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维特根斯坦: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11个用户的1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refimprove|time=2020-10-26}} |
|||
⚫ | |||
{{Infobox musical artist |
|||
| name = 保罗·维特根斯坦 |
|||
| background = non_vocal_instrumentalist |
|||
⚫ | |||
| caption = 保罗·维特根斯坦演奏鋼琴 |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887|11|05}} |
|||
| birth_place = {{flag|Austria-Hungary}}[[维也纳]] |
|||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61|03|03|1887|11|05}} |
|||
| death_place = {{USA}}[[紐約]] |
|||
| occupation = [[音樂家]] |
|||
| instrument = [[鋼琴]] |
|||
}} |
|||
⚫ | |||
==生平== |
|||
⚫ | |||
===早年=== |
|||
這個社區經常有著名文化人物出現,包括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古斯塔夫·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他們常和年幼的保罗作二重奏。 |
|||
⚫ | |||
保罗最初跟Malvine |
保罗最初跟Malvine Brée學習,其後則隨[[波蘭]]音樂巨匠[[提奥多·莱谢蒂茨基]]。1913年他首次公開演奏,並獲得一些好評。可是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展開,他須服役。在[[加利西亚战役]]時,他受傷,右臂更要切除。<ref>{{cite news|url=http://www.chicagotribune.com/templates/misc/printstory.jsp?slug=chi-0208110430aug11|title=Rediscovered score pianist's last legacy|last=Reich|first=Howard|date=11 August 2002|newspaper=[[Chicago Tribune]]|accessdate=6 January 2013|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21207183432/http://www.chicagotribune.com/templates/misc/printstory.jsp?slug=chi-0208110430aug11|archivedate=2002-12-07|dead-url=no}}</ref> |
||
===單手鋼琴家=== |
|||
隨戰爭告一段落,他實踐其計劃,瘋狂練習,學習由他昔日的老師Josef Labor替他寫的新作品。他又再舉行音樂會,變得更有名。他和一些著名作曲家聯繫,希望能替他寫一些作品。[[本杰明·布里顿]]、[[保罗·欣德米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都寫了作品給他,當中[[莫里斯·拉威尔]]的《[[左手鋼琴協奏曲]]》最為有名。[[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亦為他寫了一首協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但保罗不喜此曲,故不曾公開演奏。 |
|||
他康復後憑單手堅持鋼琴演奏事業。隨戰爭告一段落,他實踐其計劃,瘋狂練習,學習由他昔日的老師Josef Labor替他寫的新作品。他又再舉行音樂會,變得更有名。 |
|||
他和一些著名作曲家聯繫,希望能替他寫一些作品。[[本杰明·布里顿]]、[[保罗·欣德米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都寫了作品給他,當中[[莫里斯·拉威尔]]的《{{link-en|左手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Ravel)}}》最為有名。[[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亦為他寫了{{link-en|第四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 4 (Prokofiev)}},但保罗不喜此曲,故不曾公開演奏。<ref>{{cite web|url=http://www.left-hand-brofeldt.dk/index.htm|title=Piano Music for the Left Hand Alone|last=Brofeldt|first=Hans|date=|year=2012|website=|accessdate=6 January 2013|ref={{sfnRef|Brofeldt|2012}}|archive-date=2013-01-1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119024115/http://www.left-hand-brofeldt.dk/Index.htm|dead-url=no}}</ref> |
|||
⚫ | |||
1946年保罗成為[[美國]]公民。他在美國渡過餘生,平日主要教學。1961年於[[紐約市]]逝世。 |
1946年保罗成為[[美國]]公民。他在美國渡過餘生,平日主要教學。1961年於[[紐約市]]逝世。 |
||
==影響== |
|||
⚫ | |||
==参考== |
|||
{{Reflist}} |
|||
{{Authority control}} |
|||
{{DEFAULTSORT:Wittgenstein, Paul}} |
{{DEFAULTSORT:Wittgenstein, Paul}} |
||
[[Category: |
[[Category:奥地利古典钢琴家]] |
||
[[Category:奧地利猶太人]] |
[[Category:奧地利猶太人]] |
||
[[Category:美國猶太人]] |
[[Category:美國猶太人]] |
||
[[Category:断臂残疾人]] |
|||
[[Category:维特根斯坦家族]] |
|||
⚫ |
2024年2月16日 (五) 23:13的最新版本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0月26日) |
保罗·维特根斯坦 | |
---|---|
音乐家 | |
出生 | |
逝世 | 1961年3月3日 | (73歲)
职业 | 音樂家 |
演奏乐器 | 鋼琴 |
保罗·维特根斯坦(Paul Wittgenstein,1887年11月5日—1961年3月3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鋼琴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右臂的他仍努力不懈地在音樂會中使用單手演奏,並邀請作曲家為他作新的作品。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保罗的父親工業家卡爾·维特根斯坦是當時很多藝術家的贊助人。而其弟、將來的重要哲學家路德维奇·维特根斯坦比保罗年幼兩年。這個社區經常有著名文化人物出現,包括作曲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古斯塔夫·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他們常和年幼的保罗作二重奏。
保罗最初跟Malvine Brée學習,其後則隨波蘭音樂巨匠提奥多·莱谢蒂茨基。1913年他首次公開演奏,並獲得一些好評。可是第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展開,他須服役。在加利西亚战役時,他受傷,右臂更要切除。[1]
單手鋼琴家
[编辑]他康復後憑單手堅持鋼琴演奏事業。隨戰爭告一段落,他實踐其計劃,瘋狂練習,學習由他昔日的老師Josef Labor替他寫的新作品。他又再舉行音樂會,變得更有名。
他和一些著名作曲家聯繫,希望能替他寫一些作品。本杰明·布里顿、保罗·欣德米特和理查·施特劳斯等人都寫了作品給他,當中莫里斯·拉威尔的《左手鋼琴協奏曲》最為有名。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亦為他寫了第四钢琴协奏曲,但保罗不喜此曲,故不曾公開演奏。[2]
1946年保罗成為美國公民。他在美國渡過餘生,平日主要教學。1961年於紐約市逝世。
影響
[编辑]很多為维特根斯坦而作的曲子今日仍被不少雙手健全的鋼琴家演奏。當然當中亦有單手鋼琴家如莱昂·弗莱舍演奏。
参考
[编辑]- ^ Reich, Howard. Rediscovered score pianist's last legacy. Chicago Tribune. 11 August 2002 [6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2-07).
- ^ Brofeldt, Hans. Piano Music for the Left Hand Alone. 2012 [6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