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播: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标签:添加文件 image 圖像檢查 |
小 使用HotCat已移除Category:職業; 已添加Category:媒体職業 |
||
(未显示64个用户的113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for|[[網路直播]]所稱的「主播」|直播主}} |
|||
'''新聞主播''',或'''新聞報導員''',通常指在[[電視台]]、[[電台]]或[[互聯網]]等電子[[媒體]]上[[報導]][[新聞]]的人。不同國家對主播的定義或身份皆有分別。 |
|||
{{multiple issues| |
|||
{{original research|time=2018-10-01T18:14:54+00:00}} |
|||
{{refimprove|time=2018-10-01T18:14:54+00:00}} |
|||
}} |
|||
'''新聞主播'''是對[[新聞節目]][[主持人]]及[[播音員|播報員]]的合稱,通常指的是在[[電視台]]、[[電台]]或[[互聯網]]等[[電子媒體]]的[[新聞頻道]]上,每節[[新聞報導]]時段的播報工作。不同國家對新聞主播的定義或身份階級有所分別。 |
|||
一些地區的主播,只負責照著稿讀新聞,他們並不參與採訪新聞及搜集資料的工作。 |
|||
[[File:Makeup 3.jpg|thumb|鄭萃雯]] |
|||
== 词源 == |
|||
另一種主播則會參與採訪工作,但仍主要以較客觀的角度講述新聞。他們通常出身自[[記者]],這樣的主播在一些媒體被稱為「[[播報員]]」,在[[日本]]尤其較多。[[香港]][[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的四條免費電視頻道,新聞報道亦是這樣的模式。 |
|||
主播的[[英文]]詞「[[anchor]]」,字典裡的意思是用來固定船身,免被大浪沖走的錨。而在[[美國]],「anchor」這詞常用於描述一群人當中的最突出的一位成員。 |
|||
1952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首先使用「anchor」來描述報道新聞的人,亦即主播崗位的工作。當年,[[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負責報道[[美國民主黨]]和[[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新聞,電視台首次以「anchorman」來形容他,來表揚和確立他為電視台所發揮的作用。<ref>{{cite news|last=Zimmer|first=Ben|url=http://www.slate.com/articles/news_and_politics/explainer/2009/07/was_cronkite_really_the_first_anchorman.html|title=Was CronkiteReally the First "Anchorman"? How we came to use the term|date=July 18, 2009|publisher=Slate|accessdate=2015-10-13|archive-date=2018-06-1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612164556/http://www.slate.com/articles/news_and_politics/explainer/2009/07/was_cronkite_really_the_first_anchorman.html|dead-url=no}}</ref><ref>{{cite web|url=http://www.futurity.org/if-cronkite-wasn%E2%80%99t-tv%E2%80%99s-first-anchorman-who-was/|title=If Cronkite wasn’t TV’s first anchorman, who was?|publisher=Futurity|accessdate=October 15, 2012|archive-date=2020-09-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14113855/http://www.futurity.org/if-cronkite-wasn%E2%80%99t-tv%E2%80%99s-first-anchorman-who-was/|dead-url=no}}</ref> |
|||
美國的新聞主播,則與其他國家有別,他們比較重視主播的個人風格,主播有時可能會參與撰寫新聞稿,在重大新聞時,有機會出外親自採訪。主播亦較常訪問一些嘉賓,包括政府官員、[[議員]]甚至[[總統]],討論觀眾感興趣的時事話題,或在[[直播]]大型活動例如巡遊時進行旁述。主播的[[英文]]詞「anchor」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在[[1952年]][[7月7日]]首先採用。[[台灣]]在[[1990年代]]媒體開放之後,多數主播也較使用美式的播報方式。[[香港有線新聞]]、[[香港]][[NOW宽频电视]]、[[香港]][[凤凰卫视]]亦跟隨這樣的模式播報。 |
|||
之後,美國其他電視台紛紛把在幕前報道新聞的新聞工作者,冠以「anchor」的名銜。 |
|||
除了播報新聞的主播以外,有些媒體在播報[[氣象]]時會另由專責的主播播報,稱為氣象主播。氣象主播有兩大來源,其中之一是由政府及軍方的氣象預報機構或氣象公司(美國)的氣象預報員轉任,如[[臺灣]]的氣象權威[[任立渝]],及更早期很有播報特色的國台雙聲[[林志冠]]。而香港天气报告则有如[[黄婉曼]]、[[柳俊江]]等。另外也有從新進的記者中挑選,藉播報氣象的機會加以磨練以在日後成為新聞主播。另外也有專門報導[[體育]]新聞的體育主播。 |
|||
<ref>{{cite web|url=http://tanchiayong.blogspot.hk/2012/02/blog-post.html|title=主播,新聞之錨還是花瓶?|publisher=輿有榮言|accessdate=October 13, 2015|archive-date=2017-03-2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326231036/http://tanchiayong.blogspot.hk/2012/02/blog-post.html|dead-url=no}}</ref> |
|||
== 分類 == |
|||
主播在卸任之後,有些會轉任新聞[[評論員]],另外也有轉任為節目主持人。也有不少主播會進入政治界擔任議員以及官員,以及從商等。也有少部份的主播會轉型成[[藝人]]或幕後精英。 |
|||
=== 电视新闻主播 === |
|||
一些電視台的綜合頻道,每天只有數節固定時間的新聞報道。主播只須在鏡頭前讀出十多段不同的新聞稿。這種崗位通常由資深或上鏡形象得宜的記者兼任,一些電視台會給予記者薪金以外的出鏡費。有人稱之為「[[播報員]]」,在[[日本]]尤其較多。[[香港]]免費綜合頻道的新聞報道就是這樣的模式。 |
|||
源於美國以至西方的主播,較重視其個人風格,主播有時會參與撰寫新聞稿,遇上突發新聞例如要[[現場直播]]災難、示威遊行、慶典時,要自己即席旁述畫面,及與身在現場採訪的記者通話,並即時總結重要人士於現場直播期間的發言。主播猶如節目的主持人,事前要做不少準備功夫。當遇到重大新聞時,甚至會親自外出採訪。 |
|||
== 华语主播 == |
|||
'''香港主播''' |
|||
*[[袁志伟]] |
|||
*[[柳俊江]] |
|||
*[[张建业]] |
|||
*[[胡天衡]] |
|||
*[[潘蔚林]] |
|||
*[[林子豪]] |
|||
*[[吴宜婷]] |
|||
*[[李彤]] |
|||
*[[吴小莉]] |
|||
*[[胡一虎]] |
|||
*[[窦文涛]] |
|||
主播亦會訪問嘉賓,包括政府官員、[[議員]]甚至[[總統]]等重要人士,討論觀眾感興趣的時事話題。在1990年代之後,[[台灣媒體]]開放、[[香港]]興起24小時收費[[新聞頻道]],都使用美式的播報方式。 |
|||
'''台湾主播''' |
|||
*[[台視]] |
|||
**[[林益如]] |
|||
**[[林家琪]] |
|||
**[[王軍凱]] |
|||
=== 电视气象与体育主播 === |
|||
*[[中視]] |
|||
除了播報新聞的主播以外,有些媒體在播報[[氣象]]時會另由專責的主播播報,稱為氣象主播。氣象主播有兩大來源,其一是由政府及軍方的氣象預報機構或氣象公司(美國)的氣象預報員轉任,如臺灣的氣象權威[[任立渝]],及更早期很有播報特色的國台雙聲[[林志冠]]。而香港天气报告则有如[[黄婉曼]]等;也有從新進的記者中挑選,藉播報氣象的機會加以磨練口條以在日後成為新聞主播。另外也有專門報導[[体育运动|體育]]新聞或國際新聞的主播。 |
|||
**[[哈遠儀]] |
|||
**[[洪怡惠]] |
|||
**[[李佳玲]] |
|||
**[[胡志成]] |
|||
**[[侯乃蓉]] |
|||
**[[蕭惠雯]] |
|||
**[[林秀慧]] |
|||
**[[林慧蓉]] |
|||
**[[江怡芬]] |
|||
**[[喻安儀]] |
|||
**[[陳卉安]] |
|||
**[[戴立綱]] |
|||
**[[李家明]] |
|||
== 條件 == |
|||
*[[華視]] |
|||
*熟悉新聞,以修正稿件錯誤 |
|||
**[[謝安安]] |
|||
*應變能力高,臨危不亂地應付突發情況 |
|||
**[[蘇逸洪]] |
|||
*咬字清晰,讀音準確,以免誤導觀眾 |
|||
**[[何佩臻]] |
|||
*不同的新聞使用適合的語氣表達 |
|||
**[[謝昶逸]] |
|||
*五官端正,形象健康,令人信服,令觀眾對電視台保持信心,維持公信力 |
|||
**[[邱薇兒]] |
|||
*能克服一星期7天24小時輪更工作,包括通宵和在假期時當值 |
|||
== 象徵 == |
|||
*[[民視無線台]](含[[民視新聞台]]) |
|||
觀眾每次收看新聞,最直接接觸的就是主播,皆因主播每次主持整個長達半小時或一小時的新聞報道或節目,因此主播代表了整個節目,甚至所屬的電視台。主播在形象上是否令人信服和有親和力,十分重要,是觀眾判斷電視台新聞質素好壞的其中一個最直接的指標。一些電視台會為主播提供服裝、化妝和髮型贊助,用於塑造專業形象。 |
|||
**[[李偵禎]] |
|||
**[[蔡佩樺]] |
|||
**[[陳建廷]] |
|||
**[[陳建君]] |
|||
**[[林嘉愷]] |
|||
一般觀眾容易因為主播在幕前講述新聞,便以為新聞製作,全是主播的功勞,而忽略了幕後人員的努力。然而,電視新聞的本質是團隊合作,環環相扣,任何崗位,如攝影、記者、剪接、編輯,缺一不可。 |
|||
*[[公視]] |
|||
**[[黃明明]] |
|||
**[[許雅文]] |
|||
**[[王曉書]] |
|||
== 行業前景 == |
|||
*[[TVBS新聞台]] |
|||
主播離職後,有些會轉任[[評論員]]、節目主持人;一些主播會進入政治界擔任議員或官員,以及從商、從事公關行業等。少部份主播會轉型成[[藝人]]或幕後製作人。在澳紐兩地,天氣或體育主播就任前,有些曾是藝人或兒童節目主持人。 |
|||
**[[方念華]] |
|||
**[[詹慶齡]] |
|||
**[[蘇宗怡]] |
|||
**[[吳安琪]] |
|||
**[[李文儀]] |
|||
**[[莊開文]] |
|||
**[[謝向榮]] |
|||
**[[拉娃谷幸]] |
|||
**[[顧名儀]] |
|||
**[[任立渝]] |
|||
*[[三立新聞台]] |
|||
**[[陳雅琳]] |
|||
**[[王偊菁]] |
|||
**[[林容安]] |
|||
**[[徐裴翊]] |
|||
*[[年代新聞台]] |
|||
**[[蕭子新]] |
|||
**[[安幼琪]] |
|||
**[[郭惠妮]] |
|||
**[[陳園淳]] |
|||
**[[高文音]] |
|||
**[[李御榮]] |
|||
**[[林昆鋒]] |
|||
**[[曹世傑]] |
|||
**[[黃鈺文]] |
|||
== 外部連結 == |
== 外部連結 == |
||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8/10/content_3334134.htm ABC当家主播詹宁斯谢幕 老牌主播时代过去? (新華網2005年8月10日)] |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8/10/content_3334134.htm ABC当家主播詹宁斯谢幕 老牌主播时代过去? (新華網2005年8月10日)] {{Wayback|ur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08/10/content_3334134.htm |date=20111014205102 }} |
||
* [http://hk.news.yahoo.com/061125/12/1x3qm.html 沒穿金戴銀的明星 (明報2006年11月26日)] |
* [http://hk.news.yahoo.com/061125/12/1x3qm.html 沒穿金戴銀的明星 (明報2006年11月26日)] {{Wayback|url=http://hk.news.yahoo.com/061125/12/1x3qm.html |date=20070629121109 }} |
||
==参考文獻== |
|||
[[Category:職業]] |
|||
{{Reflist|2}} |
|||
[[Category:主播| ]] |
|||
[[Category:傳媒工作者]] |
|||
[[Category:媒体職業]] |
|||
[[ar:مذيع أخبار]] |
|||
[[Category:新闻主播| ]] |
|||
[[be:Вядучы]] |
|||
[[bg:Модератор]] |
|||
[[ca:Presentador de notícies]] |
|||
[[cs:Moderátor (profese)]] |
|||
[[de:Moderator (Beruf)]] |
|||
[[en:News presenter]] |
|||
[[eo:Moderatoro (homo)]] |
|||
[[es:Presentador de noticias]] |
|||
[[fi:Uutisankkuri]] |
|||
[[fr:Présentateur de nouvelles]] |
|||
[[fy:Nijslêzer]] |
|||
[[id:Pembawa acara berita]] |
|||
[[it:Anchorman]] |
|||
[[ja:ニュースキャスター]] |
|||
[[ko:뉴스 캐스터]] |
|||
[[nl:Nieuwslezer]] |
|||
[[no:Nyhetsanker]] |
|||
[[ru:Ведущий]] |
|||
[[sv:Programledare]] |
|||
[[th:ผู้ประกาศข่าว]] |
|||
[[uk:Ведучий]] |
2023年2月25日 (六) 14:21的最新版本
新聞主播是對新聞節目主持人及播報員的合稱,通常指的是在電視台、電台或互聯網等電子媒體的新聞頻道上,每節新聞報導時段的播報工作。不同國家對新聞主播的定義或身份階級有所分別。
词源
[编辑]主播的英文詞「anchor」,字典裡的意思是用來固定船身,免被大浪沖走的錨。而在美國,「anchor」這詞常用於描述一群人當中的最突出的一位成員。
1952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首先使用「anchor」來描述報道新聞的人,亦即主播崗位的工作。當年,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負責報道美國民主黨和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新聞,電視台首次以「anchorman」來形容他,來表揚和確立他為電視台所發揮的作用。[1][2]
之後,美國其他電視台紛紛把在幕前報道新聞的新聞工作者,冠以「anchor」的名銜。 [3]
分類
[编辑]电视新闻主播
[编辑]一些電視台的綜合頻道,每天只有數節固定時間的新聞報道。主播只須在鏡頭前讀出十多段不同的新聞稿。這種崗位通常由資深或上鏡形象得宜的記者兼任,一些電視台會給予記者薪金以外的出鏡費。有人稱之為「播報員」,在日本尤其較多。香港免費綜合頻道的新聞報道就是這樣的模式。
源於美國以至西方的主播,較重視其個人風格,主播有時會參與撰寫新聞稿,遇上突發新聞例如要現場直播災難、示威遊行、慶典時,要自己即席旁述畫面,及與身在現場採訪的記者通話,並即時總結重要人士於現場直播期間的發言。主播猶如節目的主持人,事前要做不少準備功夫。當遇到重大新聞時,甚至會親自外出採訪。
主播亦會訪問嘉賓,包括政府官員、議員甚至總統等重要人士,討論觀眾感興趣的時事話題。在1990年代之後,台灣媒體開放、香港興起24小時收費新聞頻道,都使用美式的播報方式。
电视气象与体育主播
[编辑]除了播報新聞的主播以外,有些媒體在播報氣象時會另由專責的主播播報,稱為氣象主播。氣象主播有兩大來源,其一是由政府及軍方的氣象預報機構或氣象公司(美國)的氣象預報員轉任,如臺灣的氣象權威任立渝,及更早期很有播報特色的國台雙聲林志冠。而香港天气报告则有如黄婉曼等;也有從新進的記者中挑選,藉播報氣象的機會加以磨練口條以在日後成為新聞主播。另外也有專門報導體育新聞或國際新聞的主播。
條件
[编辑]- 熟悉新聞,以修正稿件錯誤
- 應變能力高,臨危不亂地應付突發情況
- 咬字清晰,讀音準確,以免誤導觀眾
- 不同的新聞使用適合的語氣表達
- 五官端正,形象健康,令人信服,令觀眾對電視台保持信心,維持公信力
- 能克服一星期7天24小時輪更工作,包括通宵和在假期時當值
象徵
[编辑]觀眾每次收看新聞,最直接接觸的就是主播,皆因主播每次主持整個長達半小時或一小時的新聞報道或節目,因此主播代表了整個節目,甚至所屬的電視台。主播在形象上是否令人信服和有親和力,十分重要,是觀眾判斷電視台新聞質素好壞的其中一個最直接的指標。一些電視台會為主播提供服裝、化妝和髮型贊助,用於塑造專業形象。
一般觀眾容易因為主播在幕前講述新聞,便以為新聞製作,全是主播的功勞,而忽略了幕後人員的努力。然而,電視新聞的本質是團隊合作,環環相扣,任何崗位,如攝影、記者、剪接、編輯,缺一不可。
行業前景
[编辑]主播離職後,有些會轉任評論員、節目主持人;一些主播會進入政治界擔任議員或官員,以及從商、從事公關行業等。少部份主播會轉型成藝人或幕後製作人。在澳紐兩地,天氣或體育主播就任前,有些曾是藝人或兒童節目主持人。
外部連結
[编辑]参考文獻
[编辑]- ^ Zimmer, Ben. Was CronkiteReally the First "Anchorman"? How we came to use the term. Slate. July 18, 2009 [2015-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 If Cronkite wasn’t TV’s first anchorman, who was?. Futurity. [October 15,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 ^ 主播,新聞之錨還是花瓶?. 輿有榮言. [October 13,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