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大学: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小 使用HotCat已移除Category:1951年解散的組織; 已添加Category:1951年废除的教育机构 |
||
(未显示29个用户的66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高校 |
|||
{{Infobox University | |
|||
| |
|名称 = 大夏大学 |
||
| |
|外文名 = 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 |
||
|本土名 = |
|||
| SealImage =[[File:大夏大学校徽.jpg|210px]] |
|||
|图像 = 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png |
|||
| SealInfo = |
|||
|图像说明= |
|||
| Motto = 自强不息 |
|||
|創辦人 = |
|||
| Established = 1924年 |
|||
|校训 = 自强不息 |
|||
| Closed = 1951年 |
|||
|建校 = 1924年6月1日 |
|||
| Type = 私立大学 |
|||
|闭校 = 1951年7月17日 |
|||
| Location = [[中国]][[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
|||
|复办 = |
|||
|}} |
|||
|校庆日 = 6月1日 |
|||
'''大夏大学'''('''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民国时代[[上海]]的一所私立大学,1951年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其旧址在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 |
|||
|类型 = 私立大学 |
|||
|校长 = [[马君武]](1924-1925)<br/>[[王伯群]](1925-1944)<br/>[[欧元怀]](1945-1951) |
|||
|地址 = <small> |
|||
* 1924年7月:{{flagdeco|French Third Republic}}[[上海法租界]][[贝禘鏖路]]美仁里24号<ref group=注>用于筹备处。今{{CHN}}[[上海市]][[成都南路]]132弄24号</ref> |
|||
* 1924年7月:{{ROC-1912}}[[江苏省 (中华民国)|江苏省]][[沪海道]][[上海县]][[宜昌路 (上海)|宜昌路]]115号<ref group=注>位于[[苏州河]]南岸,今已无存,遗址为临街商铺。</ref> |
|||
* 1924年9月:[[File:Flag_of_the_Shanghai_International_Settlement.svg|25px]][[上海公共租界]][[小沙渡路]]201号<ref group=注>今已无存,遗址为[[长寿公园]]。</ref> |
|||
* 1925年:[[File:Flag_of_the_Shanghai_International_Settlement.svg|25px]][[上海公共租界]][[胶州路]]300号<ref group=注>今已无存。</ref> |
|||
* 1929年-1937年、1946年10月-1951年7月:{{ROC-1928}}[[上海市 (中华民国)|上海市]][[中山路 (上海)|中山路]]<ref group=注>今{{CHN}}[[上海市]][[普陀区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上海市普陀区文物保护单位]]。</ref> |
|||
* 1937年10月-12月:{{ROC-1928}}[[江西省 (中華民國)|江西省]][[庐山]][[牯岭]]<ref group=注>即[[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今已无存。</ref> |
|||
* 1937年12月-1944年12月:{{ROC-1928}}[[贵州省 (中華民國)|贵州省]][[贵阳县]][[贵阳讲武堂|讲武堂]]<ref group=注>先为[[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后独立办学。今已无存,遗址位于{{CHN}}[[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河滨公园对面黔剧院及[[贵州师范学院]]所在地。</ref> |
|||
* 1945年3月-1946年9月:{{ROC-1928}}[[贵州省 (中華民國)|贵州省]][[赤水县]][[赤水文昌宫|文昌宫]]<ref group=注>今为[[赤水市文物保护单位]]。</ref> |
|||
* 1938年9月-1946年10月:[[File:Flag_of_the_Shanghai_International_Settlement.svg|25px]][[上海公共租界]][[静安寺路]]108弄30号(上海分校) |
|||
</small> |
|||
|校园环境= |
|||
|面积 = |
|||
|昵称 = |
|||
|脚注 = |
|||
}} |
|||
'''大夏大学'''({{lang-en|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上海]]的一所已被撤销的私立大学,1951年与[[光华大学]]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其旧址在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大夏大学校友会于1985年1月2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将大夏大学建校日(6月1日)作为学校每年的纪念日。<ref>{{cite web |author=公开办 |ur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144/201412/182108.html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20号 华东师范大学 |publisher=Moe.edu.cn |date=2014-08-14 |accessdate=2017-05-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12922283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144/201412/182108.html |archive-date=2016-11-29 |dead-url=yes }}</ref>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组建[[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大夏书院]]。 |
|||
大夏大学校友会于1985年1月2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 |
|||
== 历史沿革 == |
== 历史沿革 == |
||
=== 创校 === |
=== 创校 === |
||
1924年,[[厦门大学]]三周年校庆时,时任厦大校长[[林文庆]]演讲称“读[[孔孟]]之书,保存[[国粹]]”。国民党媒体集体炮轰。厦门大学学生会乃于4月22日召开大会,提出校长林文庆思想陈腐,影响校誉,提议以全体学生名义函请他退位。学生与教师中的国民党员力主驱逐林文庆。但校主[[陈嘉庚]]支持林文庆。而后几名主谋者被学校开除。<ref>{{cite web|author1=北京晚报|title=林文庆:被误会的大教育家|url=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8-01/09/c_129784391.htm|website=新华网|accessdate=2018-04-19|archive-date=2020-09-1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918155647/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8-01/09/c_129784391.htm|dead-url=no}}</ref> |
|||
因“是否要读孔孟之书”的教育理念争议,学生要求教学改革,学校当局处理不当,殴打侮辱学生,激起师生愤怒,引发[[学潮]]。1924年,厦大[[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9名教授和三百余名学生离校奔赴[[上海]],在[[王伯群]]的帮助下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以嘲弄廈大,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1924年秋季正式开学。 |
|||
1927年王伯群担任[[中华民国]]首任交通部长,次年[[马君武]]改任[[北京工学院]]院长,遂由王伯群兼任校长。建校初设文、理、教、商、预五科,后增设高等师范专修科和法科。大夏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并聘请了立法院院长[[孙科]]、司法院院长[[居正]]、立法院副院长兼江苏省主席[[叶楚伧]]、上海市长[[吴铁城]]、军政部长[[何应钦]]、财政部长[[孔祥熙]]、内务部长[[黄绍竑]]、中宣部长[[梁寒操]]等为学校董事,后又增补[[新华银行]]总经理[[王志莘]]、[[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总经理[[胡孟嘉]],[[中国银行]]行长[[张公叔]]等人担任校董。 |
|||
建校初期,学校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并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以此作为砥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学校设五个学院以及三个专修科,包括文学院:国文系、英文系、历史社会系;理学院:数理系、化学系、土木工程系;教育学院:教育系、教育心理系、社会教育系;商学院:银行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法学院:政治系、经济系、法律系;师范专修科:国学组、英文组、史地组、数理组;体育专修科;盐务专修科。 |
|||
1930年,由于师生逐年增多,处于上海胶州路的校舍已不敷用,校董会决定在中山路梵皇渡另建[[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新校舍]],预计用款40万[[银元]]。1932年,中山北路新校舍建成,包括可供2000多人上课的[[群贤堂]]和700多人住宿的男女宿舍,以及大礼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建筑群。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校任教,甚至当时炙手可热的[[青幫]]大[[頭目]][[杜月笙]]也曾屡次资助大夏大学。良好的办学实力,使得大夏大学获享“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 |
|||
=== 西南三迁 === |
=== 西南三迁 === |
||
{{主条目|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复旦大夏第二联合大学|贵阳讲武堂|赤水文昌宫}} |
|||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大夏大学开始准备西迁。大夏大部分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内迁[[贵阳]]、[[赤水]],部分师生则在上海租界内坚持办学,大夏的这两支分别被称作“黔校”和“沪校”。 |
|||
起初,大夏、[[复旦大学|复旦]]、[[光华大学|光华]]、[[大同大学 (上海)|大同]]四所私立大学拟组成联合大学,后光华、大同两校退出(光华大学后部分迁往[[成都]],[[大同大学 (上海)|大同大学]]则留守上海)。1937年,大夏与复旦合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迁往[[江西]][[庐山]]牯岭。<ref>{{cite web |url=http://news.fudan.edu.cn/2005/0316/5884.html |title=复旦新闻文化网 复旦大夏是全国最早的联大 |publisher=News.fudan.edu.cn |date=2005-03-16 |accessdate=2017-05-2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003175831/http://news.fudan.edu.cn/2005/0316/5884.html |archive-date=2018-10-03 |dead-url=yes }}</ref>12月,教育部长[[陈立夫]]到联合大学视察,同意应届毕业生的请求,准予提前毕业,发给临时毕业证书,以后补发正式证书。南京陷落后,教育部又令联合大学西迁[[重庆]]北碚。由于师生员工及家属众多,校舍严重不足,复旦决定留在北碚,大夏则决定迁往[[贵阳]],联合大学解体,各自恢复原有校名。贵州省将贵阳次南门外原[[贵阳讲武堂|讲武学堂]]校舍及场地拨借给大夏大学,学校于1938年秋正式上课。 |
|||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大夏大学被迫内迁,与同为私立大学的[[复旦大学]]合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联大一设[[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庐山联大以原复旦师生为主,贵阳联大则以原大夏师生为主。<ref>[http://news.fudan.edu.cn/2005/0316/5884.html 复旦新闻文化网 复旦大夏是全国最早的联大]</ref> |
|||
大夏大学是内迁贵州各高等院校中招生最多和办学时间最长的的学校,在校学生经常在1450人左右,最高年份达1800人,在贵州8年共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期间。[[谢六逸]]创办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和大夏大学新闻系成为当时中国仅存的大学新闻学系。西迁中,大夏还首开贵州社会学系,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1939年贵州省政府拨贵阳花溪公地供大夏大学兴建新校舍。1940年8月,校舍开工建筑,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 |
|||
不久,日军进犯[[江西]],复旦再迁重庆北碚,两校之间的联合解体。在贵阳的大夏大学,最初假当地讲武堂上课,嗣后打算兴建校舍,1939年贵州省政府曾拨贵阳花溪公地,加上当地人士的捐赠,共有一千亩左右。1940年8月,新校舍开工建筑,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1942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拟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与各校董商议,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仍得保存原名与维持其私立性质。 |
|||
1942年2月,大夏大学董事长[[何应钦]]在行政院例会上提出将大夏改为国立的议案。[[蒋介石]]在会上表示同意,即在大夏申请书上批示,“改国立原则可行,交教育部切实整理院系呈核。”然而教育部长[[陈立夫]]竟擅自决定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为国立[[贵州大学]],并内定教育部秘书主任[[张延休]]为校长。此举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与各校董商议,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仍得保存原名与维持其私立性质。下半年大夏大学人事作了变动,董事长由[[孙科]]担任,王伯群以校董身份兼校长,副校长欧元怀出任贵州省教育厅长。 |
|||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三迁[[赤水]]。王伯群校长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孙科在重庆召开校董会,推选贵州省教育厅长欧元怀为校长,王毓祥为副校长。1945年3月,大夏师生和公物到达赤水,赤水地方人士与教育界同仁热情赞助,立即让出文昌宫大庙给大夏作校本部,还有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子中学都分别借给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图书馆、职工宿舍、办公室和厨房、饭厅、学生宿舍,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正式上课。 |
|||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三迁[[赤水]]。[[王伯群]]校长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孙科]]在[[重庆]]召开校董会,推选贵州省教育厅长[[欧元怀]]为校长,王毓祥为副校长。1945年3月,大夏师生和公物到达赤水,赤水地方人士与教育界同仁热情赞助,立即让出[[赤水文昌宫|文昌宫]]大庙给大夏作校本部,还有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子中学都分别借给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图书馆、职工宿舍、办公室和厨房、饭厅、学生宿舍,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正式上课。1945年8月10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夏仍在赤水上课。1946年5月大夏开始搬迁,于10月返回上海,10月28日举行开学典礼。 |
|||
=== 重返上海 === |
|||
大夏内迁之后,部分教员在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借得重华新村房舍,设立大夏大学沪校,使无法转往内地的一些学生得以继续学业。同时,曾任[[国民政府]]驻港澳专员的大夏毕业生周尚决定在[[香港]]设立大夏大学港校,并得到了旅居港澳校董校友的支持。1940年夏天,香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门前了竖起了大夏大学的校牌。上课时间为女中下课后的下午三时到晚间十时,[[戴望舒]]等学者常前来义务授课。1941年女中校舍被日军占领,大夏大学港校被迫关闭。 |
|||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上海,保持私立大学性质并保留校名至1951年。 |
|||
=== 重返上海 === |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创建新的高等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华东教育部于1951年决定将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合并,定名“华东师范大学”。时任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首先表示拥护,并在宣布改制的大会上,代表校董事会和学生发言,拥护政府决定,一切遵照办理。同年10月16日,以私立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文、理科为基础,加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东亚体专]]等学校的相关科系合并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范大学成立。 |
|||
大夏大学迁回上海后,逐步修缮受损校舍,董事长改由上海新华银行总经理担任。在[[孙科]]的提议下,大夏于1946年12月在中山路校址建“[[思群堂]]”以纪念已故校长王伯群,并立《思群堂纪念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创建新的高等教育体制的背景下,1951年7月,教育部决定将私立大夏大学与私立[[光华大学]]合并,在大夏原址上改组为华东师范大学,经费由国家负责,两校附中合并为华东师大附中。时任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首先表示拥护,并在宣布改制的大会上,代表校董事会和学生發言,拥护政府决定,一切遵照办理。由大夏移交给华东师大的校舍,共计建筑面积17606平米,大夏建校27年来的档案也一并移交华东师大。10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大成立。1959年5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确立为中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现已经发展成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
|||
=== 香港血脉 === |
=== 香港血脉 === |
||
20世纪40年代末,江山易帜,大夏大学部分教员及学生南下[[香港]],在香港复校,定名光夏书院。1956年6月,光夏、平正、华侨、广侨及文化五所书院合并成立“[[联合书院]]”,定址香港坚道147号。1963年,联合书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学]]。 |
20世纪40年代末,江山易帜,大夏大学部分教员及学生南下[[香港]],在香港复校,定名光夏书院。1956年6月,光夏、平正、华侨、广侨及文化五所书院合并成立“[[联合书院]]”,定址香港坚道147号。1963年,联合书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学]]。 |
||
== 历任校长 == |
== 历任校长 == |
||
{| class="wikitable" |
|||
|+ 大夏大学历任校长 |
|||
* [[马君武]] |
|||
! 校长姓名 !! 照片 !! 任期 |
|||
* [[王伯群]] |
|||
|- |
|||
* [[欧元怀]] |
|||
| [[马君武]] || [[File:Ma Junwu2.jpg|100px]] || 1924年-1925年<ref>{{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jp/books?id=v8x9J56epx8C&lpg=PA1&ots=7dnm0AMOQ0&dq=%E5%A4%A7%E5%A4%8F%E5%A4%A7%E5%AD%A6%E6%A0%A1%E9%95%BF&lr&hl=zh-CN&pg=PA200#v=onepage&q=%E5%A4%A7%E5%A4%8F%E5%A4%A7%E5%AD%A6%E6%A0%A1%E9%95%BF|date=1994-01-01|publisher=福建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414108|language=zh|title=百年之功: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access-date=2017-02-25|archive-date=2020-08-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1022431/https://books.google.co.jp/books?id=v8x9J56epx8C&lpg=PA1&ots=7dnm0AMOQ0&dq=%E5%A4%A7%E5%A4%8F%E5%A4%A7%E5%AD%A6%E6%A0%A1%E9%95%BF&lr&hl=zh-CN&pg=PA200#v=onepage&q=%E5%A4%A7%E5%A4%8F%E5%A4%A7%E5%AD%A6%E6%A0%A1%E9%95%BF|dead-url=no}}</ref> |
|||
|- |
|||
| [[王伯群]] || [[File:Wang Boqun2.jpg|100px]] ||1925年-1944年12月20日 |
|||
|- |
|||
| [[欧元怀]] || [[File:Ou Yuanhuai.jpg|100px]] ||1945年-1951年10月16日<ref>{{Cite journal|title=大夏之魂欧元怀|author=李福春|ur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69-2008147840.htm|journal=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issue=|doi=|others=|year=2008|volume=|page=|pmid=|access-date=2017-02-25|archive-date=2020-08-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1020124/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69-2008147840.htm|dead-url=no}}</ref> |
|||
|} |
|||
== |
== 部分知名毕业生 == |
||
* [[刘思职]]:[[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陈子元]]: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胡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汪道淵]]: [[中華民國國防部]]長 |
|||
* [[虞舜 (台湾法学家) | 虞舜]]: 法學家 |
|||
* [[周扬 (学者)|周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
|||
* [[郭大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部) |
|||
* [[刘伯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 [[王元化]]:文艺理论家 |
|||
* [[马承源]]:[[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专家;原[[上海博物馆]]馆长 |
|||
* [[陈旭麓]]:[[历史学家]] |
|||
* [[陈伯吹]]:[[作家]] |
|||
* [[任溶溶]]:作家、[[翻译家]] |
|||
* [[陈鲤庭]]:[[戏剧家]]、[[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 |
|||
* [[吴亮平]]:政治家,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
|||
* [[冯白驹]]:政治家 |
|||
* [[杜星垣]]:政治家,曾任中国[[国务院秘书长]] |
|||
* [[叶公琦]]:政治家,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
* [[华联奎]]:法律学者,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 |
|||
*[[柳傳志|柳谷書]] |
|||
*[[胡錦濤|胡靜之]] |
|||
* 黎博文:马来西亚教育家,槟城中华中小学校长 |
|||
== 注释 == |
|||
{{reflist|group=注}} |
|||
== 参考文献 == |
|||
<references /> |
|||
{{Reflist|30em}} |
|||
{{大夏大学}} |
|||
{{华东师范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上海高等院校|nocat}} |
{{上海高等院校|nocat}} |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大專院校}} |
|||
{{Authority control}} |
|||
{{DEFAULTSORT:Daxia大夏}} |
{{DEFAULTSORT:Daxia大夏}} |
||
[[Category: |
[[Category:大夏大学| ]] |
||
[[Category: |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已不存在的大學]] |
||
[[ |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上海大專院校]] |
||
[[Category:1924年創建的教育機構]] |
|||
[[Category:1951年廢除]] |
|||
[[Category:華東師範大學]] |
[[Category:華東師範大學]] |
||
[[Category:贵州高等教育史]] |
|||
[[Category:1924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
|||
[[Category:1951年废除的教育机构]] |
|||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高等学校]] |
2024年10月18日 (五) 06:07的最新版本
大夏大学 | |
---|---|
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 | |
校训 | 自强不息 |
创办时间 | 1924年6月1日 |
停办时间 | 1951年7月17日 |
校庆日 | 6月1日 |
学校类型 | 私立大学 |
校长 | 马君武(1924-1925) 王伯群(1925-1944) 欧元怀(1945-1951) |
校址 |
|
大夏大学(英語: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上海的一所已被撤销的私立大学,1951年与光华大学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其旧址在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大夏大学校友会于1985年1月20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将大夏大学建校日(6月1日)作为学校每年的纪念日。[1]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组建大夏书院。
历史沿革
[编辑]创校
[编辑]1924年,厦门大学三周年校庆时,时任厦大校长林文庆演讲称“读孔孟之书,保存国粹”。国民党媒体集体炮轰。厦门大学学生会乃于4月22日召开大会,提出校长林文庆思想陈腐,影响校誉,提议以全体学生名义函请他退位。学生与教师中的国民党员力主驱逐林文庆。但校主陈嘉庚支持林文庆。而后几名主谋者被学校开除。[2]
因“是否要读孔孟之书”的教育理念争议,学生要求教学改革,学校当局处理不当,殴打侮辱学生,激起师生愤怒,引发学潮。1924年,厦大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9名教授和三百余名学生离校奔赴上海,在王伯群的帮助下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以嘲弄廈大,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1924年秋季正式开学。
1927年王伯群担任中华民国首任交通部长,次年马君武改任北京工学院院长,遂由王伯群兼任校长。建校初设文、理、教、商、预五科,后增设高等师范专修科和法科。大夏倡导苦教、苦学、苦干的“三苦精神”以及“师生合作”、“读书救国”,制定了“自强不息”的校训,并聘请了立法院院长孙科、司法院院长居正、立法院副院长兼江苏省主席叶楚伧、上海市长吴铁城、军政部长何应钦、财政部长孔祥熙、内务部长黄绍竑、中宣部长梁寒操等为学校董事,后又增补新华银行总经理王志莘、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总经理胡孟嘉,中国银行行长张公叔等人担任校董。
1930年,由于师生逐年增多,处于上海胶州路的校舍已不敷用,校董会决定在中山路梵皇渡另建新校舍,预计用款40万银元。1932年,中山北路新校舍建成,包括可供2000多人上课的群贤堂和700多人住宿的男女宿舍,以及大礼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建筑群。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校任教,甚至当时炙手可热的青幫大頭目杜月笙也曾屡次资助大夏大学。良好的办学实力,使得大夏大学获享“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
西南三迁
[编辑]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争爆发,大夏大学开始准备西迁。大夏大部分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内迁贵阳、赤水,部分师生则在上海租界内坚持办学,大夏的这两支分别被称作“黔校”和“沪校”。
起初,大夏、复旦、光华、大同四所私立大学拟组成联合大学,后光华、大同两校退出(光华大学后部分迁往成都,大同大学则留守上海)。1937年,大夏与复旦合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迁往江西庐山牯岭。[3]12月,教育部长陈立夫到联合大学视察,同意应届毕业生的请求,准予提前毕业,发给临时毕业证书,以后补发正式证书。南京陷落后,教育部又令联合大学西迁重庆北碚。由于师生员工及家属众多,校舍严重不足,复旦决定留在北碚,大夏则决定迁往贵阳,联合大学解体,各自恢复原有校名。贵州省将贵阳次南门外原讲武学堂校舍及场地拨借给大夏大学,学校于1938年秋正式上课。
大夏大学是内迁贵州各高等院校中招生最多和办学时间最长的的学校,在校学生经常在1450人左右,最高年份达1800人,在贵州8年共毕业学生约2000人。抗战期间。谢六逸创办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和大夏大学新闻系成为当时中国仅存的大学新闻学系。西迁中,大夏还首开贵州社会学系,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1939年贵州省政府拨贵阳花溪公地供大夏大学兴建新校舍。1940年8月,校舍开工建筑,但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
1942年2月,大夏大学董事长何应钦在行政院例会上提出将大夏改为国立的议案。蒋介石在会上表示同意,即在大夏申请书上批示,“改国立原则可行,交教育部切实整理院系呈核。”然而教育部长陈立夫竟擅自决定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为国立贵州大学,并内定教育部秘书主任张延休为校长。此举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与各校董商议,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仍得保存原名与维持其私立性质。下半年大夏大学人事作了变动,董事长由孙科担任,王伯群以校董身份兼校长,副校长欧元怀出任贵州省教育厅长。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三迁赤水。王伯群校长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孙科在重庆召开校董会,推选贵州省教育厅长欧元怀为校长,王毓祥为副校长。1945年3月,大夏师生和公物到达赤水,赤水地方人士与教育界同仁热情赞助,立即让出文昌宫大庙给大夏作校本部,还有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子中学都分别借给大夏一部分校舍,首先安置好教室、图书馆、职工宿舍、办公室和厨房、饭厅、学生宿舍,在短短一个月内便正式上课。1945年8月10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夏仍在赤水上课。1946年5月大夏开始搬迁,于10月返回上海,10月28日举行开学典礼。
大夏内迁之后,部分教员在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借得重华新村房舍,设立大夏大学沪校,使无法转往内地的一些学生得以继续学业。同时,曾任国民政府驻港澳专员的大夏毕业生周尚决定在香港设立大夏大学港校,并得到了旅居港澳校董校友的支持。1940年夏天,香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门前了竖起了大夏大学的校牌。上课时间为女中下课后的下午三时到晚间十时,戴望舒等学者常前来义务授课。1941年女中校舍被日军占领,大夏大学港校被迫关闭。
重返上海
[编辑]大夏大学迁回上海后,逐步修缮受损校舍,董事长改由上海新华银行总经理担任。在孙科的提议下,大夏于1946年12月在中山路校址建“思群堂”以纪念已故校长王伯群,并立《思群堂纪念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创建新的高等教育体制的背景下,1951年7月,教育部决定将私立大夏大学与私立光华大学合并,在大夏原址上改组为华东师范大学,经费由国家负责,两校附中合并为华东师大附中。时任大夏大学校长欧元怀首先表示拥护,并在宣布改制的大会上,代表校董事会和学生發言,拥护政府决定,一切遵照办理。由大夏移交给华东师大的校舍,共计建筑面积17606平米,大夏建校27年来的档案也一并移交华东师大。10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正式宣布华东师大成立。1959年5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确立为中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现已经发展成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香港血脉
[编辑]20世纪40年代末,江山易帜,大夏大学部分教员及学生南下香港,在香港复校,定名光夏书院。1956年6月,光夏、平正、华侨、广侨及文化五所书院合并成立“联合书院”,定址香港坚道147号。1963年,联合书院加盟香港中文大学。
历任校长
[编辑]校长姓名 | 照片 | 任期 |
---|---|---|
马君武 | 1924年-1925年[4] | |
王伯群 | 1925年-1944年12月20日 | |
欧元怀 | 1945年-1951年10月16日[5] |
部分知名毕业生
[编辑]- 刘思职: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子元:中国科学院院士
- 胡和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汪道淵: 中華民國國防部長
- 虞舜: 法學家
- 周扬:中国科学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部)
- 郭大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部)
- 刘伯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王元化:文艺理论家
- 马承源: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专家;原上海博物馆馆长
- 陈旭麓:历史学家
- 陈伯吹:作家
- 任溶溶:作家、翻译家
- 陈鲤庭:戏剧家、电影导演、电影理论家
- 吴亮平:政治家,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 冯白驹:政治家
- 杜星垣:政治家,曾任中国国务院秘书长
- 叶公琦:政治家,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华联奎:法律学者,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
- 柳谷書
- 胡靜之
- 黎博文:马来西亚教育家,槟城中华中小学校长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公开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20号 华东师范大学. Moe.edu.cn. 2014-08-14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 ^ 北京晚报. 林文庆:被误会的大教育家. 新华网. [2018-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 ^ 复旦新闻文化网 复旦大夏是全国最早的联大. News.fudan.edu.cn. 2005-03-16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3).
- ^ 百年之功: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4-01-01 [2017-02-25]. ISBN 9787533414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中文).
- ^ 李福春. 大夏之魂欧元怀.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008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