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注音符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Lpgg33044304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标签添加文件 image 圖像檢查
 
(未显示超过100个用户的68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pp-vandalism|expiry=2024-12-27T03:31:13+00:00|small=yes}}
{{NoteTA|G1=IT}}
{{redirect2|注音|廣義的語言注音方法|標音|關於一種中文輸入法,詳見「'''[[注音輸入法]]'''」。}}
{{CJK-New-Char|ver=D}}
{{CJK-New-Char|ver=D}}
{{About|一種漢語標音系統|廣義的語言注音方法|標音|一種以注音符號輸入漢字的中文輸入法|注音輸入法||注音}}
{{Infobox WS
{{Infobox WS
|name = 注音符號
|name = 注音符號
|type = [[節文字]]
|type = [[音]]符號
|typedesc = ([[漢字]][[旁註標記]])
|typedesc = (音節首和韻基用注音符號表示,[[占位修飾符號_(Unicode區段)|占位修飾符號]]標注聲調;在[[漢字]][[旁註標記]]
|time = [[臺灣]]:1946年至今<br>[[中國大陸]]:1918年至1958年
|time = [[臺灣]]、[[澎湖]]:1946年至今<br />[[金門]]、[[馬祖]]:1918年至今<br />[[中國大陸]]:1918年至1958年(改為漢語拼音)<br />[[新加坡]]:1919年至1970年代(改為漢語拼音)<br />[[馬來西亞]]:1919年至1982年(改為漢語拼音)
|languages = [[中華民國國語]]
|languages = [[中華民國國語]]
|fam1 = [[漢字]]
|fam1 = [[漢字]]
|sisters = [[日語假名]]、[[臺灣語假名]]
|sisters =
|children = [[臺灣方音符號]]([[臺灣話]])<br>[[粵語注音符號]]([[粵語]])<br>[[閩東話注音符號]]([[閩東話]])<br>[[潮汕注音符號]]([[潮州話]])<br>[[蘇州注音符號]]([[吳語]])<br>[[注音字母苗文]]
|children = [[臺語方音符號]]
|creator = [[中華民國教育部]]
|creator = [[中華民國教育部]]
|sample = Zhuyinbaike.svg{{!}}“百科全书”的注音符号拼法
|sample = File:Zhuyinbaike.svg{{!}}class=skin-invert
|caption = 以注音符號橫式書寫的「百科全書」
|imagesize = 250px
|imagesize = 250px
|unicode = [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3100.pdf U+3100–U+312F]
|unicode = U+3100–U+312F [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3100.pdf]
|iso15924 = Bopo
|iso15924 = Bopo
}}
}}
[[File:StandardZhuyin-Baike.svg|180px|right|thumb|class=skin-invert-image|以直式書寫的「百科全書」]]
{{alphabet}}
{{RCL}}
{{RCL}}
'''注音符號''',舊稱'''注音字母''',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的北京[[官話]][[漢字]][[標音]][[符號]],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注音符號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目前仍為中華民國重要的官話漢字拼讀工具,小學語文教育必修內容;中國大陸自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但在主要漢語官話工具書<ref>例如[[新華字典]]</ref>仍可見其蹤影。
[[File:Bopomofo's Positive,LivingDonor&Cursive.jpg|thumb|注音符號正體、活體、草體]]|300px|缩略图|注音符號正體、活體、草體]]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自建國之初以來一直以注音符號為[[中華民國國語|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則一直使用至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漢語拼音方案]]前夕。
==歷史==

===制訂過程===
== 歷史 ==
[[File:Zhangtaiyan1899.jpg|thumb|150px|left|[[章太炎]]像]]
=== 前身 ===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以[[章太炎]][[記音字母]]為基礎,從該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並在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初次公告的注音字母及其順序大致依[[三十六字母]]的傳統,以「見溪」開始,「來日」結束。字母的順序規定如下:
[[File:民報 21-26.pdf|thumb|左|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中的“纽文”及“韵文”之一部,《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page=77]]
{|class=wikitable
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現漢語發音教育的革命,許多知識份子研擬漢字的拼音符號系統,稱為「[[切音字運動]]」,此運動出現許多套改造漢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紐文」與「韻文」方案後來成為注音符號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後,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編。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报》第21號,刊登章太炎的〈[[wikisource:zh: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ref>{{Cite web |url=http://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ret&s=id=%22RF10000180840%22.&searchmode=basic&tcihsspage=tcisearch_opt2_search |title=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__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access-date=2016-11-19 |archive-date=2020-10-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21122930/https://tci.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ret&s=id=%2522RF10000180840%2522.&searchmode=basic&tcihsspage=tcisearch_opt2_search |dead-url=no }}</ref>,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22個「韻文」,是為今日注音符號的前身。因為當時的中國漢字仍是用二千年以來的「[[反切]]」方法,用漢字為漢字注音,相當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ref>徐志炎口述,黃世澤整理,〈章太炎初創注音符號〉《章太炎研究》(台北市:李敖出版社,1991),頁210-212。</ref>
!聲母!!介母!!韻母

=== 名稱由來 ===
「注音」二字意謂註譯漢字的發音<ref>[https://www.bastillepost.com/macau/article/945978-%E5%8F%B0%E7%81%A3%E6%B3%A8%E9%9F%B3%E7%AC%A6%E8%99%9F%E3%84%85%E3%84%86%E3%84%87%E3%84%88%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 《巴士的報》:《台灣注音符號ㄅㄆㄇㄈ的前世今生》] {{Wayback|url=https://www.bastillepost.com/macau/article/945978-%E5%8F%B0%E7%81%A3%E6%B3%A8%E9%9F%B3%E7%AC%A6%E8%99%9F%E3%84%85%E3%84%86%E3%84%87%E3%84%88%E7%9A%84%E5%89%8D%E4%B8%96%E4%BB%8A%E7%94%9F |date=20210419065920 }},2018年10月12日。</ref>。清末時期的「切音字」到中華民國初年公布時,名稱變成「注音字母」的原因,據時任教育部「讀音統一會」議長的[[吳稚暉]]的解釋,是為了避開造字的嫌疑,表示此一方案是專門為了「注譯讀音」而設計。當時參加會議的切音字家王照則表示:「…專為白話教育計,絕非為讀古書注音…。」「讀音」的意思,即讀舊書之音註也。<ref>倪海曙《中國拼音文字運動史簡編》(上海:時代書報出版社,1948),頁66-67。</ref>

=== 制訂 ===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通過馬裕藻、朱希祖、錢稻孫、許壽裳、周樹人等人的提案,以他們的老師章太炎所創造的「紐文」、「韻文」為基礎,從該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

=== 演變過程 ===
[[File:Bopomofo in Regular, Handwritten Regular & Cursive formats.jpg|thumb|注音的正体(黑体),活体(楷体)和草体(草书)形态]]
在191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正式公佈注音字母,初次公告的注音字母及其順序大致依[[三十六字母]]的傳統,以「見溪」開始,「來日」結束。字母的順序規定如下:

{| class=wikitable
!聲母!!介音!!韻母
|-
|-
|ㄍㄎㄫㄐㄑㄬㄉㄊㄋㄅㄆㄇㄈㄪㄗㄘㄙㄓㄔㄕㄏㄒㄌㄖ||ㄧㄨㄩ||ㄚㄛㄝㄟㄞㄠㄡㄢㄤㄣㄥㄦ
|ㄍㄎㄫㄐㄑㄬㄉㄊㄋㄅㄆㄇㄈㄪㄗㄘㄙㄓㄔㄕㄏㄒㄌㄖ||ㄧㄨㄩ||ㄚㄛㄝㄟㄞㄠㄡㄢㄤㄣㄥㄦ
|}
|}

1919年重新排定注音字母,依發音部位排列並分組,即
;1919年的順序調整
{|class=wikitable
重新排定注音字母,廢棄原本36字母的次序,以語音歸類的方式,依發音部位排列並分組,即:
!colspan=6|聲母!!介母!!colspan=4|韻母
{| class=wikitable
!colspan=6|聲母!!介音!!colspan=4|韻母
|-
|-
|ㄅㄆㄇㄈㄪ||ㄉㄊㄋㄌ||ㄍㄎㄫㄏ||ㄐㄑㄬ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
|}
|}
; 1920年正式增加字母「ㄜ」
1920年,增字母「ㄜ」排列於「ㄛ」之後,共計達40個。1930年,注音字母改稱「注音符號」。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中文以[[北京話|北京音]]為標準,本來的三個注音符號「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後標註為只作拼寫[[汉语方言|方言]]之用。注音符號表成為現在使用的形式
1920年,官方正式公布增字母「ㄜ」排列於「ㄛ」之後,注音字母共計達40個。
{|class=wikitable

!colspan=6|聲母!!介母!!colspan=4|韻母
; 1922年修改聲調符號標示位置
注音字母的聲調符號原為舊式的[[四角標圈法|四聲點法]],在字母的左下、左上、右上、右下四角加點,以標示四聲符號(平、上、去、入)。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書法體式表」時,為方便橫行連寫,聲調符號(ˊ ˇ ˋ)改標在注音字母右方。

; 1928年再次更動次序
將「ㄧ、ㄨ、ㄩ」的位置改列在「ㄦ」的後面。

; 1930年改稱「注音符號」
1930年1月,吳稚暉到北平召開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年會並擔任主席,建議將「注音字母」的名稱改為「注音符號」<ref>詹瑋,《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197-198。</ref>。同年4月21日,吳稚暉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第88次常會發表〈改定注音字母名稱為注音符號及推行辦法案〉,提案指出:「教育部前頒注音字母……其於音理之整齊畫一,實勝于假名。惟其功用,亦不過或注字音,或注語音,足當音注而已;與假名相同,僅適注音,不合造字,稱為字母,名不副實,……日本稱為假名者,名即謂獨體之簡單初文,假則謂其代音而已,不作文字論。猶言此為傳音之記號也。可以注音字母,亦宜改稱為注音符號,以昭核實。」此案於當日通過。<ref>吳稚暉,〈改定注音字母名稱為注音符號及推行辦法案〉《吳稚暉先生全集卷五》(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頁312-314。</ref>教育部於同年5月19日以483號訓令,令各級教育機關將注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

; 1932年廢棄「ㄪ、ㄬ、ㄫ」3個注音符號,增加輕聲符號(˙)
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即以[[北京話|北京音]]為標準,本來的三個注音符號「ㄪ([[Image:bpmf-v.svg|17px]])」(v)、「ㄬ([[Image:bpmf-gn.svg|17px]])」(gn)及「ㄫ([[Image:bpmf-ng.svg|17px]])」(ng)不再使用,後標註為只作拼寫[[汉语方言|方言]]之用。注音符號表成為現在使用的形式:
{| class=wikitable
!colspan=6|聲母!!介音!!colspan=4|韻母
|-
|-
|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
|}
|}

1932年教育部在「編定《國音常用字彙》特組會議」時決定,為了便利說明,添補一個注音符號「&#x312D;」([[File:U+312D.svg|16px]]),作為「ㄓㄔㄕㄖㄗㄘㄙ」七個聲母單獨成音節時的省略韻母(即虛母)。另外有三個注音符號ㆭ(-ng)、ㆬ(-m)、乃(-n),用作解釋聲隨韻母(ㄢ、ㄣ、ㄤ、ㄥ)時使用,(-n)的字形是ㄋ多加一筆直豎,ㄤ解作ㄚ+ㆭ、ㄥ解成ㄜ+ㆭ、ㄢ為ㄚ+(-n)、ㄣ為ㄜ+(-n);同理,複韻母ㄞ解為ㄚ+ㄧ、ㄠ為ㄚ+ㄨ。ㆭ、ㆬ、(-n)絕少單獨使用,「嗯」常唸作「˙ㄣ」,也有人唸成「˙(-n)」。但以上符號只作為發音輔助說明用 未列入正式符號表中。
1932年教育部在「編定《國音常用字彙》特組會議」時決定,為了便利說明,添補一個注音符號「[[ㄭ]]([[Image:bpmf-ih.svg|17px]])」,作為「ㄓ、ㄔ、ㄕ、ㄖ、ㄗ、ㄘ、ㄙ」七個聲母單獨成音節時的省略韻母。另外有三個注音符號「[[ㆭ]]([[Image:bpmf-ng1.svg|17px]])」(-ng)、「[[ㆬ]]([[Image:bpmf-m1.svg|17px]])」(-m)、「ㄯ([[Image:bpmf-n1.svg|17px]])」(-n),用作解釋聲隨韻母(ㄢ、ㄣ、ㄤ、ㄥ)時使用。「ㄤ」解作「ㄚ+ㆭ」、「ㄥ」解成「ㄜ+ㆭ」、「ㄢ」爲「ㄚ+ㄯ」、「ㄣ」是「ㄜ+ㄯ」;同理,複韻母「ㄞ」解為「ㄚ+ㄧ」、「ㄠ」是「ㄚ+ㄨ」。「ㆭ、ㆬ、ㄯ」絕少單獨使用,「嗯」常唸作「˙ㄣ」,也有人唸成「˙ㄯ」。但以上符號只作為發音輔助說明用,未列入正式符號表中。

[[File:车耀先《注音符号讲义》_20220724.jpg|thumb|[[车耀先]]《注音符号讲义》,1936年3月四川注音符号促进会出版,藏[[重庆三峡博物馆]]]]


1986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羅馬字拼寫的「[[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因此又稱為「第一式」。
1986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羅馬字拼寫的「[[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因此又稱為「第一式」。


===使用現況===
=== 使用現況 ===
{{Unreferenced section|time=2017-11-18T04:51:54+00:00}}
在臺灣,小學生學習漢字前,必須上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課,但不少幼稚園亦已教授。日常生活中,注音符號既用來標注生僻字,亦是常用的[[漢字輸入法]],其推廣相當普遍,多數幼童均熟練使用。
在臺灣,小學生學習漢字前,必須上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課,也有不少幼兒園亦已經教授。日常生活中,注音符號既用來標注生僻字,亦是台灣最普遍的[[注音輸入法|漢字輸入法]],多數電腦使用者均熟練使用。

在[[闽南話]]、[[客家話]]的教學上,也有使用增加符號的[[臺灣方音符號|方音拼寫方案]]。

在中國大陸,學校一般不教、民間也不使用注音符號,但是一些字典、词典會以[[汉语拼音]]、注音符号并列使用的方式為字词注音,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2021年中國大陸[[網易]]公司推出的[[手機遊戲]]《天諭》,將注音符號當成遊戲中「汐族」使用的精靈語,還引起大陆玩家翻譯研究與破解。<ref>[https://newtalk.tw/news/view/amp/2021-04-14/563409 原來我會精靈語?中國遊戲自創語言引熱議] {{Wayback|url=https://newtalk.tw/news/view/amp/2021-04-14/563409 |date=20210416040526 }},新頭殼,2021-4-14</ref>

至於香港和澳門地區,絕大多數人口以[[粵語]]爲母語,但多数人可以认识注音符号,一部分人以注音输入作为常用键字工具。


====精靈文字體====
在[[臺灣話]]、[[客家話]]的教學上,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這些「[[母語教學|鄉土語言]]」,稱之為「[[臺語方音符號]]」,比如[[臺灣話]]音節的ㆭ、ㆬ,被正式訂為臺語方音符號,載入[[Unicode]]注音符號擴展區用字,(-n)則沒有收入,故無法顯示。
2024年10月31日,台灣字型設計公司justfont與書法家李思穎(Daphne)合作推出以台灣的注音符號為基礎設計的「精靈文字體」,該字體於2023年8月首次亮相<ref>{{Cite web|title=台灣人才看得懂的咒語!絕美「精靈文」字體 免費下載成為注音魔法師|熱門話題|url=https://dailyview.tw/popular/detail/27952|website=台灣人才看得懂的咒語!絕美「精靈文」字體 免費下載成為注音魔法師|熱門話題|date=2024-10-31|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24-11-08}}</ref><ref>{{Cite web|title=免費精靈文字體:重新定義ㄅㄆㄇ!台灣人才懂的史詩注音字型 - justfont blog|url=https://blog.justfont.com/2024/10/elffont/|date=2024-10-30|language=zh-TW|last=justfont|access-date=2024-11-08}}</ref>,並包含兩個版本:「精靈文・岩」和「精靈文・蕨」。其中,「精靈文・岩」的設計靈感源自[[中世紀後期|中世紀晚期]]的[[哥特体|哥德體]]風格以及[[臺灣山脈列表|台灣山脈]]的自然景觀;「精靈文・蕨」則融合了[[卡洛林小草书体|卡洛林小寫體]]和[[意大利体|義大利體]]的元素,並以台灣「[[蕨類植物|蕨類]]王國」的生態特色命名。<ref>{{Cite web|title=「精靈文」絕美字型爆紅!全世界剩台灣人才看得懂 IG也能直接用 {{!}} 新奇網搜 {{!}} 生活|url=https://www.nownews.com/news/6569900|website=NOWnews今日新聞|date=2024-11-01|language=zh-Hant-TW|last=NOWnews今日新聞|access-date=2024-11-08}}</ref>


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学校不教注音符号,但是一些字典、词典都通过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并列使用的方式给字词注音,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注音符號系統==
== 注音符號系統 ==
===注音符號表===
=== 注音符號表 ===
[[臺灣]][[國民小學]]教育所使用的注音符號表為傳統中文的直排。順序由上而下、由右而左。
[[中華民國]][[國民小學]]教育所使用的注音符號表為傳統中文的直排。順序由上而下、由右而左。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width=900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width=900
!colspan=11|[[中華民國國語|國語]][[注音符號]]
|-
|-
!colspan=4 style="background: #F0FFD9"|[[韵母|韻母]]!!style="background: #FFFAD9"|[[介音|介母]]!!colspan=6 style="background: #FFE8D9"|[[声母|聲母]]
!colspan=4 style="background: #F0FFD9"|{{vtext|[[韻母]]}}!!style="background: #FFFAD9"|{{vtext|[[介音]]}}!!colspan=6 style="background: #FFE8D9"|{{vtext|[[聲母]]}}|| rowspan="6" | {{vtext|[[中華民國國語|國語]]注音符號}}
|- style="font-size:150%;"
|- style="font-size:150%;"
|[[ㄦ]]||[[ㄢ]]||[[ㄞ]]||[[ㄚ]]||[[ㄧ]]||[[ㄗ]]||[[ㄓ]]||[[ㄐ]]||[[ㄍ]]||[[ㄉ]]||[[ㄅ]]
|[[ㄦ]]||[[ㄢ]]||[[ㄞ]]||[[ㄚ]]||[[ㄧ]]||[[ㄗ]]||[[ㄓ]]||[[ㄐ]]||[[ㄍ]]||[[ㄉ]]||[[ㄅ]]
第69行: 第107行:
|||[[ㄥ]]||[[ㄡ]]||[[ㄝ]]||||||[[ㄖ]]||||||[[ㄌ]]||[[ㄈ]]
|||[[ㄥ]]||[[ㄡ]]||[[ㄝ]]||||||[[ㄖ]]||||||[[ㄌ]]||[[ㄈ]]
|-
|-
|[[卷舌韵母]]||[[鼻韵母]]||[[复韵母]]||[[单韵母]]||介||[[平舌音]]||[[舌音]]||[[舌面前音]]||[[舌根音]]||[[舌尖中音]]||[[唇音]]
|{{vtext|[[卷舌韵母]]}}||{{vtext|[[鼻韵母]]}}||{{vtext|[[复韵母]]}}||{{vtext|[[单韵母]]}}||{{vtext|介音}}||{{vtext|[[平舌音]]}}||{{vtext|[[舌音]]}}||{{vtext|[[舌面前音]]}}||{{vtext|[[舌根音]]}}||{{vtext|[[舌尖中音]]}}||{{vtext|[[唇音]]}}
|}
|}

===符號字源及發音===
=== 符號字源及發音===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span=8|聲母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FFE8D9"|聲母
|-
|-
!注音!!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注音,<br>漢語拼音)!!發音
!注音!!圖檔!!原型!!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勹,說文解字:「包,裹也,像人曲行,有所包裹」取其聲||[[File:ㄅ-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b.svg|24px]]||勹||align=left|「包」之古字,取其聲||[[File:ㄅ-bw.png|x20px]]
|{{IPA|p}}||b||p||八 (ㄅㄚ, bā)||{{Audio|Zh-ba1.ogg|ㄅ|help=no}}
|{{IPA|p}}||b||p||八 (ㄅㄚ, bā)||{{Audio|Zh-ba1.ogg|ㄅ|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扑,說文解字:「攵,小擊也。即手執竿輕敲取其聲||[[File:ㄆ-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p.svg|24px]]||攵||align=left|同「攴」。說文解字:「小擊也。」音同「-{扑}-」。又做「扑」的通假字。||[[File:ㄆ-bw.png|x20px]]
|{{IPA|pʰ}}||p||p'||杷 (ㄆㄚˊ, pá)||{{Audio|Zh-pu.ogg|ㄆ|help=no}}
|{{IPA|pʰ}}||p||||杷 (ㄆㄚˊ, pá)||{{Audio|Zh-pu.ogg|ㄆ|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冪,遮蔽覆蓋,取其聲||[[File:ㄇ-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m.svg|24px]]||冖||align=left|古字,取其聲||[[File:ㄇ-bw.png|x20px]]
|{{IPA|m}}||m||m||馬 (ㄇㄚˇ, mǎ)||{{Audio|Zh-mo.ogg|ㄇ|help=no}}
|{{IPA|m}}||m||m||馬 (ㄇㄚˇ, mǎ)||{{Audio|Zh-.oga|ㄇ|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匚,說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盛器,取其聲||[[File:ㄈ-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f.svg|24px]]||匚||align=left|說文:「匚,受物之器。」古代盛器,音-{zh-tw:ㄈㄤ;zh-cn:fāng;}-,取其聲||[[File:ㄈ-bw.png|x20px]]
|{{IPA|f}}||f||f||法 (ㄈㄚˇ, fǎ)||{{Audio|Zh-fou.ogg|ㄈ|help=no}}
|{{IPA|f}}||f||f||法 (ㄈㄚˇ, fǎ)||{{Audio|Zh-fou.ogg|ㄈ|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刀字異體,取其聲||[[File:ㄉ-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d.svg|24px]]||𠚣||align=left|字異體,來自其小篆([[File:刀-seal.svg|22px]]),取其聲||[[File:ㄉ-bw.png|x20px]]
|{{IPA|t}}||d||t||地 (ㄉㄧˋ, dì)||{{Audio|Zh-de.ogg|ㄉ|help=no}}
|{{IPA|t}}||d||t||地 (ㄉㄧˋ, dì)||{{Audio|Zh-de.ogg|ㄉ|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同突(),取其聲||[[File:ㄊ-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t.svg|24px]]||𠫓||align=left|同倒「子」形:「𠫓[[File:Shuowen Seal Radical 528.svg|22px]]」、「子 [[File:Shuowen Seal Radical 525.svg|22px]]」),取其聲||[[File:ㄊ-bw.png|x20px]]
|{{IPA|tʰ}}||t||t'||提 (ㄊㄧˊ, tí)||{{Audio|Zh-tè.ogg|ㄊ|help=no}}
|{{IPA|tʰ}}||t||||提 (ㄊㄧˊ, tí)||{{Audio|Zh-tè.ogg|ㄊ|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乃字體,取其聲||[[File:ㄋ-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n.svg|24px]]||𠄎||align=left|體,取其聲||[[File:ㄋ-bw.png|x20px]]
|{{IPA|n}}||n||n||你 (ㄋㄧˇ, nǐ)||{{Audio|Zh-ne.ogg|ㄋ|help=no}}
|{{IPA|n}}||n||n||你 (ㄋㄧˇ, nǐ)||{{Audio|Zh-ne.ogg|ㄋ|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力字體,取其聲||[[File:ㄌ-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l.svg|24px]]||𠠲||align=left|體,取其聲||[[File:ㄌ-bw.png|x20px]]
|{{IPA|l}}||l||l||利 (ㄌㄧˋ, lì)||{{Audio|Zh-le.ogg|ㄌ|help=no}}
|{{IPA|l}}||l||l||利 (ㄌㄧˋ, lì)||{{Audio|Zh-le.ogg|ㄌ|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澮,說文解字:「巜,水流澮澮也。」田間水道,取其聲||[[File:ㄍ-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g.svg|24px]]||巜||align=left|說文解字:「水流澮澮也。」。同「澮」字,音-{zh-tw:ㄍㄨㄞˋ;zh-cn:guài;}-{{NoteTag|今中國大陸改音-{zh-tw:ㄎㄨㄞˋ;zh-cn:kuài;}-。}},取其聲||[[File:ㄍ-bw.png|x20px]]
|{{IPA|k}}||g||k||告 (ㄍㄠˋ, gào)||{{Audio|Zh-ge.ogg|ㄍ|help=no}}
|{{IPA|k}}||g||k||告 (ㄍㄠˋ, gào)||{{Audio|Zh-.oga|ㄍ|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氣欲舒出,𠃑上礙於一也。」取其聲||[[File:ㄎ-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k.svg|24px]]||丂||align=left|象樹枝形「柯」之初,音同考」亦為「考之聲符,取其聲||[[File:ㄎ-bw.png|x20px]]
|{{IPA|kʰ}}||k||k'||考 (ㄎㄠˇ, kǎo)||{{Audio|Zh-kē.ogg|ㄎ|help=no}}
|{{IPA|kʰ}}||k||||考 (ㄎㄠˇ, kǎo)||{{Audio|Zh-kē.ogg|ㄎ|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厂}-(hàn;非「-{廠}-」之簡化),部首名,說文:「山石之厓巖,人可居」||[[File:ㄏ-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h.svg|24px]]||-{厂}-||align=left|非「-{廠}-」之簡化字,部首名,說文解字:「山石之厓巖,人可居,音-{zh-tw:ㄏㄢˇ;zh-cn:hǎn;}-{{NoteTag|今中國大陸改音-{zh-tw:ㄏㄢˋ;zh-cn:hàn;}-}},取其聲。||[[File:ㄏ-bw.png|x20px]]
|{{IPA|x}}||h||h||好 (ㄏㄠˇ, hǎo)||{{Audio|Zh-he1.ogg|ㄏ|help=no}}
|{{IPA|x / h}}||h||h||好 (ㄏㄠˇ, hǎo)||{{Audio|Zh-he1.ogg|ㄏ|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糾,說文:丩,相繚也。」取其聲||[[File:ㄐ-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j.svg|24px]]||丩||align=left|「糾」之古字,取其聲||[[File:ㄐ-bw.png|x20px]]
|{{IPA|ʨ}}||j||ch||叫 (ㄐㄧㄠˋ, jiào)||{{Audio|Zh-jī.ogg|ㄐ|help=no}}
|{{IPA|t͡ɕ}}||j||ch||叫 (ㄐㄧㄠˋ, jiào)||{{Audio|Zh-jī.ogg|ㄐ|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𡿨,田間水道,取其聲||[[File:ㄑ-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q.svg|24px]]||𡿨||align=left|說文解字:「水小流也。」。「畎」字異體,田間水道,音-{zh-tw:ㄑㄩㄢˇ;zh-cn:quǎn;}-,取其聲||[[File:ㄑ-bw.png|x20px]]
|{{IPA|ʨʰ}}||q||ch'||巧 (ㄑㄧㄠˇ, qiǎo)||{{Audio|Zh-qi1.ogg|ㄑ|help=no}}
|{{IPA|t͡ɕʰ}}||q||chʻ||巧 (ㄑㄧㄠˇ, qiǎo)||{{Audio|Zh-qi1.ogg|ㄑ|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下之古字,取其聲||[[File:ㄒ-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x.svg|24px]]||丅||align=left|之古字,取其聲||[[File:ㄒ-bw.png|x20px]]
|{{IPA|ɕ}}||x||hs||小 (ㄒㄧㄠˇ, xiǎo)||{{Audio|Zh-xī.ogg|ㄒ|help=no}}
|{{IPA|ɕ}}||x||hs||小 (ㄒㄧㄠˇ, xiǎo)||{{Audio|Zh-xī.ogg|ㄒ|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之」古字取其聲||[[File:ㄓ-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zh.svg|24px]]||𡳿||align=left|「之」古字([[File:之-seal.svg|24px]]),取其聲||[[File:ㄓ-bw.png|x20px]]
|{{IPA|ʈʂ}}||zh||ch||主 (ㄓㄨˇ, zhǔ)||{{Audio|zh-zhī.ogg|ㄓ|help=no}}
|{{IPA|ʈ͡ʂ}}||zh||ch||主 (ㄓㄨˇ, zhǔ)||{{Audio|zh-zhī.ogg|ㄓ|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正字通:「左步為彳,右步為亍,合彳亍為行。」取其聲||[[File:ㄔ-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ch.svg|24px]]||彳||align=left|正字通:「左步為,右步為,合。」,音-{zh-tw:ㄔˋ;zh-cn:chì;}-取其聲||[[File:ㄔ-bw.png|x20px]]
|{{IPA|ʈʂʰ}}||ch||ch'||出 (ㄔㄨ, chū)||{{Audio|Zh-chi.ogg|ㄔ|help=no}}
|{{IPA|ʈ͡ʂʰ}}||ch||chʻ||出 (ㄔㄨ, chū)||{{Audio|Zh-chi.ogg|ㄔ|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尸}-之古字,取其聲||[[File:ㄕ-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sh.svg|24px]]||𡰣||align=left|-{尸}-異體,取其聲||[[File:ㄕ-bw.png|x20px]]
|{{IPA|ʂ}}||sh||sh||束 (ㄕㄨˋ, shù)||{{Audio|Zh-shi.ogg|ㄕ|help=no}}
|{{IPA|ʂ}}||sh||sh||束 (ㄕㄨˋ, shù)||{{Audio|Zh-shǐ.oga|ㄕ|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日之象形古字||[[File:ㄖ-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r.svg|24px]]||日||align=left|異體,取其聲。||[[File:ㄖ-bw.png|x20px]]
|{{IPA|ʐ}}<ref>{{cite book|author1=葉蜇聲|author2=徐通鏘|title=語言學概要|location=臺北|publisher=書林出版社|year=2004|page=76}}</ref><ref>{{cite journal|title=Phonetic Evidence for the Nasal Coda Shift in Mandarin|last=Yang|first=James|journal=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volume=8|issue=1|year=2010|doi=10.6519/TJL.2010.8(1).2|page=52|issn=1729-4649}}</ref><ref name=chou2016>{{cite journal|author=周美香|year=2016|title=從對比語音觀試論閩南語與國語聲母的差異及其教學|url=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1399/2/%E5%91%A8%E7%BE%8E%E9%A6%99.pdf|journal=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volume=30|issue=1|pages=52|doi=|access-date=|archive-date=2021-10-1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019174623/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1399/2/%E5%91%A8%E7%BE%8E%E9%A6%99.pdf|dead-url=no}}</ref><ref>{{Cite thesis|title=中古日母字在臺灣華語的語音變異現象:以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url=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U0021-G060420003L|author=盧昱勳|year=2018|publisher=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access-date=2020-08-12|archive-date=2020-11-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0221394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U0021-G060420003L|dead-url=no}}</ref> / {{IPA|ɻ}}<ref>{{cite report|last=Greenhoe|first=Daniel<!--|author-link=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Daniel_Greenhoe-->|year=2017|title=The Sounds of Mandarin Chinese|ur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Daniel_Greenhoe/publication/320299944_The_Sounds_of_Mandarin_Chinese_version_020/links/59dcb5ff458515e9ab4d19a4/The-Sounds-of-Mandarin-Chinese-version-020.pdf|page=14}}</ref><ref name=chou2016/> ||r||j||入 (ㄖㄨˋ, rù)||{{Audio|Zh-ri4.ogg|ㄖ|help=no}}
|{{IPA|ʐ}}||r||j||入 (ㄖㄨˋ, rù)||{{Audio|Zh-zhi1.ogg|ㄖ|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節之古字,取其聲(讀[[尖團音|尖音]]||[[File:ㄗ-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z.svg|24px]]||卩||align=left|之古字,老國音時讀[[尖團音|尖音]]-{zh-tw:ㄗㄧㄝ˙;zh-cn:zie˙;}-(入聲),取其聲;新國音尖團合流後聲母才改為-{zh-tw:ㄐ;zh-cn:j;}-。||[[File:ㄗ-bw.png|x20px]]
|{{IPA|ʦ}}||z||ts||在 (ㄗㄞˋ, zài)||{{Audio|Zh-zì.ogg|ㄗ|help=no}}
|{{IPA|t͡s}}||z||ts||在 (ㄗㄞˋ, zài)||{{Audio|Zh-zì.ogg|ㄗ|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七之古字,取其聲(讀[[尖團音|尖音]]||[[File:ㄘ-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c.svg|24px]]||𠀁||align=left|《說文》小篆[[File:七-seal.svg|24px]]),老國音時讀[[尖團音|尖音]]-{zh-tw:ㄘㄧ˙;zh-cn:ci˙;}-(入聲),取其聲;新國音尖團合流後聲母才改為-{zh-tw:ㄑ;zh-cn:q;}-。||[[File:ㄘ-bw.png|x20px]]
|{{IPA|ʦʰ}}||c||ts'||才 (ㄘㄞˊ, cái)||{{Audio|Zh-ci.ogg|ㄘ|help=no}}
|{{IPA|t͡sʰ}}||c||tsʻ||才 (ㄘㄞˊ, cái)||{{Audio|Zh-ci.ogg|ㄘ|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私之古字,取其聲||[[File:ㄙ-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s.svg|24px]]||厶||align=left|之古字,取其聲||[[File:ㄙ-bw.png|x20px]]
|{{IPA|s}}||s||s||塞 (ㄙㄞ, sāi)||{{Audio|Zh-si.ogg|ㄙ|help=no}}
|{{IPA|s}}||s||s||塞 (ㄙㄞ, sāi)||{{Audio|Zh-si.ogg|ㄙ|help=no}}
|-
|-
!colspan=8|介母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FFFAD9"|介音/韻
|-
|-
!注音!!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注音,<br>漢語拼音)!!發音
!注音!!圖檔!!原型!!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源自「一」||[[File:ㄧ-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i.svg|24px]]||一||align=left|源自數字的「一」,取其韻。<br>橫排時可寫成一豎「[[Image:bpmf-i2.svg|16px]]」,尤其大陸地區多用一豎之形<ref name="guoyinzimu-biaozhun-bopomofo-i"/>。||[[File:ㄧ-bw.png|x20px]]
|{{IPA|i}}||i||i||逆 (ㄋㄧˋ, nì)||{{Audio|Zh-yì.ogg|ㄧ|help=no}}
|{{IPA|j}} / {{IPA|i}}||y / i||i||逆 (ㄋㄧˋ, nì)||{{Audio|Zh-yì.ogg|ㄧ|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五」之古字||[[File:ㄨ-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u.svg|24px]]||㐅||align=left|「五」之古字,取其韻。||[[File:ㄨ-bw.png|x20px]]
|{{IPA|u}}||u||u||努 (ㄋㄨˇ, nǔ)||{{Audio|Zh-wu.ogg|ㄨ|help=no}}
|{{IPA|w}} / {{IPA|u}}||w / u||u||努 (ㄋㄨˇ, nǔ)||{{Audio|Zh-.oga|ㄨ|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說文:「凵(音qū)盧,飯器,以柳爲之。象形。」||[[File:ㄩ-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yu.svg|24px]]||𠙴||align=left|說文:「𠙴盧,飯器,以柳爲之。象形。」,音-{zh-cn:qū; zh-tw:ㄑㄩ;}-,即「去」([[File:去-seal.svg|24px]])之聲符(下半部)。取其韻。||[[File:ㄩ-bw.png|x20px]]||{{IPA|ɥ}} / {{IPA|y}}||yu / ü{{NoteTag|前接的聲母可接ㄨ時,寫為ü;不可接時,寫為u。}}||ü||女 (ㄋㄩˇ, nǚ)||{{Audio|Close front rounded vowel.ogg|ㄩ|help=no}}
|{{IPA|y}}||ü||ü||女 (ㄋㄩˇ, nǚ)||{{Audio|Close front rounded vowel.ogg|ㄩ|help=no}}
|-
|-
!colspan=8|韻母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F0FFD9"|韻母
|-
|-
!注音!!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注音,<br>漢語拼音)!!發音
!注音!!圖檔!!原型!!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
|-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bcc3c3"|單音韻母
|<span style="font-size:150%;">ㄚ</span>||align=left|中古漢字,指上端分出的东西,取其韻||[[File:ㄚ-bw.png|x20px]]
|-
|style="font-size:150%;"|[[ㄚ]]||[[Image:bpmf-a.svg|24px]]||丫||align=left|《廣韻》:「丫,象物開之形。物之歧頭曰丫。」取其韻。||[[File:ㄚ-bw.png|x20px]]
|{{IPA|ä}}||a||a||大 (ㄉㄚˋ, dà)||{{Audio|Zh-a.ogg|ㄚ|help=no}}
|{{IPA|ä}}||a||a||大 (ㄉㄚˋ, dà)||{{Audio|Zh-a.ogg|ㄚ|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近似呵,取其韻||[[File:ㄛ-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o.svg|24px]]||𠀀||align=left|同「,取其韻。原本ㄛ、ㄜ視為同音位,後分出ㄜ。||[[File:ㄛ-bw.png|x20px]]
|{{IPA|}}||o||o||多 (ㄉㄨㄛ, duō)||{{Audio|Zh-wò.ogg|ㄛ|help=no}}
|{{IPA|o / ɔ}}||o||o||多 (ㄉㄨㄛ, duō)||
|-
|style="font-size:150%;"|[[ㄜ]]||[[Image:bpmf-e.svg|24px]]||ㄮ|| align="left" |「ㄛ」之轉化,由「ㄛ」添筆而成,為後來新加。||[[File:ㄜ-bw.png|x20px]]
|{{IPA|ɤ / ə}}||e||ê||得 (ㄉㄜˊ, dé)||{{Audio|Zh-é.ogg|ㄜ|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ㄜ</span>||align=left|「」之轉化ㄛ」添筆而成為後來新加||[[File:-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ㄝ]]||[[Image:bpmf-eh.svg|24px]]||𠃒||align=left|「」之異體《說文》:[[File:Ye3 also chu3jian3 warring state of chu3 small.png]]秦刻石『也』字。」取其韻。||[[File:-bw.png|x20px]]
|{{IPA|ɯʌ}}||e||ê|| (ㄉㄜˊ, )||{{Audio|Zh-é.ogg||help=no}}
|{{IPA|ɛ}}||ê{{NoteTag|單用為ê,前接i時寫為e。}}||eh|| (ㄉㄧㄝ, diē)||{{Audio|Open-mid front unrounded vowel.ogg||help=no}}
|-
|-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bcc3c3"|複音韻母
|<span style="font-size:150%;">ㄝ</span>||align=left|也之變體||[[File:ㄝ-bw.png|x20px]]
|{{IPA|ɛ}}||ie||eh||爹 (ㄉㄧㄝ, diē)||{{Audio|Open-mid front unrounded vowel.ogg|ㄝ|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亥之體,取其韻||[[File:ㄞ-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ai.svg|24px]]||𠀅||align=left|即「ㄚㄧ」。「體,取其韻||[[File:ㄞ-bw.png|x20px]]
|{{IPA|}}||ai||ai||晒 (ㄕㄞˋ, shài)||{{Audio|Zh-ai.ogg|ㄞ|help=no}}
|{{IPA|ai̯}}||ai||ai||晒 (ㄕㄞˋ, shài)||{{Audio|Zh-ai.ogg|ㄞ|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說文:「从反丿讀與弗同」取其韻||[[File:ㄟ-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ei.svg|24px]]||乀|| align="left" |即「ㄝㄧ」。《字彙》:「丿右譌左乀左戾譌右𠀤非。,讀作-{zh-cn:fēi; zh-tw:ㄈㄟ;}-,取其韻||[[File:ㄟ-bw.png|x20px]]
|{{IPA|}}||ei||ei||誰 (ㄕㄟˊ, shéi)
|{{IPA|ei̯}}||ei||ei||誰 (ㄕㄟˊ, shéi)||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說文:「幺,小也,取其韻||[[File:ㄠ-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ao.svg|24px]]||-{幺}-||align=left|即「ㄚㄨ」。「幺,小也,細也,音-{zh-tw:ㄧㄠ;zh-cn:yāo;}-,取其韻||[[File:ㄠ-bw.png|x20px]]
|{{IPA|ɑʊ}}||ao||ao||少 (ㄕㄠˇ, shǎo)||{{Audio|Zh-ao.ogg|ㄠ|help=no}}
|{{IPA|ɑu̯}}||ao||ao||少 (ㄕㄠˇ, shǎo)||{{Audio|Zh-āo.oga|ㄠ|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字又右手之象形古字,取其韻||[[File:ㄡ-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ou.svg|24px]]||又||align=left|即「ㄛㄨ」。「又」小篆([[FIle:-seal.svg|22px]])為右手之象形,取其韻||[[File:ㄡ-bw.png|x20px]]
|{{IPA|ɤʊ}}||ou||ou||收 (ㄕㄡ, shōu)||
|{{IPA|ou̯}}||ou||ou||收 (ㄕㄡ, shōu)||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說文:「,艸木之華未發圅然。」||[[File:ㄢ-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an.svg|24px]]||𢎘||align=left|即「ㄚㄯ」。截取「-{圅}-」(函)字上方。<br>《說文:「𢎘,艸木之華未發圅然。」,音-{zh-cn:hàn;zh-tw:ㄏㄢˋ;}-,取其韻。||[[File:ㄢ-bw.png|x20px]]
|{{IPA|än}}||an||an||山 (ㄕㄢ, shān)||{{Audio|Zh-an1.ogg|ㄢ|help=no}}
|{{IPA|an}}||an||an||山 (ㄕㄢ, shān)||{{Audio|Zh-an1.ogg|ㄢ|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今字隱||[[File:ㄣ-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en.svg|24px]]||𠃑||align=left|即「ㄜㄯ」。今字作「」,匿也,為「𠃊」字小篆楷化而來。取其韻。||[[File:ㄣ-bw.png|x20px]]
|{{IPA|ən}}||en||ên||申 (ㄕㄣ, shēn)||{{Audio|Zh-en.ogg|ㄣ|help=no}}
|{{IPA|ən}}||en||ên||申 (ㄕㄣ, shēn)||{{Audio|Zh-en.ogg|ㄣ|help=no}}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本字尪音wāng,骨胳弯不正||[[File:ㄤ-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ang.svg|24px]]||𡯁||align=left|即「ㄚㆭ」。腳跛也小篆([[File:尢-seal.svg|22px]])形如跛了一腳而彎,<br>《玉篇·尢部》:「𡯁,跛、曲脛也。」,音-{zh-cn:wāng;zh-tw:ㄨㄤ;}-,取其韻。||[[File:ㄤ-bw.png|x20px]]
|{{IPA|ɑŋ}}||ang||ang||上 (ㄕㄤˋ, shàng)||
|{{IPA|ɑŋ}}||ang||ang||上 (ㄕㄤˋ, shàng)||
|-
|-
|<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align=left|同肱,音gōng,上||[[File:ㄥ-bw.png|x20px]]
|style="font-size:150%;"|[[]]||[[Image:bpmf-eng.svg|24px]]||𠃋||align=left|即「ㄜㆭ」。截取「厷」而來,如人胳彎曲模樣,<br>《說文》段玉裁注:「ㄥ,古文厷,象形,象曲肱。」取其韻。||[[File:ㄥ-bw.png|x20px]]
|{{IPA|ɤŋ}}||eng||êng||生 (ㄕㄥ, shēng)||
|{{IPA|ɤŋ / əŋ}}||eng||êng||生 (ㄕㄥ, shēng)||
|-
|-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bcc3c3"|兒化韻母
|<span style="font-size:150%;">ㄦ</span>||align=left|兒,孩童||[[File:ㄦ-bw.png|x20px]]
|{{IPA|ɑɻ}}||er||êrh||而 (ㄦˊ, ér)||{{Audio|Zh-er4.oga|ㄦ|help=no}}
|-
|-
|style="font-size:150%;"|[[ㄦ]]||[[Image:bpmf-er.svg|24px]]||-{儿}-||align=left|截取-{zh:「兒」;zh-hant:「兒」;zh-hans:“兒”(儿)}-而來。本為「人」之異體。<br>隸變後,「人」位於下方作「-{儿}-」形,「-{兒}-」亦從之。取其韻。||[[File:ㄦ-bw.png|x20px]]
!colspan=8|老國音用聲母
|{{IPA|ɑɻ / ɐɚ̯ / ɚ}}||er||êrh||而 (ㄦˊ, ér)||{{Audio|Zh-er4.oga|ㄦ|help=no}}
|-
|-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E2F0FF"|老國音用聲母
!注音!!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注音,<br>漢語拼音)!!發音
|-
|-
!注音!!圖檔!!原型!!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
|<span style="font-size:150%;">ㄪ</span>||align=left|同「萬」字||-
(注音,漢語拼音)
|{{IPA|v}}||v||v||
!發音
|-
|-
|style="font-size:150%;"|[[ㄪ]]||[[Image:bpmf-v.svg|24px]]||-{万}-||align=left|從「-{萬}-」古代簡體字「-{万}-」,取其聲。<br>「-{万}-」不僅是「-{萬}-」大陸簡化字,也是自戰國以來的簡體字,曾和「-{萬}-」是大小寫關係。||[[File:ㄪ-bw.png|x20px]]
|<span style="font-size:150%;">ㄫ</span>||align=left|兀,說文解字:「高而上平也。」||-
|{{IPA|ŋ}}||ng||ng||
|{{IPA|v}}||v||v||||
|-
|-
|<span style="font-size:150%;">ㄬ</span>||align=left|-{广}-(非「-{廣}-」之簡化),說文解字:「因-{厂}-(崖)為屋也。」||
|style="font-size:150%;"|[[ㄫ]]||[[Image:bpmf-ng.svg|24px]]||兀||align=left|說文:「高而上平也。」取其聲。||[[File:ㄫ-bw.png|x20px]]
|{{IPA|ȵ}}||-||gn||
|{{IPA|ŋ}}||ng||ng|| 嗯 (˙ㄫ, ˙ㄣ) ||
|-
|style="font-size:150%;"|[[ㄬ]]||[[Image:bpmf-gn.svg|24px]]||-{广}-||align=left|《說文》:「因-{厂}-(崖)為屋也。」取其聲。非「-{廣}-」之簡化。||[[File:ㄬ-bw.png|x20px]]
|{{IPA|ɲ(ȵ)}}{{NoteTag|在漢語中認定[[硬腭音]]和[[龈腭音]]有差異,故有提案使用[{{IPA|ȵ}}],但未獲[[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也有使用多個符號組合成[{{IPA|n̠ʲ}}]。}}||gn||gn||||
|-
! colspan="10" style="background: #FFDCEC"|其他注音
|-
!注音!!圖檔!!原型!!字源!!筆順!![[國際音標|國際<br>音標]]!![[漢語拼音|漢語<br>拼音]]!![[威妥瑪拼音|威妥瑪<br>拼音]]!!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
|style="font-size:150%;"|[[ㄭ]]||[[Image:Bpmf-ih.svg|24px]]||-{師}-||align=left|截取「-{師}-」的右側,取其韻,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一般狀況不會寫出來。<br>本字「帀」為「匝」的異體字。||[[Image:ㄭ-bw.png|x20px]]
|{{IPA|ʅ}}({{IPA|ɨ}})、{{IPA|ɿ}}({{IPA|ɯ}})||-i||ih、ŭ|| ||
|-
|style="font-size:150%;"|[[ㆬ]]
|[[Image:bpmf-m1.svg|24px]]
|ㄇ
|align=left|「ㄇ」多加一筆直豎表示閉口韻韻尾,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已停止使用。
| -
|{{IPA|m̩}}||m||m||山姆{{NoteTag|兩字讀做單音節「ㄕㄚㆬ」,即shām,ㄢ被拆為ㄚㄋ,ㄋ被ㆬ取代}}||
|-
|style="font-size:150%;"|[[ㄯ]]
|[[Image:bpmf-n1.svg|24px]]
|ㄋ
|align=left|「ㄋ」多加一筆直豎表示前鼻韻母韻尾,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已停止使用。
| -
|{{IPA|n̩}}||n||n|| ||
|-
|style="font-size:150%;"|[[ㆭ]]
|[[Image:bpmf-ng1.svg|24px]]
|ㄫ
|align=left|「ㄫ」多加一筆直豎表示後鼻韻母韻尾,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已停止使用。
| -
|{{IPA|ŋ̍}}||ng||ng|| ||
|}
|}


===聲調===
=== 聲調 ===
注音聲調採用[[黎錦暉]]的提案<ref>{{Cite journal |author=張正男 |date=2013-12 |title=注音符號與華語文教學 |url=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pdfdownload?filePath=lV8OirTfsslWcCxIpLbUfvtkl6y56mnseBD2t_ICWKDv82EtPh1GB2CiokqpURMz&imgType=Bn5sH4BGpJw=&key=U4ZdqXl7jdT7y8qcQnCK2qxK0LutF9Unv0plP-88KJIeVVU9OyINO4qBZJhLTxWd&xmlId=0006747545 |journal=華文世界 |publisher=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華語文教育發展基金會 華文世界雜誌社 |issue=112 |page=130-131 |access-date=2022-09-18 |archive-date=2022-09-2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920170739/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pdfdownload?filePath=lV8OirTfsslWcCxIpLbUfvtkl6y56mnseBD2t_ICWKDv82EtPh1GB2CiokqpURMz&imgType=Bn5sH4BGpJw=&key=U4ZdqXl7jdT7y8qcQnCK2qxK0LutF9Unv0plP-88KJIeVVU9OyINO4qBZJhLTxWd&xmlId=0006747545 |dead-url=no }}</ref>:四聲調號標在韻母右上角,而輕聲在直寫時則是標在整個字音上頭,橫寫時標在整個字音前頭<ref name="手冊">《[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juyin/index.html 國語注音符號手冊] {{Wayback|url=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juyin/index.html|date=20210218121102}}》,[[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0年11月。ISBN 957-02-7324-0</ref><ref name="國音學">《國音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學編輯委員會,[[正中書局]],1999年11月臺五版八刷,ISBN 978-957-09-0086-5</ref>。輕聲只是將字輕讀,一般而言不列入[[四聲]]。
注音聲調採用[[黎錦暉]]的提案:直寫時調號標在聲母韻母左方;橫寫時調號標在左上方。而輕聲在直寫時則是標在最上方;橫寫時標在最左方。輕聲只是將字輕讀,一般而言不列入[[四聲]]。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名稱
!名稱
|[[四聲|陰平聲]]||[[四聲|陽平聲]]||[[四聲|上聲]]||[[四聲|去聲]]||rowspan=2|輕聲
|[[四聲|陰平聲]]||[[四聲|陽平聲]]||[[四聲|上聲]]||[[四聲|去聲]]||rowspan=2|輕聲
第220行: 第303行:
|-
|-
!符號
!符號
|不標||<span style="font-size:150%;">ˊ</span>||<span style="font-size:150%;">ˇ</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0%;">ˉ</span><br>通常不標||<span style="font-size:150%;">ˊ</span>||<span style="font-size:150%;">ˇ</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0%;">ˋ</span>||<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0%;">ˋ</span>||<span style="font-size:150%;">˙</span>
|}
|}


轻声点号原为[[老国音]]的入声。
===寫法===

依照中華民國教育部於民國24年規定,注音符號的「ㄧ」在[[直排|直寫]]時要寫成「一」、而橫寫時寫成「丨」。台灣國語教育一般使用直寫,故在台灣一般人並沒學過「丨」,在橫寫時亦寫成「一」。但為因應電腦化,要輸入直的「丨」較為困難,故自民國97年起,橫式以寫成「一」為原則,亦可寫成「丨」。<ref>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juyin/ppp.htm?open</ref>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提倡橫寫,故字典等採用的注音符號字型,都固定造成「丨」的形狀。下為瓶子兩字的排列方法:
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書法體式》三種(印刷體、楷體、草體),<ref>{{Cite web|title=教育大事紀|url=https://history.moe.gov.tw/Memorabilia?yearInterval=1922%EF%BC%8D1931|access-date=2022-05-08|publisher=教育部|archive-date=2022-06-15|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615211136/https://history.moe.gov.tw/Memorabilia?yearInterval=1922%EF%BC%8D1931}}</ref>遇到拼音相同的字且有分別五聲之必要時,可將聲調符號標示在韻母上。因[[北京话|北京語]]無入聲,其聲調律動另有表示法。<ref name=":0">{{Cite book|title=《國音字母標準體式》|last=蔣鏡芙|publisher=[[中華書局]]|year=1941|pages=12-14}}</ref>
{| class="wikitable"
!名稱
!陰平聲
!陽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
|符號
|無號
重讀或延長讀時可用<span style="font-size:150%;">ˉ</span>
|<span style="font-size:200%;">ˊ</span>
|<span style="font-size:200%;">ˇ</span>
|<span style="font-size:200%;">ˋ</span>
|<span style="font-size:200%;">˙</span>
|}
{| class="wikitable"
|+北京語聲調律動表(1922)
!音
!陰平聲
!陽平聲
!上聲
!去聲
|-
|高
| <span style="valign:top;">–</span>
| rowspan="2" | <span style="font-size:300%;">◜</span>
| rowspan="2" | <span style="font-size:300%;">◞</span>
| rowspan="2" | <span style="font-size:300%;">◝</span>
|-
|中
|
|-
|低
|
|
|
|
|}
1935年教育部通過並公布[[黎锦熙|黎錦熙]]草擬的《注音符號印刷體式》(分為漢字旁注與獨立用),保留了四聲符號,除了陰平聲不標示,陽平聲、上聲及去聲皆標示於注音右上角空白處。<ref name=":0" />

=== 寫法 ===
依照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35年規定,注音符號的「ㄧ」在[[直排|直寫]]時要寫成〈一〉、而橫寫時寫成〈丨〉。依据《國音字母標準體式》内提及的印刷体标准,〈一〉字橫寫時寫成〈丨〉是为了避免与[[破折号]]相混。另外,〈一〉的[[铅字]]在当时一般作其他符号的二分之一,排版时需要挤压以避免「ㄧ」的上下或左右留有太多空白;横排时使用〈丨〉形才可让注音符号进行挤压<ref name="guoyinzimu-biaozhun-bopomofo-i"/>。台灣國語教育一般使用直寫,故在台灣一般人並沒學過〈丨〉,在橫寫時亦寫成〈一〉。但為因應電腦化,要輸入直的〈丨〉較為困難,故2000年,橫式以寫成〈一〉為原則,亦可寫成〈丨〉;另外早期电子排版难以进行挤压,因此台湾也废除了「ㄧ」的字形框是其他注音符号的二分之一的条例。<ref name="手冊" />中國大陸由於提倡橫寫,故字典等採用的注音符號字型,都固定造成〈丨〉的形狀。下為瓶子兩字的排列方法:
{|
{|
| style="padding: 0 0 0.5em 0" |
| style="padding: 0 0 0.5em 0" |

{|
{|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瓶}}||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lang|zh-tw|ㄆ<br>一<br>ㄥˊ}}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瓶}}||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lang|zh-tw|ㄆ<br>一<br><!--為了顯示所需,此處以〈一〉取代〈丨〉-->ㄥˊ}}
|-
|-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子}}||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lang|zh-tw|˙<br>ㄗ}}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子}}||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lang|zh-tw|˙<br>ㄗ}}
|}
|}

| style="padding:0 1.5em" | 或 ||
| style="padding:0 1.5em" | 或 ||

{|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瓶}}||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lang|zh-tw|ㄆ<br>一<br>ㄥˊ}}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子}}||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lang|zh-tw|˙<br>ㄗ}}
|}

| style="padding:0 1.5em" | 或 ||

{|
{|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text-align:center" | {{lang|zh-tw|ㄆ丨ㄥˊ}}||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text-align:center" |{{lang|zh-tw|˙ㄗ}}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text-align:center" | {{lang|zh-tw|ㄆ丨ㄥˊ}}||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0.8em; text-align:center" |{{lang|zh-tw|˙ㄗ}}
第239行: 第376行: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瓶}}||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lang|zh-tw|子}}
|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 {{lang|zh-tw|瓶}}|| style="line-height:1em; font-size:2em" |{{lang|zh-tw|子}}
|}
|}

|}
|}


==系統特徵及對應==
== 系統特徵及對應 ==
注音符號訴求系統性採用[[:en: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基底形式]](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標音,而非實際唸法的表形式(Surface representation)。故某些特殊符號組合時會有音變現象,一般人不注意並不會發覺,代表腦中已有一個[[:en:Phonological rule|音韻規則]](Phonological rule)。注音符號中的音變現象及與[[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有差異的音節表列如下
注音符號訴求系統性採用[[底形式]]標音,而非實際唸法的[[底层形式|形式]]。故某些特殊符號組合時會有音變現象,一般人不注意並不會發覺,代表腦中已有一個{{link-en|音韻規則|Phonological rule}}。注音符號中的音變現象及與[[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有差異的音節表列如下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注音!![[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width=600|說明
!注音!![[國際音標]]!![[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width=600|說明
第248行: 第386行:
|colspan=5|'''整體音節的音變比較'''
|colspan=5|'''整體音節的音變比較'''
|-
|-
|ㄅㄛ||{{IPA|pu̯ɔ}}||bo||po||rowspan=4 align=left|「ㄅ、ㄆ、ㄇ、ㄈ」和「ㄛ」原本有「ㄅㄨㄛ」、「ㄆㄨㄛ」、「ㄇㄨㄛ」、「ㄈㄨㄛ」的拼法,但國音修正後將「ㄨ」去除,但部分地區口音依舊保留「ㄨ」的發音<ref>{{Cite book | author =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 title = 校改國音字典一 | location = 中華民國 | publisher =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 date = 民國15年 | pages = 326 | accessdate = 2019-11-05 | url =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00006&page=326 | language = zh | archive-date = 2020-08-21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1210839/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00006&page=326 | dead-url = no }}</ref>。如:柏(ㄅㄛˊ)、婆(ㄆㄛˊ)、魔(ㄇㄛˊ)、佛(ㄈㄛˊ)。
|ㄅㄛ||{{IPA|pu̯ɔ}}||bo||po||rowspan=3 align=left|實際讀作ㄅㄨㄛ、ㄆㄨㄛ、ㄇㄨㄛ。因為唇音ㄅㄆㄇ及後元音ㄛ已帶有合口音ㄨ的[[:en:Roundedness#Roundedness and labialization|圓唇性質]],故從簡,如:柏(ㄅㄛˊ)、婆(ㄆㄛˊ)、魔(ㄇㄛˊ)。拼音中大多採用與注音符號相同的方式。
|-
|-
|ㄆㄛ||{{IPA|pʰu̯ɔ}}||po||p'o
|ㄆㄛ||{{IPA|pʰu̯ɔ}}||po||pʻo
|-
|-
|ㄇㄛ||{{IPA|mu̯ɔ}}||mo||mo
|ㄇㄛ||{{IPA|mu̯ɔ}}||mo||mo
|-
|-
|ㄈㄛ||{{IPA|fu̯ɔ}}||fo||fo
|ㄓ||{{IPA|ʈʂ͡ɨ}}||zhi||chih||rowspan=4 align=left|「ㄓㄔㄕㄖ」與空韻「ㄭ」結合時,韻母不寫出,如:制(ㄓˋ)、赤(ㄔˋ)、是(ㄕˋ)、日(ㄖˋ)。事實上空韻有兩種不同的發音,在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中皆結合為一種,威妥瑪拼音中仍分為兩種。
|-
|-
|ㄅㄥ||{{IPA|pɤŋ / pʊŋ}}||beng||peng||rowspan=4 align=left|「ㄅ、ㄆ、ㄇ、ㄈ」和「ㄥ」原本有「ㄅㄨㄥ」、「ㄆㄨㄥ」、「ㄇㄨㄥ」、「ㄈㄨㄥ」的拼法,但國音修正後將「ㄨ」去除<ref>{{Cite book | author =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 title = 校改國音字典一 | location = 中華民國 | publisher =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 date = 民國15年 | pages = 327 | accessdate = 2019-11-05 | url =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00006&page=327 | language = zh | archive-date = 2020-08-21 |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821210844/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00006&page=327 | dead-url = no }}</ref>,但部分地區口音依舊讀作「ㄅㄨㄥ」{{IPA|/pʊŋ/}}、「ㄆㄨㄥ」{{IPA|/pʰʊŋ/}}、「ㄇㄨㄥ」{{IPA|/mʊŋ/}}、「ㄈㄨㄥ」{{IPA|/fʊŋ/}}。如:蹦(ㄅㄥˋ)、碰(ㄆㄥˋ)、夢(ㄇㄥˋ)、鳳(ㄈㄥˋ)。
|ㄔ||{{IPA|ʈʂ͡ʰɨ}}||chi||ch'ih
|-
|-
|||{{IPA|ʂ͡ɨ}}||shi||shih
|ㄆㄥ||{{IPA|pʰɤŋ / pʰʊŋ}}||peng||pʻêng
|-
|-
|||{{IPA|ʐ͡ɨ}}||ri||jih
|ㄇㄥ||{{IPA|mɤŋ / mʊŋ}}||meng||mêng
|-
|-
|ㄈㄥ||{{IPA|fɤŋ / fʊŋ}}||feng||fêng
|ㄗ||{{IPA|ʦ͡ɯ||zi||tzu||rowspan=3 align=left|「ㄗㄘㄙ」與空韻「ㄭ」結合時,韻母不寫出,如:字(ㄗˋ)、次(ㄘˋ)、四(ㄙˋ)。事實上空韻有兩種不同的發音,在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中皆結合為一種,威妥瑪拼音中仍分為兩種。
|-
|-
|ㄓ||{{IPA|ʈʂ͡ɨ}} / {{IPA|ʈʂʅ}} ||zhi||chih||rowspan=7 align=left|「ㄓ、ㄔ、ㄕ、ㄖ、ㄗ、ㄘ、ㄙ」與韻母「[[ㄭ]]」結合時,韻母不寫出,一般人會覺得該韻母是「[[空韻]]」。如:制(ㄓˋ)、赤(ㄔˋ)、是(ㄕˋ)、日(ㄖˋ)、字(ㄗˋ)、次(ㄘˋ)、四(ㄙˋ)。事實上「ㄭ」韻有兩種不同的發音,而且這兩種音的具體發音和音標在學界仍有爭議,詳見[[ㄭ]]條目。兩種音在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中皆結合為一種,威妥瑪拼音中仍分為兩種。
|ㄘ||{{IPA|ʦ͡ʰɯ}}||ci||tz'u
|-
|-
|||{{IPA|s͡ɯ}}||si||ssu
|||{{IPA|ʈʂ͡ʰɨ}} / {{IPA|ʈʂʰʅ}}||chi||chʻih
|-
|ㄕ||{{IPA|ʂ͡ɨ}} / {{IPA|ʂʅ}}||shi||shih
|-
|ㄖ||{{IPA|ʐ͡ɨ}} / {{IPA|ɻʅ}}||ri||jih
|-
|ㄗ||{{IPA|ʦ͡ɯ}} / {{IPA|ʦɿ}}||zi||tsŭ
|-
|ㄘ||{{IPA|ʦ͡ʰɯ}} / {{IPA|ʦʰɿ}}||ci||tsʻŭ
|-
|ㄙ||{{IPA|s͡ɯ}} / {{IPA|sɿ}}||si||ssŭ
|-
|-
|colspan=5|'''組合韻母的音變比較'''
|colspan=5|'''組合韻母的音變比較'''
|-
|-
|ㄧㄡ||{{IPA|jɤʊ̯}}||you / iu||yu / iu||align=left|實際上無音變現象,拼音採用省略寫法。
|ㄧㄡ||{{IPA|jou̯}} / {{IPA|i̯ou̯}}||you / iu||you / iu||rowspan=3 align=left|實際上無音變現象,拼音採用省略寫法。
|-
|-
|ㄨㄟ||{{IPA|wei̯}} / {{IPA|u̯ei̯}}||wei / ui||wei / ui
|ㄧㄢ||{{IPA|iɛn}}||yan / ian||yen / ien||align=left|結合時產生 {{IPA|[a] -> [ɛ]}} 的音變,威妥瑪拼音較接近實際發音。
|-
|-
|ㄨㄣ||{{IPA|wən}} / {{IPA|u̯ən}}||wen / un||wên / un
|ㄧㄣ||{{IPA|in}}||yin / in||yin / in||align=left|ㄣ做單獨韻母時發音為 {{IPA|[ən]}},但與介母ㄧ結合時僅發 {{IPA|[n]}}。
|-
|-
|ㄧ||{{IPA|}}||ying / ing||ying / ing||align=left|ㄥ做單獨韻母發音為 {{IPA|[ɤŋ]}},但與介母ㄧ結合時僅發 {{IPA|[ŋ]}}。
|ㄧ||{{IPA|jɛn}} / {{IPA|i̯ɛn}}||yan / ian||yen / ien||align=left|結合產生 {{IPA|[a] -> [ɛ]}} 的音變,威妥瑪拼音較接近實際發音
|-
|-
|ㄨㄟ||{{IPA|weɪ̯}}||wei / ui||wei / ui||align=left|實際上無音變現象,拼音採用省略寫法
|ㄩㄢ||{{IPA|ɥɛn}} / {{IPA|y̯ɛn}}||yuan / uan||yüan / üan||align=left|結合時產生 {{IPA|[a] -> [ɛ]}} 的音變,注音與拼音皆未反映此現象
|-
|-
|ㄣ||{{IPA|uən}}||wen / un||wên / un||align=left|實際上無變現象拼音採用省略寫法
|ㄣ||{{IPA|jin}} / {{IPA|in}}||yin / in||yin / in||rowspan=2 align=left|「ㄣ」做單獨韻母時發為 {{IPA|[ən]}}但與介母「ㄧ」、「ㄩ」結合時僅發 {{IPA|[n]}}
|-
|-
|ㄩㄣ||{{IPA|ɥyn}} / {{IPA|yn}}||yun / ün||yün / ün
|ㄨㄥ||{{IPA|uɤŋ / ʊŋ}}||weng / ong||wêng / ung||align=left|在1941年的[[中華新韻]]中,獨立成音節時(如:翁 ㄨㄥ)和與聲母相拼時(如:東 ㄉㄨㄥ)屬不同韻目,發音也有所不同。注音符號並未分別以一差異,但在拼音中皆有分別。
|-
|-
|ㄩㄢ||{{IPA|yɛn}}||yuan / uan||yüan / üan||align=left|結合產生 {{IPA|[a] -> [ɛ]}} 的音變,注音與拼音接未反應此現象
|ㄧㄥ||{{IPA|jiŋ}} / {{IPA|iŋ}}||ying / ing||ying / ing||align=left|「ㄥ」做單獨韻母發音為 {{IPA|[ɤŋ]}},但與介母「ㄧ」結合時僅發 {{IPA|[ŋ]}}。
|-
|-
|rowspan=2|ㄨㄥ||{{IPA|wɤŋ}}||weng||wêng||rowspan=2 align=left|在1941年的[[中華新韻]]中,獨立成音節時(如:翁 ㄨㄥ)和與聲母相拼時(如:東 ㄉㄨㄥ)屬不同韻目,發音也有所不同。注音符號並未區分此一差異,但在拼音中皆有分別。
|ㄩㄣ||{{IPA|yn}}||yun / un||yün / ün||align=left|ㄣ做單獨韻母時發音為 {{IPA|[ən]}},但與介母ㄧ結合時僅發 {{IPA|[n]}}。
|-
|-
||{{IPA|ʊŋ}}||ong||ung
|ㄩㄥ||{{IPA|iʊŋ}}||yong / iong||yung / iung||align=left|與ㄨㄥ類似的音變現象。注音符號並未分別以一差異,但在拼音中皆有分別。
|-
|ㄩㄥ||{{IPA|jʊŋ}} / {{IPA|i̯ʊŋ}}||yong / iong||yung / iung||align=left|先讀「ㄧ」再讀「ㄨㄥ」,此時「ㄨㄥ」發{{IPA|[ʊŋ]}},如:用(ㄩㄥˋ)、窮(ㄑㄩㄥˊ)。
|}
|}

注音與拼音系統其他相異之處還有:
注音與拼音系統其他相異之處還有:
* 如果「ㄧ、ㄨ、ㄩ」為音節之開頭音時,需增加或改寫成「y、w」以符合拼音的規則,詳見[[漢語拼音]]或[[威妥瑪拼音]]主條目<ref>[http://wingtilldie.blogspot.tw/2013/10/resolve-chewing-to-learn-pinyin.html 拆解注音符號來快速學習漢語拼音]</ref>
* 如果「ㄧ、ㄨ、ㄩ」為音節之開頭音時,需增加或改寫成「y、w」以符合拼音的規則,詳見[[漢語拼音]]或[[威妥瑪拼音]]主條目<ref>{{Cite web |url=http://wingtilldie.blogspot.tw/2013/10/resolve-chewing-to-learn-pinyin.html |title=拆解注音符號來快速學習漢語拼音 |access-date=2013-10-26 |archive-date=2018-03-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317030119/http://wingtilldie.blogspot.tw/2013/10/resolve-chewing-to-learn-pinyin.html |dead-url=no }}</ref>
* 「ㄦ」在單一音節寫作「er」或「êrh」,但作兒化韻尾時僅寫「r」。
* 「ㄦ」在單一音節寫作「er」或「êrh」,但作兒化韻尾時僅寫「r」。


==電腦支援==
== 擴展符號 ==
注音符號主方案爲國語而設計。基於漢語族下各種漢語的注音需求,[[讀音統一會|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四月出版了《[[注音符號總表]]》,由[[趙元任]]擔任主編,以[[注音符號]]為基礎修改,增加40個符號,稱作「閏音符號」,用來為各種漢語注音。委員會並為各個漢語族語言設立其分表,例如在「廣州閏音分表」上所載的,就是專門拼寫[[粵語]]的[[粵語注音符號]]方案。見下表「閏音符號」欄。
===編碼與Unicode===
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流行電腦編碼,均有收錄現代標準漢語的37個注音符號。臺灣的 [[Big5]] 把注音符號收錄在 A3 區段(注音符號內碼為 A374-A3BA,調號為 A3BB-A3BF),中國大陸的 [[GB 2312|GB&nbsp;2312-80]] 則收錄在 08 區段([[EUC|EUC-CN]]內碼為 0xA8C5-0xA8E9,調號另行收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後,各地[[人民政府]]在1950年代頒佈了多種漢語的新注音方案,用於農民速成識字課本。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記錄各區的方音注音符號。與注音符號總表相比,此方案修改了一些符號,一些無須對立、可視作同一音位的符號被取消。例如粵語聲母「[[Image:bpmf-zi.svg|16px]]、[[Image:bpmf-ci.svg|16px]]、[[Image:bpmf-si.svg|16px]]」被取消,改為標記作「ㄐ、ㄑ、ㄒ」,以節省閏音符號。有些複音韻母的符號也被取消,改用兩個或多個符號組合出來。見下表「方音符號」欄。
在 Unicode 方面,自 1.0 版即收錄了 40 個注音符號(包括ㄪ、ㄫ、ㄬ)在 U+3105-U+312C<ref name=extended>[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注音符號(U+3100‒U+312F)]</ref>。「ㄭ」([[File:U+312D.svg|16px]])在過往各版本的 Unicode 均未收錄。在2008年4月發行的 Unicode 5.1 版,把「ㄭ」放到U+312D<ref>{{cite web |title=Proposed New Characters: Pipeline Table |url=http://web.archive.org/web/20070820164525/http://www.unicode.org/alloc/Pipeline.html}}</ref>{{r|extended}}。

此外,在[[闽南話]]、[[客家話]]的教學上,[[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這些「[[母語教學|鄉土語言]]」,稱之為「[[臺灣方音符號]]」。當中有不少發音雖早已有適用的閏音符號,但添製者並沒有沿用,而是另行新造。見下表「臺灣方音」欄。此外,中華民國的[[連江縣政府]]也在[[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指導下推出[[馬祖閩東(福州)話注音符號]]<ref>[http://www.study.matsu.edu.tw/1000/index.html 連江縣政府:《馬祖閩東(福州)話日常生活常用詞彙編輯說明》] {{Wayback|url=http://www.study.matsu.edu.tw/1000/index.html |date=20190123145351 }},2009年11月。</ref>,亦見下表「臺灣方音」欄。

人們還把注音符號運用到漢語以外。[[澳大利亞]][[內地會]][[傳教士]][[胡致中]]於1920年代在[[爐山縣]][[旁海鎮|旁海]]爲當地的[[苗语黔东方言|黑苗]](Hmu)創製的文字,借用了注音字母、並添加了三個輔助子音字母,來直接拼寫[[旁海鎮|旁海]]苗語的發音,稱為「[[注音字母苗文]]」。

=== 漢語族語言擴充符號 ===
{|class=wikitable style="text-align:center;"
!閏音符號!!方音符號!!臺灣方音!![[國際音標]]!!width=600|說明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FFE8D9"|聲母
|-
|[[Image:bpmf-bb.svg|24px]]||[[Image:bpmf-b.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mage:bpmf-bb.svg|24px]]||{{IPA|b}}、{{IPA|bʱ}}|| align="left" |蘇州「孛、袍」,廈門「馬、明」,松江、浦東「旁、排」,臺灣「文、木」之聲母。
|-
|[[Image:bpmf-bf.svg|24px]]||||||{{IPA|pf}}|| align="left" |「ㄅㄈ」的合音。西安「朱」之聲母。
|-
|[[Image:bpmf-pf.svg|24px]]||||||{{IPA|pfʰ}}|| align="left" |「ㄆㄈ」的合音。西安「初」之聲母。
|-
|[[Image:bpmf-v.svg|24px]]||||[[Image:bpmf-bv.svg|24px]]||{{IPA|β}}|| align="left" |馬祖閩東(福州)話方音裏,元音韻尾後字的/{{IPA|p}}/和/{{IPA|pʰ}}/變作/{{IPA|β}}/,標作「[[Image:bpmf-bv.svg|16px]]」。閏音符號則以「ㄪ」兼標/{{IPA|β}}/和/{{IPA|fɦ}}/。
|-
|[[Image:bpmf-dd.svg|24px]]||[[Image:bpmf-d.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mage:bpmf-dd2.svg|24px]]||{{IPA|d}}、{{IPA|dʱ}}|| align="left" |蘇州「特、同、定」之聲母。
|-
|[[Image:bpmf-lh.svg|24px]]||||||{{IPA|ɬ}}、{{IPA|l̥}}|| align="left" |台山「三、四」之聲母。
|-
|[[Image:bpmf-dr.svg|24px]]||||||{{IPA|ʈ}}|| align="left" |咸陽、醴陸「眞」之聲母。
|-
|[[Image:bpmf-tr.svg|24px]]||||||{{IPA|ʈʰ}}|| align="left" |咸陽「昌」之聲母。
|-
|[[Image:bpmf-gg.svg|24px]]||[[Image:bpmf-g.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mage:bpmf-gg.svg|24px]]||{{IPA|g}}、{{IPA|gʱ}}|| align="left" |蘇州「共、狂」,廈門「我、礙」,臺灣「義、鵝」之聲母。
|-
|[[Image:bpmf-hq.svg|24px]]||||||{{IPA|ʔ}}|| align="left" |台山「大、東、典」之聲母,由[[端母]]變成,跟[[零聲母]]對立。若它與零聲母[[同位異音|不對立]],則從省。
|-
|[[Image:bpmf-hh.svg|24px]]||[[Image:bpmf-h.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PA|ɦ}}、{{IPA|ɣ}}|| align="left" |蘇州「鞋、合、孩、胡、王」之聲母。
|-
|[[Image:bpmf-jj.svg|24px]]||[[Image:bpmf-j.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mage:bpmf-jj.svg|24px]]||{{IPA|dʑ}}、{{IPA|dʑʱ}}、{{IPA|tɕʰ}}|| align="left" |蘇州「其、及、強」,寧波「前、乾」,臺灣「日、二」之聲母。
|-
|[[Image:bpmf-xx.svg|24px]]||||[[Image:bpmf-jj.svg|24px]]||{{IPA|ʑ}}、{{IPA|ɕʰ}}|| align="left" |寧波「紹、袖」之聲母。
|-
|[[Image:bpmf-y.svg|24px]]||||||{{IPA|jʱi}}|| align="left" |蘇州「夷、樣、餘」;餘姚「謝、夜」之聲母。
|-
|[[Image:bpmf-zzh.svg|24px]]||||||{{IPA|ɖʐ}}、{{IPA|tʂʰ}}|| align="left" |常熟「治、成、長」之聲母。
|-
|[[Image:bpmf-ssh.svg|24px]]||||||{{IPA|ʂʰ}}、{{IPA|ʐ}}|| align="left" |蘇州「樹、善、紹」之聲母。
|-
|[[Image:bpmf-zy.svg|24px]]||||[[Image:bpmf-zh.svg|24px]]||{{IPA|tʃ}}|| align="left" |臨淄「知、張、征」之聲母。台灣方音於客家話標為ㄓ。
|-
|[[Image:bpmf-cy.svg|24px]]||||[[Image:bpmf-ch.svg|24px]]||{{IPA|tʃʰ}}|| align="left" |臨淄「池、長、恥」之聲母。台灣方音於客家話標為ㄔ。
|-
|[[Image:bpmf-sy.svg|24px]]||||[[Image:bpmf-sh.svg|24px]]||{{IPA|ʃ}}|| align="left" |臨淄「試、聲、上」之聲母。台灣方音於客家話標為ㄕ。
|-
|[[Image:bpmf-iz.svg|24px]]||||[[Image:bpmf-r.svg|24px]]||{{IPA|ʒ}}|| align="left" |廣州、東台ㄧ韻母有時讀成近似這類音,在中國很少當聲母用。另外,在馬祖閩東(福州)話方音裏,元音及鼻音韻尾後字的/{{IPA|ts}}/和/{{IPA|tsʰ}}/變作/{{IPA|ʒ}}/,標作「ㄖ」。
|-
|[[Image:bpmf-zz.svg|24px]]||[[Image:bpmf-z.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mage:bpmf-zz.svg|24px]]||{{IPA|dz}}、{{IPA|dzʱ}}、{{IPA|tsʰ}}|| align="left" |吳江「慈、情」,常州「治、直」之聲母。
|-
|[[Image:bpmf-ss.svg|24px]]||[[Image:bpmf-s.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mage:bpmf-zz.svg|24px]]||{{IPA|z}}、{{IPA|ʂʰ}}|| align="left" |臨淄「試、聲、上」之聲母。
|-
|[[Image:bpmf-zi.svg|24px]]||||||{{IPA|tʃˢ}}|| rowspan="3" align="left" |這一組音性質跟「[[Image:bpmf-zy.svg|16px]]、[[Image:bpmf-cy.svg|16px]]、[[Image:bpmf-sy.svg|16px]]」相近,但發音部位較前一點,用於粵語。實際粵音則爲/{{IPA|tʃ}}/與/{{IPA|ts}}/、/{{IPA|tʃʰ}}/與/{{IPA|tsʰ}}/、/{{IPA|ʃ}}/與/{{IPA|s}}/的[[同音位]][[自由變異]]。例子包括:[[Image:bpmf-zi.svg|16px]]:廣州西關「茲、正、精」,福州「寂、即」之聲母。[[Image:bpmf-ci.svg|16px]]:廣州西關「此、扯、菜」,福州「七、此」之聲母。[[Image:bpmf-si.svg|16px]]:廣州西關「四、書、山」之聲母。
|-
|[[Image:bpmf-ci.svg|24px]]||||||{{IPA|tʃˢʰ}}
|-
|[[Image:bpmf-si.svg|24px]]||||||{{IPA|ʃˢ}}
|-
|||[[Image:bpmf-gw.svg|24px]]||||{{IPA|kʷ}}|| align="left" |「ㄍㄨ」的合音。廣州「龜、瓜、拐」之聲母。
|-
|||[[Image:bpmf-kw.svg|24px]]||||{{IPA|kʰʷ}}|| align="left" |「ㄎㄨ」的合音。廣州「窺、誇、愧」之聲母。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FFFAD9"|聲母(含韻腹)
|-
|||[[Image:bpmf-i2.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PA|ɦ(i)}}|| align="left" |溫州「羊、蠅」,浙江「羊、癢、營」之聲母及韻腹。
|-
|||[[Image:bpmf-u.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PA|ɦ(u)}}|| align="left" |浙江「霧、午、完」之聲母及韻腹。
|-
|||[[Image:bpmf-yu.svg|24px]][[Image:bpmf-voiced.svg|6px]]||||{{IPA|ɦ(y)}}|| align="left" |溫州「維、營、完」之聲母及韻腹。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F0FFD9"|韻母
|-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bcc3c3" |單音韻母
|-
|[[Image:bpmf-ih.svg|24px]]||||[[Image:bpmf-ir.svg|24px]]||{{IPA|ʅ}}|| align="left" |南京、北京「ㄓ、ㄔ、ㄕ、ㄖ」之韻。其國際音標在漢語言學界之中通用,但卻未能被國際音標接受,新說有/{{IPA|ʐ̩}}/、/{{IPA|ɻᶤ}}/、/{{IPA|ɻ̩}}/、/{{IPA|ɨ}}/等。此外也有用「ㄖ」表示的用法,但很罕见。
|-
|[[Image:bpmf-ih.svg|24px]]||||[[Image:bpmf-ih.svg|24px]]||{{IPA|ɿ}}|| align="left" |南京、北京「ㄗ、ㄘ、ㄙ」之韻。其國際音標在漢語言學界之中通用,但卻未能被國際音標接受,新說有/{{IPA|z̩}}/、/{{IPA|z̞ᵚ}}/、/{{IPA|ɹ̩}}/、/{{IPA|ɯ}}/等。
|-
|[[Image:bpmf-uu.svg|24px]]||||||{{IPA|ʉ}}|| align="left" |「ㄨ」與「ㄩ」之間的混元音。溫州「布、募」之韻母。
|-
|[[Image:bpmf-uy.svg|24px]]||||||{{IPA|ʮ}}、{{IPA|ʯ}}|| align="left" |咸陽「如、書、蘇」,常州「如、豬」,黃陂「諸、出」之韻母。
|-
|[[Image:bpmf-aq.svg|24px]]||[[Image:bpmf-aq.svg|24px]]||||{{IPA|ɐ}}、{{IPA|ă}}|| align="left" |蘇州「押、格、麥」,常州「押、鴨」之韻母;廣州「矮、歐、心、失」之韻腹。
|-
|[[Image:bpmf-aa.svg|24px]]||||||{{IPA|a}}|| align="left" |蘇州「鴨、襪」,臨淄「班、敢」之韻母。有需要與/{{IPA|ɑ}}/區分時才使用。
|-
|[[Image:bpmf-oq.svg|24px]]||[[Image:bpmf-oa.svg|24px]]||[[Image:bpmf-oq.svg|24px]]||{{IPA|ɔ}}、{{IPA|ɔ˘}}|| align="left" |蘇州「落、各、惡」,常熟「落、搏」之韻母。
|-
|[[Image:bpmf-oo.svg|24px]]||[[Image:bpmf-oa.svg|24px]]||||{{IPA|o}}|| align="left" |浦東「屋、叔」,溫州「巴、沙」,常熟「卜、六」之韻母。
|-
|[[Image:bpmf-eq.svg|24px]]||||[[Image:bpmf-eer.svg|24px]]||{{IPA|ə}}、{{IPA|ə̆}}|| align="left" |蘇州「厄」,南京「熱、墨」,松江「合、蛤」之韻母。
|-
|[[Image:bpmf-eu.svg|24px]]||[[Image:bpmf-oe.svg|24px]]||[[Image:bpmf-eo.svg|24px]]||{{IPA|œ}}、{{IPA|ɵ}}、{{IPA|ø}}|| align="left" |上海「安、端」,廣州「靴、鋸」,蘇州「亂、寒」,餘姚「谷、目」之韻母;廣州「居、恤」之韻腹。另外,在馬祖閩東(福州)話方音裏,/{{IPA|ø}}/標作「[[Image:bpmf-eo.svg|16px]]」。
|-
|[[Image:bpmf-ee.svg|24px]]||||[[Image:bpmf-ea.svg|24px]]||{{IPA|e}}|| align="left" |寧波「哀、來、賽」,上海「半、南」之韻母。如有兩種「ㄝ」音,不圓唇的用「ㄝ」,圓唇的用「[[Image:bpmf-ee.svg|16px]]」。否則以用「ㄝ」號爲原則。
|-
|||[[Image:bpmf-eann.svg|24px]]||||{{IPA|ɛ}}、{{IPA|æ}}|| align="left" |浙江「班、談」之韻母。
|-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bcc3c3" |複音韻母
|-
|[[Image:bpmf-aam.svg|24px]]||||[[Image:bpmf-am.svg|24px]]||{{IPA|am}}、{{IPA|ɑm}}|| align="left" |即「ㄚ<sub>ㆬ</sub>」。廣州「咸、藍、衫」,嘉應州「凡、減」之韻母。
|-
|||||[[Image:bpmf-om.svg|24px]]||{{IPA|om}}、{{IPA|ɔm}}|| align="left" |即「ㄛ<sub>ㆬ</sub>」、「ㆦ<sub>ㆬ</sub>」。廣州老派「甘、磡」,臺灣內埔「參、掩」之韻母。
|-
|[[Image:bpmf-on.svg|24px]]||||||{{IPA|on}}、{{IPA|ɔn}}|| align="left" |即「ㄛ<sub>ㄯ</sub>」、「ㆦ<sub>ㄯ</sub>」。廣州「安、幹、寒」之韻母。也可用於/{{IPA|õ}}/、/{{IPA|ɔ̃}}/。
|-
|[[Image:bpmf-aong.svg|24px]]||[[Image:bpmf-aong.svg|24px]]||[[Image:bpmf-ong.svg|24px]]||{{IPA|ouŋ}}、{{IPA|ɔŋ}}|| align="left" |即「ㄛ<sub>ㆭ</sub>」、「ㆦ<sub>ㆭ</sub>」、「ㄚㄛ<sub>ㆭ</sub>」。廣州「霜、郎、江」、福州「湯、寸」之韻母。也可用於{{IPA|ɑ̃}}。
|-
|||[[Image:bpmf-ung.svg|24px]]||||{{IPA|uŋ}}、{{IPA|ʊŋ}}、{{IPA|oŋ}}|| align="left" |即「ㄨ<sub>ㆭ</sub>」。溫州「風、紅、洞」之韻母。
|-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bcc3c3" |鼻化韻母
|-
|[[Image:bpmf-ann1.svg|24px]]||[[Image:bpmf-a.svg|24px]][[Image:bpmf-nasal.svg|2px]]||[[Image:bpmf-ann.svg|24px]]||{{IPA|ã}}|| align="left" |閏音符號中,若/{{IPA|ã}}/、/{{IPA|an}}/無對立,可用「ㄢ」,如[[無錫話]]「三」之韻。
|-
|[[Image:bpmf-ainn1.svg|24px]]||[[Image:bpmf-ai.svg|24px]][[Image:bpmf-nasal.svg|2px]]||[[Image:bpmf-ainn.svg|24px]]||{{IPA|ãĩ}}|| align="left" |臺灣同安「閒、歹」之韻母。
|-
|[[Image:bpmf-aunn1.svg|24px]]||[[Image:bpmf-ao.svg|24px]][[Image:bpmf-nasal.svg|2px]]||[[Image:bpmf-aunn.svg|24px]]||{{IPA|ãũ}}|| align="left" |臺灣「喓」之韻母。
|-
|[[Image:bpmf-aong.svg|24px]]||||||{{IPA|ɑ̃}}|| align="left" |蘇州「盎、邦、黨、裝」之韻母。
|-
|[[Image:bpmf-ehnn1.svg|24px]]||[[Image:bpmf-eann.svg|24px]]||[[Image:bpmf-eenn.svg|24px]]||{{IPA|ɛ̃}}、{{IPA|æ̃}}|| rowspan="2" align="left" |閏音符號中,當無對立時以用「ㄝ」號爲原則,鼻化韻亦同。[[吳守禮]]認為在[[臺灣話]]漳腔中,過去曾有/{{IPA|ɛ̃}}/與/{{IPA|ẽ}}/,故臺灣方音分二符。臺灣「嬰、病」之韻母。
|-
|[[Image:bpmf-ehnn1.svg|24px]]||[[Image:bpmf-eu.svg|24px]]||[[Image:bpmf-enn.svg|24px]]||{{IPA|ẽ}}
|-
|[[Image:bpmf-einn1.svg|24px]]||||||{{IPA|ẽĩ}}|| align="left" |南京「天、點、見、千」之韻母。
|-
|[[Image:bpmf-inn1.svg|24px]]||[[Image:bpmf-i2.svg|24px]][[Image:bpmf-nasal.svg|2px]]||[[Image:bpmf-inn.svg|24px]]||{{IPA|ĩ}}|| align="left" |臺灣「天、院」之韻母。
|-
|[[Image:bpmf-on.svg|24px]]||[[Image:bpmf-oa.svg|24px]][[Image:bpmf-nasal.svg|2px]]||[[Image:bpmf-onn.svg|24px]]||{{IPA|ɔ̃}}、{{IPA|õ}}、{{IPA|ø̃}}|| align="left" |長沙「寬、觀」,揚州「潘、管」,常州「參、亂」,紹興「官、換」,臺灣「好、否」之韻母。
|-
|[[Image:bpmf-unn1.svg|24px]]||||[[Image:bpmf-unn.svg|24px]]||{{IPA|ũ}}|| align="left" |臺灣「鴦、張」之韻母。
|-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bcc3c3" |音節化韻母
|-
|[[Image:bpmf-l1.svg|24px]]||[[Image:bpmf-l1.svg|24px]]||||{{IPA|l̩}}|| align="left" |杭州「兒」,臨淄「二、耳」之音節。
|-
|[[Image:bpmf-m1.svg|24px]]||[[Image:bpmf-m1.svg|24px]]||[[Image:bpmf-m1.svg|24px]]||{{IPA|m̩}}|| align="left" |廣州「唔」之音節、「噷」之韻母。
|-
|[[Image:bpmf-n2.svg|24px]]||[[Image:bpmf-n1.svg|24px]]||[[Image:bpmf-n1.svg|24px]]||{{IPA|n̩}}|| align="left" |湖州「二」,蘇州「唔」之音節。
|-
|[[Image:bpmf-ng1.svg|24px]]||[[Image:bpmf-ng1.svg|24px]]||[[Image:bpmf-ng1.svg|24px]]||{{IPA|ŋ̍}}|| align="left" |蘇州語音、廣州「五、吳」之音節;廣州「哼」之韻母。
|-
!colspan=5 style="background: #E2F0FF"|輔音韻尾
|-
|[[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m1.svg|24px]]||[[Image:bpmf-eh.svg|24px]]<sub>[[Image:bpmf-m.svg|15px]]</sub>||[[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m1.svg|24px]]||{{IPA|-m}}|| rowspan="7" align="left" |表中以「ㄝ」元音為例,「ㄝ」可換作其他元音符號。
|-
|[[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en.svg|24px]]||[[Image:bpmf-eh.svg|24px]]<sub>[[Image:bpmf-n.svg|15px]]</sub>||[[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n1.svg|24px]]||{{IPA|-n}}
|-
|[[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eng.svg|24px]]||[[Image:bpmf-eh.svg|24px]]<sub>[[Image:bpmf-ng.svg|15px]]</sub>||[[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ng1.svg|24px]]||{{IPA|-ŋ}}
|-
|[[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p.svg|15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p.svg|15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b.svg|15px]]||{{IPA|-p}}、{{IPA|-p̚}}
|-
|[[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t.svg|15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t.svg|15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d.svg|15px]]||{{IPA|-t}}、{{IPA|-t̚}}
|-
|[[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k.svg|15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k.svg|15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g.svg|15px]]||{{IPA|-k}}、{{IPA|-k̚}}
|-
|[[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hq.svg|15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checked.svg|4px]]||[[Image:bpmf-eh.svg|24px]][[Image:bpmf-_h.svg|15px]]||{{IPA|-ʔ}}
|}

== 電腦支援 ==
=== 編碼與Unicode ===
{{see also|注音符號 (Unicode區段)}}
{{see also|注音符號擴展 (Unicode區段)}}

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流行電腦編碼,均有收錄現代標準漢語的37個注音符號。臺灣的[[Big5]]把注音符號收錄在A3區段(注音符號內碼為A374-A3BA,調號為A3BB-A3BF),中國大陸的[[GB 2312|GB&nbsp;2312-80]]則收錄在08區段([[EUC|EUC-CN]]內碼為0xA8C5-0xA8E9,調號另行收錄)。

在Unicode方面,自1.0版即收錄了40個注音符號(包括ㄪ、ㄫ、ㄬ)在 U+3105-U+312C<ref name=extended>{{Cite web |url=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title=注音符號(U+3100‒U+312F) |access-date=2013-02-08 |archive-date=2013-06-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618035759/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dead-url=no }}</ref>。「ㄭ」在過往各版本的Unicode均未收錄。在2008年4月發行的Unicode5.1 版,把「ㄭ」放到U+312D<ref>{{cite web |title=Proposed New Characters: Pipeline Table |url=http://www.unicode.org/alloc/Pipeline.html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20164525/http://www.unicode.org/alloc/Pipeline.html |archivedate=2007-08-20 }}</ref>{{r|extended}}。後來再陸續加上「ㄮ」和「ㄯ」。
{{Unicode chart Bopomofo}}
{{Unicode chart Bopomofo}}


1999年9月發佈的Unicode 3.0版,加入U+31A0至U+31BF的注音符號擴展區,增加了[[臺語方音符號]]及[[注音字母苗文]],比如[[閩南話]]音節的「ㆭ、ㆬ」被正式訂為閩南話方音符號,載入[[Unicode]]注音符號擴展區用字:
===鍵盤及輸入法===

[[File:bopomofo.jpg|thumb|150px|right|thumb|臺灣行動電話上附有注音的數字鍵盤]]
{{Unicode chart Bopomofo Extended}}

Unicode的注音符號照顧了臺語方音符號,但早在1932年已公佈的閏音符號卻沒有收錄。這導致其他漢語語言的使用者,無法以電腦直接處理其語言的注音。好像[[粵語注音符號]]中使用到的好些符號,都無法電腦編碼化錄入,反而有個別發音相同的臺灣方音符號卻遲來先上岸。有些民間使用者只好借臺語方音符號來代替Unicode缺收的閏音符號,例如借用〈ㆲ〉來表示「[[Image:bpmf-aong.svg|16px]]」,借用〈ㆰ〉來表示「[[Image:bpmf-aam.svg|16px]]」。有時其他漢語語言的使用者還要借用其他形近符號,來標示該漢語語言的注音。例如「[[Image:bpmf-aq.svg|16px]]」得借用形似的日語片假名〈ハ〉,「[[Image:bpmf-eu.svg|16px]]」更要借用形似的貨幣符號〈[[¥]]〉。直至2020年公佈的Unicode 13.0版,才收進粵語注音符號。而[[閩東語注音符號]]、[[蘇州注音符號]]等,至今仍未收進Unicode中。

Unicode 3.0也在[[占位修飾符號_(Unicode區段)|占位修飾符號]]區段裏加上了 U+02EA(˪,陰去聲)和U+02EB(˫,陽去聲)字元。由Unicode6.0起,它們被視為注音符號字元<ref>{{cite web|title=Scripts-6.0.0.txt|url=http://www.unicode.org/Public/6.0.0/ucd/Scripts.txt|publisher=Unicode Consortium|access-date=2017-10-16|archive-date=2021-01-1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9130942/https://www.unicode.org/Public/6.0.0/ucd/Scripts.txt|dead-url=no}}</ref>。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class="wikitable nounderlines" style="border-collapse:collapse;background:#FFFFFF;text-align:center"
| colspan="4" style="background:#F8F8F8;font-size:small" | '''注音標音符號'''<br/>[[占位修飾符號_(Unicode區段)|占位修飾符號]]
|-style="background:#F8F8F8"
| '''音調''' || '''標音符號''' || '''Unicode 碼位''' || '''備註'''
|-
| 陰平 || ˉ || U+02C9 || 通常不標
|-
| 陽平 || ˊ || U+02CA ||
|-
| 上聲 || ˇ || U+02C7 ||
|-
| 去聲 || ˋ || U+02CB ||
|-
| 輕聲 || ˙ || U+02D9 ||
|-
| 陰去聲 || ˪ || U+02EA || 閩南語及客家語專用
|-
| 陽去聲 || ˫ || U+02EB || 閩南語及客家語專用
|}

=== 鍵盤及輸入法 ===
[[File:bopomofo.jpg|thumb|150px|臺灣傳統鍵盤式行動電話上附有注音的數字鍵盤]]
{{main|注音輸入法}}
{{main|注音輸入法}}

注音符號的電腦鍵盤排列共分為[[大千]]式、[[倚天中文|倚天]]式、[[精業]]式、[[IBM]]式等。當中大千式在[[Microsoft Windows]]稱為標準式,是台灣使用最廣的排列方式。而行動電話另採另外的編排法,大致是將注音依序分散各鍵,因各家而異故無一定標準。
注音符號的電腦鍵盤排列共分為[[大千]]式、[[倚天中文系統|倚天]]式、[[精業]]式、[[IBM]]式等。當中大千式在[[Microsoft Windows]]稱為標準式,是台灣使用最廣的排列方式。而行動電話另採另外的編排法,大致是將注音依序分散各鍵,因各家而異故無一定標準。


台灣市面上的鍵盤多數為大千式。其特點是直接將注音符號表放在鍵盤上,由上至下、由左而右把注音符號依序排列。由於注音符號一定按照「聲母→介母→韻母」的順序出現,注音符號表也有如此的順序。故使用大千式鍵盤時,一定是從左邊向右邊輸入(除聲調外)。另外,初學者學習的時候,也比較有跡可循找到注音的位置,不需要大海撈針。
台灣市面上的鍵盤多數為大千式。其特點是直接將注音符號表放在鍵盤上,由上至下、由左而右把注音符號依序排列。由於注音符號一定按照「聲母→介母→韻母」的順序出現,注音符號表也有如此的順序。故使用大千式鍵盤時,一定是從左邊向右邊輸入(除聲調外)。另外,初學者學習的時候,也比較有跡可循找到注音的位置,不需要大海撈針。
[[File:Keyboard layout Zhuyin.svg|thumb|500px|none|大千式鍵盤排列方法]]
[[File:Keyboard layout Zhuyin.svg|thumb|500px|none|大千式鍵盤排列方法]]


==參見==
=== 排版 ===
{{另见|縱書與橫書}}
*[[注音文]]
*[[國音電碼]]
*[[中華民國教育部]]
*[[臺灣方音符號]]
*[[注音輸入法]]
*[[漢字拉丁化]]
*[[漢語拼音對照表]]


注音符号与[[汉字]]相似,可以以横排或直排形式出现,中国大陆使用横排,台湾使用直排。注音符号一般标注在对应汉字的临近位置以标示该汉字的声音,也可单独在内文出现,例如没有通用汉字可以表示该音节的时候。在[[HTML]]语言内,注音汉字的功能通过 {{code|<ruby>}} 实现。<ref>{{cite web |title=CSS Ruby Annotation Layout Module Level 1 |url=https://drafts.csswg.org/css-ruby-1/ |website=drafts.csswg.org |accessdate=2024-08-05 |archive-date=2024-09-1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918061521/https://drafts.csswg.org/css-ruby-1/ |dead-url=no }}</ref>
==參考==
===註釋===
{{reflist}}


注音“一”(/i/)于横排时写作一竖(「[[Image:bpmf-i2.svg|16px]]」),竖排时写作一横(「[[Image:bpmf-i.svg|16px]]」)<ref name="guoyinzimu-biaozhun-bopomofo-i">{{cite book |author1=蔣鏡芙 |title=國音字母標準體式 |date=1941 |publisher=中華書局 |page=第六页 |url=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L-9900014806/reader |accessdate=2024-08-05 |language=zh-Hant-TW |chapter=二 民十一公布的印刷体 |archive-date=2024-08-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805140500/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L-9900014806/reader |dead-url=no }}</ref>,需要字体功能支援方可实现。现代由于排版习惯和需求更动,台湾在数字化时代后只常见一横的形式。
===參考文獻===
*-{于}-錦恩,《[http://www.zhbc.com.cn/openrslt.php?id=4768 民國注音字母政策史論]》,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ISBN 978-7-101-05395-1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juyin/index.htm 國語注音符號手冊]》,中華民國教育部,2000年11月。ISBN 957-02-7324-0


台湾保留使用直排书写,注音符号标注在汉字右方从上至下书写;音调标注于韵尾之右方。由于西式排版系统的普遍化,台湾也开始使用横排内文,此时注音符号标注在汉字上方从左至右书写;音调标注于韵尾的上方。日常使用时受限于软件功能,一般民众如果是在内文使用注音符号,会把音调标注于韵尾的右方,视为单独的[[字符 (计算机科学)|字符]]。台湾依据竖排排注音“一”的习惯,允许横排时使用一横的形式。<ref name="手冊" /><ref>{{cite web |title=有关贵公司函请本部提供注音符号「ㄧ」之使用方式说明乙式 |url=https://www.unicode.org/L2/L2014/14189-bopomofo-letter-l-moe.pdf |website=Unicode |accessdate=2024-08-05 |archive-date=2023-06-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30608024243/https://www.unicode.org/L2/L2014/14189-bopomofo-letter-l-moe.pdf |dead-url=no }}</ref>
==外部鏈結==

{{refbegin|2}}
中国大陆在汉字简化时改用横排,注音符号标注在汉字上方从左至右书写。音调标注于韵尾的上方;这时的音调功用更接近于[[组合附加符号]]。注音“一”使用的是横排一竖(「[[Image:bpmf-i2.svg|16px]]」)的形态,在[[GB2312|GB/T 2312-1980]],[[GB18030]]和《新华字典》等中国大陆出版的辞典可见其形。
*[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3100.pdf 注音符號]的[[Unicode]]參考字型([[PDF]]格式)

*[http://www.mandarintools.com/pyconverter.html 中文羅馬化轉換器] - 在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國語羅馬字及其他羅馬化系統之間的轉換
-{zh-tw:預設;zh-cn:默认;}-情况下,注音符号的排版方向是依据书写方向而定,和汉字相同。例如在竖排时声母、介音、韵母、韵尾是依照顺序从上至下排序(例如[[粵語注音符號]])。在一些注式过长的注音符号系统内(例如[[臺灣方音符號]])会制定特例,将小号的辅音韵尾标注在书写方向的外面以确保注式长度保持在三个字符以内以方便注音汉字。目前多数排版系统并不支援将小号辅音韵尾放置在行外的注音排版方式<ref>{{cite web |title=注音符號調號之數位排版 |url=https://cmex-30.github.io/Bopomofo_on_Web/testpage/index.html |website=cmex-30.github.io |accessdate=2024-08-01 |archive-date=2024-08-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40801164047/https://cmex-30.github.io/Bopomofo_on_Web/testpage/index.html |dead-url=no }}</ref>。
*[http://www.wfu.edu/~moran/Cathay_Cafe/IPA_NPA_4.htm 注音->IPA] 注音符號與[[國際音標]]([[IPA]])的對照表(部分有誤。)

*[http://www.inxsoft.net/mandarin-resource/converter.php 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互換器]
== 參見 ==
*[http://www.pinyin.info/romanization/bopomofo/basic.html 注音符號音節列表,附漢語拼音對照]
{{Portal box|汉字文化圈|中華民國|语言|语言学}}
*[http://www.romanization.com/tongyong/differences.html 通用拼音、漢語拼音、注音比較]
<!--子系統-->
*[http://www.cnpedia.com/pages/knowledge/baserule.htm 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基本規則對照表]
* [[粵語注音符號]]
*[http://ctext.org/pinyin.pl?if=gb 注音轉換工具] - 各種注音方式之間的轉換
* [[馬祖閩東(福州)語注音符號]]
*[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在統一碼中的注音符號解說]
* [[蘇州注音符號]]
* [[潮汕注音符號]]
* [[臺灣方音符號]]
* [[注音字母苗文]]
<!--輸入法-->
* [[注音輸入法]]
* [[汉字拉丁化]]
* [[現代標準漢語拼音對照表]]
* [[國音電報]]
<!--其他-->
* [[注音文]]

== 註解 ==
{{Notefoot}}

== 參考文獻 ==
{{reflist|2}}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秘书处拼音方案工作组:《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refbegin}}
* 李鎏 等 編撰,《國語運動百年史略》臺北市:國語日報,2012。
* -{于}-錦恩:《[http://www.zhbc.com.cn/openrslt.php?id=4768 民國注音字母政策史論]{{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ISBN 978-7-101-05395-1
* {{cite news|author= 施曉光|date= 2014-02-02|title= 原39個注音符號 吳稚暉擬定|trans-title= |url=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751332|dead-url= no|format= |language= |publisher= 自由時報|work= 政治新聞|location= 台北市|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724210842/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751332|archive-date= 2020-07-24|access-date= |via= |subscription= |quote= }}
* {{cite news|author= 劉天賦|date= 2016-05-29|title= 實現語文平等正義,請先搬開「注音符號」這顆大石頭!|trans-title= |url= http://www.peoplenews.tw/news/e51b8713-834f-4d51-8d17-a1cc736e8b75|dead-url= no|format= |language= |publisher= 民報|accessdate= 2017-09-04|archive-date= 2020-10-22|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22184648/https://www.peoplenews.tw/news/e51b8713-834f-4d51-8d17-a1cc736e8b75}}
{{refend}}
{{refend}}


== 外部連結 ==
[[Category:注音符號|*]]
{{Commons category|Bopomofo|注音符號}}
{{div col|30em}}
* [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juyin/index.html 國語注音符號手冊] {{Wayback|url=http://language.moe.gov.tw/001/Upload/files/site_content/M0001/juyin/index.html |date=20210218121102 }}
* [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3100.pdf 注音符號] {{Wayback|url=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3100.pdf |date=20210413063910 }}的[[Unicode]]參考字型([[PDF]]格式)
* [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朱網頁:Unicode注音符號解說] {{Wayback|url=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date=20130618035759 }}
* [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A0.html 朱網頁:Unicode注音符號擴充解說] {{Wayback|url=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A0.html |date=20201030104715 }}
* [https://www.thetype.com/typechat/ep-054/ 字谈字畅 054:ㄨㄛˇ ㄞˋ ㄓㄨˋ ㄧㄣ(我愛注音)] {{Wayback|url=http://www.typeisbeautiful.com/2017/08/13304/ |date=20180317030142 }}
* [http://www.mandarintools.com/pyconverter.html 中文羅馬化轉換器] {{Wayback|url=http://www.mandarintools.com/pyconverter.html |date=20210310131655 }} - 在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國語羅馬字及其他羅馬化系統之間的轉換
* [http://www.wfu.edu/~moran/Cathay_Cafe/IPA_NPA_4.htm 注音->IPA] {{Wayback|url=http://www.wfu.edu/~moran/Cathay_Cafe/IPA_NPA_4.htm |date=20121120170013 }} 注音符號與[[國際音標]]([[IPA]])的對照表(部分有誤。)
* [http://www.inxsoft.net/mandarin-resource/converter.php 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互換器] {{Wayback|url=http://www.inxsoft.net/mandarin-resource/converter.php |date=20050121080656 }}
* [http://www.pinyin.info/romanization/bopomofo/basic.html 注音符號音節列表,附漢語拼音對照] {{Wayback|url=http://www.pinyin.info/romanization/bopomofo/basic.html |date=20210211205702 }}
* [http://www.romanization.com/tongyong/differences.html 通用拼音、漢語拼音、注音比較] {{Wayback|url=http://www.romanization.com/tongyong/differences.html |date=20210417182012 }}
* [http://www.cnpedia.com/pages/knowledge/baserule.htm 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基本規則對照表] {{Wayback|url=http://www.cnpedia.com/pages/knowledge/baserule.htm |date=20190313004922 }}
* [http://ctext.org/pinyin.pl?if=gb 注音轉換工具] {{Wayback|url=http://ctext.org/pinyin.pl?if=gb |date=20201125200014 }} - 各種注音方式之間的轉換
* [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在統一碼中的注音符號解說] {{Wayback|url=http://chukaml.tripod.com/linguistics/unicode/codeChart/U003100.html |date=20130618035759 }}
{{div col end}}

{{漢語輸入法}}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現代標準漢語拼音系統]]
[[Category:現代標準漢語拼音系統]]
[[Category:注音符號系統]]
[[Category:注音符號| ]]
[[Category:有 ISO 15924 四字母編碼的文字]]
[[Category:有 ISO 15924 四字母編碼的文字]]
[[Category:1913年面世]]

2024年11月8日 (五) 04:01的最新版本

注音符號
以注音符號橫式書寫的「百科全書」
类型
標音符號
(音節首和韻基用注音符號表示,占位修飾符號標注聲調;在漢字旁註標記
创造者中華民國教育部
使用时期
臺灣澎湖:1946年至今
金門馬祖:1918年至今
中國大陸:1918年至1958年(改為漢語拼音)
新加坡:1919年至1970年代(改為漢語拼音)
馬來西亞:1919年至1982年(改為漢語拼音)
书写方向從左至右、從右至左書寫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中華民國國語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漢字
  • 注音符號
子体系臺灣方音符號臺灣話
粵語注音符號粵語
閩東話注音符號閩東話
潮汕注音符號潮州話
蘇州注音符號吳語
注音字母苗文
ISO 15924
ISO 15924Bopo (285), ​Bopomofo
Unicode
别名Bopomofo
范围U+3100–U+312F [1]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以直式書寫的「百科全書」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自建國之初以來一直以注音符號為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則一直使用至1958年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前夕。

歷史

前身

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中的“纽文”及“韵文”之一部,《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

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現漢語發音教育的革命,許多知識份子研擬漢字的拼音符號系統,稱為「切音字運動」,此運動出現許多套改造漢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紐文」與「韻文」方案後來成為注音符號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後,第3次避難日本,他成為當時日本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的主編。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报》第21號,刊登章太炎的〈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一文[1],文中發表他創造的36個「紐文」,22個「韻文」,是為今日注音符號的前身。因為當時的中國漢字仍是用二千年以來的「反切」方法,用漢字為漢字注音,相當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語假名「簡化偏旁」的辦法,利用漢字小篆的結構,創造一套記音字母。[2]

名稱由來

「注音」二字意謂註譯漢字的發音[3]。清末時期的「切音字」到中華民國初年公布時,名稱變成「注音字母」的原因,據時任教育部「讀音統一會」議長的吳稚暉的解釋,是為了避開造字的嫌疑,表示此一方案是專門為了「注譯讀音」而設計。當時參加會議的切音字家王照則表示:「…專為白話教育計,絕非為讀古書注音…。」「讀音」的意思,即讀舊書之音註也。[4]

制訂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通過馬裕藻、朱希祖、錢稻孫、許壽裳、周樹人等人的提案,以他們的老師章太炎所創造的「紐文」、「韻文」為基礎,從該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

演變過程

注音的正体(黑体),活体(楷体)和草体(草书)形态

在191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正式公佈注音字母,初次公告的注音字母及其順序大致依三十六字母的傳統,以「見溪」開始,「來日」結束。字母的順序規定如下:

聲母 介音 韻母
ㄍㄎㄫㄐㄑㄬㄉㄊㄋㄅㄆㄇㄈㄪㄗㄘㄙㄓㄔㄕㄏㄒㄌㄖ ㄧㄨㄩ ㄚㄛㄝㄟㄞㄠㄡㄢㄤㄣㄥㄦ
1919年的順序調整

重新排定注音字母,廢棄原本36字母的次序,以語音歸類的方式,依發音部位排列並分組,即:

聲母 介音 韻母
1920年正式增加字母「ㄜ」

1920年,官方正式公布增字母「ㄜ」排列於「ㄛ」之後,注音字母共計達40個。

1922年修改聲調符號標示位置

注音字母的聲調符號原為舊式的四聲點法,在字母的左下、左上、右上、右下四角加點,以標示四聲符號(平、上、去、入)。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書法體式表」時,為方便橫行連寫,聲調符號(ˊ ˇ ˋ)改標在注音字母右方。

1928年再次更動次序

將「ㄧ、ㄨ、ㄩ」的位置改列在「ㄦ」的後面。

1930年改稱「注音符號」

1930年1月,吳稚暉到北平召開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年會並擔任主席,建議將「注音字母」的名稱改為「注音符號」[5]。同年4月21日,吳稚暉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第88次常會發表〈改定注音字母名稱為注音符號及推行辦法案〉,提案指出:「教育部前頒注音字母……其於音理之整齊畫一,實勝于假名。惟其功用,亦不過或注字音,或注語音,足當音注而已;與假名相同,僅適注音,不合造字,稱為字母,名不副實,……日本稱為假名者,名即謂獨體之簡單初文,假則謂其代音而已,不作文字論。猶言此為傳音之記號也。可以注音字母,亦宜改稱為注音符號,以昭核實。」此案於當日通過。[6]教育部於同年5月19日以483號訓令,令各級教育機關將注字母改稱為注音符號。

1932年廢棄「ㄪ、ㄬ、ㄫ」3個注音符號,增加輕聲符號(˙)

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即以北京音為標準,本來的三個注音符號「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後標註為只作拼寫方言之用。注音符號表成為現在使用的形式:

聲母 介音 韻母

1932年教育部在「編定《國音常用字彙》特組會議」時決定,為了便利說明,添補一個注音符號「)」,作為「ㄓ、ㄔ、ㄕ、ㄖ、ㄗ、ㄘ、ㄙ」七個聲母單獨成音節時的省略韻母。另外有三個注音符號「)」(-ng)、「)」(-m)、「ㄯ()」(-n),用作解釋聲隨韻母(ㄢ、ㄣ、ㄤ、ㄥ)時使用。「ㄤ」解作「ㄚ+ㆭ」、「ㄥ」解成「ㄜ+ㆭ」、「ㄢ」爲「ㄚ+ㄯ」、「ㄣ」是「ㄜ+ㄯ」;同理,複韻母「ㄞ」解為「ㄚ+ㄧ」、「ㄠ」是「ㄚ+ㄨ」。「ㆭ、ㆬ、ㄯ」絕少單獨使用,「嗯」常唸作「˙ㄣ」,也有人唸成「˙ㄯ」。但以上符號只作為發音輔助說明用,未列入正式符號表中。

车耀先《注音符号讲义》,1936年3月四川注音符号促进会出版,藏重庆三峡博物馆

1986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佈羅馬字拼寫的「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因此又稱為「第一式」。

使用現況

在臺灣,小學生學習漢字前,必須上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課,也有不少幼兒園亦已經教授。日常生活中,注音符號既用來標注生僻字,亦是台灣最普遍的漢字輸入法,多數電腦使用者均熟練使用。

闽南話客家話的教學上,也有使用增加符號的方音拼寫方案

在中國大陸,學校一般不教、民間也不使用注音符號,但是一些字典、词典會以汉语拼音、注音符号并列使用的方式為字词注音,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2021年中國大陸網易公司推出的手機遊戲《天諭》,將注音符號當成遊戲中「汐族」使用的精靈語,還引起大陆玩家翻譯研究與破解。[7]

至於香港和澳門地區,絕大多數人口以粵語爲母語,但多数人可以认识注音符号,一部分人以注音输入作为常用键字工具。

精靈文字體

2024年10月31日,台灣字型設計公司justfont與書法家李思穎(Daphne)合作推出以台灣的注音符號為基礎設計的「精靈文字體」,該字體於2023年8月首次亮相[8][9],並包含兩個版本:「精靈文・岩」和「精靈文・蕨」。其中,「精靈文・岩」的設計靈感源自中世紀晚期哥德體風格以及台灣山脈的自然景觀;「精靈文・蕨」則融合了卡洛林小寫體義大利體的元素,並以台灣「蕨類王國」的生態特色命名。[10]


注音符號系統

注音符號表

中華民國國民小學教育所使用的注音符號表為傳統中文的直排。順序由上而下、由右而左。

國語注音符號
介音

符號字源及發音

聲母
注音 圖檔 原型 字源 筆順 國際
音標
漢語
拼音
威妥瑪
拼音
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包」之古字,取其聲。 p b p 八 (ㄅㄚ, bā)
同「攴」。說文解字:「小擊也。」音同「扑」。又做「扑」的通假字。 p 杷 (ㄆㄚˊ, pá)
「冪」之古字,取其聲。 m m m 馬 (ㄇㄚˇ, mǎ)
《說文》:「匚,受物之器。」古代盛器,音fāng,取其聲。 f f f 法 (ㄈㄚˇ, fǎ)
𠚣 「刀」字異體,來自其小篆(),取其聲。 t d t 地 (ㄉㄧˋ, dì)
𠫓 同「突」(倒「子」形:「𠫓」、「子 」),取其聲。 t 提 (ㄊㄧˊ, tí)
𠄎 「乃」字異體,取其聲。 n n n 你 (ㄋㄧˇ, nǐ)
𠠲 「力」字異體,取其聲。 l l l 利 (ㄌㄧˋ, lì)
說文解字:「水流澮澮也。」。同「澮」字,音guài[註 1],取其聲。 k g k 告 (ㄍㄠˋ, gào)
象樹枝形,「柯」之初文,音同「考」,亦為「考」之聲符,取其聲。 k 考 (ㄎㄠˇ, kǎo)
非「廠」之簡化字,部首名,說文解字:「山石之厓巖,人可居。」,音hǎn[註 2],取其聲。 x / h h h 好 (ㄏㄠˇ, hǎo)
「糾」之古字,取其聲。 t͡ɕ j ch 叫 (ㄐㄧㄠˋ, jiào)
𡿨 說文解字:「水小流也。」。「畎」字異體,田間水道,音quǎn,取其聲。 t͡ɕʰ q chʻ 巧 (ㄑㄧㄠˇ, qiǎo)
「下」之古字,取其聲。 ɕ x hs 小 (ㄒㄧㄠˇ, xiǎo)
𡳿 「之」之古字(),取其聲。 ʈ͡ʂ zh ch 主 (ㄓㄨˇ, zhǔ)
《正字通》:「左步為『彳』,右步為『亍』,合『彳、亍』為『行』。」,音chì取其聲。 ʈ͡ʂʰ ch chʻ 出 (ㄔㄨ, chū)
𡰣 「尸」字異體,取其聲。 ʂ sh sh 束 (ㄕㄨˋ, shù)
「日」字異體,取其聲。 ʐ[11][12][13][14] / ɻ[15][13] r j 入 (ㄖㄨˋ, rù)
「節」之古字,老國音時讀尖音zie˙(入聲),取其聲;新國音尖團合流後聲母才改為j。 t͡s z ts 在 (ㄗㄞˋ, zài)
𠀁 「七」之《說文》小篆(),老國音時讀尖音ci˙(入聲),取其聲;新國音尖團合流後聲母才改為q。 t͡sʰ c tsʻ 才 (ㄘㄞˊ, cái)
「私」之古字,取其聲。 s s s 塞 (ㄙㄞ, sāi)
介音/韻母
注音 圖檔 原型 字源 筆順 國際
音標
漢語
拼音
威妥瑪
拼音
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源自數字的「一」,取其韻。
橫排時可寫成一豎「」,尤其大陸地區多用一豎之形[16]
j / i y / i i 逆 (ㄋㄧˋ, nì)
「五」之古字,取其韻。 w / u w / u u 努 (ㄋㄨˇ, nǔ)
𠙴 《說文》:「𠙴盧,飯器,以柳爲之。象形。」,音qū,即「去」()之聲符(下半部)。取其韻。 ɥ / y yu / ü[註 3] ü 女 (ㄋㄩˇ, nǚ)
韻母
注音 圖檔 原型 字源 筆順 國際
音標
漢語
拼音
威妥瑪
拼音
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單音韻母
《廣韻》:「丫,象物開之形。物之歧頭曰丫。」取其韻。 ä a a 大 (ㄉㄚˋ, dà)
𠀀 同「呵」,取其韻。原本ㄛ、ㄜ視為同音位,後分出ㄜ。 o / ɔ o o 多 (ㄉㄨㄛ, duō)
「ㄛ」之轉化,由「ㄛ」添筆而成,為後來新加。 ɤ / ə e ê 得 (ㄉㄜˊ, dé)
𠃒 「也」之異體,《說文》:「,秦刻石『也』字。」取其韻。 ɛ ê[註 4] eh 爹 (ㄉㄧㄝ, diē)
複音韻母
𠀅 即「ㄚㄧ」。「亥」之異體,取其韻。 ai̯ ai ai 晒 (ㄕㄞˋ, shài)
即「ㄝㄧ」。《字彙》:「丿右戾譌左,乀左戾譌右,𠀤非。」,讀作fēi,取其韻。 ei̯ ei ei 誰 (ㄕㄟˊ, shéi)
即「ㄚㄨ」。「幺」,小也,細也,音yāo,取其韻。 ɑu̯ ao ao 少 (ㄕㄠˇ, shǎo)
即「ㄛㄨ」。「又」字小篆()為右手之象形,取其韻。 ou̯ ou ou 收 (ㄕㄡ, shōu)
𢎘 即「ㄚㄯ」。截取「圅」(函)字上方。
《說文》:「𢎘,艸木之華未發圅然。」,音hàn,取其韻。
an an an 山 (ㄕㄢ, shān)
𠃑 即「ㄜㄯ」。今字作「隱」,匿也,為「𠃊」字小篆楷化而來。取其韻。 ən en ên 申 (ㄕㄣ, shēn)
𡯁 即「ㄚㆭ」。腳跛也,小篆()形如跛了一腳而彎曲,
《玉篇·尢部》:「𡯁,跛、曲脛也。」,音wāng,取其韻。
ɑŋ ang ang 上 (ㄕㄤˋ, shàng)
𠃋 即「ㄜㆭ」。同「肱」,截取「厷」而來,如人胳臂彎曲模樣,
《說文》段玉裁注:「ㄥ,古文厷,象形,象曲肱。」取其韻。
ɤŋ / əŋ eng êng 生 (ㄕㄥ, shēng)
兒化韻母
截取「兒」而來。本為「人」之異體。
隸變後,「人」位於下方作「儿」形,「兒」亦從之。取其韻。
ɑɻ / ɐɚ̯ / ɚ er êrh 而 (ㄦˊ, ér)
老國音用聲母
注音 圖檔 原型 字源 筆順 國際
音標
漢語
拼音
威妥瑪
拼音
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從「萬」古代簡體字「万」,取其聲。
「万」不僅是「萬」大陸簡化字,也是自戰國以來的簡體字,曾和「萬」是大小寫關係。
v v v
《說文》:「高而上平也。」取其聲。 ŋ ng ng 嗯 (˙ㄫ, ˙ㄣ)
广 《說文》:「因厂(崖)為屋也。」取其聲。非「廣」之簡化。 ɲ(ȵ)[註 5] gn gn
其他注音
注音 圖檔 原型 字源 筆順 國際
音標
漢語
拼音
威妥瑪
拼音
例子

(注音,漢語拼音)

發音
截取「師」的右側,取其韻,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一般狀況不會寫出來。
本字「帀」為「匝」的異體字。
ʅ(ɨ)、ɿ(ɯ) -i ih、ŭ
「ㄇ」多加一筆直豎表示閉口韻韻尾,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已停止使用。 - m m 山姆[註 6]
「ㄋ」多加一筆直豎表示前鼻韻母韻尾,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已停止使用。 - n n
「ㄫ」多加一筆直豎表示後鼻韻母韻尾,只作解釋聲隨韻母之用,已停止使用。 - ŋ̍ ng ng

聲調

注音聲調採用黎錦暉的提案[17]:四聲調號標在韻母右上角,而輕聲在直寫時則是標在整個字音上頭,橫寫時標在整個字音前頭[18][19]。輕聲只是將字輕讀,一般而言不列入四聲

名稱 陰平聲 陽平聲 上聲 去聲 輕聲
順序 一聲 二聲 三聲 四聲
符號 ˉ
通常不標
ˊ ˇ ˋ ˙

轻声点号原为老国音的入声。

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書法體式》三種(印刷體、楷體、草體),[20]遇到拼音相同的字且有分別五聲之必要時,可將聲調符號標示在韻母上。因北京語無入聲,其聲調律動另有表示法。[21]

名稱 陰平聲 陽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符號 無號

重讀或延長讀時可用ˉ

ˊ ˇ ˋ ˙
北京語聲調律動表(1922)
陰平聲 陽平聲 上聲 去聲

1935年教育部通過並公布黎錦熙草擬的《注音符號印刷體式》(分為漢字旁注與獨立用),保留了四聲符號,除了陰平聲不標示,陽平聲、上聲及去聲皆標示於注音右上角空白處。[21]

寫法

依照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35年規定,注音符號的「ㄧ」在直寫時要寫成〈一〉、而橫寫時寫成〈丨〉。依据《國音字母標準體式》内提及的印刷体标准,〈一〉字橫寫時寫成〈丨〉是为了避免与破折号相混。另外,〈一〉的铅字在当时一般作其他符号的二分之一,排版时需要挤压以避免「ㄧ」的上下或左右留有太多空白;横排时使用〈丨〉形才可让注音符号进行挤压[16]。台灣國語教育一般使用直寫,故在台灣一般人並沒學過〈丨〉,在橫寫時亦寫成〈一〉。但為因應電腦化,要輸入直的〈丨〉較為困難,故2000年,橫式以寫成〈一〉為原則,亦可寫成〈丨〉;另外早期电子排版难以进行挤压,因此台湾也废除了「ㄧ」的字形框是其他注音符号的二分之一的条例。[18]中國大陸由於提倡橫寫,故字典等採用的注音符號字型,都固定造成〈丨〉的形狀。下為瓶子兩字的排列方法:



ㄥˊ
˙


ㄥˊ
˙
ㄆ丨ㄥˊ ˙ㄗ

系統特徵及對應

注音符號訴求系統性採用底层形式標音,而非實際唸法的表层形式。故某些特殊符號組合時會有音變現象,一般人不注意並不會發覺,代表腦中已有一個音韻規則英语Phonological rule。注音符號中的音變現象及與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有差異的音節表列如下:

注音 國際音標 漢語拼音 威妥瑪拼音 說明
整體音節的音變比較
ㄅㄛ pu̯ɔ bo po 「ㄅ、ㄆ、ㄇ、ㄈ」和「ㄛ」原本有「ㄅㄨㄛ」、「ㄆㄨㄛ」、「ㄇㄨㄛ」、「ㄈㄨㄛ」的拼法,但國音修正後將「ㄨ」去除,但部分地區口音依舊保留「ㄨ」的發音[22]。如:柏(ㄅㄛˊ)、婆(ㄆㄛˊ)、魔(ㄇㄛˊ)、佛(ㄈㄛˊ)。
ㄆㄛ pʰu̯ɔ po pʻo
ㄇㄛ mu̯ɔ mo mo
ㄈㄛ fu̯ɔ fo fo
ㄅㄥ pɤŋ / pʊŋ beng peng 「ㄅ、ㄆ、ㄇ、ㄈ」和「ㄥ」原本有「ㄅㄨㄥ」、「ㄆㄨㄥ」、「ㄇㄨㄥ」、「ㄈㄨㄥ」的拼法,但國音修正後將「ㄨ」去除[23],但部分地區口音依舊讀作「ㄅㄨㄥ」/pʊŋ/、「ㄆㄨㄥ」/pʰʊŋ/、「ㄇㄨㄥ」/mʊŋ/、「ㄈㄨㄥ」/fʊŋ/。如:蹦(ㄅㄥˋ)、碰(ㄆㄥˋ)、夢(ㄇㄥˋ)、鳳(ㄈㄥˋ)。
ㄆㄥ pʰɤŋ / pʰʊŋ peng pʻêng
ㄇㄥ mɤŋ / mʊŋ meng mêng
ㄈㄥ fɤŋ / fʊŋ feng fêng
ʈʂ͡ɨ / ʈʂʅ zhi chih 「ㄓ、ㄔ、ㄕ、ㄖ、ㄗ、ㄘ、ㄙ」與韻母「」結合時,韻母不寫出,一般人會覺得該韻母是「空韻」。如:制(ㄓˋ)、赤(ㄔˋ)、是(ㄕˋ)、日(ㄖˋ)、字(ㄗˋ)、次(ㄘˋ)、四(ㄙˋ)。事實上「ㄭ」韻有兩種不同的發音,而且這兩種音的具體發音和音標在學界仍有爭議,詳見條目。兩種音在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中皆結合為一種,威妥瑪拼音中仍分為兩種。
ʈʂ͡ʰɨ / ʈʂʰʅ chi chʻih
ʂ͡ɨ / ʂʅ shi shih
ʐ͡ɨ / ɻʅ ri jih
ʦ͡ɯ / ʦɿ zi tsŭ
ʦ͡ʰɯ / ʦʰɿ ci tsʻŭ
s͡ɯ / sɿ si ssŭ
組合韻母的音變比較
ㄧㄡ jou̯ / i̯ou̯ you / iu you / iu 實際上無音變現象,拼音採用省略寫法。
ㄨㄟ wei̯ / u̯ei̯ wei / ui wei / ui
ㄨㄣ wən / u̯ən wen / un wên / un
ㄧㄢ jɛn / i̯ɛn yan / ian yen / ien 結合時產生 [a] -> [ɛ] 的音變,威妥瑪拼音較接近實際發音。
ㄩㄢ ɥɛn / y̯ɛn yuan / uan yüan / üan 結合時產生 [a] -> [ɛ] 的音變,注音與拼音皆未反映此現象。
ㄧㄣ jin / in yin / in yin / in 「ㄣ」做單獨韻母時發音為 [ən],但與介母「ㄧ」、「ㄩ」結合時僅發 [n]
ㄩㄣ ɥyn / yn yun / ün yün / ün
ㄧㄥ jiŋ / ying / ing ying / ing 「ㄥ」做單獨韻母時發音為 [ɤŋ],但與介母「ㄧ」結合時僅發 [ŋ]
ㄨㄥ wɤŋ weng wêng 在1941年的中華新韻中,獨立成音節時(如:翁 ㄨㄥ)和與聲母相拼時(如:東 ㄉㄨㄥ)屬不同韻目,發音也有所不同。注音符號並未區分此一差異,但在拼音中皆有分別。
ʊŋ ong ung
ㄩㄥ jʊŋ / i̯ʊŋ yong / iong yung / iung 先讀「ㄧ」再讀「ㄨㄥ」,此時「ㄨㄥ」發[ʊŋ],如:用(ㄩㄥˋ)、窮(ㄑㄩㄥˊ)。

注音與拼音系統其他相異之處還有:

  • 如果「ㄧ、ㄨ、ㄩ」為音節之開頭音時,需增加或改寫成「y、w」以符合拼音的規則,詳見漢語拼音威妥瑪拼音主條目[24]
  • 「ㄦ」在單一音節寫作「er」或「êrh」,但作兒化韻尾時僅寫「r」。

擴展符號

注音符號主方案爲國語而設計。基於漢語族下各種漢語的注音需求,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四月出版了《注音符號總表》,由趙元任擔任主編,以注音符號為基礎修改,增加40個符號,稱作「閏音符號」,用來為各種漢語注音。委員會並為各個漢語族語言設立其分表,例如在「廣州閏音分表」上所載的,就是專門拼寫粵語粵語注音符號方案。見下表「閏音符號」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後,各地人民政府在1950年代頒佈了多種漢語的新注音方案,用於農民速成識字課本。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記錄各區的方音注音符號。與注音符號總表相比,此方案修改了一些符號,一些無須對立、可視作同一音位的符號被取消。例如粵語聲母「」被取消,改為標記作「ㄐ、ㄑ、ㄒ」,以節省閏音符號。有些複音韻母的符號也被取消,改用兩個或多個符號組合出來。見下表「方音符號」欄。

此外,在闽南話客家話的教學上,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這些「鄉土語言」,稱之為「臺灣方音符號」。當中有不少發音雖早已有適用的閏音符號,但添製者並沒有沿用,而是另行新造。見下表「臺灣方音」欄。此外,中華民國的連江縣政府也在教育部指導下推出馬祖閩東(福州)話注音符號[25],亦見下表「臺灣方音」欄。

人們還把注音符號運用到漢語以外。澳大利亞內地會傳教士胡致中於1920年代在爐山縣旁海爲當地的黑苗(Hmu)創製的文字,借用了注音字母、並添加了三個輔助子音字母,來直接拼寫旁海苗語的發音,稱為「注音字母苗文」。

漢語族語言擴充符號

閏音符號 方音符號 臺灣方音 國際音標 說明
聲母
b 蘇州「孛、袍」,廈門「馬、明」,松江、浦東「旁、排」,臺灣「文、木」之聲母。
pf 「ㄅㄈ」的合音。西安「朱」之聲母。
pfʰ 「ㄆㄈ」的合音。西安「初」之聲母。
β 馬祖閩東(福州)話方音裏,元音韻尾後字的/p/和//變作/β/,標作「」。閏音符號則以「ㄪ」兼標/β/和//。
d 蘇州「特、同、定」之聲母。
ɬ 台山「三、四」之聲母。
ʈ 咸陽、醴陸「眞」之聲母。
ʈʰ 咸陽「昌」之聲母。
g 蘇州「共、狂」,廈門「我、礙」,臺灣「義、鵝」之聲母。
ʔ 台山「大、東、典」之聲母,由端母變成,跟零聲母對立。若它與零聲母不對立,則從省。
ɦɣ 蘇州「鞋、合、孩、胡、王」之聲母。
dʑʱtɕʰ 蘇州「其、及、強」,寧波「前、乾」,臺灣「日、二」之聲母。
ʑɕʰ 寧波「紹、袖」之聲母。
jʱi 蘇州「夷、樣、餘」;餘姚「謝、夜」之聲母。
ɖʐtʂʰ 常熟「治、成、長」之聲母。
ʂʰʐ 蘇州「樹、善、紹」之聲母。
臨淄「知、張、征」之聲母。台灣方音於客家話標為ㄓ。
tʃʰ 臨淄「池、長、恥」之聲母。台灣方音於客家話標為ㄔ。
ʃ 臨淄「試、聲、上」之聲母。台灣方音於客家話標為ㄕ。
ʒ 廣州、東台ㄧ韻母有時讀成近似這類音,在中國很少當聲母用。另外,在馬祖閩東(福州)話方音裏,元音及鼻音韻尾後字的/ts/和/tsʰ/變作/ʒ/,標作「ㄖ」。
dzdzʱtsʰ 吳江「慈、情」,常州「治、直」之聲母。
zʂʰ 臨淄「試、聲、上」之聲母。
tʃˢ 這一組音性質跟「」相近,但發音部位較前一點,用於粵語。實際粵音則爲//與/ts/、/tʃʰ/與/tsʰ/、/ʃ/與/s/的同音位自由變異。例子包括::廣州西關「茲、正、精」,福州「寂、即」之聲母。:廣州西關「此、扯、菜」,福州「七、此」之聲母。:廣州西關「四、書、山」之聲母。
tʃˢʰ
ʃˢ
「ㄍㄨ」的合音。廣州「龜、瓜、拐」之聲母。
kʰʷ 「ㄎㄨ」的合音。廣州「窺、誇、愧」之聲母。
聲母(含韻腹)
ɦ(i) 溫州「羊、蠅」,浙江「羊、癢、營」之聲母及韻腹。
ɦ(u) 浙江「霧、午、完」之聲母及韻腹。
ɦ(y) 溫州「維、營、完」之聲母及韻腹。
韻母
單音韻母
ʅ 南京、北京「ㄓ、ㄔ、ㄕ、ㄖ」之韻。其國際音標在漢語言學界之中通用,但卻未能被國際音標接受,新說有/ʐ̩/、/ɻᶤ/、/ɻ̩/、/ɨ/等。此外也有用「ㄖ」表示的用法,但很罕见。
ɿ 南京、北京「ㄗ、ㄘ、ㄙ」之韻。其國際音標在漢語言學界之中通用,但卻未能被國際音標接受,新說有//、/z̞ᵚ/、/ɹ̩/、/ɯ/等。
ʉ 「ㄨ」與「ㄩ」之間的混元音。溫州「布、募」之韻母。
ʮʯ 咸陽「如、書、蘇」,常州「如、豬」,黃陂「諸、出」之韻母。
ɐă 蘇州「押、格、麥」,常州「押、鴨」之韻母;廣州「矮、歐、心、失」之韻腹。
a 蘇州「鴨、襪」,臨淄「班、敢」之韻母。有需要與/ɑ/區分時才使用。
ɔɔ˘ 蘇州「落、各、惡」,常熟「落、搏」之韻母。
o 浦東「屋、叔」,溫州「巴、沙」,常熟「卜、六」之韻母。
əə̆ 蘇州「厄」,南京「熱、墨」,松江「合、蛤」之韻母。
œɵø 上海「安、端」,廣州「靴、鋸」,蘇州「亂、寒」,餘姚「谷、目」之韻母;廣州「居、恤」之韻腹。另外,在馬祖閩東(福州)話方音裏,/ø/標作「」。
e 寧波「哀、來、賽」,上海「半、南」之韻母。如有兩種「ㄝ」音,不圓唇的用「ㄝ」,圓唇的用「」。否則以用「ㄝ」號爲原則。
ɛæ 浙江「班、談」之韻母。
複音韻母
amɑm 即「ㄚ」。廣州「咸、藍、衫」,嘉應州「凡、減」之韻母。
omɔm 即「ㄛ」、「ㆦ」。廣州老派「甘、磡」,臺灣內埔「參、掩」之韻母。
onɔn 即「ㄛ」、「ㆦ」。廣州「安、幹、寒」之韻母。也可用於/õ/、/ɔ̃/。
ouŋɔŋ 即「ㄛ」、「ㆦ」、「ㄚㄛ」。廣州「霜、郎、江」、福州「湯、寸」之韻母。也可用於ɑ̃
ʊŋ 即「ㄨ」。溫州「風、紅、洞」之韻母。
鼻化韻母
ã 閏音符號中,若/ã/、/an/無對立,可用「ㄢ」,如無錫話「三」之韻。
ãĩ 臺灣同安「閒、歹」之韻母。
ãũ 臺灣「喓」之韻母。
ɑ̃ 蘇州「盎、邦、黨、裝」之韻母。
ɛ̃æ̃ 閏音符號中,當無對立時以用「ㄝ」號爲原則,鼻化韻亦同。吳守禮認為在臺灣話漳腔中,過去曾有/ɛ̃/與//,故臺灣方音分二符。臺灣「嬰、病」之韻母。
ẽĩ 南京「天、點、見、千」之韻母。
ĩ 臺灣「天、院」之韻母。
ɔ̃õø̃ 長沙「寬、觀」,揚州「潘、管」,常州「參、亂」,紹興「官、換」,臺灣「好、否」之韻母。
ũ 臺灣「鴦、張」之韻母。
音節化韻母
杭州「兒」,臨淄「二、耳」之音節。
廣州「唔」之音節、「噷」之韻母。
湖州「二」,蘇州「唔」之音節。
ŋ̍ 蘇州語音、廣州「五、吳」之音節;廣州「哼」之韻母。
輔音韻尾
-m 表中以「ㄝ」元音為例,「ㄝ」可換作其他元音符號。
-n
-p-p̚
-t-t̚
-k-k̚

電腦支援

編碼與Unicode

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流行電腦編碼,均有收錄現代標準漢語的37個注音符號。臺灣的Big5把注音符號收錄在A3區段(注音符號內碼為A374-A3BA,調號為A3BB-A3BF),中國大陸的GB 2312-80則收錄在08區段(EUC-CN內碼為0xA8C5-0xA8E9,調號另行收錄)。

在Unicode方面,自1.0版即收錄了40個注音符號(包括ㄪ、ㄫ、ㄬ)在 U+3105-U+312C[26]。「ㄭ」在過往各版本的Unicode均未收錄。在2008年4月發行的Unicode5.1 版,把「ㄭ」放到U+312D[27][26]。後來再陸續加上「ㄮ」和「ㄯ」。

注音符號
Bopomofo[1][2]
Unicode聯盟官方碼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310x
U+311x
U+312x
註釋
1.^ 依據 Unicode 13.0
2.^ 灰色區域爲未編配碼位

1999年9月發佈的Unicode 3.0版,加入U+31A0至U+31BF的注音符號擴展區,增加了臺語方音符號注音字母苗文,比如閩南話音節的「ㆭ、ㆬ」被正式訂為閩南話方音符號,載入Unicode注音符號擴展區用字:

注音符號擴展
Bopomofo Extended[1][2]
Unicode聯盟官方碼表(PDF)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U+31Ax
U+31Bx
註釋
1.^ 依據 Unicode 13.0

Unicode的注音符號照顧了臺語方音符號,但早在1932年已公佈的閏音符號卻沒有收錄。這導致其他漢語語言的使用者,無法以電腦直接處理其語言的注音。好像粵語注音符號中使用到的好些符號,都無法電腦編碼化錄入,反而有個別發音相同的臺灣方音符號卻遲來先上岸。有些民間使用者只好借臺語方音符號來代替Unicode缺收的閏音符號,例如借用〈ㆲ〉來表示「」,借用〈ㆰ〉來表示「」。有時其他漢語語言的使用者還要借用其他形近符號,來標示該漢語語言的注音。例如「」得借用形似的日語片假名〈ハ〉,「」更要借用形似的貨幣符號〈〉。直至2020年公佈的Unicode 13.0版,才收進粵語注音符號。而閩東語注音符號蘇州注音符號等,至今仍未收進Unicode中。

Unicode 3.0也在占位修飾符號區段裏加上了 U+02EA(˪,陰去聲)和U+02EB(˫,陽去聲)字元。由Unicode6.0起,它們被視為注音符號字元[28]

注音標音符號
占位修飾符號
音調 標音符號 Unicode 碼位 備註
陰平 ˉ U+02C9 通常不標
陽平 ˊ U+02CA
上聲 ˇ U+02C7
去聲 ˋ U+02CB
輕聲 ˙ U+02D9
陰去聲 ˪ U+02EA 閩南語及客家語專用
陽去聲 ˫ U+02EB 閩南語及客家語專用

鍵盤及輸入法

臺灣傳統鍵盤式行動電話上附有注音的數字鍵盤

注音符號的電腦鍵盤排列共分為大千式、倚天式、精業式、IBM式等。當中大千式在Microsoft Windows稱為標準式,是台灣使用最廣的排列方式。而行動電話另採另外的編排法,大致是將注音依序分散各鍵,因各家而異故無一定標準。

台灣市面上的鍵盤多數為大千式。其特點是直接將注音符號表放在鍵盤上,由上至下、由左而右把注音符號依序排列。由於注音符號一定按照「聲母→介母→韻母」的順序出現,注音符號表也有如此的順序。故使用大千式鍵盤時,一定是從左邊向右邊輸入(除聲調外)。另外,初學者學習的時候,也比較有跡可循找到注音的位置,不需要大海撈針。

大千式鍵盤排列方法

排版

注音符号与汉字相似,可以以横排或直排形式出现,中国大陆使用横排,台湾使用直排。注音符号一般标注在对应汉字的临近位置以标示该汉字的声音,也可单独在内文出现,例如没有通用汉字可以表示该音节的时候。在HTML语言内,注音汉字的功能通过 <ruby> 实现。[29]

注音“一”(/i/)于横排时写作一竖(「」),竖排时写作一横(「」)[16],需要字体功能支援方可实现。现代由于排版习惯和需求更动,台湾在数字化时代后只常见一横的形式。

台湾保留使用直排书写,注音符号标注在汉字右方从上至下书写;音调标注于韵尾之右方。由于西式排版系统的普遍化,台湾也开始使用横排内文,此时注音符号标注在汉字上方从左至右书写;音调标注于韵尾的上方。日常使用时受限于软件功能,一般民众如果是在内文使用注音符号,会把音调标注于韵尾的右方,视为单独的字符。台湾依据竖排排注音“一”的习惯,允许横排时使用一横的形式。[18][30]

中国大陆在汉字简化时改用横排,注音符号标注在汉字上方从左至右书写。音调标注于韵尾的上方;这时的音调功用更接近于组合附加符号。注音“一”使用的是横排一竖(「」)的形态,在GB/T 2312-1980GB18030和《新华字典》等中国大陆出版的辞典可见其形。

默认情况下,注音符号的排版方向是依据书写方向而定,和汉字相同。例如在竖排时声母、介音、韵母、韵尾是依照顺序从上至下排序(例如粵語注音符號)。在一些注式过长的注音符号系统内(例如臺灣方音符號)会制定特例,将小号的辅音韵尾标注在书写方向的外面以确保注式长度保持在三个字符以内以方便注音汉字。目前多数排版系统并不支援将小号辅音韵尾放置在行外的注音排版方式[31]

參見

註解

  1. ^ 今中國大陸改音kuài。
  2. ^ 今中國大陸改音hàn
  3. ^ 前接的聲母可接ㄨ時,寫為ü;不可接時,寫為u。
  4. ^ 單用為ê,前接i時寫為e。
  5. ^ 在漢語中認定硬腭音龈腭音有差異,故有提案使用[ȵ],但未獲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也有使用多個符號組合成[n̠ʲ]。
  6. ^ 兩字讀做單音節「ㄕㄚㆬ」,即shām,ㄢ被拆為ㄚㄋ,ㄋ被ㆬ取代

參考文獻

  1. ^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__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2016-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2. ^ 徐志炎口述,黃世澤整理,〈章太炎初創注音符號〉《章太炎研究》(台北市:李敖出版社,1991),頁210-212。
  3. ^ 《巴士的報》:《台灣注音符號ㄅㄆㄇㄈ的前世今生》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8年10月12日。
  4. ^ 倪海曙《中國拼音文字運動史簡編》(上海:時代書報出版社,1948),頁66-67。
  5. ^ 詹瑋,《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197-198。
  6. ^ 吳稚暉,〈改定注音字母名稱為注音符號及推行辦法案〉《吳稚暉先生全集卷五》(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頁312-314。
  7. ^ 原來我會精靈語?中國遊戲自創語言引熱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頭殼,2021-4-14
  8. ^ 台灣人才看得懂的咒語!絕美「精靈文」字體 免費下載成為注音魔法師|熱門話題. 台灣人才看得懂的咒語!絕美「精靈文」字體 免費下載成為注音魔法師|熱門話題. 2024-10-31 [2024-11-08] (中文(繁體)). 
  9. ^ justfont. 免費精靈文字體:重新定義ㄅㄆㄇ!台灣人才懂的史詩注音字型 - justfont blog. 2024-10-30 [2024-11-08] (中文(臺灣)). 
  10. ^ NOWnews今日新聞. 「精靈文」絕美字型爆紅!全世界剩台灣人才看得懂 IG也能直接用 | 新奇網搜 | 生活. NOWnews今日新聞. 2024-11-01 [2024-11-08] (中文(臺灣)). 
  11. ^ 葉蜇聲; 徐通鏘. 語言學概要. 臺北: 書林出版社. 2004: 76. 
  12. ^ Yang, James. Phonetic Evidence for the Nasal Coda Shift in Mandarin.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10, 8 (1): 52. ISSN 1729-4649. doi:10.6519/TJL.2010.8(1).2. 
  13. ^ 13.0 13.1 周美香. 從對比語音觀試論閩南語與國語聲母的差異及其教學 (PDF).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 2016, 30 (1): 5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19). 
  14. ^ 盧昱勳. 中古日母字在臺灣華語的語音變異現象:以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 (学位论文).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8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15. ^ Greenhoe, Daniel. The Sounds of Mandarin Chinese (PDF) (报告): 14. 2017. 
  16. ^ 16.0 16.1 16.2 蔣鏡芙. 二 民十一公布的印刷体. 國音字母標準體式. 中華書局. 1941: 第六页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5) (中文(臺灣)). 
  17. ^ 張正男. 注音符號與華語文教學. 華文世界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華語文教育發展基金會 華文世界雜誌社). 2013-12, (112): 130-131 [2022-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0). 
  18. ^ 18.0 18.1 18.2 國語注音符號手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0年11月。ISBN 957-02-7324-0
  19. ^ 《國音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學編輯委員會,正中書局,1999年11月臺五版八刷,ISBN 978-957-09-0086-5
  20. ^ 教育大事紀. 教育部. [2022-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21. ^ 21.0 21.1 蔣鏡芙. 《國音字母標準體式》. 中華書局. 1941: 12–14. 
  22. ^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校改國音字典一. 中華民國: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民國15年: 326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中文). 
  23. ^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校改國音字典一. 中華民國: 教育部讀音統一會. 民國15年: 327 [2019-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中文). 
  24. ^ 拆解注音符號來快速學習漢語拼音. [2013-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25. ^ 連江縣政府:《馬祖閩東(福州)話日常生活常用詞彙編輯說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9年11月。
  26. ^ 26.0 26.1 注音符號(U+3100‒U+312F). [2013-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8). 
  27. ^ Proposed New Characters: Pipeline Table.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0). 
  28. ^ Scripts-6.0.0.txt. Unicode Consortium. [2017-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29. ^ CSS Ruby Annotation Layout Module Level 1. drafts.csswg.org.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8). 
  30. ^ 有关贵公司函请本部提供注音符号「ㄧ」之使用方式说明乙式 (PDF). Unicode. [2024-08-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08). 
  31. ^ 注音符號調號之數位排版. cmex-30.github.io. [202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1).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秘书处拼音方案工作组:《全国主要方言区方音对照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外部連結