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超过100个用户的717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not|皇帝}} |
|||
{{Infobox_People |
|||
{{Redirect2|轩辕氏|姓氏|軒轅姓}} |
|||
| name = 黄帝 |
|||
[[File:Yellowemperor.jpg|thumb|黃帝]] |
|||
| image name=Yellow Emperor.jpg |
|||
{{道家}} |
|||
| width = |
|||
| job = 天下共主 |
|||
| period = 前27世纪 |
|||
| birthname =公孙轩辕 |
|||
| other_names = 姬轩辕 |
|||
| Sex = 男 |
|||
| date of birth = 西元前2700年之前 |
|||
| place of birth = 有熊 |
|||
| date of death = 西元前2600年之前 |
|||
| place of death = 橋山 |
|||
| nationality = 中國遠古 |
|||
| residence = |
|||
| party = |
|||
| religion = |
|||
| spouse = [[嫘祖]] |
|||
| relatives =父:[[少典]]<br>二十五個兒子 |
|||
| educate = |
|||
| past = [[華夏族]]首领 |
|||
| work =[[阪泉之战]]、[[涿鹿之戰]] |
|||
| award = |
|||
}} |
|||
{{道教}} |
{{道教}} |
||
''华胥氏曾孙黄帝''',[[中国]]神話人物,中國歷代皇帝多為黄帝設廟祭陵等來取得象徵的統治正當性,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祖先,有學者以文獻證據認爲是始於晚清[[知識分子]]的推動下,從[[中國]]遠古傳說的[[三皇]]與[[五帝]]中脫穎而出,成為成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華民族]]的祖先。<ref>{{cite web | author=沈松僑 | title=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 url=http://www.cecs.nctu.edu.tw/record/ec6-5/Yellow%20Emperor.doc }}</ref> |
|||
'''黃帝'''(黃帝<ref>山海經/20大荒北經</ref>,{{bd|公元前2717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公元前2600年|}}<ref>{{Cite web|title=重日、上巳节、黄帝生日 农历三月三在古代很特别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url=http://www.ce.cn/culture/gd/202104/11/t20210411_36460120.shtml|website=www.ce.cn|access-date=2024-04-17}}</ref>),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首領,為《[[史记]]》中[[三皇五帝#五帝|五帝]]之首。 |
|||
「炎黃後裔」、「[[炎黄子孙]]」也成為[[中国人]]自称的常見說法,而其中的黃帝又比[[炎帝]]更常被提及。按今天的观点看,炎帝及黃帝可能均為遠古部落聯盟共主,根據《[[山海經]]》,炎帝在[[阪泉之战]]敗給黃帝而後[[蚩尤]]糾集炎帝的部屬再於[[涿鹿之戰]]敗給黃帝。<ref>{{cite web| author=章行| title=山海經-現代版| chapter=山海經(七)戰神蚩尤|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12/12/c7091.htm}}</ref> |
|||
史載黃帝的父親[[少典]]为[[有熊国]]君,母為附寶,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为[[姬姓|'''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帝鴻氏'''或'''[[歸藏|歸藏氏]]'''<ref>《[[雲笈七籤]]·卷一百·紀傳部·紀一·軒轅本紀》:於是黃帝定百物之名,作八卦之說,謂之八索。一號帝鴻氏,一號歸藏氏,乃名所制曰歸藏書,此易之始也。</ref>。相传他出生于三月初三,俗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ref>{{Cite web |url=https://www.sohu.com/a/228703445_743882 |title=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accessdate=2018-04-18 18:38 |4= |archive-date=2021-05-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18112403/https://www.sohu.com/a/228703445_743882 |dead-url=no }}</ref>。 |
|||
《[[史记]]》中的[[五帝]]之首。传黄帝姓'''[[公孙姓|公孙]]''',居軒轅之丘故号'''[[軒轅姓|轩辕氏]]'''。又居姬水,后改为'''[[姬姓]]'''<ref>《[[路史]]》载:「神农用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ref><ref>《[[说文解字]]》载:“黃帝居姬水,以爲姓。” </ref>。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亦有[[帝鴻氏]]、[[帝軒氏]]、[[縉雲氏]]等後者加以解釋史料之稱<ref>[[張守節]]《[[史記正義]]》云:案,黃帝為有熊國君,乃少典國君之次子,號有熊氏。又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ref>。 |
|||
目前最早明確對黄帝的传世文獻,來自[[左传]]、[[國語 (書)|国语]]和[[逸周书]]。在[[漢朝]]後,中國歷代[[皇帝]]多為黄帝設廟祭陵等,以確認統治的正當性,因此「黃帝」被視为[[中華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是古代[[華夏]]部落領袖,為[[中華民族]]與[[漢族]]的血親[[祖先]]<ref>{{cite news|url=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7-03/24/content_1760670.htm|title=黄帝陵: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work=人民日报·海外版|date=2017-03-24|author=吴绍礼|author2=田立阳|accessdate=2018-07-22|archive-date=2018-07-2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722015224/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7-03/24/content_1760670.htm|dead-url=unfit}}</ref>。 |
|||
== 簡介 == |
|||
黃帝乃'''五帝之首''',黄帝和[[炎帝]]並列的說法例如炎黃後裔、[[炎黄子孙]]成為[[漢人]]以至清朝后[[中國人]]自称之一<ref>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中说:“《大戴礼记·帝系》详细地载了黄帝二子的后裔谱系,……既然各种古书都记有基本相同的记载,意义是不容抹杀的。”</ref>。[[神話]]中的炎帝及黃帝可能為[[遠古]][[部落]]聯盟共主。<ref name="LiLi1928">{{cite book|author1=Chi Li|author2=Ji Li|title=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xUaCAAAAIAAJ|accessdate=1 December 2012|year=1928|publisher=Russell & Russell}}</ref>根據《[[山海經]]》,炎帝在[[阪泉之战]]敗給黃帝,後來[[蚩尤]]糾集炎帝的部屬再於[[涿鹿之戰]]敗給黃帝<ref>{{Cite book|title=中国通史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上|last=任宪宝主编|publisher=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year=2017.05|isbn=7-5044-9125-1|pages=43}}</ref><ref>{{Cite book|title=考古图说原始社会、夏、商、西周|last=陈杰,石荣传编著|publisher=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year=2018.06|isbn=978-7-5539-5994-8|pages=35}}</ref>。 |
|||
<ref>黄帝之父是熊国国君武王[[少典]],其母名[[附宝]],在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清水县三门乡有三皇沟)</ref>《汉书人表考》卷一有载:(黄帝)姬姓,少典之子。少典取有峤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于天水。<ref>《水经注》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ref>。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軒轅之丘”。“軒轅之丘”位置尚有爭議,現在學術界較為認可的是“軒轅之丘”位於今[[河南省]][[新鄭市]],2008年[[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亦被[[中國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黃帝出生夏曆三月初三,一說生於二月初二, 俗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早前炎帝與黃帝結盟對抗[[蚩尤]],後炎、黃二帝展開[[阪泉之戰]],黃帝取得勝利,<ref>《史记·五帝本纪》:“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ref>最後黄帝在[[涿鹿之戰]]擒殺了[[蚩尤]]。<ref>《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ref>,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螾大螻,色尚黃,人們說他以土德為帝,故自稱為黃帝<ref>《史记·五帝本纪》:“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ref>。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集結炎、黃部落於涿鹿之戰打敗蚩尤。<ref>《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蒋子万机论》说:“黄帝之初,养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惊,介胃不释,黄帝……于是遂好营垒,以灭四帝。”</ref>。 |
|||
==文獻记载== |
|||
[[File:Yellow Emperor.jpg|thumb|200px|黃帝]] |
|||
傳世文獻中,以《[[左傳]]》及《[[尸子]]》的记载為最早,《尸子·神明》:“子貢問[[孔子]]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謀而親,不約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謂四面也。’”,被認為是在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與《[[國語 (書)|国语]]》中,也有對黃帝的記載。至漢朝之後,傳世文獻增加,對於黃帝的記載也變多。 |
|||
《左傳》記載,[[前525年]][[郯子]]訪問魯國時,舉出古代帝王,稱黃帝氏為雲師,以雲為名。同時,將黃帝列在炎帝之前。<ref>《左傳》昭公17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ref> |
|||
《史記》記載,對黄帝的祭祀最早出现於戰國[[秦靈公]]<ref>《史記封禅書》:「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ref>。 |
|||
==姓氏與稱號== |
|||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路史》记载黄帝姓[[公孫姓|公孙]]<ref>《[[路史]]》:神农之同母弟勖,其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ref>,《[[國語 (書)|国语]]》则记载黄帝依[[姬水]]而成长,因此为[[姬姓]]<ref>《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 其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 姬酉祁巳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唯青陽與倉林氏同于黄帝故皆爲姬姓,同德之難也如是。 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ref>。清代學者[[崔述]]认为公孙是诸侯之孙的称谓,并不是姓,且上古时代不存在这种称谓<ref>《崔东壁遗书·补上古考信录之上·黄帝氏》:按国语云黄帝姓姬,且公孙者,公之孙也,公族未及三世则无氏,氏之以公孙,非姓也,况上古之时安有是哉!</ref>。 |
|||
其稱號黃帝,傳統上以[[五德終始說]]來解釋,認為其代表土行的黃色。甲骨文學者[[許進雄]]認為,在[[甲骨文]]中,「黃」源自於「[[璜]]」,是一種玉,黃帝的稱號可能與古代配戴玉的習俗相關<ref>許進雄《古事雜談》〈黃帝為什麼服戴玉珮?〉:「歷來以為黃帝的取名來自其順應土德而崇尚黃色。……但五帝中,只有黃帝是以顏色命名的。在鄒衍創演五德相勝學說之前,其名字已出現於銅器銘文,而且戰國之前,中國也不見有尚黃的習俗。因為根據考古資料,中國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就普遍喜愛鮮明的紅色及黑色,並以之為尊貴者的裝飾色。戰國時代的人大概根據周代尚赤的事實,應用五行相生相勝的新理論,附會黃帝的名字,推算上古各帝王所應崇尚的顏色,才得出黃帝應土德這種不正確結論。商代的甲骨文顯示,黃是一組玉珮的象形字,……所以黃帝很可能便是以璜珮來取名字的。……玉珮是帶上的懸掛物,很可能黃帝所創衣制就是以璜珮增飾並用以表示階級。……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後人命名這創建人為制度的君王為黃帝,是因為他以璜珮來表示不戰的用心,並以之區分階級,強固社會的秩序。」,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二版。</ref>。《史記‧五帝本紀》云:「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又《史記索隱》載:「炎帝火,黃帝土代之,即『黃龍地螾見』是也。」黃帝之黃或源自黃龍之黃。 |
|||
== 簡介 == |
|||
据《汉书人表考》卷一载:「黄帝,[[有熊国]]国君武王[[少典]]之子。少典娶[[有蟜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notetag|此干支為例根據推算:始創於公元前2997年(黃帝六十甲子)建立後並非西元前4557年起計算,但出生年月日便有誤差,在六十甲子中,陽干需配上陽支,陰干亦同,戊為陽干,巳為陰支,不符天干地支記日規則。}}日生黄帝于[[天水]]。」<ref>《[[水经注]]》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ref>{{NoteTag|[[清水县]][[三门乡]]有[[三皇沟]]。}}《[[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軒轅之丘”。唐《軒轅黃帝傳》載:「軒轅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君少典之次子也。其母西橋氏女,名附寶,瞑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於郊野。附寶感之而有娠。以樞星降,又名天樞。懷二十四月,生軒轅於壽丘」“軒轅之丘”位于[[新郑]]的说法出《[[大明一统志]]》。相傳黃帝出生於夏曆三月初三,一說生於二月初二,俗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炎、黃二帝展開[[阪泉之戰]],黃帝胜<ref>《史记·五帝本纪》:“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ref>。最後,黄帝集結炎、黃部落在[[涿鹿之戰]]打敗、擒殺了[[蚩尤]]<ref>《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ref>,統一中原各部落。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螾]]大[[螻]],色尚黃,人們說他以[[土德]]為帝,故自稱為黃帝<ref>《史记·五帝本纪》:“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ref><ref>《[[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蒋子万机论》说:“黄帝之初,养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惊,介胃不释,黄帝……于是遂好营垒,以灭四帝。”</ref>。從此,黃帝成為“[[天下]]”[[共主]],其地位最終確立。 |
|||
《[[路史]]·后纪一》載:“黄帝始分土建国”。據說,黃帝奠定天下後,“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雲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风后|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ref>《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ref>。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他定期巡視各地,瞭解人民生活情況,因此深得人民的愛戴。 |
《[[路史]]·后纪一》載:“黄帝始分土建国”。據說,黃帝奠定天下後,“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雲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风后|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ref>《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ref>。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他定期巡視各地,瞭解人民生活情況,因此深得人民的愛戴。 |
||
此外,黃帝當共主的時候,去古未遠,人民生活簡 |
此外,黃帝當共主的時候,去古未遠,人民生活簡樸,故黃帝教民生火做飯,吃熟食,又創紡織技術,製作衣服冠冕,禦寒護體。他又命大臣負責不同的技術創造,如[[羲和 (神氏)|羲和]]與[[常羲]]分別負責觀測[[太陽]]和[[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創製[[律呂]],[[大撓]]創立[[甲子]],[[隸首]]發明[[算數]],[[容成]]綜合以上六術,製作[[樂律]]和[[律曆]]。黃帝還讓[[伶倫]]和[[垂]]製造樂器[[磬]]和[[鐘 (東亞)|鐘]],[[沮誦]]和[[倉頡]]造字,[[史皇]]作圖,[[雍父]]造[[舂]]和[[杵臼]],[[夷牟]]造[[矢]],[[揮]]造[[弓]],[[共鼓]]和[[貨狄]]作[[舟]]。 |
||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ref>《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ref>,她教人民養蠶 |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ref>《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ref>,她教人民養蠶繅絲,織出絲綢做衣裳,故有「先蠶」的稱號。次妃名[[嫫母]],傳說發明了[[鏡子]],雖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敬重。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ref>《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ref>。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ref>《[[國語]]·晉語四》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衣是也。”</ref>。而[[少昊]]、[[顓頊]]、[[嚳|帝嚳]]、[[尧|唐堯]]、[[舜|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北狄]]、西方的[[犬戎]]、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世本》記載黃帝曾與[[鬼方]]聯姻<ref>《竹書記年》:「武丁三十有二祀,伐鬼方。」《集註》:「世本:『黃帝娶於鬼方氏。』」</ref>。 |
||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子[[玄嚣]]生[[帝喾]],帝喾是商、周的神祖。《史记·周本纪》载,帝喾元妃[[姜嫄]]即周人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史记·商本纪》载,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部落始祖[[契]]的母亲。 |
|||
相傳黃帝亦通曉醫術,[[中醫]]《[[黃帝內經]]》是以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問題的問答體裁編著的,分成《[[素問]]》與《[[靈樞]]》二部。但實際上可能是後人假託黃帝之名的作品<ref>中國典籍书名冠以“黄帝”二字者,《汉书·艺文志》著录15种,《隋书·经籍志》著录26种,《旧唐书·艺文志》著录18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30种,共89种。</ref>。 |
|||
黄帝的另一子[[昌意]]直接与华夏族有关。据《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瞽叟]],瞽叟生[[舜]]。《[[國語 (書)|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另据《世本》,颛顼生[[鲧]],其形为白马。天帝派火神[[祝融]]杀死鲧后,剖开鲧的腹部,生出一条黄龙,即[[大禹]](据《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是华夏部族的祖神。 |
|||
黃帝崩,葬橋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直至辽统治中国北方后,从此断祀)。而[[陝西]][[黃帝陵]]则为一衣冠冢,因为长期处于中原汉族统治区域,因此,自秦統一中國后,歷朝歷代每歲祭奠黃帝陵延續不斷,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稱爲“天下第一陵”。但實際上,黃帝陵只屬一個衣棺塚,黃帝陵前碑亦有表明此事情,另外,根據文獻記載,黃帝離開之時有彩雲飛天,並乘搭彩雲離開。 |
|||
==歷代神化== |
|||
後世對黃帝的神化是逐漸進行的。《[[莊子]]》中提到黃帝得道成仙;《[[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仙登於天”;《[[列仙傳]]》中的黃帝還能夠驅使群仙。黃帝在[[道教]]中被尊為[[道家]]開創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
|||
[[File:Portraits of Famous Men - Yellow Emperor (Huangdi).jpg|thumb|200px|黃帝]] |
|||
後世對黃帝的[[神化]]是逐漸進行的。《[[莊子]]》中提到黃帝得道成仙;《[[史記]]·孝武本纪》記載“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仙登於天”;《[[列仙傳]]》中的黃帝還能夠驅使群仙。黃帝在[[道教]]中被尊為[[道家]]開創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劉弘認為黃帝在漢朝時代的地位並不如後世這麼高,其地位低於[[女媧]],可能與[[伏羲]]相等<ref>劉弘〈漢畫像石上所見太一神考〉:「在漢代典籍中,黃帝的地位要低於女媧,而至多與伏羲(太皞)相捋。」,發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民間文學論壇》1989年7月第4期。</ref>。 |
|||
黃帝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柳翼謀]]評論黃帝時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時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時,其歷年雖無確數,以意度之,最少當亦不下數千年。故合而觀其製作,則驚古聖之多;分而按其時期,則見初民之陋。犧、農之時,雖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諸物,其生活之單簡可想。至黃帝時,諸聖勃興,而宮室、衣裳、舟車、弓矢、文書、圖畫、律曆、算數始並作焉。故洪水以前,實以黃帝時為最盛之時。”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包括一些海外华人)自稱“[[炎黃子孫]]”。每年中国官方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祭祀活动,河南新郑也有拜祖活动。 |
|||
相傳黃帝亦通曉醫術,[[中醫]]《[[黃帝內經]]》是以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問題的問答體裁編著的,分成《[[素問]]》與《[[靈樞]]》二部。但實際上可能是後人假託黃帝之名的作品{{NoteTag|中國典籍书名冠以“黄帝”二字者,《[[汉书]]·[[艺文志]]》著录15种,《[[隋书]]·[[经籍志]]》著录26种,《[[旧唐书]]·艺文志》著录18种,《[[新唐书]]·艺文志》著录30种,共89种。}}。 |
|||
== 其他 == |
|||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稱“雜說[[孌童]]始黃帝”<ref>《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二</ref>,《[[杂说]]》稱黃帝“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骏马,好[[梨园]],好鼓吹”。由于[[梨园]]在唐朝之后才出现,这个说法可能是后人附会的。 |
|||
黃帝崩,葬[[橋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直至[[辽朝|辽]]统治中国北方后,从此断祀)。全国有数座[[黄帝陵]]。其中,[[陝西]][[黄帝陵 (黄陵县)|黃帝陵]]处于中原汉族区域,因此,自秦統一中國后,歷朝歷代每歲祭奠黃帝陵延續不斷,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稱爲“天下第一陵”。但實際上,黃帝陵只屬一個[[衣冠塚]],黃帝陵前碑亦表明此事,另外,根據文獻記載,黃帝離世之時在[[鼎湖]]鑄鼎,鼎成有飛龍乘彩雲,黃帝駕龍而歸天。 |
|||
== 注釋 == |
|||
{{reflist|2}} |
|||
== |
==考古證據== |
||
河南灵宝[[西坡遗址]]被认为可能与黄帝有关<ref>{{Cite book|title=华夏文明的摇篮 中国·河南 THE CRADLE OF HUAXIA CIVILIZATION HENAN·CHINA|last=河南省文物局编;陈爱兰主编;孙英民,李玉东,郑小玲等副主编|first=|publisher=郑州:文心出版社|year=2012.06|isbn=978-7-5510-0162-5|location=|pages=25}}</ref>。 |
|||
{{Wikisourceshas|史記/卷001}} |
|||
* [[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 |
|||
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河洛古国”被认为是黄帝时代的都城遗址<ref>{{cite web |title=“河洛古国”和黄帝到底什么关系?首席科学家为您揭秘 |url=http://m.news.cctv.com/2020/05/11/ARTIsllVlCo1f1VMVOUTKfZ2200511.shtml |work=央视网 |access-date=2021-03-22 |archive-date=2021-05-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18112413/http://m.news.cctv.com/2020/05/11/ARTIsllVlCo1f1VMVOUTKfZ2200511.shtml |dead-url=no }}</ref>。 |
|||
* [[黄帝族谱]] |
|||
* [[黄帝纪年]] |
|||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人员在[[红山文化]]牛河梁大墓发现一老人墓穴,出土了熊龙、双熊首玉器、泥塑熊的下颚和泥塑熊掌等陪葬品,经分子生物学检验,该墓穴主人y染色体单倍群属于东亚人常见的,也是新石器时代三大超级祖先之一的O-F5。几乎可以肯定是某一代[[黄帝部落]]首领<ref>{{Cite web |last=朝阳之窗 |title=牛河梁遗址大墓中手握双龟的神秘老人是黄帝?(组图) |url=https://m.sohu.com/a/191445413_695273/?pvid=000115_3w_a |access-date=2022-08-03 |archive-date=2022-11-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103035611/https://m.sohu.com/a/191445413_695273/?pvid=000115_3w_a |dead-url=no }}</ref>。 |
|||
* [[黄帝陵]] |
|||
==近代研究== |
|||
1894年,[[拉克伯里]]在《中國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提出,黃帝來自[[兩河流域]],經[[崑崙山脈|崑崙山]]進入中國中原地區,說法得到[[章太炎]]支持。然而随着分子人类学的发展,这种说法随即遭到否定<ref>{{Cite journal |last=Yan, Shi, et al. |title=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descend from three 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s. |url=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2Fjournal.pone.0105691 |journal=PloS one |volume=9 |issue=8 |page=e105691 |access-date=2023-01-08 |archive-date=2022-11-2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129214050/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2Fjournal.pone.0105691 |dead-url=no }}</ref>。 |
|||
關於黃帝、[[炎帝]]和[[蚩尤]]關係的學術討論,目前結論是中國遠古文化並非來自單一來源,黃帝、炎帝和蚩尤可能代表三種不同地區的遠古文化,與考古學家找出的各地文化系統相符,例如[[遼河文明]]([[紅山文化]],对应黄帝)與黃河文明([[仰韶文化]],对应炎帝)、長江文明([[良渚文化|高庙文化]],对应伏羲)、长江下游文明([[良渚文化]],对应颛顼)等等。因此,蚩尤與黃帝、[[炎帝]][[帝榆罔|榆罔]]合稱「中華三祖」<ref>[http://www.ln.xinhua.org/jizhe/2007-08/01/content_10739464.htm 紅山文化玉器與黃帝圖騰對應?]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22206/http://www.ln.xinhua.org/jizhe/2007-08/01/content_10739464.htm |date=2016-03-04 }}</ref><ref name="China: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 Civilization.">{{Cite book|title=China: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z-fAxn_9f8wC&pg=PA23|publisher=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date=2007-04-01|isbn=978-962-937-140-1|language=en|first=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 Source Book, City University of Hong|last=Kong|pages=23–}}</ref>。 |
|||
美國學者[[許靖華]]認為,公元前六千多年氣候變冷,原居[[葉尼塞河]]流域的漢藏人南下,擊敗原居於中國的[[苗族]]與[[傜族]]先民,佔據中國中原地區,形成黃帝擊敗[[蚩尤]]的傳說。黃帝代表由蒙古[[葉尼塞河]]進居中原的漢藏人,[[炎帝]]與蚩尤就代表原居中國東南的苗族與傜族先民<ref>甘錫安譯,許靖華著《氣候創造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ref>。 |
|||
中國學者[[楊寬]]認為,黃帝是周人將殷商的上帝觀念加以轉化及利用的傳說<ref>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ref>。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徐中舒]]與[[丁山 (甲骨學家)|丁山]]考據,最早來源為[[齊威王|齊威王田因齊]]所鑄戰國中期銅器中的銘文,是[[陳侯因敦拓本]],銘文第四行第三字起為“高祖黃帝,邇嗣桓文”<ref>《中國古代歷史圖譜·原始社會卷》</ref>,時間約為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間。在同時期[[鄒衍]]著作中也提到黃帝,說明在戰國時期中期,在齊國已有黃帝傳說,田齊君主以黃帝為高祖<ref>徐中舒〈陳侯四器考釋〉:「陳侯因資鎬當為元前375年頃所作器,其銘文稱黃帝為其高祖,此即黃帝傳說已流傳於當時之確證;然此種傳說在此時以前或時代稍後之著述中,仍不多見。……西周或春秋時代以前之著作,……其涉前代之史事,僅溯殷之高宗,帝乙,夏禹為止。……《論語》、《孟子》、《墨子》三書,惟以堯舜禹稷為最古之君王。……《荀子》書屢屢稱述堯舜而不及黃帝一詞。《山海經》、《管子》、《莊子》、《國語》、《左傳》皆有關於黃帝之傳說,然其著述之年代不明,且多經後人殽亂偽作,故不具論。黃帝傳說見於記載可考者,當以陳侯因資鎬為最早,再次則為鄒衍之《終始五德》。鄒衍齊人,其年代據《史記》當齊威宣之世,與陳侯因資鎬之年代相當,或稍後。」,發表於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卷4期,1933年。</ref>。 |
|||
中國學者[[余太山]]認為,[[月氏]]與[[塞迦|塞種]]的先祖為允姓之戎。允姓之戎起源自[[少昊]]之後,由若水移居至伊洛之間,逐步西遷,後建立貴霜王朝與月氏等。由於月氏與塞種皆具有原始印歐人血統<ref>余太山,〈貴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屬〉,發表於《文史》第38輯,1994年。</ref><ref>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頁138-141。</ref>,他進而推測,與允姓之戎一樣,源自黃帝的氏族,如[[陶唐氏]]、[[有虞氏]]、少昊等,皆可能帶有原始印歐人血統<ref>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出版。</ref>。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曾憲法認為塞种人起源於[[克里米亞半島]]與黑海北岸,於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東擴至[[羅布泊]]<ref>曾憲法《先秦时期塞种人之族源及其东渐问题》</ref>。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韓康信]]研究發現,漢代以前古代印歐人種東進的地理介限位於新疆東部至甘肅西部之間,在此以東的地區不存在具有印歐人種型態的類群<ref>《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种族属性的讨论》</ref>。 |
|||
中國學者田阡子等人的基因研究指出,漢藏人起源自東亞南部,於4萬至2萬年前間北上至黄河中上游<ref>田阡子、孙宏开、江荻《汉藏语数据与东亚人类的渊源》:「漢藏語群體的祖先最初來源于東亞的南部,在約20000到40000年前,一個携帶Y染色體m122突變的群體最終到達了黃河中上游盆地,在這裏約10000年前發展起了新石器文化」</ref>。 |
|||
中國学者李辉據现代分子人类学与考古学成果推測源於[[磁山文化]]的[[東夷]][[少典]]部落分化出[[黃帝部落]],於公元前4000年北迁,赶跑了使用[[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乌拉尔语]]的趙寶溝文化上层,创造了红山文化。<ref>{{Cite book|title=人类起源与迁徙之谜|last=李辉|publisher=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year=2020}}</ref>。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高晶一認為汉语的雅言属于[[汉藏语系]],而汉语的俗语属于[[汉-乌拉尔语系|汉芬兰语系]],这跟黄帝部落北迁有关。 |
|||
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定云認為,天鼋是軒轅氏的图腾<ref>徐春瑞,张森主编,迁安文史集粹 黄帝文化百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05,第166页</ref>。 |
|||
== 影响 == |
|||
[[File:2021年4月5日 海峡两岸同步举行祭轩辕黄帝典礼.webm|thumb|2021年4月5日,海峡两岸同步举行[[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
|||
{{See also|黄帝陵|黃帝祭}} |
|||
黃帝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柳翼謀]]評論黃帝時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時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時,其歷年雖無確數,以意度之,最少當亦不下數千年。故合而觀其製作,則驚古聖之多;分而按其時期,則見初民之陋。犧、農之時,雖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諸物,其生活之單簡可想。至黃帝時,諸聖勃興,而宮室、衣裳、舟車、弓矢、文書、圖畫、律曆、算數始並作焉。故洪水以前,實以黃帝時為最盛之時。” |
|||
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後裔逐漸形成漢族,因而他們被視為漢民族共同的祖先,故華人(包括部分[[海外华人]])自稱“[[炎黃子孫]]”。 |
|||
== 祭奠 == |
|||
{{参见|黃帝祭}} |
|||
早在春秋戰國時,[[新鄭]]就有三月三風後頂拜軒轅的習俗。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華夏]][[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據史書記載,[[軒轅黃帝]]故里在[[河南]][[新鄭]]<ref>{{cite web |title=新郑的黄帝考古学文化 |url=http://www.henan.gov.cn/ztzl/system/2007/04/02/010026508.shtml |work=河南省人民政府 |access-date=2021-03-22 |archive-date=2021-04-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21181023/http://www.henan.gov.cn/ztzl/system/2007/04/02/010026508.shtml |dead-url=no }}</ref>。春秋時代的歷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鄭具茨山(俗稱“始祖山”)朝拜黃帝的記載,由民間自辦,一直如此<ref>{{cite web |title=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url=https://henan.qq.com/a/20120312/000247.htm |work=腾讯 大豫网 |access-date=2021-03-22 |archive-date=2021-04-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21181022/https://henan.qq.com/a/20120312/000247.htm |dead-url=no }}</ref>。此外在[[陝西]][[黃帝陵]]、[[浙江]][[縉雲縣]]也有舉行祭祀或拜祖活動。 |
|||
=== [[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 === |
|||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7日中央派代表至陕西省中部县桥山之麓[[黄帝陵 (黄陵县)|黄帝陵]]致祭,举行首次民族扫墓典礼,其后每年均比照办理。<ref>{{Cite web|title=民国曾有“民族扫墓节”:国共两党合祭黄帝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ur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55333|website=www.thepaper.cn|date=2024-04-07|url-status=liv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40711584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55333|archive-date=2024-04-07|access-date=2024-04-07}}</ref> |
|||
中华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由中华民国内政部主办[[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 |
|||
===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 |
|||
2004年开始,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ref>{{Cite web|title=公祭难遏"国字号"冲动 网友质疑是比面子赛政绩|url=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8/04-01/1208087.shtml|website=www.chinanews.com.cn|date=2024-04-07|url-status=liv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407115835/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8/04-01/1208087.shtml|archive-date=2024-04-07|access-date=2024-04-07}}</ref> |
|||
===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 |
|||
2006年,河南省委把新郑当地举办的拜黄帝活动升格为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承办单位为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执行单位为新郑市人民政府。<ref>{{Cite web|title=郑州:相聚河之南 祈福拜轩辕_市县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url=https://www.henan.gov.cn/2023/04-10/2722020.html|website=www.henan.gov.cn|url-status=liv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407122853/https://www.henan.gov.cn/2023/04-10/2722020.html|archive-date=2024-04-07|access-date=2024-04-07}}</ref> |
|||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於每年中國農曆三月初三在黃帝故里河南省新鄭市舉辦的祭拜性活動。[[中國國民黨|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中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余秋雨]],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著名演員[[唐國強]]<ref>{{cite web|title=参会人物|url=http://www.henan.gov.cn/ztzl/bzdd/chrw/|work=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21181039/http://www.henan.gov.cn/ztzl/bzdd/chrw/|archive-date=2021-04-21|access-date=2021-03-22|dead-url=no}}</ref>,[[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周鐵農等等各界優秀的炎黃子孫出席歷屆大典<ref>{{cite web|title=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url=http://www.henan.gov.cn/ztzl/system/2007/04/20/010028402.shtml|work=河南省人民政府|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421181045/http://www.henan.gov.cn/ztzl/system/2007/04/20/010028402.shtml|archive-date=2021-04-21|access-date=2021-03-22|dead-url=no}}</ref>。 |
|||
2006年5月20日,[[黄帝陵 (黄陵县)|黄帝陵]]祭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2008年國務院確定新鄭黃帝拜祖祭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編號480Ⅹ-32)。 |
|||
== 家庭 == |
|||
*父母 |
|||
**[[少典]](《史記·五帝本紀》、《國語·晉語四》) |
|||
**[[附寶]](《帝王世紀》) |
|||
*兄弟 |
|||
**[[炎帝]](《國語·晉語四》) |
|||
*妻妾 |
|||
**[[嫘祖]](《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 |
|||
**[[女節]](《帝王世紀》) |
|||
**[[彤魚氏]](《路史·黃帝紀》、《帝王世紀》,《漢書·古今人表》作「肜魚氏」,《雲笈七籤·軒轅本紀》作「費修」) |
|||
**[[嫫母]](《漢書·古今人表》、《路史·黃帝紀》、《帝王世紀》) |
|||
*子女 |
|||
**[[玄囂]],己姓。(《史記·五帝本紀》、《國語·晉語四》) |
|||
**[[昌意]](《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 |
|||
**青陽,姬姓。(《國語·晉語四》、《帝王世紀》) |
|||
**[[揮]](《路史·黃帝紀》) |
|||
**[[夷鼓]],己姓。(《國語·晉語四》、《漢書·古今人表》、《帝王世紀》,《路史·黃帝紀》作「夷彭」) |
|||
**[[蒼林]],姬姓。(《國語·晉語四》、《漢書·古今人表》、《路史·黃帝紀》) |
|||
**[[禺陽]],任姓。(《路史·黃帝紀》) |
|||
**[[休 (黃帝之子)|休]](《路史·黃帝紀》) |
|||
**[[清 (黃帝之子)|清]](《路史·黃帝紀》) |
|||
**[[苗龍]](《山海經·大荒北經》) |
|||
**[[鲧|駱明]](《山海經·海內經》) |
|||
**[[禺虢]](《山海經·大荒東經》) |
|||
*孫子 |
|||
**[[顓頊]] |
|||
**[[蟜极]] |
|||
== 影視形象 == |
|||
*1996年大陸版電視劇《[[炎黄二帝]]》:[[董子武]]飾演黄帝 |
|||
*2001年香港版TVB電視劇《[[封神榜 (2001年電視劇)|封神榜]]》:[[黃煒溏]]飾演黄帝 |
|||
*2006年大陸版電視劇《[[传奇·幻想殷商]]》:[[杨千里]]飾演黄帝 |
|||
*2010年大陸版電視劇《[[远古的传说]]》:[[丁軍]]飾演黄帝 |
|||
*2013年大陸版電視劇《[[英雄时代·炎黄大帝]]》:[[朱曉漁]]、[[文替]]飾演黄帝 |
|||
*2016年大陸版電影《[[轩辕大帝]]》:[[于波]]飾演黃帝 |
|||
== 注释 == |
|||
{{NoteFoot}} |
|||
== 参考文献 == |
|||
{{Reflist|30em}} |
|||
== 外部連結 == |
|||
{{Wikisource author}} |
|||
{{Commons category|Yellow Emperor}} |
|||
* {{Wikisource history link|史記|001|黃帝}} |
|||
* 李學勤:[http://www.xinfajia.net/4162.html 〈古史、考古學與炎黃二帝〉] {{Wayback|url=http://www.xinfajia.net/4162.html |date=20210421181039 }}(2008年) |
|||
* 鄭素春:〈[http://www.rsd.fju.edu.tw/Upload/14-5%E9%81%93%E6%95%99%E4%BB%99%E5%82%B3%E4%B8%AD%E7%9A%84%E9%BB%83%E5%B8%9D67-96(1).pdf 道教仙傳中的黃帝]{{dead link|date=2018年5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
* 孫隆基:[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11486939 〈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 {{Wayback|url=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11486939 |date=20210109055344 }} |
|||
* 石川祯浩:〈[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106120357/http://qsyj.iqh.net.cn/CN/volumn/volumn_1203.shtml 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 |
|||
* [http://www.wrsn.com.tw/z/zz77.htm 華夏始祖_黃帝] {{Wayback|url=http://www.wrsn.com.tw/z/zz77.htm |date=20180909160658 }} |
|||
* [http://kejiao.cntv.cn/2012/12/15/VIDA1355516870848614.shtml 中央電視台-发现黄帝城] {{Wayback|url=http://kejiao.cntv.cn/2012/12/15/VIDA1355516870848614.shtml |date=20210518112508 }} |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920222858/http://tv.cntv.cn/video/C14092/c4948ba42e9648c5be61da2806d25bc4 中央電視台- 缙云黄帝祠宇探源] |
|||
* [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huangdi.htm 黃帝 軒轅氏] {{Wayback|url=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huangdi.htm |date=20130218125340 }} |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08005601/http://www.gansu.xinhua.org/gansucaitao/2006-05/18/content_7020187.htm 黃帝部落的图腾是什么] |
|||
* [http://www.chinaemperorhall.com/ 香港黃帝祠] {{Wayback|url=http://www.chinaemperorhall.com/ |date=20170517205527 }} |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12195542/http://www.huangdi.gov.cn/ 公祭轩辕黄帝网] |
|||
== 参见 == |
|||
{{Portal|中国|神話|道教|人物}} |
|||
* [[帝江]] |
|||
* [[三墳五典]] |
|||
* [[祭祀轩辕黄帝]] |
* [[祭祀轩辕黄帝]] |
||
* [[ |
* [[黄帝陵]] |
||
* [[ |
*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
||
*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 |
|||
* [[中樞遙祭黃帝陵典禮]] |
|||
* [[炎黄子孙]] |
* [[炎黄子孙]] |
||
* [[黄 |
* [[黄帝纪年]] |
||
* [[中华文明五千年说]] |
|||
* [[道教]] |
|||
{{-}} |
|||
== 外部連結 == |
|||
{{commonscat|Yellow Emperor}} |
|||
{{wikisource author}} |
|||
* [http://www.wrsn.com.tw/z/zz77.htm 華夏始祖_黃帝] |
|||
* [http://www.wrsn.com.tw/z/zz44.htm 黃帝得道昇天] |
|||
* [http://www.greatchinese.com/emperors/huangdi.htm 黃帝 軒轅氏] |
|||
* [http://www.gansu.xinhua.org/gansucaitao/2006-05/18/content_7020187.htm 黃帝部落的图腾是什么] |
|||
* [http://www.chinaemperorhall.com/ 香港黃帝祠] |
|||
*满江红[http://dannyqao.blog.163.com/blog/zhwiki/static/11918834220113150117108/?latestBlog] |
|||
{{s-start}} |
{{s-start}} |
||
{{s-before|[[炎帝]]}} |
{{s-before|[[炎帝]]}} |
||
{{s-title|[[ |
{{s-title|中国[[中原]]地区君主}} |
||
{{s-after|[[少昊]]}} |
{{s-after|長子[[少昊]]}} |
||
{{s-end}} |
{{s-end}} |
||
{{三皇五帝}} |
{{三皇五帝}} |
||
{{Authority control}} |
|||
[[Category:中国上古人物]] |
|||
[[Category:黄帝|*]] |
|||
[[Category:中國傳說時代君主]] |
[[Category:中國傳說時代君主]] |
||
[[Category:道教尊神]] |
[[Category:道教尊神]] |
||
[[Category:中国纸币上的人物|H]] |
|||
[[am:ኋንግ ዲ]] |
|||
[[Category:神話中的人瑞]] |
|||
[[bg:Хуанди]] |
|||
[[Category:存在与否有争议的中國人物]] |
|||
[[bo:ཧོང་ཏི།]] |
|||
[[Category:戰神]] |
|||
[[ca:Emperador Groc]] |
|||
[[Category:醫藥之神]] |
|||
[[de:Huangdi]] |
|||
[[en:Yellow Emperor]] |
|||
[[es:Emperador amarillo]] |
|||
[[eu:Enperadore Horia]] |
|||
[[fa:امپراتور زرد]] |
|||
[[fi:Keltainen keisari]] |
|||
[[fr:Huángdì]] |
|||
[[gan:黃帝]] |
|||
[[hak:Vòng Ti]] |
|||
[[he:הקיסר הצהוב]] |
|||
[[id:Huang Di]] |
|||
[[it:Huang Di]] |
|||
[[ja:黄帝]] |
|||
[[ko:황제 (전설)]] |
|||
[[lt:Huangdi]] |
|||
[[mk:Жолт цар]] |
|||
[[nl:Huang Di]] |
|||
[[no:Den gule keiser]] |
|||
[[pl:Huang Di]] |
|||
[[pt:Huangdi]] |
|||
[[ru:Хуан-ди]] |
|||
[[sh:Žuti car]] |
|||
[[simple:Yellow Emperor]] |
|||
[[sr:Жути цар]] |
|||
[[sv:Huang-Di]] |
|||
[[vi:Hoàng Đế]] |
|||
[[zh-classical:黃帝]] |
2024年6月20日 (四) 01:39的最新版本
系列條目 |
---|
道家思想 |
道 德
|
道家人物 |
皇德 三皇五帝 广成子 伊尹 太公望 老子 尹喜 文子 庄子 列子 環淵 杨朱 黄石公 张良 刘安 |
道家典籍 |
《老子》《莊子》《列子》《文子》 《黃帝書》 |
相關條目 |
諸子百家 兵家 儒家 法家 黃老 玄学 中医学 道教 佛教 禅宗 |
道教 |
---|
道教主題 |
黃帝(黃帝[1],公元前2717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公元前2600年[2]),中國古代部落聯盟首領,為《史记》中五帝之首。
史載黃帝的父親少典为有熊国君,母為附寶,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为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帝鴻氏或歸藏氏[3]。相传他出生于三月初三,俗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4]。
目前最早明確對黄帝的传世文獻,來自左传、国语和逸周书。在漢朝後,中國歷代皇帝多為黄帝設廟祭陵等,以確認統治的正當性,因此「黃帝」被視为中華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是古代華夏部落領袖,為中華民族與漢族的血親祖先[5]。
黃帝乃五帝之首,黄帝和炎帝並列的說法例如炎黃後裔、炎黄子孙成為漢人以至清朝后中國人自称之一[6]。神話中的炎帝及黃帝可能為遠古部落聯盟共主。[7]根據《山海經》,炎帝在阪泉之战敗給黃帝,後來蚩尤糾集炎帝的部屬再於涿鹿之戰敗給黃帝[8][9]。
文獻记载
[编辑]傳世文獻中,以《左傳》及《尸子》的记载為最早,《尸子·神明》:“子貢問孔子曰:‘古者黃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黃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謀而親,不約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謂四面也。’”,被認為是在戰國時期成書的《山海經》與《国语》中,也有對黃帝的記載。至漢朝之後,傳世文獻增加,對於黃帝的記載也變多。
《左傳》記載,前525年郯子訪問魯國時,舉出古代帝王,稱黃帝氏為雲師,以雲為名。同時,將黃帝列在炎帝之前。[10]
姓氏與稱號
[编辑]《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路史》记载黄帝姓公孙[12],《国语》则记载黄帝依姬水而成长,因此为姬姓[13]。清代學者崔述认为公孙是诸侯之孙的称谓,并不是姓,且上古时代不存在这种称谓[14]。
其稱號黃帝,傳統上以五德終始說來解釋,認為其代表土行的黃色。甲骨文學者許進雄認為,在甲骨文中,「黃」源自於「璜」,是一種玉,黃帝的稱號可能與古代配戴玉的習俗相關[15]。《史記‧五帝本紀》云:「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又《史記索隱》載:「炎帝火,黃帝土代之,即『黃龍地螾見』是也。」黃帝之黃或源自黃龍之黃。
簡介
[编辑]据《汉书人表考》卷一载:「黄帝,有熊国国君武王少典之子。少典娶有蟜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註 1]日生黄帝于天水。」[16][註 2]《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軒轅之丘”。唐《軒轅黃帝傳》載:「軒轅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君少典之次子也。其母西橋氏女,名附寶,瞑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於郊野。附寶感之而有娠。以樞星降,又名天樞。懷二十四月,生軒轅於壽丘」“軒轅之丘”位于新郑的说法出《大明一统志》。相傳黃帝出生於夏曆三月初三,一說生於二月初二,俗言“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炎、黃二帝展開阪泉之戰,黃帝胜[17]。最後,黄帝集結炎、黃部落在涿鹿之戰打敗、擒殺了蚩尤[18],統一中原各部落。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螾大螻,色尚黃,人們說他以土德為帝,故自稱為黃帝[19][20]。從此,黃帝成為“天下”共主,其地位最終確立。
《路史·后纪一》載:“黄帝始分土建国”。據說,黃帝奠定天下後,“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雲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21]。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他定期巡視各地,瞭解人民生活情況,因此深得人民的愛戴。
此外,黃帝當共主的時候,去古未遠,人民生活簡樸,故黃帝教民生火做飯,吃熟食,又創紡織技術,製作衣服冠冕,禦寒護體。他又命大臣負責不同的技術創造,如羲和與常羲分別負責觀測太陽和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創製律呂,大撓創立甲子,隸首發明算數,容成綜合以上六術,製作樂律和律曆。黃帝還讓伶倫和垂製造樂器磬和鐘,沮誦和倉頡造字,史皇作圖,雍父造舂和杵臼,夷牟造矢,揮造弓,共鼓和貨狄作舟。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22],她教人民養蠶繅絲,織出絲綢做衣裳,故有「先蠶」的稱號。次妃名嫫母,傳說發明了鏡子,雖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敬重。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23]。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24]。而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北狄、西方的犬戎、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世本》記載黃帝曾與鬼方聯姻[25]。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子玄嚣生帝喾,帝喾是商、周的神祖。《史记·周本纪》载,帝喾元妃姜嫄即周人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史记·商本纪》载,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部落始祖契的母亲。
黄帝的另一子昌意直接与华夏族有关。据《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瞽叟,瞽叟生舜。《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另据《世本》,颛顼生鲧,其形为白马。天帝派火神祝融杀死鲧后,剖开鲧的腹部,生出一条黄龙,即大禹(据《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是华夏部族的祖神。
歷代神化
[编辑]後世對黃帝的神化是逐漸進行的。《莊子》中提到黃帝得道成仙;《史記·孝武本纪》記載“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仙登於天”;《列仙傳》中的黃帝還能夠驅使群仙。黃帝在道教中被尊為道家開創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劉弘認為黃帝在漢朝時代的地位並不如後世這麼高,其地位低於女媧,可能與伏羲相等[26]。
相傳黃帝亦通曉醫術,中醫《黃帝內經》是以黃帝與岐伯討論醫學問題的問答體裁編著的,分成《素問》與《靈樞》二部。但實際上可能是後人假託黃帝之名的作品[註 3]。
黃帝崩,葬橋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直至辽统治中国北方后,从此断祀)。全国有数座黄帝陵。其中,陝西黃帝陵处于中原汉族区域,因此,自秦統一中國后,歷朝歷代每歲祭奠黃帝陵延續不斷,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稱爲“天下第一陵”。但實際上,黃帝陵只屬一個衣冠塚,黃帝陵前碑亦表明此事,另外,根據文獻記載,黃帝離世之時在鼎湖鑄鼎,鼎成有飛龍乘彩雲,黃帝駕龍而歸天。
考古證據
[编辑]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河洛古国”被认为是黄帝时代的都城遗址[28]。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人员在红山文化牛河梁大墓发现一老人墓穴,出土了熊龙、双熊首玉器、泥塑熊的下颚和泥塑熊掌等陪葬品,经分子生物学检验,该墓穴主人y染色体单倍群属于东亚人常见的,也是新石器时代三大超级祖先之一的O-F5。几乎可以肯定是某一代黄帝部落首领[29]。
近代研究
[编辑]1894年,拉克伯里在《中國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提出,黃帝來自兩河流域,經崑崙山進入中國中原地區,說法得到章太炎支持。然而随着分子人类学的发展,这种说法随即遭到否定[30]。
關於黃帝、炎帝和蚩尤關係的學術討論,目前結論是中國遠古文化並非來自單一來源,黃帝、炎帝和蚩尤可能代表三種不同地區的遠古文化,與考古學家找出的各地文化系統相符,例如遼河文明(紅山文化,对应黄帝)與黃河文明(仰韶文化,对应炎帝)、長江文明(高庙文化,对应伏羲)、长江下游文明(良渚文化,对应颛顼)等等。因此,蚩尤與黃帝、炎帝榆罔合稱「中華三祖」[31][32]。
美國學者許靖華認為,公元前六千多年氣候變冷,原居葉尼塞河流域的漢藏人南下,擊敗原居於中國的苗族與傜族先民,佔據中國中原地區,形成黃帝擊敗蚩尤的傳說。黃帝代表由蒙古葉尼塞河進居中原的漢藏人,炎帝與蚩尤就代表原居中國東南的苗族與傜族先民[33]。
中國學者楊寬認為,黃帝是周人將殷商的上帝觀念加以轉化及利用的傳說[34]。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徐中舒與丁山考據,最早來源為齊威王田因齊所鑄戰國中期銅器中的銘文,是陳侯因敦拓本,銘文第四行第三字起為“高祖黃帝,邇嗣桓文”[35],時間約為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間。在同時期鄒衍著作中也提到黃帝,說明在戰國時期中期,在齊國已有黃帝傳說,田齊君主以黃帝為高祖[36]。
中國學者余太山認為,月氏與塞種的先祖為允姓之戎。允姓之戎起源自少昊之後,由若水移居至伊洛之間,逐步西遷,後建立貴霜王朝與月氏等。由於月氏與塞種皆具有原始印歐人血統[37][38],他進而推測,與允姓之戎一樣,源自黃帝的氏族,如陶唐氏、有虞氏、少昊等,皆可能帶有原始印歐人血統[39]。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曾憲法認為塞种人起源於克里米亞半島與黑海北岸,於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間東擴至羅布泊[40]。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韓康信研究發現,漢代以前古代印歐人種東進的地理介限位於新疆東部至甘肅西部之間,在此以東的地區不存在具有印歐人種型態的類群[41]。
中國學者田阡子等人的基因研究指出,漢藏人起源自東亞南部,於4萬至2萬年前間北上至黄河中上游[42]。
中國学者李辉據现代分子人类学与考古学成果推測源於磁山文化的東夷少典部落分化出黃帝部落,於公元前4000年北迁,赶跑了使用芬兰-乌拉尔语的趙寶溝文化上层,创造了红山文化。[43]。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高晶一認為汉语的雅言属于汉藏语系,而汉语的俗语属于汉芬兰语系,这跟黄帝部落北迁有关。
中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曹定云認為,天鼋是軒轅氏的图腾[44]。
影响
[编辑]黃帝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柳翼謀評論黃帝時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時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時,其歷年雖無確數,以意度之,最少當亦不下數千年。故合而觀其製作,則驚古聖之多;分而按其時期,則見初民之陋。犧、農之時,雖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諸物,其生活之單簡可想。至黃帝時,諸聖勃興,而宮室、衣裳、舟車、弓矢、文書、圖畫、律曆、算數始並作焉。故洪水以前,實以黃帝時為最盛之時。”
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後裔逐漸形成漢族,因而他們被視為漢民族共同的祖先,故華人(包括部分海外华人)自稱“炎黃子孫”。
祭奠
[编辑]早在春秋戰國時,新鄭就有三月三風後頂拜軒轅的習俗。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華夏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據史書記載,軒轅黃帝故里在河南新鄭[45]。春秋時代的歷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新鄭具茨山(俗稱“始祖山”)朝拜黃帝的記載,由民間自辦,一直如此[46]。此外在陝西黃帝陵、浙江縉雲縣也有舉行祭祀或拜祖活動。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7日中央派代表至陕西省中部县桥山之麓黄帝陵致祭,举行首次民族扫墓典礼,其后每年均比照办理。[47]
中华民国六十九年(1980年)由中华民国内政部主办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
2004年开始,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48]
2006年,河南省委把新郑当地举办的拜黄帝活动升格为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政协河南省委员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主办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承办单位为郑州市人民政府、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执行单位为新郑市人民政府。[49]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於每年中國農曆三月初三在黃帝故里河南省新鄭市舉辦的祭拜性活動。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中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余秋雨,澳門特別行政區社會文化司司長崔世安,著名演員唐國強[50],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周鐵農等等各界優秀的炎黃子孫出席歷屆大典[51]。
2006年5月20日,黄帝陵祭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國務院確定新鄭黃帝拜祖祭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編號480Ⅹ-32)。
家庭
[编辑]- 父母
- 兄弟
- 炎帝(《國語·晉語四》)
- 妻妾
- 子女
- 孫子
影視形象
[编辑]- 1996年大陸版電視劇《炎黄二帝》:董子武飾演黄帝
- 2001年香港版TVB電視劇《封神榜》:黃煒溏飾演黄帝
- 2006年大陸版電視劇《传奇·幻想殷商》:杨千里飾演黄帝
- 2010年大陸版電視劇《远古的传说》:丁軍飾演黄帝
- 2013年大陸版電視劇《英雄时代·炎黄大帝》:朱曉漁、文替飾演黄帝
- 2016年大陸版電影《轩辕大帝》:于波飾演黃帝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山海經/20大荒北經
- ^ 重日、上巳节、黄帝生日 农历三月三在古代很特别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www.ce.cn. [2024-04-17].
- ^ 《雲笈七籤·卷一百·紀傳部·紀一·軒轅本紀》:於是黃帝定百物之名,作八卦之說,謂之八索。一號帝鴻氏,一號歸藏氏,乃名所制曰歸藏書,此易之始也。
- ^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2018-04-18 18: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吴绍礼; 田立阳. 黄帝陵: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3-24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 ^ 李学勤《古史、考古学与炎黄二帝》中说:“《大戴礼记·帝系》详细地载了黄帝二子的后裔谱系,……既然各种古书都记有基本相同的记载,意义是不容抹杀的。”
- ^ Chi Li; Ji Li.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Russell & Russell. 1928 [1 December 2012].
- ^ 任宪宝主编. 中国通史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上.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7.05: 43. ISBN 7-5044-9125-1 请检查
|isbn=
值 (帮助). - ^ 陈杰,石荣传编著. 考古图说原始社会、夏、商、西周.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8.06: 35. ISBN 978-7-5539-5994-8.
- ^ 《左傳》昭公17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
- ^ 《史記封禅書》:「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
- ^ 《路史》:神农之同母弟勖,其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
- ^ 《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 其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 姬酉祁巳滕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唯青陽與倉林氏同于黄帝故皆爲姬姓,同德之難也如是。 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 ^ 《崔东壁遗书·补上古考信录之上·黄帝氏》:按国语云黄帝姓姬,且公孙者,公之孙也,公族未及三世则无氏,氏之以公孙,非姓也,况上古之时安有是哉!
- ^ 許進雄《古事雜談》〈黃帝為什麼服戴玉珮?〉:「歷來以為黃帝的取名來自其順應土德而崇尚黃色。……但五帝中,只有黃帝是以顏色命名的。在鄒衍創演五德相勝學說之前,其名字已出現於銅器銘文,而且戰國之前,中國也不見有尚黃的習俗。因為根據考古資料,中國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就普遍喜愛鮮明的紅色及黑色,並以之為尊貴者的裝飾色。戰國時代的人大概根據周代尚赤的事實,應用五行相生相勝的新理論,附會黃帝的名字,推算上古各帝王所應崇尚的顏色,才得出黃帝應土德這種不正確結論。商代的甲骨文顯示,黃是一組玉珮的象形字,……所以黃帝很可能便是以璜珮來取名字的。……玉珮是帶上的懸掛物,很可能黃帝所創衣制就是以璜珮增飾並用以表示階級。……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後人命名這創建人為制度的君王為黃帝,是因為他以璜珮來表示不戰的用心,並以之區分階級,強固社會的秩序。」,台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二版。
- ^ 《水经注》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 ^ 《史记·五帝本纪》:“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 ^ 《史记·五帝本纪》:“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 ^ 《太平御览》卷七九引《蒋子万机论》说:“黄帝之初,养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惊,介胃不释,黄帝……于是遂好营垒,以灭四帝。”
- ^ 《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 ^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
- ^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 ^ 《國語·晉語四》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衣是也。”
- ^ 《竹書記年》:「武丁三十有二祀,伐鬼方。」《集註》:「世本:『黃帝娶於鬼方氏。』」
- ^ 劉弘〈漢畫像石上所見太一神考〉:「在漢代典籍中,黃帝的地位要低於女媧,而至多與伏羲(太皞)相捋。」,發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民間文學論壇》1989年7月第4期。
- ^ 河南省文物局编;陈爱兰主编;孙英民,李玉东,郑小玲等副主编. 华夏文明的摇篮 中国·河南 THE CRADLE OF HUAXIA CIVILIZATION HENAN·CHINA. 郑州:文心出版社. 2012.06: 25. ISBN 978-7-5510-0162-5.
- ^ “河洛古国”和黄帝到底什么关系?首席科学家为您揭秘. 央视网.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 ^ 朝阳之窗. 牛河梁遗址大墓中手握双龟的神秘老人是黄帝?(组图).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3).
- ^ Yan, Shi; et al. 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descend from three 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s.. PloS one: e105691. [202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9).
- ^ 紅山文化玉器與黃帝圖騰對應?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
- ^ Kong,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 Source Book,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China: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2007-04-01: 23–. ISBN 978-962-937-140-1 (英语).
- ^ 甘錫安譯,許靖華著《氣候創造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 ^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 ^ 《中國古代歷史圖譜·原始社會卷》
- ^ 徐中舒〈陳侯四器考釋〉:「陳侯因資鎬當為元前375年頃所作器,其銘文稱黃帝為其高祖,此即黃帝傳說已流傳於當時之確證;然此種傳說在此時以前或時代稍後之著述中,仍不多見。……西周或春秋時代以前之著作,……其涉前代之史事,僅溯殷之高宗,帝乙,夏禹為止。……《論語》、《孟子》、《墨子》三書,惟以堯舜禹稷為最古之君王。……《荀子》書屢屢稱述堯舜而不及黃帝一詞。《山海經》、《管子》、《莊子》、《國語》、《左傳》皆有關於黃帝之傳說,然其著述之年代不明,且多經後人殽亂偽作,故不具論。黃帝傳說見於記載可考者,當以陳侯因資鎬為最早,再次則為鄒衍之《終始五德》。鄒衍齊人,其年代據《史記》當齊威宣之世,與陳侯因資鎬之年代相當,或稍後。」,發表於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卷4期,1933年。
- ^ 余太山,〈貴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屬〉,發表於《文史》第38輯,1994年。
- ^ 余太山《塞種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頁138-141。
- ^ 余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出版。
- ^ 曾憲法《先秦时期塞种人之族源及其东渐问题》
- ^ 《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种族属性的讨论》
- ^ 田阡子、孙宏开、江荻《汉藏语数据与东亚人类的渊源》:「漢藏語群體的祖先最初來源于東亞的南部,在約20000到40000年前,一個携帶Y染色體m122突變的群體最終到達了黃河中上游盆地,在這裏約10000年前發展起了新石器文化」
- ^ 李辉. 人类起源与迁徙之谜.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 徐春瑞,张森主编,迁安文史集粹 黄帝文化百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05,第166页
- ^ 新郑的黄帝考古学文化.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腾讯 大豫网.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民国曾有“民族扫墓节”:国共两党合祭黄帝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4-04-07 [202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7).
- ^ 公祭难遏"国字号"冲动 网友质疑是比面子赛政绩. www.chinanews.com.cn. 2024-04-07 [202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7).
- ^ 郑州:相聚河之南 祈福拜轩辕_市县_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enan.gov.cn. [202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07).
- ^ 参会人物.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隆重举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外部連結
[编辑]- 《史記·五帝本紀》
- 李學勤:〈古史、考古學與炎黃二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8年)
- 鄭素春:〈道教仙傳中的黃帝[永久失效連結]〉
- 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石川祯浩:〈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论〉
- 華夏始祖_黃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央電視台-发现黄帝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央電視台- 缙云黄帝祠宇探源
- 黃帝 軒轅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黃帝部落的图腾是什么
- 香港黃帝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公祭轩辕黄帝网
参见
[编辑]前任: 炎帝 |
中国中原地区君主 | 繼任: 長子少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