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山脊: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Add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移除23个跨语言链接,现在由维基数据d:q740445提供。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18个用户的3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File:Tsubakurodake from Otenshodake 2002-8-22.jpg|thumb|270px|[[日本]][[大天井岳]]通往[[燕岳]]的山脊]]
{{擴充|time=2007-12-14}}
'''脊'''({{lang-en|Ridge}})或 '''山脊'''({{lang-en|Mountain ridge}})、'''山稜''',是一種地理特徵,形容由一列[[山峰]]突出所連成的線條,如同[[動物]]的[[脊骨]]。
[[File:Tsubakurodake from Otenshodake 2002-8-22.jpg|thumb|250px|[[日本]][[大天井岳]]通往[[燕岳]]的山脊]]
[[File:PatSinLeng.jpg|thumb|250px|[[香港]]的[[八仙嶺]],由8個山峰串連成為山脊]]
[[File:Project West Wind, from the air.jpg|thumb|180px|山脊也是被做為風力發電的地點]]
'''山脊'''是連成一排的[[山峰]],山峰之間連成一條長線,好像[[動物]]的[[脊骨]]有一條突出的線條,故名。山脊分為不同的種類:


沿著山脊的頂峰最高點之間延伸下去 連成一條長線,此名'''山脊線'''({{lang-en|Ridgeline}}),或稱'''稜線'''。
*有些山脊較為平坦,很多時候會有人行走,繼而發展出一條道路連接兩個山峰
*山脊能夠作為天然分界線,用作分隔山脊兩邊的地方
*[[軍事]]上,山脊可以作為[[防線]]。
*海洋中也有高低起伏的地形,類似陸地山峰的地形,被稱為'''水下山脊''',或稱作[[中洋脊]]


在地形設色圖中,山脊呈現凸起狀
在[[地理学]]上,山脊在地形設色圖中呈現棕褐色


== 種類 ==
{{geo-term-stub}}
[[File:PatSinLeng.jpg|thumb|270px|[[香港]]的[[八仙嶺]],由8個山峰串連山脊]]
脊會出現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分為不同的種類:

*岩脊
*樹狀脊
*斷層脊
*沙丘脊
*冰川脊
*隕石坑脊
*火山口脊
*水下山脊:海洋中也有高低起伏的地形,類似陸地山峰的地形,或稱作[[中洋脊]]
*{{le|壓力脊|Pressure ridge (lava)}}<ref>{{Cite web|url=http://www.geology.sdsu.edu/how_volcanoes_work/flow_features.html|title=How Volcanoes Work - lava flow features|website=www.geology.sdsu.edu|access-date=2019-01-13|archive-date=2018-10-0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08052637/http://www.geology.sdsu.edu/how_volcanoes_work/flow_features.html|dead-url=no}}</ref>

== 作用 ==
[[File:Project West Wind, from the air.jpg|thumb|270px|山脊也可作為風力發電的地點]]
山脊在人類方面有不同的應用:

* 道路:有些山脊較為平坦,很多時候會有人行走,繼而發展出一條道路連接兩個山峰
* 分界線:山脊能夠作為天然分界線,用作分隔山脊兩邊的地方
* [[軍事]][[防線]]:山脊是一個天然的制高點,能提供地理優勢

[[File:Hung Hom Bay 201408.jpg|缩略图|410px|香港[[九龍]]以北的[[九龍群山|群山]]形成了和[[新界]]之間的天然分界線|替代=|居中]]

== 城市設計 ==
[[File:LA Skyline Mountains2.jpg|缩略图|270像素|[[美国|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加州]][[洛杉矶|洛杉磯]]的'''山脊線''']]
[[File:YokohamaNight.jpg|缩略图|270像素|[[日本]][[神奈川縣]][[横滨市|橫濱市]]的'''山脊線''']]

在一些鄰近山脈的城市,保留山脊線會在[[城市設計]]的考慮因素。

====香港====

根據香港[[規劃署]]出版的《[[規劃標準與準則]]》,[[維多利亞港|維港]]兩岸[[香港市區|都會區]]的建築物高度要儘量保留20%山脊的高度<ref>{{Cite web|url=https://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udg/udg_es/dig_chi/B-6.htm|title=在發展建議中常見設計問題的指引:保存在遠眺下的山脊線/山峰景觀|accessdate=2018-07-31|author=|date=2002-11|publisher=香港規劃署|archive-date=2018-07-3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730203111/https://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udg/udg_es/dig_chi/B-6.htm|dead-url=no}}</ref>。

山脊線景觀視線分佈於樓宇較密集的九龍和香港島,總共7個瞭望點:

* 九龍遠眺港島:[[西九文化區]]、[[尖沙咀]]文化場館及[[啟德]]海濱長廊
* 港島遠眺九龍:[[太平山 (香港)|山頂]][[獅子亭]]、[[西營盤]]孫中山紀念公園、[[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展]]新翼及[[鰂魚涌公園]]

在平衡發展地積比率和保存具意義的山峰後,以下的山脊線會保存在以上瞭望點的景觀內:

* 九龍山脊線:[[筆架山 (香港)|筆架山]]、[[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慈雲山 (山峰)|慈雲山]]及[[飛鵝山]]
* 港島[[山脊線]]:[[太平山 (香港)|扯旗山 (太平山)]]及[[柏架山]]

不過在特定的策略地點可能出現高樓建築樞紐或在適當地點出現「點綴」效果,例子有:

* 九龍高樓:[[環球貿易廣場]]
* 港島高樓:[[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File:Hong Kong Skyline Panorama - Dec 2008.jpg|居中|缩略图|875像素|從九龍眺望港島的夜景,可見到大部份的'''山脊線''',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和[[中環廣場]]是當中較突出的高樓建築(2008年)]]

== 參考文獻 ==
<references />


[[Category:地形]]
[[Category:地形]]
[[Category:山岳學]]
[[Category:山地生態學]]
[[Category:山脊| ]]

2023年11月27日 (一) 02:36的最新版本

日本大天井岳通往燕岳的山脊

(英語:Ridge)或 山脊(英語:Mountain ridge)、山稜,是一種地理特徵,形容由一列山峰突出所連成的線條,如同動物脊骨

沿著山脊的頂峰最高點之間延伸下去 連成一條長線,此名山脊線(英語:Ridgeline),或稱稜線

地理学上,山脊在地形設色圖中會呈現棕褐色。

種類

[编辑]
香港八仙嶺,由8個山峰串連的山脊線

脊會出現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分為不同的種類:

  • 岩脊
  • 樹狀脊
  • 斷層脊
  • 沙丘脊
  • 冰川脊
  • 隕石坑脊
  • 火山口脊
  • 水下山脊:海洋中也有高低起伏的地形,類似陸地山峰的地形,或稱作中洋脊
  • 壓力脊英语Pressure ridge (lava)[1]

作用

[编辑]
山脊也可作為風力發電場的地點

山脊在人類方面有不同的應用:

  • 道路:有些山脊較為平坦,很多時候會有人行走,繼而發展出一條道路連接兩個山峰
  • 分界線:山脊能夠作為天然分界線,用作分隔山脊兩邊的地方
  • 軍事防線:山脊是一個天然的制高點,能提供地理優勢
香港九龍以北的群山形成了和新界之間的天然分界線

城市設計

[编辑]
美國加州洛杉磯山脊線
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山脊線

在一些鄰近山脈的城市,保留山脊線會在城市設計的考慮因素。

香港

[编辑]

根據香港規劃署出版的《規劃標準與準則》,維港兩岸都會區的建築物高度要儘量保留20%山脊的高度[2]

山脊線景觀視線分佈於樓宇較密集的九龍和香港島,總共7個瞭望點:

在平衡發展地積比率和保存具意義的山峰後,以下的山脊線會保存在以上瞭望點的景觀內:

不過在特定的策略地點可能出現高樓建築樞紐或在適當地點出現「點綴」效果,例子有:

從九龍眺望港島的夜景,可見到大部份的山脊線,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和中環廣場是當中較突出的高樓建築(2008年)

參考文獻

[编辑]
  1. ^ How Volcanoes Work - lava flow features. www.geology.sdsu.edu. [2019-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8). 
  2. ^ 在發展建議中常見設計問題的指引:保存在遠眺下的山脊線/山峰景觀. 香港規劃署. 2002-11 [2018-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