王育霖辜振甫政治犯曾被囚禁於此[3][4][5]。建築旁邊則有聯勤被服廠、反共救國軍大陳島撤退的軍民居住[6],帶有濃厚眷村色彩,曾成為軍隊傷兵收容所、樂團與宗教團體等短期進駐使用的空間。

此時期日本佛寺功能消失,中華新村和理教公所出現,但因為使用者組成複雜、出入流動頻繁,以及搭建臨時住宅、未有維護保存意識導致西本願寺建築保存環境不良,甚至引發火災燒毀部分建築,如本堂等大部分建築即於1975年焚燬。


此區域直到都市更新規劃後才再次受到重視。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臺座、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7]。2011年5月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開始整修,2013年7月開放民眾參觀[8]。2014年3月15日,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遷入本堂臺座[5]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大橋捨三郎. 真宗本派本願寺 臺灣開教史. 1935. 
  2. ^ 本派本願寺臺灣別院本堂に就いて. 臺灣建築會誌 (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 1933, 5 (1). 
  3. ^ 董福澤(中華理教總會副秘書長). 台灣地區宗教簡介:理教. 內政部民政司. [201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4). 
  4. ^ 歐陽可亮著,張志銘譯. 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2 地獄─西本願寺.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5. ^ 5.0 5.1 施致如. 《文獻會進駐辦展》西本願寺 西門町觀光新亮點. 自由時報. 2014-03-16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5). 
  6. ^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7. ^ 西本願寺輪番所,遺跡(參道、本堂、御廟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8. ^ 西本願寺(萬華406號)廣場重生 西門町鬧區新明珠.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2013-07-04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6).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